深入理解Android(卷I)

深入理解Android(卷I)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深入理解Android(卷I)
    momo
    推荐

    高开低走。 书本身的立意是不错的,警惕唯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的观点,但是我认为还不够深刻。 技术垄断的现实是技术导致的还是意识形态导致的?将工具作为批判的对象是不是有点肤浅了? 如果说技术是含有意识形态的偏向性的话,那么我们不是更应该讨论意识形态本身而不是就技术论技术吗? 当然作为提醒读者警惕技术至上和唯科学主义的小册子而言,本书是达到了它的目的的,只是我觉得非常可惜,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当然作者作为美国人的局限性让他不由自主的捍卫美国的制度和信仰,捍卫现行的意识形态,这本小册子只是想起到警惕的作用而不是颠覆,这也是我为什么评论为高开低走的原因,不挑战体制自然谈不上深刻。 近现代科学,自从伽利略将人的因素从科学研究中分离开来,就注定科学观本身是不关心道德的,也就注定了我们现代和后现代的现实中道德的缺失以及虚无主义的必然结局,社会科学则试图弥补这一点,但是叫科学不能和科学本质划等号,社会科学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对某些社会现实的剖面的意识形态下的阐释,在意识形态下研究道德根基性本身就是一个二律背反。 技术作为现代科学在社会上的实现,我们必须对此予以清醒的认识,技术是反道德的,只有主体才有道德可言,客体是无道德的。永远记住康德的忠告,把人当目的而不能把人当手段。这样活很累,但是不累何来本真? 后浪今年出的一本《新黑暗时代》可以看做本书的精神续作,不过作者更聪明的不给出思考的结论而将之留给了读者,也就避免了波斯曼这般高开低走,算鸡贼吗?也许吧,有空的读者建议去看看。

  • 深入理解Android(卷I)
    -Paul
    推荐

    大概十年前读过作者的《娱乐至死》,感觉很有趣。西方左派知识分子把作为一种批判工具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得炉火纯青,洞察资本主义体系运转的种种隐藏机制,每每让人感慨和佩服。 作为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作者首先分析了技术和文化的关系。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论述方式和例子都恰到好处。 一种新技术的利弊长短不会势均力敌。仿佛是游戏,有输家也有赢家。在许多情况下,输家出于无知为赢家欢呼雀跃,现在的情况依然如此。截然不同的技术会使旧词语产生新的定义,而且人们往往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创造新词义的过程。因此这个机制是阴暗而危险的,和新技术创造新词汇的机制迥然不同。学会新技术的人成为精英,没有学会新技术的人赋予这些精英权威和声望,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每一种工具里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也就是它用一种方式而不是用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或者说它给一种事物赋予更高价值的倾向,是放大一种感官、技能或能力,使之超过其他感官、技能或能力的倾向。这就是麦克卢汉警语“媒介即信息”的意思。这也是马克思的意思,“技术透露了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技术造成了“交流的条件”,我们通过交流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维特根斯坦论述我们最重要的技术时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而且是思想的驱动器。这还是早在希腊时代,塔姆斯想要使特乌斯明白的道理。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历史悠久、永世长存的智慧,其最简单明快的表现是古老的箴言:在手握榔头者的眼里,一切都仿佛是钉子。 总而言之,新技术引起意识形态变革,改变我们的知识观念和真理观念,改变深藏内心的思维习惯。一种新技术向一种旧技术发起攻击时,围绕旧技术的制度就受到威胁。制度受威胁时,文化就处在危机之中 。 在理解技术和文化的关系的基础上,作者将人类文明历史划分为工具使用时代、技术统治时代和技术垄断时代,并相应的塑造了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工具和技术屈从于信仰和道德秩序是工具时代的特征。工具在思想世界里扮演核心角色,科学方法和新技术挑战既有思想制度体系但还未整合到文化之中,这是技术统治时代的特征。在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阐释了科学方法的意义之后,人类逐渐进入了讲究客观、效率、专长、标准化、计量和进步的技术垄断时代。 技术统治文化的进步意义无需多言,它带来物质的丰富、平权、进步的观念、形形色色的自由。然而他带来的问题也让人警惕,工具成为主人、人成为客体(源自孔德),导致有识之士的批判和早起空想社会主义的肇始。随着技术(工具)的发展,信息爆炸稀释了信息的质量和实用性,模糊了信息的意义,原来一切可以在文化和宗教体系中完满解释的世界消逝了,世界变得难以把握,我们经历了信息爆炸下的信息匮乏。巨量信息的处理催生了官僚主义及相应的社会制度,催生了信息控制机制,复兴了宗教和加强了国家机器,而新的控制机制又增加了新的信息,个人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宗旨普遍崩溃,人们再也无法寻觅经验汇总的意义,失去记忆力(淹没在无效信息中),难以想象合理的未来。文化整合工具,工具成为文化的主导,妄图重建秩序和意义,然而工具本身无法完成道德指引,引导失效(专家之死)。作者举了医疗技术、计算机技术作为机器意识形态的例子,特别是作者预言了计算机的无所不在,呼吁“技术的谦逊”,明确一切技术应用的局限。他讲到抽象概念和统计学工具的滥用,唯科学主义和技术决定论在人文领域的蔓延,指出了社会研究的复杂性使得科学工具的应用效果有限,而它的错用则会造成灾难。他还讲到符号的流失,现代教育目的的迷茫,提到技术垄断的故事强调效率、利益和经济进步,想要凭借技术进步创造的方便设施许诺一个地上天堂,将一切表示稳定和秩序的传统的叙事和符号弃之不顾,取而代之的故事是能力、专业技巧和消费狂欢的故事(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叙事也在无意义的重复中消耗了它的本意)。故事的目的是努力为得势的技术垄断论培养技术官僚。 伽利略说,自然的语言是数学的语言,他没有把人的情感、成就或者洞见包括在内。然而,如今我们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把这些概念包括在内。作者在最后重申了科学的局限和悖论(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将技术垄断文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回到学校,回到教育,即重视科学史、技术史、语义学和比较宗教学的学习,避免抽象概念的滥用,防止使用非此即彼的范畴,理解不同层次的抽象,避免把实物和语词混为一谈,理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脉络,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领域的联系,充分了解人类创造力的表达方式(隐喻、文学和艺术)和应用的传统。 书中的观点发人深省,警句金句层出不穷。最了不起的时本书写于1990年代。 回到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划分是否合适,想来似乎嫁接在中国也没什么不妥。不同的事,中国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近年来技术统治文化带来越来越多的争论(如AI应用与教学管理、社会治安,IT企业对于个人信息的掌握和利用,高等教育目的的困境及讨论等),还同时面临着科学教育和技术应用不足造成的诸多问题(传统文化的盲目崇拜,伪科学和反科学,封建迷信等)。简而言之,我们生活在一个后启蒙时代和中世纪的混合体中。这也使得中国的问题变得复杂。 这样的状况,按照作者最后的解决方案,其实是一种机遇。如果重整我们的教育理念,重视逻辑学、符号学和阐释学以及科学史的教育,重新认识科学和技术的目的和意义,既可以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然而在这样一个缺乏理性和人文主义传统,在当代以技术立国的国家,实施起来又谈何容易。 我能想到的,至少是对于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而言,应当好好思考书中问题,要始终注视着那些美丽的算法和炫目的愿景之中,那些人之为人的东西是否还清晰可见。

  • 深入理解Android(卷I)
    飞羽
    推荐

    全球化的7个层次:集体无意识、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社会学意义上的制度、经济和科学技术。波斯曼认为,技术垄断就是极权主义的技术统治,技术垄断是文化的艾滋病,他呼吁用人文教育和道德关怀来对抗技术垄断,文化绝不能向技术投降。

  • 深入理解Android(卷I)
    一蓑烟雨
    推荐

    当信息的供应量无法控制时,个人的心宁神静和社会生活的宗旨就必然会普遍崩溃而失去防卫。防线崩溃之后,人们就无法寻觅经验中的意义,就失去记忆力,就难以想象合理的未来了。

  • 深入理解Android(卷I)
    蔡志峰
    推荐

    前几天听顾衡老师的读书节目,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技术垄断》。这本书里面探讨了技术发展对于文化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这个命题有点哲学化和批判性。 开篇讲了埃及法老塔姆斯的传说,在这个故事中,塔姆斯对夸赞自己发明出改善记忆和智慧的文字的特乌斯表示:“你是文字之父,你喜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你把文字的利弊和它的实际功能搞颠倒了。”他认为文字会损害使用者的记忆,使得他们造成虚假的智慧。这个寓言式的传说想说明的是: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这是因为每种文化和技术的关系都必然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技术和文化之间既有给予、亦有索取。 顾衡老师把波兹曼和他的导师麦克卢汉的理论做了比较,他把麦克卢汉比作耳朵派,主张信息传播的门槛越低越好,口口相传;而波兹曼是眼睛派,主张文化通过文字来传播,伟大的文字可以流芳百世。就比如苏格拉底和孔子喜欢口述至理名言和辩论,通过语言可以对于一个事件有着多种精彩的阐述,而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弟子,比如柏拉图,就更愿意通过文字把思想记录下来。文字的传播技术在很长时间内更被大众接受,而最近几十年当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诞生,人们又更愿意接受眼睛派。 所以呢,波兹曼这本书写的有点晦涩,本质上他是对于新技术带着批判性的,他希望人类对于技术要有全局把握,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更关注技术的弊端。关于全局把握,孙正义在谈到战略时,说到人要有全局意识,站在山顶纵览全局。明白技术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才能将技术为我所用。比如,微信的诞生给我们的沟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推出的支付,语音电话等功能非常方面。但微信的边界从生活扩展到工作时,他会频繁打断我们的工作节奏,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那么从全局看,我们一定要习惯把微信作为一种生活工具,掌控它在我们工作中使用频率,避免我们在深度工作阶段所受的影响。看明白这点,我们的生活才能由我们做主,而不是被技术垄断后所影响。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