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庄泽冬
    推荐

    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 就中国古书而言,不过是《易》《诗》《书》《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数种;就外国书而言,也不过《圣经》《古兰经》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百里跻
    推荐

    金克木先生,令晚生敬佩,哲史文经,佛老儒法,逻辑数理,天文地理,确实涉猎广博,令人叹为观之。尤其是关于读书之法,虽自己学不来,但确赞其妙。当代大师,名副其实! 边读边想,读书读至金老师的境界,便称得上极致了,佩服之至!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NanY
    推荐

    书的内容和书名偏差较大,多半内容是老先生读书的随想。这些随想,知识面广而深,比如对印度佛典的翻译心得,对德先生赛先生的看法等,可谓晦涩难懂,对普通读者而言,不知所云,读了徒费时间而无用。 而要学习如何读书,个人觉得只需看"读书得间"一节就好。觉得有2个观点特别好。 其一是,读古书要读原典,摘抄如下: “就中国古书而言,不过是《易》《诗》《书》《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数种;就外国书而言,也不过《圣经》《古兰经》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 其二是,读书,读人,读物都只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哪个高效就用哪个,不必拘于一端。摘抄如下:“到处有物如书,只是各人读法不同。”读书就是读人,读人就是读物,反过来,读物也是读人,读人也是读书。这种破掉壁垒的读书知世方法,大有古人“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较之“生死书丛里”的读书人,境界要雄阔得多。” 另外,"九方子"一节对于古今世界形势的讨论,也比较有意思,推荐读一下。 比如指鹿为马的精彩段子: “请问您老人家怎么这样重视指鹿为马?” “这一句话奥妙无穷。你说是鹿,就是反对他。你说是马,就是说假话,可以利用,但不可信任。你说不知道,那是装糊涂,心怀鬼胎,更要不得。你不说话,必定另有想法,有阴谋,腹诽。一句话把所有的人都测出原形来了。真了不起。我问你,你知不知道马年在你们那里出了一件大事,那是什么?” 其他章节,若非感兴趣,大可不必花费时间阅读,套用老先生的话,读了也无益,不如睡觉。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Matthew-
    推荐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标题党,将自己一生读书之所得所获均倾泻纸上(纯褒义)。其中先是讲了些自己读书之方法,而后诉其读书方法的心路历程,再之后分享每本书的大致内容和特点。其广度和深度我都自愧不如,故觉晦涩难懂,但于我之启发主要为几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幸拜读金先生给予索引,可登堂入室,不可谓不读,以后如有空闲,可以一一读来。 年岁还不足够,或接受文化熏陶较少,有些地方依旧觉得艰难难啃,但不妨碍兴趣使然,且读之后心里安安然;浮躁的时候读一读,心里的浮萍就有所依,踏实,安宁。 故标题的结论是作者的书读完了,但读者的书永远不可能读完(欣欣然状!)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mint°
    推荐

    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即使每本书总有读完的时候, 如同我们不会停止生活,即使死亡必然来临。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推荐

    读书,到读书的字里行间,到读人读物,书还勉强可以按图索骥,但也不盛明白,字里行间已经只能挑着读,人、物只能看看了。没有自己的思考,无以凝炼,只能期待不虞之“悟”了。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竹里馆
    推荐

    第一次读金克木大师的书,看他举重若轻的讲读一本本经典和分析历史人物,很是受益!不虚此读!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黎明
    推荐

    这本书我并没有全书通读,我只是在我感兴趣的地方详读一下。就像书中所说,只能取我所需,见我所见。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惠文良
    推荐

    我们往往想读书总感觉读书慢,只因个人认知少、知识少,不能很好地调动大脑中的记忆与联系,更为重要的是读完后没有太多收获让人难以接受。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张健PFSA2
    推荐

    全书总结: 1.“读书得间”,是说读出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于无字处看出字来。九方皋“相马”是“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能适合自己而有效的,我认为就是好的读书法,就可以“得其所哉”。 2.读书: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读人: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读物:物比人、比书都难读,它不会说话。 3.学、问是从外界得来信息。思、辨是内在思考。修、行是付诸行动,再回到外界去,传出信息。思不孤立,有来源,有去路。 4.读书的建议:一是把文言当白话读。二是可以跳着读。三是拣软性的读,莫先啃硬骨头。四是自己去解说,边读边解。 简单说,有两种“懂”:一是照原来的“懂”;二是我“懂”了,原来是这样的。 5.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线性的,达不到平面,知道线外还有点和线也置之不顾。只愿有一,不喜有二,好同恶异。 6.讲的什么,很重要。怎么讲的,同样重要。和别的国比较,中国方式中有几点更着重。一是对话,二是寓言,三是反讽。 7.作比较文化研究三方面:寻轨迹,究因果;查中介,析成败;列平行,判同异。 8.由此及彼,用形象表达抽象,又转为另一形象表达,正是符号化的语言和思想。 庄子和孟子都属于中国人以符号推演的非数学的特殊数学思维的传统。 9.传统文化中不仅治国和治家相通,文武相通,而且政治和经济相通。 佛法的个人性明显,倾向于分散。儒、道则政治性极强,倾向于全体,集中。 10.由部分而知全体是科学方法。以偏概全固然不可,由偏知全却是我们天天在做的。 11.有变化就是有发展。历史发展本身无所谓好坏,它是不问人的评价如何的。 12.孔夫子、秦始皇、汉高祖,“忠”、“一统天下”、对等“抵罪”,在中国两千几百年来的民俗心态中根深蒂固。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Willa
    推荐

    这本书不过28.3万字,但翻阅了了我大大好几天,时长堪比读147.3万字的《明朝那些事儿》。 我手上有一本07年的版本,平时是读的这本纸质书,来微信阅读看新增加的那7篇文章,竟也用了3个多小时。 这本书是一80后朋友推荐我的,对95出生的我来说实在是有些难懂,只能一字一字点看、翻阅,算不上读,多多少少竟然能get到旁人评价的“怪”,尤其在对话形式的文章里,刚开始有点好笑像是发现了一只金怼怼金ETC,再来感受慢慢难以语言表达,直拍大腿“怪”这个字真是传神。 本来想打四星,因为我实在是只吸收到了书中的一丢丢一丢丢精华,当然是我浅书厚... 1912-2000金先生的文章内容,所思所见是我所没有深入接触过的世界,才不到100年,但是知识库存差别太大了。我想看看不算太前的前人是怎么读书的,读啥的,想啥的。他博学,我读下来对“书读完了”没啥感受(那些经典每一篇都需要相当的知识背景),倒是确实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润物细无声,这大概也是所谓“读书得间”的一部分了。 07版附录里面有一篇钱文忠的:《智慧与学术的相生相克》,不理解为什么这版删了,语言很幽默。里面讲了金先生的一些趣事,拉进距离不少,仿佛是活生生的大学老师站在我面前,瞬间就有画面感了。 特地抄来一些节选给大家感受: (片段一)虽说我见金先生远比见季先生少,但一般而言却也要比别人见金先生多一些,我第1次见金先生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奉一位同学转达的金先生命我前去的口谕,到朗润湖畔的十三公寓晋谒的。当时我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在东语系的一个杂志上写了一篇洋洋洒洒近万言的论印度六派哲学的文章。不知怎么金先生居然看到了,去了以后,在没有一本书的客厅应该也兼书房的房间里(这在北大是颇为奇怪的)甫一落座,还没容我以后辈学生之礼请安问好,金先生就对着我这个初次见面还不到20岁的学生,就我的烂文章滔滔不绝的一个人讲了两个多小时。其间绝对没有一句客套鼓励,全是“这不对”,“搞错了”,“不是这样的”,“不能这么说”,也不管我听不听得懂,教训中不时夹着英语、法语、德语,自然少不了中气十足的梵语,直到我告辞出门,金先生还一手把着门,站着讲了半个小时。一边叙述着自己身上的各种疾病,我也听不清楚,反正好像重要的器官都讲到了;一边还是英语、法语、德语、梵语和“这不对”,“搞错了”......最后的结束语居然是:“我快不行了,离死不远了,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片段二)后来我和金先生见面的机会还很不少,每次都能听到一些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有符号学、现象学、参照系、格式塔、边际效应、数理逻辑、量子力学、天体物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这些我都只能一头雾水傻傻地听着,照例都是金先生独奏,他似乎从来不在乎有没有和声共鸣的。除了有一次,绝对就这么一次,金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比32开本还小得多的外国书来,指着自己的铅笔批注,朝我一晃,我连是什么书都没有看清楚书,书就被塞进了抽屉。此外照例我也没有在金先生那里看到过什么书。几个小时一人独奏后送我到门口。照例是一手扶着门框,还要说上半小时,述说自己几乎全部的重要器官都出了毛病。结束照例是:“我快不行了,离死不远了,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当然不会像初次见面那样,多少有些信以为真了,于是连“请保重”这样的安慰套话也懒得说,只是呵呵一笑,告辞,扬长而去。 (片段三)金先生似乎更是一个“百科学”教授,每次谈话的结果。我只有一头雾水之上再添一头雾水,金先生在我这个晚辈学生的心中越来越神秘,越来越传奇了。 金先生则是一支粉笔口若悬河,对下课铃充耳不闻,例行拖堂。 (片段四)有一天听一位刚见过金先生的朋友说,金先生打上电脑了:“一不留神就写上万把字”。不用那位朋友解释,我就知道这就是原汁原味的金氏话语,心中更是高兴。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九方
    推荐

    限于知识,不懂之处十之三四,一些想法不同一般,中后篇有几章大呼过瘾。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安迪
    推荐

    《书读完了》这本书,就收录了金克木先生一些关于读书的小短文,在这本书里,作者用毕生的经验,总结出了能“把书读完”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但适合读中国古书,也适合推广到外文经典上,让我们这些知识焦虑症患者,有一些章法可以学习。 金克木告诉我们,想要把书读完,第一步就是要接受书在数量上,已经多到我们不可能全部读完了。所以,必须有所筛选,有所放弃,把大量的书籍分类,理出头绪。 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有几部最重要的文献经典,它们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之后的发展都是在这些基础之上的变化、批判和演绎,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这种书就是我们的必读书、精读书。 金克木认为,高效率读书有两个要点,一是不同层次的书要用不同的方法读;二是要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层次。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鹿鸣
    推荐

    我时常感叹书是读不完的,但金克木先生却写了一本书名是《书读完了》的书。 金克木是一名只有小学毕业学历的大师,他通晓英文、法文、梵文、巴利文,当年拿到拉丁文版《高卢战记》,匆匆学了书后的拉丁语法概要,拿着字典一字一句的把《高卢战记》读完,就学会了拉丁文,不得不说是语言学天才。老先生说自己读书经验是少、懒、忘,但却有“书读完了”的自信,先生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娓娓道来。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怎么读通书,老先生带领我们沉浸书中,与书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享受阅读之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方法,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是最好的。“读书后欢喜赞叹是正效率,读书后愁眉苦脸是负效率。读书后还能自己想出什么来,那就是超效率。” 书读完了,我依然觉得还有大量的书等着余生去读。或许是我方法不当,或许是我效率不高,但有什么关系呢?书在那里,只管去读就是了!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第4版)
    可贾
    推荐

    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当然话讲得很满很大,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自信满满。书当然不可以读完,然而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经典也就那么些。而今,信息泛滥时代,除却科技理论成果,其余无非是徒增了冗余的信息垃圾罢了。某种意义上来说,博览群书不如精读深悟若干本经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是治学大家。自勉。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