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海风
    推荐

    项飙是挺另类的北大人,却又是特别符合北大精神的人。 不论是在国内做的浙江村调查,还是去国外做的IT产业全球猎身调查,他始终用自己独立视角去关注社会,关注不一样的群体,从底层寻找人、群体、组织、社会的构建方式。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吴刚
    推荐

    项飚是有点牛的,在北大本科学习期间,就写出了《跨越边界的社区》,对北京“浙江村”以人类学者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一举蜚声海内外。这两年,他又提出了“附近的消失”,我们关注自我,我们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却搞不清楚我们的身边正在发生些什么,不了解我们的社区、城市。这个洞察敏锐、深刻,一下子打到了很多人。        项飚与吴琦在三年间,进行了几次对谈,从北京到牛津,从温州到上海。对谈有主线,但很发散,项飚作为一个接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北大),少年成名后长期在牛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人类学者,看待世界、看待中国确实有很多独特的视角。这本书甫一出版,便广受关注,成为读者热议的对象。        项飚提出,今天的年轻人与知识分子之间,并无太大区别,受到过接近的教育,过着同样的城市生活,同样能接触到很多前沿的信息。知识分子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出某种生活方式,通过逻辑性的反思,推演出解释现象的逻辑。今天的年轻人非常需要找到一些工具,用这些工具来思考社会、经济、生活,找到自己的答案。这种思考,一定不能只局限在自我,局限在宏大叙事,要关注当下,关注“附近”,要用切身的体会,用真切的经验,通过运用一些工具来找到答案。        项飚说,自己具有一种“乡绅精神”,在研究具体问题的同时关注伦理表达,他针对浙江村的研究成果,就是这种乡绅精神的体现,这得益于温州关注现世,关注世俗生活的文化气质。我理解,这种“乡绅”精神,其实是项飚关注“附近”的另外一种表达。        项飚认为中国对这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阶段,其实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中国,为世界指出了一条可能的道路,对整个世界的知识界有很大的影响。但项飚同时认为,今天我们讲中国故事,提出“一带一路”,容易给世界带来不必要的警惕。我以为这两个观点是有点矛盾的,价值观输出就是有利有弊,怎样做,要取决于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项飚提到,在国内接触社会,与读者和同行的交流,能够激发灵感,在牛津,虽然研究环境非常好,但稍显沉闷(大意)。项飚又说,真正的深刻,来源于对具体的大量掌握,来源于“网状的知识结构”,线性的积累是很难诞生真正的深刻性的。这些表达,都非常有说服力。        项飚对苏联民族政策的介绍,很受启发。我们常常看到有文章讲,苏联的民族政策是为了发动各族人民起来发动资本家。项飚认为没有这么简单,列宁认为“既然大家都奔向了共产主义,那么语言、生活方式的差别,没什么大不了。大家通过最亲切的本土生活方式去理解、达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不是很好吗?”这是一种美好的期许,也是一种对制度的自信。        项飚的这本书,被广泛热议,非常吃惊今天的年轻人对一些形而上的讨论抱有如此热忱。项飚的这本书也遭到了不少人的批评,项飚对文革的评价,对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观点,对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后的一些极端现象的介绍,还有他对学术能力的谦逊,都遭到了不少非议。我想,首先是我们对于西方比较纯粹的学术思维方式是比较陌生的,一些我们看来比较“左”的观点,虽然在西方影响力很大,但我们接触比较少。第二是因为,这只是“对谈”,一些观点并没有完全展开,逻辑也没有完整表达,所以容易造成误读。        读之前,便对项飚这本书抱有很高期待,读后感觉名副其实。        最后,摘几段感觉及精彩的片段。        将近二十年在基层当官非常舒服,怎么搞都行,唯一就是不要出事,把利益格局平衡好,你贪一点,让别人贪一点,对学者把表面的尊重做好,大家感觉到还有很多空间,确实也出现很多民间组织。那个情况我是觉得有一点虚幻性,腐败到了那个程度,是不能持续的。今天要重新政治化,这个努力的方向我是支持的,但现在我们看到有人简单把它理解为一种口号,甚至拿个口号当宝剑,在中观和微观的层面上人人自危。在恐惧的情况下人会有一种极度的反应,要绝对的自保,不是从理念上改变自己、重新树立理想,而是知道自己已经背叛了理想,现在要通过一切手段来自保,不允许任何人说话,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有的制度设计非常不合理、荒谬,但下面的空间也不小,也可以生存,这个就要智慧地去把握。比方在中国的机构,和现实矛盾的切近性很强,这方面的刺激非常多,而牛津这个地方距离感很强,也能带来思考。不过我现在最大的焦虑是关于我自己,做不出东西来,自己很紧张,换来换去都做不出来,也没有意义。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一定要以“我”为主去判断,看能不能在机构里面创造出自己的空间。和同事之外的人合作,发展出自己的盘根,自己的小宇宙、小环境、小世界,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80年代的负遗产之一,就是关怀无限,但技术跟西方的训练差别就很大,我自己也有这个问题。我们对技术这方面确实不太重视,而且总觉得技术是中性的、无趣的,如果你有关怀的话,自然会出活。其实不是这样的,技术很重要,正因为要真正落实你的关怀,要确实地去做,这也是文化生产的落地性。乡绅解决这个问题会比较自然,因为他的兴趣、他的关怀是从那个“地”里面出来的。        举个“屌丝”这个说法的例子,它是很个体的,但又是完全基于平等的意识形态。他说,我是一个失败者,成为屌丝,并不是因为自己无能,而是社会如此不公,我认了,但我嘲讽你。如果在印度,低种姓的人不会称自己是屌丝,因为能够把自己叫作屌丝,其实是有能动、有力量、有批判性的。所以个人把自己定义为什么样的个体,背后都有一定的社会公共意识在里头。这里头可能就有正能量。        牛津有几点对我比较有启发,它的民主、高度分散,校长没什么权力,各个系搞自己的事,个人搞自己的事……还有一个争议很大的事,原来牛津的工资跟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单位制一模一样,我们的工资根据年龄增长,老一年就涨一点,按工龄来算,我们跟其他员工比如园丁之间的工资差别也很小,是非常公社化的体制,不是靠差别来激励,而是强调平等。我觉得蛮好。像英国的国家教育、医疗体系就是吃大锅饭,医生赚不了多少钱,但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人要去当医生,因为对这个职业的认同,确实觉得是有意义的事。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张祚勇じょうほう
    推荐

    今年可以作为书单推荐的书,巧了,也是2021年腾讯书单的一部分。 看评论,许多人评价大厂的氛围巴拉巴拉,确实身边看到许多类似现象。 但是,跟项羽一样:仅仅是战之罪么? 制度在长时间的发展下,由于要关照大多数人的利益,反而越来越不像样子。“看明白”与“看明白且接受”成了两个大的阵营。先不说,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明白了,愿意抬头看看的已经在慢慢变少。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源于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并且内因占主要。 所以,与其如鸵鸟一样躲在土里,不如先睁开眼睛观察一下周围。一不过分埋怨世界,二不过早下悲观结论。 把自己作为方法,就是先与这个世界和解,然后才能够更细腻地观察人、世间百态,从更简单的生活状态里找到事物普遍的真理,试着做最简单的描述和表达。 另一点就是辩证的看待问题。看到一句话:哲学家把数学最终变成一个更加世俗的宗教。 我们学到的、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那些“对的”,都不重要,你怎么认为才是关键。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梁京津Kin
    推荐

    书名就有一百分点亮的味道。 个人经历就是开始把握实践的起点。节选(个人经验的问题化起源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讲来讲去都没有深度,不有趣,于是开始抱怨,抱怨体制、抱怨父母、抱怨童年,就开始问题化。但个人经验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把个人经验问题化是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关心的是世界,不是自己,现在关键就是从哪里开始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更好地了解自己,把个人自己的经历问题化,就是一个了解世界的具体的开始。我对自己不满意,看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也要看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别人怎么会想到这些事情而自己看不到,这样才能不断地看到很具体的世界。 自己的经验都不是自然发生的,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发生,有它的历史、来源和局限。问题化的意思不是把它变成了负面意义上的问题,把它割除掉,而是要更好地去拥抱它。像我也是,各种各样的弱项、缺点,问题化之后其实就理解到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要跟这个局限共存。它和自恋是相反的关系。它的指向肯定是外在的,是把自己对象化,把自己的经验对象化。这个在心理上也是一个蛮好的运作,把个人经验问题化以后,比较容易心平气和,不是说那种通透的看法,而是刚好倒过来,你看到,世界其实是复杂、变动的,我在这么一个位置,很多时候让我不愉快,但这是大的格局,所谓“认命不认输”。我的挣扎本质上不是问题,当然每天有心慌,通过静坐、瑜珈、喝绿茶这些方式来缓解,但挣扎是活着的一部分,和不挣扎比,我肯定选择现在的挣扎。)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赌气包5号(抱恙版)
    推荐

    摸了一天半的鱼,粗粗看完了《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飚对话》。 大多数人看完会写简短的评论,或许有些很精彩,或许有些也很无聊。 当然,我一条都没看。 不过,我也想写,只是感觉写不出来。 如果要说感想,当然是有的。只是对我而言,它仍然是抓不住全貌的碎片,这是我最大的弱点。 反思也是有的。 看完后我反问自己,到底什么是“把自己作为方法”? 仔细回想,浮现出来的是“建立多样的连接”和“回归具体的叙述”。 以前我不知道回归作者本身的经历,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到底有什么价值——在我的学科领域里,他们大多数只是知网上的符号,对他们本身的关注顶多只是寻找一些“学术花边新闻”。 但是因为某些契机,我不禁开始追问: 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观察到这样的世界、发现这样的问题? 项飚老师是人类学者,又在牛津那样浓厚的实证主义氛围中浸泡着,而他温州人的身份、在北大的求学经历使他成为那样一个对语言叙述的“图景式呈现”有强烈倾向的人。 那种对事件具体细节的强调和呈现,在我看来有一种对学术语言“祛魅”的自觉——在我看来,现在的许多学术表达只是在制造障碍,尽管它可能是必需的。 在对话中我充分感受到一位扎实做研究的学者的魅力——尽管他同样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同样参加社会活动,却没有让我觉得讨厌。 我想是因为我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倾向:试图用逻辑串联起现实的“图景”。 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连接”。 这种连接是多个层次、多种维度的。我的积极与消极面,我与他人、与圈子、与生态,他人与他人、与环境,资本与政治、与文化…… 我们要用一种历史的眼光、整体性的眼光去看,然后抓住那个,能够抓住我们的“点”,再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寻找我们的答案——而寻找答案也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而是项老师说的“动员”。 社会科学到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 我也回答不出来,一味追寻“意义”的回答本身没有意义。 我们深陷其中,只是尝试去“解谜”、去“描绘”,在有趣的同时找到一个我们与自我、与集体、与国家,甚至与世界连接的“锚”。 或许更多时候是找寻自己的价值。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漠梦杨history
    推荐

    1.告老不还乡,点出了中国的中心和边缘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主要是农民)的关系,在现代发生了什么变化。 2.没有选择的道德是不道德的,强加的道德最不道德,因为把我的道德强加于你,意味着我要对你的人性做一个潜在的彻底否定,你要不接受我的道德,在我眼里你就不是人了。 3.艺术真正的魅力是产生一种视觉效果,让对方去思考、反思,有思考的引带力,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艺术,有趣的空间就大了,孩子也会想很多问题。 4.如果赚钱糊口不是主要的目的了,你的生活意义是什么,你怎么和社会形成关系? 5.关键是怎样形成一种意识,平衡自己的历史来源和自己现在的行动,这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6.自洽不能是封闭起来的自洽,而是每个地方都是一个小的中心,是汇集的地方,像一个穴位,贯通全身,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 7.但是要进入历史的话,一定要从现在跳进去,抓住现在的矛盾,从这个矛盾出发,追溯到以前的矛盾,才能进入历史,形成历史观。 8.往往越是明显的结论,越难去证明,但是一旦证明了以后,会是很大的贡献。 9.理解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作为心理机制,一点都不难,如果说理解有难度,其实是一个位置问题,看你愿不愿意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很多情况下人们拒绝这么做,因为有利益在里面。 10.当你理解了知识的历史性之后,知识就变得有生命力,很灵动,很有趣,同时也是开放的,邀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它。 11.我觉得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任务,不是树立norms(规范),而是树立exceptions(例外),你不是范例而是例外。我们的社会需要例外,你要代表这个社会去做例外。 12.总的想法是,一切理论、思考要和“做”结合起来。行动本身是变化的,要跟很多物质的东西接触,把物质的东西放在一起,物质就是素材,不可能轻易改变它,我们受它局限,能动性和自由是很有限的,能做的就是让物质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13.艺术不完全是靠想象,艺术很具体,你对今天早上那一束阳光的感受,是很具体的,要把握那种感受,一定要把它做出来,通过雕塑或者画画,色彩的调配,物质性很强。夸夸其谈相当可怕,好像一种灵感让自己感动起来,但是飘过去了就什么都没有。 14.什么叫边界?边界的意思不是要定义我和他的不同,而是指我们一定要有内核,有内核就比较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共同性。 15.大学就是给你一个环境,让你在人生比较特殊的四五年当中去探索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允许你犯错误,允许你做疯狂的探索,让你对事情产生理解,当然也学到了基本的知识和技术。这是我对大学的理解。我认为大学的教学功能肯定高于研究功能,今后的研究应该还会发散出去,跟产业结合。我前面也说过,大学不是去树立范例,而是要去寻找例外。 16.而且我认为我们有很多问题不是需要答案,而是要把问题本身提得清楚一点。 17.艺术的功能不是为了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世界,而是让你有能力面对丑陋。我希望社会科学能够提供一些更好的工具给大家去思考。 18.所谓知识就是对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有根有据的了解,从这里开始,去观察,去沉淀,慢慢沉淀出底气。 把自己作为方法是说人要建立自己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就是自己的想法能激发别人建立内在的思考工具。书中多次提到乡绅精神,曾在罗胖的直播中听到过“万川映月”,高度凝练了乡绅精神。也概括了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大圈套小圈,我在你的范围内,属于你的边缘,可是我自己也有一个小圈子,我又是自己的中心。以前的读书人出人头地就是去做京官,再下者就是地方官,再不济就是教书人,成为地方话语,规则判明和举义者。但是无论哪一种都会有荣归故里的情节,不管在外面多风光,或者在乡里多落魄,都想着最后能落叶归根,在乡里有个好归宿。但现在的社会分工细化之后,就割裂了。生前生后都没有归宿,活着可以不认识邻居,归去也没有牵挂。当然像袁老那样的人物除外。 对身边的事物和人要多一些关注,不要整天只是关注名人八卦,或者国际大事,而更应该多关心关心身边普通人的柴米油盐。不要让身边空洞化,而把远方当作生活。对自己身处的周边,有更加丰富的细节,有一个图景。 最后,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木每
    推荐

    “真实,有趣,敢讲。” 看过‘浙江村’后就很喜“项飙”,现在看了《把自己作为方法》就更确立了他是我‘男神’[害羞]。真的很喜他的语言,全书通篇都很有意思,很有内容。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他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及观点都使我对其有浓厚的兴趣,而书里他说的‘在地问题’、‘乡绅精神’和‘人的再生产’这三点最是印象深刻。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IrisLyn
    推荐

    怎么说呢 有点像社科领域的《文学回忆录》 观点很零散 但也很有启发性 更重要的是 有一些话让人感到「得救」 你在赛道上盲目狂奔 忽然有人揉了揉你的太阳穴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Bravedaisy
    推荐

    坦白讲,读这本书,并非出于对社会人类学感兴趣,仅仅是一个做书人对一本制霸2020图书榜单的热门书籍的好奇。如果不是为了读好此书而查《现汉》《辞海》,要我说出“人类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2020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突然对牛人有了一个新的感悟——他们未必掌握或生产了很多“政治正确”的大理论,但一定对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有着超越常人的精准把握,并能用贴切、不繁复的语言将它们描述出来。有这个感悟的时候,我在看一部稿件,它说“………促进了中华文化、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看到标示并列关系的“文化”“文明”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拿不准“文化”“文明”到底指代什么以及它们二者是怎样的关系,尽管经常听或自己也会说“某某某是个文化人”。从那时起,我像被语言施了魔咒一般,但凡遇到拿不准的概念,即使它再普通不过,我也会查一下工具书,试着将“模糊”变“清晰”,变“具体”。某种程度上,这为我津津有味地阅读此书构建了一个前提,因为作为一个更像“做打火机的温州人”,作者提供了不少鲜活、务实的思想实验(孵化器)以及现身说法,让你在无形之中挣脱“假大空”的牢笼,试着将他抛出的案例结合自己的观感一点一点地条分缕析、加以沉淀。     我不知道这本书设计伊始的潜在读者定位是谁,但读完之后,可以肯定地说,不同的人,尤其对思考、对一些社会现象、对一个知识分子的成长着迷的人,一定能从中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我从1月15日开始读,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来,每当翻开此书,既快乐又折磨:快乐的是,借助作者抛出的话题,我会有自己的心流时刻和带思考的沉入式阅读体验;折磨的是,每次都消化不了太多,因为阅读基础薄弱,书中提到的人、著作,离开了注释,对我来说都还是些生涩、模糊的事物。无论如何,这是一本我舍不得怠慢、舍不得在休闲时刻(通勤路上、睡前助眠)读的书,每次读,说自己“正襟危坐”不带丁点儿夸张的成分。     通过作者分享“中心”与“边缘”的游离体验,牛津那一年的“阴云低垂”,以及他大胆直白地告诉你“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不够、天真真实地体现出来,就会很可爱,不要装腔作势”(P93),我莫名获得了一股正视自己的力量——不再害怕自己读的书不够多,在哪些方面比别人差,情绪上又容易急躁……我好像变得比以往更容易接纳自己,因为内心里隐隐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么一种可能,问题可以一点一点辨析清楚,工作可以一点一点循序完成,狭窄的自我会一点一点舒展,在看似封闭的世界结构中,真正的改变就这样发生”(前言P10)。访谈者吴琦的这句总结深得我心,甚至成了我最近起急时忍不住默念的“定海神针”。     访谈过程中,作者多次强调“清晰的自我认知是思考和应对外部命题的工具和武器”。如果一定要在变动不居的外部命题面前找寻一个“常量”,那这个“常量”无疑是你自己——你要明白自己的潜力和缺陷是什么,明白自己要说的话到底有着怎样的含义,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出于怎样的考虑与动机。即使是“撒谎”,也要知道自己在“撒谎”以及为什么“撒谎”。比撒谎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在撒谎;比匮乏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匮乏。外部命题不可控,唯有“独善其身”,回归自己——我能做些什么,从寻常事物中找到乐趣,让每一天过得有价值、活得有意义,是摆在面前实实在在的人生课题。毕竟“我们成了家,不是天天都有项目、有成就,也都是早上讨论要吃什么,这个说烧饼,那个说油条”(P104),毕竟“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P75)。经营好自己,不给别人添不必要的忙乱,也许是每个摆脱巨婴状态的成年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让思想有机”。何为“让思想有机”?简单说,就是让思想能够落地,能够服务于解决问题、做事的具体过程。我们无需从历史来路中寻找不敢直面问题甚至消解问题的理由与注脚,而是要像做饭票、做打火机的温州人那样,深入具体问题的肌理,先做起来再说,其他都是白扯。     正视自己的不足,     时时反思,     给自己时间,通过“做”让改变一点一点发生,     就像单读书籍的Slogan那样“在宽阔的世界里,做一个不狭隘的人”。     以上,就是我与此书大的碰撞。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林静
    推荐

    读完项飚的《把自己作为方法》。先是在办公室看见同事在读,听她介绍了两句。然后在豆瓣上看到评分比较高,就去找电子版(纸质版的书已经堆满我的书架,最近几年都是非电子版不读),竟然没有。想想还有一些课题经费没用完,就买了纸质版。 其实并不想读,几个原因:一、项飚是牛津大学的老师,是我的同龄人。我怀疑由于国内的急功近利,太突出这个名校标签,反倒证明他是个水货。二、序言是许知远写的,这厮太强调情怀,有时候是个坏事。情怀会成为另一种急功近利的催化剂。三、访谈者、被访谈者还有许知远都强调他们是北大校友,让我高度警惕。中国的校友圈,究竟代表什么,不能不让人起疑。 然而还是读了,竟然读得很快,有的地方又回头读第二遍。突然发现同龄人有着同龄人的好处,比如我们的很多困惑是一样的,而项飚这些年的求学治学经历也没白过,他提供了方法论。如果我们过滤掉他书中的一些关键词如乡绅、图景、边缘与中心、“盘根式”共同体等,光是读他的方法论,还是很精彩的。从我自己的几个收获来看: 1.在当下这个宏大而空泛的叙事和语言框架中,怎么解决“失语”的状态,或者不陷入套用外来学术大词忽悠自己和他人的另一种“失语”?究竟应该怎么做学术研究?项飚的答案是,踏踏实实从实际案例做起,做细致,把一件事情里外都说清楚,是学者的基本素养。学术和音乐舞蹈是一样的,都是对世界的认知和表达。 2.大学的功能更多是育人。“人”才是最好的产品。因此我们不要把学生的成就挂在嘴边,如果这成就只是为了给自己贴金。学生的成就是外在的评价,而非他这个人的真实存在状态。应该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不要去干扰他们的成长。 3.在急功近利、粗糙而又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怎么去治学和做教育,根本在于思考自己与世界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子。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己与周围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应该用简单清晰的语言描述清楚。然后在这个层面上做事,就比较踏实,不急躁,不会被一些干扰带偏。 4.摘抄访谈者吴琦的一段话:“方法首先是一种勇气。不一定要遵守那么多惯例,不一定要听所谓主流的意见,想做的事不一定做不成,同行的人不一定都会掉队。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么一种可能,问题可以一点一点辨析清楚,工作可以一点一点循序完成,狭窄的自我会一点一点舒展,在看似封闭的世界结构中,真正的改变就这样发生。”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潘婷
    推荐

    📖NO.7《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 项飙老师的表达方式是我喜欢的,直白而有趣、朴素又深刻。作为人类学家,他有非常强大的观察能力,从小事中可以洞察到很多人类学问题。同时可以把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透彻。通常人类学的专业书籍都采用大量的专业名词,引经据典,对外行人来说异常枯燥也很难看懂。项飙老师的作品让我对人类学产生了兴趣。 书中提到的“认命不认输”的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命是结构性的摆在那里的,你为什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为什么做现在的工作,不要把这个东西看作是要逃避、要超越的东西,而是要把这个东西充分拥抱住,看清楚。然后,你不要超越它而去,而是把住它、改善它。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承认自身的局限,不要装腔作势,也会很可爱。所谓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哪怕是项飙本人,在书中也不止一次谦逊的坦言了自己的弱项。 人是需要反思的,这种反思有时候需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得以完成。就像书中说的我们经常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其实理解作为一种人性的生理机制一点都不难,如果说没办法理解,更多的是从人的位置考虑,就是不愿意换位思考而已。所谓不理解,更多的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书中也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解释这个说法,这就是项飙作品的魅力,他口语化的表述非常接地气。 对于“边缘和中心”以及“人的再生产”的提法我觉得很有共鸣,中国人都有强大的中心情结,读书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靠近所谓的中心,认为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造成极大的焦虑和不安,资源和权利过度集中。再从边缘和中心看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又变成了这个中心的内化,在每个边缘寻找中心,我觉得这是构建自己小世界的一个思路。这本书确实启发性很多,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不代表一定要去捍卫一套价值和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以及继承文化气质,搞清楚自己是谁才能避免盲目的被主流裹挟进去。 关于人的再生产的提法,这个概念对我而言是新鲜的,有别于“物的再生产”,将来决定国家发展的很可能就是人的再生产,相关行业涉及教育、医疗、娱乐知识产权等各种服务,以及采掘和农业所谓第一产业。赴美赴港生子,投资移民,出国留学都是为了人的再生产,这属于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里面隐藏了巨大的政治性。所谓“太平洋悖论”在这种人口流动中也有所体现。书中亦提早预言了我们的社会可能会慢慢走向再分配的思路。这本书中的对话成型于三四年前,而近来的一些政策确实是对应这种再分配的思路的。对我来说这本书很棒,他提醒我学习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去理解每个人的合理性在哪里,从细节处发掘本质。同时也让我明白即使再优秀的人也是有自己的焦虑和彷徨的,坦然面对才能活得更自洽。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郑同学
    推荐

    一本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 一、把自己作为方法。 1、人要建立自己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2、让自己的想法激发别人建立内在的思考工具。 二、思想资源,乡绅精神,有自己思考方法的自主精神。 1、乡绅:有旧科举功名和住本乡和政府共同管理地方事务。 2、思考方法:对自己所在区域关心和有责任感,对大体制相当理解和知道如何调和。 三、思想基础:对中国“中心和边缘化”问题的思考。 1、现今:人和资源倾向于从边缘流向中心。 2、乡绅办学时代:积累本地资源,学生留在当地生活。乡绅把政治文化资源带回家乡。 3、差序格局:中国以自己为中心,按亲疏关系向外扩散。西方,人际关系是某种关系组成的群体。 四、思想视角:图景叙述,给世界划出一个图景。 1、位置:图景叙述的常用切入方式。 2、距离感:以当下经验和道德原则,提醒危险所在和准备。 3、分配权重:事先列出复杂情况,占比主要/次要因素。 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Huang Hui
    推荐

    所谓知识就是对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有根有据的了解,从这里开始,去观察,去沉淀,慢慢沉淀出底气。 吴琦:之前您提到过舅舅对您影响很大,这次在温州,我见到他,果然是一个本地通,他似乎知道温州的一切是怎么构成的,真是一个具体的有乡绅感觉的例子。中国社会里其实一直有很多这样的人,散布在各行各业里,并不好统一定义他们,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能讲,而且讲得很有趣,能把生活的质感和层次讲出来。 项飙:这个质感是很重要。以前我们看地方宣传的纪录片,拍得很夸张,也介绍鱼饼怎么做,但就是没有质感,变得博物馆化。这个差别很细微,让学生去博物馆,看了之后感受不到那份质感,更加感受不到这种底气,博物馆都是有先入为主的叙述框架。我强调实证,是很典型的实证主义,一切道理都来自发生过的事情,这个显然哲学上站不住脚,因为头脑里发生过的东西也是真的发生过,但外在的东西不能够轻易被处理掉。具体的鱼饼很重要,不能够把它轻易概念化,说它是温州象征等等。你必须知道它在物理意义上怎么被做出来,才会有底气和精神。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Cherry🍒好姑娘
    推荐

    这本书受到格外的批评和关注,总想为它正名,读完之后又觉得也不必正什么名,能让诸多人跳出来骂他博取眼球,也算是项飚老师真正成为他希望成为的“公共知识分子”重要的一部分了。 比起知识分子、学者、老师这些称号,他说自己更像是一个做打火机的温州人,在表达观点、提出意见之前,最重要的是先把打火机做出来。 项飚老师对于社会温度的感知,对于流动和不稳定的解读,对于被忽视的边缘的书写,都是一次又一次“做出打火机”的实践。 这不期然确定了我们的谈话方式,为一首漫长的曲子找到了和弦,它既符合项飙老师在散射中聚焦的讲述习惯,也自然地突破了访谈的限制,为新的结构和更大的容量做了准备。它也成了我们自觉的工作方法,放弃概念性的框架,尊重对话的流动,让它真正成为一次漫谈。 上一次阅读对话体大概还是柏拉图时期,这种开放的体裁给了这本书很大的可读性。理论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提取,就像项飚老师自己的学术成长一样,并非是理论为核心的人,更多的是落在田野里的观察与描摹。 自我”不再是一个自足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检验的命题,在不同的层级和权重上,取不同的分寸和距离,而不止于一些抒情或模糊的话语。 “方法”首先是一种勇气。不一定要遵守那么多惯例,不一定要听所谓主流的意见,想做的事不一定做不成,同行的人不一定都会掉队。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么一种可能,问题可以一点一点辨析清楚,工作可以一点一点循序完成,狭窄的自我会一点一点舒展,在看似封闭的世界结构中,真正的改变就这样发生。 “自我”和“方法”的拆解让人恍惚中回到陈光兴先生“Asia as Method”的呼吁。作为方法的个体之内涵与外延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方法的可靠性(reliability),必要性(reasonability)以及本真性(authenticity),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当下兴起的短视频平台,个体化表达,与大批量的“土味”“蒸汽”流行文化似乎也是有了新的诠释。 这不是读后感的读后感,as always贴一点项飚老师很有意思的思考作为切入点: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为图景的理论》[插图],意思就是说理论其实不是给出判断,而是给世界一个精确的图景,同时在背后透出未来可能的图景。早期的社会主义艺术也是这样,画这个图并不是机械地反映世界,而是要精确地反映世界。什么叫真正的精确?真正的精确就是你把握住它内在的未来方向。机械和精确的差别是很大的,机械就是拍照,但精确是不仅抓住现在是什么,而且抓住它将会是什么、内在的矛盾是什么。所以“图景”就有两重意思,一是现在的概括,再一个是未来可能的走向。 理论不是悬空,而是实践。 没有选择的道德是不道德的,强加的道德最不道德,因为把我的道德强加于你,意味着我要对你的人性做一个潜在的彻底否定,你要不接受我的道德,在我眼里你就不是人了。 对于standing point的反思,其实也是当下人类学者,或者更广泛说学者的反思——我们如何理解非同温层的逻辑? 竹内好讲的中国和日本的区别有点像,就是说受到新的文化冲击时“回心”(中国)和“转向”(日本)的问题[插图]。“回心”是彻底粉碎,彻底反思自己为什么跟人家不一样,不是简单地问差距在哪里,而是问差别在哪里,把这个差别看作一种既定事实,同时也是思考和创造的来源,这是革命性的;另外一种是“转向”,就是他所说的日本的方式。我当时也是这样,没有彻底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只认为这是我的差距,我落后了,文献读得不够,就要奋起猛追,大量地读 关键是怎样形成一种意识,平衡自己的历史来源和自己现在的行动,这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首先要问我们今天关怀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再想我们用什么样的中国叙述来解释这个纠结。 项飚老师回应“中国作为方法”时很巧地点出主要矛盾其实是“发现问题”,然后才是“中国叙述”。 艺术的重要性怎么说?项飙:我蛮幸运的,原来学过画画,有一点基础,但对音乐的了解完全为零,这是短板,很难在成年后再训练。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讲,音乐跟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它超越文化超越语言,所以叔本华这些人都觉得音乐体现了人类大脑的某种内在结构。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会觉得某一种音乐很和谐,比如肖邦的钢琴曲,很难用别的东西来解释,似乎大脑内在结构就是这样。音乐的训练可能对大脑平衡、心理平衡都很重要。女作家伊娃·霍夫曼[插图]小时候弹钢琴,她认为弹钢琴非常重要,是因为精确性,如果在音乐上有一点点小错误,是不能够蒙混过关的,有半个音节错了就是错了。这和数学一样。但在严格和精确的基础上,又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是一种可以让人心智放松、超越语言的美。我比较强调这种精确性和严格性,对我们社会科学研究或者创造性写作、非虚构写作来说都很重要,没有精确的技术,很难达到那种看上去艺术化、有创造性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所以要重视创造的物质性过程。物质性包括你在哪个空间,坐下喝什么茶,用什么纸在写。好像是布罗代尔[插图]也讲,看上去很大的一件事,比如全球性的远程贸易,要仔细往下看,都是由很多小的环节构成的。郑和下西洋也是一样,中国到东非去,不是一个抽象的中国和东非,那些船必须开过很多沿岸,一步一步开过来,一定要看整个物理性的过程。如果这样去想,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方式和人生态度。 很多东西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法律过程、律师制度。我小时候觉得律师制度很奇怪。这个人是不是坏人已经很明显,为什么需要律师在那里辩护。但“辩”这个概念很重要,就是说一定要假设我们不知道事实的过程是怎么回事,然后通过“辩”来把事实过程明晰起来。过程明晰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那些明显的结论可能都是错的!学术也是这样,不能靠直觉去判断,一定要去证明它,要去展示结论是怎么达到的。往往越是明显的结论,越难去证明,但是一旦证明了以后,会是很大的贡献。比如一加一等于二,怎么去证明?为什么需要证明?但证明了以后,把它过程化,会对很多基础理论产生影响。当然我不是要过分强调程序正义,因为我在实证调查里发现,程序正义其实会被那些有法律资源的人利用,他们会操纵那个东西,但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我接受它。接受结果是因为有过程,这样我才跟结果建立了某种亲密关系,哪怕存疑。研究和人生态度也是这样,永远是一个开放的对话过程,研究就是要参与对话,改变对话的方式,提出新的对话的问题,这个过程本身最重要。 弱者和强者如果有矛盾冲突,显然每个人都会站在弱者这一边。因为我的专业工作还是社会调查、社会分析,最重要的概念是“关系”,所以我要讲的不是弱者值得保护,最重要的问题是弱者为什么弱,它显然和强者为什么强是同一个问题,必然是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作为公民,作为一个人来讲,我的结论站在弱者这边,但我实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的事情不是去站队。比如,弱者确实有很多毛病,说毛病不是去批评他们,是历史塑造了他们的局限。 这段从艺术引出的关于细节与整体,强者与弱者,边缘与中心的讨论让人印象深刻。站在道德高点和后发者的视角去批判是没意义的,如何才能进入历史进入边缘才是能够记录历史记录边缘的重要问题。 阿兰·巴迪欧[插图]也给我们提供了很有意思的工具,他觉得爱就是把一个随机的事件变成一种可持续性的事实,所以爱是每天的工作,一开始是一见钟情,这个火花要保护好,那是很真诚的,但关键是怎么把这个火继续烧下去。这就要讲柴米油盐、讲按揭、讲父母老了怎么办等等问题,这就是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问题了,完全公共性的。所以从这里开始就可以杀出去,去谈你跟其他群体的关系。 2000年《切·格瓦拉》[插图]的热潮,强烈地反映了年轻人需要一种新的话语、新的社会想象,至少是一部分青年,这非常可贵。但问题在于,它里面很多台词和讨论也不是没有问题。比如说它有一句台词说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说这些都是西方的反动的东西。问题不在于它误解了女性主义,而是如果要是抽象地去站队批判,那么就很成问题。你要谈压迫,那什么是人类社会里延续时间最长、最普遍的压迫?那就是性别的压迫。黄纪苏有一次和观众对话讲,我们既然要谈切·格瓦拉,还管你是女性男性,大家鼓掌,这个就很令人震惊,很多人完全是被一个抽象的“压迫”概念所激发,不去考虑在事实当中压迫都是以很具体的方式去实现的,包括性别、年龄…… 如是。其实去看的时候,震撼和冲动不是因为什么“主义”,只是因为血液里面共通的反抗精神吧,同理«汉密尔顿»在中国的巨大受众相信也不是因为对美国历史多了解。 学术的任务就是在了解基础上的理解,通过理解,再做出解释,理解了之后,就知道更大的世界怎么构造出来,才能够解释一些问题。但我比较排斥诠释,诠释是自己有点想象性,要给它赋予意义,当然那是文学评论的范畴,我觉得实证研究里比较重要的是理解和解释。 觉得今天的青年不要急于行动。更重要的是自己每天的生活方式、选择、取向,一定要形成某种声音。 说的要挖掘出来的声音,是把现在普通年轻人每天日常生活里的智慧提炼出来,让它成为一种声音。 深刻是从网状知识结构中来的,而那种犬儒式投降式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买完菜、做完饭,其他什么都不管,只是消极地用最小耗能法去应对,生命也可以维持下去,但就停止思考了。那就把生命的活的网变成一个死的点。 理解的学问是当下,everydayness, The Moment (套用北岛老师的话)。 整个社会科学就是学习培养主体性。主体性不是说“我很厉害”、“我很特殊”,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我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我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我看到了什么,哪怕我的看法不对,但是应该把自己怎么想的搞清楚。 不是说你要讲出一个普遍的、正确的、深刻的理论,而是要把自己和世界的位置讲清楚,这非常重要 重新梳理standing point 再生产和学生的流动就很有关系,现在的英语教育、出国留学,不仅是简单的镀金,而是要改变人本身。家长们不仅仅是想让孩子读个洋学位好找工作,而是越来越觉得国内的教育不符合人性,把孩子的天性快乐搞没了,出国是为了保护“人”。这背后不是简单的理念问题。这么大的产业,最后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 这也是我正在engage的问题 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方便水平的上升,反而空前加速了外流的欲望——学生流动,赴美生子,赴港生子,投资移民。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为什么中国人在变富的同时追求所谓“早发早移”,也就是说,尽快赚钱然后尽早移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移民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人的再生产”,为了更加稳定的可预期的未来,为了更好的子女的教育、更洁净的空气、更多的绿地,但赚钱还得在中国赚,因为这里的利润比西方还要高。 后来因为在牛津经常接触留学生,又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是悖论。我喜欢找悖论,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思维局限,反正有这个特点。这不是说生活当中必然充满悖论,或者悖论本身有多重要,而是悖论作为分析方法,能够把矛盾凸显出来。出国留学现象中的一个悖论就在于中介的存在。留学中介在理论上没有存在的理由。国外大学当然很想招留学生,因为留学生给欧洲带来大量的收入,日本很多大学就是靠留学生生存的,迄今为止留学生都是美国主要的后备科研力量,是它保持超强大国的原因之一。大学把招生简章、申请程序写得非常明白,放在首页。申请人都受过教育,朋友、同学也都在国外留学,没有一个产业比这个更透明,在操作程序、能力的供求对接上,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那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中介?首先有大学的原因,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倾向于指定中介去招生,因为这些中介能够处理大量的申请,清楚中国或印度高考的基本程序和高中的情况,能够替你过滤,保证学校招到最好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中介的作用其实是对未来就业情况特别是投资回报的可能性做一个分析——我这样的情况去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投资回报会更高。所以中介一方面促进了全世界的学生流动,另一方面也在塑造和维持等级关系——什么样的大学招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投资可能有什么样的回报。大学排名为什么变得这么重要,就是因为可以给这些投资人信息。所以中介在这里不是处理信息不对称、要把供求双方对接、培养这个市场,而是要把这个市场给结构化和稳定化,什么样的学生去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大学招什么样的学生,它给分化好了。这里面就有留学和社会分化的关系。留学是把社会分化跨国化了。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分化竞争到了尽头,必须要往外走。中国玩不转,就出国玩;父辈有钱,儿子就挣学历。空间上从国内转到国外,资本类型上要从有形的金融资源转变为文化和象征资本。文化象征资本对维持金融和经济资本的跨代增值非常重要。不平等的固化都是这样,从钱到名到身份,以及空间上的转移。 过分真实的图景。 第四个特征我们之前讲到过,就是这种分化没有被表现在语言上、文化上和思想上。虽然大家都意识到贫富不均,但大家都看一样的戏,说一样的话,娱乐面前人人平等。社交媒体分层又造成更大的分割、破碎化,很难形成动员,在思想表达上很同质。 尤其是mediascape分层后我们更难听到其他声音了。 我觉得不要用它。什么叫全球新自由主义?你怎样理解这个全球?新自由主义本身是什么意思,就讲不太清楚。中国有新自由主义,美国有新自由主义,差别那么大,怎么都把它叫作一个词?明显是不精确的,为什么大家还要用?原因之一就是要维持话语权,让学者互相认得,去开会发表,以致老百姓不再认得你。这不是学术功力不够,不是学术问题,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权力问题,是学术圈怎么玩的问题。要进入学术圈,我们大部分人写文章是为了让其他学者认可,而不是让你的研究调查对象认可。 (对不起,我总是用着乱七八糟的理论写论文) 首先,今天我不把乡绅当作一个实在的人口群体,我讲的是一种个人的气质(temperament)、一种思考方式。是先愤怒还是先好奇?是尽量温和甚至用淡淡的幽默感把事情描述清楚,还是直接去判断?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很喜欢乡绅的做法,对生活状态从内到外有一种体察。比方说,接受了西洋教育之后,我知道农民一定要生男孩子是不对的,但不能否定他们的感觉,所以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安排,哪一块能动,哪一块只能靠时间解决。第二,今天有没有可能把乡绅作为一个实际的社会群体、社会力量重新构建出来,超越作为方法和意象的意义呢?我觉得非常困难。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乡土”可以不单指农村,任何地方都会有比较愿意观察、愿意记录的人,这批人就是乡土的思考者和观察者。但从道理上来讲,我们还是要慢慢迈向政党制度,以这种专业团体的方式来组织社会生活,而不是靠乡绅所维护的道德秩序和帝国秩序。 艺术的功能不是为了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世界,而是让你有能力面对丑陋。 我觉得有一个诚实的自我,一个诚实而畏缩的自我,还是要比一个虚伪高大的自我好得多得多。然而在诚实之后,他们没有再对真实进一步地反思,诚实就到此为止。所以对究竟什么是“真”,也就是说那些你不能直接感受但是需要去捍卫和追求的原则,什么是“实”,也就是经过认真思考检验的、讲出来自己心里有底的,搞不太清楚。就像你讲的,年轻人对前一辈的逆反、对政治正确的反感都是诚实的,但是这个诚实真的代表了我们对现在的实践的更好理解吗?表达了我们对历史的新的认识吗?不尽然。大家感觉到的民粹主义,现在真的成了一个全球现象,很大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是“诚”和“真”之间的断裂。给特朗普投票的人,很多都是老实人。怎么办呢?作为学者,我想到的是大家的思考工具和表达工具不够多样。中产阶级的政治正确、普世价值几乎垄断了公共表达,成了“真”的唯一表达方式。现在大家从“诚”做起,慢慢用诚实的方式开始书写自己的经历,写多了,那些靠近真的会留下来,那些抬杠式的诚实可能就过去了,然后慢慢能够把诚实的感受和大的事情结合起来看。这是我的一个期望。 乡绅精神是内心自主性的根源,那乡绅精神自己靠什么维持?就是靠这种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兴趣。就像我们在温州聊松糕怎么做,鱼丸怎么揪,一步一步来,花那么多时间,这是过年全家在一起的集体劳动,也是几百年积累起来的地方文化,老百姓在这里看到很多乐趣。其实这是中国一个很可贵的东西,各个地方都不太一样。我对民间文化蛮感兴趣。 学者应该有打太极拳的精神,“势”很重要,汪晖老师经常讲,势是一种内在的潜力,它是不确定的,总是存在变化的可能,你要顺着这个势往一定的方向去。现在怎样能够利用民间文化研究这个资源,把它变成一种底气,不要让它仅仅变成博物馆里面的陈列。要成为一系列的叙述,一个强大的自觉,讲出来之后,能让你觉得站在这个世界上有根基,如果外面来的东西你觉得不懂,你就有勇气说不懂,说不喜欢。 这个质感是很重要。以前我们看地方宣传的纪录片,拍得很夸张,也介绍鱼饼怎么做,但就是没有质感,变得博物馆化。这个差别很细微,让学生去博物馆,看了之后感受不到那份质感,更加感受不到这种底气,博物馆都是有先入为主的叙述框架。我强调实证,是很典型的实证主义,一切道理都来自发生过的事情,这个显然哲学上站不住脚,因为头脑里发生过的东西也是真的发生过,但外在的东西不能够轻易被处理掉。具体的鱼饼很重要,不能够把它轻易概念化,说它是温州象征等等。你必须知道它在物理意义上怎么被做出来,才会有底气和精神。 “乡绅作为方法”。

  • Netty进阶之路:跟着案例学Netty
    皮皮鲁
    推荐

    初看书名第一反应是,人怎么作为方法?不是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吗?看完后大概明白了。 项飙老师的观点是:把自己嵌入到现实世界和真实生活中去,用心体会和感悟周遭的一切,去观察、理解、分析和思考,得出自己的切实的结论,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飘若浮云。他将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称之为乡绅精神。乡绅关注自己所处的区域和人群,对周遭熟稔、人情世态都很透彻,所以考虑和处理问题都能从实际出发,不盲目不冒进,切实可行地解决现实问题,很接地气。 一种正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需要格外指出反复强调,只能说明现实中已经濒危。项飙老师谈到,看一些学术文章,听一些专家讲话,都是高深的专业语言和学术词汇,与现实生活相距丈八。而他赞同的是于细微处观察思考、学术贴近现实生活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这是项飙老师对当下国内学术界的一种反思,也是当下国人的一种普遍困惑。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流动,固有的生活圈已经完全被打破,所有人都希望享受优质资源,过更好的生活,城市化大幕为之提供了舞台,于是,生活一直是向前奔赴的状态,当下总是被定义为过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样的流行语折射出的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于是,项飙老师说的“在地性”没有了,周遭不是关注的对象,未来无从关注。 在这场奔赴中,大家目标趋同,大城市、学区房、票子车子位子;手段趋同,高等教育、才艺加持。高度同质化的生活目标,就是没有自我没有生活。没有了“在地性”和个体的生活目标,乡绅精神也就没有了。乡绅精神不止是一种观察、思考的方式,更有种内在价值的追求。在传统社会中,乡绅们在本乡本土的所作所为,是儒家思想的外化和践行,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契合的必然道路。没有儒家社会理想的支撑,乡绅们也没有了存在感和价值感,又回到了“悬浮”。看书的过程中,一直在脑海中搜索“乡绅”,说实话,很难找。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逃离的决绝和对未来的憧憬“融入”某个地方的,于是,除了心甘情愿的接受和适应,无瑕顾及更多。一旦站稳脚跟,新的目标又在前方召唤。 项飙老师对于自己的研究定位也颇耐人寻味,他认为在教育普及和资讯发达的今天,知识分子不再是个特殊的群体,人人都有成为知识分子的潜质,那么职业知识分子所能做的,不是什么教育而是引领,帮助人们发现自我,寻找认识自我和世界的方法,去发展自己发现本质的能力。 人类学者的这种思维方式和社会观察方法非常吸引我,也越来越喜欢非虚构写作,它可能不会改变现实生活,却改变你看世界的眼光。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