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候补斜杠青年
    推荐

    非常好的书,尽力把神经症人格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样看来,大多数人都是有神经症性的特质,虽然到不了神经症人格的阶段,但是这些症状真的非常具有普遍性。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Can
    推荐

    霍妮以惊人的洞察力,使得这本书在出版后差不多100年的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实用性,看懂这本书的咨询师会发现6.70%的案例都能得到解决。最妙的是,这本书是大白话写就,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居然也可以理解,没有α,β,以及三角形。那些奇形怪状的术语常常是劝退我阅读的重要帮凶,不能要求更多了。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Yorshka
    推荐

    神经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神经症,一种是情景神经症。前者强调一个人性格的畸形或不健全,而后者则更侧重实际的情景冲突和挫败体验。本书要讲的主要是性格神经症,也被称为神经症人格。神经症患者的病态行为倾向常常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爱的病态需求。在作者看来,神经症患者的内心经常处于矛盾和两难之中,并且女性较多。她们经常会极具攻击性地追求“唯我独尊”,但另一面却又极其渴望被一切人所爱,在一段关系中,完全依赖另一个人。而正是这种纠结的焦虑感进一步加剧了她们对爱的病态需求。 二、对成功的过分追逐。这里成功的衡量标准往往是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赋予的,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成功的定义通常不一样。像在中国的文化里,成功和名望往往可以给人一种较大的安全感,但如果这种追求表现过度,就难免有些不正常了,这时,人们获得的已经不再是名誉尊严或利益这些东西了,同时这也是一种病态的自我保护手段。 三、个人的孤独感。一个人是否会经常性地感到孤独,同样和他所在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无论是整个社会大的文化环境,还是个人成长所在的小的家庭环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人格的养成。社会激烈的竞争、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在既有文化认同中摇摇欲坠的自尊心等等,这些文化因素一定程度上都会强化这种孤独感。 人形成神经症人格主要有三种原因:第一,典型的文化困境。 从宏观角度讲,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典型困境,这些困境作用于人的内心形成焦虑和冲突,日积月累,构成神经症人格发展的肥沃土壤。  第二,神经症人格很大程度是源于人们的内心焦虑和为对抗焦虑所建立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包括获得畸形的爱,顺从一切人的潜在愿望,通过实现权力、成就、占有、崇拜或智力上的优越来获得安全感,退缩。 第三,一个人的幼年经历和其后天的成长环境。 处理并避免神经症人格产生的方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真实欲望,并努力建立完善的价值体系。其次,独立人格的培养。我们要具备一定的内在力量和独立性,这种素质也是我们应对困境与冲突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最后,有意识地去体验并克服冲突。我们越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并且努力去寻求解决办法的时候,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强大的力量。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王小葱一棵
    推荐

    凭着对自己的兴趣读完了这本书,由于时间充沛,不急不慢地读,反而有了很多有趣的思考。只是最后结尾对于我而言戛然而止(嗯…我不想成为文化的继子啊[骷髅]) 霍妮的书平实近人,力求严谨,素材源自实际分析的案例,非常有趣。继弗洛伊德之后,她给出的人们性格中的冲突是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和文化影响的社会学取向的答案,打开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于自身,他人,多了一份包容和接纳。毕竟只有少数人可以超越大众和时代。作为人潮当中的一个普通人,我也终于可以再放下一点对于完美家庭,完美父母和完美自我的追求,正视自己。真实不代表着快乐,但是在我看来却具有更高的价值。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
    推荐

    看秃了,做FIVE也会神经质。正视自己,不要勉强自己做FIVE,心情也会好一点。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禅潇
    推荐

    就仅能看懂的那部分而言,已经相当惊艳了。看不懂的部分,是我的水平问题。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白马非马
    推荐

    神经症人格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个时代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竞争引发了人们之间潜在的敌意、对失败的恐惧、对自我的不确定、内心的无助感,而爱被用来弥补这些心灵的弱点。在我们的文化中处处充满了矛盾,而主要有几对矛盾(成功与友爱的矛盾、个体需求受到的刺激与实现需要所遭受的困难的矛盾、个体自由与实际实现程度的矛盾),使得神经症得以滋长。所有人都会受其影响,神经症患者与普通人受矛盾影响只有量的差别,并且神经症患者无法有效解决自己身上交织的这些矛盾。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且听风雨
    推荐

    卡伦.霍妮这本书对于认识自己很有帮助,读者读者你会发现好像所写的每一个心理过程心理反应自己都曾经历过,但是翻译有些问题。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幸福微甜
    推荐

    可能因为自己没有心理学基础,所以读起来有点吃力。不过作者对于人性理解的透彻,令人折服,很多心理状态自己本身也会存在。就像作者说的神经症是对于焦虑的抑制,对此做出的反抗,其实同理正常人的所作所为也是对不够优秀的自己做出的反抗,一个是让自己沉溺于某种状态,一个是让自己逃离某种状态。可能自己的理解不对,以后对心理学有更多了解以后会再次拜读,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心理。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张珏
    推荐

    1937年基于社会文化的神经症人格剖析,对生活在当下充满焦虑的时代,更具有实质性意义。几点警醒:一是存在隐藏的焦虑抑制发展。焦虑可能是某些内驱力背后的驱动力,无意识被建立起来对抗焦虑的各种防御机制,会产生个人抑制。 二是对抗焦虑的主要方式:强迫性追求爱、权力、声望、财富。与正常追求驱动力不同,神经性需要源于获得安全感,难以获得自发性的快乐感。 三是沉浸于痛苦可以获得满足。受苦可能是一种具有防御价值、免受或表达谴责、逃避竞争等的策略性方式。 问题:“我们的文化中难道就不存在一些同样的明确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典型神经症冲突的基础?”(社会学领域)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胡小古
    推荐

    另一个视角思考人格缺陷,而不是一味笼统简单粗暴把人格缺陷归纳为:坏。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花羊羽
    推荐

    学习心理学或者哲学就像在历史长河中审视渺小的自己。卡伦·霍妮在此书中豪不委婉的直击了真实现象,书中同时有理有据的辩证的批判了弗洛伊德观点。读这本书就像是和心里的自己对话,每每都被直接的说出了自己的内心要点。好书不厌百回读,以后一定会再看。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xijuniorDon
    推荐

    一开始只是抱着找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论来看此类书籍的。读完虽没有相关解决办法。但对深入研究个体神经症产生的原因及其差异有着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吧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Present
    推荐

    第二遍看这本书了,依然还是收获颇丰。 “正常”与否与环境有关。 内在的压抑导致焦虑,过度的焦虑产生的应激反应容易使人产生了神经症。面对同一个事件,我们可能也会有部分与是神经症人格的人类似的想法与做法,但是我们没有那么极端,并且也能知道自己的做法。 书中以多种角度阐述了神经质的表现,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可能原因,但是无论是什么角度,都离不开焦虑。焦虑与社会因素有关,与生理因素有关,与心理因素也有关系。而无论以什么方式对待焦虑,逃避也好,投射也好,顺从也罢,最根本的是都没有挣脱自我的压抑。

  • 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
    卓呀
    推荐

    【阅读分享】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卡伦·霍妮 之前一直看群里姐妹说在看卡伦霍妮之时说“又被骂了”,觉得十分好笑。直到翻开这本书时才明白,如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一样,认识你自己这么如果真的如此简单就不会变成一句箴言,我们的人格在社会文化的浸润之下,为了保护自己(哭了,它也很努力呀)不仅会让我们忽略认识自己这一课题,甚至还会自我欺骗来获得冲突与防御之中的安全感,好像是得了癌症一样,如果忽略症候,而不去追根究底,那就会一路恶性循环,破坏我们的身体。 在看这本书之初,我一直在疑惑,这真的与心理疾病有关系吗?这难道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脆弱与人软肋,在我们的一生中谁都会遇到有攻击倾向与屈服倾向之间的冲突,也有需要祈求得到和一无所获的恐惧之间的冲突,更有自我扩张付出努力与个人无助感之间的冲突。直到最后我才明白,大多数人都有病,正常人和神经症的差别就在一个量上,正常人能够应对这些困境,而不会损害自己的人格,而在神经症患者身上,所有这些冲突都非常强烈,以至于不可能找到任何令人满意的解决方式。那些可能成为神经症患者的人,像是走到了一个虽由文化决定,却是在自己的指挥下进入的无解困局,自己变成了自己最大的绊脚石。合上这本书之时,好似没有给任何解决的方案,但却给我指明了一个方向,开始给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动向抽丝剥茧。真正的开始,开始认识自己。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