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以后,我觉得我有病!PS:书的结尾有很多心理学的专业名词合集,适合考心理学证书的小伙伴们~
事实上,压抑所产生的状态,正是作为焦虑的特征的状态:由于感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危险而萌生的一种缺乏防御能力的感觉。
如果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目的论是对精神分析的一个个人深以为然的洞见,那么卡伦·霍妮这本奠定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经典著作,就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人性机理“黑箱”的窥探。 该书是卡伦·霍妮创立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山之作,重点在于对弗洛伊德所代表的产生神经症人格的根源在于性本能、童年经历、生理经历等的正统精神分析学派的彻底批判和修正。 卡伦·霍妮认为,神经症人格的根源乃是个体人格所构建的防御机制与我们所处的种种矛盾的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冲突而引发的焦虑。这种矛盾的社会文化因素无处不在到我们无时无刻不身处其中却又不自知:为追求成功、成就、名利而去奋力竞争及其所导致的人们相互之间的潜在敌意、恐惧、降低了的自尊、孤独的矛盾;我们的各种需要所受到的刺激与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实际挫折之间的矛盾;追求的所谓的个体自由与实际所受到的种种限制之间的矛盾等等。正是这些植根于我们社会文化中的种种矛盾,导致个体的防御机制不能很好的应对从而产生冲突时,神经症人格就此形成。 我们在研究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时经常会感叹“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在读完了卡伦·霍尼的著作后,我体会到人类在自身面前竟也是那么的渺小。正如卡伦·霍妮所说,“这些植根于我们文化的矛盾,正是这些神经症患者拼命想要调和的冲突。这些冲突,与正常人的差异仅仅只是量的差别”。 人性“黑箱”的锁孔已然找到,而打开这个“黑箱”锁孔的钥匙,卡伦·霍妮是否能够给的出来呢?
人格的形式诸多,带有很多基本属性。是否是具有神经症的人格,这可以通过自我判断这是否对生活产生了阻碍来看。 理论学术性很强,需要多读几遍来真正理解书中所描述的种种情况。
一份人类神经症行为指南。对于我的意义在于:划定了人际交往的边界,让我们能够分辨出哪些行为是“神经症的”,好让自己尽力不去这样对待他人,也不接受他人这样的对待。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偏学术,读起来没那么轻松愉快,但认真读下来还是受益匪浅。与弗洛伊德的分析观念不同但认为更客观更好,没有对女性的歧视。任何偶然性的个体精神异常受制于大环境和个人经历。 我们不能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个正常人,因为我们用来指称一个人是否为神经症患者所依据的一个标准是,他的生活方式是否与我们时代所公认的行为模式相一致,但谁又说得清大多数人就正确呢?整本书读下来,看到了很多我们身边人的影子,感谢作者的专业和分享,让我对人类的认识又向前迈了一步。
读某些章节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洋葱一样被作者霍尼一层一层的剥开,让我更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自查甚好,但是无解。 不过不知道是原作本来就论文味太重还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不是很顺畅。
读这本书让我更能理解部分人的部分行为,读心理书令人宽容。毕竟,每个人都有程度不一样的病。
我们似乎处于这样一种冲突之中,即生物本能和社会文化等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不可化解的困境。可能解救之道就是唯有自洽,宗教心理学等可能都是用来自洽的。
作者既使用了心理学的精神分析,也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量了社会文化结构对个人的影响。读完你就会觉得自己也有病,只是轻重的区别而已。
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放在我自己身上体会,比第一次看到了更多细微的触角。神经症人格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的现象,这是一本尽可能了解自己,尽可能趋向“自知者明”的路途。
读完霍妮的第二部。清晰的构架,犀利的洞见,生动的例子。受益的。 读完后,对于“心有执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心有执念”通往两条路:第一条路,勇敢的坚持与放下,内心越坚定,现实越柔软,这条路通往真实的人生,活出真我;第二条路,心有所执,很多不可兼得的执,现实中患得患失,这条路通往神经症。
从怀疑到正视,霍妮的语言温和有力,对于这类书籍,确实离不开特定时代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特定文化,站在了更广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也让我深刻理解不能脱离一定条件的意义所在。 正常与神经症并无存在的差别,而是能否正确应对冲突以及量的关系,在处理时,不管选择压抑,逃避,合理化,或者什么方式,都是防御的一种,只要正确处理,不产生冲突就好。 作者重点围绕焦虑例举了几种相关的问题,后面围绕安全感引出了对于爱的获得的不同方式,整体很有条理,只是我还不能完全理解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详细说明了卡伦·霍妮关于性格神经症人格的观点。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个: 1. 神经症是因为焦虑、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偏离了正常引起的。一方面强调焦虑的程度,另一方面强调了和文化的偏离。 2. 焦虑与敌意是神经症产生的基本因素。敌意指的是焦虑所预期的风险和对此无能为力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产生焦虑的根源,压抑这样的敌意就会产生病态焦虑。焦虑本身也会产生新的敌意,所以焦虑和敌意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3. 基本焦虑和基本敌意构成了性格神经症的基本结构,这样的基本结构是指,儿童在没有温暖和爱、鼓励竞争的环境下成长,从局限在自己成长环境中的敌意和焦虑,慢慢发展为一种针对所有他人的敌意与焦虑,并且凝固、具体化为一种性格态度。这种性格态度极易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4. 对爱的需要和对权力、声望和财富的追求,是两种神经症病人寻求安全感的方式,但因为焦虑和敌意的关系,无法真正获得爱,或者会进入病态竞争、逃避竞争的状态。 5. 神经症病人表现出来的犯罪感和病态受苦,是两种的自我防御方式,以免遭别人反感,获得心理安慰。
五星推荐!卡伦·霍妮(1885-1952)有关社会文化语境之下的精神分析大法,这个特殊的语境,已将其理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作了重要区分,弗偏重于生理分析,而霍更重于心理分析,好比,弗洛伊德建了一幢高楼大厦,霍妮又将它重新装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