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和我的纸质版对比了一下,发现不是同一本书,看了一下豆瓣对这本书的人评论,大家还是去看人大版本的吧,别读这本
环境并不赋予人潜能或智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机智]
这是一本假书,不是马斯洛的原版。书写得很差,生涩难懂,编辑也很糟糕,读这本书真的挺浪费时间,差评!
马斯洛认为科学是一种人的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它应具有目标、目的、伦理、道德、意图等因素,认为科学本身就是一部伦理学法规,一种价值系统。他主张将价值如事实般得到科学的研究,将价值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将价值研究转向人性内部,使价值研究深深植根于人性现实的土壤。
1.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柄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 2.”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最低层次是对生理上的需求;第二,包含对安全、稳定和质量的需求;第三,归属感;第四,对获得尊重的需求;第五,人类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3.一个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个画家必须画画,一个诗人必须写诗,这样他才能最终做到心平气和。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 4.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5.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有自制力。 6.荣誉感与成就感是人的高层次的需要 7.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被尊重的需要,被爱的需要。 8.应该让每一门课程都有助于培养创造性。就是说,教育道德应该有助于造就一种更佳类型的人,这样,附带地也自然会使他在生活地各个方面更有创造性。 9.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10.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获得报酬。 11.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的一种能力。把创造力限制在少数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多产创作上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创造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都具有天赋潜能,它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出创造性。
弗洛伊德的精神病心理学被当时学者称为第一思潮,产生心远影响!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也被当时予以第二思潮! 马斯洛的动机人格心理学被予为第三思潮!马斯洛在弗洛伊德、华生心理学的总结与研究:在自我成长,新型生活,成功心理,知识价值的人格力量都存在一种心理动机:好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循环,都以健康的人心理与不健康人的心理来进研究与解析,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