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变态心理学
    💡启智启慧启善@照看心相
    推荐

    “五蕴感”制造了“分别心”。 我们不是要学习着用理性或感性或结合起来去思考,(理性是感性的一部分) 而是 我们要去学习着: 用“空性”去看待万物。 即 不带偏见 不带成见 不带2手的“五蕴感” 不带“我认为 我不认为” 不带“我我我你你你tatata等我执分别心”的 , 不持预先立场 不预先冠名 不预先下定义 不预先盖棺定论 不依靠直觉亦不依靠感觉 , “不来也不去” 地 无此岸彼岸之分地 去对待 去看待 去面对 正在发生 与一直在不断变化的秒秒相连的“当下心”。

  • 变态心理学
    shadow
    推荐

    你是否曾被社交网络上的各种骂战充斥视野而不堪其扰? 你是否曾被某个人的观点激怒,认为他愚不可及? 你是否曾用你认为无懈可击的逻辑去说服他人,却无法收获理想的结果? 你是否曾疑惑同样是颇具理性的人,在面对同样境况时为何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道德选择? 你是否曾自问人们为何如此轻易地就被划分为互相敌视的群体,并且都坚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请打开这本书,它将给你具有启发性的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道德心理学的著作。 海特在这本书里运用社会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先后质疑了理性主义(第一部分),拓宽了道德的领域(第二部分),并提出了群体归属性是带领我们超越利己主义,走向文明社会的关键创新(第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海特用他著名的“象与骑象人”的比喻来阐释直觉与理性的关系,即骑象人(理性)服务于大象(直觉)。 人的道德,是先有直觉的选择,再用理性为这个选择辩护。 他用一系列实验证明,理性并不像我们原本以为的那么可靠。理性更多地被用于做事后辩护,而非求真。 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是先用直觉下判断,在用理性做策略性推理,为这个直觉判断“打圆场”。 在第二部分中,海特重新审视了构成道德框架的六个基础——除了西方主流道德哲学重视的关爱、公平和自由之外,还有权威、忠诚和圣洁。 他从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六大道德基础各自在远古的成因和在现代的诱因,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出千万种道德框架。 他用六种味觉比喻这六大道德基础,每个人千差万别的道德框架的形成,就如同用不同配比的六种味觉调制出千万种滋味。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为人类的群体归属性正名,同时指出这种凝聚人心的归属性,也是狭隘和盲目的。 他用90%的黑猩猩(自私)和10%的蜜蜂(无私)来形容人类,并指出除了被“自私的基因”操控的个体竞争之外,以群体为单位的竞争也是自然选择的手段之一。在群体竞争中,服务于所属群体、加剧与其他群体的割裂的狭隘的无私,将有利于整个群体的效率和续存。 宗教与政治党派都是为了将个体连结为群体而诞生的道德共同体,重要的是归属感,而非某种具体的信仰或政治意识形态。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参考文献厚达50余页的严肃科普读物,但读来毫不枯燥和吃力,反而颇具趣味性。 海特总是从他自己的故事开始说起,娓娓道来地用生动的实验事例和接地气的比喻来进行说明。 他在书中谈及了他年轻时去印度的经历、与儿子马克思的趣事、为总统竞选改稿的经历等等,在需要引用某个实验的结果时,也往往像讲故事一样把整个实验的前因后果以及他自己的心理变化都一一说给读者听,让读者在情绪上与他站在一起。 象与骑象人、品尝六种味道的舌头、90%的黑猩猩加上10%的蜜蜂,海特在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核心隐喻来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 我想,这都是他对自己理论的实践,「创造一种从理性主义到直觉主义的转变」,更多地从情绪上与读者的直接进行对话。 作者的理论体系还未十分完备,书中的一些论述似乎也还缺乏更可靠的证明,例如除了六大道德基础外还有其他基础仍在探索中,又如作者未能很好地说明“圣洁”是如何从对病菌和寄生虫的恐惧转变为对旗帜、圣徒等的崇敬,又如作者关于群体选择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作用的证据也不够充分。 尽管作者的整套体系在我看来并不具有完全的说服力,但不可否认,书中的许多观点都是很有意思也颇具实用价值的。 观点1 理性更多地被用于做事后辩护,而非求真。 曾是理性至上主义者的我,被这个观点深深击中,它让我反思过往,发现了许多被直觉支配、并对自己的事后推理深信不疑的时刻。这并不是在鼓吹理性无用论,因为这种反思本质上也是一种理性。这只是在说,人在基因或本能的层面上,具有某种“劣根性”。 在下次运用理性为自己的辩护的时候,也许我可以有机会跳脱出来,不再笃定自己的正义和正确,用更宽的视角去看待事件本身吧? 观点2 当今主流西方道德哲学是“自闭者”发展出的道德哲学。 边沁和康德这两大西方哲学道德理论的标杆,都是系统化指标极高、共情指标相当低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共情指标低,所以看中公平、自由、关爱等个人主义道德基础,忽略忠诚、权威、圣洁等偏向集体主义的道德基础,同时因为他们系统化指标高,强调理想,逻辑极强,所以可以构筑出一套逻辑自洽、足以流传后世的完整哲学体系。 这个观点真是给了我会心一击。因为我也是这个类型的人,所以天生与他们的理论契合,再加上对逻辑一贯性的崇拜和权威的背书,导致我也一直认为其他道德框架等于愚昧或不正确。然而,当我明白这种道德框架不过是某一种人格倾向的道德框架,而其他人格会很自然地倾向其他道德框架后,我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自大和无知。 观点3 宗教信仰并非仅仅是人类高度自适应认知模块的有害副产品,还是为了证明行为的合理性,或者为了对我们归属的群体表示支持而设计的马后炮。 用对归属感的需要来解释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火热的宗教,无疑从根本上解答了我的疑问。 也许不是因为人恰巧有了相同的信仰而汇聚成宗教团体,而是因为在团体中获得了归属感而选择了相同的信仰。 最后,我不得不说,虽然这本书讨论了一系列道德基础和框架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必然性,但我认为作者在刻意回避一些尖锐的问题。 或者说,他在书中讨论的是实然的道德,即我们现在客观地具有各种各样的道德框架,但他回避了更深一步的问题,即对应然的道德的讨论,甚至有时给我一种将两者混淆的感觉。 诚然,用道德框架多样性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更充分地理解这个矛盾重重的世界,也可以更对症下药地去说服对立方。 但是,我们可以认为每一种既存的道德框架都是同样正义的吗?一种道德框架是否优于另一种?若是,我们有权去纠正不义的道德吗? 再深一步,是否存在应然的道德? 作者在书中将他在印度一些反人性的见闻,用避重就轻的语言和存在即合理的逻辑来解释,说实话有些令我不适。 当权威极化为种姓制度,当忠诚极化为纳粹,当圣洁极化为ISIS,我们还能说他们的道德框架是合理的吗? 我想,应然的道德是存在的。 应然的道德并非要把忠诚、权威、圣洁等基础剔除出去。它将涵盖关爱、自由、公平、权威、忠诚、圣洁这六个(或更多)道德基础,但每一个道德基础都应被划定各自的边界。 康德的非矛盾定律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为关爱、公平和自由拟定了边界。 如果海特的多基道德理论正确,那么下一步,便是要为其他几种道德基础划定边界了吧。

  • 变态心理学
    Eric
    推荐

    ~ 一个你认为颇有价值的决定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 ~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可能是另一个人心中的自由战士…… 为什么人与人、群体、党派、政府与民众、宗教派别、甚至国家之间总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TED演讲人海特认为:我们并非像自以为的那么理性和正义,正义之心凝聚人心,但也具有盲目性。“道德”有时会是制造纷争的根源,因为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这让我们轻易去批评、厌恶、甚至干涉相异于己的信念,这也正是造成人与人之间隔阂和冲突的原因。 本书《正义之心》就是系统论述作者研究的因缘和合,内容有趣但繁杂,涉及生物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等学科,参考文献索引就占1/6。以下为本书摘要,方便以后翻阅吧。 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道德心理学的第1条原则:直觉(包括情感反应)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道德判断同所有形式的判断一样,是一个认知过程。关键的区别其实在于两种不同的认知:直觉和推理。人们作出道德判断是迅速且情感化的,道德推理几乎就是事后找理由以证明人们已作出的判断的合理性。 作者多次引用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个结论: “人们关心外表和声誉远远多于关心事实: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仅仅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被抓到后的后果——特别是对他们声誉的损害。” 人们推理,也拥有道德直觉(包括道德情感),但这些过程之间是什么关系?柏拉图相信,理性能够而且应当主导一切;杰弗逊认为这两个过程是统治着一个分裂帝国的平等的伙伴(头脑和心灵);休谟相信,理性是(且只适合于)做激情的仆人。 作者直言:休谟是对的, “理性并不适于居统治地位,它是被设计出来寻求辩护,而非追求真理的。” 哇,是不是有点颠覆了“理性”高大上的形象? 从柏拉图到康德,再到科尔伯格,许多理性主义者都宣称,善于对道德问题作良好的推理可以带来良好的行为。他们相信,理性是通往道德真理的高贵道路,而具有完美理性的人更可能道德地行事。 作者一盘冷水泼下来: “任何珍视真理的人都应该停止对理性的崇拜。我们都需要以冷静的目光努力审视各种证据,去发现理性的真实面貌” “熟练的辩论者并不追求真理,而是追求能支持他们观点的论据。” 例如,当发现对方和我们有分歧的时候,无论是你的父母、同事还是朋友,我们的大脑本能会调为争论模式,准备辩护,并将攻击的话语打磨得更为犀利……哈哈哈,好刻薄而真实的例子。 第二部分,作者提出道德心理学的第二个原则: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传统自由派曾经认为:凡不涉及他人利害的行为,他人都无权加以干涉。 作者引用了心理学家施伟德的研究,认为人类具有三种道德主题:分别是自主伦理、集体伦理和神性伦理,这三种模式具有高度代表性,可以帮助理解很多社会/群体现象。每一种伦理都建立在对“一个人实际上是什么”的不同理解之上。 自主伦理的基本观点是,人是拥有意愿、需求和偏好的自主的个体,这是第一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人们应享有满足其自认为适当的意愿、需求和偏好的自由,因此社会也应当产生诸如权利、自由和正义这样的道德观念,使得人们能够和平共处而不去过多地干涉对方的生活。这就是个人主义社会的主流伦理。 集体伦理的基本观念是,人是某一更大集体中的一员,比如家庭、团队、军队、公司、部落和国家的一员,这是第一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这些更大的集体并非其所有成员的简单相加,它们是真实而重要的,而且必须受到保护。人们有义务在集体里扮演其给定角色。因此,很多社会产生了诸如责任、等级、尊重、声誉和爱国主义这样的道德观念。在这样的社会里,西方人所坚持的主张,比如人们应当规划自己的生活并追求自己的目标,就显得自私而且危险了——因为那样的做法肯定会削弱社会组织,摧毁社会制度及人们赖以为生的集体。 神性伦理的基本观念是,人是供不朽灵魂暂栖的躯壳,这是第一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人们不仅仅是具有意识能力的动物,他们还是神的孩子,应当有相应的行事方式。 在调查中,作者发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几乎完全是用自主伦理的语言说话,而其他群体(特别是劳工一族)使用集体伦理的情况则多得多,使用神性伦理的情况也会略多一些。 道德是丰富而复杂的,因此也是多面性且充满内在矛盾的,而道德一元论——即那种将所有道德置于某种单一原则上的想法——会导致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不满,且会冒着让社会变得冷酷无情的极高风险,因为这样的社会忽视了其他那么多道德原则。 作者进而提出六种道德基础: 关爱/伤害基础的进化是为了应对“照顾脆弱的孩子”这样的适应性挑战。它使我们敏感于苦痛和需求;它使我们鄙视残暴行径,并想要照顾那些受苦的人。 公平/欺骗基础的进化是为了应对从合作中获取报偿而免遭剥削的适应性挑战。它使我们敏感地察觉到他人在合作和互惠的利他行为中可能会是好的(或坏的)伙伴。它使我们想要避开或惩罚欺骗者。 忠诚/背叛基础的进化是为了应对形成和维持联盟关系的适应性挑战。它使我们敏感于他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的相关标识。它使我们信任并回报那样的人,使我们想要伤害、排斥甚或杀掉那些背叛我们或者集体的人。 权威/颠覆基础的进化是为了应对在社会等级制内形成受益关系的适应性挑战。它使我们敏感于等级或地位的标识,也敏感于他人的行为是否适于其位置的标识。 圣洁/堕落基础的进化最初是为了应对杂食性动物的困境这一适应性挑战,后来是为了应对生活于满是病菌和寄生虫的世界的更广泛挑战。它包括行为免疫系统,这一系统使我们警惕于多种具有象征性的客体和威胁。 公平/欺骗基础涉及的是对称性和因果报应原则。它指的是确保人们得到应得的,得不到不应得的。 道德在世界各地,甚至在同一社会中都是有差异的,明白这一简单的事实,是理解你自己的正义之心的第一步。第二步,则需要明白这么多道德是从哪里来的。 与以往很多道德哲学家不同,海特的道德理论不以某一至高原则为核心,而是构建在多项基础之上。海特相信,离开进化论永远无法谈论道德,在各种不同的人类群体和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感官,它们如同人类的味觉感官一样普遍,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应对一些长期存在的威胁或机遇而发展出来的。威胁和机遇不止一种,那么据此发展出的道德基础也就不止一项,海特的6大基础首先来源于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洞见,而后又以严谨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数据作为支撑。多基的道德为我们理解道德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人类面临的一些道德困境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不同文化下人们不一致的道德偏好由进化的环境影响而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东西方差异就是其中一个显例。而即便是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下,个体的情感与精神体验的差异也使得人们的道德图景呈现出千差万别。道德可由后天塑造,这是一切道德教化存在的原因。 每个人遵循的、信奉的、实现的道德原则其实并不完全一样,比如有人比较强调理性的法律,有人比较强调感情的直觉,有人比较强调天然道德,有些人比较强调社会契约,这都是各种各样道德基础上的差异。只有理解道德多元性,我们才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人追求不同价值的原因;只有意识到道德是外在规范与自我心理机制在共同抑制利己主义,我们期盼的合作型社会才成为可能。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第3条原则: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国家/民族/宗教团体中,大家在共同认定的道德标准下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认为自己所坚信的道德标准是最正确的,但也很容易具有盲目性和排他性。 我们认为对方对真理、逻辑、科技与常识视而不见,但实际上,每个人在谈论自己的神圣事物时都是如此盲目。我们的正义之心是由亲缘选择以及互惠利他主义塑造而成,这种互惠利他受流言和声誉的影响而强化。 我们是多层次选择的产物,这让我们成为双重人:我们有自私的基因;我们也具有进化而来的群体归属性,愿意在特定情况下,为集体忘我、利他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所以作者戏谑地说:我们在90%的意义上是黑猩猩,10%是蜜蜂。 在道德心理学的历史中,最精辟以及最有先见之明的理论大概就是达尔文对于道德的进化论起源的一番总结: 总之,我们最后可以说,我们的道德感或良心,始于一些社会性的本能,中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旁人毁誉的指引,又受到了理性、个人利害的考虑,以及在更后来的一些时代里一些深刻的宗教情绪的制裁约束,而终于,通过教诲与习惯,取得了稳定与巩固。

  • 变态心理学
    cELiNe
    推荐

    这本书用了近15个小时读完,认真标注了200多条笔记。从阅读开始就知道本书立论很清淅,至始至终围绕着一个观点去说服佐证,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作者还是不断地刷新了我的世界观,作者在书中建构的一套极其缜密的理论体系令我瞠目结舌。 有人说,一部优秀的读物会让你从此以后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与以往不同,我想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优秀读物。 人是有道德感的动物,政治和宗教是人群中恒久不变的两大话题。很多人好说教、好为人师,喜欢批评和审判他人,并坚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关于这一点,本书作者试图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些问题。 道德之心存在哪些盲点?作者抛出了三个盲点理论。 第一个盲点:直觉在先,推理在后。 直觉是一种情绪、是一种下意识,发生在理性意识之外,却实际操控着我们的大部分行为。我们自以为是的理性和推理,往往是直觉引导下的事后自圆其说,为的是了帮助我们与他人辩论。 第二个盲点:狭隘的道德观念。 同样的世俗道德理论会产生左右两派不同的结论。道德差异不仅仅有其先天因素,有家庭养成的原因,也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影响。同样是讨论道德层面,西方社会强调保护个体权利为道德,而非西方社会更强调集体甚至是神性伦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不论东西方,宗教的起源则是为凝聚不同族群进化出来的,它帮助各个群体创造具有共同道德要求的社会。 第三个盲点:“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 狭隘的道德观会将社会轻易地分为敌对的群体,一旦进入群体之后思维和行动也将开始固化,并更加盲目。 关于第三个盲点时,作者继而抛出了一个新的隐喻----“人类在90%的程度上是自私的黑猩猩,10%程度上是利他的蜜蜂。” 一方面我们是擅长个体竞争的灵长类动物,这造成了人类天性中丑陋的一面,我们是自私的伪君子,娴熟于伪善地作秀,甚至达到了自我欺骗的程度。与此同时,靠团结协作的群体去打败自私的个人主义,在特殊情境下如外敌侵入,人类基因中的蜂巢体系被激活,每个人成为群体中的蜜蜂为公众事业服务献身,这种利他天性为所谓的英雄主义、战争和屠戮提供了温床。 人类表面上的蜜蜂属性表达了正义之心,但内心还是灵长类。 所以,想要理解分歧、局限以及对峙,我们需要是缩身回去,抛下固有的道德准则正视自身盲点,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再不济,就套用网络上热门的一句话:”大家都不在同一个层次,就不要勉强交心,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就是你看我沙壁,我看你沙壁就可以了。“

  • 变态心理学
    季称利(纯阳子)
    推荐

    纯阳书评(公众号:纯阳书评/微信:chimbusco44)道德到底是什么?这貌似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当你因为一些事指责别人不讲道德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根据是什么,你的指责是否合理,你的指责本身是否讲道德。你可能会突然发现道德这个问题一点也不简单。事实上道德是个大问题,而且起初就是个哲学问题,而且是只有哲学家才有足够脑力思考的问题。 大体上来讲,哲学家对道德的起源有三种看法,一种是柏拉图、康德等人的理性主义,他们认为道德由理性决定,在道德问题上人的情感、直觉是受制于理性,而且康德进一步认为所有道德可以归结抽象为一种纯粹的道德。另外一派是怀疑论者休谟,他认为道德是一个经验问题,关于道德的真理来自于直觉体验,理性至多只是直觉的奴仆。第三种就是弗尔逊,他算走了中间路线,认为道德是双生子,有理性和直觉两个父亲。 而本书的贡献就是从哲学出发,以心理学实证研究为武器,提出了一套既符合逻辑,又与实证性实验相匹配的道德心理学体系。 他的体系又三大支柱,第一个是在这个体系里作者延续了前作《象与骑象人》的思路和模型,认为道德起于人的直觉,而理性只是在直觉观点形成后为前者提供论证服务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作者在哲学上支持了休谟的看法,同时对休谟的观点做了适当的调整,令其更加符合心理实证研究实验。第二个是道德既与先天基因有关,又受后天环境机遇塑造,而不同的环境和文化就会形成不同的道德,所以道德就必然是多元的,作者终结出的道德有六个模块,或者是六个方面,分别是关爱、公平、自由、权威、忠诚和圣洁。这六条可以简单地解读为关爱是对下或者是对弱势人群而言;公平和自由是对平等的个体而言;权威是对上或者是对强势人群而言;忠诚是对组织群体而言;圣洁是对超自然的神而言。第三个是道德归根结底是一种可以凝聚人群的价值观、仪式,但同时也会带来盲目性。这句话前半截和《人类简史》的观点是相似的,道德就是解决组织问题的,是一种人造虚构物,不同之处是作者更加深入的从人类学、生物学的角度论述了,之所以人类可以产生这样的现象,绝不是一种进化意外,更多的是一种进化选择,因为人的基因中就存在形成道德共振的条件和特质。这句话后半截和《乌合之众》探讨的问题是一样的,人天生具有群体属性,在群体中极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形成或达到蜜蜂和蚂蚁一样的群聚效应,在这种效应中人的道德直觉形成了共振,理性丧失,群体陷入盲目状态中。 作者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从容地构建他的道德心理学体系,而在构建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体系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渊博的知识、宏大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有力度的问题解构能力令人称奇!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