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有弹性,人也有!复原力又叫心理弹性,是我们遇到重大事件之后的自我修复能力,使我们回到原样或者比之前更好。每个人都有复原力,都可以做到自我修复,但是复原力大小因人而异,有些人自我修复强,自然就有些人差一些。好在心理弹性可以进行培养,通过训练可以使心理弹性得到提升,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 复原力的大小和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密切相关,这种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接纳自己,建立信心,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关注自己能做什么,同时主动连接外部可用的力量和资源,把外部力量也为自己所用。
#读书打卡 2022一季度10/50 书名:复原力 作者:[美]里克·汉森 [美]福里斯特·汉森 译者:王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0-05 接纳的过程就像是内心的慢慢软化,对自己不同部分的开放和包容。你应该用双臂抱住自己,拥抱完整的自己,沉浸于自我接纳,并让它渗进你的整个身心。 我们将看到如何利用正念来满足我们的三大需求:安全、满足和连接。 我们无法回避挑战,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面对它。在面对挑战时,你的需求能否得到充分满足,将使问题的答案变得截然不同。 你通过不断在大脑中反复植入感恩、自信和决心的体验,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感恩、自信和坚决;通过不断重复和内化安全、满足和连接的体验,就会让自己越来越集中在响应性的绿色地带,感到平静、满足和爱。 激活阶段 1.拥有它(Have it):找到或是创造有益的体验。 植入阶段 2.丰富它(Enrich it):和它相处,充分地体验它。 3.吸收它(Absorb it):接受它成为你的一部分。 4.关联它(Link it):可选项。用它来抚慰和取代那些让你感到痛苦的、有害的消极心理资源。 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拒绝无力感或是最终忘却它,寻找一个由你来做决定或是由你来影响结果的体验。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观能动的感觉上,把自己当成一个积极的行动者——做一把锤子,而不是钉子。特别去寻找那种让事情发生或推动某件事情发生的强烈感受 任何东西都可以从人的身上被剥夺,唯有人类最后的自由不行——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人生态度、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的自由。 耐心听起来也许更像是谦虚的美德,但实际上它是构成我们精神健康和世俗成功的两个基本要素的精髓与核心。第一个要素是延迟满足,即愿意为了将来更大的利益回报而推迟眼下的即时利益回报。第二个要素是痛苦宽容,即拥有可以忍受痛苦经历且不使坏事变得更糟的能力,而不是类似暴饮暴食或酗酒这样的“自我治疗”。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他的身体,那么也很难去照顾它,随之而来的是,活力消失了,然后是毅力,然后是复原力。我们需要接受、欣赏并滋养我们的身体,把它当成我们一辈子的朋友,而不是用后就抛弃的牲畜。 太多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又低估他们所拥有的。 关怀按照强度一共分为五种体验形式(由弱到强):被接纳、被看见、被欣赏、被喜欢、被爱。 如何对待别人,就像你希望自己被如何对待一样,是一种神秘的补偿。这感觉就像是在修补被撕碎或破碎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肯定,无论曾经的你发生了什么,你的内心始终都是完整的,你依然可以善待他人,你依然可以爱。 当第一镖射来时,有三种方法可以干预我们的意识。首先,与体验共处并用心地驾驭它,带着好奇和自我关怀的心态去接受它;第二步,释放紧张和其他负面情绪,远离没用的想法和欲望;第三步,试着让任何有益的东西进来,用有用又有趣的东西代替已经释放的东西。 交感神经系统控制吸气过程从而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管理呼气过程使心跳减慢。延长呼气过程,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在多次呼吸的过程中,通过默数让呼气过程长于吸气过程,例如吸气时从1数到3,而呼气时从1数到6。 愤怒是一种信息,向你传达着内心深处的沮丧、未被满足的渴望和情感上的痛苦。试着接受这种体验并保持关怀之心,当你向它开放并与之相处的时候,愤怒往往就会主动放手。 愤怒的发生分为两个阶段:启动和触发。试着尽早减少启动,并且对触发条件做出成比例的反应。小心道德正义感和吹毛求疵,放慢反应速度,防止“杏仁核劫持”的发生。 有人说没有欲望的喜欢是天堂,没有喜欢的欲望则是地狱。当你喜欢什么而不想占有它的时候,你能够充分得到享受,没有紧张感,不想抓住它,也不担心失去它。喜欢和欲望的不同就在于“自由”,它会让你那种美好的体验持续更久,也会让你感觉更有价值。 同理心并不意味着赞成或同意。你可以在维护个人权利和需求的前提下与他人共情。 当你试图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可对方却总在谈他的感受,那也让人非常恼火。就像是一个人在跳芭蕾,另一个人却在跳探戈。试着认同彼此,默认或明确表达出来正在进行的对话是哪种类型,才能让你们真正地和谐起舞。 当你知道你能保护自己而不被过度的付出伤害时,就会觉得付出再多的慷慨也是安全的。
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是“心灵鸡汤”? 从内容上 人们感到不幸福,往往是遇到了一些负面的问题。一种是把问题回避掉,一种是把问题解决掉。心灵鸡汤的方法就是前者。我不反对心灵鸡汤,因为当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通过心灵鸡汤获得安慰也是一种积极作用。这本书所讲的复原力,就是经历困难和挫折时,如何与自己的内心相处、如何与在社会中与他人相处、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用一种积极心理走出困境。其实,这些都是回避问题的方法,包括假想如何做能够走出困境,更是一针强大的安慰剂。 从结构上 这本书的结构,列举了大量改善自身状态的方法,这会让人坚定“未来会改善”的预期。行为心理学做过研究,当你想象过情况得到改善,那么你的大脑就真的以为情况得到改善了,这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愉悦。这也是这类书“读书时特别爽,放下书空荡荡”的原因。 怎么办更好呢? 心灵鸡汤其实并不是不能读,尤其是本书还算是心灵鸡汤中的高级版本,能够调节自身情绪。我的建议是不应该用心灵鸡汤回避问题,而是把它和解决问题的书籍一起来看。鸡汤+良药,可以让那些理性、重视实用性的工具方法更易吸收。
复原力,是我们面对逆境挫折时的一种重要能力:我们可以改变回应坏事的方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博士在40余年的临床工作和教学经验中,发现人的大脑一辈子都会持续学习与改变。他把脑科学、积极心理学与正念冥想结合,提炼出收获幸福人生的12种实用工具,从厚植内心资源开始,强化安全感、满足感与连结感,引导我们建立心理韧性。 本书将告诉我们:如何在状况百出的现实中保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 从猝不及防的人生变故中迅速恢复,重新出发。 不被逆境打压,不因外界的质疑而怀疑和否定自我。 在变化不断的生活里始终保持稳定与平和,关怀自己,也施之于人。
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某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比如变得更加无忧无虑、自我接受、充满爱意、具有娱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