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间谍一样观察

像间谍一样观察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像间谍一样观察
    地中有山
    推荐

    整理笔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虽然看起来这是一本认知心理学的入门级科普读物,但是每个章节整合起来之后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还是显得有些凌乱繁杂,画了二百条线,觉得每个说法都很有意义,当我准备总结一下的时候,嗯?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 讲的是作者用认知神经科学以及生物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角度去解释哲学问题:“我是谁?”而结论就是:“自我是一种大脑的幻象,本质上是由周围人塑造的,它始终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不是我以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为的我,我是我以为你以为的我。” 从黑客帝国的人生活在矩阵电脑程序虚拟出的世界里而不自知,引申出大脑也是一个‘矩阵’,并且通过加工外部世界有用的信息,来构建模型和故事,使我们的经历有了意义。换掉我们身体的部位并不会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但是换脑就死翘翘,证明我就是大脑,大脑就是我,甚至还可以找到‘我’在脑海中的位置‘零点’。结果被俄罗斯套娃给终结了,于是得出结论‘自我’是一个幻象。 人的大脑很大,耗能很高,之所以进化成这个样子,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说:体积大的大脑并不是为了解决像下象棋这样的问题而生,而更多地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体所处的、必须与其他个体产生关联的大群体里所产生的问题而生。说白了大脑进化这么大主要是为了社交的需要。而社交能力也是大脑的主要功能。 有了这种能力之后,婴儿就可以学习和模仿其他人来构建自己的意识。在观察、试图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婴儿开始发现自己是谁。在成长的这些年里,我们所感受到的被映射的自我的幻象,是由身边人与我们自身的社交互动而建构的。 作者还讲了婴儿的各种学习和识别的能力,这一点特别适合新手父母去了解和学习。能够科学的掌握孩子每个时期的生理以及心理成长的变化规律,更容易理解和引导孩子促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1902年,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创造了一个术语“镜中自我”,来表现自我是经过周围人反应的观点所塑造的。他对自我幻象这个概念的总结就是:“我不是我以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为的我,我是我以为你以为的我。” 至于后边自由意志的麻烦还有失控的决策章节,主要为了声明‘自我’一点都不自我,比如精神病,比如自由意志,比如我们的决策大多数都不是自我支配的。后三章表达的是在环境中,我是如何变成了不一样的我,从性格多变到自我记忆的加工以及最后在虚拟世界中的自己。 总结:自我幻想依赖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而生成,这些信息就是我们在理解外部世界时建构的记忆。引导我们进行理解的,既有进行信息搜索的机制,也有我们身边那些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意义所在的人。“你”的存在也许只是一个幻象,然而大脑正是用这些幻象来重构整个世界的。在处理与提取信息时,大脑会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上努力阻止、解释并填充遗失部分。 最后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当你面对一面镜子,仔细观察你的左眼,在一段时间之后再观察你的右眼。这里奇怪的事情就是,你看不到自己眼球移动过程,你的眼睛在动,而你却完全看不见。

  • 像间谍一样观察
    Eric 韩应奎
    推荐

    强烈推荐!作者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说明了自我(在灵性觉醒的语境下称为小我)为什么是一个幻象。这与肯.威尔伯在《No Boundary》里从超个人心理学角度阐述的,埃克哈特从他自己觉醒证悟的源头智慧领悟的,都契合的很好。更远的,是对佛陀的空性教诲、六祖慧能的禅宗开悟及老子道德经的智慧的现代科学的佐证(在能说的范畴之内)。真相是殊途同归的。

  • 像间谍一样观察
    俊杰
    推荐

    自我的本质:我们都是镜中人。可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此书为镜,可以辨真幻。 我是谁?一个是一个亘古迷思,但至今人们都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认知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从一个有趣又新颖的视角破解了这个问题,他提出:自我是一种大脑的幻象,本质上是由周围人塑造的,它始终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我不是我以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为的我,我是我以为你以为的我。”本书结合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和前沿研究,从儿童成长、他人的影响、群体的力量、环境的塑造等多个方面揭示了不同情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本书提醒我们,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他人被操控,却很少注意自己其实也同样在被其他人影响以及被我们的环境操控。通过展现大脑为了适应环境发展出来的巧妙机制和独特规律,本书帮我们解锁了社会的影响力密码,还帮我们快速了解自己,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互动和生活。

  • 像间谍一样观察
    刘小播
    推荐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镜子里面的自己有点陌生,甚至有点认不出,镜子里面的人就是自己。有一个77岁的澳大利亚老人,他照镜子的时候,会觉得镜子里面有一个和他类似的老人在看着他,而他完全认识不到镜子里面的这个人,就是他自己,他甚至还会说,这个镜子里面的老人,或许正是他的某个邻居,但他坚持认为,这个人肯定不是他。这个人是精神错乱了吗?不,他是一个智力正常的老人。 是不是很神奇,我们无法在镜子中认出自己,但实际上,研究发现,婴儿要直到差不多2岁的时候,才能确认镜子中的那个就是自己,而在此之前,小孩一直都会以为他们在和镜子中的另外一个人交流。而除了一些成年猩猩,其他大部分动物都无法意识到镜子中的就是它们自己。 很显然,我们大脑中有一部分神经细胞是用于建立自我认知的,而大部分动物并没有,而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个老人,正是这部分大脑神经被破坏了,而实际上,这种无法在镜子里面识别自己是一种病症,被称之为“镜子错认”。这些人的大脑中,面孔加工环路中的一些部分无法登记他们的外在特征,也就不存在一闪而过的熟悉感。 而实际上,“镜子错认”是感知分离失调的一种,患者会感觉自己与现实没有联系。在他们心中,对于自我和身份的意识是扭曲的。甚至严重的人相信他们已经死了,他们周围的世界都是幻想。 庄子曾经也发出这样的感慨,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梦境和现实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 我怎么知道,现在的我就是真实的我?我们是如何建立自我认知的?这正是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自我的本质》要带给大家的内容,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这本书是要从科学的角度,告诉我们:我是谁? 自从人类出现社会活动开始,就有了“我是谁”这个亘古的迷思,但至今都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他一生都致力于探索自我的未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们唯一能确认的,只有这个正在思维的存在,其他的一切我们都无法确认。这本书的作者,布鲁斯·胡德从一个有趣又新颖的视角破解了这个问题,只是提出了一种科学的解释,他说:自我是一种大脑的幻象,本质上是由周围人塑造的,它始终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简单来说,我不是我以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为的我,我是我以为你以为的我。 这是不是很奇怪?对自我的认识,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而且还是一种“幻象”,但是幻象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而只是没有看起来那么像,我们能真切地体验到自己,大多数人在镜子里面看到自己的面容,感知到自我的存在,但脑科学家研发指出,这一切体验,只是大脑从自我利益出发创造出的假象。我们的意识是大脑告诉我们的,但是我们的大脑并不那么可靠, 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认识,是我们的自由意志,控制着我们的大脑,大脑再控制着我们的身体,比如你正在看这篇文章,正在拿着手机或者端坐在电脑前面,你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这完全是你的自由,而且你感觉自己在控制着你的行为。但真的是这样吗? 研究发现,你的行动其实是在你的意识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换句话说,当我们认为自己在有意识地做决定时,这个决定已经在无意识中做出了。 实际上,我们的意识一直活在过去中。

  • 像间谍一样观察
    张喜利
    推荐

    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能称之为‘好’和“坏”的标准都不同,所以没有谁可以跟谁感同身受。就算是我们觉得最彼此了解的父母和孩子也一样。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