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珍藏版)

影响力(珍藏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影响力(珍藏版)
    吴丽娜
    推荐

    很棒的一本书,非常推荐,写出了我们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但是又蕴含一定心理因素的现象。 下面是一些个人很喜欢的书摘: ◆ 动机一 对稳定关系的追求 >> 与生俱来的敏感让人们急切地想要获得身边人的认可,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为什么人们会将“无害”的情况视作命悬一线的危机。 >> 对祖先而言,被孤立无异于死亡。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如此惧怕被落下 >> 对归属感的渴望是一种有力、基本又极其普遍的动机。 >> 有他人陪伴时,人们总是感觉更自在。人际关系孕育的纽带联结人与人,也最能赋予人们有意义、幸福和健康的体验 >> 感到孤独时,人们的身体分泌了应激激素,这类激素对人们造成了伤害。非自愿孤独会激活大脑的痛感反应,因此,处在这种非自愿孤独状态下孤身一人时,人们感受到的痛苦比有他人陪伴时大得多。 >> 人类大脑会很自然地将利于生存的事物识别为积极正面的信息,遇到利于生存的事物时,大脑也会分泌让我们感到幸福、踏实的神经化学物质。这便是为什么,生命从开始到终结,人们都有与他人交流的动机。 >> 人们的身份反映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观,一段人际关系能带给人们极大的幸福感,但一段关系同样也能夺走生活的意义,比如在这段关系结束或亲近之人离世时。 ◆ 社会影响——从众心理 >> 于是,我要(悄悄地)告诉你,如果你想引起某个人对你的兴趣,请制造机会让这个人看到你,你可以安排偶遇、聊天,或让对方看见你的照片。即便是一次很正常的见面,这种“日久生情”的效应也可能会显现。但要注意分寸,一旦你和某人见面的次数变多,或者你用照片和信息向某人狂轰滥炸,喋喋不休,也可能会适得其反。 >> 人们倾向于模仿那些已经表达观点的人。 >> 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社会从众心理的确是为了生存而服务的。在历史上,与部落同行的人们得以生存,而独自生活的人的生存概率总是比较低。与他人相似的感觉会给予人们很大的满足感。而社会性死亡(social death penalty)则相反,它是指与他人之间的社交纽带被切断,即被孤立。 ◆ 如何做到“适度的”不同 >> 虚荣效应(snob effect),是指个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市场的总需求成反比。换言之,它是指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的购买率或使用率越高,人们购买或使用这一产品或服务的欲望就越低。 >> 与他人形成区别让人们学会自我定位,使自己与众不同。如果每个人都十分相似,人们就会很难找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 成长环境塑造了人们,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人们对自身行为和他人行为的解读。 >> 熟悉感能带来安全感,而新鲜感能让人们快乐,人们努力让这两者并存。 ◆ “比较对象”对你的影响 >> 他人还能影响人们的表现:他人在场时,人们能表现得更好 >> 他人的在场会提升人们的表现,这一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social facilitation)。 >> 打断、退出以及取消比赛都为人们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借口。如此一来,人们不仅不用承受挫败感,还能保留一种自己还不错的错觉——“如果继续比下去,我肯定能赢”。 >> 让人们保持斗志的方法之一就是缩小比较范围,即缩小与自己比较的群体。 ◆ 幸福感及良性人际关系的意义 >> 有几个很明显的因素能让人们感到幸福 >> 第三个因素是在生活中有方向感,有目标。 >> 你是否总能回想起之前的美好时光?心理学中有一个被称为“AIM”的幸福三因素模型,“AIM”分别是指关注(attention),即发现他人和生活的美好;解读(interpretation),即乐观的心态,比如认为半杯水代表水满了一半而非空了一半;记忆(memory),即能回忆好的事情,而非对过去遭受的不公耿耿于怀。当你朝着以上三个方向努力时,不论你用何种方式在何处度过你的人生,你都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过得更充实。 >> 人们都希望拥有“几个贴心的密友”,而不是“朋友满天下”。人际关系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 恶劣的情感关系造成的不良影响比独自一人所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大得多。[36]如果在生活中,你总是为了琐事和对方争吵,常能听到对方贬低你的价值,或者指责你做什么都不对,你的内心深处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这一系列消极的你来我往、冲突、批评和不被喜爱的感受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感情的和睦。[37]这就是为什么,委曲求全比独自一人的杀伤力更大。 >> 有互累症的人想要控制被照顾的一方,他们通常会根据对方的状态调整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样能改善对方的情况吗?至少他们认为这样对对方可能有所帮助吧?实际上,导致人们患上互累症的原因是,如果没有可以照顾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一种空虚感 >> 根据戈特曼原理,正能量与负能量之比为5:1,即每出现一次消极的交流,就需要用五次积极的沟通弥补。因此,如果你对伴侣说了一次不好的话,那么请至少说五次好话来抵消。 >> 伴侣间负能量最大的交流主要体现为僵持不下、互相批评、相互戒备,或者直接翻白眼。 >>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得不指出对方的问题,请批评对方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人格。 >> 越能在人际关系中采取积极的行为,激起正面的感受,这段关系越稳定,关系中的两个人也会越幸福。 >> 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十分渴望他人对自身的认可和正面评价,这种渴望的程度有时强烈到让人有些窘迫。 ◆ 动机一小结 >> 模仿他人。模仿他人的行为会增加对彼此的好感,提高找到共同点的概率 >> 选择能影响你的对象。 >> 选择能影响你的因素 >> 尽管有时候人们明知道群体的决定是错误的,也清楚地知道正确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却仍然会服从群体的意见 >> 稍稍落后能让你充满动力 ◆ 追求优越的心理 >> 神经化学机制未能很好地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而且其背后的逻辑过于简单,无法帮助人们做出最佳决策。 >> 首先,请意识到这就是人的本性,人们容易眼红别人的成就。仅需意识到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感到轻松一些(毕竟见不得别人好是一种自发产生的情绪,任何人都无法抑制)。 >> 同时,也要意识到,别人也有可能因为你取得的成就而失落,记住这一点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 ◆ 地位高低与焦虑感的关系 >> 人们越关心权力和地位,便越无法关心他人。 >> 参与者所处的情境越紧张,他们的行为便越自私。 >> 真正位高权重的人是沉着冷静、泰然自若的人,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人。 ◆ 地位与家庭 >> 除去经济利益,社会地位也许是人类行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 人们渴求地位的原因之一是,让人们感觉良好的神经化学物质能发挥的作用是短暂的,这些物质最终都会被吸收,因此,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找回当初的愉悦。 >> 理想状态下,人们应该只把时间投入于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事情上,比如设定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 一个人越富有,其对需要帮助的人抱有的同理心便越少。而且,相当一部分富裕的人在行事时缺乏同情心,也很难理解其他人的情感。 ◆ 地位与友谊 >> 在人们从他人身上解读出的所有人格特质中,82%的特质都属于两大类:友好程度和能力大小。 >> 对我们而言,了解一个人是否亲和、友好,比了解这个人是否知识渊博更有意义,毕竟人们的生存与对方是敌是友有直接的关系。 >> 人类是社交动物,因此人们绝不可能完全无视他人的意见。他人对我们的印象曾事关生死存亡。 >> 人们应当认识优秀、积极的人,比如习惯良好、生活观念积极、职业道德水平高以及意志力顽强的人;还有值得信赖、待人忠诚、鼓舞人心、富有激情以及懂得感恩的人。 ◆ 爱情中的地位不平等 >> 若一方权力越大,即对另一方的依赖越少,那么权力大的这一方就越有可能选择结束这段关系。 >> 不论男女,如果一方在经济上需要依赖伴侣,那么这一方对伴侣不忠的概率就会上升 >> 讨论与冲突的重点不是结束关系,而是补救关系。 >> 同时请记住,伴侣会塑造我们的思想和言行。在不同的感情关系中,我们会变成不一样的人。 ◆ 动机二小结 >> 有两种让人们感觉自己富有的方法:一是给予钱财,二是缩小目标范围。 >> 在正确的事情上展开竞争。 ◆ 动机三 对新知识的探索 >> 人们如今的日常生活节奏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这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游刃有余,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睡眠质量下降,和现实世界中的人的接触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缺少同理心。 >> 不确定性使人体的多巴胺激增,不确定能否获得奖励的未知性会刺激身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对方是否回复了我的消息?有人评论我的社交媒体动态吗?我刚上传的视频收到点赞了吗?” ◆ 信息焦虑与亲密关系 >> 有两个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一是无聊,二是焦虑。 >> 首先,发现自己处于信息量平稳期并开始感到无聊。然后,开始想要到达下一个信息平稳期。最后,达到了下一信息平稳期,便又开始感到无聊,整个过程循环往复。这个过程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人们会渴望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是一种多任务处理行为,会导致人们变得突然从一个话题跳到下一个话题。 >> 要想更有效、持久地获取重要信息,就需要做出取舍。 >> 当人们对新的体验有所期待时,身体便会分泌多巴胺。并且如果某件事只是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可能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这也是为什么,尝到的第一口甜品似乎让人感觉“此品只应天上有”,但逐渐你会发现,这也只是“不过尔尔”。科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习惯化(habituation)。 >> 人体只有在追求目标时才会分泌多巴胺,而不是在已经越过终点线时。 >> 人类收集信息的欲望十分强烈,当有人阻碍我们进入下一个“信息量平稳期”时,人们会感到焦虑,有时这种焦虑会严重到近乎强迫症的程度。 >> 人们总是难以分清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什么事情本质上只是在无意义地消耗注意力。 >> 也许你在出门时常常会把手机放在桌子上,为了不让自己被手机干扰,你将手机屏幕向下。在这之后,为了抑制自己时不时把手机拿起来的冲动,你需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是不会把手机拿起来的。”人们生来就希望寻找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事物,因而,仅仅是无视多巴胺分泌的诱惑,便已需要人们拥有足够的意志力。 ◆ 同理心的重建 >> 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同理心越弱 >> 人们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交流与互动培养自身的共情能力,通过观察自身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培养同理心且理解他人。如果没有接收到现实生活中来自他人的直接反馈,那么人们便无法提高共情能力。 >> 如果生活中没有足够的面对面交流和肢体接触,那么人们的共情能力就会随之下降。 >> 即“笔杆子比键盘更强大——用传统的笔和纸记笔记比用电脑记笔记更有优势”。问题是,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人猜测,这是因为用电脑键盘记笔记类似于死记硬背地复制内容——把听到的内容全都输入到电脑中,一字不差。而用笔记笔记时,书写速度相对较慢,人们不得不在处理信息后选择优先记录某些内容,与此同时,人们能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和内容。另外,用传统方法记笔记时,某些身体部位的运动也会帮助人们更积极主动地理解正在学习的内容。 >> 学术界将无聊定义为:“该对象在当下进行的活动或面临的情况对其毫无吸引力,并且该对象需要继续寻找乐趣,这一现象引发的烦躁易怒的情绪。”[48]无聊的另一个定义是:“某人因其生产力无法创造价值或所处局面失去意义而产生的焦虑。”[49] >> 学习者获得新旧激励的时间间隔越短,那么其重复相同行为以获得奖励的动机便越强烈。 >> 这和中彩票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享受那些十分罕见的胜利时光,也愿意为其付出代价:犹如大海捞针般,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寻找这些瞬间上。 >> 除了需要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或学习,其他同样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让人们真正地感到幸福。那便是给自己腾出宝贵、安静的独处时光,让自己得以反思、深思,让自己能够放松地躺下,任思绪流淌。 >> 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让人们错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最终不得不承认,人们很有可能因为分心而错过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光。 ◆ 动机三小结 >> 人类有寻求新意、探索环境的强大动机,这一过程会激活大脑的激励中心。请努力抑制还未完成某项任务便开始下一项的冲动,请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样你才能最大化任务的完成效果! >> 人类倾向于选择做能最大程度激励自我的事情,以此避免不适、未知与不确定性。因此,人们更青睐短期快速的回报,并且会远离需要长期努力的投资 ◆ 是什么在掌控你的生活 >>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动机对自身有绝对的掌控力。一旦人们无法意识到动机对自身的影响力,就只能无力地受其支配。 >> 自然选择使人类倾向于寻找神经化学层面的愉悦感,同时避免害怕、焦虑或担忧等让人感到难受的情况。 >> 因此,请告诉他人,他们对你有多重要,并且学会夸奖别人,也许你的褒奖在他人眼里价值千金。请尽可能地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与成功——他们会因此而看好你! >> 如果你在会议等场合中是第一个发言的人,那么你的想法和建议会更容易被听见;反之,如果在以上场合中靠后发言,你的想法则更难被采纳。 >> 请结识积极向上、能鼓舞人心、对你有所启发的朋友,远离那些消耗你的精力和人生乐趣的人。尽可能地不要让自己负担过重、压力过大、欲望过大、筋疲力尽。 >> 奥斯卡·王尔德曾在戏剧中写道:“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诱惑。”诱惑,正是本书三大动机的核心。 >> 影响改变的接受程度的因素之一是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即认为自己有多容易被改变。 ◆ 附录 >> 宜人性可能正是阻碍大部分人走向权力巅峰的特质,但如果拥有宜人性特质的人成为领导,那么这一特质会造就一个更好的领导。

  • 影响力(珍藏版)
    lany
    推荐

    片面的概括!建议好好研究下马斯洛需求层次,如果按作者所说底层逻辑是三大动机,那饿了想吃饭,应该归到三大动机里哪一类?

  • 影响力(珍藏版)
    William
    推荐

    人类三大动机: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和对新知识的探索,就好比三把双刃剑。如何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 影响力(珍藏版)
    推荐

    *Fay is reading * Belief: Books creat a new world .🌍 Let’s have fun together !🧸 NO.5 《心理动机: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 全文1876字,约5分钟读完。 读完你可以了解本书的大致内容你是否感兴趣,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书本的观点。 1.核心要义 “一旦我们对行为有所了解,了解自己和他人都会变得更容易”。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孤独?为什么我们都讨厌低人一等的感觉?为什么我们会对手机成瘾?你有思考过你行为背后的原因吗? 本文的作者安吉拉·阿霍拉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他试图通过分析我们行为背后的存在的动机,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行为。在本书中,他谈到的三大动机基本涵盖了我们生活的主要方面,包括:人际关系、地位追求、新知识探索三大动机,这三大动机能够大部分解释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我们怎么做?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存概率,内置在我们身体内的神经化学机制(分泌出皮质醇、催产素、多巴胺、内啡肽)会很大程度影响我们的行为,形成我们的动机。认识到这一点后,对我们自己所做的一些看似不自律事情会减轻罪恶感,能够很大限度宽恕自己。但是这绝不对终点,能够意识到所处文化、周边环境对自身的影响,也能很大程度上能够对自身处境做出合适的调整。 另一个让我感到吃惊的还是,不同的人格也会导致我们形成不同的行为模式,而人格有49%是遗传父母,不同的人格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轨迹,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学教育的是一种当头一棒,我们深知能够改变人的地方是有限的,但是好得动机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格,如果我们尝试着对我们的动机进行管理,研究表明人的性格一生都会不断改变,那我们的人生也会随着环境、教育等发生不同的变化。 2.主要内容 (1)人际关系动机:人们感到孤独的时候,会分泌应激激素,对人造成伤害,被孤立就等于死亡,因而人类喜欢群居。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他人出现的频率、他人与自己的相似程度、偶尔的新鲜刺激、他人对你的好感、他人对你的信任、赞赏、他人所做的选择都会影响你的喜好和选择。 应用:注意你与他人的相似之处、模仿他人、选择能影响你的对象、减少独处、对他人表达赞赏、信任、可以增强他人对你的喜欢。选择小群体比较有利于增强动力;在群体中要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否受群体影响,不要因为随大流,而丧失自己的思考力。注意发展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因为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合适的时机展现自己,因为他人在场时你可能会表现得更好。 (2)地位追求动机:追求地位也有利于提高生存和反之的概率。地位上升,会激发人体内的多巴胺让人感到被激励,但是这种神经化学物质发挥的作用很短暂,但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维持这种感觉,所以人们会不断追求令人快乐事情,有的甚至对地位的追求走火入魔,人与人之间形成恶性竞争,形成不了合作。 人们看到你的地位高于他,会出现失落,请谨记一点。当我们被他人支配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出抑制幸福感的神经化学物质,使人们感到不那么快乐。地位低会造成人们的压力,所以往往人们越在底层,由本能支配行为更多,越可能发生暴力事件。获取权力和维持权力所需的技能是不同的,维持地位需要智慧和抑制冲动。 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会影响人们对地位的判断。不论在哪种文化中,社会支配权高的热看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点:能直接进行眼神交流,做出坦率的行。人们会觉得外表有魅力的也是善良的人。与有权势的人站在一起,也会有优越感,身边的人对你的影响极大。 应用:消费的时候忘记对地位炫耀的因素,三思而后行;社交媒体中展现的生活对你有压力时,避开它;既然避免不了竞争,可以在良性的事情上竞争;结实优秀的人;大目标要切割成小目标,让每个小目标给你带来快乐;不要强调自己的地位高于他人。 (3)新知识探索动机:人们满足好奇心的过程可以激活大脑的激励中心,促使分泌多巴胺,满足求知欲带给人们的余愉悦感不亚于美酒佳肴、一夜春宵。人们有求知欲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生存,但人们渴望的不仅仅是新的信息,也渴望新的环境和事件中发现新意,这就是我们人类忍受不了枯燥和单调。社交媒体中,人们的期待是多变,让人们不断产生新的体验,获得新的感悟,并不断寻求刺激,从而摆脱无聊。 这种好奇心在现代会给我带来一些危害如: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质量下降、缺少同理心,还会形成信息茧房,分心、缺乏耐心、焦虑。 应用: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想自己当下正在做什么,品茶、冥想的练习都会让你感受当下;监控自己在手机上应用的时间;把玩手机作为一种完成任务后的奖励;把手机等电子产品等放再你看不到的地方;一次只做一件事。 总结: “人们都能够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但前提是,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人们只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模式,才可以从内在做出改变。”当你认识自身动机,你就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并能够管理动机,每个人都能左右自己的人生进展。

  • 影响力(珍藏版)
    福尔摩邓
    推荐

    讲来讲去都是这是嘿嘿东西,一个心理动机的词,讲得一大堆出来。去实践吧

  • 影响力(珍藏版)
    🇬 🇺 🇴 🇱 🇮
    推荐

    地位、稳定性关系和好奇心是影响我们行为的3大动机,但是知道了这些知识对我们未来的行为有何积极影响呢?如何有效利用这几个动力改善我们的行为?“知行合一”方是真知,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必须要实践!

  • 影响力(珍藏版)
    蘑菇
    推荐

    距离自己上一次打开朋友圈,已经过了一分钟。红点在向我招手,告诉我朋友圈里又出现了新的动态,我克制了几秒钟,最后还是输给了好奇心,点开了朋友圈,看着不停旋转的圆圈,期待地等着最近的更新… 距离自己关闭朋友圈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从最初的寝食难安、抓耳挠腮,时刻想要恢复朋友圈,发发自己的状态,看看他人的生活;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不受外界干扰地专心做自己的事。过程虽然难熬,好在结果导向很好… 为什么会有人如此痴迷朋友圈的发布和点赞,而也有人能够完全忽略朋友圈的互动和更新,人类行为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在探讨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动机定义为性本能;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则认为是对权力的追逐和自我肯定的渴望;罗伯特·怀特则把人类对自我的掌控力看成行为的根源;史蒂文·赖斯更是提出16种人类基本的欲望类型。 瑞典心理学博士,安吉拉·阿霍拉认为,动机决定了人们的注意力,想要分析纷繁复杂的行为,就必须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安吉拉将前人的智慧和现有的神经化学知识相结合,再融合自己多年研究心理学的心得,编著出《心理动机》一书,提出了对人类行为影响最根本最深远的三大动机——稳定关系、地位和新知识,重新审视个体内部激情和诉求对行动的影响力,并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实际有效的方法,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这些动机,将自身动机转化为“超能力”。接下来,就跟随安吉拉的脚步,踏上寻找自我动机的探险之旅吧。 对稳定关系的追求——朋友圈的发布 现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购买的新衣、便利店的新品、甚至是新上映的电影,有没有哪一个生活状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这些提问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生活片段似乎都有所指引。直播间的宣传和优惠力度让自己下单新衣、便利店公众号的推送让自己知道了新品的存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大面积播放的新片预告,这一切都影响自己,参与自己每一个看似“独立”的选择。作者安吉拉认为,人们几乎很难找到不受身边人影响而做出的决定,即使这些影响的作用看起来微乎其微。 学者罗伊·鲍迈斯特和马克·利里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归属需求”这一概念,他们任务:“对归属感的渴望是一种有力、基本又极其普遍的动机。”有了群体归属感,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顺畅,因为人们更有可能和他人分享食物,也更有可能找到合适的伴侣,分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而这也成为了促使人们行动的第一层动机,对稳定关系的追求。 世间百态,有人享受归属感带来的安心,也有人享受孤独感带来的静谧。不过,这里的孤独感强调的是个体自愿孤独所产生的感觉,若是喜欢热闹的人,不得已要承受孤独,那就会产生非自愿孤独。这种非自愿孤独对人们的生理健康有害,严重的还会诱发死亡。 此外,数百项实验结果已证明,个体多接触外界事物,会催生对该事物的认同感。这个被称为曝光效应的现象,不仅适用于教室里的学生群体,还适用于文字、果汁、建筑物、广告,以及被编造的词等方面。也就是说,看见某人某物的频率越高,人们对其产生的好感就会越大。当你在朋友圈里看到各种吃喝玩乐的场景,你会心痒痒,有辞职的冲动;若是看到各种励志不言败的行为,你会备受鼓励,暗下决心实施自己的人生计划。 对地位的渴望——朋友圈的点赞 发布一条最新状态后,你会多久看一次手机?看到毫无波澜的点赞数量,你是否会有所疑惑,重新审视自己发布的状态;而若是出现陡增的点赞量以及各种留言信息,你是否会欣喜若狂,产生满足感。 一条普通的朋友圈,能让自己的心情产生如此不同反应,归根结底,源自个体对地位的痴迷。《心理动机》中提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地位高的人能最先开始吃饭,能栖息在最安全的地点,也是更具吸引力的配偶或伴侣。”另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也是如此,顺境下的人们,身体内部的神经化学机制会让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促使我们去追求更高的地位;相反,当他人表现十分优异或境况很好,而自己处于逆境时,体内神经化学机制会产生消极情绪,怀疑自身价值的同时,加剧了个体对地位的渴求程度。这种奖惩分明的机制,会让人们追求更高的地位,企图获得所有人的赞赏和认可,朋友圈的点赞数现象就是追求地位方式的一个缩影。 作者安吉拉认为,拥有地位是一件好事。人们能因此拥有更多的资源,享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别人也愿意听自己讲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人们感受到自己被人喜欢和被人倚重。只是,追逐地位后的结果并不是百利无害的,它也有一些负面影响。过度追求地位会导致自己不断与他人比较,过分在乎自己的得失;也有可能导致个体过度消费,“打肿脸充胖子”,不顾自己的能力范围去购买一些奢侈品;与此同时,还有可能让个体更容易嫉妒他人的成就,开始做一些台面功夫,忽略实实在在的付出和努力。“团购名媛”、“拼团高富帅”等现象就是典型追求地位的案例,巧妙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里看起来高大上,但背后排队等待的无奈,奢侈品只看不摸的规矩,以及卸下面具后的各种心酸,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 对新知识的探索——朋友圈的刷新 17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将好奇心比作“大脑的欲望”。人类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是无穷无尽的,越尝试满足求知欲,人们越会渴望知识。好奇心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自我的方式,好奇心的满足能激活大脑的激励中心,让这一脑部区域分泌多巴胺,进而让个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并且,从人类发展进程来看,好奇心能够让人们保持求知欲,这能让人类了解世界,认识到世间万物如何共存,发生的变化对自身有何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所处的环境,如此,人类才走到了今天。 不过,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科幻作家”的厄休拉·勒古恩说过一句话:“你点燃一根蜡烛时,也投下了一层阴影”。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好奇心也不例外,尤其是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 研究表明,人们在浏览五分之一的网站时,只停留不到4秒,而人们只在4%的页面上浏览超过了10分钟。研究员亚当·格萨雷在其著作《专注》中提到,所有人都被分心所困扰。使用科技和电子产品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学习研究能力及工作表现都会受到影响。大量的干扰消息不仅削弱了人们的抗干扰能力,也使人们越来越难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游刃有余,注意力变得越来越难集中,睡眠质量也随之下降,和现实世界中的人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对他人越来越缺少同理心,原本稳固的人际关系也逐渐被破坏。除成年人外,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手机辐射甚至还会损害他们小小的身体。 一心多用,原本可以培养个体的掌握各方信息的综合能力,但它在电子产品上的使用,却将劣势暴露地一览无余。刊登于《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一项研究从100家美国医院收集数据,统计了在用手机发消息时因为撞上静止物品而受伤的人数。统计发现,2004年,有559个人因为在使用手机时撞上静止物品而受伤。2010年,这一数字升至1500个人。网络上也有很多“一边看手机一边过马路”的搞笑视频,要么踩到水坑、要么撞倒电线杆,搞笑意味大于疼痛,让人们忽略了“一心多用”的危害,满足好奇心虽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但也需要看时机、看内容、看效果。 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但前提是,个体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拥有对稳定关系的渴望、对地位的追求、甚至是对新知识的好奇这些动机都是没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合理运用这些动机。《心理动机》书中强调,要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审视自我,从内在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事方式,只要每天感觉良好且有成就感,就成功了一小步。可以在意他人的评价,但别成为评价的奴役;可以追求地位的提升,但也正视垫脚石的价值;可以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但别它成为频繁刷朋友圈的借口。

  • 影响力(珍藏版)
    Mr.戴
    推荐

    2021年第48本(2021.9.7) 一本书名比书本身内容更好看的书... 不得不说,书名取得很有吸引力(畅销书的必备)。但书的内容,槽点多,简单举几个例子: 1、每个部分的内容比较零散。虽然三大块内容是拆分的比较好,但每个大块的内容写得真不咋样。 2、有些内容不知所云。比如写“地位与家庭”,里面写的确实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能否抑制追求地位的动机、高地位是都让人刻薄,请问和家庭的关系在哪? 3、从书籍整体内容来看,并没有很好地阐述《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我感觉,这个副标题十有八九不是作者标题翻译过来的,而是人为加上去的)。 不过书籍本身也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第三部分写“对新知识的探索”,内容上总体还可以。 不过,整本通读下来,真觉得不值一读。[捂脸][捂脸][捂脸] 以上意见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 影响力(珍藏版)
    🎉Léo不是Leo🎁
    推荐

    “通常他人与自己的相似度越高,人们对这个人的好感越大” ——《心理动机: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安吉拉·阿霍拉 从各种扑面而来的追求者中,挑出综合得分最高的,一边和他谈着恋爱,一边暗暗搜索、等待着那个满分的“soulmate”,许多女生是这样做的。 那个满分的人是啥样啊,说实话,女生自己也不清楚。《心理动机: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这本书里通过分组试验和理论推导,明确的指出,你在找的就是那个与自己相似度最高的男生。 歌里说,我要穿你的外套,一起学猫叫……;歌里又说,如果你看我的电影,听我爱的CD……。这些都是感情在加深,好感度在变大的迹象。如果双方的共识越来越少,会避免展现出对方那样的言行举止。喜欢你时,一起呼噜呼噜吃面,觉得那是豪爽;不喜欢你时,觉得那是粗鲁。 所以,姐妹们,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是什么样了吧,在你和目标直接选一条最快的路吧,关注点赞转发,读者够多的话,我来指路。

  • 影响力(珍藏版)
    Leona🍄
    推荐

    本书结合了原始社会发展、当下的心理学、少部分脑科学的角度,从社交、地位、知识三个维度阐述了心理动机的发展。心理学入门级,可读性还行。

  • 影响力(珍藏版)
    推荐

    好书,仅仅是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内在动机,也就是元认知,就已经胜过很多人,也已经埋下了改变的种子,也更能看淡很多琐事!

  • 影响力(珍藏版)
    尼采的迷彩
    推荐

    通读完全书,已有一段时期,心中的困惑一直无解。作者为什么围绕联系、地位、求知欲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个人感觉全文逻辑有点混乱,论述非论述,只是在讲什么多么多么重要…可能是我没足够深入理解,但又不愿意再浪费时间重读一遍,可读性稍差。书籍内容流畅度不高。

  • 影响力(珍藏版)
    安迪
    推荐

    本书作者是瑞典心理学家安吉拉·阿霍拉,专门研究影响我们的沟通趋势、成见、司法评估和非语言沟通。她长期从事企业中高层领导的培训工作,她也培训过斯德哥尔摩警察学院(Stockholm Police Academy)心理学系的学者和警官。可以说,她多年以来的工作就是揣摩人类的心理动机,以及将她的这套理论教给她的学生们。 人类主要会被三种心理动机左右行为决策,这三种心理动机分别是: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我们又是如何受制于它们的? 核心内容 心理动机是人类采取行动的底层逻辑,我们每一个看似理性的行动和决策,都离不开心理层面的感性感受,心理动机起效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主要会被三种心理动机左右行为决策,这三种心理动机分别是: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 影响力(珍藏版)
    聪哥
    推荐

    如果要找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形容词来形容这本书,我会选——清爽简洁,没有繁复的堆砌,没有冗长的旁征博引,而是直奔主题。 书上将人的行为动机归类为 建立/维持稳定关系,取得/维护社会地位,探索/发现未知领域 三个大方向,再对每个大方向进行分析讲解。实际上这三大方向的背后,分别对应了安全,荣誉,发展三个维度。 作者善于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使读者理解它们的运作原理和外在表现,例如对未知的好奇心理和忍不住瞄手机的实际动作。此外作者特别提醒了各种驱动力的负面作用,从抵制不良习惯方面着墨较多,不过对于如何利用行为动机就没有展开。 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知识点也蛮有意思,例如并非每次行动均必然取得回报的活动最能激发多巴胺分泌,反而是30%-70%几率获得回报的活动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多巴胺分泌。这与很多人预想的不一样,但是细细想来确实是那么回事。

  • 影响力(珍藏版)
    觉在
    推荐

    就是三个动机,还是在本体层面讲了一下,其他的都是最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一本泛泛而谈的书,知识量不高。评分却很高,难道是因为容易读?感觉一般,速读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