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的力量

积极情绪的力量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积极情绪的力量
    宋爱华
    推荐

    2022读完的第19本书,希望每一对想要孩子的父母,都提前读一下这本书,学习一下怎样才能做好父母。我的孩子已经15岁了,我作为一个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真的很失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他们对我们的爱和依赖,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的。 真希望以后每一对父母都要持证要孩子,只有自己从思想上真的长大了,能控制情绪了,再要孩子。

  • 积极情绪的力量
    陈霞®
    推荐

    人人都知道爱孩子,但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怎么去有分寸的爱孩子。现代社会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甚至父母这一群体都开始内卷,这无疑是一大社会进步,说明人们对养与育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但如何去达到我们所追求的养育目标,这是需要父母双方共同学习探讨的。本书中直面了很多在养育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也提出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矛盾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共性之处可以多借鉴,个性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家长亲自下场去实践探索了。

  • 积极情绪的力量
    LWq
    推荐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这一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重视儿童教育,甚至很多留守儿童,我自己就是。需要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提升幸福感,减少焦虑。 第一方面,在这本书的阅读思考过程中,疗愈自己,让自己变得足够自信有安全感,更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 第二方面,这个对另一项人生大事也很有用。婚姻与爱情,两性的相处,能从中得到很多很多启发。 第三方面,也是为以后的小孩提前储备知识了,后代的教育,是一个躲不过去的课题。

  • 积极情绪的力量
    斐玉蓝荷的梦想书房
    推荐

    《童年不缺爱》:父母做好这三件事,给予孩子治愈一生的童年 最近孩子又开始闹腾,各种调皮捣蛋,打骂都不管效。有育儿专家曾说,养育孩子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事情,如果你和孩子都感觉非常痛苦,那一定是你的方法错了。因此,我又开始阅读育儿书籍,试图从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其中心心妈著的《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一书,给我很大启发。这本书的内容涉及看见孩子、懂得孩子、滋养关系、爱的沟通、情绪平和、家庭和谐六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拥有更多能量去探索世界,发展自己,实现自我。 作者心心妈原名项目,育有两个女儿(心心和媛媛),是科恩亲授游戏力育儿师和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她在《童年不缺爱》一书中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历,以及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所思所学所得,希望“更多父母可以被支持,更多的孩子能够被理解”。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阅读《童年不缺爱》后,我认为要给予孩子治愈一生的幸福童年,父母需要做好这三件事:一是真正地看见孩子,理解孩子;二是全然地相信孩子;三是巧用游戏这种语言。 一、真正地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做孩子的“翻译家”“哲学家”“读心专家”。 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比如发脾气、哭闹等,是表象,是一个他很痛苦、需要父母的帮助的信号,就像机器出问题后亮起的故障警示灯。 作者心心妈在书中写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密切地连接着他的内在观念、想法与需求。”因此,她建议我们在遇到孩子的问题行为时,不该只盯着问题行为本身,而是需要走近一点,再深入地想一想:孩子这么做,表达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有一天晚上,开始给孩子洗漱,结果孩子一直哼哼唧唧,带着哭腔。怎么问都不说到底怎么了。要命的是,第二天晚上依然如此,我差点崩溃,还好最后冷静下来,抱她坐到我腿上,开始跟她玩“猜心游戏”: 是不是妈妈把你的牙刷疼了?你太困了,不想洗漱?你在幼儿园跟人打架了?又有小朋友插你的队了?是不是老师批评你了?…… 终于,她自己说出了原因:“我找不到做操的‘点’。”原来每次在在幼儿园做早操时,她被人挤到没地方站。 “相对于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更习惯直接将情绪诉诸行动。”作者在《童年不缺爱》一书中分享了一个朋友孩子的例子。 作者去朋友家玩,朋友的孩子刚回到家就开始发脾气,又捶桌子又扔玩具。孩子爷爷看见了,就劈头盖脸地责备孩子脾气越来越大。孩子听了,更生气了,怒气冲冲地瞪着爷爷。孩子妈妈见状,开始训斥孩子不懂礼貌。最后,孩子气得用头撞墙。 爷爷了阻止孩子继续撞墙,但孩子已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经过作者温和、耐心的询问,孩子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他和小伙伴玩,小伙伴的玩具坏了,偏说是他弄坏的,朋友的妈妈也过来说他,但是他并没有弄坏玩具。 所以,某种程度上,好的父母得是伟大的“翻译家”“哲学家”,还有“读心专家”:会翻译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能透过这些表象看到背后的本质,会猜孩子的内心想法。 要做到真正地看见孩子、理解孩子,作者认为还有两点同样重要:一是看见孩子独特的性格特点;二是看到孩子在当下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 只要接触过两个及以上的孩子,尤其是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对此会深有感触。孩子与孩子真是太不一样了。而追求完美的大人,永远对孩子不满意。比如家里的老人,就觉得我家大宝太好动了,而我小姑子的女儿(比我家大宝大一岁)又太慢了。 其实,每种性格都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正如作者心心妈所说,“爱孩子就如他所是,而非如我们所愿” 。 大宝虽然仍然很调皮,但与去年相比,各方面都有很大长进。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感到不满意与失望,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期待与要求根本就不契合他们的年龄实际。有些事情,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这个年龄段的他暂时真的做不到。 所以,在育儿上,没必要操之过急。佛系一点,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二、全然地相信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信与价值感。 作者心心妈自己小学、初中时基本是放养状态,成绩非常好,到了高中,心心妈的母亲开始严格管束她,以至于她开始逆反,跟母亲对着干,成绩也下降了。 有趣的是,等心心妈上大学了,没人管了,她自己的力量与判断渐渐觉醒,看清自己想要的生活后,即使没人逼迫也很努力。 因为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加上她自己为人母后,对孩子的观察,她相信“孩子本身就有自我成长、自我引导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非常强大”。 反观我们平时对孩子说的话—— 多吃点!吃这么点怎么长得高呢?! 你穿这么点衣服怎么会不冷呢?来,再加一件啊! 你不能用剪刀,会剪到手的! …… 句句都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他的感受、他的判断、他的能力。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这个角色,在我看来,是一个教科书级的好爸爸。从始至终,他都全然地信任自己的孩子。哪怕儿子马飞成绩差到垫底、天天吊儿郎当要被学校开除,他都相信马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将成为这所学校最出色的孩子。 影片中马皓文有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他坚定地告诉马飞:“所有人都说你是废物、笨蛋、蠢货,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远不是!” 正是这份相信,让马飞重新振作起来,眼里有了光,心里有了动力。 每一个负面的标签,都是对孩子的否定与打击。而信任与肯定,会让孩子获得自信与价值感,帮助他建立内在的评价系统,不为外界所影响。 三、巧用游戏,与孩子进行充满爱与创意的沟通。 需要说服孩子做一些比较难的事情时,游戏的方式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我家大宝,会在二宝生病吃药时在旁边给妹妹加油鼓劲:“坚持住!”轮到自己生病吃药了,却怎么也不肯吃。我给她巴拉巴拉说一大堆吃药的好处和不吃药的坏处,她就一句“药苦”把我噎住。 《童年不缺爱》中,作者心心妈分享了她用游戏方法,成功哄孩子吃药的经历。 心心妈扮演细菌大王,嚣张地在心心面前活蹦乱跳,开心地说:“哈哈!在心心肚子里可真舒服啊!我想怎样就怎样,谁也没法打败我!” 外婆趁机让心心喝药,告诉心心说这是细菌大王最怕的东西。看心心还有点犹豫,戏精上身的心心妈继续表演:“好难闻啊!不会是我最害怕的药水吧?……没有小朋友会主动喝药的!放心玩吧!”这么一激,心心立马把药喝了个干净。 想到这个游戏,我如法炮制,果然,大宝也很快就不服输地喝了药,还信心百倍地说一定会打败病毒。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马飞跟着妈妈去看望狱中的爸爸马皓文,分别时,马飞非要跟爸爸睡,怎么也不肯回家。马皓文就让马飞跟他玩个游戏,比赛看谁先到家,一听玩游戏,马飞就精神了,麻溜地跑了出去。 孩子天性都喜欢游戏,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与孩子沟通,常常会事半功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孩子爱的表达。 心心妈在书中举了很多可以用游戏方式来帮忙解决的问题,比如孩子走路慢、做事磨蹭 、做作业拖延、不收拾玩具,等等。 四、总结 《童年不缺爱》这边书不仅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安全感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更让我知道了父母要如何做才能给予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让他拥有一个治愈一生的幸福童年。 所谓“知易行难”,从“知道”到“做到”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路。希望我们边阅读边实践,渐渐做到以下三件事: 一、真正地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做孩子的“翻译家”“哲学家”“读心专家”。 二、全然地相信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信与价值感。 三、巧用游戏,与孩子进行充满爱与创意的沟通。

  • 积极情绪的力量
    #章莫舒
    推荐

    看见爱!懂得爱!滋养爱!让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能住进一个“足够好的父母”,这样才有力量抵御生命中可能遇见的寒冬! 《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这本书主要谈的就是如何让父母在孩子童年的时候给足孩子爱与安全感,这的确也是父母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必修课题之一。 《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这本书最大特点是:有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做支持,也有细致的育儿实践方法,更有心心妈这6年来的思考和个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总结。 站在对教育的理解角度,总结出3个关键点: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父母的积极反思以及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 如果你也想像心心妈一样深谙家庭教育的法门,重拾属于自己的那份亲子“特殊时光”,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相信也能帮助你实现大家共同的愿望:让更多的父母可以被支持,让更多的孩子能都被理解!#全民荐书人# #读书打卡# 

  • 积极情绪的力量
    杨何心
    推荐

    马伊琍曾说: “孩童时,父母给了你爱的满足,会让你很有安全感,尤其是女孩子。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爱她的父亲,她活在世界上会很有底气;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爱她的妈妈,她会很懂得自尊自重,也会懂得爱自己。”深以为然。 从小就有安全感的马伊琍,活出了所有女人羡慕的样子,面对婚姻,她从来都保持优雅的姿态。 所以说,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是孩子生命头几年最重要的议题。 很幸运能在此时读到《童年不缺爱》这本书,我的宝宝3个月,每天醒来,那小眼神寻到我,会咧开还没长牙的小嘴冲我笑。而我,除了满足宝宝的吃喝拉撒,接下来,就该关注他的精神层面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它的实用性。都知道给孩子安全感很重要,那到底要怎么给呢?具体怎么操作?市场上讲理论的太多,讲操作的却没几个。这本书很真诚,告诉大家的是理论和实践验证过的具体方法。 作者心心妈,养育了两个女儿,是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科恩亲授游戏力育儿师,多个平台阅读量10万+文章作者。她从自己以及朋友真实生动的育儿案例出发,用聊天的方式,从“看见”孩子、懂得孩子、建立联结、有效沟通、情绪平和、家庭和谐六大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给孩子不缺爱的童年,读完受益匪浅。 养孩子不容易,养好一个孩子更不容易。关键就在这头几年,父母怎么跟他(她)互动, 他(她)经由父母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深刻影响着以后的人生发展。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两点,摘出来跟大家分享。 一、你对孩子撒的气,多半源于自己的童年创伤 我想起小说《无声告白》里,有这么个情节: 儿子7岁的一天,李爸爸亲眼看见他在游泳池遭受戏弄和排挤,其他孩子纷纷爬上岸,嘲笑着儿子是“中国佬”。儿子不知所措,李爸爸也僵住了。事后,儿子心情低落地回到家,当妻子问起原因,李爸爸却责怪儿子:“他们只是跟你开个玩笑,你接受就是了!” 如果换作你是这个孩子的爸爸,你会怎么做?相信凡是有孩子的父母,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问题:自己孩子被别人欺负了,当爸妈的怎么处理才好? 《童年不缺爱》里讲了3种妈妈: 第一时间就过去替孩子解围——完美妈妈; 你走过去抱住孩子,安抚他、体谅他,事后与他一起想办法——足够好的妈妈; 孩子伤心无比,你反而指责他“别人为什么只笑你,那你就是有问题啊!”——坏妈妈 首先,完美妈妈看起来很给力,但会让孩子有很深的无能感。他还没来得及伤心、愤怒,你就轻而易举搞定了一切。他会觉得“我真的好没用,我不能没有妈妈。”而你,扪心自问,真的是在帮孩子吗?还是在满足自己当个好妈妈的需求呢? 然后,坏妈妈我们谁都不想做,但事实是,负面情绪往往说来就来,控制不住情绪的我们往往会拿孩子撒气,不自觉地成了坏妈妈,事后又内疚自责。 但这些负面情绪到底从哪儿来的呢?书中从心理学角度追根溯源:你当下的强烈反应,并不是基于当下的情况,而是基于过去的一些经历。找到这些经历,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才能减少情绪爆发。 拿上面李爸爸的例子来说,他那样责怪儿子,肯定是坏爸爸无疑。但他真的是那么没有同情心、不心疼儿子吗?并不是。 作为一个二代中国移民,李爸爸虽然一步步打拼到了哈佛教授的位置,看似受人尊敬,却隐藏着他羞于提及的背景:他的父母是顶替了别人身份而“偷渡”到美国的华人,一生辛劳。李爸爸是在同龄人的排挤中,孤僻、自卑地长大的。他最大的渴望,就是想融入人群。 儿子在游泳池被嘲笑的场景,让他想到了自己。他用指责儿子来掩盖内心深处羞于承认的孤独、自卑与失败。当妻子问他时,他隐藏起真实的负面感受,通过打击儿子来为自己开脱。这就是坏爸爸的典型案例。长此以往,孩子在外受完欺负,回到家又得不到支持还被指责,更加没有安全感。 接下来,介于完美妈妈和坏妈妈之间的,就是足够好的妈妈:情绪平和、内心安定,打破完美主义,永远站在孩子身边,做真实的自己。 比如,故事中的李爸爸,如果作为一个足够好的爸爸,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面对儿子,他应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责备。他可以这样说:“儿子,看到刚才那场景,我很难过、生气和不知所措。我理解那种被戏弄的感觉,这不是你的错,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面对它,你可以给我讲讲你的感受吗?” 注意,这段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它包括了《童年不缺爱》里提到的、跟孩子互动时的4大精髓——看见、理解、建立情感联结和有效沟通,这样一番交流下来,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安全、踏实,从内心深处获得安全感。 二、用孩子的语言——游戏,跟他们沟通起来更有效 《童年不缺爱》另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地方,就是明白了游戏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的重要性。 孩子的世界不同于大人,他们还不懂这个世界,但他们懂游戏。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传达给他们,轻松又有趣。 比如,可以在游戏中解决难沟通的问题。 小孩不爱吃药,恐怕是大多数母亲最头疼的问题。作者心心妈也遇到过,她通过游戏的方式轻松解决了。她扮演成一个细菌大王,抓住女儿爱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女儿面前活蹦乱跳,还夸张地说:“在心心肚子里真舒服呀,我想怎样就怎样,谁也没法打败我。” 2岁的心心看着细菌大王,眼神慢慢充满了杀气……细菌大王继续嘚瑟,“她可千万别喝药,我就可以舒服地折腾了”……最后心心不仅主动喝了药,要杀死细菌,还特别开心。 当走进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语言——游戏来沟通,我们会发现孩子眼里有光,思维变得活跃,更加聪明,比起硬性地、枯燥地命令他们,要好1000倍。 除了应对沟通难题,我们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向孩子表达爱。 比如,书中的例子: 宝宝:“妈妈,为什么开了这么多花呀?” 妈妈:“这些花是因为妈妈爱宝宝才开的。妈妈爱宝宝,喜欢亲宝宝,所有的亲亲都变成了花。” 还有: “心心你知道吗,如果全世界的小孩子坐在一起,排成一排,让我选一个,我就选你!” 有人说,游戏是育儿界最深的“套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能一直这样被“套路”,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总的说来,针对如何给孩子安全感,这本书在实操方面说了很多有用的方法,都可以拿来试一试。 书中提到的这个方法让我眼前一亮: 可以在孩子很小时,为他申请一个邮箱,每当有关于他的小故事或者想跟他说的话,就写下来发到这个邮箱里,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或者更大一点,他们可能不再那么需要我们了,那时,告诉孩子邮箱地址。 让他们知道,这一路,我们对他的爱有多深;让他看到自己是如此被珍视,相信这些温暖的成长记录,能给孩子力量,陪伴他们度过未来生命中的黑暗与低谷。 从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即使打拼到经济上富裕了,内心也很难富足,因为那个“黑洞”会一直存在,导致他们一生都很难幸福。 所以,比起督促孩子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有意识地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感、自尊自信更重要,毕竟人生那么长,后者才是能支持他们走得更远、过得更幸福的原动力。 文 | 妖妖的微笑 原创

  • 积极情绪的力量
    一阿芽
    推荐

    🌹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儿书籍,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学前教育的专业术语,分享的很多方法、提到的游戏,我都忍不住大喊“绝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子”并一一记录下来。 深知理解一个理论很简单,但要将它内化到心里,我们还得在生活中一次次地调整、练习, 加油吧!

  • 积极情绪的力量
    每天晒白牙
    推荐

    一本不错的育儿书,作者是一位妈妈,围绕如何给孩子安全感提了六大点 看见孩子、懂得孩子、滋养关系、家庭和谐、情绪平和和爱的沟通,理论➕ 案例 这些案例还是有很强的代入感,很多自己也经历过; 活在当下,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ps书里也介绍了老人帮忙带娃遇到育儿分歧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 积极情绪的力量
    元宝麻麻
    推荐

    对自己的一次梳理,更适合小童妈妈,尤其是游戏那块,最近看抖音恭喜爸爸也是各种陪娃游戏,可惜之前无知,可惜现在娃有了自己钟爱的游戏我们战火不断。且学且修炼吧

  • 积极情绪的力量
    jojo
    推荐

    喜欢后半本,有很多游戏的例子,都可以拿来改造了自己用。 不是说前半本不行,而是前半本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新意。 佩服作者,在两个孩子的情况下读了那么多书,还自己写了一本书。

  • 积极情绪的力量
    Yangyang
    推荐

    女朋友都没有,就开始读育儿的书,确实有点膨胀了[吃瓜] 看完感觉就是,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培养孩子并不是一项专门的技能,而是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能力的自然延伸。 书里有很细致的方法介绍,非常有参考价值。当然很多游戏的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对职业女性职业男性来说挑战很大。我想应该也不并为缺少时间而过度焦虑,主要还是练好心法,包容、坚定、体贴、温暖。把健康的爱传递下去。

  • 积极情绪的力量
    梓桂
    推荐

    童年不缺爱:看到觉得很感动,我儿子放学回家,都会和他认识的同学打招呼了[握手]谢谢!

  • 积极情绪的力量
    童志红
    推荐

    特别喜欢书中介绍的如何透过游戏让孩子感受到爱和释放情绪的部分。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

  • 积极情绪的力量
    钱珊珊(051729)
    推荐

    带着求医问药的心态看这本书的。最近我们家的育儿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案例一】孙一小朋友9月开始要上幼儿园了,实在拖不下去6月开始送托班了,然后每天早上都是哭得撕心裂肺,又是说「害怕」又是说「孤独」,看着实在怪可怜见的。奶奶看了托班一整天的监控,也没看到有什么值得孩子害怕的点。孙老师每天早上被孩子的「无理取闹」气得够呛。 【案例二】刷牙也是,孙老师和孙一约定好晚上吃完最后一顿奶刷牙睡觉,但是孙一小朋友一直会赖账,孙老师还特意给他拍了视频留下他承诺刷牙的证据。然后孙一小朋友喝完奶奶果然又赖账,孙老师拿着视频跟小孩对质,孙一用鬼哭狼嚎抗拒,孙老师气得鼻子都要冒烟了。 【案例三】孙老师之前出差的时候看到一家酒店的亲子房很棒,就想带我们一起去体验。来回开车好几百公里,过程大人小孩都很快乐,回程的路上孙一小朋友又开始大哭。外面哗啦啦的雨,高速上又堵车,孙老师烦躁得想砸方向盘。 …… 我做了什么呢? 1.情绪隔离,一般情况下孩子再闹,孙老师再烦躁,我都尽力保持自己情绪相对稳定。这也感谢我的工作给我的磨练。 2.我尝试着用书里的方法去和孩子、孙老师沟通。宝宝你哭得好大声啊,是不是好难过呀?宝宝是不是觉得南京好好玩,有帐篷,有小厨房,还有好大的浴缸,好漂亮的泳池呀?妈妈也觉得好好玩,早上还跟爸爸说,舍不得回家呢,宝宝是不是也舍不得回家才这么伤心的呀?可是宝宝你这样哭,爸爸妈妈会好心疼呢,会以为宝宝不喜欢出来玩呢。那宝宝最喜欢南京的什么呀,妈妈猜是那个做饭的锅和铲子是不是?还是游泳池呀?聊着聊着也就不哭了。好的亲子关系对我这种职场妈妈也是一种非常大的精神补给。 3.孩子安抚好以后留给爷爷奶奶,我让孙老师在最近的一个服务区停下来,拉他一起下车,问他是不是孩子哭让他觉得我们周末这么折腾没有意义。他说是呀,他晚上回去还有一堆工作要做,然后带一家人出来玩,结果小孩这么哭。我跟他说意义非常大,第一爸妈跟我们一起出来玩的机会并不多,第二我们在陪孩子玩的过程彼此都有很多快乐的回忆。这种回忆太重要了,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在之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需要独自面对很多压力和负面情绪,那这些回忆都是我们的底气。哈利波特看过吗?召唤守护神咒需要的就是这种快乐的回忆。第三我刚刚跟孩子确认了,他真的很喜欢这次旅行,因为舍不得回家才哭的哦,你看看,要是他觉得无所谓没感觉,那我们这次才没意义呢!听到这里孙老师也笑了~ 4.孙老师和孙一因为刷牙生气的时候,孙老师已经在处理这件事情了,就应该用他的方式处理完,不能在孩子面前混淆父亲的权威感,爸爸说的话是必须要做的。回到房间里面,让孙老师躺在我腿上,一边帮他揉揉太阳穴说爸爸辛苦了,一边给他说了书里那个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力局限性的例子。两岁的孩子画不了圆,三岁的孩子很晚喝奶喝完困了也很难「信守承诺」去刷牙,他不是主观上不想做,是能力上做不到。我们以后能不能早点让他喝最后一顿奶,然后刷牙,然后才开始读绘本哄睡?孙老师紧锁的眉头也就慢慢舒缓了… 哄老公和哄儿子同样重要,这个「哄」绝对不是哄骗,而是温柔坚定地表达爱。我状态不好的时候,孙老师也会带孙一去给我买奶茶,戳好管子送到我手上,还「哄」我说,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哈哈,这种时候我才不要情绪隔离呐。 书名叫《童年不缺爱》,其实无论什么年龄,都不应该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缺爱,就算无法输出爱,至少从好好说话好好表达开始输出「善意」。这本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传达出爱自己爱家人的观念,很棒,值得好好读!

  • 积极情绪的力量
    猪猪猫张
    推荐

    微读第60本书,第51篇书评 关于延迟满足,多数人不知道这些 01 电视剧《血色浪漫》里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袁军卖了点古董挣了钱,立即去买了很多冰淇淋,然后把冰淇淋弄到桶里拎回去吃。 他说:“就在今儿,哥们儿特想吃冰激凌,到了明儿没准不想吃了。我的一贯主张呢,就是脑子里想着某种食品,就说明此时此刻身体里需要此类物质,就要不惜一切的代价,找到它吃到它,而且一定要吃个够,直到撑死为止。” 想起小时候想吃零食,可是囊中羞涩,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福利社里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父母从来不给零花钱,每次看到同学吃零食,我总能咽着口水看她吃完。如果我当时像袁军一样突然有了钱,估计也会一次吃个够吧。 印度一个女人被老公锁在厕所里,被解救时饥饿不堪,一口气吃掉8个饼。我想这得有多饿啊,才能一下吃掉8个饼。 小时候曾经有个亲戚来我们家,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西瓜。父亲把西瓜切开后,我和姐姐弟弟们一口气吃了好多块,得特别痛快,肚子都快撑爆了——站着难受,坐着也难受,连笑都不敢用力,生怕肚子真的爆了。 02 最近这几年流行说延迟满足,纵观网上的一些关于延迟满足的文章,几乎都会说到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室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在幼儿园里发起的有关自制力的实验。 研究人员在幼儿园里找来数十名儿童,带他们去小教室里坐15分钟。而他们的前面托盘上放着他们喜欢吃的零食——棉花糖、曲奇或巧克力等。孩子们可以摇铃并立即吃掉那棉花糖,也可以等15分钟研究人员返回之后吃,那样的话,孩子们还会得到额外的奖励。 孩子们有的选择立刻摇铃吃掉棉花糖;大部分孩子会盯着棉花糖不到三十秒钟就等不及,也摇铃吃了棉花糖;而只有30%左右的孩子能等到实验者返回。 通过后续的追踪,研究者发现那些能够等待更久的孩子通常会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因此米歇尔教授提出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 03 所谓延迟满足,是指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 大多数人只知道实验到此结束,而且多数关于延迟满足的文章也引用此实验到此为止。 然而,有人做了新的研究,推翻了这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们是——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 这三个人在美国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题目叫做《再论棉花糖实验:对早期的延迟满足和后期成就的联系的概念性复制调查》。他们在论文中提到了自己的研究结果,那就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实际上取决于他们背后的家庭,而非延迟满足能力。 2002年由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发起的这项研究,将当初棉花糖实验中样本——不到90个孩子扩展到了900个。这些儿童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家庭背景,还使用不同的语言。这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实验样本的多样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研究中发现,孩子是否能够耐心的等到实验结束,更多取决于父母是否有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稳定感(如及时回应、满足、诚信,守诺等安全感)。 如果父母的诺言不值得信任,孩子们就会选择风险更低的——立即吃掉眼前的棉花糖,而不是选择不确定的未来。 父母不守承诺的行事作风会影响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看法——父母是不可靠的,外部世界是不可信任的。 因此在棉花糖实验的环境中,信任父母的孩子,更倾向于选择信任研究人员。而不信任父母的孩子同样也会倾向于不信任研究人员。 其实,再看深入一点,这跟孩子们是否信任研究人员并没有直接关系,跟他们是否对棉花糖有匮乏感有关。 说通俗点就是,平时经常有棉花糖吃的孩子,棉花糖的诱惑对他们来说并不大,因此在实验中是否能吃到这个棉花糖已经无所谓。而平时想要吃棉花糖却常常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往往会立即吃掉眼前触手可及棉花糖,因为他们太想吃了。 那些等不及吃棉花糖的孩子正是体会过想吃而得不到的匮乏感,故而无法通过延迟满足的实验。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从未被满足,何来延迟满足? 那些从未被满足的孩子,已经延迟得太久了。 有过匮乏感体会的人更希望能像《血色浪漫》里的袁军一样,能够有机会尽情地吃自己一直渴望吃的东西。 那个被困的印度女人正是因为常常饥饿难耐形成对食物的匮乏感,才会在被救之后,一口气吃掉八个饼。要是在平时,估计谁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提到,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曾经把猴子放进一间满是橘子的房间里。刚开始的时候,猴子会两只手各拿两个橘子,嘴里再含着一个,接着找个隐秘的地方坐下来吃。猴子没有吃完橘子就不会一直去拿,吃饱了也不会再去拿。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吃饱了奶就不会再吃。可是,如果猴子之前曾经有过匮乏感的体验,它就会变得贪心,一直去拿。 猴子尚且如此,孩子也一样。 反思我们自己,是否在常常给孩子制造了匮乏感呢?比如,当孩子想要吃棒棒糖的时候,你是否总跟他说会蛀牙而拒绝给他买呢?当孩子想要拥有一个跟同桌一样的贴纸时,你是否以那东西没用而拒绝给他买呢? 我们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一旦突破了一定的临界值的时候,孩子便会生出“贪心”来。那个时候,我们又在打击责骂孩子贪心。 在我看来,白雪公主之所以经不住毒苹果的诱惑,是因为她自从有了后妈之后就很少能吃到苹果,也得不到父亲的关爱。眼前又红又大的苹果唤醒了她的匮乏感,既然从父母那得不到,为什么不要眼前这个唾手可得的苹果呢?如果是我,我想我也会选择吃眼前现成的苹果。 那些被陌生人的糖果拐走的孩子,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他们的父母很少满足他们吃糖果的欲望呢?小时候可能是一颗糖果,长大了可能是权,也可能是利——这些他们曾经想要而不得的东西,唤醒了他们的匮乏感,成为致命的“毒苹果”。 孩子喜欢吃棒棒糖和零食其实是好奇心使然,他们只是想要尝一尝是什么味道,以满足好奇心罢了。好奇心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我们不仅没能及时满足孩子,导致孩子的好奇心一直处于压抑状态,还将责任扔给了孩子。 其实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也并不贪心,一个棒棒糖、一个贴纸也不贵,担心蛀牙可以提醒孩子吃完糖要漱口,我们完全可以满足孩子,可是我们却常常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孩子,还美其名曰“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殊不知,我们其实是刻意给孩子制造匮乏感。 记得今年女儿过生日前,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生日礼物,总是要求我们提前买给她。在她的生日来到之前,她已经要了一个橡皮泥套装玩具,一个滑板,以及一套米小圈的书。这还不够,她还在问我她的生日礼物是什么。结果,她被我和老公训斥了一顿。 后来我反思,发现她之所以不停地想要礼物或者玩具,是因为我们曾经以她已经长大为由,多次拒绝她要芭比娃娃和其他玩具的要求。再者,自从有了二宝之后,我们对她的关注明显少了。她其实要的是我们对她的关注和重视。 04 《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里说:“只有欲求不满的人才会贪心。” 其实孩子要的是父母对他们的欲求及时回应和接纳。 当我们满足孩子的欲求的时候,可以按照洪兰教授说的去做,那就是多给孩子一点。并告诉他:“不要贪,东西是足够的”,之后再教他什么是“适可而止”——天下的糖很多,不需要一次吃完,可以慢慢吃;天下的钱也很多,不要一次赚完,可以慢慢赚。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及时回应,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理、安全、社会需要,及父母的爱和安全感的时候,他们才会学习自控力。 心心妈在《童年不缺爱》里说:“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我们不要在孩子需要安全感时让他感受到不安;更不要在他即将进入下一发展阶段时还以之前的阶段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深以为然。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