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第2版)

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第2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第2版)
    ekubo
    推荐

    这是我看完后还比较有印象的书,一般书看完了很快也就忘了,这回,边看边做笔记,边试着按书中所说的方法实践,感觉还是很有效。 其实书里提到的某些方法以前在别的书里也看到过,比如看书前先浏览整本书,使自己有个大概印象,然后注意浏览图片、章节段落、粗体字等;阿莫多罗学习法(即番茄工作法);在未忘却之前及时复习等等。 书里提到了两种学习模式即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当我们学习一个新概念、新事物时要集中注意力(即专注模式),这时可以采取阿莫多罗法(即番茄工作法),每一个阿莫多罗设定为30分钟,学习25分钟后就休息5分钟。在开始下一个阿莫多罗之前可以采取主动回忆法,复习上一个阿莫多罗学习的内容,回忆时不要看笔记,主动回忆得越多,学习效果会越好。另外,要在自己没有完全忘却之前进行复习,多次重复复习,记忆会越来越深也不容易忘记。主动回忆法是书中重点强调的一个概念。 当我们学习一门功课受阻的时候可以停下来学习另一门功课,或者出去散步、运动、看一小会儿书………这就是发散模式。发散模式就是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大脑没有思考任何特定的事情。在专注模式下受阻的问题会在发散模式的后台继续运行,难题有可能会突然解开;当学习陷入困境时多次切换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学习效果会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刻意练习、交叉学习、迁移学习法等概念。刻意练习就是专注于对你来说最难的材料,勤加练习。交叉学习就是练习所要学习的技能的不同方面和技能,以便理解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别,比较异同,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运动和健康饮食、充足的睡眠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力。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采取现学现教的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他人或者遇到不懂的问题向他人请教、参加学习讨论小组;复习时先从较难的部分开始,最后再复习容易的部分即书中提到的先吃青蛙;选择在不同场所学习,充分调动身体眼耳口鼻等嗅觉味觉器官,有助于保持学习效果的适应性,这样我们在任何考场参加考试都会习惯。 。。。。。。。。。。。。。。。 方法其实有很多也看过不少,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实践,否则,一切都会看完就忘,毫无收获。

  • 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第2版)
    💋🌴么么魚🐠🐚👙🌴🦁📿
    推荐

    新壶装老酒,道理和原则都是很多年前的理论,说明早有前人总结并验证了,唯一一点不同就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要想学好知识,认真学习,除了持之以恒之外,就是做到“放下手机”。 说白了就是“自律”,能自律的人能投入到爱好中去,还能做不到么?

  • 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第2版)
    二白
    推荐

    #书评# #2020# 3 《学习如何学习》​ ⭕ 记忆 1️⃣两种记忆模式 ▶工作记忆:正在处理的信息,注意力章鱼,通常它只有有限的四只触手,位于大脑的前额叶皮质 任务切换会使章鱼触手来回抓住不同的东西,大大降低学习效率 ➡ 避免分心 建立更强大的大脑链接,使章鱼的一只触手能抓住更多更复杂的信息。➡ 刻意练习和交叉学习 ▶ 长时记忆:保存很长的时间,位于大脑的各个区域 ▶ 如何一同工作?认知活动,长时记忆中的某些信息被调遣出来,处于活动状态 2️⃣ 增强记忆力: 理解:隐喻,图像,记忆宫殿,思维导图 主动回忆 睡眠:大脑细胞收缩,脑中的液体会冲走毒素;巩固白天学过的知识,突触生长;清空海马体,为新的学习腾出空间 ➡ 间隔安排学习时间 运动: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树突棘生长 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 学习 1️⃣两种思考模式 专注模式:专注,建立组块 发散模式:放松,充满创意 如何互补?两种模式通常不能在同一时间使用。在对某个学科或领域一无所知的时候,需要进入专注模式学习基本的概念,解题时遇到困难,可以转换成发散模式,寻找无限种可能答案。 如何转换?学习其他的学科,散步,洗澡,听音乐等 2️⃣学习误区: ▶ 视频游戏 动作类:提高专注力 空间类:物体旋转,空间想象 ▶ 学习完全不同的东西 或者同一个东西的不同方面 学习迁移 定式 ▶ 记笔记 手写 两部分:记录和自测(要点更简洁) ▶ 记忆力差 更辛苦建立大脑链接 更有创意 ▶ 步行者型大脑和赛车型大脑 前者思维缓慢,但能思考得更深刻。 3️⃣方法: 学习新章节前先进行图文漫步:目录,图像​,标题 波莫多罗​技巧:25min专注 + 5min休息 先吃青蛙:先攻克最难的部分,被卡住后,转向容易的部分,有时间进入发散模式后台运行 选择不同场所学习:让链接能应对环境的变化 设置终止时间:帕金森定律 费曼技巧​:复述给别人听 心情愉悦:​机缘法则:幸运女神青睐努力的人 测试 最后,真的很喜欢老师笔下荒唐的隐喻: 很多荒唐的隐喻:四根触手的电子章鱼、玩弹球游戏的僵尸、你头脑森林中的老鼠、大脑链接、突触吸尘器……这一切就像是一个十足的卡通频道! ------------------------------------------------------------------------                                              by 小仙女 26/2/2020

  • 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第2版)
    伍万里
    推荐

    《太极心变式》 一、起因 我哥伍千里:“万里,肝数据中,头秃,代我写一篇你侄女伍拾元的家教文。” 伍万里:“好。” 二、正文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你好。咱们应该选用变动的、联系的、发展的、非平面的眼光分析问题,而不是选取固定的、孤立的、停滞的、平面的眼光分析问题。基于这个原理,不妨按照《道德经》给出的思路进行交流。 一、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一项关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诗意表达: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二、限定教育与自由教育 教育或可分成两个形式,限定时间地点任务的教育,如校园式教育和道场式教育。不设细密限制以自由发挥为主的教育,如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 三、校园式限定教育。 3.1成绩 德育方面,她自己完成演讲稿,勇敢的参加竞选,收获一定信任,紧握宝贵机会,在图书管理员岗位锻炼效劳能力。在半学期评定时,她有幸被选入乐于助人奖的八人名单。智育方面,伍拾元进入班级前十名,有望升入省会城市口碑第一的高中。体育方面,伍拾元是所在班级女子短跑第一名,中长跑第二名,在接力等集体合作项目上,她也能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美育方面,伍拾元书法水平较低,对她造成了一定困扰。劳动方面,她体能较好,具备平均线以上的集体荣誉感。 3.2不足 根据《学会如何学习》的模型,她自理能力存在巨大提升空间,平时沉溺专注思维,为人少言寡语,发散思维欠佳,在班级里没交到多少朋友。 四、道场式限定教育 4.1成绩 伍拾元最闪光的成绩是空手道全国冠军和九省童子军夏令营第一名。走南闯北,去过一些地方,在修练范畴,她在自然风光与社会形态两方面积累了第一手经验;在行为范畴,她气质中和,处世圆通,上进不息,意念无穷。 4.2不足 我听说,上周在空手道训练中,伍拾元的攻击力度失控,她飞起一脚把踢戴着头盔的师弟踢哭了。从幼儿园开始,她爸不厌其烦的讲评亢龙有悔意境,道理她是懂的,生活实践中做不到。希望教练能够帮助她提高自控能力。 五、自我教育 5.1成绩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幼年时,伍拾元缠着她爸把同一个通鉴故事讲了几百遍。听说,她现在的剩余精力用来反复鉴赏史记。据我所知,伍拾元和历史、科普、哲思、评论等非虚构书籍缘分较深,已经建立初步链接。整体而言,她的阅读倾向有一定竞争力。 5.2不足 受书法制约,伍拾元的考场阅读与作文,呈现出不稳定状态,而且波动幅度较大,导致她语文成绩忽高忽低,难以精准预测。 六、家庭自由教育 6.1成绩 综合叙述,伍拾元家里四口人,一个老男孩,她爸,一个女大佬,她妈,一个小家伙,她弟伍拾圆,还有一个就是伍拾元了。四口人是一个小组,伍拾元不止一次说过,爸爸妈妈和弟弟都是她最好的朋友。 分型叙述,她爸是温柔静默的工程师,曾经的好学生。她妈是辞锋锐利的大学教师,带出了一些好学生。她弟年龄还小,每天跑来跑去。她爸她妈知道什么是好学生吧?应该知道。 她的家庭教育介于有无之间,表现为玄同状态,女教师及男工程师带着伍拾元和伍拾圆一起玩耍。 她爸负责导航引路,他说,学习不过是个玩,玩才是最正经的学习,此言颇得沈从文先生《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意趣。她妈号称人形自走图书馆,负责回答伍拾元提出的五花八门天空海阔问题。她弟还不太会说话,嘻嘻哈哈。 6.2不足 希望她父母更加关注伍拾元心理变化,成体系有秩序的培养自理能力,陪伴她顺利渡过青春期,巩固身心健康,为漫漫人生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她父母能够阅读一些经典的学习方法书籍,在家庭教育中,起到锦上添花效用;最希望她父母向班主任老师取经问道,筑牢感情链接,达成良好的互动。 七、收束 我哥伍千里不懂家庭教育,不愿自我表扬,更何况年底了,他头秃手满,于是托我代写。我才大一,哪里懂家庭教育,但我不介意展开观察到的一角真实。 八、太极心 太极心就是太极心,这个是它的变式。

  • 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第2版)
    leo张大志
    推荐

    就学习而言,我们所能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自以为能学到的。前提是找到兴趣所在,方法得当。相对于有限的个体生命而言,大脑的潜力无穷。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就有效果。至少在学习上,不要自我设限。 2021年2月,我总结了最近五年常用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分享给大家。 有关学习的几个研究成果。 第一 ,由于人脑的可塑性,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开始学习。最新研究发现,即便是年届八十,仍然可以学新知识。通过学习新知识,可以重塑脑部结构。三十岁之后,每天死一千个神经元,而且不能再生。与此相对,想要尽力延缓衰退,还是要依靠努力学习。只要学新东西,无论多大年纪,都能有所收获和进步。 第二,保持睡眠很重要。大脑不会停转,即便在睡觉的时候。在睡眠当中,脑会把白天学的知识再做一次梳理。那些缺觉的人学习成绩好不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都遵循此规律。 第三,拖延很正常,有方法能克服。拖延就是事情很晚才做。估计大家有过这种经历,你本来想写个东西,想着写之前先看段视频,放松一下,等视频看完了,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最终也没有动笔。如何克服拖延?答案就是不要看视频,要做就做,别碰别的。 第四,太过努力,会让我们深陷细节之中,看不到全貌,从而无法解决问题。上学期间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经历,某题怎么想也找不到答案,出去溜了一圈回来,解法就能突然冒出来。这背后是有脑科学依据的,我们在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之间切换。此处就要提及两种思维模式。 存在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专注思维模式,一种是发散思式维模式。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不合适,这里的关键就是匹配。那这两种思维模式怎么定义呢?专注式像盯着奖杯,发散式像盯着苍蝇。有时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答案或许就在转角处。 我们会在思考问题时陷入困境,多半是没有给大脑进行发散思维的机会。专注想一件事的时候,就特别容易陷入其中,更关注细节。同样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那种别人说的都是人话,可我们就是没听懂的情况。怎么办呢?策略就是先复习之前会的内容,然后再来看新内容。此时你会发现,之前不懂的突然懂了。 此外,新策略是否有效,不要急于下结论。有时我们换了学习策略,可是效果不明显,很多人一下就没有兴趣了,说这方法不行。是这方法不行,还是你坚持得不够久呢?建议坚持一段时间再来进行评估。就学习而言,通常是新方法坚持实施三周后再评估。 阅读、记忆与学习之道 提高阅读质量的五个策略: 第一 ,图文漫步。正式看书之前把章节先扫读一遍,有图片的看图片,再看重点加粗的字,这样在脑中就形成了一个初步印象,知道哪部分需要重点读。进入正式阅读之后,效率会有所提升。 其次,利用“先置笔记法” 提升阅读质量。先置笔记法就是在读书之前,看目录之后针对性地提问,把答案试着写下来。我们会带着问题和已有的答案去读。这就是个靶子,我们可以调整理解,或者加深认识。 第三,预先计划,避免分心。预先计划,避免分心就是在做事之前把计划写清楚。在相应时间段,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第四,运用主动回忆,提升阅读效率。用主动回忆提高阅读效率。读完书之后,你会发现有些地方不太懂。不要急着读第二遍,先合上书想想。刚才都读到了什么,想完之后再回头去读书,主动回忆调动了更多因素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 第五,富有创意的隐喻,有助于理解新概念。富有创意的隐喻是让我们掌握新概念的最好方法之一。学电流时,老师一般会用水流举例子。用已经熟悉的事物来比喻那些将要学习的能够大幅度提升理解效率。 有关记忆的几个关键点。 记住知识,像锻炼肌肉。此处存在几个隐喻,首先是需要锻炼,不间断地锻炼。其次,它有极限,可以适当突破极限,不过不要太多。如果给自己施加太多压力,反而使学习效率下降。此外就是过度用力之后,需要休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记忆可以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工作记忆像内存处理信息的速度快,但是容量有限。可以把它想成章鱼的四个触手,灵活有力,可数量有限。那长期记忆是什么呢?长期记忆像个比较大的储物柜,可以把东西往里放。区分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接下来将有利于处理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接触大量知识的有效策略,降低“认知负荷”。认知负荷是指工作记忆中用来认知的那部分资源,这资源可是很有限,当面对大量信息的时候会手足无措。解决方法就是降低所接触新事物的数量。这相当于降低了认知负荷,处理问题也更快,少既是多。 增强记忆的五个策略:专注、练习、图像化、存储记忆和回忆。 专注就是集中精力于任务。练习是反复记忆。图像化是把要记忆的事情形成图像,所谓一图胜千言。第四个策略是存储。想象个记忆迷宫,把要记的东西放到迷宫里。第五是回忆,最有效的增强记忆力的方法就是回忆。 掌握知识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分享。费曼技巧提出掌握知识的标准——能不能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的那个人还知道你说什么。此外,还可以分享给不了解此知识的朋友,以及了解此知识的朋友。前者可以展示所学,后者则可以验证新知识。 接下来,聊聊学习之道。 要一次学对,避免返工。虽然不 是新鲜方法,但是做到有难度。社会学有个名人叫斯金纳,我第一次念他名字没有念对,至今还经常把它叫做纳金斯或者纳斯金。只有在讲时特别注意才不会出错,因为第一次没有学对付出了巨大代价。下次再学新知识,要集中全力一次把它学对。不用费劲去改。 通过学习,建立有效脑内链接。建立大脑的链接可以更快掌握信息。象棋初学者一次只能看一步,而象棋大师上来能看一盘,是因为他把这一盘棋都形成了一个链。这就是一种大脑链接,也是熟手和生手之间的主要区别,只要掌握了正确方法。通过不断练习,就能由生手变成熟手。 处理一件事的时候是在运用工作记忆。工作记忆里边只能放四个内容,其中每个内容就相当于一个脑链接。脑链接越复杂,处理问题效率就越高。哪些方法可以增强脑链接呢?一个是刻意练习,一个是交叉学习,刻意练习比较复杂,大家可以抽空在网上搜。交叉学习指学完A学一下B,比如:跟书本学一阵,然后再跟老师学,或者跟同学交流。这种交叉练习有利于脑链接的加强。主动学习就是要积极运用所学,把它用到实践当中,想要加强脑内神经链接,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一遍。而且,丰富的实践强过只懂理论。假如深陷着火的公寓,请问是你愿意让充满了知识的学者来救我们,还是愿意让有过救火经验的消防队员来救我们? 有人把大脑分为“步行者模式”和“赛车型模式”。步行者型模式和赛车型模式有什么不一样?步行者走得慢,可以看到路途当中的风景。而赛车型模式速度快,会忽略细节,两者相同的地方是都能达到目的地。但是过程不一样,这里没有对与错,也没有好与坏,只有合适还是不合适。对有些目标就要采取步行者策略,有些则要目标采取赛车型策略。前者适合人生,后者适合短期项目。 学习时不要看微信。为什么学习时不能总看微信或者别的消息?原因是在集中精力学习的时候分神了,那大脑就要做一次切换。接下来再回到学习之中,这种反复切换会让大脑迅速陷入疲惫,学习质量下降。想认真学习,认真读书,那就断网,或者干脆把手机关了。 采用不同方式练习,提升学习效率。要相信潜力,大脑都是超级计算机。 为什么有些知识好像就是学不会?答案是要么积累不够,要么方法不正确,需要做适当调整。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练习。平时练得越多,我们遇到相对陌生的问题时,就越有可能激发潜能,找到方法。以学习为例,老师说做这道数学题用方法A,普通学生被动学习也就用个方法A。如果想好些,那就试下方法BCEDF,或许走不通,其价值在于练习本身就能加强能力。 成为自己的专职学习科学家 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适合的学习方法。要多试多了解,最后制定几个模式,在运用这几个学习模式的时候,我们的效率比别人高。 以下分享几个学习经验。 尽可能在不同场所学习,因为人有种记忆叫场景记忆,在不同场景中用不同记忆的部分。在不同场景当中记忆的事,会跟场景联系起来。另一个建议是把读书和写读书笔记要分开,同样听课和记笔记也要分开。之前我提过“六小时策略”,隔六小时再记笔记。忘掉的都是不重要的,真的重要就不会忘。 不要放弃手写笔记。手写笔记过程中,大脑会对要写的内容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脑内神经元的建立。我的习惯是睡前能复习一遍今天所记笔记,第二天会发现学习效果得到巩固。 学习时,运用不同感官。试着在学习时,调用不同的感官。眼、手、脑、耳都可以用到,有时甚至可以用到嗅觉。用眼看,用手写,用嘴来默念,用耳朵来听,那气味又是什么呢?我上高中时,有一阵儿特别喜欢拼图,每天早上起来拼一会儿。拼的时候我就吃面包喝牛奶。后来再想那拼图,面包牛奶的味道也就在脑中闪现。 此外,避免“车辙思维”。土路上,车走多了会形成车辙,后面的车再经过这里时很容易重蹈覆辙。人也是这样,如果习惯了做一件事,就可能陷入其中。怎么突破呢?答案就是换个做事的方法,或者干脆换一件事。你工作或者学习时间比较久,可以考虑玩会儿游戏或者看看视频。 一个超越别人的方法就是从不同角度出击。遇到困难,也许先去学点别的,大脑会自动找到方法,让新学的东西有助于我们的主要爱好或者主要工作。 不要苦恼于工作记忆不强。工作记忆容量小,速度快,有些人在这方面就是不太擅长。他们习惯于让有效信息从工作记忆中迅速流失,很多内容没法放到长期记忆当中。不过这种人有个好处,就是发散性思维很强,适合做那些创意性的工作。 最后,找到内在有光的事。 事情有两大类,一类是事情本身能发光,一类是事情本身不能发光。合作也是如此,一些人能让我们的内在之光熄灭,另一些人则能让我们找到内在之光,并且让它更亮。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的使命是找到内在有光的事,成为自己的专职学习科学家,掌握适合的方法,如此学习就会变得有趣。 祝大家学习之路,永不停步!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