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chara
    推荐

    作者认为资本的世界里,由于人无法忍受否定性的存在,都在寻找同质化的同类。他认为高级的、对人自身有益的爱是自我进入他者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和自我完全不同的,在这种迷失中我们得以重新认识自己。 爱是需要否定性的,如果过多的肯定性,配合性只会是无脸谱化的色情。而色情就是机械地重复,其中并无人格出现。也无法在这种相遇中认识自己,这种爱也无法成为个人的内动力。 现代社会里我们乐于给人分类贴标签,然后快速筛选,一对一过程中,遇到无法忍受的立刻放弃,这就是快餐时代的爱欲,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甄别、克服、融合别人。我们不能忍受不同,我们习惯在舒适和谐中相处。 sm之间特别详细的“合同条款”是俩人开始维护一段关系的核心。可是这些条款是根据S世界制定的游戏规则,M只是去除脸谱化、去人格化地遵循。 爱是不平等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的物物交换。作者认为对他者的要求增多、对更多的他者选择导致这个社会爱的消亡 。 如果这种爱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开发自我的内在有好处,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因为爱总是不平等的,如果弱者无法顺利地在他者当中找到自我,反而陷入对方的陌生和疏离,也未完成自我的定位…个人认为这种奋不顾身的冲动不值得女性学习。 作者构想的这种爱的对象不一定仅限于人,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他者的不同中认识自己,那也可以是一种爱好或活动。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张健彬
    推荐

    对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就是太哲学了,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读得下去,才能串联其中的观点,泛读了一遍,以后再读吧。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杜若
    推荐

    我觉得韩炳哲一直在讲他者的期望值的问题也就是爱欲的问题。“让真正的思考会随着爱欲一起升华。必须做一个好朋友、好情人,才能有思考的能力。没有爱欲,思考就丧失了活力,失去了不安,变得重复和被动。爱欲刺激了思考,使人有意愿去追求‘独一无二的他者’。”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Jenny.K
    推荐

    《爱欲之死》,[德]韩炳哲 著,宋城 译,中信出版社,2019年3月。四星。 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刚读完搁置很久的阿兰·巴迪欧的书,再回到韩炳哲的书,此时重新翻开第二遍时,看到巴迪欧写的序言多了一份亲切和靠近。 巴迪欧在序言中指出韩炳哲写作此书,想要阐明的一个观点是:纯粹意义上的爱,如今受到了威胁,甚至已经死亡。当代的爱是病态的,不再是纯粹的,因为一些个人主义(“一种将一切事物在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必要性,一种可定义当今社会所有个体自私行为的逻辑”)将纯粹的爱推向濒死的边缘。一纸婚约并不能保证两人惬意的生活,因为纯粹的爱它体现的是对“他者”存在的经验。 什么样的爱可以成为纯粹的爱呢?“它要求一个人有勇气消除自我,以便能够发现他者的存在。”以自恋式的自我满足为目的的“花招”会遏制爱欲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们更多去关注别人身上打动你让你仰望的地方,激发爱欲的情感,而不要老是将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的迷人之处。 “唯有到无能为力的境地,他者才有机会出现。”即爱情的经验要通过“无能”来实现,这是“他者”现身的代价。个人理解,这里是在说,当你感到无助没有精神支柱时,你会更容易发现别人释放的爱意,这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代一种现象,为什么当你觉得空虚寂寞时,更想要恋爱,也更容易陷入恋爱,甚至即便是烂桃花。但作者的这个观点也可以用来反驳一种现在的爱情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爱人先爱己”。当你更爱自己时,你才能得到爱和更好的爱别人。这显然和作者认为的纯粹的爱是不相符的。当你更爱自己更关注自我时,便很难看到“他者”的存在,也就很难对“他者”产生爱欲,即便你被“他者”一时的追逐妥协,那也终究不是你心里深处对“他者”产生的爱欲所带来的纯粹的爱欲关系,只能说是一时的恋爱关系。 本书共七个章节。 第一章《忧郁症》从拉斯·冯·提尔的电影《忧郁症》出发,并以此为本章标题。“忧郁症的主体深陷“自我”的旋涡直至溺毙;爱欲则能从对‘他者’的体验中感知到差异的存在,引导一个人走出自恋的沼泽区。”爱欲让你不再沉迷自我的不可一世,这也让人想到了为什么有些电视剧中总是喜欢上演“霸道总裁爱上一个顶撞他不服从他的人”,因为那个人让他打破了对自我骄傲的保护层,让他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时受到的自尊伤害,不破不立,由对自我的怀疑、对“他者”的好奇,进而到对“他者”产生了爱欲之情。 第二章《承认“无能为力”》从对福柯的批评出发,“‘你能’二字带来的强大压力,通常可以毁灭一个劳动主体。强迫自我不断更新,看上去像是对自由的实践,事实上却使主体忽视了它的强迫性。‘你能够’甚至比‘你应当’更具强迫性,自我强迫比强迫他人能带来更明显的效果,因为自己不可能反抗自己的意志。”细读这段论述的个种意味,深感现代社会人的压力从何而来。题外话,有关福柯的书中,书店里卖的最好的则是《福柯的生死爱欲》。“关于爱情体验的一个建构性条件就是一个人在‘他者’面前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爱欲中确实无可占有,无可把握,无可辨识。如果一个人声称他占有、把握和认清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不是那个‘他者’。占有、把握和辨识都是‘能力’的近义词。”纯粹的爱欲会让人模糊了双眼,迷失了心智,看不清自己的能力,抓不住自己的魅力,眼里心里只有“他者”,陷入爱欲的人对“他者”表现出“无能为力”的脆弱,拿对方没有办法,只能爱他/她。你为什么会爱那个人,答案是“没有理由”的爱欲是存在的。“爱欲体现的是与他者的非对称关系,而非资本主义的物物交换关系,因此不可能出现收支平衡的状况。”所以,我想作者是否是在说,不要纠结于纯粹的爱中谁能平等付出和收获,这是不可能的,除非那不是纯粹的爱。如果不是纯粹的爱,那么那种爱欲就被打上了绩效原则里的烙印,要求爱具备可能性、积极性和项目化的特点,无法接受爱所带来的不平等的伤害和磨难。而我认为这种绩效原则下的爱会让人加速对纯粹的爱欲的拒绝。 第三章《徒劳的生命》从黑格尔的“爱之权力是衡量‘绝对性’的新标准”这一论断出发,真正的爱表现为自我的不复存在,以便他者的出现。这不正和我们现在常常看到的卑微的爱着另一方以至于失去自己,对应上了吗?而这现在确实却是被更多人所希望抛弃的一种情况。但这种纯粹的爱却和乔治·巴塔耶论断不谋而合,甚至引用了巴塔耶的“所谓色情,可以说是对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但是今天的社会总是希望爱情是积极的,是顺从所有人心意的,是有收获的。但是从古代的情欲交流来看,“爱情是‘所有瘟疫中最严重的一种’,它能直接导致‘变形’,让一个人抛弃他的本性,教他‘容纳陌生的东西’。变形和伤害,都体现出一种消极性。”爱情中的这种消极性在今天已经逐步消失,甚至变得不可被人接受。人变得越来越相似,在他者身上也只是找寻和确认他们自己。“爱情也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不存在风险,不考量胆识,杜绝疯癫和狂迷,避免产生任何消极和被否定的感觉。舒适的感觉和无须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刺激取代了痛苦和激情。在快餐式性交、邂逅后上床和舒压式做爱已经司空见惯的当代,性生活已经不存在任何消极面。消极面的缺失导致了当今爱情的枯萎,成了可消费、可计算的享乐主义的对象。人们满足于追求同好者的那份舒适,放弃了对他者的渴望。被追求的是一种舒服的、最终缓慢沉淀在意识之内的熟悉感。超验性在当今的爱情中不复存在。”而作者讨论的纯粹的爱欲是具有狂迷和疯癫状态的,是和向死而生的劳作或者说徒劳的生命相对立的。仅有积极面的生命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消极对于保持生命力至关重要:“只有一件事物、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矛盾性且具备容纳和接受这种矛盾性的能力的时候,才能被称为是有生命力的。”我们总是在强调积极正能量,保持健康,无可厚非,但是只要求永远直面积极而忽视消极的作用,正如忽视矛盾的两面性,失去生命力的平衡,也是不可取的。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爱情:“在爱情中,从实质的角度看,存在着被我们用于描述绝对精神这一基本概念的时刻,即由他者回归到自我从而达成生命的统一。”“爱情的本质”在于牺牲自我意识,将自我置于他者之中而导致忘我。再如马尔西里奥·费奇诺所言的爱情“在他者中的死亡”:“我爱你,而你也爱我,我在你中找到我,而你也想念我,我将自己舍弃,进入你,而你接受我,于是我找回了自己。”费奇诺认为,爱着的人在被爱者身上忘却自己,而这种忘却能帮助自己找回自己,重新拥有自己,这就是所谓“他者的馈赠”。尽管有爱之人会为他者牺牲,但这种牺牲使他能够回归自我。这种回归就是他者的馈赠,但这是以自我牺牲和放弃为前提的。“统治者通过统治他人确立强权;求爱者通过他者重新找回自我。爱情中的双方必须首先从自我中走出来,走进对方,让自我在对方中死去才能重生。” 第四章《色情》主要讨论了传统意义上对立的一对概念“色情” (Pornografie)和“情欲” (Erotik)。“色情的伤风败俗之处不在于它含有太多的性内容,而在于它其实与性无关。……裸露的面孔仅剩下展示功能,这才是色情伤风败俗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加速了社会的色情化进程,它将一切事物当作商品展出,请所有人观看。除了性,这些展示毫无用途。它将爱情粗鄙化,变成色情。”当今时代的“展示”已经将这种神秘感转变成了司空见惯的廉价消费品,变成了资本主义市场上的色情商品而不再是爱情。这好比被博物馆化的物品被展出之后,物品原本的祭祀价值已经荡然无存,让位于展示价值。博物馆作为一个展示空间,已与神庙作为祭祀空间的本质相悖。博物馆的旅游则与祭祀地的朝圣相对立。前者制造的是“非空间”,旅途中的游客只是路过一个又一个地方,从不逗留,而朝圣与一个又一个空间紧密相连,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是这些“神圣之处”的标志性特征。“世俗化伴随的是去仪式化和去神圣化。如今,宗教场所和祭祀活动逐渐淡出视野。世界趋于赤裸裸和寡廉鲜耻。巴塔耶的‘神圣的情欲’沦落为仪式化的交流。体现仪式感的节日和游戏作为特殊的空间,行使了‘抽离’的作用。如今的爱情是且仅是温暖、亲密和舒适刺激的代名词,昭示了神圣的情欲的毁灭。”在巴迪欧的书中探讨当前时代的图像时,也讨论到了去图像化的问题。 第五章《想象力》是我很喜欢的一章,“作者进一步阐释了那些在各式各样对‘他者’的幻想中产生的、内容丰富的爱,是如何在当今这种整齐划一的、一切皆可变现的世界中落入‘同质化的地狱’垂死挣扎、奄奄一息的。” 信息匮乏导致会“高估”他人,将他人的“价值看得过高”,甚至将其“理想化”。但是,当前的互联网社会,想象力被过量的信息填充,“互联网想象以堆砌的碎片化符号为支撑,缺乏整体性;在这种处境下,人们看似掌握了大量信息,却不易将事物理想化。”作者引用了伊娃·易洛思的假设:“日益增长的选择自由带来了愿望的‘理性化’。愿望不再是无意识的,而是受有意识的选择的支配。愿望的主体‘被迫面临各种源源不断的选择以及理性层面对他者的理想评判标准,他必须做出选择并为之负责’。这种被迫升华的想象力改变并且提高了男男女女对理想伴侣的要求以及与之共同生活的期许。紧接而来的便是频繁的‘失望’。”同时消费文化也刺激了愿望和想象力。“互联网将‘现代主体定位为以虚拟和想象的方式追求各种事物和生活形式的体验的主体’。现代的自我通过商品和媒体图像感知自己不断增长的愿望和感觉,其想象力首先受制于消费品市场和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注定会通过媒体图像和叙事手法制造出新的需求和愿望。” “信息和想象是完全对立的力量。因此不存在“信息量大”的想象,因为信息的密集会使他者无法被“理想化”。对他者的建构不取决于信息的多寡,信息缺失的否定性恰恰缔造了他者的存在,赋予他者以更高级形式的存在,避免将他者“高估”和“理想化”。”信息越多,“他者”的轮廓越清晰,越缺乏神秘感,无法让人激发想象力,进而提高对“他者”的期望值,而纯粹的爱欲是看到并保护“他者”身上的神秘感的。 “边际和过道是秘密和谜题的领地,也是他者诞生的源头。边界一旦消失,对他者的想象也就一并消失。失去了边界的否定性以及对边界的体验,想象便会萎缩。当代艺术和文学的危机就是想象力的危机,归因于他者的消失,也归因于爱欲的垂死。”为什么很多被推崇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一定离不开爱欲,因为那里所诞生的爱欲令人产生对“他者”无穷的想象。浪漫的爱情电视剧比枯燥无味的情色电影更受到大众的喜爱。“超高清视觉效果对想象力无益,色情片就是通过将视觉信息无限倍地扩大来毁掉人们对情欲的想象的。” 第六章《爱欲政治学》指出的是爱情与政治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受爱欲驱使的灵魂能够创造出具有普遍价值的美的事物和行为。”爱能使“性冲动转化为精神激动”的能力:“表达出来的爱欲,代表着对其他个体生命形式和社群组织的革命性的渴望。是的,它维护着人们对未来的忠诚。”“当今政治已经丧失了激情的力量,也丧失了爱欲的力量,退化为单纯的劳作。新自由主义促进了全社会的去政治化,也导致爱欲被性和色情所取代。” 第七章《理论之殇》指出的是爱对于思考的重要性,这个观点还是挺让我意外的,爱情能让人成长,但是真的能够在哲学上被认可到对思考的重要性的高度,还是第一次触碰。“以数据来支撑的思考是不存在的。数据支撑的只能是运算。思考是具有否定性的、无法计算的,应当先于‘数据’,即业已存在之物而存在。支撑思考的是理论体系,即所谓的‘预先规定’。它超越了现有事物所具有的肯定性,并使其以不同于前的视角出现。这并非浪漫主义,而是思考的逻辑,贯穿着思考的始终。无边无际增长的数据和信息量使科学极大程度上远离了理论和思想。信息是肯定性的。基于数据的‘积极’科学(谷歌科学)仅限于数据的比对和调整,却导致了理论的终结。……理论能够防止不同的事物被混为一谈而无序滋长,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熵。……海量信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世界的熵,即世界的噪声量。思考需要安静,是在安静中的一种探险。”如果一个没有逻辑理论思考的人在互联网公司工作,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即使他一时可以浑水摸鱼误打误撞通过数据模型的捷径完成短期的KPI,但是从企业和产品的长远发展角度,获得了流量下一步就是如何留住流量甚至变现产生更大的价值时,没有利用数据分析事物本质发展的趋势的理论思考能力,进而实践并检验修正理论的话,终究会早早遇到中年危机而离开曾经叱咤风云的窗口。 “数据支撑的‘积极科学’无法带来认知或真理。被人们接收的信息仅能算是知识。但知识不同于认知。知识是肯定性的,因而是积累的、渐增的。肯定性的信息不能改变和预告任何事情,因而是无果的。认知则是一个否定性的过程,包含着甄别、提炼和实践。因此,由经验得来的认知可以让既成之事全然动摇,并创造出全新的事物。接收过量的知识并不能带来认知。信息社会是一种经历式社会。经历是不断累积和增加的,它与经验不同,因为它常常是一次性的,不具备通往他者的入口。它缺乏不断变形的爱欲。包括性也成为爱情的一种肯定化了的体验模式。因此,性也是不断累积和叠加的。”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读了那么多的书,看了那么多的经验教训,依然是废柴一个?因为我们只是将外在的所谓的知识囫囵吞枣吃下去了,却没有消化吸收成自己的认知,成为自己思考工具体系中的一把利剑。 文章以对爱情的赞美结尾,同时与对拒绝爱情之社会的强烈控诉结合起来:拒绝爱情,会毁灭你的思考力。“真正的思考会随着爱欲一起升华。必须做一个好朋友、好情人,才能有思考的能力。没有爱欲,思考就丧失了活力,失去了不安,变得重复和被动。爱欲刺激了思考,使人有意愿去追求“独一无二的他者”。在《什么是哲学?》中,德勒兹和瓜塔里将爱欲提升为思考的超验条件:“如果朋友是思考能够进行的条件,那么什么是朋友呢?或者情人,是情人吗?人们原以为纯粹的思考是将他者排除在外的,那么朋友会将一种与他者充满活力的关系重新带入思考之中吗?”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待月
    推荐

    本来希望看到对“爱欲”概念的梳理,但文中涉及甚少,只能从爱欲与灵魂的关系去理解: 柏拉图认为,爱欲指引着灵魂,拥有支配灵魂所有部分的权力:欲望(epithymia)、激情(thymos)和理性(logos)。灵魂的每一部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快乐体验,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美。 欲望、激情和理性都是和爱欲紧密关联的啊,考虑现代的很多问题不得不回到古典学源头。 对各个理论家观点的引述很好,但如果书末有中文或英文版参考文献就好了,可以按图索骥,德文版实在看不懂。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白蓝士
    推荐

    更像是有个人用哲学的语言对我现在想法的确认,没有收获到更新鲜的东西。短短的小书,好像一个闭门造车的人突然跑出来向人们大喊:你们看,没发现吧,这个世界已经死掉了!哈哈哈! 爱情根源于欲望的冲动,它是非逻辑的,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通往所谓“永恒之地”或者“有神之地”的道路。追求效率,互联网带来的零距离,对消极面的排斥,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而爱欲的不确定是恰恰站在积极社会的反面的。 我问过好多人相不相信所谓“绝对信任”这件事,委婉的回答是“只会在爱情中保持随时抽离的状态”,这就是现实,愿意进入爱情的人也并非能够绝对投入爱情。有个信奉霍布斯“人与人之间是绝对的战争状态”的朋友非常冷酷地嘲笑了我的想法:“还绝对信任…怎么说呢…”奥,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Echo
    推荐

    承认无能为力是否意味着向他者寻求帮助,是否使爱变成某种意义上的等价交换,仍然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行为?爱欲之所以发生的可能仍以双方对彼此某些方面的“价值”评估为基础,这真的是一种超越吗?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Rust003
    推荐

    现代人都想着利用人性的弱点,却很少考虑从真实的爱着手。这种人性,一定是扭曲的。之前觉得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很实用,能够很好的统治这个世界;现在觉得那样的统治者,他们手下的臣民只能是一群狮子和狐狸,泯灭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爱欲的消逝发生于私有制的出现,资本的出现则是加速了这一进程。二十一世纪,爱欲已经消亡了吗?在方法论上,私以为已经基本不存在所谓爱欲了,爱在当今世界往往是以附加物的形式出现的,兽欲成为了大多数方法的主导。我们感受彼此,手段往往过于冷漠;我们觉得很难再爱,因为我们错误的思维模式已经固化。 出现问题时,人类往往会在外界找原因。但是,这是资本的错吗?是私有制的错吗?一切都是手段,只有人才是目的。既然如此,人就有理由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说的轻松点,是人性的错。但是说起人性,谈何轻松。再具体点,是自私,冷漠的错。按照人因学的说法,人是环境的产物。但是自私,冷漠又源自何方呢?它们像以太那样充斥于环境中吗?最终得到的结论似乎是,人永远无法超越自己是动物的事实。动物性会永远的限制着我们,从布恩迪亚上校到最后一个被蚂蚁啃噬掉的婴儿,无一不如此。但是为什么动物历经千年还有爱,人类的爱却在消逝呢? 爱欲的消逝与自私、冷漠的壮大是一组恶性循环,人类如今已经掉进去了很深,人类还能爬出来吗?我不知道,我也给不出答案。但愿能够爬出来吧,但愿。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瑞萌萌
    推荐

    爱我所爱之人,欲我所爱之人 想得到是挺好,我做得到吗?我不贪财,好色我也不斤斤计较,我只是想给我爱的人提供一份更好的生活。我没有所欲之人,对于漂亮没有多大的兴趣,对于美人也不过是引起我眼球跳动的自然反应而已。单身越久越发觉得女人没有多大意思,我要是能单身下去,我就单身吧!我有我爱的人,那属于亲情的爱。是我母亲,是我在这世间唯一还爱着的吧!  失恋使我的心更加冷漠,我知道什么叫爱情,但我却无法原谅自己。可是自责又没有用处,我根本忘不了她。你可能会说那你去找她呀!哪有那么简单,有时候我打电话过去我都不好意思开口,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脸皮堪比城墙的我也会对她无可奈何!我在意她,我喜欢她,我就听她说话,我就足够快乐了。该死的性欲让我烦躁,而我又无能为力切除。奇葩的我该如何走向未来呢?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Little^ 晗🌒
    推荐

    “真正的爱欲会随着思考一起升华” 什么是思考?如何思考?如何做一个好朋友,好搭档,好伴侣呢。 是闭上眼感受,倾听,从对象的源头出发去探索,用交融的心真诚且关怀的看见对方 。 如果朋友是以上思考能够进行的条件,那么什么是朋友呢?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西西弗斯
    推荐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纯粹的爱在受资本主义影响,新自由主义被广泛接纳的当下,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自恋主体的核心追求是成功。成功可以通过确认“我”的成绩而与“他者”分离,“他者”就变成了“我”的参照物。这一奖赏性的逻辑将自恋的主体更加牢牢地编织在他的“自我”中。” 而纯粹之爱需要我们对“他者”进行感知,尽可能消除自我,现代社会人们大多陷入“自我”的漩涡,缺乏爱欲,只有性和色情。我们总是把其他人和事物进行比较、分类、贴标签,在标准化中失去了体验“他者”的机会。 其实还是要对他者,对人以及人所处的无限的情境时刻有好奇心。能够体验他者,了解一个人的历史,理解他对周遭的感知,他的情绪、表达与行为,才算是真正认识一个人。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Qiu
    推荐

    看完的韩炳哲的第三本。和《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一脉相承,短小精悍,发人深省。 规训没有了,他者消失了,爱欲也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成功和绩效的积极追求,人们自我剥削,疲惫焦虑,生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同质化社交网络和信息茧房里,爱欲退化成了可消费的性欲和色情,想像力和思考能力也被大数据冲击得所剩无几。我们一边宣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一边变得又丧又颓,缺乏生命力。作者犀利的语言如一盆凉水从头泼下,让人一下子清醒了。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萧易
    推荐

    在韩炳哲这里,爱欲死于自恋。如果我们爱他人是因为他人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因为对他人的控制,那么爱就变成了“自恋”或者说同质化。爱意味着有勇气“消除自我”,在他者面前承认“无能为力”——那是我们无法用效率去计算、用能力去把控的东西,去爱一个人就是敢于把自己陷于这样的危险之中。但是这份危险,这份对他者的承认,会让我们惊异于从未发现的美。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麻辣汤
    推荐

    尼采说上帝之死,福柯说人之死,巴特说作者之死,现在韩炳哲说爱欲之死,但我觉得爱欲并不会死,爱欲在生活的低处,小人物的心中,一直在绽放光芒,维持生命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子易🌳🎶
    推荐

    过度依赖先验思考,甚至有预设结论的嫌疑; 仅靠引用来说理、逻辑又薄弱跳跃,因而结论与特朗普时代的现实显然有悖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