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焦虑思维

反焦虑思维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反焦虑思维
    丹颜
    推荐

    这本书我觉得挺好的,把复盘讲的很透彻,可操作性也比较强。评价不合理啊,明明推荐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最后被评为不值一读呢?

  • 反焦虑思维
    永泽
    推荐

    复盘,一个在围棋中的专业术语,可以说是一个很新颖的词汇。作者用“复盘”作书名给人一种高级感,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       而且书里面举到的例子也很实在,能够普遍适用于生活。复盘就相当于现代版的“吾日三省吾身”吧,通过回顾-反思-探究-提升”来让自己在未来做得更好。       当然这一套流程还有很多具体的步骤,但我们更应该知道的是(正如书中所言):自己的成长可是顶顶重要的。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个寻求上进的人都能变得更强。       

  • 反焦虑思维
    日月之行
    推荐

    ◆ 第四章 复盘的操作 复盘其实也是利用书面语言理清自身的思路,分析原因也就对应到了“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推演规律是训练自身揭示现象本质的能力(训练辩证思维,也就是现在说的批判性思维) >> 核心的是“分析原因”和“推演规律”,只有这两步做好了、做到位了,才能真正琢磨透一件事情,并在随后做好它。 ◆ 第一步:回顾目标 目标是读懂,是先求质还是量的问题吗?每个人阅读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但这个方法或者是路径后的原理总是那么相似 >> 其实,真正的读书,是一本书没读完、没读懂就不开始下一本书。 与其说是某种目标,倒不如说是把握事情的本质。目标是下发式的命令,而把握本质,是个体主动思考的过程与自我能动性调动。 >> 比如,一家公司的老板让他的秘书去给他买张当天下午或者晚上的机票,因为第二天自己要到客户公司做培训。 如果秘书将目标放在买机票上,她可能做的是咨询代理售票点是否有当天的机票,如果有就买上,如果没有,就汇报说没有。如果只是做到这个程度,这个秘书的工作肯定是不称职的。 这里的真正目标不是买机票,而是准时到客户公司做培训。 坐飞机去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老板顺带提及的手段。 除了机票,还可以坐火车、长途客车,甚至最后没办法还可以开车。一个称职秘书的做法是,要确保老板明天能够准时出现在客户公司做培训。 因此,她要做的是,看哪种手段方便有效就选择哪种。 >> 把动作当作了目标,而没有理解动作的目的。 ◆ 第二步:叙述过程 动作是反应思维的映射 >> 过程中做了什么动作,动作产生了什么后果,都是非常清晰的。 写下来对抗大脑的混沌 >> 拿我自己构思《复盘》这本书来说,准备写而还没开始写的时候,觉得有好多有价值的东西在心中涌动,但是要落笔的时候,立刻面临着一个如何呈现的问题,按照什么样的逻辑进行章节分类,原来心中涌动的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如何能够详细化并且论证这些概念,如何将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等。原来心中设想的丰富感,在落笔的时候可能才发现,这种丰富中很多可能是重复的,有很多相关的东西可能遗漏了。有的地方,自己写着写着觉得写不下去了,认识不够彻底,思考不够深入,对于细节不了解等。 ◆ 第四步:分析原因 >> 但是,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各方面都具备做好的能力,而且,每部电影都是有成本预算的,想各方面都做好,成本不一定能够撑得住。 因此,总是会有某些方面不能如愿。 但行业中的人,有时候过于将关注点放在排片率上,都觉得自己的电影好,就是排片率不高,观众看不到自己的电影,导致票房不高。 为了要求院线多给自己的电影排片,有倡议的,有控诉的,还有为了提升院线信心做午夜场自己买票的。 排片率当然是一个问题,但要相信,院线经理很少会对某部特定的电影怀有偏见,即使它有高票房潜质也不多排。更要相信,院线经理在行业浸润这么久,对于什么样的电影能够有高票房,相对来说会有准确判断。反倒是电影生产者,很可能因为禀赋效应,下意识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好”而高估自己电影的票房潜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影虽然经过呼吁排片率有所提高,但票房依旧惨不忍睹的原因。 反思我自己,原以为真的去听课或者听书可以弥补不读书的空隙,后知后觉才明白阅读是对主动思维构建的重要抓手‼️ >> 上面关于事情本身的反思,找到的是事物的规律,是关于行为客体的认识。而对我们自己进行反思,是对行为主体的认识。认识到了客体的规律,当然有可能更好地把事情做好。 “想要”这两个字后面隐藏着的密码是什么?是欲望吗?是人的格局吗?是个体的观念吗?是个体的… >> 反思做事中的自己,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做事的态度和做事的方式。 做事的态度,我们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是自己“想要”还是等着别人推动,是拓展还是等待,是用心还是交差,是注重成长还是看重表现。 做事的方式,我们是埋头闷干还是抬头看路,是闭门造车还是寻求各种资源,是独断专行还是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 第五步:推演规律 超越人自身的经验,但却只用个体经历去总结经验,何尝不是一个误区。尽可能的多面以及全面的看待一件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光研究人类自身就有那么多学科。跨学科也就是学到尽头,总是那么相似的原因。 >>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是否能够得到食物跟鸽子是什么姿势毫无关系。食物来自外界,超越鸽子可以控制的范围。鸽子站在自己的层面所总结的“规律”,根本毫无规律可言。 ◆ 第六章 柳传志环:做事的PDF方法 原理缩写词的由来 >> 我将做事的“沙盘推演—执行—复盘”的流程称为PDF环:P代表Preview,指沙盘;D代表Do,指做的过程;F代表FuPan,指复盘。 原来知识是相通的,刚看的PDF法则(柳传志环) >> PDCA,这是管理学上著名的戴明环,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来的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它被认为是全面质量管理应该遵守的程序,也叫质量环。P代表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代表Do,执行,指具体的运作,实现计划所确定的内容。C代表Check,检查,指对执行的情况进行总结评判,看看执行情况如何,什么地方做对了,哪里出了问题。A代表Action,改善,指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对于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如果可能,对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应该通过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予以推广。

  • 反焦虑思维
    Brunhilde
    推荐

    前半部分有所领悟,比如说,复盘个人,复盘他人,复盘团队,复盘过去。后半部分就有些老调重弹,东拼西凑之嫌了。 总之,实践吧。我相信可以坚持很久很久~

  • 反焦虑思维
    许青山
    推荐

    复盘review是一种好的习惯,接着我们可以复盘的结果清单化,这又是另外一种好的习惯。 如果放在PDF里,是F,放在PDCA里,是C。 最有价值的是复盘的流程,复盘的心态。 一定要注意复盘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形式。 额外了解了联想这个公司[捂脸]

  • 反焦虑思维
    梅好时光
    推荐

    每个人对自己做错的或做的不好的事情都应该复盘,从大局出发,从细节入手,反思并分析,疏理并写下演练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付诸行动,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

  • 反焦虑思维
    郑同学
    推荐

    给复盘总结了四个步骤, 即目标-结果、情景再现、得失分析和规律总结。 首先,对照起初的目标看结果有没有达到,差距在哪里; 其次,不管有没有达到,对要复盘的项目进行回顾和阶段划分; 再次,针对每个阶段总结得失,对事也对人,找出问题,找出原因; 最后,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知识和技能掌握,以期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知道如何处理并不再犯同类错误。

  • 反焦虑思维
    🇨🇳🍋瑟瑟
    推荐

    陈中老师的这本这是我接触“复盘”这个方法的第一本书。书中有一个很大的前提条件,就是说复盘是为了在工作生活中进行运用,一切都是为了运用。然后。这本书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讲解了什么叫复盘,复盘的性质,复盘的心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复盘,当然他也讲到了复盘在工作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最后补充的“柳传志传”——做事的PDF方法。 对于我来说,第一个突破我认知的点,或者让我恍然大悟的点是原来复盘并不等于总结。总结是对过去一件事情进行的评论,而复盘是为了挖出这件事情背后没有做好的原因,并且借助复盘,让我们以后做同样类型的事情时,可以获得一些指导,进而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第二个让我感到冲击心灵的地方,在他讲复盘方法时的第一步。复盘的几个步骤中,第一步是回顾目标。说起回顾目标,首先你得有一个目标,而我为什么会觉得冲击心灵呢?是因为我以前只会对某些事情设立目标,但其实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每一件事情都是可以给自己定目标的。 就拿我们读一本书来说,如果我选择的是工具书,比如像我之前一直在看的这本《复盘》,那我看他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要获得什么?我完全可以可以根据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在做了某件事之后才会知道这件事情有没有达到原本的预期,才能进一步的评价结果,分析原因,进而总结推演规律,得出以后做事的经验,并进行记录。 第三个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认为,在我们完成第五步推演规律后,还应该做一步,就是把我们复盘得到的知识和结论形成文档。因为只有把认识和结论固化下来,才有机会把它变成属于自己的知识,才可以在以后节约我们的认知资源,避免在同样的认知上支付成本。 记录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经常做的事情,但是在复盘里它是很重要的一步,是我以前从未想到过的。我总是以为在我们完成了总结分析出来事情的规律,原本的因果关系,找到之前做的不好的地方的原因后,复盘工作就结束了。殊不知,后面其实还有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比如,我们如何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做改进?如果以后再做这样子的事情,我们应该我们下一步如何行动? 当然还有一个是我以前完全不知道的。原来复盘不仅可以针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娱乐等等进行复盘,我们还可以复盘他人。复盘自己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从源头改变,让自己做得更好。而复盘他人则是去学习他人的优点。 我想起张萌在有一本书中提到过自己曾有一个理论叫做七个人物法,她大体也就是选出了自己最佩服,最想成为的人,然后对他们进行复盘,找到这七个人的共同优点,加以学习。 其实每件事情虽然都有很多方法,但好的方法都大同小异,我们会在不同的书里面看到相同或相似的方法,那这些方法怎么才能成为自己的呢就是我?其实每件事情虽然都有很多方法,但好的方法都大同小异,我们会在不同的书里面看到相同或相似的方法,那这些方法怎么才能成为自己的呢?就是我们要去实践,要去运用,最后内化于己。 因为我是在做主题阅读,所以下一本书我依旧会读和复盘有关的。 为了更好的学习,我会再看《复盘思维》这一本书之前先定好目标。 我为什么看这本书呢?我希望通过看这本书解决我什么问题呢? 我希望以后我在看每本书之前,我都可以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并做出回答。 1.我在进行主题阅读,我希望通过不同的关于复盘的书去了解关于复盘更深刻的知识,并学会复盘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2.我希望通过复盘可以让我的人生更有进步,相同的错误不要再犯,干事的效率可以提升。 希望在学会了更多的方法后,我可以更明确自己未来想要什么。

  • 反焦虑思维
    风乎舞雩
    推荐

    复盘的过程更像是自己把自己这一次的经历复写一遍,回忆当中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形成自己做事的顺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确实是一种比较有用的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 复盘是围棋术语,但是从我自身出发,我认为运营过程就是复盘过程,它包括数据跟踪,设计,反馈和复盘,看起来似乎好的复盘是将所有过程可视化,从中发现规律。 但是复盘周期问题一直是困惑我的问题,不是越多次越好,有可能会变成形式主义,自我感觉,复盘要去抓一些关键事件而不是面面俱到。初学者应该觉得复盘简直太好了,但是复盘应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最终不是发现规律,而是从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找到致命点,发现它是关键的一步。很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件事最终取决于哪几个因素,然后在过程中排除万难去践行。 但是人太复杂了,感性和理性交织,下一次你并不一定能够真的做到,但是如果你能复盘关键事件,随机事件,预设更多情况,或许才真的会成长。复盘不是为了很完美,而是为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 反焦虑思维
    盼盼
    推荐

    推荐指数:五颗星 推荐原因:打开了我对于复盘的认知,拉长了我也的思维长度

  • 反焦虑思维
    小sa🙃(shirley)
    推荐

    一直在知乎上看到很多复盘方法步骤的分析,但是自己一直没领会复盘方法。每天强迫自己做一天工作学习的复盘感觉就只是完成一天最后一件事。偶然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想着是不是能系统的学习一下复盘方法。本书前半部分很受用,把复盘的定义、目的、方法、步骤都讲得很明白。后半部份有点充数的感觉。 大致整理下复盘步骤:设定好自己一天乃至一个阶段的目标(关于制定目标也是有方法,之前看的认知觉醒有讲到),一天结束进行回顾,对结果进行分析,这个时候,心态要开放,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我自己就很爱给自己钻牛角尖),坦诚的把一天的状态、行为都表达出来,实事求是;对于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发散思维,如果这件事今天这么做,结果应该怎么样,多进行发散思考。避免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

  • 反焦虑思维
    彦绫
    推荐

    ——读书:《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 如慧: 昨天,我盘点了一下我今年非文学性写作的字数,想看看是不是完成了去年此时写下的计划。 一盘点,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如果把今天要写的都加进去,那么我在整个2021年里写的,非文学性的文字,居然临近七十万字。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在一年之内写了这么多文字,而且几乎是对工作的复盘、对自己行为的总结、对阅读的心得这三种。 这样写文字,是从2020年年初开始,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去年和今年,我几乎没有产生过困惑,因为只要有困惑,我就写下来分析、分析再分析。 那个时候,我听说过“复盘”这个词,却不知道这两年自己的很多文字行为,就是在不断地复盘。 今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明天,新的一天和新的一年就将开始。 我知道我会在阅读中跨过这个日子,我既兴奋,又有些憧憬。这样的情绪,相信你是能够理解的,因为我未来的计划,有你参与。 这两年,既然我在不断地复盘当中成长起来,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是会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复盘,全方位的复盘,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稳地走下去,也才能为其他人负责。 所以,今天我向你推荐的这本书,就是一本关于如何复盘的书,它就是《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 最近,关于联想,关于柳传志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弄得我很担心它会不会因此而倒下,因为我用的笔记本就是联想的产品。曾经我销售过联想电脑一段时间,因此,打心眼里,我不希望联想倒下,但如果需要剔骨挖肉地进行治疗,这是可以的。 言归正传。 在《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的开篇引用了柳传志的一句话:“复盘至关重要,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失败的事情,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情面地把这个事想清楚,把事情想明白,然后就可以谋定而后动了。” “复盘”这一概念,首先也是从联想集团里流传出来的。 复盘有四个步骤,即目标与结果、情景再现、得失分析和规律总结。 你看,是不是很简单? 这四个步骤可以套用在任何事情上:工作、家庭、情感、教育、社交等方面。如果你能把你遇到的每一个困惑都用这个步骤给进行复盘,相信只要两年的时间,你的个人成长速度将会变得非常的快,而且在复盘的带动下,学习与思维能力也会急剧提升。 你是一个聪明的姑娘,相信这件小事,你每天花十来分钟进行一天重点的事情进行复盘,那么你觉得你还有时间来关注别人对你的认可吗?根本就没有了,因为你自己提升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哪里还能再浪费时间去向外祈求什么。 我常常对一些朋友说,其实很多自己教育孩子的行为,只要多进行复盘,就能理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然后根据问题针对性地去学习,就能改善与孩子之间的紧张的关系。 但是,真正能做下来的人,确实不多。 直面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每天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其实还是很多的,只不过,有些我们认为太小了,会忽略过去。其实我现在想想,我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帮别人处理更多的问题,但我们有大把的机会把自己经历到的事情,用有效的方式变成我们成长的阶梯。 2022年,我们将合作一些事情,所以,先从自己复盘开始。做事,我们需要有情怀,但更需要理性与分析。 加油吧,小朋友。 彦绫 2021.12.31 8:53

  • 反焦虑思维
    QMY゛
    推荐

    沙盘推演 — 执行 — 复盘 是可以参照的做事方式。 沙盘推演:做事前先想清楚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潜在的应对方式。 执行:按照实际情况做事情。 复盘: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执行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经验。

  • 反焦虑思维
    芳草有情
    推荐

    为什么大部分人懂得很多道理,却做不到呢。因为这不是真的懂得,只是听过而已,对于事情的本质并没有结合自己的情况去思索,且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复盘,不光是反省,而是一种回顾当时场景,从中反省自己哪些行为不恰当或者完全错误,还有看到其他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拿股票来说,今年开始我基本每个交易日晚上都会复盘,刚开始不清楚自己复盘什么,只是象征性的把个股写下来,跌了多少涨了多少,不过是一种记述而已。慢慢的,这种简单的方式改成了,我买这只股票的逻辑是什么?如果现在再让你选择,你还会入手吗?有没有跌破五日均线?还要不要继续拿?现在,开始扩展到除了看自己的个股,开始上股市找寻股票,以自己目前得出的逻辑开始找,先纳入自选关注。。。几个月下来,明显感觉自己是进步的,当然还差得远,这就需要坚持并坚定地执行复盘。 一件事情,只过一遍眼睛或耳朵,这叫路过;第二个阶段,过脑,让事情在脑海里停留并留下脚印;第三个阶段,过心,就会像惯性一样,影响自己的行为。 来一起实践看看,真的是突飞猛进的收获。

  • 反焦虑思维
    亦箫😊
    推荐

    很早就听说复盘这个词,读完书之后的读后感,上完课后的笔记,包括工作中的lesson learn ,但是理解还是肤浅了些。 每个月自己都在复盘,以自省做记录。从工作,家庭,生活,以及个人提升四个方面复盘。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那个“复盘”,不过是回顾总结罢了,也明白了为何月月复盘,时时反省,但收效甚微,因为自己只做了复盘的第一步。 在书中提到,复盘的步骤有四步:1.回顾目标 2 .评估结果 3 分析原因 4 .总结规律。 作者又将其细化到六个步骤:1.回顾目标 2.叙述过程 3.评估结果 4.分析原因 5.推演规律 6.形成文档。首先,对照起初的目标看结果有没有达到,差距在哪里;其次,不管有没有达到,要对复盘的项目进行回顾和阶段划分;再次,针对每个阶段总结得失,对事也对人,找出问题,找出原因;最后,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知识和技能掌握,以期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知道如何处理并不再犯同类错误。 在回顾过程的时候,很多人将完成目标的手段,当成了目标。自己也是如此,比如阅读看书,自己设定的目标经常是:每天读半个小时,但目标应该是从书中学到什么,能输出什么,因为将手段当成了目标,看书总是以快为主,狼吞虎咽,即便看了很多书,看完后总是忘得一干二净,即便输出思维导图,或是读书笔记,总感觉收获甚微。 记得一个老师曾说,看书如果能记住其中一个点,并能将这个点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或是扩展联想到其他的知识点,那么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反思原因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复盘自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像看待别人一样看待自己的过去,区分“我”与“我的表现” ;在这里也会陷入一个误区,比如表现不达标,就会责怪自己,甚至怀疑自己的品格,最后陷入自责的怪圈,而复盘是需要反思原因,并给与对策,解决问题,避免将来出现同样的问题,并非一个问责的过程。 同时也要学会复盘他人,即学习他人的优点,避免他人的缺点。 在自盘中,不要自欺欺人,也要虚心,如此才有成长的可能,如果复盘只是流于过程,寻得心安理得,不过是浪费时间,一点效用都没有。 关于规律或方法得总结,在书中大篇幅得引用《刻意练习》的观点,并非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要学会创建心理表征,通过专注,反馈,纠正,3F的方法。 最后作者列举三类复盘的实例,其中关于孩子游玩的这个例子,对于家长而言,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在生活,工作中,值得复盘的事很多,所谓小事及时复盘,大事阶段性复盘,事后全面复盘,在后续的复盘中,可以借鉴书中的六个步骤,让复盘更加有效些。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