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所动

不为所动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不为所动
    徐晓慧
    推荐

    第一次听说《爱情刽子手》这本书,是缘于共读。此书被群中诸神倡议响应者众。于是秉持着诸神肯定对的原则,选择一起共读。 确实是好看的书。 只是我最初并不知道是心理学类书籍。 这些年,读心理学的书较少。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只有《心流》和《象与骑象人》。《乌合之众》副标题是大众心理研究,如果也算的话,那就是三本。 《爱情刽子手》的副标题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10个故事”。存在主义哲学或小说,陆陆续续读过一些,关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却从未接触过。有点儿好奇。 是一本很易读,并且有吸引力的书。故事为主,穿插着对人生的看法。故事本身不讲究技巧,但是整个行文简单直接易懂,称得上明快简洁。而书中很多看法很有见地。 全书的10个故事,刚刚读完。可以说故事选取具有典型性,基本都是困扰着当代人的问题。虽然写的是美国,但是对当下中国人也有借鉴意义。比如第一个是惧怕死亡的故事,第二个是癌症患者的故事,第三个是女儿去世带来创伤的故事,第四个是肥胖者的故事。作为案例,都具有着典型性。某种意义上,可能还比较极端。 前言中的一段话,应该是很好地涵盖了全书主题: 我发现在心理治疗中,有四种存在性关怀尤为重要:我们及挚爱终有一死、生活不如我们所愿的那样自由、我们终极的孤独,以及生命的无意义感。 这四点,大概是人生恒有的困惑吧。 死亡,终是要降临的。无论是悉达多菩提树下证道,始皇帝追求长生,还是世人看重的“后继有人、传宗接代”,本质上都离不开死亡这一个暗影。各种宗教及学派,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恰恰是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只是路径不一。 自由现在被神圣化了。但是其实无束缚的自由并不真的会通向幸福。读了前四个故事,我会倾向于认为,至少有两个故事是过于自由导致的。因为过于自由,所以行事无度。只逞一时之快,而不能明白自己真的内心的诉求。所以不能做到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行为丧失了边界,然后心灵失去了皈依。 作者对自由的另一段阐述也有启发意义:“自由不仅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还要求我们有意志做出改变。”如果这样缩小自由的概念,倒是稍可挽救其弊。 人终究要学会独处。孤独不可避免,比如走向生命尽头的一刻,我们自己独自体验。我们可以高朋满座、可以群友共欢,但是到底我们还是会有一个时刻回到自身。贾宝玉作为富贵闲人,惧怕孤独,愿大家时时相聚永不分。林黛玉更能勘破生命之孤独,所以更愿意一人独处。应该说各有道理,只是中庸之道大概是:聚散有时,相聚时享相聚之乐,一人时也能享一人之安宁。 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最终极的问题了吧。作者在另一处的一句话,庶几可以作为回答,也是我认同的:“生命的意义产生于做有意义的事情:你越刻意找寻,就越不容易找到。”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我明白了副标题的含义。 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只是,相对心理治疗的故事,我更喜欢通过哲学和小说来理解和领会生命的意义。所以,算不得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书。

  • 不为所动
    一袭白衣映江雪
    推荐

    读此书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当为爱情而感到焦虑的时候,背后或许是对自己存在于世的意义的考量,寄希望于用一段完美的、充满激情的爱情来增加人生的意义感,以便将来有直面死亡的勇气。有的人沉湎于恋爱的激情,似乎只有浓烈的感情才能填补内心的空洞,一旦感情平淡下来,虚无感就会油然而生,为了对抗这种虚无,就不得不继续寻找下一段激情,周而复始,直至篝火燃尽。

  • 不为所动
    钱珊珊(051729)
    推荐

    据说医学生每学一种病,都觉得症状可以和自己对号入座,哪怕男生学乳腺疾病。当然,就算是乳腺,男性也是有发病的可能性,譬如孙先生某侧乳腺就很不安分地一直增生,就诊过程最尴尬的体验应当是在诊室外排队的时被投射的异样眼光。 扯远了,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什么抑郁症、囤积症、焦虑症、强迫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选择困难症等等,好像普遍得不得了,最近还听说一堆基金经理抑郁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种心理疾病,但是现在没点毛病好像都不好意思在网上跟人打招呼,好在这么多款,「对号入座」一下,总有几款适合你。 《爱情刽子手》 这个名字看着就有点年代感,去搜了一下竟然1997年就已经翻译出版了,英文原文叫Loves Executioner ,取自第一个故事。循着「对号入座」的本能,确实在每个故事里面找到自己的点。塞尔玛只沉浸在27天的爱情幻象里面跟满大街「青春电影」「初恋情结」是不是异曲同工;癌症晚期只想「坦诚」自己想和所有女人做爱的卡洛斯能不能对应现实生活里那些穷途末路的人的破罐破摔;沉浸在女儿的死亡里无法自拔,从而忽视丈夫儿子的彭妮,是不是就是身边那些看起来富足顺遂,却只关注自己没有的东西而永不满足的人;面对胖女士的亚隆博士是不是就是面对「挫气」客户的我们;69岁还不知道怎么处理30年前婚外情情书的戴夫是不是就是每次大扫除都舍不得丢东西的人;被自己臆想出来的问题折磨了一辈子的索尔永远没有勇气拆开3封信,是不是就是自己那些杞人忧天的事先想象…… 之前看《奥斯维辛》的时候,觉得他们肉体倍受苦役,精神永远自由。然而现实是这种自由有人却无福消受,反而带来了灵魂的负荷,人呐,so pathetic~ 众生皆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憎怨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医学、哲学、宗教走到底都是在寻求解脱这些痛苦的方案,也算是各有建树。相比宗教通过「天堂」「来世」等意象,我还是越来越沉浸在存在主义的漩涡里无法自拔~ 自省一下,最近有些不好的苗头,主要就是对于「不真诚」的忍耐程度越来越低,很多时候还是要温润一点,也不能把「真诚」当成武器,戳破人和人之间那些冠冕的客套。 不沉湎过去,不妄想将来,活在当下,真诚快乐活好每一天,是最重要的事情~

  • 不为所动
    spark-Jun
    推荐

    有幸在被死亡恐惧冲击的生命阶段遇到此书。不仅让我恢复了很多对咨询工作的兴趣、个人的活力,也趁机借以自我剖析了一番,发现了自己搭建出的幻想。 也同样的,在有这本书陪伴的期间,尝试了去表达那些重要的话,而不再妄图掩盖,或许仍不够彻底,但也向前迈出了。 我愿深深记住,不要虚假的生活,不要欺骗自己,真正去实现自己的意义,即使会贫穷也不卑微。

  • 不为所动
    Eden
    推荐

    我现在逐渐意识到我有能力并且能够改变一些事情,只是长久以来,我不愿做出改变。就像是那个 love 's executive 中的贝蒂,肥胖给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她不愿承认这一现实。当遇到问题时,我们都不愿承认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于是总是将罪责归于别人。就如同《圣经》中所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贝蒂为自己的肥胖找了很多借口:遗传基因——但是外貌和体形是她自己可以控制的。她拥有自己的事业,而且做得很出色。 干是我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我封闭自己,将除我之外的人想像成是恶意的存在,为自己戴上了冷漠的面具,在周围建造了铜墙铁壁,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们自然选择的结果。

  • 不为所动
    诗酒趁年华
    推荐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10个故事,欧文亚隆总是想告诉读者患者背后的故事治疗师背后的故事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进程。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存在性最主要的关切是,死亡,生活的意义,孤独和自由。围绕这些最终的关切,我们在生活中会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有些方式伤害了自己或者他人也就成了患者。例如,为爱执念,自我厌恶,情绪波动抑郁等等。 生活有没有意义还需要我们自己去赋予,尽管赋予和探索的过程不易,但我们还能看见远方,也许这就够了。

  • 不为所动
    嘟嘟Irene-延峰
    推荐

    心理学不是冷冰冰的科学,而是有温度的。作者用鲜活的10个故事向读者展现了心理学该有的样子。

  • 不为所动
    Willie/ly
    推荐

    “他不信奉任何既定的思想流派,无论是弗洛伊德派、荣格派、拉康派、阿德勒派这样的个人理论流派,还是有面面俱到的解释系统的认知行为学派,所以他常常缺乏自信。但是我很庆幸他从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大概是我最欣赏欧文亚隆的一点了:不执着于任何流派,将每个来访者当做个案,不惧怕咨询里的自我暴露,坦诚、真实、尊重、平等地对待来访者。 每个来访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所有的分类和诊断、定义和标签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正在经历着痛苦的生命。正如身体的疼痛虽有等级,但每个人对于痛感的感受程度有区别;心理层面的疼痛也有等级和不同人的不同感受区别。 于一些人而言可能只是一粒灰一样的小事,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可能是一座火山那样的沉重。所谓芥子须弥,须弥芥子,彼之芥子,他之须弥。在未知全貌未感同身受之前,不要轻易地做出判断或者诊断。你不是他,你不知道他成长于什么样的环境,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忍受了什么样的苦难和痛苦,最终走到今天。 未经审视的片面之词,是杀人利器。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安全飞行的法则,也即海恩法则,他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事故的发生是各种小隐患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每一次严重事故发生之前,都有1329次小隐患,每一次隐患都是一次修正的机会。 而在操作层面,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才是重要防线。 心理咨询里也同样适用这个规则。 一个人的一生,也是由众多细小的事件积累而成。而这些众多的细小事件所造成的细小隐患,咨询师要去认真倾听、了解、共情。1329次,只要能及时修正几次,便不至于导向最坏的结果。 咨询师在其中,作为参与者、观察者、指导者、分析者,自监自检自查,对来访者的咨询结果和自己负责,每一步都要走地格外谨慎和认真。这谨慎和认真,他人无法客观衡量评估,也无从置喙,只有咨询师自己的素质和责任心能做出这种衡量。 见贤思齐。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同时也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 不为所动
    子心央
    推荐

    爱情刽子手 又是一本用第一章的名字来做书名的书,是不是草率了那么一点点,也是呢,用想书名的时间还能写几个故事出来呢,不拘小节了哈!10个心理治疗故事娓娓道来,吸引人的除了故事本身,还有亚隆的这种易于让人接受的讲述方式,倘若完全从学术理论分析,我想恐怕会有很多读者放弃“治疗(阅读)”的。   每个故事的主人翁都是需要心理治疗的病人,亚隆认为每位患者的抱怨、性格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坚信每个人都需要有独一无二的治疗方法。亚隆自称“不信奉任何既定的思想流派,弗洛伊德派、荣格派、拉康派、阿德勒派,以及面面俱到的解释系统的认知行为学派……”这是在足够通透各个流派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最可贵是他运用到了对患者的治疗当中,即使面对反移情,即使面对谴责,即使面对纠结,最终帮助患者走出泥沼,也成就了自己。 事实上,面对失去,面对死亡、面对孤独……谁还不是个患者呢? 或许会自愈,或许要“话疗”,或许要治疗,最终端都离不开走心思考、与人相处、深入交流,不论还是治疗者还是患者,第一的是:我们都要像亚隆一样,打开心灵,足够坦诚地,足够真实地,足够,足够……

  • 不为所动
    雪松
    推荐

    【92/365】欧文·亚隆的又一本书,似乎被他一系列的作品所吸引了,他敢于剖析自己,暴漏自己的想法,揭露被掩盖的伤口,正视并重塑内心世界。从这十个案例中看到了他们存在性的痛苦,只要我们活着,它就默默存在。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与痛苦所斗争,在陷入困境时,需要有人帮助他走出困境。 患者塞尔玛陷入了对于爱情的执念,一个人总把期望寄托在另个人身上,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情吗?还是说这是一种安全感的寄托被误认为爱情?爱情是什么?爱上的是她的美貌吗?一见钟情是真的吗?好的感情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吗?我不知道,也不知道当初大学那位老师有没有找到所谓的真爱。或许好的感情不是双方为了彼此愿意改变,而是彼此都能接受对方的不完美,而不强求对方改变成自己满意的样子。互相关心又互相独立,不过分为对方而活。可最终塞尔玛放弃了继续治疗,亚隆感到无力的面对,一定要治疗好自己的患者不知算不算另一种执念。 患有癌症的卡洛斯病情恶化时,他会积极地看待死亡,会把心愿清单重新排序,变得更体贴、更富有同情心、更理智。相反,当他处于恢复期时,按照他的话说,他“只会用下半身思考”,所以也显而易见地变得更粗俗、浅薄。死亡与转生的信仰影响了他的行为。曾经说过如果强。暴不违法,他一定会那么做———偶尔会。当真正自己意识到对孩子的爱及转世的信仰后,看清生活的真相后,最终释然了。或许人人心中都有位天使,有的会展示出来,有的则被埋藏在心底从不把他拿出来,当真正把天使展示出来后,人际关系变好了,死亡也没有那么可怕。 世界上的痛苦有很多种,丧子之痛对于父母来说一定是最大的痛苦。彭妮的女儿克丽茜去世后让她痛不欲生,女儿离开时她未能清醒的陪伴她离开,而是昏睡过去,为此感到自责内疚。其实,沉浸在离世的悲痛中也能获得好处。就像有人频繁生病并不是体质差,而是内心渴望关怀,生病恰恰能达到那种目的。有的人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有的人需要一生去治愈童年。彭妮也是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人,家庭的不幸,青年时的伤疤、婚姻不幸、儿子恶劣的关系及为墓地的经济压力,多重压力也压垮了她。当认识到这一切,不再沉浸于内疚之中而对在世的人加以关怀,状态也渐渐好转。要学会对待死者,必须先学会对待生者。在我们面对亲人离世时也要学会更好的珍惜眼前人。 亚隆本身对贝蒂这种胖女人是有偏见的,但还是尝试面对这一患者,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能更好的让自己成长。在谈话中,贝蒂怀有取悦他人的倾向的,深层次挖掘出亚隆只是不愿意面对过去一次次的创伤而潜意识用变胖而掩盖,当贝蒂把这所有的创伤向亚隆倾诉后,也就无须胖来遮掩伤疤了。在最后用拥抱作为结束,却意外发现双臂可以完全把贝蒂揽入怀中。 埃尔娃被强劫后粉碎了她的幻想,再次确认了丈夫已经离世的残忍事实,安全感不存在了。当慢慢和埃尔娃建立亲密关系后,聊的也越来越愉快,我们总想缓解内心死亡带给我们的恐惧感,不理智的认为自己是不受伤害的。但我们不能超脱于自然法则,衰老和死亡是人类的命运。 婚外情的戴夫保存着与情人来往的信件,婚姻在某种情况确实是他的牢笼。情书就是护身符,也是否认死亡的体现。它们抵挡衰老,让他永远保持激情。感受过真爱,被人铭记,有人永远陪伴在身边,就意味着不朽,意味着在人世能免受孤独。难道情书在,就意味着自己的青春还在吗?我不知道。之后戴夫虽在团体治疗中吐露过部分秘密,可再也不愿接受任何心理治疗,这应该是个遗憾吧!所以,男人最好不要脚踏多只船,或许将来会成为心理上的负担,婚姻将变成牢笼。 亚隆也有处理不了的患者,在对玛丽一段时间治疗后,玛丽不再一味的沉溺在悲痛中,但治疗过程毫无生气,关系也淡漠疏远,在无法扭转的情况下,联系了另一名治疗师与玛丽会面。其中治疗师的一个比喻和建议,引起了玛丽的两次微笑。在不同的人的眼中这微笑意义相差甚远,亚隆知道那是两次嘲讽的微笑。由此想到另位患者,我们原以为可以理解患者,没想到有时候却大错特错。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真正的理解别人。当我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给别人贴上标签时,那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样子,看不见真实的别人。 患者索尔因为三封信陷入焦虑,他幻想着那是三封对于自己特别糟糕的信息,也不愿意去开启。这是典型的灾难形思维的人,总把事情往糟糕的地方去考虑。他完全错估了三封信的内容,那三封信与他预想的灾难无关,而且还得到了K博士的赞扬。因自我否定而陷入自我编制好的牢笼,当知道事情的真相后,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马格同样是位具有挑战性的患者,她需要被治疗,如果拒绝,那将会感到羞耻。多种不幸使玛丽拥有两种不同的人格,一个怯懦,一个性感洒脱。对患者保持忠诚成为治疗的关键。治疗师并不通过回忆过去来帮助患者,而是通过陪伴,成为患者信赖、喜欢的人,并相信他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将救赎并治愈患者。 梦境与现实是有联系的,马文的每次梦境的背后都有着一定的寓意,在不断的解梦找到根源所在,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梦的解析》那本书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但关于梦我也有自己的理解,梦是一种近期经历与想法及未来的猜测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做的梦一定和你之前表现出来的行为相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人站在深渊前应该怎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呢?要么坚定面对,要么保持忙碌,要么勇敢反抗,要么安然接受,要么抛开理性,带着敬畏之心,相信上帝的旨意。 在最后作者亚隆耄耋之年再读这本书说:“这个人写的别我好多了。”哈哈哈,有时候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毕业那会,在低谷时期写过一些日记,现在看起来曾经的自己写的内容还不错,至少不像是现在这样记流水账。人的记忆会选择性遗忘,忘记生活中大部分内容,自己的文字或者照片就是过去足迹的一种呈现。 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珍惜眼前人,愿我们能正确看待那些过去的挫折与痛苦,未来能勇敢的面对孤独、衰老和死亡。就写到这里吧,十个事例,其中也摘抄了部分内容。一旦开始着手去做,写这些内容本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这次没有像以前那样,玩一会写一句,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另外,心中有了信仰,眼中看到了希望,事上炼。

  • 不为所动
    乔乔
    推荐

    作者很专业,他的每本著作都想拜读。这本书可以一读再读。感觉句句都是经典,我做了很多的笔记。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明白了一些心理健康  问题和其根源。       感情焦虑,不安全感:在于因对现实中的不满足,对工作不稳定状态的焦虑,无出路的困惑,将对方当做解决问题的出口,寄希望于通过感情转移焦虑感,赋予对方力量,把对方神化,将自己变为被动位置,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和责任的表现。通过对方的情感认可,达到自我认可,自我价值的需要,这其实属于自我价值缺失的范畴。      死亡焦虑、年龄焦虑,焦虑感也来自于对生活现状的不满。     酗酒成瘾的人,通过喝酒逃避现实的责任,以及不理想的现状。      通过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对存在主义感兴趣,今后将就这个领域加深阅读量。

  • 不为所动
    陈李君
    推荐

    这是我看过的欧文·亚隆的第8本书,我真的太喜欢这位心理学大师的著作。这本书特别难找,今天终于得以拜读。 书中讲述了欧文·亚隆的10个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案例。他真的是太会讲故事了,每一个案例都那么令人着迷又发人深省,似乎总能在里面看到我自己。我几乎手不释卷地把这本书看完,然后毫不犹豫打了五星。 · 在我们的一生中,总要面对四个艰难的问题: 死亡、孤独、自由和生活的无意义感 我们和挚爱终会死亡 我们会感受到无法解决的存在孤独 自由也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美好,甚至有时让人无法承受 于是在某时某刻我们一定会有生命的无意义感 这整本书的10个心理治疗案例,几乎都是在探讨这几个终极命题。 · 你会看到人在抗拒衰老是是如何沉迷幻想而拒绝被治愈的 你会看到人会因为害怕过分依赖和不可避免的离别,而拒绝与人交往,继而只能靠食物来填补心灵的空虚 你会看到人如何以为自己独一无二,明知道有死亡却以为死亡永远不会找上她 你会看到人如何将自己的成就和人生否定得一无是处,以至于想毁灭自己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四个艰难的命题,人们为了逃避它们,给自己设置了各种障碍、制造了各种幻想,可又无处遁逃 · 我喜欢欧文·亚隆的原因,不只因为他高超的叙事技巧,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他的坦诚,坦诚到年迈的欧文·亚隆再读他自己的著作时,也会惊呼“他的自我暴露之坦诚让很多治疗大师大跌眼镜”。 他会坦承自己对来访者的偏见、不耐烦,坦承自己跟来访者谈话时也会无聊到打瞌睡。他也并非只写自己的成功案例,其中也不乏不甚成功的案例,他也会遭遇来访者的脱落。但是对这些他都会做深刻的反思与分析,从中我也看到了作为普罗大众的欧文·亚隆,也跟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会有困惑和不了解自己的地方。在治愈来访者的时候,他也在治愈自己。而作为读者,似乎也被他点醒甚至治愈了。 我们都是生活的幸存者!

  • 不为所动
    红舞鞋
    推荐

    你以为 你爱他到无法自拔 但其实 你只是想向他无尽的索取 他给你的被爱的感觉。 你以为 你想通过暴力宣泄一下性欲 但其实 你只是恐惧癌症背后的死亡 你以为 你忘不了早逝的女儿 但其实 她只是背负了你对其他女儿的愧疚 你以为 让别人开心满意你就会得到爱和关注 但其实 他们只会更不在乎那个带着好人面具的你 你以为 你走不出丈夫离世的打击 但其实 你只是承受不了他离开时 让你至于无人回应之地的绝望的孤独 你以为 你放不下30年前的情人 但其实 你只是借由她来证明自己仍旧被人爱着 你以为 她对你微笑是证明你很懂她 但其实 她内心恰恰觉得你对她一无所知 你以为 你只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别人的指责 但其实 你不知道他对你有多认可多喜欢 你以为 你了解的是这个人的全部 但其实 她的另一面你或者从未真正的看见 你以为 你只是偏头痛和阳痿 但其实 你只是躲在别人的羽毛下瑟瑟发抖 你以为 你了解你所有的你以为 但其实 你只看见了你以为的全部 有太多的盲区 你从未听闻 放下恐惧和执念 不被过去牵绊 不被未来诱惑 活在当下 不负此生

  • 不为所动
    xocolātl
    推荐

    精彩极了! 这个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这个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些问题都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被解决的?每个故事都引人入胜,让我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 不为所动
    Unique🔑
    推荐

    我也很享受工作的感受,尤其是在我为学生为客人提供服务的时候,他们洋溢在脸上的激动和兴奋之情总是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我想做心理医生的时候,应该也会有类似的奇妙感觉吧,总之,我们都是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