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治疗

中医心理治疗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中医心理治疗
    刁馋(汉服店店主)
    推荐

    很喜欢武志红老师的思考和观点。 要找到自己,看到自己。 同时也看到事情和我是不一样的,事情可能有任何一种结果,而我们本身并不是非黑即白,让自我独立于任何事件之外,不去苛责自己,也不怨恨自己。 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我们看到的问题,多半是自己对一个事情经过的主观定性。学会顺其自然,就是不去纠结,不去强行改变,安然度过时间,一切自然发生。

  • 中医心理治疗
    大辉小赫
    推荐

    了解世界的本来面目不难,难的是了解自己并认可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的人格理论,认为人在不同的阶段中,都有对应的目标、任务与冲突。 早期阶段中问题的不良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阶段中得到修正,但却往往会对个体的一生有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世界上没有一个完满的人,每个人都有从童年携带而来的枷锁,这些枷锁不断折磨我们,因此我们要用剩下的余生去解开它。 而这本书,也许就是一把钥匙。

  • 中医心理治疗
    悦己
    推荐

    这本书是我划线内容最多的~印象比较深的几句话:人的价值就在于可以做选择,接纳真实的自己远胜于完美的自己,生命的伟大不在于思考而在于联结,自我大于关系,真实的自我是围绕自己的感觉而构建而不是围绕他人的感受,世界上最深的动力都是自我圆满…

  • 中医心理治疗
    乐爷本爺
    推荐

    成年人,要能够强有力地守护住自己的边界。 不盲从,顺遂自己内心,最喜欢的观念是 不随波逐流,偏偏不过成别人觉得应该按部就班的人生流程。

  • 中医心理治疗
    氿
    推荐

    部分观点很受用,部分观点不谋而合。建立深度关系,那些鄙俗的虱子才是生命本身。 但武老师的二手知识的确还是有点碎片,这也是武老师的风格,不过对于有需要的受众群倒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传播媒介,拆开、零散的输入到受众信息收纳箱,符合现在互联网社会的发展规律。 有接受度的还是建议看一手内容。

  • 中医心理治疗
    J
    推荐

    内容逻辑混乱,更像是武志红老师在微博多年的一些小心得和体会分享。不过也能从本书中获取很好的启示。

  • 中医心理治疗
    梅花
    推荐

    必须要赞 很多以前不理解的东西 看完这本书之后 忽然间豁然开朗 感谢作者

  • 中医心理治疗
    美好丹妮
    推荐

    触动最大的是这句话: 每个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往往就是他内在心灵所能呈现的最佳状态。这就引出一个推论:在你的内在心灵状态没有得到改善前,如果你只是使劲地改进你的外在生活状态,那这种改进就未必有效。甚至,对别人而言的好东西,对你来说可能就是毒药了 当你内心没有改变时,你的外在是暂时性的,只有内外一起修才能看到好的改变 今后在生活中践行的是:①每天把一个习惯当做是首要完成的任务 ②与自己和解,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及想法

  • 中医心理治疗
    芮凡
    推荐

    人生每个阶段的心理状态,生活愿景和行动力都不同,想深刻了解自己时,就可以拿来读读,我们只有一个自己,但是这个自己有不同阶段的呈现,这应该是不断进步的表现,生活更好的呈现,

  • 中医心理治疗
    初晴- moment°
    推荐

    这是一本让我愿意在生活中的任何零碎时间中打开看的书,也是一本能给我“和另一个自己谈心”的感觉的书。被书中的文字疗愈、打动、鼓舞,这种感觉,真的好幸福!而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了。[可爱]

  • 中医心理治疗
    Su
    推荐

    之前看过作者的其他作品,一直觉得那些案例有些极端,不能引起共鸣;也看过作者的采访,觉得稍微有点阴暗面,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此书中几乎所有提及的想法或感受,让人感同身受,甚至很想牢牢记下一些章节的分析与提示。一个人只有健全丰盈的自我,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忘却自我,才能更好地接纳与理解别人。出现任何自己反感的事情时,首先想想是不是在过度自恋,再想想是不是自己内心的映射,三思而后行。先把认知建立起来吧。

  • 中医心理治疗
    五彩云霞
    推荐

    最近在学得到专栏武志红心理学《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加上这本书,我会觉得武志红说的有道理,有依据,把我原有的思维都被打乱了,需要重新整合一下自己。 笔记转自麦小妮 1. 你构建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和你内心的黑暗与光明的占比,是基本匹配的。 2. 自恋,是试图将别人纳入自己的体系;爱人,是愿意将自己纳入对方的体系;真爱,是两个人走出各自的体系而相遇。 3. 如果你去构建关系,就会构成一个交互系统。你把内在的光明与黑暗投射出去,再将外部世界的光明与黑暗内摄回来。这样一来,你的内在就有了被外在照亮的机会。 4. 生命从自恋出发,然后是一个不断破自恋的过程。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感觉太多人的成长,是在不断地积攒自恋,然后变得越来越自我感觉良好,最后却被困在了孤独中。甚至,他们可能对此都毫无感觉。 5. 对于处于全能自恋中的人来说,道歉就意味着全能感的崩塌,意味着自我的瓦解,所以他们很难主动道歉。并且,任何意外,不管大小,他们都要找人归罪。而孩子是父母最容易归罪的对象,安全,不用担心被报复。 6. 很多人在关系中什么要求都不提,他们是用这种方式在关系中保持主体性的。 7. 还有人会永远不放下对方的错,一吵架就谈对方过去的错。这是为了在这一刻破坏对方的自尊,而保持自己的优越感。 8. 追求自恋、高低与权力,根本上还是因为死亡焦虑。当我位置高于你、力量强于你时,我弄死你的可能,就比你弄死我的可能,更大一些。 9. 懂事,或许是很深的绝望,是孩子觉得父母(最初是妈妈或第一照顾者)无论如何都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而产生的绝望,也或许是有很深的恐惧——父母所说的“别 10. “关系的本质,是谁向谁投射焦虑,或是谁为谁承受焦虑。”英国精神分析师比昂如是说。自我功能好的人可以接住对方的焦虑。例如,治疗师与来访者,父母与年幼的孩子,在正常情况下,是后者向前者投射焦虑,前者承接并转换焦虑。但在很多家庭中,常常是父母给孩子制造焦虑,而幼小的孩子接不住焦虑,只能受着。 11. 成年人彼此间找存在感不易,但都容易在孩子这儿找到:一、孩子的心灵是敞开的,易联结,可治孤独;二、孩子的需求简单,一旦被满足会特有感觉,会强烈地感染大人;三、孩子的力量弱,成年人在孩子面前很容易有优越感。带孩子是不易,但这些好处也不能忽视。 12.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但每一次选择都是赌博,而用以投掷的骰子就是我们的肉身。 13. 在集体主义中,观众有集体,也有大家长。真心实意演苦情戏的人,是通过灭掉自己的欲求来向集体和大家长显示自己没有私心,自己是安全的。 14. 其实,许多父母并不求物质回报,他们希望的是,自己发出的声音能被确认有效并是好的。 15. 渴望被爱的人,有时会陷入这种逻辑:当我呈现最差、最烂的一面时,你还爱我,那才证明你爱我。 16. “我喜欢的,不喜欢我;喜欢我的,我不喜欢。”这句话中隐含的一个意思是,你总是在构建“我不喜欢你”的世界。并非造化弄人,而是你的内心在玩弄你自己。 17. 心理咨询特别强调对感受的理解和回应,因为感受是一个人的根本。当感受被照见时,平等就出现了。 18. 什么样的人不拖延呢?发令官和执行者之间没有严重敌意,有时候发令官也心甘情愿做执行者的时候。当然,执行者的自我如果被灭掉,那么他们会是好的执行者,但会变得非常无趣。总结一下可以说:拖延症患者是在通过拖延来证明“我可以做我自己”,或者说,“我的意志可以存活”。 19. 他貌似成熟,但其实只是掌握了社会规则,而心性并未得以锤炼;她貌似成熟,但其实只是增添了沧桑感,学会了低头,而内心还是个小女孩,渴望着被宠。太多人的成熟,是抽掉了自己的内在生命力,而向外在的规则低头。只有将真实的自我(如欲望、情绪、渴求等)展现在这个世界上,它才有机会被锤炼,由此而趋向成熟。如果一直是抽掉了自己的劲儿,成熟就是假的。一旦有机会,内在各种原始而幼稚的东西就会爆炸般涌现出来。 20. “我想做自己,可是他们不允许。”这是做自己时常见的障碍。当然,这是自以为的障碍,而事实是,当你开始做自己时,也给对方做自己拓宽了空间。 我们太急着解决问题,然而,没有问题,都是人性的展现而已。让所谓“问题”得到理解,让有问题者得到支持,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演化”。在得到理解和接纳的情况下,最好的演化就会产生——一个人得以成为他自己 2021年的第4本书。

  • 中医心理治疗
    田超
    推荐

    1:一个真实充满爱恨情仇的人比一个虚假的好人更有魅力,后者带给人的亏欠感不断的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的三大动力,总是羞于掩盖自己本身的黑色原动力,会活的越来越没有活力。 3:真自我是以自我的感觉为中心,假自我是总是围着别人感觉为中心。真自我让自己思维越来越清爽,越自由,假自我让自己思维越来越粘稠,越来越僵化。 4:在关系中能做自己的程度,也就是这个关系对你的滋养程度。如果做自己的部分匮乏,那么这个关系看上去再好,也会让你逐渐干瘪、枯萎。 5:对的人是自己头脑想象中的符合自己自恋的那个人,而爱情需要一起成长学习,是一个破自恋的过程,并没有所谓对的人。先打开自己的心,真实的相处才有机会碰到对的人。 6:投入的去爱一个人,爱一份工作,幸福就会自己降临。 7:亲密关系中呈现自己的真实远比刻意讨好对方更加重要,两颗心真实的碰撞才会更加幸福,虚假的讨好必然会导致悲剧。 8: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要有边界,尊重自己的空间,不让别人随意的侵入,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人与人之间应承认并尊重彼此的边界,且不得以各种名义随意剥削个人的利益。 9:人需要从满满的自恋开始,从照顾好自己开始,需要带着自己的意志积极地参与到这个世界里,去博弈,去爱恨,去体验成败得失,让自己的生命体被锤炼,被淬炼。然后才能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人性化的灵魂。

  • 中医心理治疗
    Heidi
    推荐

    季羡林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这本书作为武志红十年多的实践心得,即可以作为季先生说的第三点的理论支持,给心理初学者和有探寻自我需求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此书由于是不同时期的记录归纳起来的片段化文字,看起来容易,不用过多关联上下文。但是更适合有系统性认识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归纳体会;或者可以先从碎片化做起,等人生到一定阶段,自然会连接起来。 读完此书会发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即使有很多问题,我们也需要亲身经历,才能切实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一切的感受都离不开身、心、大脑的共同体会。         ——————— 第一遍小记。

  • 中医心理治疗
    东篱素心
    推荐

    【蜜书】No.77《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武志红/著。 此书是继《家为何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你为何总是会受伤》后,我拜读的作者的第四本书。《为何越爱越孤独》让我释怀了对父母养而不教的怨愤;《你为何总是会受伤》让我明白了与父母、孩子、恋人相处的方式:看见并理解,尊重并回应! 《家为何会伤人》让我明白:承上启下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关系!成书应该成书于两本之前,前两本是其的延伸补充。推荐给为原生家庭所伤害困扰的书友们,读之或有裨益。 言归正传,说回到此书。相对于前几本的文风,此书学术性更强,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更丰富深刻,因而读来总感觉文字拧巴、拗口、费脑。不过,囫囵阅读后,获益匪浅。 以下简要摘录部分书中较有启发的内容: 其一、你构建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和你内心的黑暗与光明的占比,是基本匹配的。 简而言之:在人际关系中,滋养性和损耗性关系的比例,与内心的光明与黑暗的比例基本是一致的。 其二、自恋,是试图将别人纳入自己的体系;爱人,是愿意将自己纳入对方的体系;真爱,是两个人走出各自的体系而相遇。 其三、太讨好你的人,最后多是很难相处的。他们就像在放债,会想办法讨回,并且因为他们会放大自我的价值,有时还成了“放高利贷的”。 其四、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对别人好,可以赢得认可与尊重,但若想与人变得亲密,只有一条路——真实和敞开。 其五、不要习惯性地去道歉。 你以为是善意,其实事实上堵住了别人情绪宣泄和沟通交流的出口。出口堵住了,你们的关系只能维持一时,总有一天会崩开。 其六、对错游戏,是婚姻的一大杀手。 玩对错游戏,追求我对你错,是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自恋。 我们都要跳出来,学会表达情感,而不是执着于对错。 其七、健康的亲密关系,是不需要让对方为自己而牺牲的,也不能为了对方而失去自我。 其八、看见,就是爱。每个人都在向这个世界要回应,而且希望是积极的回应。 其九、“生命不在伟大的思考中,而是在一次次真实的碰触与联结中。” 所以,人生的一个定律是:必须保持一定量的社会关系,必须投身于一些自己热爱的事。这不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就”,更是在修炼自己的动力,或叫“生命力”,准确的说法则叫“攻击性”。 十、合理的归因。 自我归因藏着这样的逻辑:其他人、其他事物我没法控制,但我能控制我自己;如果我好好改变自己,事情就能朝我希望的方向发展了。这是孩子式的自恋心理:所有事情都是我导致的。 与孩子式自我归因对立的,是成熟、客观地看待事物。能看到自己的责任,也能看到别人的责任。而更重要的是,无论事情如何不顺,都不要攻击自己,而是如实地看待自己、安抚自己,并寻求支持。可以说,自我归罪的对立面是自爱。 内归因即归因于自己,外归因即归因于环境。高挫折商的人容易内归因,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感觉:我要为改善局面而负责。归因,但不归罪,既不归罪于自己,也不归罪于别人。 十一、好父母和家犹如一个有回应的容器。 孩子的活力(如欲求、爱和恨)都可以在这个容器里流动,并且能得到很多回应。久而久之,容器内化到孩子心中,就构成了一个自我保护层,而回应的质量则决定了这个保护层的弹性。 十二、你身上的任何一种人格特征,都有其深意。 通常,我们痛苦的是,同时有两个甚至几个声音在同一个时空里打架、较量、纠结,那不如试试,分别给每个声音一个纯粹的被容纳的空间。 十三、有效的自我观察。 有效的自我观察,需要有一个容纳事实与感受的空间,即头脑与心的观察。不急切地扑到事实与感受之上,而是既在其内全然体验,又在其外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观看,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观察。 十四、健康的自我。 健康的自我,有自信,有热情。自信,是能量可以很好地流向自己;热情,是能量可以自如地涌向别人或其他事物。是否同时有自信与热情,是衡量一个人的自我是否健康的简单标准。 十五、“爱的对立面是非爱,即不表达爱;恨的对立面是非恨,即不表达恨。”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如是说。 总而言之:人性中一直被你拒斥的,你终将要去拥抱。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