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害羞、不怯场、不高冷

不害羞、不怯场、不高冷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不害羞、不怯场、不高冷
    海晏
    推荐

    很久没有时间在这里写笔记了,公众号文章常常耗时2-5个小时,读书的时间都不太多。 陪孩子玩、陪妈妈散步、在厨房里忙活2-3小时,是我的休闲时光。尤其在厨房里的时光,专注于做菜,特别静美。 读这本书原因很简单,就想看看知名度不是极高的人如何写书。 开卷有目的很重要。为了学技能、为了学修辞、为了看历史、为了学讲故事,甚至为了休闲,都是可以的。 这是阅读的初心,不忘初心,就会总有收获。不能为了休闲翻开一本书,读完后却觉得浪费时间。 有的人会问俞敏洪: “读过了忘了跟没读过有什么区别呢?” 俞敏洪说: “其实是完全不一样。就像谈恋爱,一个谈过恋爱后又变成光棍汉的人,和一个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光棍汉相比,是更有自信的。” 读书,就像谈恋爱。虽然最后未必有显而易见的结果,但体验本身就铸就了生活的底色。 不忘初心,带着目的,就会有收获。追求记住,忘了初心,就会失落。 读这本书,我没想学会自律100天。我就是想看到她自律100天这事,咋写成的一本书。 哇哦,真的太有收获了。简直是一个写作素材库,经典的句子很多,比如: 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村上春树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在世上,实际上只是在世上,并没有怎么活。 ——王尔德 经典的概念很多,比如: 皮格马利翁效应、自证预言等等。 经典的故事很多,比如: 船王哈利的故事、小王子仪式感的故事、苏格拉底和斐德洛的马的故事、柏拉图拜师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收获颇丰,感谢作者。 至于自律100天这事,对于我没有障碍。如果稍微有点想法,就是自律100天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如果为了自律100天,而自律100天,无数个100天,每次都不同,就会成了为了自律而自律,忘记了自律只是一个开始。 我在2016年底遇到笑来老师,2017年进入疯狂践行年。英语打卡100天、早起打卡100天、吉他学习100天、写作学习100天、读书学习100天。 那时候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一年、两年,我意识到了问题,自律为了什么?自律是成长的一部分,是为了改变生活。 书中提到时间律: 时间律是指,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即买不来、拿不来、要不来、抢不来,获得它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时间来换。 分布太多习惯,每个100天,都不足以产生质变,毕竟相对1万小时,100天太短。开始很嗨,后来就习惯了。 作者进行了很多个100天践行,个人觉得对绝大多数人,一生选择一件事,做100天,之后再100天,就足够了。 2年自律兴奋期过,我陷入茫然。发现自己到处挖井,每个坑都浅,都不见水。于是按重要性排序,读书、写作、投资、跑步、英语,吉他啥的砍掉。 而读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比如如何疗愈旧伤、如何更幸福、如何赚钱;写作就是为了更好地读懂书,借写作为读书和践行复盘;投资,本就涵盖读书、践行、写作之中,跑步事关身体,绝不放弃。英语缩到最短时间。 大刀阔斧地砍,不再加新东西。 昨日汇总时间记录,作者也提到格拉宁《奇妙的一生》,读完后我开始记录时间,马上两年了。前三个月,只是为了想成为柳比歇夫那样的人,后三个月只是为了记而记,到2019年底的时候,看到了惊喜。走到今天,记录格式已经进化了六版。初始时候月度统计、季度统计、年度统计都是很大的工作量,现在落实到每日,好太多了。如果时间短,根本没大用。 我没有否认书中内容的意思,自律100天的方法很好。 只是想说如果真的想收获更多,在第一个自律100天的时候,就选择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进行,以后只需复制这最重要的三件事。 这样,会让自律100天更有价值。比如学一个技能、选一个锻炼方法、读书成长。 时间记录,贯穿始终。时间记录这事,100天太短,1年会看到自己看不到的时间律。 本书是开始的方法,很棒。 若只是数次变化复制,为了自律而自律,而不深钻核心,可能会茫然。毕竟每个人寻求改变,都是为了生活的更好。自律只是开始,长时间持续一件事才会有自律之外的产出。 我自律过n个100天,转回来发现走了弯路,记录一下。

  • 不害羞、不怯场、不高冷
    一水一书一菩提
    推荐

    尼采说:“知晓生命的意义,才能够忍受一切。”笛卡尔说:不能改变世界的次序,就改变我自己的欲望。鸡汤类吧,里面道理人都懂,初期阶段,一定要把自己每日必做的事项设计为简单到不用大脑思考,容易到不用意志来坚持,不管是一万小时定律还是自律一百天,从知到行,对于有人来说水到渠成,对有些人来说是难于跨越的鸿沟!试试吧!自律一百天,一万小时定律,说不定奇迹就在您身上发生!

  • 不害羞、不怯场、不高冷
    鸿雁
    推荐

    自律是成长的助手,百日计划是自律的根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好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坚持,相信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 不害羞、不怯场、不高冷
    娅娅
    推荐

    书里最触动我的就是,人在波谷的时候,内心深处一定怀有希望,希望是比钻石还要珍贵的财富了。经历波谷开始迎接下一个波峰!我已经准备好了,那么你呢? 我已经坚持读书1115天、2511小时。目标一万小时定律。很开心看到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会把每天早起跑步运动坚持下去,可以得到又健康又能拥有型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还有自媒体创业坚持了4年,接下来和服装批发生意产业链相结合,为未来10年做好充分准备!耐心耐心再耐心!

  • 不害羞、不怯场、不高冷
    逆熵增者
    推荐

    2020年读完的第133本书  时间:2020.10.15 耗时2h 读后感:做人生中最重要的3件事,通过记录和复盘这2种方法,持续做够100天,在这一过程中穿越人生盲点。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我想写书的内容,哈哈哈哈,真是太巧了,里面关于习惯,关于记录,关于复盘,关于自律,关于每日三件事等等都是我现在比较关注的点,可以说本书提到的方法我都正在实践,坚持了快一年了,早已经超过100天,所以也已经形成习惯,记录、复盘、阅读写作、健身这些都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可以说已经是自律本尊,虽然和作者不认识,但感觉很熟悉,都是同一路人。 首先罗列本书提到的案例:     1.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     2.象与骑象人的理性感性     3.黑马白马和骑手的三个大脑     4.习得性无助的小狗     5.爱因斯坦称的“第八大奇迹”复利     6.社会学家罗伯特提出的“自证预言”     7.“无它,但手熟尔”的卖油翁     8.制定计划的“SMART”原则     9.一万小时定律 一、习惯 1.养成一个习惯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时间换,需要不断训练,持续积累。 反射脑记住一个习惯需要多长时间呢? 一般而言,养成行为习惯的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例如“动动手”就可以做到的习惯,比如写日记、整理家务等。 养成身体习惯可能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指要让整个身体发生变化的习惯,比如减肥、早睡早起等。 养成思考习惯则需要更长时间,可能半年,甚至一年两年,比如创意思维、批判性思考等习惯。 2.习惯养成的最后一个阶段,认同期(大约第60-100天) 在这个阶段,你会开始从思维上认同这件事情,并且赋予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会有一种享受做这件事情带来的乐趣。一件事情持续做够100天,也会有明显的效果(即正反馈)开始出来,人们也会受到正向激励,从而更加认同这件事情。 3.我们每天95%的行为都是依靠习惯来完成的。倘若你拥有很多好习惯,那么你的生活将会被这些好习惯重塑;相反,如果坏习惯主宰了你的生活,那么失败自然难免。 因此,我们不应该在抵抗坏习惯上浪费太多时间,而是要想办法把逻辑上认同的事情变成反射脑的事情,即养成新的好习惯。 二、记录——看见即是降伏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的重要书籍,借鉴了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我在生活中用到的核心方法就是:记录。现在自己每天都会利用手帐本,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效果很不错,亲测有效,强力推荐。 1.记录可以形成自己的时间刻度,明确知道自己在自律这条路上走过多少时间。 2.做关于时间使用的记录。我会把时间分为三类,一类时间是有效产出的时间,例如讲课、写作、写笔记等时间;二类时间是学习时间,例如听专栏或者看书的时间;三类时间是有价值的消费时间,例如有收获的沟通。 三、复盘——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1.我们所说的一般性复盘,是指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通过回顾、反思和探究,找出原因,总结规律,指导我们下一次的行动。 学习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种是向书本中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一种是向身边的人学习优秀的经验;还有一种是向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 2.建议大家通过记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复盘,这是一种个人学习成长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就是用这种方法,已经坚持快一年了,感觉效果还挺好的,强烈推荐大家可以试试。 向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反思和复盘,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结果进行核对,对自己做出决策判断和实施过程进行情景再现,对于做得好的部分进行总结经验,对做得不好的地方想办法改进。从中找出遇见规律,作为知识和技能保存下来。这样,以后再次遇见相同的问题就可以不犯同样的错误。 四、每天必做的3件事 让自己更专注,因为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的三件事就是看书写作、投资和健身。 这三件事于我而言为什么那么重要? 因为阅读写作可以充实锻炼我的大脑,跑步健身可以锻炼我的肉体,投资理财可以让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充实自己的钱包,做自己想做的事。 五、本书的参考书目 总共22本,居然看过18本,难怪和作者这么有默契,本书读来毫不费力。 古川武士:《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特奥•康普诺利:《慢思考》 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 雷•达里奥:《原则》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古典:《跃迁》 成甲:《好好学习》 查理《芒格(美彼得》考夫曼(编))《穷查理宝典》 陈中:《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自控力》 加布里埃尔•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 :《WOOP思维心理学》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 万维钢《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博恩•崔西:《吃掉那只青蛙》 凯文•韦巴赫,丹•亨特:《游戏化思维》 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 《得到》APP,“万维钢•精英日课” 《得到》APP,“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