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萌
    推荐

    收获非凡~ 📖摘录 🤍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了。 🤍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人们常常把麻木误认为是放空,但麻木不是感受的缺失,而是人在被太多感受吞噬的情况下作出的反应。 🤍“痛和痛苦是有区别的。”温德尔说,你会感觉到痛,每个人都会有感觉到痛的时候,但你不必让自己那么痛苦。感到痛不是出于你的选择,但你选择了让自己痛苦。 🤍如果沉默能被人听见,那沉默一定非同一般。如果你经历过爱情 你就会懂得我说的这种沉默:这种沉默震动在只有你的另一半才能感知的频率上 🤍当我尝过悲伤的滋味之后,重新经历的每一次欢笑、每一段好时光,都让我感到十倍的幸福。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陌赏
    推荐

    《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成长的。 语言让我们沉静,不急着改变,而是储备时间与能源。交谈让我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痛苦,也接纳我们用来逃避痛苦的徒劳无功的尝试。 拯救我们的不再是任何道理或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气——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骆骆
    推荐

    看到书名如果你心里闪过一丝迟疑,建议先打开看看,避免遗憾。书名淡化了这本书的力量感,也精准传递了本书的风格,聊天般轻松又温暖的阅读体验,朋友讲故事般带出心理知识,完全没有国外语境的不适感和距离感,翻译着实不错。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误解,或当做救命稻草,或无视轻视不屑,即便需要帮助也难以迈出亲身体验的这一步。正如我自己,几年前就有做心理咨询的念头,但一直不敢面对『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事实,也害怕外人会怎么看自己,装作看不见房间的大象,直到今年陷入溺水状态才开始尝试,也多次因此咨询体验不好而中断,幸而最终坚持了3个月。 不像约翰那样浑身带刺躲避交流,也没有夏洛特上瘾的痛苦,更不像可怜要面临死亡的朱莉,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更多是因为工作生活中出了问题而带来的心理巨变或陷入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更接近作者洛莉的情况,失去活力和对生活的期待。如果你也面临类似的困境,不必害怕,人人都会如此,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会脆弱、不安、无助,何况每个生活不易的普通人。 痛苦无法逃避,面对是唯一的良药。或许每个状态不好的人都尝试过向身边人倾诉,但对方的反馈让自己很受伤(想开点,别想那么多,多接触点人,没事会过去的),便丧失了表达欲,更加自我封闭,状态愈加严重。这时候就更应该找专业的咨询师寻求帮助,当你体验过到真诚的倾听及有价值的反馈时,就会感觉原来倾诉和交流有这么大作用。它没有直接解决问题,但让你感受变好了,当人可以勇敢的面对自己时,离光亮就不远了。还有个前提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我有过两次不太愉快的咨询经历,一个只有倾听没有推动进程,另一个太理性,说话预期强硬只顾着提建议,忽略来访者感受。停滞一段时间后鼓足勇气再次尝试,根据流派重新选了咨询师,也介绍了这个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和预期,希望能和咨询师一起努力。同时,大家要做好预期管理,心理咨询不会药到病除,也不会像止痛药瞬间见效,更没有明确的答案,改变是在长咨询周期中一点点发生的。当时咨询师建议我至少做5个月,时间原因只持续了3个月,从开始的疯狂输出(困扰和问题)到中间的日常交流(看书电影的感受)再到后期的主题细节探讨(比如 如何在表达时建立存在感),逐渐喜欢上每周一次沉浸式的高质量交谈,而这本身就是我的快乐来源。高质量交流带来的精神满足远胜于吃顿好的或出去玩的快感,这也是我喜欢语言类节目的原因,而真诚就是表达者最大的利器。 如果你想做咨询,建议先明白自己的问题及需求,可以看看咨询师的主要学习方向,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治疗方式。这里补充几个流派小参考,仅供参考(我也只是了解皮毛) 精神分析关注早期和重要他人的互动经验; 行为主义关注强化和惩罚下所造成的行为问题; 认知主义关注个体所持有的不合理认知; 人本主义关注个体是否被尊重和接纳; 后现代主义关注个人环境,互动,以及意识的社会性的重要性。 这是我看的第4本心理书籍,如果说《被讨厌的勇气》是启蒙,《亲密关系》是顿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自愈,那这本《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就是陪伴。阅读完回头看是什么感觉呢?有一点失落,失去了一种陪伴的力量,失去了普通人努力对抗生活自我迭代的生命力冲击。 有一点不舍,像一个朋友要离开,舍不得在一起的温暖,舍不得那股从封闭到敞开心扉的真诚。 写下这些文字期间,烦躁、抓狂、虚无等很多感觉争相涌现,又催生出一个想法『我是不是该再次回归心理咨询了』。不同于往日,现在的我很清醒,也知道当下的困扰状态缘由,缺少高质量的沟通和陪伴感,简单来说就是,想找个人聊聊而已。 希望这次聊的愉快,good luck!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岳小慧
    推荐

    引语 >>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 “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 我知道痛苦总是和丧失紧密相连。但我还知道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变化也常常伴随着失去。无所失则不得变,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着要去改变,却依然驻足原地。 >> 我感觉自己是在从上帝视角俯视着这一切,目睹一个神志不清的自己以惊人的速度经历了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 在经历痛苦的最初阶段,人们总是倾向于抨击他人或自己,让怒火向外或向内转化。 >> 那些正在经历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的)抑郁症的患者,他们或许无法想象抑郁症状能在短期内缓解,但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去想。去做一件事,再让这件事驱使你去做另一件事,用一个良性循环来替代一个恶性循环。大多数巨大的转变都是靠我们用数百个微不足道、甚至难以察觉的一小步累积而来的。 一步之中蕴含着许多可能性。 >> 如果你每天赖以维持生活的唯一动力只是能在晚餐后打开电视,那你很可能就是抑郁了。因为只有那些每周准时更新的剧集才能让自己沉浸在虚构的世界里,恢复片刻的感知;或者更准确地说,唯有沉浸在虚构的世界里,自己才能屏蔽那些令人不愉快、却又无力改变的事情。 觉知的起点 >> 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 >> 依恋模式的形成取决于我们幼年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依恋模式至关重要,因为它也将影响人们成年后与人相处的模式,影响他们如何选择另一半(安稳的,还是不安稳的),影响他们在一段关系中的表现(是渴爱的、疏远的,或是不稳定的),以及一段关系会如何终结(是惆怅不舍地、和和气气地,还是彻底撕破脸)。好消息是,不良的依恋模式可以在成年时期进行矫正,这也是许多心理治疗所牵涉到的内容。 >> 情绪会引导行为。一旦我们理解了自己的情绪,我们就可以作出抉择,如何处置这些情绪。如果我们在情绪出现的那一刻就把它们推到一边,通常最终还是会转入错误的方向,让我们再一次迷失在混乱的思绪中。 >> 愤怒是大多数人最容易进入的情绪,因为它是指向外在的,愤怒地责怪别人能让你感到痛快又义正词严。但宣泄出来的情绪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你透过表层去看,就能瞥见表象下积聚着更多情绪,那些你没意识到的或是不想表达出来的情绪:恐惧、无助、嫉妒、孤独、不安。 >>我知道心理治疗不能让所有问题都消失无踪,不能预防新的问题产生,也不会确保我之后的行动都是明智之举。治疗师无法为来访者移植一个不一样的性格,他们只能帮助来访者磨去棱角,让来访者变得不那么容易反应过激、不那么苛责,变得更开放,能让别人走进他们的心灵。换句话说,心理治疗的重点就在于理解真正的自己。但要了解自己就必须先抛开对自己的固有认知——抛开那些你塑造出来限制自己的人设,这样你才不会裹足不前,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活在自己给自己描述的故事里。 至于如何帮人们做到这些,就又是另一码事了。 >> 安德鲁·所罗门在《走出忧郁》中写道:“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 “我一辈子都在尝试克服自己的各种不安全感,但我现在才刚刚开始真正地喜欢自己。我喜欢我自己。” >> 心理治疗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存在性体验 人类如何作出改变 >> • 未准备阶段 • 犹豫不决阶段 • 准备阶段 • 行动阶段 • 维持阶段 >>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的回应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完满还是绝望 >> • 婴儿期(希望)——信任/不信任 • 幼儿期(意志)——自主独立/羞怯怀疑 • 学龄前(目的)——主动/内疚 • 学童期(能力)——勤奋/自卑 • 青少年(忠诚)——同一性/角色混乱 • 青年成人(爱)——亲密/孤独 • 中年成人(关怀)——再生力/停滞 • 老年成人(智慧)——自我实现/绝望 >> 埃里克森认为,人到晚年,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有意义,那我们就会感到完满。如果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完满,即使死亡渐渐临近,我们也能比较容易去接受它。但如果对于过往我们还存有未释怀的遗憾,例如认为自己曾经做了一些失败的决定,或是错过一些重要的目标,那就会感到沮丧和无望,从而导致我们陷入绝望境地。 我的“聂萨玛” >> 温德尔说,我可能是希望自己的睿智和风趣得到别人的喜欢,但其实他喜欢的是我的“聂萨玛”(neshama),这个词在希伯来语里是“灵魂”或“灵性”的意思。他的这个说法立刻在我心中引发了共鸣。 >> 我觉得你还是无法亲近别人,这可能是你生活中的某些经历造成的,可能是你的父亲,也可能是那个你不想谈起的男生,或许谈论这些对你来说还是太痛苦了。你会认为如果你避而不谈,或许还能让自己相信事情会有转机。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有的人期待心理治疗能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方法,让那些以前错待他们的人能听到他们的心声,然后那些人——大多是他们的爱人或亲戚——就会像接收到什么讯号一样,突然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发生的机会微乎其微。在某一个时刻,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就意味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且意识到需要自己为自己做决定了。” 幸福就在有时 >>如何用“有时”这个词来让自己获得心理平衡,让自己安于中庸,坚持活下去,不至于在一个极端和另一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有时”也帮助我们逃脱非黑即白的独断思维。约翰说,当他面对婚姻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时,他曾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重新变得快乐起来,但盖比意外身亡之后,他觉得自己永远都不会再拥有快乐了。但现在,他说,他开始认为这不是二选一的问题,不是是与非的问题,不是永远,也不是永不。 >> 或许我们都需要先经历怀疑、批评、质疑,然后才能真正放手。 星期三的温德尔 >> 我在治疗的过程中宣布:我又开始写作了,应该会是一本书吧,而我的治疗师,他在这本书里叫“温德尔”——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 我们在一生中跟自己交谈的次数比跟其他任何人交谈的次数都要多,但我们对自己说的话也不都是友善、真实和有帮助的,有时甚至都不能尊重自己。如果是对待我们爱的人、在乎的人,比如我们的朋友和小孩,我们绝不会说出那样的话。所以在治疗中,我们要学习聆听内心的这些声音,学习更好地和自己沟通。 >> “一切都会有答案,顺其自然。” >> “你得先放手去做,然后才能有所领悟。”有时候就是这样,必须放胆一试,从行动中去体验,意义才会最终显现。摒弃自我限制的思维是一件事,让自己做事不那么束手束脚又是另一回事。这是从语言到行动的转化,这个过程赋予了我自由的力量,让我想要把自己的行动从治疗室带到生活中去。 对话中的暂停 >> 治疗的终点取决于来访者自己。 >> 最好的结果是来访者自发地感觉到终点的来临。 >> 他们的情感会更有韧劲,更懂得变通,更能把握日常生活的方向。我们帮助他们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发问: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的出路在哪里?——以前他们可能都不曾意识到自己心中存在这些疑问。 >> 彼时,温德尔说我是在试图“控制心理治疗”;而我想要把控局面的这种企图,也可能是造成男友突袭分手的原因之一。温德尔不想以我想要的方式来进行心理治疗,男友则不想以我想要的方式共享天伦之乐。男友尝试了迁就我,但最终还是无法继续。而温德尔也不想浪费我的时间,他向我解释说,他不想像男友那样,过了两年再跟我说:“对不起,我做不到。” >> 这就像是终于有人有勇气告诉你你存在的问题。你会抵触,但又感到宽慰,因为终于有人敢直言不讳地告诉你了。 >> 我们都在竭尽全力不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 我意识到,其实我还有大把的时间。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蒋书楠Shunan🐯
    推荐

    看的停不下来,这是我看过的所有作者里最self-aware的。能从作者自身和她见过的很多病人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其实苦难也大致是相似的吧。 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小孙同学吖
    推荐

    不要用原生家庭的问题给自己找各种借口,也不要用来指责自己。 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一定有能力经营好亲密关系。 不要给自己设定限制,下各种负面定义。 学会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用行动和小成就给自己带来信心和快乐,创建情绪良性循环。 我们的世界,只能由我们变得更好或者更糟糕。💪💪💪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Qin🍊
    推荐

    在这个充满灰尘和摩擦力的世界,你或许可以找个人聊聊! 与《被讨厌的勇气》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相比,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酣畅淋漓,以心理治疗师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治疗师“看病、析病、治病”的全过程!其实,心理治疗师与我之前理解的很不一样,他们并不是“万金油”,而像是“润滑剂”。他们在疏解心理情绪方面并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不是无欲无求的“情感机器”,他们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通过与他们的聊天,帮我们打通情感的“任督六脉”,但这个过程中,发力点和受力点都是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我拆解”中实现“自我架构”的重组升级! 心理治疗师应该坚持和把握特定的原则与立场: ✳️ 作为心理治疗师,最重要的一项资质就是: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也要接受一定时间的心理治疗,从中学习如何接受反馈和容忍不适,找出盲点,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行为都会对自己和他人构成影响。 ✳️ 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性的举动,而不在于治疗性的言语。 ✳️ 心理治疗师要帮助来访者窥探防御机制背后隐藏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会直面自己的内心,促使他们做出改变,直到他们不再依赖这些防御机制。 ✳️ 心理治疗师不是要保持中立,而是要尽力去留意自己非常不中立的情感、偏见和见解(“反移情”),帮助引导治疗。 ✳️ 在心理治疗中,注重的是自我关怀(即“我是不是一个人类的个体?”),而不是自我肯定(即判断“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 治疗师和来访者间的关系是亲密和疏远的完美组合,心理治疗师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向他们展示如何对自己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他们的内在或外在总有一天会发生改变,从而让他们自己能说服自己。 ✳️心理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可适时点到为止,保持沉默,真诚相待,与来访者建立情感联结。 ✳️心理治疗师也要学会正确处理私下与来访者的关系,避免尴尬和“无意识的伤害”,学会与他们告别。 ✳️在受访过程中,心理治疗师要灵活变通,不拘泥和局限于常规的心理治疗操作! 这本书将“治他人”和“医自己”并行展开,双向剖析,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心路体验! *️⃣“浑身带刺”的约翰:中年丧子,伪装是其盾牌! “愚蠢”是约翰对周遭的评价,他深陷于自己编织的“海市蜃楼”,却不自知,有时候真正难相处的,就是我们自己。 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黯淡失色”的瑞塔:老无所依,无力是其旋律! 要敢于冒险,尝试从一个僵化的状态转变到一个开放的状态,从习惯性的自我鞭挞向自我接受的状态靠拢。当我们“闭关锁国”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拒绝别人的善意,给别人一个肯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摇摆不定”的夏洛特:年少成瘾,漂浮是其主色! 我们将自己的原生家庭内化,成为我们人际关系中不断重复的主旋律。我们所表现出的许多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其实都植根于感情上的空虚,这种空虚总是渴求有什么东西能来填补。 *️⃣“敢爱敢做”的朱莉:青年患癌,惜爱是其追求! 或许情感上的“远视”也会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发生,人们会把自己拉远来看一看全局:尽管他们会抱怨眼前的事,但长远来看,如果要失去他们现在拥有的东西,那对他们来说将是多么可怕。 爱和接纳,是永恒的主题。着眼于我们所拥有的,接受失去,实现自我和解! 再者,就是作者自己的心理治疗之旅,在温德尔先生的引领下,以和即将结婚的男友的意外分手为导火线,牵涉出隐藏在作者自己身上由来已久的“病根”!现如今的崩溃和郁闷,可能是源于之前未曾被正视的历史遗留问题。内在的危机,外在的伤害,看似牢不可破的自我防御机制,其实早已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有时我们被自我蒙蔽,无法自拔,倘若能迈出第一步,与心理治疗师聊一聊,也许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适时借助外力,实现自知,自觉,自醒,自制,自然! 此外,作者几次的职业更迭,其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勇气,也让人佩服!与特别追求稳定的国人不同,书里面作者,快递小哥,朱莉乃至那位超市女收银员,都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这一点让我深受感触,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大多数人都固守在自己的“舒适圈”,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持续性的“安于现状”,也抹杀了潜在更好的可能性,每一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如果自己心底深处有那么一个声音在呐喊,希望我们都能敢于突破,成全自己。 最后,我们要善于倾听小孩子的声音,作者儿子的提问“我们吃香蕉的时候是杀死了香蕉吗”,我未曾想过。对啊,当我们吃香蕉的时候,香蕉会痛吗?香蕉会哭吗?成年人的复杂执拗,也许可以和孩子的简单烂漫对冲,产生不同寻常的化学反应,激发无与伦比的情感重生! 还会二刷这本书,一方面,可以为自己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身边人“两肋插刀”。我们国家的心理治疗还不是很完善,身边的人遇到困惑的时候,往往会向朋友倾诉。因此我们可以坐在心理治疗师的椅子上,帮助身边的朋友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悦纳自己,实现有序地自我改造升级!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燃烧
    推荐

    作者通过自己在治愈各种各样所接触过的病人的经历,给每一个心里咨询师和参与过的人留下宝贵经验教训;我对医学是一个盲者!但就个人五十多年走过的路、经过的事,慢慢地有了属于个人独特视角的认知。          书中之语有很多很多的感慨,但能够用心体会到作者在做心里咨询师的实践活动中所拥有的善缘爱心,都是值得每一个读过本书的人有了直面人生旅途上的喜悦感!每个人的活法不同,面对每一天遇到的缘份也是一种积累经验教训后的一摞摞的未知领域。          治疗一个人的病很容易,但治愈一大堆各色各样的人,真是有一定性的难度;了解后的好奇心,是每一个碰到的人的一种境界延续;人一生一世的经验交流,会在每一步的生活中化解着内心深处的开始。          觉知、觉醒的每一刻,都是随着时间流逝的过程展示创造者的每一个瞬间;说着说着就有了,每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未知领域的汲取。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自律;琴痴
    推荐

    世界上最复杂又最难以捉摸的莫过于人的心。懵懵懂懂里第一次读这么正儿八经的心理类专著感觉实在是吃力😇,受认知水平局限我一路缓慢前行,只能说收获仍是一知半解😆😆。                                       本书主要从心理病患来访者——深陷亲人死亡阴影的约翰,罹患癌症经受病痛的朱丽,抑郁边缘随时崩溃的瑞塔,原生创伤依赖成瘾的夏洛特,以及被中年危机围困的心理治疗师洛莉本人,在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倾诉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每个人都可能深陷其中的爱与被爱、遗憾、伤害、焦虑、选择、死亡……困扰,生活重压之下急切寻求着一个心理释放的出口。作者通过心理治疗师洛莉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的同时也带领读者一起走进了每个来访者迷茫失措的内心,去感受他们在心理创伤后的茫然焦虑与治愈过程中的内心起伏变化,为读者揭开心理治疗的神秘面纱——“心理治疗的过程是极其特殊的,没有一种一刀切的方式能帮助所有人面对他们最深层的存在性恐惧——也就是亚隆提出的“终极问题”。 这四个终极问题是: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抱歉这四个终级问题现在是直触我的知识极限,还在朦胧阶段,暂时无法展开详细讨论,有待以后的我努力去挖掘去学习😅)            在小小的诊疗室里每个来访者展现出最真实和最脆弱的一面。在这里,他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让读者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和改变的可能。区别于一些枯燥的教条式和简单的举案例心理知识类读本,这本书主要是通过人物个体在现实困境中努力挣扎生活的一个个小故事,用交错呈现的记叙方式让读者自己从中去了解去观察去深思每个来访者在真实生活环境里内心发展变化的心理治愈过程,感受他们在心理医生引导下开始慢慢从未准备阶段(否认)——犹豫不决阶段(抗拒)——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的五个阶段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切实地体现,每个来访者慢慢接受并改变从而恢复达到理想生活状态,每个转变的过程也让读者对心理治疗的认知更真实也更具体,以此激发读者的同理心和代入感,仿佛随时随处都能找到与自己人生中可能相似的影子,我认为这也是这本心理类书籍的独到之处吧。           约翰将自己封锁在童年失母的恐惧和中年丧子的痛苦记忆里,压抑与愧疚总让他愤怒和不满,他却又伪装成另一个特别的存在来保护内心的脆弱。当面对治疗师放下防备直面内心深处的隐痛流泪满面时他终于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遭受癌症和流产厄运的朱丽,在面对诊断结果狂笑背后的剧痛,面对被剥离的孩子,失去的器官她的那种害怕和惶恐自是不言而喻。直面伤痛,超市收银的工作让她真正体验到与人为乐,为了留住身边真诚的爱意举行葬礼派对,生命完结洛莉也陪她走到了最后。          长期处于失意人生无法自拔的老年瑞塔,她的抑郁根源来自习惯用缺陷的角度去看世界和对亲人嫉妒的病态心理把自己孤立起来,心存没有释怀的遗憾使她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心理的治愈最终让她放下过去重获新生。            因为原生家庭创伤,酗酒问题和恋爱烦恼,面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对酒精和心理治疗成瘾,但还是努力在心理治疗中摸索前行的女孩夏洛特。          书中最特别之处是把心理治疗师洛莉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对心理治疗师温德尔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用她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她对治疗师的心理探究与好奇。她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和来访者一样都是从不相信到慢慢接受再到逐渐改变的心理转变过程。心理治疗师亲自体验心理治愈和改变的这种力量,不断加深着读者对心理治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也让读者发现原来心理治疗师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也会面临精神崩溃的普通人,无形中就更拉近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距离。双重视角也让洛莉更加诚实地承担来访者遭遇的无常,也诚实接受自己哪怕有此觉悟,仍会有无法负担之重。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要学会做一位倾听者,同时还要做一位倾诉者,可以帮助自己去领悟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最终能拯救我们的不是任何道理或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气。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并坦然面对并做出正确地选择。因为承认本身,就是最隐秘也是最关键的改变。“当痛苦终于被言说,人们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勇气,去看、去感知、去信任”。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茫然无措或痛苦无助时,“语言让我们沉静,不急着改变,而是储备时间与能源。交谈,让我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痛苦,也接纳我们用来逃避痛苦的徒劳无功的尝试,等做好准备它会转变成更积极的行为。”所以孤独焦虑的时候找个人聊聊吧,他能让你获得心灵的救赎与安慰,也能让你看到内心更深处真实的自己。       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篇有点凌乱的读书感悟,更应该是一份隐藏的人生问卷,需要以后用更多的知识去完善和补充。但这真的是一本很好很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只想隐居的撒哈拉
    推荐

    好像一下子认识了很多人 经历了很多人的人生 似乎接受心理治疗的是自己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UFO
    推荐

    一个月里反复看了几遍,偶尔大笑,偶尔泪目。 每个人都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的。 我们一出生就能看到周围世界,可唯独看不见自己。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我们开心、难过、受伤、痛苦,但也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们开始向内探求自己。 我们都在经历一场别人一无所知的战争。 幸好,在与别人的关系里,别人在成长,向内探求时,我们也在成长。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赵祥亦
    推荐

    不要心存幻想。这个世界没有奇迹。你无法逃避你所遇到的痛苦,心理学也不能提供任何幻想,但不要忘了,世界上也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一些人,可以直面这个无处可逃的、困惑的、痛苦的你。你们坐在一起,随便谈谈。你可以言说真实的你,而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奇迹所在。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ADA
    推荐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我要找到你 花了16个小时,从2021年读到了2022年的一本书。 阅读过程着实有点慢…… 此刻上海阴天,中午独自吃了日料,点了一小盅清酒,看完这本书心里潮潮的,眼眶也有点湿润。最后的最后竟然有点舍不得读完,就像和我的心理医生要永远say bye了一样。 这本书描写的很细腻,也很有烟火气。 我在里面看到了无数自己的影子,不一定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却有同样的心境,是巧合,也不是巧合。毕竟成年人的世界很多时候都充满了焦虑和挣扎,且无人诉说。我们太善于伪装,伪装自己很好,伪装自己没事,伪装自己刀枪不入。然后还要不停给自己洗脑,每一次独自扛下所有都是成长的机会。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让我看到,即使是心理治疗师,也需要经历普通人所需经历的治愈和自愈之路,无论是用哪种方式,能够向别人说出自己的痛苦,如实记录自己所思所感,本身就是自我救赎与成长的一种能力和需要。 特别喜欢书中的一段话,“痛苦没有等级,每个人遭遇的不幸都不应该被排名,因为痛苦不是一场竞赛。” 有没有觉得很多时候,对于认识的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遭遇,我们可以去安慰或帮助。但是同样的问题放在自己身上往往自我安慰都不起作用。当这些遭遇真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折磨我们身心,压抑也好 ,哭泣也罢,这些痛苦是真实的,是不能被我们自己比较和忽略的。我们需要勇敢的直面痛苦,但很多时候深陷困境的我们,很难自我消化,我们需要找一个符合自己的人,他能够感知到你的问题。我们需要和他聊聊,他会静静的听你诉说主诉问题,润物细无声的帮助你。 就像作者开篇里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改变?”答案藏在“与他人的相处里。” 没错, 去找到那个人,在他面前卸下所有防备,说出你所有的不安与困惑,去释放你的泪水,你坚强的太久了,你不能永远一个人。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牛街十三少
    推荐

    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慕耳舟
    推荐

    这是一本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主要以来访者和心理治疗师之间的对话以及心理活动、细节的描写和记录。 抛弃那些泛泛可陈的道理,以及华丽的辞藻,这本书站在第一视角,让我们了解到来访者和心理治疗师不同的心理状态。 书中的作者不是无所不能的专家,也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她用同理心,给我们展示了心理学家有血有肉的一面。 这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进阶版,让读者很感同身受。 作者怀抱同情与理解,更以无比诚实和理性的态度剖析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人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书中讲述了四位来访者以及作者本人的故事: 1.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2.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3.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4.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5. 作者自己,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身为心理治疗师的她给自己也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 Part  1.约翰:一个人承受痛苦,曾以为这是爱的证明 约翰在小时候就经历过失去母亲的痛苦,长大后的家庭又经历过一场意外,分崩离析,这让他一直沉浸在痛苦当中。 他认为悲伤和痛苦才是他爱失去的儿子的证明,如果他不再痛苦,就代表着已经忘记儿子盖比了,也就意味着失去的儿子对约翰来说不重要了。 哀伤治疗的目标,就是要把你在生活中丧失的那部分重新融入生活,要和那个已经失去的人建立一种持续的联系,同时为自己找到继续生活下去的方式。 但是实际上,许多人为了摆脱这种痛苦而寻求心理治疗,最后发现这种痛苦的情绪被调成就静音的时候,你就不得不把快乐也调成静音。 于是最后变成, 痛苦是静音,快乐也是静音。 在悲伤中跟孤独,在快乐中也很孤独。 酸甜苦辣不断交织的人生,顺其自然的面对,勇敢的正视悲伤,不拒绝悲伤后的快乐,尽情的生活,才对得起活着。 Part 2.朱莉:明天和意外,意外先来,却还是微笑着告别 朱莉在最好的年纪,遭受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意外。 仿佛上帝在关闭了一扇门的时候,把另一扇窗也给她关闭了。 朱莉的癌症共有两次发作,在第二次发作后迅速扩散,而医生们对此束手无策。 朱莉说她不想被剧透未来,她选择回到过去,重温美好时光。 在举行了婚礼以后,她最终邀请大家参加她的葬礼,葬礼并不是死气沉沉,相反的是很活泼、很开放、很豁达。大家都被理解和治愈。 差一点点,总是最难的。 差一点就得到想要的生活了,差一点就怀上孩子了,差一点就得到一张没有问题的检查报告了,差一点就完全摆脱癌症了。 朱莉最后,笑着告别了众人,告别世界。 Part 3.瑞塔:爱是痛苦的,父母也需要被治愈 瑞塔的一生都是各种问题,她从来没有体会过爱,每一段婚姻都有问题,导致自己的几个子女全部都有心理问题,也许这一生都没有办法得到大家的原谅。最后成为孤家寡人。 对她来说,所有爱和亲人的丧失并不是因为衰老,而是在一边衰老一边反思的过程中,她才逐渐感受到这种丧失。 “亲密关系的崩塌,有时候往往仅仅因为其中的一方害怕被抛弃,反而竭尽全力将对方推开” 在70岁这样的年龄,瑞塔在洛利的帮助下,生出了觉察。 她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发生的事情,不再采取防御机制,而是有责任心的解决问题。 谁能想到呢?我们拼命想要推开的一个人,却是我们自己。 害怕孤独,更害怕得到后的失去。 自毁式的防御机制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将靠近我们的人拒之门外,最终渐行渐远。 这个故事告诉我:关爱父母不仅仅是照顾和陪伴,还有坐下来陪她聊聊,听听她说童年往事。 Part 4.夏洛特:悲剧总是不断重演 吸渣体质的夏洛特为什么总是在同样的感情中重演? 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 人的潜意识会幻想:或许这一次我可以通过和一个新出现的但感觉熟悉的人接触,从而回到过去,抚平很久以前的创伤。 但是这种重复是永远都是悲剧的重演,不会有新的创新和体验。 因为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后,夏洛特开始改变自己,并且很成功。 Part 5.洛莉:直面自己,走出恐惧 洛莉的经历堪称传奇。她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决然,跨行去考了心理学硕士,并且一个人一边带孩子,一边学习。 关于她的儿子,则更是传奇。 洛莉在自己不确定的病情中焦虑,害怕死亡,害怕失去。 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她不再纠结于无意义的关系,不再写无意义的书籍,而是直面自己,整个人变得轻松起来。 总结: 5位主人公的故事结束了。不能说他们从此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可以确定的是,通过心理治疗,通过找个人聊聊,他们对自己的过去、将来、情绪、行为都有了觉察,发生了改变。 如果你希望找个人聊聊,希望你不再强撑。 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恐惧和痛苦,才能直面它。 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子的时候,请不要用还有人没有脚这种方式强行给自己灌鸡汤。 不要压抑痛苦,也不要忽视痛苦。 你可以走出去,找个人聊聊。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