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PBA
    推荐

    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大概有一半的内容被我直接跳过了。 不是这本书不好看,相反,恰恰是它写得太好了,我想留着自己有时间的时候仔细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地看一遍。 很推荐有充足时间或者最近很迷茫痛苦的人看这本书,虽然可能看了也并不会立刻产生太多实际性的帮助,但肯定是有点用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在我看来,人们的痛苦其实都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更理解别人,但是这个前提是你先得先学会认识自己理解自己(•̤̀ᵕ•̤́๑)ᵒᵏᵎᵎᵎᵎ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赵书晨
    推荐

    你能想象一个心理咨询师竟然也会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疗愈吗? 通过问诊四个不同的来访者(心理治疗称患者为来访者),确切的说应该是五位来访者,一个是自以为是的制片人,一个是罹患癌症即将离去的女人,一个是无法治愈自己要选择自杀的老太太,一个是原生家庭创伤的姑娘,第五个便是心理咨询师本人。因为失恋的问题,因为不敢直面自己灵魂而无法觉醒的人。从不同的视角让我们意识到人生的四大终极问题:死亡、孤独、自由、无意义萦绕在我们身边,每个人精心掩饰着自己的脆弱、不安以及焦虑,安德鲁·所罗门在《走出忧郁》中写道:“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可以问问自己什么是你每天起床的动力?是日复一日的工作?还是每天可以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觉得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 书中写:“我们都害怕些什么呢?” 我们害怕受伤。我们害怕被羞辱。我们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我们害怕孤单,也害怕牵绊。我们害怕倾听内心的诉说。我们害怕不快乐,又害怕太快乐。我们害怕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我们害怕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我们害怕身体抱恙,也害怕天降横财。我们害怕自己心怀嫉妒,也害怕自己拥有太多。我们害怕希望变成失望。我们害怕改变,也害怕一成不变。我们害怕意外会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或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害怕失去控制权,又害怕拥有的权利。我们害怕生命的稍纵即逝,又害怕死后的无尽虚空。我们害怕在死后无法留下自己活过的痕迹。我们害怕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 有时真正难相处的,是我们自己。 没错,有时自身即地狱。 有时我们就是自己的绊脚石。如果我们能把“自己”从前行的路上挪开,奇迹便会发生。 生命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每个人都会死去,而且大多数人不知道死亡将会在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事实上,每过一秒,我们都向死亡这个终点又靠近了一点。俗话说得好,没有人会活着离开这里。 究竟完成什么“愿”望才能让我们不留“遗”憾呢? “在我离世之前,我想_______。” 你的遗愿清单是什么?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希望通过阅读此书可以治愈你心灵的创伤……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珍珠
    推荐

    “人们渴望被理解,也渴望理解别人。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我们总是踏进同一个坑里。为什么我不断重复地做着那件一定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呢?” 最近看到一句话,进入到社会经历了很多事情后还能保持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保持最初的善良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我对此非常的认可,在那么多社会关系中不断的重塑自己的观点和生存之道,我无法确切的描述自己究竟得到或者失去了什么,节奏快的我来不及做一道数学题算出答案。这本书可以在看别人的故事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些我们与之相似的解决不了的问题中慢慢清晰起来。与自己和解吧,做一个祷告,闭上眼睛与神对话。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李琳
    推荐

    这世间的苦难并不相通,各自都要去度过自己的那一份,感谢心理咨询师的存在让人们在度过苦难时有个伴。或许这一存在正体现了人类美好的天性——善良与慈悲,也正是这样的存在让整个世界充满人性的光辉。 洛莉精心描述了四位来访者以及自己与心理咨询师的故事,这是整个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个体或多或少存在的共同体验。一位用自大包裹着善良的金牌编剧,内心的伤口深而无形;一位前半生颇为圆满的大学教授突发癌症后寻找生命的意义;一位走向人生终点的艺术女郎在经历了痛苦的大半生后徘徊在生死边缘;一位童年因安全感缺失导致成年后的畸形成瘾患者,终究走进了心理咨询室。还有洛莉自己,一位不断探索自身,在人生重要阶段作出重大决策并承受痛苦的女性,同样遇到了一位陪伴她的心理咨询师。这些个体的人生会因为有了心理咨询师而变得圆满吗?我想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洛莉让我们更加看清楚自己在人生不同境遇下与自我的关系,倾听还是回避?感受都在那里。有人以为遇到一个好的伴侣就能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有人以为父母作出改变自己就会有好的人生,有人以为人生不会再好起来不如自寻短见,而这些都是自己对感受的预判,你能说是对是错吗?心理咨询师这个时候更多不是帮你做判断,而是与你共同创造一个新的故事,一份新的体验,一段新的回忆。当你在生活中作出改变,你会发现原来人生可以有不同版本的故事,只是之前的你顺从了人类的天性——懒得去改。 我们常说一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可是当你缺少体验,缺乏情感的注入,这种意义其实是没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当你开始真正脚踏实地,哪怕是去认真咀嚼食物、观察昆虫、浇花喂鱼,你的心在当下,生命便开始有了意义。 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到《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洛莉用知识与故事传递给了我们力量,她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撰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在迷茫时、低落时、沮丧时、痛苦时,我想还有书籍,还有这个可以背负的人间避难所。 你看,生活虽有难时,但心灵总有出路。 谢谢你,洛莉。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游弋旅途中
    推荐

    今天看完的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书名通俗易懂,也符合内容,翻译的很好,是一本读起来有点暖心有点治愈的好书,推荐阅读! 我为什么会看这本书,原因是上一本《女心理师》让我看得太不喜欢了,同样给差评的人中推荐了这本。 同样以心理咨询为主,同样的叙述模式,穿插几个来访者的故事,但那本更像是三观崩坏的垃圾小说,而这本确实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心里咨询是这么样的。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本人还是来访者,他们尽管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但都让人能理解,从他们的案例中也能获得一些生活的启示,看这本书的过程我是心平气和的,会跟着心理咨询师去分析那些不好的情绪产生的本质原因,也为来访者的一次次变化感到欣慰。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冰晶灵
    推荐

    一部神作! 除了这句话,我激动到想不出其他词来评价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一本真正的好书不是让你一口气读完,而是你没法一口气读完,因为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段章节都能引起你的深思,你不得不停下来回味咂摸,感叹为什么这句话这么深入你的心灵,多年的困顿仿佛就在一瞬间豁然开朗。 作者把人的各种心理问题写得入木三分,却又无比日常,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书中所发生的那些事,但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的回应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这本书值得反复回味,因为每一句都是金句,直击灵魂。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Chung Wen
    推荐

    好吧,这真的是我目前看到最完善的心理学书籍了。作者能把自己和别人的经历剖析得那么清楚,真的值得尊敬。毕竟不是全部人能够面对甚至接纳自己真实易伤的内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或许所有人都需要找个人聊聊。 如果你在阅读时觉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或许是个巧合,也不是巧合。既然选择要看这本书,那就好好享受它吧。愿你在面对最真实的自我时越来越坦然。祝好。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珠珠
    推荐

    这本书有点类似小说一样,因为我是断断续续的看,所以总是会忘记前情,也分不清谁是谁,只能断断续续看到一些比较喜欢的句子,我把他们都记录了下来。 你没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沉溺于“不痛苦”的幻想,否认痛苦,有时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麻烦。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诚实地承担遭遇的无常,也诚实接受自己哪怕有此觉悟,仍会有无法负担之重。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在悲观者眼里,爱而不得是一种痛苦,得到一样东西,也必然意味着失去另一样东西。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在乐观者眼里,因为没有,所以向往,因为拥有,所以热爱。想要的努力拥有,得不到的尽情释怀。 人间事很难十全十美,不论怎么审慎,都会留有缺憾。人生不能太满,一半即是圆满,选择得到“一半”,放下“一半”,就是最好的状态。 放下不同放弃,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放下是放下那些从来就不属于你的。 如果你不能意识到“完美是幸福的敌人”,那你就剥夺了让自己快乐的权利。 职场生存法则之一:我有努力,只是故意朝没有收获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方向努力。 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多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多虑型的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密切关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超脱型的人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而恐惧型的人则总是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同时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有时候,动作比语言更有力量。就比如你说100遍多喝热水,还不如倒一杯热水递给他。 有时候男女分开并不是因为舍不得对方,有时候是自己构建的未来破灭了,未来每个美好瞬间的参与者消失了,这就像没有了未来。我们伤心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未来的每一次缺席构成的不完美造成的内心空洞。重复同样的故事就会很难有不一样的结局 痛和痛苦是有区别的。”温德尔说,“你会感觉到痛,每个人都会有感觉到痛的时候,但你不必让自己那么痛苦。感到痛不是出于你的选择,但你选择了让自己痛苦。”疼痛是一种感受,痛苦是一种选择,上面写着:“你必须不断作出决定,是逃避疼痛,还是忍受着疼痛作出改变。” 如果你说了真相,那只成为你过去的一部分。而如果你说谎话,那会成为你未来的一部分。 不假思索”,几乎是面对任何一个问题最完美的答案。前提是,你是“不假思索”。 我总是希望能全面地了解一个人,而不是只看到某个瞬间的快照,好的坏的都是暂时的快照 自责和对自己负责之间是有区别的,“心智成熟的第二种特质就是善良。这种善良是建立在自我接受这个基本概念之上的。”在心理治疗中,我们注重的是自我关怀(即“我是不是一个人类的个体?”),而不是自我肯定(即判断“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我们都有一种深层的渴望,渴望理解自己,也渴望被理解,我懂你,是最浪漫的三个字 有共同的目标,解决同一个难题,是拉进彼此最好的纽带,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再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要理解你的看法,但不一定要赞同你的观点,这就是旧行为模式根深蒂固的可怕,一旦开始尝试打破,好像牵一发而动全身,会感觉哪里都不对劲,不想让自己变得麻烦索性又回到原来的模式里面去。所以有时的改变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整体力量的团结。只有齐心协力才会事半功倍,改变才会更彻底。 哪怕是最微小的改变也会引发连锁反应。人们本质上喜欢熟悉和能够掌握事情的方向,改变意味着某些我们熟悉的东西变的陌生,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夫妻情侣间如果还有争吵还有抱怨,说明至少对对方还是有期待的,真正可怕的是,完全不想沟通,这样问题更大。因为抱怨是求而不足,是希望对方能做到,但批评就有居高临下的意味 某种程度上,我们不是都希望被拯救吗?追随你的嫉妒心,它会告诉你你想要什么。以前看到过一个说法,你讨厌谁,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想要但不敢要的东西,你喜欢谁,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想要也向往得到的东西。有点道理。 抑郁时:终结生命只是表象,终结痛苦是本质。对抗抑郁:快乐是表象,活力是本质。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第一任迷人有趣,这是他向往的脱离沉闷,可是后来丈夫酗酒,一片狼藉。第二任温柔体贴,这是他脱离第一任后向往的安稳,可是这任丈夫沉溺于对丧偶的爱无法自拔,她得不到偏爱心生嫉妒。第三任为了他离开别人,这是他从上一任从未得到的并且向往的偏爱。《未竟的理想》 有证据表明,从出生到死亡,抚摸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抚摸能降低血压和心理压力水平,提高情绪和免疫系统功能。缺少爱抚可能导致婴儿夭折,对成人来说也一样——经常受到爱抚的成年人会比较长寿。还有一个术语叫做“皮肤饥饿”,特指渴望爱抚的状态。 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人的潜意识会幻想:或许这一次我可以通过和一个新出现的但感觉熟悉的人接触,从而回到过去,抚平很久以前的创伤。但唯一的问题是,通过选择感觉熟悉的对象,人们百分之百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旧伤口会被重新打开,人们分不清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又是童年的记忆 给他人建议,无论好坏,并不能得到感恩,更多的是怨恨,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可以分析。不能给答案,答案要他自己选 与神对话》中所阐述的两极——怕和爱,人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出于这二元。 不加思索,口不遮拦,那是反应。有意识的、经过认真思考的回答才是回应。 在一个人身上深究对方喜不喜欢自己,自己对他而言是否重要,其实是在说:我喜欢你,你对我很重要。 隐私和秘密都是自己知道但不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区别在于,隐私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是心安理得的;秘密则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自己怀揣秘密是愧疚的。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彼岸花
    推荐

    一本书读完,没有觉得哪一章哪一个情节是多余的,这就厉害了,竟然都是有用的。 推荐读,读完之后你会感谢你自己。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Sunlight
    推荐

    微读92.7分,豆瓣8.9分。 好评如潮,实至名归。 完胜蛤蟆先生,远远。 四个案例,四个人生课题。 爱,失去,痛苦,人生的意义。 苦中有乐,笑中带泪,治愈人心。 终觉得,世人皆可爱,众生皆可怜。 嘿,亲人们! 请停一停,请听我说。 虽然黑夜时常降临,但也会留下星星。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勇敢小狗勾
    推荐

    和书也是有缘分的,比如连续几天刷到喜欢的读书博主推荐,比如正好遇到眼前一亮的书评,比如逛书店一圈儿还是这本最想看,比如正好那段时间整个人对外界非常迟钝,对自己也无比淡漠,一整天一整天的逃避情绪,我想会不会这本书里面有我想要的答案呢?其实我自己连问题都说不清,只是想找个人聊聊。 真的是厚厚的字小小的一本书,在我整个灵魂抽离身体之外的那些时间,抱着它趴在书店的木桌上慢慢读,就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人找到了软绵绵的枕头,如此安心。 作为心理学书籍,最有趣最新奇的是书中的心理治疗师同时自己也在做心理治疗,于是在书中可以从两条线来读。 这本书要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改变?”答案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 我们都是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成长的。 我突然有些释怀,那些好的不好的,让我伤心的难过的,从我身边匆匆走过的,尽他所能陪伴过的,给我带来欢笑的感动的,过去的一切人和与他们有关的事情,成就了现在的我,或许还不够成熟,但是其实大多时候我还是蛮喜欢自己的。至少我觉得我在和他人的相处中,更清晰的知道了理想中自己的样子o(o・`з・´o)ノ!!!这不是最好的改变吗? 关于选择让人感到安全的“痛苦”,而舍弃幸福稳定带来的“不安”,这里思考了好久。或许我总是期待一个十分“圆满”的人给我最健康的爱,这种想法就不对,我应该先从自己改变,我得先学会接受不圆满的自己,我不应该用我的爱不健康来为自己开脱,我不应该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渴望被给予的位置,如果说爱是一种给予,应该把自己当成也有能力给予的一方。 痛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持续的抑郁也可以是一种逃避。她躲在痛苦砌成的屏障里可以很安全,不需要面对任何事情,也不需要和外面的世界有任何互动,这样她就能避免受到新的伤害。她可以用内心的批判来为自己开脱: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因为我本来就一事无成。 读完这本书,感觉有被远程治疗到~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天天天蓝
    推荐

    我们都在竭尽全力不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其实自由并不在前方,而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没到最后就不算结束。 我们要学习聆听内心的声音,学习更好地和自己沟通。 一切都会有答案,顺其自然。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远方
    推荐

    当痛苦可以被言说——《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阅读时长:23小时50分钟 类别:心理学 适合人群:希望更好地认识自己(是我本人了)、心有困扰而难以自拔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 写在前面 读书会小伙伴在2021年12月约定要读当年的最后一本书了,原计划是李冰的那本《苏东坡新传》,可这本大部头的书越读越艰涩。经验告诉我,这种情况说明这本书现在不是读的最佳时机(这借口是不是还挺巧妙的)。 在翻阅微信书友评论的时候我无意打开了这本心理咨询师的自传体叙事故事,意外收获了很多感动、洞见和思考。所以这就成为了我2021年读的最后一本书。不过因为读得太慢,它也成为了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讲什么 这本书讲了5名身份各异的来访者去心理咨询的故事。 手握几座艾美奖的知名制片人约翰在好莱坞炙手可热,却遭遇职场和婚姻双重危机,他觉得身边人都是“蠢货”,也很难跟妻子沟通。 刚刚度完蜜月的大学女老师朱莉被查出来身患癌症,宛如一道晴天霹雳,她在思考如何度过剩下的岁月。 69岁的抑郁症患者瑞塔回首自己的人生,她经历了三段失败的婚姻,几个孩子也疏远她。她发现生活找不到希望,准备在70岁了结自己的生命。 25岁的夏洛特嗜酒如命,总是表现出来对事情漠不关心,以此显示自己很“酷”。工作时不时搞得一团糟,私生活混乱却难以自拔。 噢,还有个人,那就是作者自己。40岁身为单亲妈妈的她被男友分手,原本憧憬的结婚成家的梦想一下子破灭。万念俱灰的她精神恍惚,急需找个人诉说无处发泄的郁闷。 前四个人找到身为心理咨询师的作者寻求帮助,而作者自己则找到另外一名咨询师请求指点迷津。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 虽然这本书由包括作者在内的5个人的心理治疗记录构成,其中却穿插着作者的个人职业成长之路,她对于现代心理学流派及发展的细数,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生涯以及对于不同困境下人们做出不同选择背后的思考。尤其是书中无意间吐露的深刻的观点犹如黑暗中闪闪发光的珍珠,照亮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的心(我从书里密密麻麻啊的评论里面看出来的,他们确实也被照亮了)。 生活的本质是改变,而我们拒绝接受 40岁的单身母亲洛莉(即作者)忽然遭遇失恋,男友给出的理由是“不能接受跟她的孩子在一起生活”。 “可是你并不是第一次约会就决定跟我在一起的啊?我可是第一次学会就告诉了你我有一个儿子”。 男友脸上窘迫,却默不作声。洛莉一开始不相信他给出的理由,不断追问。一无所获之后转而怒火中烧,最后觉得天灰地暗,岁月无光。深陷痛苦的她叩开了另外一个资深心理咨询师温德尔的门,寻求获得解救。 失恋或离婚痛苦不堪,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段亲密关系的破裂,它还意味着许多潜在的丧失。温德尔医生一语道破。 还有潜在的丧失(即失去男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离婚带来的痛苦仅有一部分是因为失去了伴侣,更多的痛苦通常是来自离婚所代表的意义——失败、被拒绝、背叛、未知,以及与自己的预想背道而驰的生活轨迹。 分手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改变和人生轨迹变迁,尤其是两个人共同拥有了许多回忆之后,这份离别更显得痛苦和艰难。 此外很多时候,我们把感情的破碎看成是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而自己往往是那个被背叛的对象,无辜的受害者。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对方突然脑子抽风,不可理喻,而是两人的生活和感情早已发生了变化,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却在潜意识里抵制变化,一直沉溺在自己想要世界里,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才后知后觉。 要说在行医之路上我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大多数人都是心理治疗师口中“不可靠的故事叙述者”。不是说他们有意要误导别人,只是每个故事都有许多条线索,人们总是避开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吻合的线索。而来访者自述中所谓“绝对真实”的部分,也不过是基于他们在那个当下的观感。 对于洛莉来说,她的愿望就是和男友组成一个家庭,“幸福”地度过后半生。所以两人之间感情上冲突、观念的摩擦,男友时不时的若有所思和欲言又止,她都(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性忽视,只是在相处中一次又一次得跟对方加强她的想法,“我们是要结婚的,对吧!”。 长此以往,她被困在自己堆砌的围墙里面了。一次次地拒绝接受变化,也就意味着错失了去应对变化产生的新需求的机会,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对方忍耐到了极限,爆发之后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爱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不顾对方感受而一意孤行,受挫之后又以受害者自居,慨叹命运不公、遇人不淑。 其实洛莉的这份坚持也并非空穴来风,这来源于她内心的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她如何面对“死亡”。她身患一种奇怪的病症,时不时爆发大面积的皮疹,痛不欲生。寻访了许多医院均未能确诊到底是什么疾病。另外一方面,她已经40岁了,事业稳定,与男友也相处几年,各方面非常匹配(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她觉得她不会再麻烦自己重新爱上另外一个人,这可能会是她这一生之中的最后一次恋情了。所以当她面临分手的时候,埋在她心底一直没能显露出来的更大的悲伤是,她可能以后都要孤独终老,没有人来爱了。 而这一切,都只是她的自我设限,她为自己编织的牢笼。这一点在她面对温德尔医生的时候,才被挖掘出来。 “我想起了一部很出名的卡通片,”他说道,“一个囚犯在不停地摇着铁栏杆,绝望地想要出去——但其实在他的左右两边都没有栏杆,都是可以出入自由的。”“这个囚犯只需要往边上走走就万事大吉了,他却还是疯狂地摇着铁栏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我们觉得自己完全被困住了,被捆绑在情绪的牢笼里,但出路其实就在那儿,只要我们愿意去看到它。” 生活早已发生了变化,而我们让人停留在原地。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我们停留在原地,而生活早已发生了变化。 英国作家德波顿在《爱情笔记》里面描述的情节与这个洞见异曲同工,主人公在遭遇失恋之后悲痛不已,想要饮鸩自尽,为爱殉情。失败之后慢慢走出了情绪,几个月之后开始约会新的女生。不过他想借此说明,爱的需求其实一直都会在,你以为的爱情终结,不过是新的恋情的起点。 自我设限不过是作茧自缚,没有人规定人生一定要怎样。其实新的生活就在那里,等着你抬起头来去迎接。 反应和回应之间的距离,是自由 如果说洛莉是人到中年面对未知死亡若隐若现的威胁,那朱莉则是与死亡之神短兵相接,贴身肉搏了。33岁的朱莉刚刚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与恋爱了几年的男友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新婚燕尔之际,她接到了自己的癌症通知单。 “不可能吧!”(It can't be true!) 就像所有人一样,朱莉一开始并不相信这个消息。但是命运可不管当事人如何应对,它只是躲在让朱莉一次次缄默的化验报告后面偷笑。经历了几个周期的漫长化疗,当癌症终于在报告里面逐渐消失的时候,朱莉周围所有的人都为她感到高兴。于是,她和丈夫商量着,想要实现他们一直以来的愿望——他们准备要一个属于他们自己孩子。 经历了两次莫名其妙的流产之后,医生告诉他们,朱莉的癌症复发了。而在此之前,朱莉每次流产的时候,她安慰自己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至少,癌症没有复发,我还好好活着”。而现在,这个理由也变得可笑。 在一天晚上,朱莉拿着报纸上的一个治疗偏方,着急问丈夫迈特他们要不要尝试一下的时候,丈夫迈特情绪爆发了,“可不可以有一天晚上,哪怕一天晚上,我们不讨论'癌症'?”。回屋伤心的朱莉才意识到,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她都只关注自己的病情,而忽略了丈夫迈特的感受。而这一切痛苦他都本不应该承担。 当厄运降临的时候,你选择当一个愁眉苦脸被迫接受的人,还是选择当一个面带微笑主动承担的人?朱莉选择了后者。她开始给需要帮助的学生写信提供支持,选择去家附近的一家超市应聘成为一名收银员。 大学老师去当超市收银员?即便一向最支持她的丈夫也对这个提议提出了异议。不过这是她心中的夙愿。她一直想以某种方式与她周边社区的人建立连接,向他们提供切身帮助,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而收银员的工作最好不过了。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朱莉的葬礼上,她以往参加过的马拉松队成员、大学里的同事、以前的朋友和同学,还有乔氏超市的一些常客纷纷到访,诉说着朱莉给他们对他们而言的意义。最后朱莉的丈夫迈特上台的时候,他宣读了一份朱莉在生前给他写的信。那是一份约会指南。朱莉认为这么好的丈夫迈特值得另外一次更加美好的爱情,愿意他在这个世界重新获得幸福,尽管想到这一点她就会有些嫉妒。 所有人在哈哈大笑之后感动得落泪,作者洛莉也在其中。她出神望着朱莉生前和她一起商量着共同拟写的的讣告“朱莉,享年35岁。她活着的每一天都被深深爱着”。 我实在想象不出来面对如此的厄运,会有比朱莉更勇敢的做法。否认、讨价还价和最终妥协是人们面对挫折的惯常做法,这也是趋利避害的人之本性。但是其实,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面提出他的观点: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的回应方式。我们所做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选择和自由,其实一直都掌控在我们自己手里。 “爱”与“恐惧”,我们做选择的根源 如果说洛莉和朱莉代表着中年女性面临的危机,那么瑞塔面对的则是暮年亲密关系的困境,在爱与恐惧之间的挣扎。 从很多方面讲,瑞塔都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大学还未毕业的她,与男友理查德坠入爱河,两人迅速成婚。瑞塔放弃学业,成为全职家庭主妇,两人生育了3个儿女。可惜丈夫婚后原形毕露,经常酗酒和家暴,使得孩子们都活在恐惧之中。瑞塔一开始还拼命阻拦,在发现反抗只会让丈夫变本加厉之后,就干脆放弃抵抗,甚至任由理查德对孩子们施暴。她也曾想过离开,自力更生,但一想到没有大学文凭,很难找到工作,就逐渐打消了念头。 终于,在一次严重的家暴之后,瑞塔带着孩子们离家出走,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不过已为时太晚。因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几个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也一团乱糟,他们有的要自残寻死,有的毒品摄入过量。离家之后的瑞塔收入微薄,孩子们转而选择继续回到父亲身边。于是她就独自一人,进入了第二段婚姻。失败之后,又进入第三段婚姻,最终也以离婚告终。于是,一直害怕孤独的瑞塔,在69岁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还是孤单一个人。她的儿女们也因为母亲年少时未能保护他们而憎恨她,不愿与她联系。 另外一个方面,瑞塔又被上天眷顾着。她喜爱瑜伽,对绘画有些非凡的天赋,年近70岁的她看起来像是40岁。就是这样肤白貌美、身材又好的独居女人吸引到了麦伦的注意——隔壁邻居从西海岸搬来同住的单身父亲。面对麦伦热烈的追求和停车场的表白,瑞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心挣扎。 “我喜欢他,但是如果他知道了我过往的一切,他一定会离我而去,狠狠抛弃我!” 瑞塔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一边是放不下的爱情,另外一边是深深的恐惧,她不知该作何选择。是冒险选择去爱,还是选择呆在熟悉的自卑和恐惧里保护自己。 很多时候爱是与恐惧是相伴的,而且爱真的需要勇气(梁静茹:我确实是这么唱的)。当我们选择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赋予了对方伤害我们的权利。亲密关系本就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其实不止亲密关系,很多选择的背后都是爱和恐惧。 人们在人生连续的变化中作出的每一个抉择都基于两个因素的考量:恐惧和爱。 我们恐惧的事情太多了。 我们害怕受伤。我们害怕被羞辱。我们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我们害怕孤单,也害怕牵绊。我们害怕倾听内心的诉说。我们害怕不快乐,又害怕太快乐(在这些梦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快乐而受到惩罚)。我们害怕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我们害怕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我们害怕身体抱恙,也害怕天降横财。我们害怕自己心怀嫉妒,也害怕自己拥有太多。我们害怕希望变成失望。我们害怕改变,也害怕一成不变。我们害怕意外会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或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害怕失去控制权,又害怕拥有的权利。我们害怕生命的稍纵即逝,又害怕死后的无尽虚空。我们害怕在死后无法留下自己活过的痕迹。我们害怕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甚至我们在选择爱谁这件事情上,主导我们做选择的可能更多的还是恐惧。对方要有经济实力,其实是害怕没有温饱保障;对方要有户口,是害怕在这个城市没有“归属感”;房子要是学区房,是害怕将来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爱呢?爱在哪里呢? 德波顿(我又出场了)在《爱的进化论》里面描写了14年的婚姻生活,男主和女主两人经历了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之后,最后发现能让两人继续在一起的,还是当初令彼此怦然心动的那份爱。最近有一句话很流行的话,“唯有爱可抵岁月漫长”,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作者也在书中呼唤: “因为到最后,唯有爱能够赢过一切。孩子们,永远都要记得,真爱无敌。” 如果说爱还有一些余香的话,那就是相爱的人永远年轻。 坠入爱河的人不会老。不管你身心多疲惫,不管你曾经为爱受过多少苦,当新的爱情降临,你还是会感到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就像初恋一样。 希望我在做下一次选择的时候,能多一分爱,少一分恐惧。 再说一次:唯有爱可抵岁月漫长。 那些不再联系的朋友,依然在某些时候跟你交谈 在2021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参加了“晚安短信计划”。按照某一天短信的提示,我可以跟一个陌生人交换自己想在2021年结束之前想完成的愿望,我写下了“想要跟以前的朋友聊聊天”。写完这个愿望之后的那个晚上,我躺在床上翻看着微信里面的通讯录,想着要从谁开始,如何开口。很久不联系的朋友,贸然开口问询近况,会不会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我还在想着要如何不尴尬得解释清楚我不是想要借钱)。那些以前的关系是不是就像曾经照亮夜空的烟花,只在那一瞬绽放,之后便悄无声息,遗散在人生的长河里。 那天晚上读到书里这段话的时候,我终于释然了。 我们生命中经历过的各种关系都不会真正结束——哪怕你永远都不会再见到对方。每一个你亲近过的人都会活在你的内心深处。过去的爱人、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不论他们是活着还是死了(不论这“死”是象征意义还是字面上的意思)——有意或无意间,他们都会唤起一些记忆,而且你常常能从他们身上看出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和别人相处的。有时你会在心里和他们交谈,有时他们会在梦里和你交谈。 我的记忆似乎一下子被激活了。当我遇到一个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第一份工作leader的那句口头禅就会在我脑海想起“顶盖啊?”("顶盖”(普通话)=“点解”(粤语),意思是“为什么啊?”。补充一下,他是广东顺德人)。遇到困难而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位曾经一起合作的拉脱维亚同事标志性话语“Everything will be good in the end”和“We wil get there”总能给我宽慰和鼓舞。甚至大二那年在锦州机场遇到的那个陌生的美国人,和他畅谈一路之后,他其中的一句“Whatever you do, don't be lazy”几年之后深深印在了我脑海里。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我就在心里默念“Don't be lazy”。 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很多。那天晚上我回想的时候,很多面孔都能唤醒富有声音和场景的记忆,有些记忆是愉快的,有些则是负面和悲伤的。那些不好的记忆,也提醒着我,将来不要成为我讨厌的那些人。似乎真是这样,那些曾经的经历不会彻底离去,彻底终结,它总会时不时地出现,和你互动,尽管那个人可能和你已经不会再见面了。 阅读这本书像是一场难忘的旅程 阅读这本书像是一场漫长而又难忘的旅程,我常常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透视自己的内心。这本书的情节和漫无目的的诉说在很多个白天和深夜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深深共情,也让我不忍卒读,无奈叹息。这本书有温暖,有幽默,有惊讶,有不舍,有残酷,有治愈,还有惊喜。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读这本书的过程真的就像跟一位有相见恨晚的朋友进行了彻夜未眠的聊天,那种点到为止,相视一笑,一起沉默(却不怕空气安静)的感觉让彼此没有距离,这种感觉太过迷人。 最后我还想说,我好爱这本书的翻译(I mean 译文)。译者张含笑(百度只显示她是“资深广告人,自由撰稿人,专业译者”)让这场跨文化的阅读没有丝毫隔阂,而且平添了很多趣味。 如何让那些句子与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不仅需要一个有趣并且有才华的作者,一位懂得欣赏并且有才能驾驭文本的伯乐译者也必不可缺。读完这本书我默默立下一个flag,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能翻译出这样的让人喜欢的一本书。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小龙虾我们走
    推荐

    五星推荐!不要被书名和厚度劝退。阅读过程就像做了一次心理治疗,逐渐打开、深入,又慢慢结束、告别,整个过程让你共鸣,让你感动,会受启发,会变勇敢。 约翰、朱莉、瑞塔、温德尔,包括作者自己,都是那样的生动立体。你很难不爱上这些人物。书中的事例很典型,你总会在其中找到共鸣,然后幡然醒悟。也许读完以后,距离实践还需要更进一步,但是至少,内心更明朗了。 人到中年,不再喜欢悲春伤秋,而是更希望能勇敢的面对人生中纷至沓来的问题。我们可能因为人与人的关系而受伤,但我们也会因为人与人的关系而成长。不要追求太完美的心境,哪怕咨询师,也有需要帮助的一天。

  •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太陽
    推荐

    書名就很吸引我,很想一窺究竟,找誰聊?聊什麼?該怎麼聊?內容看見了許多自身的折射,許多意識到卻說不清道不明的困惑,原來心理治療師的作者跟我們一樣有過不去的坎,需要專業的處理和陪伴。 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適合的人聊聊困擾你的問題,不妨試試錄(或寫)下來,先跟自己談談,過一兩天再拿出來以第二人稱看待,或許能梳理出藏在問題背後的痛點,換個角度思考,把「受傷的小孩」帶出死胡同.. 這本書淺顯易懂,探討的問題卻非常深入,我找到的不是「問題和答案」,而是面對問題時的「態度和過程」,收獲頗豐!非常推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