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弦论

超弦论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超弦论
    cyt
    推荐

    这是一本100多年前的书。 书中描绘的是一个平面王国的世界。 “我”是一个正方形,我的子辈是正五边形,孙辈是正六边形,我的祖辈用了五六代人的时间才“进化”成正三角形。在平面王国里边数越多社会阶级越高,在多边形之上是圆形阶级,他们就是智慧的代表。等腰三角形是平面王国里最低等的阶级,顶角度数越小越低级,有些小于0.5°的甚至被困在教室里充当学生的活样本。度数越小,被认为越狂暴,攻击性越强,越不理智。 而上边说的全部是男性,在平面王国里女性都是线段,“因为身体形状太低等,女性完全不具备任何脑力,他们呢不能反思、判断、预谋,也几乎没有任何记忆力。”她们还被利用来消除低级人口(顶角很小的等腰三角形),因为争吵时低级公民不懂得把她们关进房子里,会与他的妻子硬碰硬。而聪明的圆形阶级会承诺她们,然后把她们关进房子里,过后她们不会记得什么东西,承诺自然也就不用兑现。她们随时要发出和平的呼声以便让别人知道她们的位置而不被她们刺伤,高阶级的女性比低阶级的女性有更规律、更优美的摆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畸形儿---不规则图形,他们被认为是渣滓,不应该活在世上。 里边还有关于怎么识别他人(毕竟只有一个平面,看谁都是一根线)、方向等等的介绍,挺有意思。 这本书表面上是在说平面国中的事情,实际上到处都在讽刺社会中的事情(只是我不知道100多年前的讽刺放到现在还有多少适用)。比如阶级,比如女性,甚至还有革命。 书里描绘了一次颜色革命。几百年前一名工匠发现了颜色,然后整个平民阶层疯狂了,纷纷给自己的每条边染上不同的颜色以彰显自己的独特。当然,这不算什么,问题出在支持颜色变革的一方要求圆形阶级一半染上绿色,一半染上红色(毕竟圆形阶级没有那么多边,一半一半只是为了区分有眼睛的一半跟没有的一半),而女性也是这么染的。矛盾出现了,在平面国圆形看起来就是一条线段,跟女性一样。然后,一场关于颜色推行的集会就变成了杀戮现场。圆形首领通过“高超”的演讲技巧成功策反了颜色革命群体的部分成员(包括中等阶级跟女性),颜色支持群体一败涂地,颜色的配方被圆形阶级封存。对了,颜色革命的领导者是一个椭圆,一个不该活在世上的渣滓。 我当时看完整个颜色革命的闹剧甚至怀疑整个颜色革命一开始就是圆形阶级设计的一场“人类清除计划”。圆形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同时又清理了大量低阶层人口(等腰三角形),双赢,圆形阶级赢了两次。我有理由怀疑这场闹剧实际上是对当时某场革命的讽刺(当然也可能是一场场)。某种新思想的兴起、发展、高潮最后悲惨收场。而那个椭圆形的领导者就是新思想的领导者,新思想对于旧体系来说是异端,是洪水猛兽,因为她(新思想)影响统治。 对的,统治,整个平面国充满了规则,一切规则都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工具。所有的规则不过是披着文明外衣的统治而已。 然后我想,如果把人类社会简化,现在的文明是不是也同样是为统治而服务的工具。 然后我又想,宗教、政治也许是,但是科技探索大概不是,毕竟:“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也许这才是文明,最美好的单纯的探索,求知欲,对美好、未知的向往。(唉尼玛,又想到三体,有点怕怕的。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上边是本书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说的是点国、直线国、三维世界以及对四位世界的推测。之前看到一句话,意思大概是人容易理解比自己低维的东西,对于三维比较难理解,对于高维的东西就几乎没有人可以理解。行吧,我承认我确实理解不了,主要是我想象不出那个画面,我的认知深深的禁锢了我。 对的,禁锢,书中每个阶层的人都被自己的认知禁锢在自己的国度里。在点国,点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它理解不了其他东西,他自己就是整个世界,大概就像婴儿那样。直线国里理解不了平面,以为所有人都在一条线上。(想到迅儿哥那句话:“向来如此,那便对么”)平面国的统治阶级(圆形阶级)每次都要把传道三维的传道者关起来,开导“我”、带“我”认识三维世界的球体接受不了“我”对于四维世界的推测。 每个人都是自己固有认知的囚徒。大概是因为维持既有认知是最轻松的事情,不用经历自我否认的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说,无知或许是幸福的。(虽然对于旁人来说可能是痛苦,我这里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无知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痛苦。) 说到幸福,我又想到平面国的国人是幸福的,因为每个阶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期盼、奋斗目标以及追求,等腰三角形追求更大的顶角,其他多边体追求更高的边数(甚至有些多边形为了更快地进化为后代做高危手术),女性追求更有韵味的摆动更优雅的发声,这么“比较”下来,完美的圆形却成了最“可怜”的家伙,因为他没有了追求,没有期望,或许这个“可怜”的家伙希望多来点颜色革命,或者干脆制造几场。(嗨,又扯回去了。此刻一句歌词在我脑中萦绕:“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如果我拿这个来类比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地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获得高大的顶角或者更多地边数,同时社会也给了我们正反馈,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获得了我们想要的更大的顶角或者更多的边数,当然,在追求的过程中一个人会不惜动用一点手段(不好意思,本人局限性,高风险高回报的手术我只想到用犯罪行为来类比。其实更像基因编辑),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这种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可预见的,就是那个“可怜”的圆形。而那些被当作渣滓、异类的不规则图形没有走在规则设定的轨道上,跳出了社会所设定的既有道路,其中的佼佼者成为思想以及革命的领导者。对的,在这里我强行把这些不规则图形理解为思想者,我想,他们不规则的只是他们的思想而已。 我沿着设计好的规则,沿着既定的路线“进化”,最终我/我的后代变成了完美无缺的圆形,却发现,这是死路一条。

  • 超弦论
    Kafka
    推荐

    是两小时就能读完的小短篇,放在一百多年前是很前卫的作品。作家从点、线、面、体的角度畅想高维空间,用平面国的社会状况对维多利亚时代进行讽刺,融合了想象、社会、政治因素,很有启发性。今人看来可能有些简单稚拙,站在当时的历史时空下意义重大

  • 超弦论
    迪卡农
    推荐

    持“无知”之剑,破“零维深渊” 我最大的知识便是“无知”。 这种“无知”代表着一种谦卑、能够接受他人批评的态度;一种保持理性,善于思考的态度;一种好奇,探索的态度。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面对那些对于自己的不满、批评,我们往往会选择逃避,甚至以不理性的行为去反对,言语攻击。这样只会导致我们离“理想的自己”愈来愈远。我们无法接受自身的缺点,自恋的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一味地拒绝他人的批评。但是倘若批评不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就像柏拉图曾说: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 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 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 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 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对于批评,我们应该怀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接受,去反思以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水平。 理性和求知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我相信,今日世界中许多令人痛心的东西——比如分歧和对立——都不是绝症。真正能对人类造成“降维打击”的,只有愚昧和封闭。 正因如此,我们永远不应放弃思考和探索。任何一种“信仰”或“价值观”都不该成为闭目塞听、阻碍思辨的封印。 我们的认知范围就像一个圆,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你知道的越多,你与未知的边界就越广。 所以当平面国的正方形来到三维空间,进一步反问球,是否有更高维度的存在?要想使我们的认知提升,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保持着好奇心的存在,不要扼杀自己的想象力。 无论是直线国,还是平面国,亦或是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如果不能保持着“无知”的态度,只是故步自封,洋洋得意,只会对低纬度的空间颐指气使,那么我们和零维深渊的那个人又有何不同呢?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始终保持“无知”的态度,去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 超弦论
    小希🌳
    推荐

    平面国是我最喜欢推荐阅读的一本书,记得初次阅读时,惊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其对等级制度深刻的嘲讽,那些可爱的文字时常逗得我笑出来,掩卷对自己那不自知的狭隘又心生惊惧,这是本我想一直留在书架上的书。

  • 超弦论
    椰子河
    推荐

    2022-34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如果能打分,一定给它打爆。哎,啥时候才懂输入写一些读后感啥的,我现在只能表达好看。

  • 超弦论
    向鱼问水
    推荐

    读这本科幻小说史上的老古董,就像看科幻电影史上的鼻祖《大都会》一样,两个字:震撼。不管是直线国的婚姻法则,还是平面国从阶级到教育到婚姻等方面的社会法则,都既符合数学上的设定,也充满了讽喻。总之就是就是666。爱伦坡说,好的书必须是能一口气读完的,《平面国》就是这种让人手不释卷的书。 这是一本出版于1884年的,披着科幻小说外衣、挺着数学骨头、顶着哲学与神学灵魂的社会讽刺小说。 这本《平面国》也直接被我放在奥拉夫·斯特普尔顿的《人类向何处去》和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完美的真空》旁边,同时成为我科幻小说阅读史里遇到过的奇葩。不过《平面国》比后两者更好玩。 作者埃德温·艾勃特(1838—1926),英国著名神学家、古典文学学者和小说家。 作者出生日期(1838)与这本书出版日期(1884)之间,一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这是英国的黄金时代,即“日不落帝国”时代。所以,《平面国》里,埃德温·艾勃特一直在引用莎士比亚的句子。 1884年,也就是《平面国》出版的同年,费边社成立。这一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大众视野中的科学还在和巫术、魔法、占星术混作一团。接着——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题为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文章,提出了区别于牛顿时空观的新的平直时空理论。 1913年秋,玻尔的《论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在英国的《哲学杂志》上全文发表了,这是量子力学的里程碑。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相关论文,进一步提出弯曲时空观。 玻尔与爱因斯坦开始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篇章,现代物理学的一大主题就是对高维时空的思考,然而,这种思考是抽象的、属于科学家的。在科普还没有大众化前,埃德温·艾勃特的《平面国》简直就是神作。所以,1920年2月12日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欧几里得、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短报,把艾勃特描述为预言第四维度的先知,当之无愧。 可是,我在读《世界科幻小说史》时,压根就没见作者提到过这本《平面国》。在《平面国》出版的1884年之前,被科幻小说史提到的作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它们只是科幻雏形,只是蕴含科幻色彩的作品。比如,在文学史上,《吉尔伽美什》是英雄史诗,《真实的故事》和《格列佛游记》是讽刺性游记小说,《乌托邦》和《米克罗梅加斯》是哲学小说。然而,科幻从上述作品中至少学到了: 1.借助奇异的旅行展开故事。 2.建构一个超现实的第二世界。 3.假借幻想之物讽喻现实。 《平面国》就具备了这三点。 1.二维世界平面国的主角正方形被空间国的球体带入高维空间——三维空间——中。 2.点国,平面国,直线国,空间国。 3.讽刺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阶级矛盾、女性歧视等。 真正成为科幻小说史上里程碑的如下: 科幻之母玛丽·雪莱于1818年出版《弗兰肯斯坦》。这本小说的创作背景涉及诗人雪莱、拜伦,还有坦博拉火山的喷发,很有意思。在1818年之前的科技史大事:1765年,“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在伯明翰投入使用;1807年,富尔顿的蒸汽船“克莱蒙特”号在哈得逊河试航取得成功;1814年,史蒂芬孙开动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 科幻之父爱伦·坡。 说他们两人是科幻之父与科幻之母,而不是科幻小说,是因为在科幻小说史上他们仅仅是奠基,在他们的作品与他们的时代里,科幻小说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类型,真正使科幻小说独立的是凡尔纳和威尔斯。虽然有学者将威尔斯《时间机器》发表的时间1895年确定为科幻小说诞生的日子,但在科幻文学史上,一般把威尔斯与凡尔纳并列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是注重科技的“硬科幻派”,威尔斯是注重幻想的“软科幻派”。 《平面国》以平面国的数学家正方形为主角。第一部分「这个世界」除几乎没有情节,全是对平面国设定的介绍,这些设定包含着对社会的讽刺,令人拍案叫绝。 在平面国,构成无生命物体(比如房屋)的线条比构成男男女女的线条颜色更浅。自然规律导致平面国中始终存在一股向南的引力。雨水定期降临,并且总是来自北方。最常见的房屋是五边形的,且没有窗户。北侧的两条边构成了屋顶,屋顶上一般没有门。房屋的门开在东西两侧:东侧的小门供女士进出,西侧的那扇大得多的门供男士进出。南侧的那条边上通常也没有门,这条边是房屋的地面。 平面国的居民发育完全后大约能长到11英寸高(也可以说11英寸宽)。即使是最高的人也不大可能超过12英寸。 平面国的阶级划分: 士兵和最底层的体力劳动者是等腰三角形——两条等长的边各长11英寸左右,第三条边(或称底边)则非常短,通常不超过半英寸。这类人的顶角是一个非常尖锐、叫人害怕的角。 中产阶级是等边三角形。 专业人士和绅士(主角就属于这一阶级)是正方形或五边形。 在专业人士和绅士之上还有贵族阶级。贵族阶级内部也有高低之分。最低等级的贵族是六边形。从六边形开始,边的数目越多,身份就越高贵。高级的贵族会获得“多边形”的荣誉头衔,也就是说他们有许多条边。当多边形的边数多到一定程度,每条边就变得非常短,整个形状几乎已经像一个圆。这种形状的人属于圆形阶级或僧侣阶级。僧侣阶级是地位最高的阶级。 圆形的血脉延续问题受两条相反的自然规律影响:第一条规律是,当圆形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每一代人的发展速度也会不断加快;第二条规律是,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圆形的生育能力会等比下降。圆形阶级的教义可以被简单地总结为一句话:“注意自己的形状。”不管是在政治方面、宗教方面,还是在道德方面,他们的所有信条只有一个目的——提升自己的形状以及整个阶级的形状。当然,这里的“形状”特指圆形,对圆形阶级而言,形状以外的目标都是次要的。 纯圆形是平面国的首领及最高僧侣。 在这些阶级外,是作者集中笔墨书写的“线段”与不规则图形。 如果说士兵是楔形的话,那么女人就是针形的(线段)。当女人把侧面对着我们时,我们能看到直线形的她;而假如她把线段的一端——也就是她的眼睛或嘴(对我们来说眼睛和嘴是同一个器官)对着我们,我们就只能看到一个很亮的点。女人还可以转过身去,用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我们,由于这一端的亮度较低——几乎和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暗,这个底点就可以发挥隐形斗篷的作用。 不规则圆形发动了颜色革命。 平面国的社会法则: 平面国的自然规律让所有男孩都比父亲多一条边,这样每一代人的阶级地位都比上一代人高一点(这也是平面国的社会规则)。只是,这种自然规律只属于贵族阶级和僧侣阶级,与底层阶级无关。等腰三角形(即两条边等长的三角形)的儿子仍然是等腰三角形。有时,一对等腰三角形父母也能生出真正的、能获得证书认证的等边三角形。但在等腰三角形们生育的大量子女中,这种例子是极少的。要想生出一个真正的等边三角形,上几代人不仅必须对婚姻作出精心的安排,还必须长时间坚持节俭自律的生活。聪明的等腰三角形必须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优化自己的形状,这样许多代人以后才有可能产生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后裔。以上过程,获得证书认证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为不管什么阶层的女士都不会愿意嫁给没有证书的三角形。有时三边长度稍有差异的三角形也能生出正方形的儿子,但第一代身上的小缺陷往往会在第三代的身上再次显现:有时第三代仍是正方形,而不是五边形;有时第三代甚至还会再次退化为三角形。很讽刺的是,生出等边三角形的父母本身不会因为子女地位的提高而改善地位。假如检查证明他们剩下的婴儿的三条边确实等长,那么人们将举行庄严的仪式来欢迎这位婴儿进入等边三角形阶级。接着,等边三角形婴儿会被立刻带走,由没有孩子的等边三角形父母收养。孩子的养父母必须宣誓此后永远不让孩子踏入亲生父母的家中,也绝不允许孩子去探望任何亲属,因为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的父母或亲戚,这会破坏新建立的收养关系,让孩子重新回到旧的阶层中去。 为了防止下层阶级暴动,自然创造了一种充满智慧的规律:当下层阶级的智力、知识,或者德行有所提高时,他们的锐角角度也会等比提高,这样他们就越来越接近相对无害的等边三角形。因此,在士兵阶级中,虽然角度越小的士兵越野蛮可怕(这类人的智力几乎和女性一样低下),但若想合理地利用锐角的强大穿刺力,这些人就必须提高智力。可一旦提高智力,他们的穿刺力就会降低。通过明智地利用自然法则,多边形阶级和圆形阶级几乎总能将暴乱扼杀在萌芽状态,因为他们懂得利用人类心中的那既无法压抑,也没有边际的希望之火。为了强化法律和秩序,有时也得用上一点艺术。在大部分情况下,平面国的政府医生可以通过一些小小的人工手术延长或缩短叛军领袖的边。经过这种改造以后,智力较高的叛军领袖就变成了各边严格等长的形状,他们会立刻被接纳为特权阶级。叛军中的大部分人达不到接受手术的标准,对于这部分人,政府会诱惑他们住进政府医院中接受终身荣誉监禁。因为对最终进入高贵阶级抱有幻想,这些人往往屈服于政府的诱惑。在叛军中也会出现那么一两个决不投降的人,这种最顽固、最愚蠢、最无药可救的等腰三角形会被政府处决。然后,这群可怜的叛军就会变成一帮既无计划、也无领袖的乌合之众。为了应对暴乱的紧急情况,圆形首领会豢养一支同样由等腰三角形组成的雇佣军。有时靠这支雇佣军就能击败失去抵抗力的叛军余部。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圆形党会用一种更高级的手段来瓦解群龙无首的叛军:他们会有技巧地在叛军中播下嫉妒和怀疑的种子,让叛军自相残杀,死在同党的尖角之下。 等等。 第二部分「其他世界」,写主角正方形做梦,梦中他去到直线国,试图让直线国的国王理解“左右”概念、二维概念,失败。接着,空间国的球体来平面国布道。球体找到正方形并试图通过种种方式让正方形理解“上下”概念、三维概念,失败,这时额正方形就跟当初的直线国国王一样。后来,球体把正方形强制性带到三维空间,且入梦和正方形一起去了零维之渊——点国。这时,正方形接受了三维空间的认知,同时也有了更深的追问,三维空间之上是否还有思维?等等。故事最后,正方形和球体的角色换位,球体成了不相信还有四维空间的人。而在平面国传播三维概念的正方形,成了世人眼中的疯子。 正方形最终明悟: 「我对传道已经完全绝望,我明白根本不会有任何人相信我的说法;我在千禧年得到的天启,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戏弄。空间国中的普罗米修斯从天界为人类带来了火种,可是我——这位可怜的平面国普罗米修斯——不仅没有给我的同胞带来任何启示,还因为徒劳的尝试被关进监狱里虚度余生。然而,还有一种希望能支持我活下去。我希望我的这份回忆录能以某种方式——具体是什么方式,我也不知道——被某一维度的居民读到。也许这份回忆录能点燃那个种族的反叛精神,让他们奋起反抗把我们囚禁在有限维度中的强权。」

  • 超弦论
    熊姥姥
    推荐

    《平面国》是一位数学家用几何语言创作的小说,非常奇特。 平面国就像一张白纸,生活在平面国的民众都是一些平面几何图形。比如,女性是线段,尾部是尖端,很容易刺伤人,是平面国最危险的人。士兵和劳动者是等腰三角形,是最底层的阶级。多边形是贵族。圆形是最高级的人。 平面国的人靠听觉辨别对方。女性和士兵等下层阶级靠触摸认识对方。曾经有一段时间,染色盛行时,他们靠视觉辨别对方。

  • 超弦论
    丁丁布丁
    推荐

    我在蚂蚁前进的路上放了一小块糖,蚂蚁很快发现了这个美食,它舔了两口,但糖块太大了,所以它决定拖回家,它观察着,从哪方便用力,趁它在思考的瞬间,我轻轻的将糖块拿起,悬停在蚂蚁头顶上方,瞬间消失的糖块,让蚂蚁觉得很奇怪,它在地面上着急的前后左右的寻找。       这时蚂蚁权且算做平面国的居民(忽略蚂蚁的高度),因为它无法感知“上下维度”的存在,所以它缺失了一个维度,而且永远无知。对于蚂蚁来说,那是它的“维度禁锢",无法突破,更不会去想研究这个维度或者制造飞机。        “我"做为三维空间立体国的居民,俯视着它(蚂蚁被假定为二维生物,所以它不存在俯视的视角),如神明一般的存在,可以掌控它的生死,或给它降临一场灾难,而它却不知道“我"的存在。         继续往下,问题来了!  “我"是否有一个永远不可触的四维?  四维是什么形式的存在? “我"是神明眼中的蚂蚁吗? 四维有上帝(真主或佛祖)俯视着“我" 吗? “五维"“六维"“七维"…存在吗? 或者说到底有多少“维度"? … …       《平面国》读了一点点,决定不读了,再读下去我要变成疯子了。

  • 超弦论
    啊煦
    推荐

    强烈推荐《平面国》,超越维多利亚时代的神作,连序与后记都是相得益彰,太妙了!!

  • 超弦论
    阿囡
    推荐

    平面国,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精妙自洽的想象和辛辣生动的文字也没有辜负这个设定。薄薄一本,浓缩了几何、政治、社会和哲学,值得一读。

  • 超弦论
    推荐

    一百多年前的神作,可见思想确实具有着超越时代的力量,我唯有多读几遍才能了解其精髓。以前只觉得它是一本科幻读物,现在才知它传递了对社会伦理及认知世界的深刻思考。

  • 超弦论
    世欣
    推荐

    《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读过次书。书虽然诞生140多年了,代入感很强呢!作者有灵,他会嘲笑某些人:啥年代了?啥岁数了?还不会思考,还看《新闻联播》,SB!

  • 超弦论
    shadow
    推荐

    这本书借一位二维平面国的居民之口,向生活在三维空间的我们讲述了二维国度的种种。 身为三维的人,我们明白自己难以想象更高维度的世界,但却似乎认为想象低维度的世界很简单。而事实上,要完备地想象一个二维或一维的世界,依旧有许多反直觉、不简单的地方。 比如作者对于“无限小的厚度”这个概念的阐释,就十分引人深思。 二维物体除了长和宽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无限小的厚度,以使他们能被看见。与点类比,点虽然是零维的,但要存在就必须具有一个无限小的半径,不然点和“无”就没有区别了。 推而及己,作为三维物体的我们,一定也需要一个无限小的第四空间维,以使我们不至于消失。 而如果(如书中的设定)n维世界位于n+1维世界之中,那么n维世界便需要拥有无限小的第n维、第n+1维、第n+2维…… 哈哈,开了个不大不小的脑洞,有那么一点点弦论卷缩维度的味道了[旺柴] 除了引人入胜的数学脑洞,本书在我看来可说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 写作于1884年的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的这部小说,借平面国之名讽喻了许多当时的社会现象。 而在百余年后的今天,平面国的许多荒唐事仍在盛行。 寡头主义与极权主义抬头,对我们来说,由圆形僧侣阶级统治的平面国,也许没那么遥远和可笑。 身为线段的女性,被视为智力低下之人,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而又因此被耻笑智力低下。这像不像一些人总爱说“女生学不好理科”,于是劝女生去读文科,而又因此说女生理科不好的鬼才逻辑? 色彩革命失败时,圆形首领为底层的等腰三角形画了个阶级晋升的大饼。而在阶级日益固化的如今,削尖脑袋疯狂内卷的普通民众,是不是也在瞧着这样的一张大饼? 三维国的球形带正方形领略了高维度的奥秘之后,当正方形提出三维之上还有四维的推理时,球形却咆哮着叫他闭嘴。希望我们别成为这种处处可见的处于高位便陷入保守愚昧、固步自封之人,永远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愿探索能拓宽你们的想象 并孕育出最少见、最卓越的美德——谦虚」

  • 超弦论
    Mr. Nothin'
    推荐

    2020年看完的第70本书,今年百无聊赖,逮住啥看啥,看了哲科 历史 经济 心理 传记 教育 艺术 健康 人际 政治方面的书。在这个专家遍地有,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没有点基础认知,也就只剩和焦虑做伍了。如果说有一本可以把这些都串联起来的书的话,也许就是这么简短但是回味无穷的小册子了,值得好好刷😀

  • 超弦论
    william
    推荐

    2020·142《平面国》埃德温·艾勃特 对于这本书,最好跳过介绍的序,直接闷头读两三个小时:反正也不长,然后看完后记介绍,会有恍然大悟,思想出囿的洞悉感。 上半部是思想发散,让你联想到现实世界的无数情形,似曾相识,又言之过甚。 下半部是维度空间的讨论,从零到四维,形象的演示对比,加深了“降维”打击的理解。 插播一下,关于空间讨论,李永乐老师的板书视频,真是干净利索,言简意赅。 所以,这是一本空间概念科普书吗?还是一本思想探索者的启示录? 或是两者皆而有之。 等翻到最后(我极力忍住,而不在书评里扫兴的透底),只剩大大的惊叹和折服。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