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蔡春瑜
    推荐

    本书用严密的哲学推理论证了几个观点: 人没有灵魂,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因为死亡剥夺了体验美好生活的权利,所以死亡是一件坏事; 永生不是一件好事,但我们的生命还是太短暂了; 生命的价值既要看量,又要看质,甚至可能取决于你的最高点; 人应该了解关于死亡的事实,但也不能让这件事影响生活; 尽管不能活的更长,令人遗憾,但能够活这么久,已经无比幸运了; 要谨慎决定自己的活法,不要浪费生命; 自杀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好的,但在某些确定自己活下去是绝对痛苦的情况下是好的。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太啰嗦了……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JInV
    推荐

    很多人觉得形而上哲学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或者说没什么用。我想问一问,活着有什么实际用处或者说有什么用?死亡使事物在此念间不复存在。努力成为一个定义者,就是形而上学的实用。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Kenopsian
    推荐

    所以作者并不会直接告诉你灵魂到底存不存在,因为他也不知道。 作者是带着读者一步一步去寻找灵魂存在的合理解释,举例-论证-推翻-在举例-在论证,如此循环。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一本好书并不是教了你多少知识点,而是触发了你多少的思考,作者这种分析论证的写法,恰到好处的达到了这一点。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武继斌
    推荐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对孔子来说,死太复杂了,难以理解,所以他选择不谈死。而很多普通人不谈死,则是因为死在中国文化里非常犯忌讳,中国人对与“死”有关的一切往往都避而不谈。可是,死亡在人出生之时就已经存在,无论早晚,只要生存着,就不得不承担死亡、体验死亡。人类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不是一步步走向尚在远方的死亡,而是在我们“走向”过程中,死亡已经在场。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一个身穿帆布鞋、牛仔裤、衬衣的教授,戴着圆圆的眼镜,看起来很瘦弱,双腿盘坐在讲桌上,手舞足蹈的讲述关于哲学的“死亡”思辨,这是互联网上备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耶鲁大学课程“哲学:死亡”。视频中的这个人叫谢利·卡根(Shelly Kagan),耶鲁大学哲学教授。《死亡哲学》这本书就是脱胎于他的网上公开课,他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探讨并破除了很多常见的对死亡的误解,从哲学的角度探究了死亡的真正意义,并指导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度过一生。 物理主义认为,人没有灵魂,只有肉体,人所能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靠肉体完成的,与灵魂无关。二元论者认为,肉体和灵魂构成了人,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由于最佳解释推论和笛卡尔的论证都不能够充分证明灵魂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相信世界上并不存在灵魂。 死亡是一切都不存在的状态。对肉体论者来说,即使在你死后有神灵将你的肉体复活,可是复活的人没有了以前的记忆、情感和思想,这个人跟你还有什么关系呢?复不复活还重要吗?对人格论者来说,很难想象肉体毁灭了之后,人格还能够继续存在。肉体死亡,渐渐开始腐烂,各项能力也都停止了,你的人格也就此消失了,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作者认为,死亡本身的状态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人死了什么感觉也没有。死亡的坏处在于夺走了我们的美好体验,打乱了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追求更长的寿命,却不应该追求永生,因为无限的寿命只会令人感到无聊和痛苦。当剩下的生命中,痛苦远大于快乐,自杀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不应该被谴责。面对死亡恰当的态度应该是心怀感激。既然生命的价值在于快乐和成就,那我们应该尽力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成就,让有限的生命变得充实。既要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又要适当做一些容易得到快乐的小事。这样,如果你实现了目标,取得了令你自豪的成就,你的人生会更有意义;即便你失败了,你还是能够从一些小事中感受到欢乐,不会什么都没有得到。 人类自产生之初,最先遭遇的命题即是如何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下去,而人类之所以为生存担忧,恰是因为不可避免的死亡阴影始终徘徊在生存周围。经历过很多“死亡”,解剖课上解剖的尸体、外公和祖母的离去、抢救台上没有抢救过来的重病人…让我明白了死亡离我不远,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哲学家叔本华就说,对死亡的思考可以带来形而上学的见解,培养人类反省的理性,成为对死亡观念的消毒剂。很多人常常在抱怨自己的命运,抱怨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抱怨自己没有获得成功,没有荣誉,缺少财富,因而抱怨整个社会的不公平。每个人在死亡的终点都是平等的,要把自己的每一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虚度,也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烦恼。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青山牧雪
    推荐

    很早就看了这个公开课,教授的课程风格很喜欢,而且也说明没有灵魂存在,我曾经想这问题想了很久[呲牙]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宇宙花
    推荐

    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在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卡夫卡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死亡,是的,生命的内核只有死亡才能触及。只有死亡面纱下的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眼打开,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 而探讨哲学正是学习死亡的方式之一(蒙田),所以耶鲁大学哲学教授对于灵魂存在的求证,以及死亡本身是否真实,自我本身的同一性等问题做了丰富的哲学讨论。非常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 这样的讨论最大特点是由下而上,从我们日常经验判断里不断纵向深入总结,全书仅有的哲学穿插仅仅是柏拉图,笛卡尔和伊壁鸠鲁,在经历一番苏格拉底式的自我问答,类比演绎,归谬,二难推定后,作者推出来的结论却颠覆三观,比如作者在哲学上证明我们没办法经历“死亡”,我的”死亡事件”和“我”无关等等,横向上,切入了死亡价值的诸多讨论,比如“永生”是否有意义?死亡是否剥夺了我的一切?为何要“向死而生”?应该说关于“死亡”的一切讨论都在这了,对灵魂求证,死后轮回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哲学维度上找到解答。 虽然这本书在很多地方备受推荐,但读后略有失望,其一我觉得比较“啰嗦”,可能谢根教授面向的是最广最普遍的听众,不断靠“近乎幼稚”的例子来说明自己观点,以不断拉到更多听众,关于哲学是否能被通识,借用陈嘉映的观点,”哲学天生是比较难懂的,如果非常容易懂,那就不是哲学了。”虽然听上去有些思想精英主义味道,但“表达的通俗易懂”和“表达的广袤深刻”,这是“熊掌”和“鱼”的关系。而这本书在豆瓣只有七分的评价,看来我又再次陷入“推荐陷阱”里了。 总的来说,想了解死亡,这本书是非常不错的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Amethy
    推荐

    对于死亡的很多观点许多人趋之若鹜,在本书中跟随作者一起探索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更加平静且坦然的面对此事。 而对于“永生”,不必刻意执念,感受有限生命带来的美好,直到它无法为我们提供有价值之物。 所以可能绝大多数时候,并非我们希望、幻想或自认为是真的就一定是真的,要学会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相信的事。最后,也希望自己在面对死亡时能无所畏惧,不存幻想。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烟雨嫣
    推荐

    这本书不是我能力范围能读的一本书。读哲学著作太痛苦!也很茫然,所以不推荐像我这样的读者来读。不过我觉得人们的确应该补上死亡这门课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天河垂玉
    推荐

    死亡,真是个沉重的话题。惧怕死亡,人之常情。但死是每个人的必然结局,谁也别想绕开。既然如此,不如直面这个讨厌的死神。越是恐惧的对象,越是要常常面对,直到跟它熟悉得像个老朋友,到那时,它就没那么可怕了。所以,我们应该多说说死亡,多了解死是怎么回事。我想,只有不惧怕死亡,才不会在临命终时手忙脚乱、失去尊严。只有看透死亡,才会好好地生活,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惜我们的朋友与家人。今天刚巧是除夕,愿看过这本书,让我过个愉快的春节。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李亚琴
    推荐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谢利·卡根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因其穿着牛仔裤、帆布鞋,一脸大胡子,坐在讲台上讲课的视频在网络上出现后,许多中国年轻人都认识了这个“不守常规”的卡根教授。198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2]著有《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 二元论和物理主义 我们可以把这第一种观点称为二元论(dualism),因为它设定人有两种基本的组成成分,肉体和灵魂。根据这种物理主义观点,人只是能做所有这些事情的肉体:思考、理性、沟通、制订计划、恋爱、写诗。这是物理主义的观点。从物质的角度来思考物理对象,可能只是一种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的幻觉,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在哲学上,这种观点叫唯心主义。让我们限制在传统的、双向交互作用的二元论上。我的灵魂控制着我的肉体,我的肉体也会影响我的灵魂。当然,虽然能够相互作用,肉体和灵魂还是相互独立的。不过,通常在各种事件上,它们都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笛卡尔的论证 我个人觉得,即使我们继续讨论,不断检查、分析其他二元论论证方式,最后的结果依旧是二元论不能被证明成立。我认为,所有一切试图证明灵魂存在(灵魂是一个非物质对象,是意识的居所,它与肉体分离且同肉体独立)的论证方式,归根结底都不能成立。我的结论属于不可知论范畴:我们只是没有合理的理由去相信灵魂存在,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应该放弃二元论而选择相信物理主义的观点。 ◆  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 就数学而言,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柏拉图主义者。我们相信存在着数字。人的心灵可以思考它们,事物可以“分有”它们 普通的物理对象与理念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柏拉图式的理念不存在于经验世界,它在一个不同的领域,超越了空间和时间。另一个区别是:不同于普通的事物,理念是绝对的。它们是永恒的,永远不会改变 世界在不断流转——这是一个柏拉图式的表述——从一种理念到另一种理念,它难以理解。相比之下,心灵能够准确地领会柏拉图式的理念:它们是稳定的、可靠的,就像法则一样。它们不会改变,它们是永恒的。这就是柏拉图式的观点。 这里是逐步推导的论证: (1)理念是永恒的、非物质的; (2)人的心灵可以领会理念; (3)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仅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 所以:(4)人的心灵一定是永恒的、非物质的; 因此:(5)更确切地说,由于人的心灵一定是非物质的,也就是说,它一定是一个灵魂; 所以:(6)灵魂是永恒的。 假设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给了我们前两个既定的前提。自然,由它们可以推导出:心灵可以领会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如果我们引入前提三: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仅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就会得出主要结论(见前提四),即人的心灵一定是永恒的、非物质的。当然,这里我们还可以得到两个进一步的次要结论:首先,人的心灵一定是一个灵魂,因为它是非物质的;其次,灵魂自身一定是永恒的、不朽的。  这些就是苏格拉底在这篇对话录中提出的思想。当你将它们汇总在一起时,它们就会构成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论证。以下是我对它们尽最大努力的清晰阐释: (1)只有复合的事物可以被摧毁; (2)只有变化的事物是复合的; (3)无形的事物不会改变; 所以:(4)不可见的事物是不能被摧毁的; 然而,(5)灵魂是无形的; 所以:(6)灵魂是不能被毁灭的。 其结论是:灵魂是无形的、单纯的,并且是不可以被毁灭的。这里是我们谈到“无形”时可能意味着的三种含义: 无形的= (1)不能被眼睛看到; (2)不能通过五种感官感知到; (3)不能通过任何方法探测到。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不种地的农民
    推荐

    我不好奇死亡,我不相信人死灯灭。 从物理上讲,我更相信能量守恒及转换,或者不同维度的存在。所以,生与死,应该是两扇门,灵魂进入或离开。死,只不过是推开另一扇门。 虽然理工男,但接受东方哲学更容易,佛释道都接触过,也大体理解。不断尝试阅读西方哲学,十几年未曾开卷过半过一本。此书纯粹是咬牙翻到最后一页,体会一下耶鲁大学课程内容。 此书我给1星。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云丝雨线
    推荐

    这是一本我在微读里面看过的最多书友划线做笔记的一本书。到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灵魂不存在。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北方
    推荐

    这本书花了近20个小时,一周的时间。主要是读起来太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死亡,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一旦认真面对,却发现我们了解的太少了。这本书是一本哲学书,卡根教授确实了得,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哲学家的严谨。最主要的是卡根教授的语言风格非常幽默。让我们能够读下去,尽管如此,你还是要有耐心,一定要有。我可以告诉你,你一定要坚信自己有很强的思辨能力,你一定要坚信自己能读懂,能啃下来! 作者非常博学,几乎把所有哲学家关于死亡的论述都拎出来,吊打比如柏拉图的灵魂不朽,笛卡尔的二元论等等。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能让你觉得他分析的很透彻了,然而,他还能让你想不到的透彻。特别是事例,让我们叹为惊止。作者对待科学非常值得学习。 死亡,我们都有一个基本态度,就好比我们知道一加一等于二,这本书就是告诉你为什等于二。当然,你可能一开始就不同意作者的观点,那么,你更应该读一下。 死亡并不是很难理解,如同我们的灯泡会坏掉,我们面对死亡的正确态度是如何好好的活,高质量的活出高数量。我们曾经活过,爱过,这何其幸运! 自杀,可以理解,但要正确面对! 读完这本书,一个是让我们更清晰的面对死亡,正确选择一个活的方式,还有一个,就是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强烈推荐你一读,读的过程中可以看看高强老师的划线,便于你的理解。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飞羽
    推荐

    死亡具有必然性、差异性、不可预测性和无所不在性。每个人都应该思索生命和死亡的真相,这样,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无所畏惧,不存幻想。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袁婧
    推荐

    给这本书加个书评吧! 我想说我的书评是感性的,但整本书很理性的探讨了关于死亡这个深刻而严肃的话题。值得慢慢研读。 我想你一定有问过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找到答案,当然对于我来说,这个答案太难了。 生是如此的不易,一个生命的诞生是需要很多偶然的条件,需要许多艰难,甚至是痛苦才能完成。可是死亡却是如此的容易,如一个破裂的肥皂泡,转瞬即失。 为什么人的生命这么不容易的来到人世,却又像泡沫那样的脆弱?我时常在问想象中的造物主:你还给我剩了多少天?七八十年?……二三十年?……十年?……五年?……又或者只有几天?……也许可能是后天或者明天?……或者就在下一秒………… 我不能说我不害怕,因为我还如此的年轻。 不要嘲笑我。我也并非想要埋怨什么。我只是想知道在我死之前,我应该做些什么呢?活着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死亡要比它轻松多了,可我们依然贪恋着生命。因为我们这样不容易的来到人世;因为即便是再痛苦的生命也曾经拥有过美好;也因为我们确实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如梦一般的度过。 是的,我们就是这么不容易的来了,可我们又是为了什么而来的呢?我想没有几个人会回答是为了死亡——即使我们最终不得不面对它。那么谁又能告诉我活着的答案那? 活着为什么?这个问题有没有答案? 也许有,但我想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可能都不会相同。也许活着的答案只有那个活着的自己才知道。 也许没有,时候我们并不想要一个答案来定格我们的生活。我想当我越来越老的时候,我也许会害怕自己被固定在答案中从而失去了创造与活力吧! 活着,为了什么?亲爱的,你的答案又是什么那?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