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昱宬
    推荐

    死亡,是一个非常神圣的状态。我的理解!2012年在北京与美国慧智养老产业的CEO潘先生交流关于养老产业的事情,席间聊到美国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临终关怀,动态PE高达260多倍。我们国家也有公益组织专门做临终关怀的,据说很多人购买这个服务。很久以前跟朋友聊天,说起自己老了,要么如美国好莱坞《燃情岁月》,布拉格皮特饰演的男主,将自己与棕熊搏斗葬身熊爪之下,如西藏的天葬,尘归尘,土归土;要么购买一张邮轮的长期船票,游历异国他乡,白天看美女,晚上看书,一旦死亡,船长还负责我的葬礼。想想都美。这就是当我在微信读书看到谢利卡根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就很想阅读的初衷。 此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公开课整理编撰的。 而且是一种关于死亡的哲学思维训练的公开课。 此书讨论的是思考死亡的本质时出现的哲学问题,例如我们死亡时发生了什么?通过假设死亡是一件坏事,引申出长生不老的思考,卡根教授既洞察人性又保留着幽默感,似乎在做一个单口相声,但内容是思维训练。话题也涉及自杀。但作者极力不诉诸宗教权威作为论据和论证。作为一部导论性哲学著作,本书没有在话题中预设任何背景,不过,也不好懂。 书中,卡根教授通过讨论死后存活的可能性,引出哲学终极话题:我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何物?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有哪些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假设的可能性,对每个问题几乎是95%在解析、思考、完善问题本身。界定所有问题的边界,并不断强调,还有多重可能,因为作为哲学家,意味着所知的事实并非包罗万象。 通过讨论死亡后是否可以活下来而引出二元论观点,进而再引出灵魂在肉体死亡后是活下来还是也死亡的二个推论。训练读者去假设灵魂活下来、假设它投胎是摇骰子投胎、或者是定向投胎,通过讨论质能守恒,来反证观点的错误。他一直在使用归谬法。但缺乏抽象思维训练的人,一定会在边界与内涵上处于混沌状态。不过,只要跟随卡根教授的思路,他会将公理、定理、方法抽象出来,然后跟大家一起验证是否充分且必要。 阅读此书,我们会再一次了解第一性原理,并熟悉它的应用方法。而且也会掌握哲学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它可以让我们洞见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为了照顾读者,他会对每一种可能性进行条分缕析,并且不断回到初衷,进行纠偏与梳理。 很推崇作者的科学精神对待不可知现象的态度,不轻视、不忽视,了解真正的关键问题所在去探索并实证研究,还得不断质疑自己的理性论证。这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人缺乏,需要得到加强的独立思考,质疑能力。很多章节作者采纳数学思想、替代方式:类似于将复杂的、高阶的函数降为低阶的,而且;论证绝不放过任何可能性,淋漓尽致地穷举。比如,我们会说,窥一斑而见全豹。卡根教授会说,是否有可能是花猫?是否还有可能是斑点狗? 感恩此书,让我体会到即使“难得糊涂,也需要自由意志。巩固了在现代科学、哲学、物理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等,作者充分展示了什么是最佳解释,它又是如何理解的。此几乎把所有的哲学家关于”死亡“的论述都拎出来吊打。比如:笛卡尔的二元论,帕拉图的关于灵魂不朽,顺便还理清绝对主义的边界与外延,抽象的意义,比如,谢利卡根通过对帕拉图主义引出理念,从理念引出数字、绝对的美、绝对的正义、绝对的圆,这些抽象概念,并且是永恒的,那么各式各样的灵魂(既然有高贵的心灵、高贵的灵魂,就有非高贵的灵魂等)也应该是绝对的,区别于经验世界的乱七八糟。也就是说,如果灵魂的世界与经验世界一样是毫无次序的,那么灵魂也是一个经验世界,但,这是矛盾的。于是灵魂不存在。这样的例子在书本里举不胜举。 友情提醒一下:阅读此书,需要一个品质,就是耐心。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吴家来.GaryWU
    推荐

    推荐。有点绕,层层递进,步步思辨。 年龄渐长,对生死之事考虑渐多。 一个人的真正成熟,不在于年纪,在于能平静对待自己终将且不知何时到来的死亡。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城铁
    推荐

    2021年的第一百本。这本书种草了好多年,大概2007年作者录完公开课没有过多久我就下载保存了。如作者所言,这是本哲学著作,这意味着,全书使用推理能力来仔细思考,关于死亡我们能知道什么,或者能弄清楚什么,也就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死亡。概括一下我认为的作者的几个主要观点: 1.根本没有灵魂,人是物理的。 2.个体同一性,作者倾向于肉体论。 3.两个惊人言论:一是没人相信自己真正会死;二是每个人都是孤独死去。作者认为都不对。 4.死亡的坏处——剥夺解释理论——即剥夺了获得美好的机会。这里有个思辩蛮有意思(不过作者认为并不正确): 伊壁鸠鲁的话: 所有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与我们全不相干,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什么干系。因为对于前者,死亡还未到来;对于后者,一切都已不再。 5.永生。这个话题太有意思了,作者认为永生并不是好的,可以说是很坏的(即使不衰老并保持健康也会无聊死而不得死,更不用说机能退化与衰老了,最后变成一摊永生的肉,恐怖否)。从前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跟随作者的思路,真是细思极恐。也许是有限的生命给了我们更有价值的体验,才使得生命弥足珍贵,才使得世间万物都是意义,如果可以永生,是永生,不是一万年,不是十万年,也不是百万年,而是亿万年、亿亿万年,而是绵绵不绝,你现在身边所有的一切还都有意义吗?什么才有意义? 6.生命的价值,绝不在于享乐(绝大部分篇幅也说的是这个事),其中的思维实验有意思,比如给你接入系统,在系统中要啥有啥、永远享乐,你愿意吗?反正我不愿意。 7.死亡的本质及其他特征。死了就是物理死亡,机体消失,一切归零,没有灵魂啥的剩余。其具有必然性(没有永生)、差异性、不可预测性和先有生才有死(哲学有时候会咬文嚼字和钻牛角尖)等特点。而所有这些特点反倒决定了生命的多彩多姿、弥足珍贵(我认为的)。 8.如何面对死亡,不应恐惧应该理性。其中的一段论证初读时感觉作者没能说服我: 那么,我认为这时恐惧就是不合情理的。当你确切地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并且确切地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时,你当然可能会反感将要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但这时恐惧不是合理的情绪。 比如说,人会怕疼呀,怎么解释呢?比如连续打五天相同的针,即使很确定,怕疼的人还是会怕吧。那么这种恐惧就是不合理的吗?确实是,作者没说不会恐惧不存在这种恐惧,作者说的是这种恐惧(虽然会存在但是)并不合理,明白了。对于死亡也是同理,人们会恐惧,但是并不一定合理。 9.关于自S。这也是读这本书很大的收获之一,之前本人是完全不认同(现在想来是无脑的),作者认为活下来的以后得到的美好一定少于承受的苦难,那么有可能是合理的(比如全身瘫痪失语失明失聪等等于一身,只有思维,多么痛苦的痛不欲生……),但是作者又做了非常棒的说明: 我还想再强调一下这个观点:只有从合理自利的角度出发,当生命的某一时刻糟到你会生不如死的时候,自S才是合理的。这是因为我毫不怀疑,现实中很多案例都没有满足这个关键条件。 关键要记住:即使情况变糟了——甚至永远都不会好转——也不意味着自S就是合理的。问题不在于你过得没有以前好,也不在于你本可以过得更好。问题是,生活是不是真的非常糟,糟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 其后作者还很认真很慎重地探讨了那种状态之下你的判断是否可信的问题,即: 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你有什么理由能判定自己会生不如死?你又有什么理由相信这个判断并根据它去行动呢? 最后作者提出两种立场:即功利主义(加减乘除)和义务论(大意是活着的义务大于一切),不过两者最终都可以得到有一些情况下自S是合理的。 最后的部分作者总结指出: 这一整套信念,尽管极为常见,却是错误的——从头错到尾。灵魂并不存在,我们只是机器。当然我们不是随便什么机器,我们是神奇的机器,是有感情、有梦想、有创造力的机器,是能够制订计划,并与人分享的机器。我们是人类,但我们终究还是机器。当机器坏掉时,那就是终结。死亡不是什么我们难以理解的巨大谜题,死亡并不比你的灯泡或者电脑坏掉,或任何其他机器最终会坏掉更神秘一些。 总之,应该是说在漂亮国那种ZJ信仰相对根深蒂固的地方,有些观点确实需要很充分地进行论证,比如有没有灵魂这个问题,这后面还涉及到有没有另一个世界比如天堂,这里面就比较复杂了涉及科学—哲学—神学,作者不得不慎重,但对我而言就显得冗长多余了(根本不相信那一套),这是哲学的需要(难道哲学就是咬文嚼字?就是不停地钻牛角尖—恐怕有时候真是,无知的自己难免会有如此想法)还是社会的需要(可以理解)?没兴趣的部分(比如笛卡尔柏拉图吧啦吧啦的一大堆论证,还有其他)草草翻过了事。 2021-100。#千书计划# No.100。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十二
    推荐

    关于死亡,看看哲学家们都讲了什么。 死亡,本来司空见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一口气、一闭眼、一伸腿就了事,让这些科学大佬们整的神乎其神、玄而又玄,什么灵魂论、肉体论、人格论、二元论、物理主义……如蚕吐丝,滔滔不绝@%#&,把简单的事复杂化,聒噪得如同一群乌鸦。还让不让人好好死了?我不懂哲学,但别用哲学来忽悠我。 谢利.卡根,您闭嘴吧,我活的够痛苦的,就让我安安静静、心安理得的死吧。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杨文育
    推荐

    死亡,是个谜一样的话题,目前来看并没有唯一答案! 作者谢利卡根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中国年轻人的欢迎,我想至少有两个原因吧,一个是对死者的尊重(包括守孝三年清明祭祖等)这是中国传统是仪式上的;另一个是只谈生不谈死,这是思想意识方面的。特别是后者,很多人没有受到过生死教育,对死亡有一种天生的恐惧,遇到家人死亡更是疼不欲生从此一蹶不振… 作者在这本书一开始就阐释了关于死亡所讨论的界限,这个哲学命题:当死亡发生时我们能想到什么,引导读者直面死亡这个,对死亡做出自己的思考。作者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逻辑思考方式,看着虽然有点繁琐,实际却又举例论证反正而自明的特点。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面对死亡,如果我们能够排除思维中最大的障碍~恐惧,就能更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活出精彩和有意义……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