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聊天就出局

不会聊天就出局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不会聊天就出局
    一枝花花花
    推荐

    现代性有五副面孔,也许一幅也没有。一切从浪漫主义开始,以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的面孔出现

  • 不会聊天就出局
    不周堤
    推荐

    可能比较粗糙的一本学术专著,但作者对于现代性的大胆推论令人钦佩。可以肯定的是,直至二十一世纪十年代,艺术家们都在用自己取得的伟大成就证实现代性所蕴含的惊人力量。

  • 不会聊天就出局
    千寻古特
    推荐

    比较独特的是,本书某种程度上是将审美现代性单独拎出,它不再处于社会现代性的附庸地位,而是被卡林内斯库与历史长流中其他的美学流变并置在一起。在这样的并置中,“现代”的相对性是更为显而易见的。不将其视为一个新的概念,而从历史的分界处找到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的共通性,这不仅提供了一个更为明晰的历史框架,也使得使得古今之争逐渐抛弃高下之分,“转而走向一个充满变化的新时代”。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方法论是作者的优势也是其弊病,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现代性变化的讨论会偶尔使得行文之间略显狭隘与过于强结构的僵化,前四章还可,后面用来分析后现代性时,对象就明显显得并不驯服。

  • 不会聊天就出局
    可怕的汪
    推荐

    这本和西方正典真的可以形成一个鲜明对比,一个建立在自身的主观性上,一个采取非常客观的方法,作者的辩证法运用的太好了,总是能在正反两个方向对理论进行论述,力求全面,难怪导师会那么推荐

  • 不会聊天就出局
    lu.
    推荐

    从文艺复兴至今,现代性已经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它的特质和内涵在不断更新。作者从词源学的角度,以广阔的历史和社会学视野,追溯现代性的历史,探究它最主要的五个面向,即现代主义、先锋、颓废、媚俗和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和变化,从而还原现代性本身的复杂面目,展现它内在的多层性和现代性的分裂特征。

  • 不会聊天就出局
    涂定坤
    推荐

    关于媚俗,中产阶级的趣味,似乎势不可挡,社会看似多元化了,其实更加一体化了,失去儒家思想的道德真空到底需要靠什么才能填补,哀呼

  • 不会聊天就出局
    Zichuan Xiong
    推荐

    单看书名本以为是谈艺术史,结果发现作者从艺术发展深刻分析了宗教、社会、制度、政治、甚至技术对现代性的决定性要素,特别是点缀其中先贤大师的观点与逸事,阅读感极佳,五星推荐的好书。

  • 不会聊天就出局
    黑眼睛
    推荐

    无边的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边界,是关于现实主义的开放性问题,理论的阐述和历史分析需要面对社会情绪和心灵创伤,无限放大的概念内涵会模糊问题本身。在该书中,现代性无所不包,能阐释现代社会的一切变动,它以一种历史视角展开对现代性的探讨,特别关注其内在的矛盾性。实例丰富。最后说明:没有统一的现代性,现代性是具有创造性的、多元的。这与无边的现实主义有无区别,可思考比较。

  • 不会聊天就出局
    无怀楼主
    推荐

    作者的博学让人叹服,大量引介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文学以及哲学的理论阐述艺术史上“现代”何谓。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如百纳僧衣,使人目不暇接。

  • 不会聊天就出局
    单华伟
    推荐

    不难发现,其实作者自己也没搞清楚现代性的真实面目,此书应题为《现代性简史》之类比较合适,不过是对文化史上的名人名言做相应介绍,没有提出一些具体的分析和逻辑,现代社会呈现的病症等。不值一看。

  • 不会聊天就出局
    十去
    推荐

    谈论浪漫主义就是谈论现代艺术——也就是谈论私密、灵性、色彩和趋向无限的抱负。“为艺术而艺术”是审美现代性反抗市侩现代性的头一个产儿。

  • 不会聊天就出局
    海燕
    推荐

    作者对现代性、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这几个名词的词源、内涵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梳理,不过还是有不少地方令人费解(学术性太强,读不懂[捂脸][捂脸])

  • 不会聊天就出局
    sisigs
    推荐

    写得很好,清晰,思维性强,全面。作为创作者的角度颓废和媚俗艺术的启发最大,对现代主义鞭辟入里,后现代主义我看得还是有点云里雾里并深处其中。受益匪浅就是费脑子。

  • 不会聊天就出局
    Gabby
    推荐

    现代性奠基人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即一种稍纵即逝的瞬间,且不依赖历史或传统的成就,拒绝站在巨人肩膀上,而完全以前瞻的目的出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未来之作”。现代性具备一种矛盾,既依赖于线性历史时间(现代性只能放在当时状况中,将未来畅想或实现),又立志创造和古典完全没有达到过的截然相反的高度。 在文学和诗歌上,现代性这种昙花一现、无关历史的特质让灵感能迅速凝固成一个绮丽的预言。诗人不是过去的残余,而是未来的报信人。“诗人,”雪莱的名言,“是不被承认的世界立法者。” 先锋派,这个出自激进主义的政治语言、后被大量用于艺术的词汇,实际是现代性的一种激进形式。艺术先锋派的矛盾点在于,它一方面抗拒政治先锋派和政治纪律、追求自由,一方面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屈服于另一种“纪律”,即狭隘的定义和严苛的范畴——在实践先锋派时,为了凸显自己与众不同,“哪些不能做”显得尤为严格,无疑是新式枷锁。因此波德莱尔对这个词的痛恨和鄙夷就容易理解了。 先锋派艺术的目的是有意识地:创造“失败”、不被理解和制造危机;是一种想尽办法只想产生失败结果的颓废,主动欣然自嘲自毁自灭。 当用在文化上,先锋派就是一种伦理的暴力,以摧毁现有理念和制度为目的,建立新的文化。然而二十世纪5、60年代的时候,它讽刺性地成为了“大众流行文化”,它的戏谑、冒犯、亵渎被大众越发接受,变为娱乐对象,被欣赏和模仿,所以有了“先锋派已死”这样的说法。死是因为它在这种讽刺的矛盾下,断然不可能再生出新的创意。 颓废,最初来自于基督教关于末日审判的信念而产生的绝望,真正提出颓废派概念的是尼扎尔,他反对浪漫派不受控制的细节描写、细节繁荣到破坏整体性和连贯性、还有不符合理智的想象力描写,因此把此类行为视为颓废派。此时让我一下子想到尼采对于瓦格纳作品的批判,想来其理论源头原来在尼扎尔的颓废派理论。不过,尼扎儿本人对瓦格纳非常赞赏,认为后者通过音乐创造了视觉效果,获得synaethetics。由此出发,颓废在艺术上表现为各个领域的交融,表现形式上的无所禁忌,具备高度个人主义,因此和充满了无政府主义者的现代性领域产生响亮的回音和共振。 尼采是颓废的反对者,因为他认为颓废不仅是意志力的衰退,更善于以欺骗的手段伪装成比自己更高规格的事物,比如空虚伪装成丰盈。因此颓废是每一个时代都值得警惕的病症,而不限于某一个时代、某一个群体。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不要混淆一般意义的颓废与颓废主义。尼采被后世认为是颓废主义源头。何为颓废主义?在比尼著作中,“颓废主义意味着自我的扩张,意味着自我逾越其固有的传统边界。”此外,颓废主义的前提是受到自我的危机感迫使,做出改变。 再看媚俗艺术。媚俗艺术是披着先锋派外衣的美学广告,具有欺骗性的坏趣味。媚俗一词来自德国,德语kitsch。其他国家的语言几乎没有完美表达这个意思的词,除了西班牙语的cursi(庸俗艺术),它是唯一可以表明媚俗艺术概念内含的两方面意思,即坏趣味的欺骗与自我欺骗的单词,可惜只在西班牙为人所知。媚俗艺术的例子很多:一个廉价的希腊雕塑复刻迷你版,是媚俗艺术;富豪家中悬挂昂贵伦勃朗真迹,也是媚俗艺术——因为它代为执行了炫耀行为。 媚俗文学则是那些易读、易搅动人心、不需要读者动脑只要被动接受书本内容、提供娱乐价值远大于学术价值的书。现在的网文、没有营养的畅销书、八卦实质的书就是绝佳例子。平庸和享乐主义,是民主、资本主义环境中的人暂时逃离枯燥日常、填补精神空虚的唾手可得的工具。 但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的人容易流于媚俗文化?本质是资本主义影响下世界变化多端、缺乏连续性,最简单的例子,你今天有的工作明天可能就被人替代了,你毕竟只是一个螺丝钉。因此大众容易产生及时享乐的想法,资本主义也善于利用这点,使用文化工业模仿、复制、再造、标准化地生产出任何刺激平庸生活的东西,这就体现了资本主义最崇尚的“效率性”。效率性还体现在,由于生产商已经知道媚俗文化的受众特点(比如利用大数据),因此可以模式化地、针对性地生产或推送他们想看、想用的事物,这些事物容易接近,易得,带着平庸审美,给消费者一种“放在家里看着就很美、很有感觉”的氛围美感,虽然实际消费者并不知道它是抄袭某某的廉价复制品。媚俗艺术的制造商从商业盈利目标出发,给普通消费者一种错觉,似乎自己轻松就能体验到原作的那种真正的、永恒性的美。所以回过头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媚俗艺术是自我欺骗了。 读得停不下来的一本著作,精神的饕餮盛宴。偶有与作者向左的意见,更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看看他到底理由在哪。

  • 不会聊天就出局
    推荐

    “《大罗贝尔词典》用夏多布里昂《墓畔回忆录》里的一段话来表明“现代性”的意义。在暴风雨天气里的浪漫派式山景中(加上诗意的急流和远方响起的羊角号),夏多布里昂对比了一座乏味海关建筑的“粗俗与现代性”和一座“哥特式大门”所隐含的壮与美。” 断续看完了,以后还得看,再看要有具体作品的阅读作铺垫,不然白看。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