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关系课

人脉关系课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人脉关系课
    十里~长亭
    推荐

    很难的的一本好书,每一句话都那么富有哲理。让人忍不住想花费半生时光来解读。

  • 人脉关系课
    阿里
    推荐

    用显微镜般的视觉来观察人性,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独立世界。 我们的所有内心,印象,观念,情感,都存在着一个渐次的逻辑,像是一剂心胸开阔的疗药。

  • 人脉关系课
    政清
    推荐

    在西方,自柏拉图开始,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不断地思考、争论,直到大卫休谟,终于形成了系统的《人性论》,煌煌几十万字的巨著,直视人性的本质!我想休谟的伟大需要透过哲人的视角来呈现: 艾耶尔(1936)在发表他知名的逻辑实证主义时这样说道:“我在这篇论文里提出的观点是源自从贝克莱和休谟的经验主义衍生出的逻辑结论。” 伯特兰·罗素(1946)和Leszek Kołakowski(1968)都将休谟视为是实证主义者,认为知识只有可能是从对于事件的观察上衍生而出—从“对感官的印象”或是“感觉的数据库”里得出,同时其它任何不是透过观察经验而得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15)写到当他在构思狭义相对论时便是受到了休谟的启发。 卡尔·波普尔(1970)指出虽然休谟思想中的理想主义在他看来是对于“常识的现实主义”(common sense realism)的有力反驳,而且他也认为常识的现实主义是个错误,然而他后来发现休谟在本质上其实也是一个常识的现实主义者—这个发现还让他无法置信了好一阵子。 埃德蒙德·胡塞尔(1970)认为休谟的著作中表现出现象学的特色,因为休谟证明了一些感觉是与其他的感觉有所关联或是互相连结而形成的,这些感觉集合起来便成为一个在心灵以外的世界。 Barry Stroud(1977)主张休谟是一名“自然主义”者,因为休谟将人类生命中的各层面都视为是与自然相连结。他将人类放在一个有智慧的自然世界中,而不只是把人视为是一种与外界不相连的思想灵魂。 Terence Penelhum(1993)则认为休谟是追随了斯多亚学派、伊比鸠鲁学派,以及怀疑主义学派传统,因为休谟主张我们应该追随自然以避免思想的焦虑。就如同那希腊化时代的哲学家一样,休谟认为我们应该先了解我们自己所处的自然本质,而不是贸然进行任何哲学思考的冒险。 James A. Harris(2015)认为,休谟既不是名声与金钱的追猎者,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而系统的研究计划。休谟的一生,对文学的热爱始终是他主要的志趣。在休谟那个时代,“文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学问的整个世界,包括历史、神学、哲学和宗教等等。休谟一直以”学者”自居,所谓的学者就是学习的人,但是他所学的是一般性的东西,不是学术性的专业研究,也不是狭隘而好卖弄的绅士的博学。所以休谟在各个学科之间往来穿梭,自由翱翔。当他的家人以为他在读法律教科书时,实际上,他不仅读着西塞罗,也在读维吉尔。他为所有一般性、原理性或根源性的问题激动着,始终地为自己的文字风格而着恼,寻找着最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又能够被大众所轻松理解的表达方式。

  • 人脉关系课
    暴力熊卍
    推荐

    能够被奉为“哲学的神明”,可见休谟在西方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在《人性论》这本书中,从知性、情感和道德三个方面,阐明了哲学思辨必须立足当下的科学体系,充分依赖实践和经验,摆脱不合时宜的形而上学。经验主义观点的提出,如同导航的灯塔,为深陷虚幻空想迷雾中的哲学家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一、印象与观念的重要关系         我们常说“第一印象”,就是初次呈现于心灵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它原始、直观又猛烈,往往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一个形象气质邋遢、言谈举止粗鄙的人即使身怀绝技,也很难让面试官在第一轮招聘中所接受,印象可以理解为一张在你脑海中定格的画面照片,第一次感受到时形成感觉印象,通过记忆保留它最初的秩序和位置,大脑通过记忆反复提取这张照片,不断叠加的复本就是反省印象,当印象被大脑的想象力加工,并经过思考推理的“模拟和草拟”,就会变成观念。所谓三日不见,另当刮目相看,观念是可以不断更新变化的,从单纯到复杂,从简单到复合,因为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区别于记忆的相对固定,想象不受限制,总是把一张张照片重新组合、撕裂拼接,任意变换它们的位置和顺序,我们见过马和鸟,就会想象出长着翅膀的飞马。按照休谟的观点,可以把印象特别是反省印象看作颜色、味道以及其它可感知的性质,可以把观念看作物质的广袤与填充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遍性。研究物质的相互关系、存在状态和实体结构,就是复合观念赋予哲学的第一原则,饱含着“第一科学”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印象与观念之间、观念与观念之间、观念与理性之间的联结规则,是休谟对人性研究的重要支撑,只要一切有差异的观念都能够被分离,在观念之间产生的关系、矛盾和一致性,就是人类所有知识的基础。他划分为相似关系、同一关系、空间和时间关系(相近关系)、度量或计数、共性的差异程度、相反关系以及因果关系,其中,相似关系、相近关系和因果关系这三种联结方式,应用范围广,对观念的依赖性强,对于读者而言,也是易于理解的。一个人在纽约抢劫杀人连续作案,我们就可以将被害对象死亡的直接原因归结于杀人者,还可以从几起命案中推理出他的作案动机和后续可能使用的作案手法,并将时间跨度不大的纽约范围内的杀人案件作以对比,但是不会直接推理判断10年前华盛顿的某起杀人案与他有关。这三种方式对观念影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惯性思维,即长久的习惯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发现那些常见的各个对象彼此有一种类似的关系时,我们就给予这些对象的全体一个同样的名称”,如果首先将这个纽约杀人者定义为凶手的话,那么你不管在任何地方看到一个杀人的情景,你的记忆就会根据你的需要唤醒观念,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想到凶手这个字眼,这是一个从抽象到一般的过程,按照我对休谟思想的解读,像维特根斯坦那样试图从语言和词汇入手去解释哲学的本源,也是舍本逐末的。         从古至今,时间和空间始终是哲学家纠缠不清的问题,奥古斯丁的困惑我也感同身受,“我知道时间和空间,但我却解释不清”,休谟用印象的定义再次将抽象问题简单化,书中写到,“沉睡的人是意识不到时间存在的,只有当他时快时慢地接续各个知觉,所以在他想象中便会表现出长短不同”,印象翻照片的工作模式让我们感知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那些物质孤立静止猜测的流行,是由于大脑的原始本性和结构决定了知觉必然存在界限而导致的,休谟举了一个很形象生动的例子,迅速转动烧红的煤块,只能看到一个不存在间隔的光圈,但是我们不能说煤块就是静止的。         二、观念对情感道德的作用        书中将情感、道德作为并列内容划分,实际上它们只是印象与观念的延伸,体现出知性对人类情绪的鉴别能力,“依据自然的原始结构、某种性格与情感一旦经过观念与思维,苦与乐就产生了”,休谟一语道破情感本质,同样可以用三种关系充分解释。我们的骄傲让我们对别人的骄傲感到十分不快,我们自己的虚荣让我们难以忍受别人的虚荣,这正是相似关系、相近关系在作怪,我们只会和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比较财富收入,少则嫉妒、多则炫耀,既不会和乞丐比,也不会和马云比,“每一种快乐,在脱离群体独自享受时,便会消退,而每一种痛苦也因此变得更加残忍而无法忍受”,社会的炫富现象印证了休谟的观点,有的人如果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钱,简直是夜以继日地折磨。此外,较为强烈的情感对较为微弱的情感的联系程度更为密切,小孩即使以非常滑稽的行为摔断了腿,家长也不会被哈哈大笑的快乐情绪占据而忘记可怜心疼。        众所周知,情感和理性往往是对立的,它“依据某种遥远的观点或考虑所作的一种普遍的镇静的决定就是那个理性”,进一步讲,“有些德是为了应付人类的环境与需要所采用的人为措施或设计,因此引起了我们的快乐与赞美”,可以看出,休谟认为理性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的自我约束,人类个体的生存能力不如一只猴子,只有通过社会的分工协作才能立足和发展,正义的本质是一种协议,“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缔结,从而保证那些外物的稳定占有,这样每个人就可以放心享受凭借自己勤劳与幸运所获得的全部财物”。         三、对部分哲学思想的驳斥         休谟哲学思想的起点是建立在经验与观察的基础之上,“在精神哲学中,如果企图用同一种方式消除一切疑难,那么这种思考和设计必定会扰乱我的自然心理原则的作用,而使我无法根据观念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不能超越经验,这点是可以确定的”,可以说,经验主义哲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逻辑规则,与陆王心学观点不谋而合,也是对我们所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刻阐释。他认为人类心灵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想象的观念不是无限可分的,书中有力反驳了缺乏模型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虚无缥缈的空想家,“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具备的条件,就是对于那种想探求原因的过度欲望要有所约束,而在充分数据的实验建立了一个学说以后,就应该感到满足,更进一步的探求将会使他陷入模糊的不确定的推测之中”,这或许是对尼采寻求“超人”之道的否定,也是康德“二律背驰”思想的起点,“我们只能凭借经验,用一个对象的存在来证实另外一个对象的存在”,超越经验的理性无法驾驭,将失去它的唯一性。         对于那些故弄玄虚、沽名钓誉的哲学家以及把哲学神秘化、宗教化的投机者,休谟讽刺说,“和人类原始的,没有任何偏见的概念相反的那些见解,哲学家们通常都会贪婪地加以信爱,表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超越通俗看法的观点”,按照经验主义的观点,单纯的印象和观念不包含任何能力或效能,不存在任何一种现象,能够对对象的性质进行解释,抑或是我们不曾凭借经验与记忆就预见的能力,“除了知觉以外,心中就再也不存在其他东西了”。            

  • 人脉关系课
    陈俊
    推荐

    以道德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性或者行为才能受益更多人,才能存在更长久。

  • 人脉关系课
    吴宇
    推荐

    这本36万字的书,使用了2265个汉字。其中“观念”出现1655次,“对象”1560次,“关系”1019次,“情感”948次,“印象”724次,“在某种程度上”22次,口头禅是“从一个对象推到另一个对象”。 观念+对象+关系+情感+印象,这些词在全书的密度是1.6%,也就是说每一个段落你都能看到作者在神叨叨的念这些词。 不要抵赖翻译。大卫休谟应该好好的仔细的反省自己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本书应该交给其他人重新写一遍(事实上他自己也重写了一遍),别翻译了,原本留给有缘人看吧。

  • 人脉关系课
    💡启智启慧启善@照看心相
    推荐

    世界和平 社会和谐 内心和煦 ,为何是整个人类社会集合的终身轮回奋斗目标❓因为:::我们自认为自己至少是比希特勒好的人,但并不知道也不承认:我们其实并不是比特朗普更好的人💡

  • 人脉关系课
    那一处灯火阑珊
    推荐

    人性在自然属性中本无善恶,犹如白纸;人性在社会属性中逐渐形成善恶,一体两面。性善论乃人性优点,性恶论乃人性缺点。 性善论 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是我国中期人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法国哲学家卢梭。斯多葛派认为人虽然有自利要求,但是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从而取得和谐。卢梭则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乐、天真而自由,只是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 性恶论 我国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况)。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由恶变善。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所以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之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之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生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之焉。然则纵之人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论,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荀子的两个著名的门徒李斯、韩非子等,这是性恶说的坚定支持者。尤其是韩非子,更是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并由此毫不余力的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欧洲思想家奥古斯丁、叔本华等。基督教的原罪说也是一种典型的性恶论。它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违背了上帝的意愿犯了“原罪”,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既负有慎重的罪恶——“原罪”。因此,人要用忏悔和良好的工作以及服从某种禁忌、戒律等来获得全能全知上帝的宽恕。否则,人的灵魂就不能进入美丽的天堂,而只能沦落于苦难的地狱。 无善无恶论 我国最先主张“无善无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告子。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首推英国近代思想家洛克的人心白纸说。该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的,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他认为善与恶的心里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造成的。此外,后来的美国哲学家詹姆士和杜威,也可以说是性无善恶论者。杜威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善绝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它仅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事物而已,它是相对价值判断。而人性都有发展成善的可能性,只要有适当的教育,人足能养成善良的品性的。 有善有恶论 我国最先主张“有善有恶论”的是战国初期人世硕,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后世赞成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董仲舒、杨雄、王充,唐代的韩愈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柏拉图认为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当理性能驾驭欲望和意志时,就能获得善。反之,就是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有理性和情欲。人生的目的在于用理性节制情欲于一个合理的状态,恰到好处,以获得人生的幸福。康德则认为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实我”,一个是“真我”。“真我”是理性主导的我,“实我”是情感主导的我。“真我”因为善性的约束而高于恶性欲望的“实我”。             ——摘抄

  • 人脉关系课
    未了
    推荐

    惟有哲学能够深刻诠释人性与事物的规律,读完这个感觉流行的通俗读物确实是表浅的。虽然有些东西晦涩难懂但还是硬着头皮看完了,也是至今完整读的第一本哲学书籍。深刻和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让我深深叹服,但晦涩之处也让我雾里看花迷迷糊糊。存在事物,获得印象,再而行程观念这是休谟哲学的根本基础。同时他也在遵照客观实物的前提下提出一切与自己相关的能够感知的一切才是你所有的世界。而佛教指出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他也深信无论是美德还是恶意不过是在两个极端摆渡的幅度而产生的差别。其实这也和老子所提倡的善与恶只是一瞬间的相互转化不谋而合!太极其实也是此理。世间无论什么文化也好,哲学也好,宗教也好他们的道理都是交集互通的。而且其宗旨也是为人类谋福祉,否则这样的知识就是没有用处的糟粕,而迷信和邪教就符合这样的特点。哲学这座高贵的象牙塔是属于普通人的不应该被尘封在书橱里只是学者的专利。多读读哲学,多静下来思考或许困惑,迷茫,踯躅的决策也会柳暗花明。还有一个深深叹服之处是休谟在写成此书是仅仅26岁,我辈只能望尘莫及了。但不断学习思考确是我们不能松懈的,既然天赋不及就更要努力了!     

  • 人脉关系课
    山东大汗
    推荐

    全面论述,揭示人性。 爱恨情仇,善恶本源。 文化宗教,政治哲学。 思想深刻,不可多得。

  • 人脉关系课
    柚子
    推荐

    西方社会思潮,也就是自由主义的书,主要分为功利主义和契约学派。而大卫休谟这本《人性论》,可以理解为功利主义一派的书(附带一提,还有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穆勒的《功利主义》等,有时间会读一遍),而契约学派,则包括卢梭《社会契约论》,罗尔斯的《正义论》应该也可以归为此类。 《人性论》是大卫休谟的代表作,电子书大概1500页(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大概800页),不算厚,坦白讲,凡是带论的基本都是成体系的书,包含着作者认识和看待,理解整个世界的观点,所以如果不是比较有耐心,基本上看不太下去,也不太容易看懂(什么资本论,正义论,货币论……) 书本包括三块,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论知性的部分基本在讲认识论,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第二part讲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 在第一部分论知性部分,讲的是人对外物的认知,也即认识论的部分,休谟认为,建立人性科学的全部材料是在感知中提炼的。感知作为意识内容的东西分为两种,即“印象”和“观念”,它们是两类知觉,印象是初次呈现在心中的感觉,情感和情绪,而观念是由记忆和想象对以前印象的再现,是思考和推理中的印象的模糊心像,单纯观念有单纯印象来对应,而复合观念则未必,比如幻想的产物,如长翅膀的马,人首蛇身等。然后印象又包括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感觉印象可以理解为通过感官(文中叫官能)直接的感受,反省印象是反省得到的,其实休谟没有太把反省印象和观念给分开,这么说吧,观念是反省印象通过记忆和想象的方式复现的。这两者的差别是记忆一般强烈稳定无变化,而想象可以自由地改变和移量它的观念。然后接着往后聊观念,观念大体是实体观念和样态观念两类,我个人认为,实体观念是对一个实体的描述,不会因为加入某种性质而改变其范围,举个例子,我们对黄金(这一实体)的观念可能最开始是一种黄色,具有某种重量,具有延展性和可融性的,当发现它可以溶解在王水中的时候,我们就把可溶性这一观念加诸这一实体上,但并不影响它的范围,仿佛它原本就具有这种性质一样,而样态观念大概是比如对“长的高”“美丽”“舞蹈”等名词的观念,随着我们加入的条件越多(比如要170cm以上),会筛选掉一部分主体。 然后往后面聊到关于知识和或然推断,休谟聊了七种哲学关系:同一,因果,空间与时间(前三种是存在比较的),相反,类似,数量的比例,任何性质的程度(后面四种是绝对地取决于观念的),而其中休谟着重讲了因果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休谟认为因果关系都是人为的认知过程,经验主义让我们发现某件事情常常紧跟着另一件发生,便由一个可以推到另一个,一个叫做原因,另一个就叫做结果,这种根据经验的推论是习惯的结果而非理性,但休谟并不排斥这种习惯。《人性论》的观点是后续贝克莱哲学的前端,核心在于经验主义,怀疑主义以及不可知论(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人的感觉是人的思想、认识观念的唯一来源,因此,人的认识对象只能限定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只有人感觉到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物质世界”是无法感觉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由于“人只能认识感觉”,而对于感觉产生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是不可知的,这就是不可知论)。 第二部分是讲论情感,是接着第一章往后延伸,大体是在讲由反省印象(前面讲过,观念是反省印象通过记忆和想象的方式复现的)衍生出的感情,如美丑,爱恨,喜悦与悲伤,谦卑与骄傲,其中提到了谦卑与骄傲的对象是自己,也即自己对快乐或者痛苦的印象或想象的观念结合,而爱恨的对象是另一个人,另外提到说我们对富人当权者的尊重是源于我们的同情心而不是期望从中得到好处,我个人理解大概是说当我们知道富人可以得到尊重的时候,也意味着自己成为富人的时候可以得到同样的尊重;对弱者的怜悯则是源于我们的想象(大概是身临其境的feel)。而恶意和妒忌的来源可以视为反向的怜悯心理,是出于与他人比较的进一步得到的痛苦和失落感(注意是进一步而不是本身的痛苦,而是对比产生的痛苦),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妒忌有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就是妒忌的对象往往不是远远不成比例的对象,而往往是接近的对象,举个例子,你对同伴的天赋的嫉妒会超过你对朗朗,李斯特的嫉妒感(因为这种不成比例,所以往往会成为尊敬乃至崇拜)。突然想到黄执中在奇葩说超级英雄那一期讲到了,神是不能鼓舞人的,只有人才能鼓舞人,愚公移山的结局是晚上两个神仙把山移走,那个不鼓舞人,是移山的精神和过程才鼓舞人,大抵也是如此吧。 第三部分是讲论道德,也是基于前两部分的延伸,先聊了一个恶与德的关系,休谟认为恶是先于道德而存在的,只不过人类认识到了道德之后选择约束恶的存在,但我还是认为善恶的定义是人为的一件事情,毕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要用善恶来划分实在是有点奇怪。往后面休谟也提到了分工合作的作用,个人无法解决1.工作繁重的任务2.多方面的需求导致技艺的不精通(这一块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提到了,当每个人都需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的时候,很难在某一方面达到精通,而当社会开始分工之后,可以节省工作切换的时间,在熟练度上的差距,以及由于长时间从事同一方面工作进而对节省工作的器械或技术的发明(也即熟悉带来发明的灵感)。另外休谟意识到正义是源于一种人类契约,也即你的我的的财产权以及所有权的划分,唯有当任何东西足够多的时候,多到可以满足所有人类的欲望的时候,这个时候财产的区别(或者说概念)就消失了,他是否认诗人笔下的黄金时代的,也就是说桃花源记里面的社会或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都是基于物质极其丰富的情况下,这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这本书虽然叫做人性论,但其实并不像我最开始想象的对人的各种欲望或者心理进行描述,反而是讲自己的一套认识世界的体系,说实话现在啃哲学书还是少了一分耐心和一分经历,加之中西方观点和时代的间隔,导致有很多地方看不下去,比如讲时间和空间的无限不可分性的论证什么的,看完这本书之后一段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再碰哲学书了,看几本小说调剂一下吧。

  • 人脉关系课
    默默
    推荐

    ”每个不同对象的交替变化是很容易产生的,心灵几乎感觉不到,所以在想象那个与之相关联的观念的时候,也就夹杂着它从现前印象所获取的所有强力与活泼性”。

  • 人脉关系课
    YR
    推荐

    拖了很久读完,想想再想想,就把这三段感受说一下吧,“敬而远之”、“似是而非”、“一读再读”。

  • 人脉关系课
    叶远虑
    推荐

    人是什么?如何与人相处?人性论各处了一部分答案。从知性,情感到道德,形成完整哲学体系。值得读一读,了解自已,也能够感受人性。

  • 人脉关系课
    尚璇千寻
    推荐

    亚当·斯密在为休谟写的讣告中说:“总之,无论在休谟生前或死后,我始终认为,他在人类的天性的弱点所允许的范围内,接近了一个理想的、全智全德的人。” 休谟一生写下了各类影响深远的著作,主要有《政治谈话》《自然宗教对话录》《英国史》等。他最著名的哲学著作除《人性论》之外,还有《人类理智研究》,该书是《人性论》的缩写本,把康德从“教条式的噩梦”中唤醒的就是这本书。 《人性论》写于休谟游学法国期间,当时休谟还不足30岁,但“它从印刷机上下来就是死胎,无声无息,甚至在狂热者中也不曾刺激起一次怨言来。”《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讨论理智、情感和道德,阐明了休谟最主要的哲学思想。 休谟认为,建立人性科学的全部材料是在感知中提炼的。感知作为意识内容的东西分为两种,即“印象”和“观念”,它们是两类知觉。印象是指初次呈现于心灵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具有较多的力量,比较猛烈。观念是指由记忆和想象对以前印象的再现,即对印象的“模仿和草拟”,是思考和推理中的印象的模糊心像。一切单纯观念都有一个单纯印象与之相应,但复合观念则未必那样,没见过长翅膀的马却可以对它进行想象。这是休谟在哲学中建立的“第一条原则”。 《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知识和或然推断的论述》一节。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人为的,不具有确实性。人的因果性观念完全来自感觉经验中对“相似性”例证的观察:我们看到两个类似的现象不断地按先后顺序重复出现或“恒常会合在一起”,便由这一个推到那一个,把一个称为原因,另一个称为结果。这种根据经验而来的推论完全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但休谟并不贬低习惯,他指出:“习惯就是人生的伟大导师。只有这条原则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 《人性论》发展了贝克莱哲学,它的经验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对康德以后的西方哲学产生了广泛、深远而又十分复杂的影响,直到今天它的许多方法和结论对于哲学的进步仍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