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周周来口粥
    推荐

    转:说到批判性思维,很多人觉得,那不就是抬杠吗?不是你说是,我非要说不是,你支持什么,我就非要反对什么,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批判性思维比的就是口才好,但实际上很多口才好的人,反而往往缺乏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这个“批判”其实并不太准确,甚至在中文里面有点否定、批评、抨击的负面意思,批判的英文是“Critical”,这个词是来自于希腊词(Kritikos),意思是分辨力,决断力或者决策能力的意思,它强调的是理性和逻辑在思维中的重要性,它的目的是形成正确的结论、做出明智的决策。所以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批评、否定,或者教你如何抨击别人的一种思维能力,而是指如何提升分辨力,判断力的一种思维,或者简而言之,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维过程的再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其实同样,未经批判性思维审视过的结论,也是不值得相信的。 在介绍具体的批判性思维之前,让我们先来具体看一个例子。小王去一家公司面试,然而面试被拒绝了,他没有拿到心仪的offer,于是很伤心,也很失落。他开始想,是什么原因呢?他想到了第一个原因,他觉得是自己没有熟人内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前两天他的另外一个同学,因为有内推的机会,所以,很快就拿到了一个不错的offer,他开始生气自己没有同学这样的好运气。 另外,他还想到了一个原因,他觉得今天的面试官对自己有偏见,因为进门的时候,面试官都没有看他一眼。而且面试官是一位女的,他想到了过去几次面试失败,好像面试官都是女的。而且在他面试结束的时候,面试官也没有送他出门,他越想越觉得不服气,甚至还有点愤怒。当然,小王还可能会想到其他原因,但是大家看出这里的问题了吗?小王思维过程的缺陷在什么地方呢?小王用到了几种思维方式,比如类比推理,他类比他另外一个同学,他也用到归纳推理,从一些小细节归纳出,比如面试官是女的,面试官没有正眼看他等等,归纳出他面试失败的原因。但问题在哪里呢?他并没有达到批判性思维的层次。 我们来看批判性思维要经历的三个过程,你就明白了,分别是:体验、解释、分析。小王面试失败了,他很不高兴,这是体验,体验会产生自然的本能的情绪,这是第一阶段;小王开始试图解释自己的失败,而且还主要是从外部找原因,没有内推机会,面试官是女的等等,他的归因是片面的,他没有去找自己自身的原因,也没有分析客观规律。比如他面试表现怎么样,他的能力和岗位的匹配程度怎么样,以及他这种岗位在市场上的面试成功率怎么样等等。小王的思考,只停留在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对体验进行解释,他没有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批判性思考,他仅仅是通过类比,简单事实的归纳,理由因果关系得出了自己以为正确的结论。或者说,他只是对自己面试失败这件事,提出了各种假设和猜想,但他并没有对假设和猜想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比如,他和同学的情况真的类似吗?除了在没有内推这点上具有差异,在自身能力,应聘岗位,面试技巧上没有进行相应的类比。 其实,面试失败有很多因素,除了主观的因素,还有客观的因素。从整体概率上来看,市场上大部分岗位,从面试到录取,录取率其实都很低,比如之前我们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岗位,面试的录取率就低于10%,甚至一些重要岗位是30或者40分之一。所以,从概率上讲,一次或者多次面试失败,都是大概率的事件。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偏见,体验到了事实,就给出主观解释或者猜想,然后,我们就会倾向于去证明自己的猜想,而不是证伪它,我们会去找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就像小王一样,他猜想自己可能是因为没有内推或者熟人,然后他就想到了他同学的例子来证明自己这种猜想。 好了,这个故事讲完了,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这类似的事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和判断,而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判断和决策呢?批判性思维就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里面,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一直把批判性思维当做各类课程的贯穿理念。而目前市面上,我们其实很少人会专门接受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地方,也比较少系统地学习,国内大学都很少有专开设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包括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在内的一批学者和教育家,也在积极推动学生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和训练。 另外,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很缺乏的一种思维能力,这跟我们文化其实也有一些关系,我们文化比较讲经验和直觉,而批判性思维是比较注重理性和逻辑。另外,我们的文化也比较讲究容和认同,而批判性思维常常需要反驳和质疑,尤其是对自我的质疑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性,更需要一些勇气。但其实批判性思维,在今天已经越来越重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今天的信息太多,我们辨别能力需要加强。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一个事情,你可能会看到100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貌似给出了言之凿凿的证据和结论,我们该信谁呢?观点有很多,但真相只有一个。所以,在今天,我们普通人其实越来越很难分辨是非。在过去,在信息和媒体没有这么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只要信奉权威就可以了,信息至少被权威和专业的人过滤过一次,可信度很高,但今天情况已经完全变了,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改变或者影响你的想法。 第二个,今天我们的选择也变多了,需要我们更理性和谨慎地做出决策。过去我们一生中面临的选择比今天要少很多,婚假是家里父母安全的,工作是国家分配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我们所选择的范围都非常有限。而今天的我们,面临的选择太多了,但选择多并不是好事。实际上,选择过多反而会降低我们的幸福感,在《选择的悖论》这本书里面,告诉我们,如果有100个选择,你只能选择1个,那么就意味着你选择任何一个,都会失去另外99个,而我们天生厌恶损失,所以,选择意味着满足感幸福感的下降,甚至还会带来焦虑,因为,我们总感觉自己选错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双11和618之后,退货率都非常高的原因,冲动和情绪是理性的重要敌人。那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呢?就要用到批判性思维了。 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利于我们做出高质量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培养我们一种保持怀疑的精神,和理性思考的习惯,也让我们的思维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就像哲学家笛卡尔说的:如果我们没有证据和理由支持某一结论,那么绝不会相信它为真。 批判性思维并不容易,它需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并且持续的在实践中训练,而且,即便是做过很多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人,也很容易犯常识性的错误。比如特朗普说注射消毒液可以治疗新冠疫情,而很多美国人却真的信了;英国一小部分极端分子说5G基站信号会传播新冠病毒,也有很多人真的信了,你可能觉得他们怎么这么傻。保持批判性思维并不容易,除了要进行理性思考以外,还要排除各种固有认知、本能、情绪、语言、外部权威、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今天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无数选择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左右为难。我们唯有练就一双火眼金星,才能稍微明辨是非,做出明智的决策,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复杂世界中明智的人。

  • 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刘杰
    推荐

    用时14小时,纸质笔记4.5页,补上基础教育中缺失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一课,该书为美国大学教材第10版。全书的主要目的:指导如何展开批判性思维,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明智的选择。简称,守护智商税。 【长篇幅预警】 用五个部分进行展开: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2、开展批判性思维这架车的三匹马? 3、如何进行说服与如何进行误导? 4、演绎论证与非演绎推理:获取工具 5、道德、法律和美学推理:三个特别领域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定义+基本结构+需注意问题 1.1定义:批判性思维 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考量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 1.2核心:完善我们的思考的办法(像思维的教练一样对自己的思想展开批判) 1.3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1.31论题:问题(客观问题) 1.32论证:前提+结论(前提必须是真的,并与结论相关)(前提进行理由陈述,为结论提供支持) eg: 论题:这车是不是该换了 前提:刹车不灵,发动机烧机油,变速器不灵,发动都困难 结论:我们该买新车了。 1.4最需警惕的问题:认知偏差 包含(含eg):信念偏差(非洲怎么可能富饶)、可得性启发(AV如此看来日本很开放)、消极偏见(不可能有人会喜欢)、圈内偏见(长得这么好,一定是我们这的人)、服从权威(他穿了白大褂)、从众效应(大家都买了) 原因:我们的思维更倾向于“我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而非“此观点是否合乎逻辑”。 小结:批判性思维是完善我们思考的方法。基本构成:论题+论证(前提+结论),即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我们最需警惕的是认知偏差扭曲。 2、开展批判性思维这架车的三匹马? 关键词:两类推理+定义问题+可信度 2.1两类推理 2.11演绎推理(旨在证明结论)(前提为真,结论可靠) eg:前提:A比B高,B比C高 结论:A比C高 2.12非演绎推理(旨在支持结论)(前提支持度越高,结论越可信) eg:前提(低支持度):丈夫多次威胁妻子 前提(高支持度):凶器上有丈夫的指纹 结论:丈夫是凶手 eg:柯南“真相只有一个” 2.2定义问题 背景:模糊、歧义、抽象会引起表达及论证含混不清。 定义问题:即发现问题。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是清晰地思考。 eg:“你是个变态”“我有个问题,你对变态是如何认定的呢,如果你指的是我生活上不同他人的特立独行的话,我承认,我确实是‘变态’” 2.3可信度 审查可信度(两个方面):质疑观点本身和质疑观点的(信息)来源。 2.31评估观点本身:取决于该观点和我们的背景信息有多大程度的一致性。 PS:背景信息取决于了解的信息量和知识储备 eg1:这个疗法有问题,我是生物学博士王老 eg2:这个疗法有问题,我是热心市民老王 2.32评估信息来源:利益相关方和专业性 标准:利益相关方,可靠性程度较低;有与当前问题有关的专业经验,可靠性程度较高。 eg(利益方):砖家:“这支股票好。背后的庄就是我做的” eg:(专业性):辅导员:“我有经验,是考研/学校经验,但并没有就业经验。学生都问我,我也很无奈” 小结:开展批判性思维,第一步先定义问题,提出对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当然面对主观性问题也可很好进行规避。再则通过观点本身和其信息来源进行可信度评估。 3、如何进行说服与如何进行误导 关键词:倾向性表达(说服)、诉诸情感(误导)、诉诸人身(误导) 3.1通过修辞→倾向性表述→说服 3.11委婉语(不提负面)与直言语(强化负面) eg:“遗产税”与“死亡税” 3.12贬抑(降低事情重要性) eg:“只不过是”“所谓的XX” 3.13刻板印象(过于简单概括) eg:“右翼分子”“男人理性”“女人感性” 3.14加载问题(鲜明的暗示) eg:“你一直这么喜欢赌博吗” 3.15修辞性定义和修辞性解释 eg:“如果你理解了,就不会问了”和“我想我是喝醉了” 3.16替代证明(有依据但不知是什么) eg:“据有关部门/相关人士/可靠消息” 3.17重复(简单并不断) eg:脑白金广告 3.2诉诸感情(正面与侧面)→误导 谬误结构:提出的结论但其论据缺失或无法支撑/支持,(直接)通过情绪(恐惧、愤怒等)替代,促使对方代替推理和判断。 3.21正面:愤怒、威吓、同情、妒忌、群体思维、民族主义等 eg1(美国):“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中国拥有我们” eg2(售楼小姐):“要买赶紧,我手上有1万人在等着呢” eg3(情侣):“如果你不接受它,就是不爱我了/我就不喜欢你了” 3.22侧面:转移注意力、众所周知、合理化、以错制错 eg1(转移注意力):律师谈被告的悲惨经历 eg2(众所周知):“所有人都认为” eg3(合理化):“我这么说都是为你好” eg4(以错制错):“我杀你,是因为你爸爸杀了我爸爸” 3.3诉诸人身等→误导 谬误结构:驳斥了某个人就驳倒了这个人的观点 3.31人身攻击型 eg:大男子主义、种族主义者 3.32因人废言型 eg:他就是个傻X,能有什么看法 3.33毒化井水(提前告知无关负面) eg:“我们新主管是个家暴君” 3.34稻草人谬误(歪曲、夸大、曲解对方立场) eg:“买日货,你还知道爱国吗” 3.35错置举证责任(不恰当分配举证责任) eg:“你是坏人”“我不是”“请拿出你不是坏人的证据” 小结:警惕周边通过修辞语言的倾向性表述(进行说服),警惕通过情感谬误来代替推理判断(进行说服),警惕通过攻击人进而否认其观点(进行误导)。当然,你要是学会了做坏坏的事,你身边的人就需要警惕了。 4、演绎论证与非演绎推理:获取工具 关键词:图(演绎)、符号(演绎)、样本(非演绎) 4.1用图(文恩图) 作用:用于展示在不同的事物群组(集合)之间的数学或逻辑联系,尤其适合用来表示集合(或)类之间的“大致关系”。 自行脑补画面:比如橙色的圆圈(集合 A)可以表示两足的所有活物。蓝色的圆圈(集合 B)可以表示会飞的所有活物。橙色和蓝色的圆圈交叠的区域(叫做交集)包含会飞且两足的所有活物 - 比如鹦鹉。 eg:在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Leonard不小心买下了巨型时光机,他纳闷道:谁会用800元就卖出一台全尺寸的时间机器? Sheldon回答:在文恩图中,那是位于“不再想要时间机器”和“需要800元”两个集合的交接区域。 4.2符号(真值表) 字符含义: ~:否定,&:并且/合集,∨:或/合集,→:蕴含 eg1:如果A去上班,那么B和C会放一天假。 A→(B&C) eg2:如果你是百万富翁,我就嫁给你。 p→q 4.3样本 日常生活中运用基于样本的归纳概括不同于科学地运用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是否科学地选择样本;是否可以精确计算可能性。 eg1(样本太少):我的教师中多数是民主党,所以,教师中多数是民主党。 eg2(样本不能体现变量的多样性):我不喜欢简,很多人也会和我一样。 eg3(样本占80%,论证度高):本班共10人,其中8人说期中考试太难。虽然不知道另外2人的看法,但可以说,本班每个人都认为期中考试太难。 小结:通过图(文恩图)、符号(真值表)、样本(归纳)可以更清晰的进行论证/推理。 5、道德、法律与美学推理:三个特别领域 5.1道德 与其他类型的推理不同,道德推理的结论是道德价值判断。 5.11一致性原则 eg1(遵守):如果所有的学生的考试都是可选择的,坐在第三排的那个女生是学生,那么这个女生有权就考试选择。 eg2(违背):蓝眼睛的学生可以开卷考试,而其他学生不行。 5.12后果论:如果一个行为将比其他行为带来更多快乐,那么该行为就是正确的 eg:当考虑该采取哪种行为时,列出正反两面后果的清单作为指导。 PS:若进入生命层面,很难去抉择,至少我个人还没有答案。 如:电车刹车失灵,向左撞死1人,向右撞死5人,如何选择; 主治医生面对一边是绝对无法挽救但还有一口气的病人,一边是需要立马脏器移植否则就死的病人,如何选择;悬崖的绳子只能承受一人,你是放开妻子,还是两个人一起死,如何选择。 5.2法律 诉诸先例(占据特殊的地位),即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既有判决来作为判决类似新案件的权威指南。 判定法律在何时何地适用的问题,往往要求把模糊的问题具体化。 5.3美学 美学推理就是要在事实和价值整合的框架内做出判断。 学会评判艺术就是学习艺术语言,美学专业知识的提升,对艺术的合理反思可以达成更大范围和程度美学判断共识。 我们分享这种美学感知的程度越深,就越能在美学价值观上达成一致。 总结概要: 1、普通武者(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符合好的标准 2、金丹期(了解基本结构):论题(问题)+论证(前提+结论) 3、元婴期(开批判性思维这架车的三匹马):两类推理(演绎与非演绎)+定义问题(发现问题,消除歧义)+可信度(质疑观点本身与信息来源) 4、化神期(说服与误导。日常高频):倾向性表达(用修辞)、诉诸情感(用心理)、诉诸人身(用流氓) 5、渡劫期(演绎论证与非演绎推理):用图、用符号、用样本归纳 6、大乘期(在道德、法律与美学这三个特别领域的推理):理性,不只是理性。

  • 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陈晨
    推荐

    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毛 泽东 网上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你说:“人有十个手指头。” 会有人跳出来说:“不对啊,有人有十一个,十二个手指头的啊。” 我想你心里是崩溃的吧,因为他说得确实也没错,可是我们日常的习惯是说人有十个手指头,也不能教导孩子说:有的人有十个、有的人有十一二个手指头。 这不是批判思维,这是批判过度。 实际生活中很多东西都阻碍着我们理性思考,让我们不能正确地看待一件事或一个人,这就需要批判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批判性思维不是任凭各种诱惑的摆布,不是轻易受情感、贪欲、无关考虑、愚蠢偏见等的干扰;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在于做出明智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 它让我们形成意见、做出判断、做出决定、形成结论。它批判前一种思维,让前述思考过程接受理性评估。 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考量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 我们的思维往往受制于不曾预期的心理因素,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自己难以察觉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批判性思维或者批判性思维是没有效用的训练呢? 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不总是清晰思考、客观权衡的纯粹理性动物,我们要按照合理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的推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理性思考,心理学家把这些时常难以预见的心理因素称作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扭曲着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干扰我们清晰、精确、客观思考的能力。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心理学上对认知形成偏差的原因有很多:可得性启发、轶事概括、错误共识效应、从众效应、喜好、圈内偏见、权威效应、基本归因错误、道德观、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一个人,有感情,有情绪,也不是处处都需要批判性思维。 在批判性思维之外,保留宽容性思考,对那些不准备跟你讲逻辑的人、不讲理的地方、不重要的问题,表达观点,然后绝不纠缠。如果是朋友就继续处,是亲人就宽容地哄着。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宽容性思维,则是一种处事的原则。

  • 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淡定
    推荐

    批判:对思考结果的思考 有读必写-----------NO.50 关于批判性思维我一共阅读了5本书,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套装,在这里也不得不佩服老mei的教育,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批判性思维,而且他们在反驳别人的观点的情况下,也是有理有据。 老mei为什么每次选举都要双方PK呢?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没有批判性思维,很容易被其他国家洗脑,而老mei人每次在选择总统时,已经在思考总统发言的思考了。而拥有批判性思维才能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 中国文化中“墨家”其实是善于批判的,最后因为文化差异性墨家也在岁月中淡漠。 鲁莽地得出结论或者不规范地、不假思索地任凭下意识做出决定都不是批判性思维,本书的思维对逻辑的严谨要求非常的高。批判性思维讲究逻辑,也善于说服,事实总是让人信服。 ▶第一层: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随意的给出了答案。这个时候,我需要对自己给出的答案,在做思考,我刚刚随意给出的答案正确嘛? ▶第二层:我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随意直接说出一个答案。我在回答之前也要在脑海里面回忆一下,这个问题是这样回答嘛? ▶第三层:我听见别人的回答?他的答案正确吗?为什么呢? ▶第四层:我看到的这是正确的吗?我看到的是不是事实? 核心的理念:对思考结果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不是任凭各种诱惑的摆布,不是轻易受情感、贪欲、无关考虑、愚蠢偏见等的干扰;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在于做出明智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 存在着一种思维:它让我们形成意见、做出判断、做出决定、形成结论。同时,还存在着另一种思维——批判性思维:它批判前一种思维,让前述思考过程接受理性评估。 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考量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 每一次思考都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往往会感觉良好。很多人很盲从别人说的话,那些传销组织这么多进去,他从来不批判别人的思考,什么信息都吸收,这样的人活出来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一个人躯壳是自己的,但是思想是别人的,想一想这不可怕吗? 十大思维缪误 ☆诉诸人身/生成谬误:通过批评其来源而反驳某立场或论证。脱口秀主持人乐于此道。 ☆稻草人谬误:为了反驳对方立场以夸大、错误表达等方式曲解其立场,使对手陷于不利。 ☆源自愤怒的“论证”: 顾名思义,以愤怒替代理由和判断。如,政治论辩沦于对骂。 ☆威吓手段:试图通过威吓对方来证明某观点。你不难想到例证。 ☆仓促概括:过于相信由小样本得出的结论。 ☆群体思维:任凭对某群体的忠诚来干扰对问题的判断。 ☆转移注意力:所答非所问,避开问题的焦点。 ☆一厢情愿的思维:任凭自己的喜好来判断,拒绝探讨真相。也可称之为逃避现实的谬误。 ☆诉诸公众的”论证”:认为“大家” 都相信的就一定是真的。 ☆在此之后,因是之故:误认为先后相继发生的事情之间就有因果联系。

  • 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Jessie Wu 武彬彬
    推荐

    发现这本书,如同找到了一件久寻不遇的一件宝贝,内心激动不已。 工作20多年来,常常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周围有些西方的同事那么善于表达?他们要么能用短短几句话,把一个问题表述得很清楚;要么能用平和的语言,鲜明地表达的不同观点,并让人觉得很有道理;要么能在听了一个presentation之后,迅速提出切中肯綮的问题……很多亚洲同事对此也都颇有同感,他们大都把这归结为语言的优势和洋人的自信。一些made in China的同事更是不免愤愤然,为自己雄厚的数学实力和突出的勤奋叫屈。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语言和自信固然有之,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西方人在学校里都接受过关于critical thinking的专门训练。 本书就是美国的一本大学教材,已获再版多次。面对本该20多年前就吃到的“食粮”,我的感觉是相见恨晚,如获至宝。忍不住买了好几本,送给身边需要的人。 概括来讲,本书教人在阅读别人的文章时,如何擦亮自己的眼睛;在自己写文章时,如何系紧逻辑的鞋带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具备基本的逻辑知识和推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效的判断。本书列举了常见的思维误区和偏见,举例分析了媒体、广告、政治宣传等如何利用人的思维误区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 本书除了花大量笔墨在逻辑学概念和基础知识上,还涉及了语言和修辞、概率和统计、道德判断、法律推理和美学原则等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都是建立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对比阅读了《普通逻辑学教程》一书。后者谈到逻辑学的起源、演变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联。这令我了解到:一个人,无论他是想研究哲学、数学,还是想成为一个好的侦探或律师,抑或是想当一个优秀的辩手或电脑程序员,或者是想写出层次清晰的说理性文章,又或仅只是想成为一个有思维分辨力和“免疫力”的读者,逻辑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不禁再次纳闷:为什么国内的大学没把逻辑学列为一门文理兼修的重要课程呢?(不知现在情况改变了没有。) 读完本书,给人的突出感觉是学会了质疑——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文章,听到谁说的话,都会生出一连串的问题:他是谁?想表达什么?他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充分么?这样论证严密么?他所说的话都与主题相关么?他的话会对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所做出的反应理性么?…… 我一惯喜欢工作中严谨、生活中活泼的人,本书的作者刚好属于这一类。看得出,作者在编写本书时,已是极尽生动幽默之能事,力图写得有趣些;怎奈这毕竟是个抽象的科目,阅读时还是需要读者奉献大量脑汁。我在读到最困难的一章时,几乎是在艰难地爬行,不得不穿插一本梁文道的《我读》,算是“课间休息”。这也愈发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给人knowledge的书,什么是只给人information的书。前者可以form you,但是读起来难免辛苦;后者只是inform you,读起来如花园散步。 本书翻译的质量总体较好。相比英文版$160的价格,更显出中文版的魅力。[微笑]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