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章鱼哥
    推荐

    以为是写这几位哲学家整体哲学思想的,或者他们对于所谓“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这样哲学问题的思考。 按作者所说的哲学带来的: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困苦等方面所需要的慰籍,其实心理学给到的更丰富更落地更全面! 我个人以为,哲学的学习想真正的入门,想走的比较远,有一个大前提,先在心理层面上对自己有较好的认知和整合。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Turning
    推荐

    哲学的慰藉,深入浅出来说就是如何去生活。 01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痛心相联系的。 02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万般磨难总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才能尽显生活的美好。 03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地时,以最柔软的方式着陆,哲学的慰藉教会我们审视生活本来的面目,学会如何体验生活。 04任它长路漫漫,看我跃马扬鞭,在时光的浪潮中,说走咱就走!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水浅
    推荐

    整体感受 哲学的慰藉通过叙述古代西方哲学家在面对各种场景时的处理之策。将他们分门别类共计分了与世不和,缺乏财富、受到挫折,面对缺陷、遭遇伤心、身处困境六大类。书中出场了苏格拉底、伊比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一系列哲学家,通过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来给予读者书名所叙述的慰藉。但是整体看下来有两点感觉,第一点就是感觉在陪同这些哲学家重新经历一番他们的痛苦,透过作者的文字觉察到这些哲学家尽管思想深邃但依旧有被痛苦到。第二点就是作者始终以一个叙述者的身份叙述这些哲学家的故事,没有对这些哲学家采用应对之策进行分析提炼。总感觉哲学的慰藉全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书中的哲学家并非因他们行为得到慰藉,而是他们更享受思辨的欢愉。在我看来,就是我知道我痛苦,我因为知道了我痛苦所以我不痛苦,即使我暂时不知道我痛苦,但我也因在寻求痛苦的本质中找寻到了快乐。 附: 第一节于世不和的慰藉,选择了苏格拉底,叙述苏格拉底的生平,摘录了《理想国》的若干故事。除了文字较为通易懂且简练的优点外,找不到主旨于世不和的慰藉在何处。 第二节贫穷的慰藉,慰藉者是我最喜欢的伊比鸠鲁学派,对比我之前看的奎纳尔的《西方哲学史》,这里的介绍显然更加详细且合理。我对书中的条目做以下梳理。 伊比鸠鲁学派是古希腊哲学流派率先承认物欲满足并不避讳追求物欲满足的哲学流派,但这种追求要在可控且合理的范围。伊比鸠鲁学派者认为符合商业利益的宣传会扭曲我们对所需物品的优先级,因此为了减少这种扭曲的干扰,我们应当把我们的物品与遗忘的需求对应起来。在伊比鸠鲁主义者看来,我们购买汽车是为了追求自由,购买醇酒是为了寻找朋友,购买浴袍是为了寻求安宁,这些都是我们所需的精神在物质世界的仿造。除此之外,伊比鸠鲁学派还强调运用数据理性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知我们目前的境地,避免被无止境的充斥各式利益的意见左右,在极端享乐主义的追求中成为无意义的牺牲品。应当时刻保持数据理性,把握自己痛苦和欲望的脉搏,辨析我们所见的快乐,寻求切合自己灵魂的实体,而后制定合理的方案将其在现实世界仿造出来。 第三节开始,就质量直线下降了,太多哲学家生活的叙事,太少引用哲学家的原话对自身境遇的总结。后面其他的几位都认识,蒙田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本期待又会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却全程看不到他智慧的体现。 最后借用马克思观点对这本书做个评价:我们的所有的感受包括痛苦与欢愉都是由最初简单的条件反射经过复杂演化迭代的产物,与其坐而慰藉,不如主动寻求改变。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行远思近
    推荐

    五星推荐。 书名“慰藉”一词用的真切题!虽然周国平的序言对此颇有微词,说“哲学的作用可不仅仅在于慰藉,而在于智慧。”当然,周老师的观点没错,但对于这样一本小书要达到开启众人智慧之目的要求有点儿高了。显然,作者也没有这意图,因为作者本人就是畅销书作家,不是哲学家,他的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把六位哲学家的生平故事和主要思想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传递给读者,引起读者对哲学的兴趣,而不是视哲学为畏途,再进而以哲学的力量对读者的人生施加一点儿影响,令读者从中寻找到一些慰藉,从而能够从容面对人生。 正如作者序言中所说:“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我觉得作者的目的达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好,因为个人从中受益良多。 苏格拉底、尼采等人的生平故事及主要思想比较熟知,这次阅读最受启发的是塞内加。塞内加认为哲学的用途就在于镇定自若。越是在挫折与磨难面前,越能够彰显哲学的力量。 塞内加身在大富大贵之中,仍能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塞内加说到做到,他官场一度失意,被流放到荒凉的科西嘉,始终泰然自若。最后,暴君尼禄上台,命他自杀,同伴们一片哭声,他从容问道:“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 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一如塞内加的名言“何必为部分人生哭泣?君不见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 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雪...
    推荐

    生活的点滴中都是哲学的样子,是无视它还是发现它正视它,就看我们自己的了。在挫折中成就自己,我特别喜欢的观点。快乐的基础不是金钱。可以让自己快乐的大多数都不是因为物质。这本书让人通俗的了解了一些哲学,是值得读的。因为哲学可以给人一种力量,你想的所需要的力量。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叶子
    推荐

    如果脑子僵化根本无法进行思考的话,再好的哲学也慰籍不了,毕竟每个人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大风
    推荐

    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为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如果能够被合乎理性地驳倒,能够被证伪,那么不论有多少人相信,不论相信它的人多伟大,这种论断也是错的,我们应该怀疑它。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老曾
    推荐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个人能驾驭的情欲越强大,越凶险——因为他们有能力把它当做一种手段,那他们的文化达到的水平就越高。 喜欢这句话! 不错的浅显读本,并不完全属于哲学的书。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师恩柱
    推荐

    哲学的任务 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地时 以最柔软的方式着陆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lavender '
    推荐

    《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因此,如果把哲学的作用归结为慰藉,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歪曲哲学的内涵。当然,智慧与慰藉并非不能相容,总体眼光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心态的调整,在此意义上,则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最深刻的慰藉。                             ——周国平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浅行
    推荐

    尼采在天堂遇见叔本华说“你是个懦夫”,叔本华回道“你自找的”!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algorithm
    推荐

    2月开始看,断断续续看到5月,7月写书评,战线拖蛮长。中途发生了很多事,或许是遇到人生抉择的时候了,在面临多个抉择的石斛徘徊不前,期间这本书给我了很多力量。如同书中的那句话: 我们也会把书暂时放下,带点乖张地微笑着盯着书脊不放,仿佛在说:“何等幸运,邂逅此君。” 我同样想对这本书说一句“何等幸运,邂逅此君” 这本书是哲学小白入门的好书,可以以这本书为端口,找到哲学家的原著,品到更原汁原味的哲学思想。这样说也不并非批判作者的“过分解读”,我很喜欢作者和译者,作者在开头就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不要觉得一本书看不懂,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读者都未能免俗的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坦诚直接,十分接地气;同时译者的翻译功底很好,看到书中的有些话我会立马跳起来,找个本子把它抄下来,真正做到信达雅。 现在将摘录的话做个集合。 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 人怕孤独,而将自己投身于世俗,或许有些举动自己并不喜欢,但依然去做。而智者不孤单,他们有智慧和真理相伴。但在实际行动中,我并不是智者,我只是一个会说场面话的普通人。 我在与人谈话时总是重视取悦于人甚于讲真话。为了讨好别人我常常为索然无味的笑话大笑。 这一章最喜欢这句话⬇️发现真理,并有勇气宣告于世界的人在少数,很多伟人不能被当下世界理解,便被谴责、被责难,苏格拉底可以自信地说出,这种自信不是一种冲动,而是一种从容。 但是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仅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者匹夫之勇,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根植于哲学的源泉。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 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 “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摈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 他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用伊壁鸠鲁派诗人卢克莱修的话说,我们经常“如病人不知病因”。我们找医生是因为他们对肉体的疾病比我们知道的多。同样的理由,当我们的灵魂不适时,应该去找哲学家,并且用对医生同样的标准来评价他们:正如药不能治病就无用,不能解脱精神的苦难的哲学也是无用的。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 伊壁鸠鲁开的快乐需求清单 1.友谊2.自由3.思想 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药了。把我们的焦虑写下来,或者在谈话中说出来,其主要内容就显露出来了。了解其实质之后,我们即便不能消除那问题本身,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消除它的一些特点:迷茫、错位、惊愕。 如果能合乎理性地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就会意识到人一死,物我两忘,复归于无,“要到来时自然到来,为此而预先担忧是庸人自扰”。事先对永远不会经历的境界妄自惊扰是没有意义的。 伊壁鸠鲁把我们的需求分为三类: 人都有欲望,其中有些是自然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但不必要,有些既不自然又不必要。 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我们买一件开司米毛衣代替朋友的忠告。 无聊的意见占上风决非偶然,它符合商业界的利益——歪曲我们所需的轻重缓急以宣扬一种崇尚物质的观念,而贬低那些不能买卖的事物。 人类将永远是无意义的牺牲品,一生都在无谓的烦恼中度过,因为他们永不满足,不知所止,而不知真正的快乐的增长是有限度的。 1.设定一项追求快乐的计划。为了假期过得快乐,我必须住在一所别墅里。 2.设想这一计划可能是错的。寻找设定目标与快乐之间的关联不符的例外情况。有了所想望之物是否仍会感到不快乐?没有它是否可以快乐?我花钱买了别墅是否仍会感到不快乐?我不花这么多钱买别墅,假期是否可以过得快乐? 3.如果能找到例外,那么所想望之物就不是构成快乐的必要和充足条件。别墅生活可能愁闷无聊,比如说,可能感到孤寂无伴。在帐篷里很可能过得快乐,假如我是和相知相爱的人在一起。 4.为准确表述如何获得快乐,就要把例外考虑在内,从而对最初的计划在分寸上进行调整。在别墅里感到快乐取决于同相知相爱的人在一起。我不花钱买别墅也能快乐,只要我同相知相爱的人在一起。 5.现在看来,真正的需要与最初的懵懂的欲望差别很大。快乐的真谛在于拥有相知的伙伴,而不是华丽的别墅。 第三章-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 提起“哲学的”一词就联想到对待灾难镇静自若的态度。他首先把哲学视为一种纪律,帮助人克服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 塞内加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克服焦虑不安: 是“哲学”给了我生命,而这是我对它最起码的回报。 他的经历是一系列挫折的综合词典,而他的智慧就是对挫折的一系列回应。长年哲学的积累使他做好准备,能泰然面对尼禄皇帝的百人队队长扣响别墅之门时带来的灾难。 而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 在他的著作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哲学教给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从而使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把对未来的期望建立在或然率的基础上是危险的天真。 吾等生存其中,而周围事物皆必有一死。 汝生而终有一死,汝所生者亦终有一死。 一切都应在考虑之内,一切都应在预料之中。 他认为论点如鳗鱼:不论多么合乎逻辑,除非用形象和恰当的文风固定在人的思想中,它还是能从抓得不紧的头脑中溜走。我们需要用隐喻来引申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意思,否则我们就会把它丢在脑后。 哲学家回信道:“你可能期待我劝你想象一个喜人的结局,安心在希望中等待。但是我要领着你通过另一条道达到心灵的平安。”——以下就是他的劝告: 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所以,塞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理性使我们能够决定,什么时候我们的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于是命令我们甘心情愿地,而不是怨恨满怀地接受必然。我们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它们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在人类世界,我们相信总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有希望,有忧虑。而海涛兀自拍岸,彗星兀自划过夜空,显然说明存在着完全漠视我们愿望的力量。这种漠视非独自然界为然,人也能向他的同类施以同样盲目的力量,不过自然界能够以最优雅的方式教训我们必须服从必然。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 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第四章-对缺陷的慰藉-蒙田 它在我退隐中慰我良多,令我摆脱百无聊赖之苦,随时助我从烦人的应酬中脱身。它能磨钝痛苦的刀锋——只要不是那无法抵御的剧痛。无以解忧,唯有读书。 (1)性缺陷 蒙田的哲学却是调和的哲学:“最愚蠢的自讨苦吃就是蔑视自己的身体。”不要企图把自己切为两半,我们应该停止同自己令人尴尬的皮囊打内战,而要接受它,承认它是我们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事实,既不可怕也不丢脸。 蒙田认为我们之所以跟自己的肉体有那么多麻烦,部分要归咎于在体面的社会中缺乏坦诚的探讨。 真正的明智必须与我们的基本自我相适应,不过分高估智力和高度文化修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理解我们肉身凡胎有时会有急迫的、极不光彩的欲求。 (2)文化的缺陷 任何社会自己确定的关于正常的定义似乎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总是不公平地排斥大片实践的领域,视之为异端。 人人都把他们不习惯的事物称作野蛮;除了本国的舆论和风俗,我们没有其他标准来衡量真理和正确的理性。我们总是认为本国的宗教和政治制度十全十美;一切行事处世的方式都是既深刻又完美! 我们通常称作朋友或友谊的只不过是机缘相投,在精神上互相支持的熟人或比较亲密的交往。而我所说的友谊是两个灵魂融合在一起,达到天衣无缝、难分彼此的程度。 (3)智力的缺陷 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 蒙田把知识分为两大类:学问与智慧。在学问栏目下他罗列的题目包括逻辑学、字源学、语法、拉丁文和希腊文。在智慧的栏目下,他列出的是远为广阔而更难捉摸、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一切足以使人生活得更好的——蒙田的意思是生活得快活而合乎道德——的知识。 我们只是为填满记忆而用功,却给理解力和是非观留下一片空白。 每当我们遇到一本难懂的书时,我们都可以选择:是认为作者无能,表达不清楚;还是我们自己愚钝,抓不住它的意思。蒙田鼓励我们去责怪作者。一种难懂的文风多半是出于懒惰而不是聪明;晓畅的文章很少这样写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文章掩盖了内容的空虚;让人看不懂是对空洞无物再好不过的掩护。 艰涩难懂好比是一枚钱币,学者祭起它来当法宝以掩盖学问的空虚;而蠢人则在付款时急于接受它。不经过人工重彩浓墨予以突出和夸大的优雅,我们已经不会欣赏了。我们的眼光已经如此粗糙,那种朴素天真、自然流露的优雅根本引不起我们的注意…… 这是一种呼吁,要我们对那些明白晓畅并不唬人的书也要认真去读,引申下去,我们如果因为财力或教育中有缺陷而穿着朴素的外衣,说话的词汇超不过巴黎中央菜市场的摊贩,也不必认为自己是傻瓜。 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第五章-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 “人生殊可悲,我决定以毕生思考它。” 欲求人生乐趣,必先珍惜此世 朋友很少,与人交谈也不期待回应:“有时我同男人或女人谈话就像小女孩同她的玩偶说话一样。她当然知道娃娃听不懂她的话,但是她有意自欺来创造一种交流之乐。” 按照叔本华的说法,我们自身分裂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半,潜意识受“生命意志”所控制,意识服从于潜意识,却不能了解它所有的计划。意识不是一个自主的实体,而是只有部分视力的仆人,服从于一心想要生儿育女的“生命意志”。 他不是想要使我们沮丧,而是要使我们摆脱期望,因为期望引发怨恨。 少年之所以烦恼和忧愁……皆因其坚信此生必定会得到幸福而孜孜以求。经常为希望所欺而生怨悔皆由此而来。我们梦中模糊的希望以变幻无常蛊惑人心的形象在我们眼前盘旋,撩拨我们去追寻其源头,最终归于虚妄……如果年轻人能及时得到忠告和指导,从头脑中根除对这个世界抱很大期望的错误观念,他们将获益良多。 我们在艺术和哲学作品中找到的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和奋斗的客观表述,通过声音、语言和形象予以诠释和再现。艺术家和哲学家不仅向我们展示我们的感受,而且以我们自己做不到的尖锐和智慧表达我们的体验;他们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勾画出来,我们能认出是自己的,但是凭自己决不能理解得那么清楚。 艺术与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诗人从生活中撷取特定的个体,准确地描述其个性,然而由此却启示了普遍的人性……他表面上只关注这一个,但事实上他所关注的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都存在的。 世上故事比人少,同样的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是人名和背景有所变化。此即叔本华所谓:“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反过来,意识到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之一,就足以感到慰藉。 第六章-困难中的慰藉-尼采 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我们知道生活是由苦难构成的;我们越是努力去享受它,就越受它的奴役,所以应当摈弃种种生活物品而实行禁欲。 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何以故?因为没有人能够毫无经验而完成伟大的艺术作品,或是平步青云得到世俗的高位,或是初次尝试就成为情圣;在开始失败与后来的成功之间,在我们向往的功成名就之日和现在的间隔中必然充满痛苦、焦虑、妒忌和屈辱。我们受苦受难,因为我们不能自发地驾驭自我完成的要素。 一切人生都是艰难的;而其中有些得以实现完美,是对痛苦的态度使然。每一次痛苦都是一个本能的信号,说明有些事不对头,而其孕育的结果是好是坏全赖承受者的智慧和力量。 一个人可以像园丁一样处理自己的冲动,尽管极少人知道这一点,他可以把愤怒、怜悯、好奇、虚荣的幼苗培植得像棚架上美丽的果树一样果实累累,收益丰润。 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 他为谋求幸福而艰苦奋斗,即使不成功,他也没有转而反对他曾经向往的东西。他始终坚信在他眼里一个高贵的人最重要的特点:做一个“不再弃绝”的人。 使我们感觉好些的不一定对我们好。使我们感到痛的不一定对我们不好。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CHL
    推荐

    很喜欢的一本书。“哲学的慰藉”是慰藉并非鸡汤,是哲学的慰藉,并非心灵的鸡汤,是逻辑与理智并非情感与冲动,是认知并非感受。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我们需要认知,但更需要自洽,需要对话,与思想对话,与自己对话。不是告诉自己“你应该这样嘛?你为什么要这样呢”而是我本就如此:我会与世不合,会贫穷,会有缺点,会伤心,会遇到挫折 ,我会面临这些,但这并不影响我在这个世界上美丽的生活。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如何面临这些后依旧美丽的生活。因为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期待别人能给予帮助,甚至很难与他人真正的沟通,这是它的意义,这个阅读中,发现与自己对话。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江海寄余生
    推荐

    太喜欢了 尤其喜欢对苏格拉底的描写 在这之前只有浅浅的印象 批判思考是太重要而珍稀的能力 不为大众所慑需要勇气 我们应该注重研究本质而不是计算人数 还有尼采因为天气和环境转变哲学看法的事情也很理解 一个人的思想离不开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湿度温度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kenmorks
    推荐

    生活中总有矛盾,总有求而不得,阴差阳错。 当你开始思考、怀疑、追问······这时候你离哲学就很近了。 尽管可以在各种书籍、自媒体文章以及长辈同辈的观点里,找到哲学观点的通俗版和感悟版,了解后虽然心有戚戚,但他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解决困扰你自己的问题,不信这些现成的答案。听了好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这些二手道理都未触及到人生的本质和底层逻辑。 想要了解世界的本质,解答人生终极命题,并不容易。 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