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乃中华文明之智慧结晶,上承周易,下启诸子,论道论心,下笔之深,启人智慧,后世唯《六祖坛经》可与之相当。 很多人不喜南师的天马行空,也对其中的文字引用有所指摘,殊不知中华文明的精髓皆在其中。 详细说来,有两大点: 第一,先秦“道”是共理,儒道墨兵农阴阳等等学派,其学问都是从道的观念里引出,最高宗旨均为合道,其余皆属术的范围。即道为体,学为用,关于这一点其实是无有异议的,但现代某些观点从《庄子》《列子》等道家书籍上看到讽刺孔夫子,就认为儒道有异,这是犯了片面化的错误,本质上是明贬实褒之义。 第二,是最关键的点,中华文化是最讲究实践性的,特别是关于德性的修养实践,因此,阅读先秦诸子百家,要时时反观自身,起心动念处皆是学问。现代学术,师从清代实学考据,外加西方科学分析方法,已经是舍本求末,看树而忘林,纠结于一个字是什么意思,哪个新竹简出图,就立刻怀疑之前流传的有问题,难道就没怀疑过早期的竹简就没有篡改的可能?这不是科学实验,有一个共同不变的东西在,只依赖竹简而否定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到头来就是一堆比较的文字。释迦摩尼佛说过,不要依我,依三法印,《道德经》也是一样,只要王弼版本的道德经没有完全相反的意思,有些许字的差距,有没有也字等,重要吗?所以读经贵在反照,多看自己短处,多看他人长处,就不算白读。 南师整本书解释得非常好,融合儒释道为一体,特别从修行角度去诠释,比之一般解释更注实操性,类似的还有雪漠的解读,也非常好。有修行经验的人看了,可能对认识本性有所帮助,想轻松学点历史知识的,也可以从中有所收获,想学为人处世道理的,更是随手即得。但是有些篇章可能解释得比较简单,建议和通行文字注释版本一起阅读,更有滋味。 祝各位同学可以从这本佳作里收获属于自己的智慧,天佑中华,福满天下。
“道可道,非常道”,道,乃中华文化之精髓,道德经洋洋洒洒仅五千余字,要想充分领会其精神,却非易事,南怀瑾先生用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领略到了老子的智慧,读罢此书,获益匪浅,于为人,做事,思考,学习均大有裨益,值得反复研读。[强]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分享!真正尝到了读书的乐趣!读书使人静心好好享受!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读书可以养性修身的!
《道德经》是值得一辈子反复读,不断悟的智慧之书,每次读来都能让人受益良多。然而因为时代久远,文字意思表达的变迁,尤其是其中有很多文字古今的意义对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给我们阅读这本经典之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有好的老师来引导才能更好的理解。而南怀瑾先生无疑就是这么一位好老师,从《老子他说》中,处处能体现南师的不自见,不偏激的解说态度,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说明了南师不仅是一位渊博的大师,更是一位道的践行者。如果以老子所推崇的无为来理解,南师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无为而教”了吧。
不知道他人是不是有这种感觉,生活中的事情,难以解决的,或者难以想明白的,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南师精通儒释道融会贯通,用最普通的语言阐述人生大道!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能读懂,只是初学,需要用后半生来深入学习,并且知行合一!天道就是自然规律,人生还是要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少一点欲望,多一点淡泊。越读《老子》,越明白,平凡才是人生。继续深读并践行!
刚读完道德经的翻译版,又立刻过来读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知识渊博如南怀瑾先生也时常能够在他的书中看到他的迷茫。道是理想的,是圆满的,知识渊博的人却不一定比无知的人更接近于道,并不一定更加幸福。 南怀瑾先生博古通今,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对于道德经道阐述很全面,用多个例子来阐述老子的思想,《道德经》就像四书五经一样需要经常温习,就像吃饭一样,将这些书籍每天温习一些,一天不读就像一天没吃饭一样。久而久之才能在潜移默化当中更加接近于“道”吧。
相由心生,你有什么样儿的心境便能看到什么样儿的世界。这种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底层逻辑”,你对它的理解完全建立在你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心境修为上,每过一段时间就翻出来读一读,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常读常新!
人之欲念,如恒河沙数,吹之不尽,拂去又生;心之躁念,如月宫桂树,伐之不尽,捣碎又生。总想一直心静无欲,岂非一欲?着相太深。不着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行云流水,道法自然。
此书值得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一读再读,随着对生活和工作的深入思考,对此书的领悟也会越来越深入,逐利要逐千秋利,逐名要逐万事名,首先要学习如何做人、做事,此书处处在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人。 人生格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
起初,我读《道德经》一遍都读不下去,简直不知所云,总犯瞌睡;而后,不知道为什么能静下来借助注解读了两遍;接下来发现南师的他说,竟然停不下来,深陷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南师的客观解读,太幸运了,我们也何其幸运啊!至少我越来越爱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有文化自信,更希望能够好好传承发展下去!还有,我觉得《道德经》也是一部值得终生阅读的经典。
比第一遍读书,多了不少感悟,于心于己,不足为外人道。慎言慎行需多多注意。
人都是接受父母的、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自己的生命才能活着。我们自己反省有何德何能?给社会、给国家、给别人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所以“惟施是畏”,要警觉这个道理,随时有恐惧之心,检查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
目垂慈光,塞兑含章。 归根复命,精炁乃藏。 神行天下,心住明王。 无为以为,道德显彰。 东周末年,群雄分邦。 窃取仁义,自立庙堂。 铁马金戈,山河哀殇。 一怒冲冠,国破人亡。 幽冥蔽日,圣贤遁空。 西出函谷,紫气朝东。 尹喜感之,沐浴心宫。 跪祈真经,至诚谦恭。 勉为其难,书帛流通。 虽名曰道,实无形踪。 非有可得,亦无所宗。 抱朴守拙,无成有终。
2022.02.22 D26 《老子他说》 南怀瑾 静下心来读一读《老子他说》,也是一种修行吧。在这浮燥的世界里,人们揣着梦想,弛骋于旷野,梦幻闪烁,让人蠢蠢欲动。然静下心来去听听古语,让灵魂归静,让心入定。留点时间自处,放点空隙独白,找找自我。让梦回归于梦,让心回归于心,让自然回归于自然。道法自然。 经典给我们的是反思,是参照,是知行合一的修行。一餐一饭,一行一言都在道行中,无不遵于自然之道。 摘之文中经典,参悟,参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 善为士者,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 致虚极,宁静笃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夫轻诺必寡言 圣人之言是用来心神领会,而践行的。我们只是看见圣人之言,真正理解实行才是知行合一。 2022.02.22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