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的技术

问话的技术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问话的技术
    劲🐯
    推荐

    世事无绝对,有难就有易,有苦就有甜。万事万物皆有源,看事物除了看表面更要看本质,就事论事不能以偏概全。

  • 问话的技术
    super
    推荐

    逻辑能力可能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并刻意练习。精彩摘录:沟通的关键是理解。最忌讳两件事:一是对人讲话态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让人云里雾里。

  • 问话的技术
    蔡志峰
    推荐

    逻辑学不仅仅是辩论社会里的利器,更是日常生活中表达阐述自己的手段,像极了血肉人类的骨骼。刚入职场年轻人需要用逻辑阐述表达自己,老练的管理者更需要用逻辑清晰的传达自己的命令。只有先定好目标基调,才能一步步的完善细节,用最短的时间向着共同的目标大步迈进。 在工作中,逻辑能力强的同事,总能把事情讲解的非常清楚,而逻辑能力弱的同事,需要我们引导之后,才能把工作汇报清楚。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后者占多数。我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逻辑和辩论的训练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讲不太多,但我们工作中更多的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管理理论来经营公司,因此需要多多训练自己的逻辑能力,才能在沟通中得心应手。 逻辑学更给了我们质疑的勇气。越长大越对于常态的事情,只要多数人支持,我们就收起了我们的言语,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质疑。任由他们玩弄混淆前提结论,向我们投递着这样那样的信息垃圾。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五分钟就能浏览一个小新闻,俩分钟能够看完一个小视频,掐头去尾不用逻辑质疑,只能让千百个人都成为网络机器。就像那句话,我不知道网上戾气为何那么重,喷子那么多,是网友不出门还是身边人不上网?同时由于自己的无知,我们不敢接受质疑,甚至不能面对问题,只能对咨询的人冷嘲热讽,大吼着存在即合理,逼迫着别人接受。

  • 问话的技术
    杨军
    推荐

    直接用译者的后记来点评这本书,几乎全都是我想说的…… 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学无时无刻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学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对门外汉或是初学者来说,本书都有切实的帮助。 这是本小书。之所以说它小,第一是因为它确实不厚,与市面上长篇宏论的大部头相比,它确实很小;第二是因为阅读本书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可读性很强。其内容并不艰难晦涩,作者尽可能采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解释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产生谬误的原因以及谬误的形式等基础的逻辑学问题。 诚如作者所言,这本小书并不是一本刻板的教条书,更不是在研究高深的逻辑学难题,而是一本指导实践的小书。本书作者始终在努力达到一个目标,就是通过这本小书培养出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或许你会在阅读时发现本书的内容太过简单,但就是这些最基本的原理支撑起了逻辑学这座宏伟的大厦。在你认为问题简单的时候,请思考一下:生活中,你是否都在遵循这些简单的原理,用正确的语言,做正确的判断和论证。理论联系实际,懂得原理而不知道应用,等于入宝山而空手归。如果你可以将所看到的知识记在心中,应用于实践,使之成为你行动的指引,做事的本能,那么这本书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

  • 问话的技术
    张振虎
    推荐

    简单的逻辑学 美国D.Q.麦克伦尼 四星半 这是一本入门的逻辑书。主要讲述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们了解逻辑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别人争论是非,而是能更好地指导生活和工作。 学会运用书中的理论,实践于生活和工作,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问话的技术
    数学李老师
    推荐

    简单逻辑学,好多数学命题的知识,归纳起来还是非常有趣的。 教室里传出一阵吼叫:认真读题,重新读一遍题,第一句给我念一遍[偷笑][偷笑]。教学生的时候就告诉他们:首要就是认真读题,挖掘条件,通过性质定理进行证明。逻辑学也是如此,这里面的题,就是生活,条件就是客观事实,然后通过大脑分析推理,得到结论。如果正面判断不容易,那么就用反证法,需要逆向思维。孩子们不会做题主要有两个原因:1、读不懂题,不会读题,就如我读不懂生活,忽略着生活;2、性质定理掌握不扎实,思维混乱,性质定理就想脑海中的信念(书中命名观念),信念模糊,结论肯定荒谬。 看完这本书,我翻看了我前面大部分的笔记,好多都有观点的嫌疑,参杂进来了很多我个人的偏见,因为我无法证实。得出结论:认定的事不一定真实,荒谬的事也可能可靠,观察到的是冰山一角——眼睛也会骗人。用怀疑的态度(区别全否)观察(区别评价)世界,然后用推理分析(区别观点),客观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2019.1.4

  • 问话的技术
    🇸 🇦 🇰 🇺 🇷 🇦
    推荐

    每天,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人,明明知道他说的有问题,却总找不出合理的解释来反驳他,实际上他已经犯了众多逻辑错误,就因为我不懂逻辑,所以,我无法跟他辩论,这么一想,逻辑还真是非常重要,他可能是你说服他人的秘密武器。 有些听众将其接受能力局限在自己想听的东西之上,另一些人只喜欢简单的答案,这往往是愤世嫉俗者的特点。不要告诉听众他们想听到的,要告诉他们真实的。不要对他们巧言欺骗。无论现实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或者是灰色的,都要实话实说。可能听众不能立刻欣赏你的坦白,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之后,他们会发现,他们必须面对的只能是现实。

  • 问话的技术
    哄哄
    推荐

    “逻辑之艺术并非天外来客,它是人类生活中行动与思考的核心所在。古希腊诗人品达曾大声疾呼:“找到你自己!”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应该“完整地活着”。如果说“合乎逻辑地活着”不能与“完整地活着”相等同的话,它至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 问话的技术
    Summer
    推荐

    对于初学者和门外汉来说,本书直白,作者尽量用大白话写,方便我们阅读理解,太专业的逻辑学,并不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这本书很好,非常感谢作者

  • 问话的技术
    👑 小米
    推荐

    多讀書373: 《简单的逻辑学》 --【美】D.Q.麦克伦尼 --【译】赵明燕 看看能不能找回考试时的感觉🤪🤪 想起那时考完都整整被各种逻辑关系萦绕了我几年,想到什么事情都会想起逻辑关系,中毒了一样🙄🙄 前面第1节写的都是大家一看就懂的纯理论知识,文中的行文很规范,就像写论文。 第一版块几节都是在教我们如何有效的说话,如何有效的沟通,把话说清楚,避免含糊不清,词不达意。 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 比较系统的对命题进行归纳,譬如全称,特称,否定,肯定,断言,比较。这都是逻辑判断中最喜欢用到的技量。书中用了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让你更好理解各种命题。 ★逻辑学(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有4个: 1. 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2.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3.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4. 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做判断的时候,尽量将否定命题转变成全称或特称的肯定命题,这样会让你更直观的理解题意。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 真实性针对命题的内容,而有效性则针对命题的结构,我们称之为论证。 ★推导推理的最完整形式——三段论:联言论证、选言论证和条件论证。 1.联言论证: A、B之间的符号“·”代表的意思是“和”,它具有重要意义,表示A和B都是真的。 2.选言论证: 符号“v”的含义是“或者”。一个为真,另一个必为假,反之亦然。-A的含义为“非A”,-B的含义为“非B”。 3.条件论证: 条件论证,有时又称假言论证,是一个包含“如果……那么……”结构的论证。它反映了我们思维的习性。 如果论证的因果关系十分脆弱,就此下结论就是草率的。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 三段论常要弄清内容的从属关系,也就是谁包含了谁,是全部包含还是部分包含,是否存在特例。 ★前题: 前题应具有真实性和与结论相关性。 价值命题为前提的论断,永远不能像以事实为前提的论断那样,有确定的评判标准,因为价值的评估永远会受到挑战。 ★中项周延性 P—M S—M S—P P是大前提,S是小前提,M是中项(谓项),用于连接P和S。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真的情况下,如果中项选择不好,那也会是一个假命题。 肯定命题中谓项的重要性质如下:它们通常是特称(或者“不周延的”),永远不会是全称(或者“周延的”)。 中项至少要有一次是周延的,这样才能在大项和小项之间起到联结作用,才能演绎出必然的而不是可能的结论。一个不支持中项周延性的论证结构必然是无效的。这种错误在逻辑学上有特定的名称,叫做中项不周延。 是不是觉得很难理解?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中项要做支撑,大前提必须包含中项,中项包含小前提,这样的命题才会成立。 ★ 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 e.g:一些青少年学习西班牙文。 一些国际象棋冠军是青少年。 所以,一些国际象棋冠军学习西班牙文。 结论不成立,因为不是必然的,即使可能性极大,但结论是肯定的,没有“可能”等字眼。 ★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演绎论证得出的是必然性结论,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 演绎论证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演绎论证是解析过程,因为它把普遍的事实还原成了它的组成部分。 归纳论证的前提则是一个由特称命题组合而成的系列证据。归纳推理的目的是对大量的事物作出可信的一般性结论(即有高度可能性)。以整体中的某一部分为样本来做研究,以此来代表整体。样本范围的大小决定了它的代表性。 ★ 如何构造一个论证: 1.真实的前题(all而不是some) 2.选强而有效的前题,贵精不贵多 3.注意对象,合适的表达方式 生活中,你是否都在遵循这些简单的原理,用正确的语言,做正确的判断和论证。 第5章提出的,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这也是平时我们在,讨论,争论中容易陷入的判断的误区。包括混淆视听,偷换概念,虚假假设,误用传统,以暴制暴,民主谬论,对人不对事,滥用专家意见,以出身论英雄,以泪掩过,以笑饰非,分类错误,止于分析,简化推理,功利误导,情感误导等等… 其实,在我看来这本书一定要有一点逻辑学的基础和概念才好看懂的。并不如艺哲所说的,可以用简单的诗言片语撑起整个逻辑学框架。有另外一个意外收获是它里面的行文有一些跟论文的结构相似,对于写论文的新手可以参考一下。

  • 问话的技术
    赵立军
    推荐

    『自省而已』 无论现实里还是在网络中,我们国人言谈撰文的无逻辑反逻辑都比比皆是,甚至令人发指。 只要批评中国人,就有傻X反问我“你是不是中国人?”,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而不自知。 我所批评的中国人是集合概念,而我身为的中国人是非集合概念,两者不可混淆。 再则,在法律意义上我是中国人,并不意味在感情意义上我就必须得喜欢中国人。 ​​​如同有一些人喜欢自恋,另一些人喜欢自省而已。

  • 问话的技术
    384
    推荐

    一本小小的逻辑书,篇幅不算大,里面的知识也是比较简单的,便于理解记忆。

  • 问话的技术
    一蓑烟雨
    推荐

    观念是人类认知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观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正确观念能使此桥固若金汤。而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 问话的技术
    莉安
    推荐

    我们在受教育过程中逻辑学被常常忽视,点开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一个课程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成为高效思考者,只是灌输知识而已,却殊不知再大的记忆容量如果没有合理的逻辑整理清楚,那再多东西就像是一团乱麻囤在脑仓库里,想拿出来的时候反而需要找半天。为成为一个高效思考者,开始学习逻辑吧! 谈到作者写作的动机和初心。则不得不提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者初心是希望帮助更多读者了解逻辑学以及用逻辑指导实践。从文字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作为逻辑学家的严谨性和理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也许会觉得有些晦涩和枯燥,但也常常会为大开眼界而感到惊奇,最后为自己思维的转变而震惊。 接下来浅谈几点。 一,阅读初心——如何意识到逻辑学的重要性? 作者关心社会逻辑紊乱现象,点明了社会素质需要理性的逻辑学,同时还说明了学术文明 企业运营等方面对逻辑的需求,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感触。反正年少不经事的我并未清楚作者具体的表达意思,也未被说服。我意识到逻辑的重要性是出于以下几点启发。 1,老师开悟。数学老师说,让非数学专业的我们学数学是为了培养逻辑思维。我不明白这个抽象的“逻辑思维”具体是个什么东西,只是感受到它的存在了。 2,书友的无心插柳。在微读上,我看见了别人对我文章逻辑方面的评价,可是我自己从来都是顺心而写,未曾考虑过自己究竟要表达什么。对那些评价百思不得其解,开始质疑,我真的有逻辑这个东西吗? 3,榜样的指引。我有一个在文章上的榜样,他无论写什么文章,总有议论文的严谨逻辑严密在里面,总是思路清晰,尽量把想说的话真诚流露出来。我在高山仰止他的文章时竟也发现了他的逻辑带来的方便。一段文字在表达什么,清楚明白不会无厘头。方便翻阅也方便聚焦思想。 二,我眼中的它——初识逻辑学。 1四大原理。逻辑学就是理性脑子的运转工具,而在运转过程中有一些必须遵守的四大基本原理。 同一律。我就是我,我不可能是别人。 排中律。一本书我要么有,要么没有,不可能是慢慢拥有的。排中律就是没有从无到有的中间变化过程。 充分理由律。一个东西不可能凭空出现,都是有依据和理由的。就像是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它们不会被凭空创造也不会突然消失。我做一个决定,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矛盾律。一个真命题不可能自相矛盾,我是女生又是男生这种矛盾不可能存在。 科学不能脱离原理而存在,有些原理不能被证明,因为它确实存在没办法反驳。就像是地球就是有引力,你不相信也不影响它存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2,一大前提:专注力 提高对错误的敏锐。错误源自于以为行为是简单重复。然而事实上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行为或者题型。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同一个知识点的考题很多,图省力我就采用一致的方法来做,却没料到它常常有变幻,一旦忽视我就错入膏肓了。 3终极目的:寻找真相 意义:所有逻辑推理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真相。 就像女孩子怀疑男孩子花心就一定要查看男孩子手机知道他有没有撩别的小姐姐一样,如果有,则证实了女孩子的判断,如果没有,则打消了女孩子的怀疑,逻辑推理和证据收集是为了客观真相和主观臆断的统一。 分类:真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客观真相,一种是逻辑真相,而逻辑真相又是建立在客观真相的基础之上,是更为高层的真相。往往被逻辑学者所关注。 三,教会我的东西——思维工具 简单逻辑学教会我归类思维。 1分类思维的必要性——定义事物。一个苹果放在超市中,你归类为蔬果,放在森林,你归类为可食用。定义某一东西,先划定一个范围,关注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再用合适的语言组织形容。 2分类思维的好处。其一有助于简化个人知识体系,记住一个类别的规律相当于记住一大批符合该规律的事物的规律。其二有助于知识取用。想象杂乱的抽屉和格格分明的抽屉,你找东西在哪里会更方便。其三有利于分析,总结出新的普用规律。 逻辑学指引我思考方向 知识点变幻题型为什么就不会做了?熟悉的题型是你曾走过的路,按部就班解决熟题游刃有余,但是一旦发生变幻,你忽然无从下手了。这是由于大脑的懒惰性,习惯舒适圈以内的路,不愿意自己开拓。那么我们先下手为强,由已知条件开始分析问题,如何完成整个思考过程呢,我浅显地总结了一下下。 1一分为二,分析及归类知识。是考验哪些知识点? 2辩证关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孰是孰非?这里更适用哪个? 3开始论证总结。由A到B一步步推理出你的答案。 4反思复盘,检验验证过程,从第二视角看待问题。 逻辑学教我有效语言。 首先是要注意避免闪避式语言,因为真诚是逻辑分析的必然前提。闪避式语言通常表现为笼统,一词多义等等。尽量用更加贴近事物本质的词语描绘东西。 再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互相交流必不可少。先聊我就不说,但如果你希望和对方进行有效沟通,则需要做到几大前提。 1明确性,知道自己要讲什么,有主题 2准确性,保证使用的语言没有太多歧义。避免一词多意。 3合理性,对于谈话对象适合什么样的语言和他沟通,就跟不要和牛弹琴一个道理 结束语 愚蠢者模仿现象,平庸者模仿过程,而优秀者研究本质,卓越者全盘应用。通过这本书,我们需要有意识培养自己从现象深入本质的能力。

  • 问话的技术
    小流星
    推荐

    《简单的逻辑学》并不简单,书中罗列的一个个看似并不怎么高深的原理,实际上正是思维的内在规律和我们所能认知到的事物的内在联系。 ​逻辑思维能力有多重要。古今中外的圣贤先哲,他们对世界的观察与分析离不开逻辑上的推理,咱们东方的话讲叫思辨;艺术家文学家感性的发挥背后,也离不开理性的逻辑,只是方向上的不同;后来呀,学者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思考逻辑这东西更是必不可少。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名辩逻辑,印度的因明学,古希腊的形式逻辑,直到今天的语言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等等,逻辑作为一种能力,一种工具,一门学科,越来越系统化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息息相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咱们普通人空前的需要逻辑。 ​这本厚薄适中的书正适合我们不了解逻辑的人,了解和学会运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 ​纵然此书有诸多遭受诟病的地方,我仍觉得值得一读。 ​此书大体的叙事脉络非常清晰,先告诉我们在学习逻辑之前要做的思想准备在阐述逻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该如何论证,最后再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的28种非逻辑思维形式,也就是逻辑谬误,可能译文的疏漏和文化差异会导致一些理解障碍,不过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从我个人的实践效果来看,这本书是我所知道的入门读物里最有逻辑的了。 ​最后再分享那么一两个我在网上常见的逻辑谬误。 ​稻草人谬误:我说中医里也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地方,对方就说我是个神棍。 ​我说我们和西方还有一定的差距,要虚心学习,才能赶超。对方骂我是个洋奴。 ​偷换概念:其实偷换概念应该是最常见的,而且当事人可能都不会意识到。 ​人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了,你没有活几百万年,所以你不是人。这里是模糊了词义,前面的人是指人类这个整体的物种,后一个人是指一个个体的人。 ​在先秦时期,孟子和会师有一场著名的濠梁之辩,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听过,最后孟子面对会师的连环追问,按理来说是无言以对,他却巧妙的偷换了概念。会师问孟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孟子回答我在濠水知道的。哈哈哈哈 ​循环论证:我一个朋友告诉我,好好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我问他怎样才算做有意义的事呢?我的朋友风轻云淡的回答,做有意义的事,就是要好好活着呀。 ​提前祝各位新年快乐!预祝大家新的一年新成长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