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晦涩难读,看了比较久,很多描述都是看了几遍才弄明白。 不过确实改变了我很多的思维和行为。中间有段小插曲,我尝试感受无我的境界,在一段冥想之后,边思考着无我,边做简单的锻炼腹部两侧带动转体运动,以前一般做个50到100次,这次做了160次… 后面就更饥渴的阅读无相或者说空的章节,也很神奇,感觉外在环境变得美妙,人会变得越来越平静。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读完不是让你变成佛教徒。取其精华,像作者说的,并非佛法他都认可,其中能用科学解释的部分是他比较推荐的。这就足够了。
We are all animals created by natural selection
冥想确实可以令人更幸福更平静,但也是支双刅剑——可能令人更有同理心,也可能令人更漠然。核心因素在于道德——道德感缺失的人无疑会更加自我松绑,认为可以为所欲为。 什么东西都最怕没修通的二半吊子,一知半解却妄谈什么没有善恶之分,没有二元论,所以做什么都可以。他不知道谈论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前提和背景,需要是看在哪个层面上。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始终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而终究要在人世生活,那么基本的价值判断就是必须的。 不必奢谈更多道德观,唯一一条准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所欲而人不欲勿強求。
这本书传递的几个观点: 1.靠不断完成小目标达不到幸福。人的苦是刻在基因里的不满足,基因会让人不断追求美食性,地位等等,完成一个还有下一个,佛教让人跳出这个思维,通过冥想,可以关闭默认大脑自主思维模式,而以大脑观察者的身份看脑海里的想法,痛苦喜乐不能直接影响到你这个观察者,你知道苦乐是怎样影响你的感觉,从而更平和地和他说话,慢慢戒断苦的根源。 2.你并没有自我意识的决定掌控力。人的大脑由很多模块掌控,当一种模块掌控大脑后,意识甚至会胡编乱造来给自己的行为做解释。因此,冥想观察环境下看各个模块如何带着你的思绪跑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反而会让你更好控制自己,主动去远离引诱你的环境。 3.你所谓的看透本质其实是很多矛盾的根源。有时候人喜欢给许多人和事贴好预设标签,给自己人做错事找客观理由,给反对方定为故意的行为。其实这又是基因的把戏,如果你能达到空的状态,林中鸟叫声可以带给你比大宝剑更大的愉悦感😅 因此,对通过正念冥想,努力达到对各种情绪的疏离状态,各种苦往往很难影响你。同时,通过无我的状态分离身体的内在界限,自我与他人的广义界限,你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拂肌肤之痛,笑喷子发言,忍上头行为。 总之这本书让人看到佛学科学而积极一面,给我现实生活有新的观察方式,对日常自己的言行思考有了新的参考。 立个flag,以后找个庙也深度冥想[666]
◆ “禅宗适合诗人,藏传佛教适合美术家,而内观适合心理学家。” >> 把佛陀当成一位觉悟了的老师而不是当作一位神灵,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佛法不是院墙里高僧大德的专属利益,任何人想学就可以学。 >> 作者所修习的正念冥想属于某一特别的冥想流派,称作“内观派”(Vipassana)。 ◆“Vipassana”是一个古代词,指清晰的视觉,又常译作“洞见”。 >>2003年,作者做冥想静修的地方名叫内观禅修社,其实从字面和本质上看,可以叫作洞见冥想社。 >> “空”是一种微妙的概念,很难用简短的文字来描述(其实用长篇大论来描述也同样难),但至少这层含义是可以肯定的:我们看世界时所见的事物,并不似表面看起来那般独特、真切。 >> 佛教中所谓的达到开悟,就是要摆脱使人受苦的两种并生幻觉:关乎你头脑中事情的“内在”幻觉和关乎其他事物的“外在”幻觉。 >> 所谓“正念生活”就是留心、注意当下发生的事情,用清晰、直接的方式体验,不要被各种精神困惑蒙蔽。 ◆“停下来,闻闻玫瑰花香。”……
The view of nowhere 无源之见,我们对于好坏的判断,我们的所有感觉——影响着我们日常想法和感知的恐惧、欲望、爱以及其他很多种感觉,或热烈,或含蓄——都是人类这个物种特定进化历史的产物。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欲望的条件却是有限制的,所以人的欲望很难得到满足,人活着注定充满痛苦。 就算欲望侥幸得到了满足,但快乐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感受到无聊,或者去追逐新的欲望,所以大部分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徘徊。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很多令人不喜欢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中,如佛陀所说,如果我们秉持自然的观察方式和存在方式,就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给他人造成痛苦。因为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由自然选择创造,所以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尽管如此,这同样也可以是一个形而上的真相、道德真相和幸福保持一致的世界,如果你开始意识到这种一致性,这个世界就会看起来越来越美。这就是开悟。
本书《洞见》,英文书名为《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作者是科学作者和进化心理学学者罗伯特·赖特。 不是教徒的我,却读了一本西方学者写的关于佛教的书,看起来确实有点滑稽。本书的内容的也很有特点:剔除了佛教中鬼怪神力等超自然的力量;不讲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十二因缘;没有对佛陀的思想进行高推圣境的猜测,不搞需要上的“机锋”,语言清晰直白;单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佛学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方法手段是冥想。 自然选择对我们心理的设定。本书说自然选择设定了让我们做对基因传播有利的事情,并给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一是,完成基因设定的事情,你能获得快乐;二是,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我们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自然选择“希望”你把基因传播得越多越好;三是,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大脑必须永不放弃,永远追求快乐才行。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造成基因传播的目标。所以,佛陀说“苦”,是因为“不满足”。 自然选择给我们的设定的编码(感觉、喜好、情绪)经常会出现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环境变了编码没变。第二种错误叫做“假阳性”。我们的很多情绪都是错觉。进化设定我们的各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所以烦恼可能是“空”的。 如果说锻炼身体是争夺对身体的控制感,“冥想”是争夺对大脑的控制权。其中:关于想法,冥想时,你能够逐渐意识到是想法俘获了你,俘获了你想象中的‘你’“;关于好奇,好奇到底是迫切的渴望还是令人愉悦的诱惑,还要取决于这件事在自然选择定义下与我们的利益的相关程度,关联的直接性和紧迫性越低,感觉就越微妙和惬意;关于想法与感觉,感觉是大脑给想法重要程度的优先级排序,资深的冥想者才能感受到想法摆脱感觉的束缚想法在大脑模块中出现,并烟消云散。 要想进入冥想,却并不容易。本书中就列举了学习冥想过程中你会面对的四个悖论。其中 :第一,你越想要专注,反而越难做到专注(你不刻意追求成功,反而能达到成功);第二,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正因为控制能力差所以才更需要冥想。也正是因为控制能力差,他们更难以做好冥想);第三,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你越要把它推开,它反而离你越近,而当你接受它,它反而控制不了你;第四,你越是了解“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这个道理,你就越不受情绪的控制。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上来就说我能控制我自己,那你就控制不了你自己。 意志力与冥想自控法的区别。意志力强调力量强弱对抗,冥想自控法强调化解。冥想自控法分四步,缩写为RAIN:识别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当你“做某事”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感情;接受这个感情(Accept the feeling),不要把这个感情推开,不要对抗,而且承认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剖析这个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各个角度分析这个感情,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剥离(Non-attachment),你和这个感情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再想“做某事”了。“冥想”,我有几次不成功的尝试,看过本书我会不断继续尝试,毕竟作者描绘的蓝图太有吸引力。 关于“冥想”,第一步是训练专注力。开始非常简单,找个地方坐下,集中精力关注于自己的呼吸,对抗大脑的“默认设置”(大脑的设置是想法的随机漫步)。训练好专注力,“冥想”有两种选择,正定与正念,作者进修的是正念,具体区别记不清了,貌似正定更强调感受呼吸、痛感、想法,侧重于自我,正念万事万物皆可参悟吧。 本书列举冥想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你能够不受强烈感情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剥离开。更高的层次,则是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都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 冥想能达到的作用,从低到高依次为提升专注力、放松减压、情绪与情感自由、争夺大脑的控制权、获得洞见、涅槃(当然最后一个还没人做到)。 本书最大的优点是语言浅显直白,小白也能看懂,看到不过瘾的地方,在于本书对佛学中“缘起性空”解说的不彻底。
听得一知半解,我心中的快乐是自我的一种感觉,我快乐但别人不一定快乐,但我的快乐也并未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心理学家的认知有不一样的视角:我们的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苦);快乐和烦恼都是“感觉”(非我);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无我);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空);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冥想)。 结尾总结的佛学“真相”更是云里雾里,日后再潜修吧: 人们经常无法看清世界,这导致了他们痛苦,也给身边他人带来痛苦。人们更倾向于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持久的满足感,但这绝不是终生快乐的真正秘方。 “苦”是生命的一部分,在平凡人生中不断重复。“。“四谛”中辨识“苦”的本源——贪爱,“渴爱”或“渴望”或“欲望”,如果将与厌恶情感相联系的痛苦抛开,痛苦就会减少很多。我们不一定要被造成“苦”的两种基本情感——“贪爱”的两面,对事物的执着渴求和厌恶——所困。通过正念冥想等方法能够放松它们的束缚。彻底、永久的解放——旧时所谓的“涅槃”——到底能否实现,人们莫衷一是,但是毫无疑问,生命因冥想实践而发生转变。需要强调的是,不被渴求或厌恶的情感所束缚,并不是说要情感麻木,也可以是培养出与情感的不同联系,可以更有选择性地决定倾向哪种情感。其实这种修正后的联系可以突出某些情感,比如惊奇、怜悯和美感。 我们要严格遵从佛教著名的“无我”思想的务实呈现,即佛陀开悟之后第二次讲经对“无我”理念的阐释,“自我”本不存在——没有所谓的作为首席执行官的“自我”,没有“行为的行为者”,也没有“思想的思考者”。从进化生物学角度思考,自我的界限有其随意性,因而,感觉到自我的界限变得模糊,和我们平时感觉到自我界限一样,并没有更不准确。 从佛法的空性角度来看,我们直觉地感知到物体和生物具有“本质”,这其实是一种幻觉。具体来讲,这种幻觉是由自然选择植入人体的,它从达尔文主义对机体有利的角度来辨识事物。认识到“本质”其实是一种感性构架,并非现实,有其价值,结合冥想实践抑制本质感”,或是有选择地接纳,效果更佳。宣称摒弃了本质感的资深冥想者,即宣称全面理解了“空”或“无相”的人,普遍看起来都很快乐,基本他们都是仁爱之人。 看清世界,不仅能使我们更快乐,而且能使我们更道德。这并非必然的因果。尽管如此,在使我们遭受痛苦的心理动力和使我们恶意对待他人的心理动力之间,依然存在着足够的紧密联系,因此佛学教我们减轻或终结苦痛的方法往往不仅能使我们更快乐,还能使我们变成更好的人。这种道德上的进步不能得到保证,这是冥想教导通常与佛学中特别强调的道德指引相结合的原因之一。 正念冥想使我们能更多地留意造成个人行为的事物——留意感知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内在状态,某些内在状态又是如何影响其他内在状态以及行为的。冥想还会留意到情感在这个影响链中承担的关键角色——这个角色是由自然选择塑造的,似乎把情感设计成大脑程序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冥想实践不仅使我们留意到这些影响链,而且给我们力量,干预并改变这些影响链。从很大程度上讲,这就是佛学所谓的解放:切实地逃脱束缚着我们而且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的影响链。 引用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阿弥陀佛!
禅修中心的冥想体验有趣。限于语言和文字的局限,实修之人并不愿分享冥想的体验。然而,对于从未接触过冥想的人们,适度的“剧透”不失为入门的导引。
最近刚好在听网易公开课,发觉此书是作者在普林斯顿大学公开课《宗教佛教与世俗佛教》的文字加强版。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在网易公开课app上免费听课。
我也认为人身上有七分的动物性,两分的人性,和一分的神性。文化进化的意义在于让人凸显人性、扩大神性和限制动物性。一一[抱拳]致敬李录学长,感谢三师兄推荐的《洞见》,又去翻找电影《黑客帝国》来看,特别感谢樊登老师关于“贪、嗔、痴”的视频解读和😘推手佳佳,没有你们,我是读不到这本契合本我探索的《佛法是真的》。
让我对佛学的空从感性和理性上有了一个更合理的理解角度,虽然我的认知仍有断裂处,感觉收获蛮大的,以后整理好再细说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欲望的条件却是有限制的,所以人的欲望很难得到满足,人活着注定充满痛苦。 就算欲望侥幸得到了满足,但快乐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感受到无聊,或者去追逐新的欲望,所以大部分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徘徊。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很多令人不喜欢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中,如佛陀所说,如果我们秉持自然的观察方式和存在方式,就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给他人造成痛苦。因为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由自然选择创造,所以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尽管如此,这同样也可以是一个形而上的真相、道德真相和幸福保持一致的世界,如果你开始意识到这种一致性,这个世界就会看起来越来越美。这就是开悟。
快速翻完了这本书,感觉序言和第一章、最后一章还可以。中间的有可能因为文化的原因、转翻译的原因,感觉并不那么好。 总得来说,本书的名字太大气了,超越了书的内容。 对于想对冥想有所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南怀瑾老师的书,不过具体哪本书名忘了。 抛开宗教上的疑问,个人感觉冥想对缓解、治疗失眠/精神类等问题,还是很有用的,不用特意找老师啥的,看着南怀瑾老师的书,自己实践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