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薰衣草
    推荐

    一本值得读且不枯燥的哲学书,大致了解一下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自我折磨的历史。哲学家们只想在思考中寻找终极真理,但在他们的争吵中,世界却意外地被改变。书读完后也没有结论,但哲学历史上的各种人物各种思想及人物的各种花边花絮,镶嵌在一起,使本来严肃枯燥无味的哲学即刻生动活泼起来。罗素说:不要害怕怀有怪念头,因为现在人们接受的所有的观念都曾经是怪念头。                    萨特—-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偶然的,也就是说稀里糊涂,没有任何理由,人类和世界就存在了。                                                                        斯宾诺莎—-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开心羊
    推荐

    从苏格拉底不断提问,而被判死刑,一直到加缪得出人生虚幻的结论,作者把西方的哲学家数了一遍。

  •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推荐

    看这本书一定要做好笔记一定要做好笔记一定要做好笔记!!! 特别是对于哲学概念不是特别清晰的更加需要做好笔记! 本书评一共2000字 在书中每讲一个概念性或者观念,再往后的内容之中都会提到开始时讲的观点,所以一定要做好笔记,因为概念和观点太多了,而且有一些形而上的概念和观点通常容易忘记,甚至搞混乱。 我就是属于没有做好笔记的那类人,经常在后面的内容中忘记前面所讲的概念和观点,于是又去寻找提到的某个观点内容,非常不利于阅读。 所以读这本书,我觉得我是不够详细的,同时有义务再去看一遍,哪怕只是丰富自身的笔记内容也是值得的。 这本书满分十分的话给九分,剩下一分的原因是这本书并没有带入作者太多的观点与思考,但是总结的非常不错,特别是对于哲学的“小白”非常友好。 这一本书非常适合普及哲学的发展史,同时了解这些发展史可以使我们对哲学到底在谈论什么有一些概念性的了解,以前说什么“学哲学首先要学习哲学以往的历史“还不太信,看了这本书更加相信了,也明白刚刚那样的观点就是罗素说出来的。但具体谈的这个概念是什么又记不起来(笔记的重要性!!!)。 既然了解哲学,就难免会提起宗教。 因为哲学与宗教是互相矛盾的两个事物。哲学提倡思考和怀疑,而宗教提倡不思考和盲目的相信。可以说“哲学“的兴起是”宗教“没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性而激发的矛盾,可以知道的是宗教式微了,但是哲学好像也不太行了,更行的是科学。 ”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筛选出来的、可以被论证的理论“就是科学。但是这个”科学“却也在”哲学“的讨论范围之内。 书中还描述了对于哲学家来说“黑暗的宗教时代“,宗教是历史上浓厚的一笔,虽然我们所受宗教的影响是十分微小的,但是宗教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包括现在依然有宗教的虔诚信徒。 书中提到”黑暗的宗教时代“给我感觉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允许有反对宗教的任何言论行为,这与现在的”自由“是本质上不一样的。而且现在的宗教和以前的宗教力量绝对不在一个层次上。虽然不在那个时代,却还是可以透过这本书去感受那个时代的”黑暗的宗教时代“。 西方哲学与我们东方哲学是有差距的,西方哲学推崇推理确定性,东方哲学推崇比喻模糊性。这里的目的就是不一样的,就是我们在之前的哲学是利用感性去发现生命的意义(个人感觉我们也在慢慢趋向理性打击感性),而西方哲学是用理性寻找普遍的规律。于是这两个方向就造就了科学上和对事物处理上的差距,但是我们正在慢慢的磨灭这样的差距。未来可期。 当阅读这本书时,对于哲学的许多概念性没有清晰认知的时候,这本书所提到的任何观点建立打破,我感到的不仅仅时书中提到观点的打破,也是我内心建立这些观点的同时也在被打破,开阔自身观点的同时,也是在打破自身刚刚建立的观点,那么多多少少会对自身三观产生影响,而我们便需要去区分这些影响,同时选择适合我们目前社会生存的观点概念,灵活选取。 就像王德峰说的“哲学的学习就是不断建立新的三观同时打破新的三观”。这本书对于这句话就体现的非常的明显。 当谈到形而上学的没落的时候,自身感到些许失望,但是我却寻找不出为什么会感到失望,因为这是已经发生了几十年的事情,只是我现在才发觉而已,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知。 形而上学的没落,就已经证明了“终极问题”没有答案,而现代社会价值观强调的多样性多元性和辩证性思维,更在明显的说明形而上学的死亡。特别是一些相对性的、强调变化性的一些价值观更符合我们目前时代的价值观,但是这些却也在哲学中有了理论,这就是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更是辩证法的一种体现方式。 书中聊到哲学观点人物的时候,还会经常蹦出八卦性的消息,增加书中内容有趣的同时,更加有助于我们了解,哲学家也是人,有各种欲望,和人的想法没有区别,但是人会思考会克制会追寻内心中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本质的差别。 在这些八卦内容之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谈到这位哲学家以前先说一下毛姆的书《刀锋》,刀锋中的主角拉里,那种客观超然的性格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理性的对待周身事物的使我异常崇拜这个角色(惭愧的是看完因为懒惰未写书评),我经常在生活中去学习拉里这个作风,后来这本书里介绍维特根斯坦的时候说“拉里”原型可能就是“维特根斯坦”我看到这里仔细对比一下,还真有可能,同时也有点相像,这在我内心中出现的感觉就像是思想之中存在的一个人突然之间在现实里找到他的身影一般。 最后一段之中聊到了“人生的意义”,感觉这里说的人生的意义就是本书的精华,搭配上各种哲学观点的没落,直至现代的“存在虚无主义”“生命的荒谬”“生命的无意义”等等,我们更多的只有选择现时代的经验实用主义,而不能去追求形而上学的普遍意义观点答案,因为形而上学没有普遍的答案,当历史上所有哲学家所推出的理论都有另一种理论推翻的时候,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才站上历史的舞台,所以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这就像毛姆《人性的枷锁》所说的,生命没有意义,只有我们给生命意义,或者说我们在追求生命的意义过程之中做的许多“无意义”的事而产生了意义。

  •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Monjour
    推荐

    读此书的时候我总想起张博洋的段子,一边思索着宇宙多么宏大人类多么渺小,一边为明天吃什么而困扰。本书可谓大型哲学八卦史知乎答题现场。从柏拉图、亚历山大、奥古斯都细数到休谟、康德、黑格尔再到尼采、维特根斯坦、加缪,一本故事会版的马哲。也难怪哲学专业人士会对之嗤之以鼻。不过对普通读者培养哲学兴趣和构建西方哲学史框架也不无裨益。因文体过于口语化,作为饭后或睡前听书背景更为合宜。

  •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Yao
    推荐

    一本另类的哲学入门之书 ——读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     这是一本另类的哲学书。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光看书名就知道了。哲学家以思想见长,我们常人的思想叫“想法”,哲学家的思想叫“哲思”。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伟大的哲学家都是思想家,他们受人景仰,留芳百世,在于他们头脑中那些可贵、独到、深邃、闪光的思想,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人类,甚至改变了世界。可是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它重点不是介绍哲学家的思想,不是讲他们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而是讲他们都干了些什么,一个“干”字,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包罗万象。钱钟书说“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本书却不谈鸡蛋如何好吃,如何有营养,而是带你去认识这只下蛋的鸡。     这是一本八卦的哲学书。哲学书竟可以这样写,洋洋20多万字,浅白风趣八卦,与其说是一部西方哲学史,不如说是一本哲学家的八卦史。在常人心目中,古往今来,哲学家是智者,是先知,甚至是圣人,他们研究世界的本质,探寻人生的意义,思考人类的未来,似乎远离凡尘,不食人间烟火。但这本书却让你离开伟人高大上的形象,转身看见其“背面”,那个光环背后真实的人,看见他的生活、世俗与接地气的一面。“崇拜永远离理解最远”,拉近距离之后我们发现,原来哲学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们甚至比常人更八卦。作者挖掘出哲学家们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配合硬核的哲学理论,以幽默诙谐甚至调侃的笔调,八卦他们的逸闻趣事,花边新闻,甚至狗血故事,写得细致入微,流光溢彩,读后饶有兴趣,酣畅淋漓。看完这本书我们才知道,爱提问的苏格拉底是被雅典的陪审团判的死刑;以出版《伦理学》著称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若莎一生贫穷,以磨光学镜片为生;科学巨人牛顿不仅是个心胸狭隘、小肚鸡肠的学霸,而且迷恋炼金术,他晚年通过复杂的公式,计算出世界末日是2060年;提出“我思故我在”名言的笛卡尔,为了读“世界这本大书”而两度参军;怀疑主义的创始人休谟是个业余哲学家,他的本职工作是公务员;对宗教产生毁灭性打击的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牛顿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康德不仅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而且还是现代宅男的祖师爷,高寿的他终身蜗居在家里,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那个偏僻的家乡小镇一百公里;叔本华在书中竭力主张降低个人欲望,但他却仗着丰厚遗产尽情享受生活;宣告“上帝死了”的天才尼采与音乐家瓦格纳是忘年之交,可他却暗恋瓦格纳年轻的妻子科西玛(音乐家李斯特的私生女),后又追求才女莎乐美,均告失败后终身未娶,他45岁那年在街上看见一个马夫在虐待马,上前抱住马脖子哭昏过去,从此疯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都处于精神失常之中;英国贵族出身的罗素活了98岁,他的情史丰富复杂,一生婚姻4次,情侣无数,89高龄还因反战宣传倡议核裁军而坐过美国的大牢;逻辑实证主义创始人维特根斯坦家族是欧洲超级富豪,他却视金钱如粪土,不仅自愿参军打仗,一战后又散尽万贯家财,主动要求到偏僻乡村当小学教师,过着苦行僧般的简朴生活,毛姆的小说《刀锋》里主角拉里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凡人都有爱看八卦的天性,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增强读者的阅读趣味,带着我们轻松踏上哲学之旅。     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哲学书。当你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或锁眉作思考状地读书时,你一定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读教科书或哲学书。关于通俗的哲学入门之书,国外有本小说叫《苏菲的世界》,书中通过虚构的小女孩苏菲内心的好奇与独白,一步步引导我们回顾西方的哲学史,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对人生意义的好奇,使人由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进入开悟,挂起一盏心中的明灯。与《苏菲的世界》相似,这本书以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文字,以速写的方式勾勒出了西方的哲学史和哲学家们群像,让你在一环扣一环的故事中,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认识各哲学门派的代表人物,掌握该门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发现解决那些烧脑问题的逻辑,让人于不知不觉中读到结尾。读完这本哲学科普书,使人想起中国文坛的网红大咖,想起易中天谈中国历史,蒙曼谈唐宋诗词,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他们的良苦用心与本书作者异曲同工。我们不缺哲学、历史、文学教科书,我们缺少的是受欢迎的启蒙家、宣传家、鼓动家、传教士!     这是一本内涵丰富的哲学书。哲学是一门关于知识和智慧的古老学科,它是知识之源,学科之母,涉及历史、政治、宗教以及经典物理学、天文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自然科学,哲学也派生出了心理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社会学科,讲解哲学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非一般人所能驾驭。作者在书中却努力做到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这种信手拈来,驾轻就熟的本领实属不易。     以前也读过一些哲学书,总是对哲学史和主要的哲学流派把握不准,认识不深。读完这本充满娱乐精神的哲学史,使我对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梳理分享如下。     哲学是一门小众的学科。前几天去外地飞了一次滑翔伞,当我从山顶凌空而起,展翅翱翔,腾云驾雾时,有一种融化在蓝天中的飘逸与舒畅,感觉特别的超凡脱俗,爽心悦目。教练说滑翔伞是一个“小众的运动”,就跟登山、蹦极、攀岩、冲浪一样,既有风险,又很刺激。我想,哲学不也是一个小众的学科吗?尽管我们自诩为“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在一个信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年代,爱读书的人本就不多,读哲学的人则更少。假如你坐在上下班拥挤的地铁里,手捧一本哲学书来读,人群中一定会投来异样的目光。不过,在我们这个有14亿人口的庞大国度里,再小众也有不少人,本书在微信读书里有16万人阅读,就是一个难得的惊喜。     哲学是一门烧脑的学科。哲学的殿堂远离尘世,高深莫测。世界顶级哲学家大多是德国人,而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晦涩难懂。什么存在、自在、本体、实体、物自体、表象、自由意志、绝对精神等等,这些枯燥深奥的哲学概念令人望而生畏。前不久我拿起海格尔的经典名著《存在与时间》读了两章,文字都认识,内容却深奥难懂,于是找来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嘉映的《“存在与时间”读本》导读,看后还是晕晕乎乎,连我这个受过专业哲学训练的人都觉得似懂非懂,更何况普通读者呢!哲学又称形而上学,是一门众说纷纭,永远在探索又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学问。古今中外哲学家,提出了无数的哲学理论,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悲观主义、怀疑主义、科学主义,什么本体论、认识论、二元论、先验论、机械论、决定论、目的论、不可知论,什么现象学、实证逻辑学、存在哲学,超人哲学等等,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吵,互不服气,其实仔细想来,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角度而言,分析都有道理,都能自圆其说。本书把这么多绕人的哲学问题理得那么顺,说的那么晓畅明白,真的是难为了作者。     哲学是一门“无用”的学科。但凡哲学书都是奢侈品,奢侈是什么?贵而无用就叫奢侈,而哲学这玩意儿超级无用。在我们这个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哲学尽管高大上,却尽是研究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看哲学书既不能让人赚钱,又不能学到实用的技术与本事。如今的大学,困于就业问题,哲学系的学生恐怕是越来越难招了。可是几千年前庄子就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越是远离现实生活,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一部几千年的哲学史,就是人类的思想史,它是万物之灵的智慧结晶,是指引人类前进的灯塔,是慰籍人类心灵的良方。哲学真的无用吗?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人人都思考过一些十分困惑的哲学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何在?死亡意味着什么?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宇宙的外面是什么?我们如何知道心外世界不是一场大梦?肉体与心灵的关系如何?语言为什么可以传达意义?我们的意志是自由的吗?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有对错之分?什么样的不平等是不公正的?这个世界有没有终极真理?哲学家们通过探索回应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展现了哲学的魅力,彰显了思考的真正乐趣。     哲学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本书作者林欣浩是位作家,讲故事是作家的拿手好戏,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小说来读。值得一提的是,近代哲学家中,罗素、萨特、加缪三人都获得诺贝尔奖,而且是文学奖,其实,他们的获奖作品如萨特的《恶心》,故事情节平淡,都不是以文学性见长,而是以思想性取胜,足见文学与哲学的关系之密切,足见哲学思想在文学界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最近在读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我发现凡是受欢迎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哲理性,小说中那些深刻的哲思以及对人性的审视,总是能直击内心,引起共鸣,令人醍醐灌顶,振聋发聩,这就是本书让人爱不释手的原因。     尽管本书被微信读书誉为“脍炙人口”,但优点也是缺点,八卦让人喜闻乐见,也就缺乏学术的严谨,作者的行文点评有些随意,有时又流于夸张,所举的例子不一定切合原著,经不起仔细推敲,只能说是作者自己心目中理解的哲人及思想,并非完全真实。总之是一家之言,不足为据,否则容易引起误导。     “书多未曾经我读,事有不可对人言”。哲学家的思想及其作品皆耐人寻味,因其深刻,故难理解,有些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宗修行之所以不留文字,皆因“不能说,不可说,一说就错!”     爱读书的朋友们,不管你出于何种目的而读书,不管你读的是专业书、学术书还是励志书,不管你喜欢的小说是言情、武侠还是科幻,在此友情提示,读点无用的哲学书吧!     作家麦家说的好:“走入哲学的世界,加深对生命的好奇和热爱。”    (2021年12月20日)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