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逻辑

组织的逻辑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组织的逻辑
    吴伟东
    推荐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李安无疑是幸福且幸运的,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使命,而那也是他的兴趣及天赋所在,并天时地利地做出了不俗的成绩。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道家的不争之德,用人之力,配天之极。十年一觉电影梦,他获得了自己应得的一切,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莫过如是。

  • 组织的逻辑
    魚佩尔
    推荐

    生活里温柔又精明的李安,一旦将自己完全交付于电影,就严肃地变成了一次次充满矛盾又凌厉尽致的拆解与推翻。偏偏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最懦弱最沉默,偏偏憧憬江湖不守规则的叛逆者在梦碎后坠落,偏偏聚少离多禁忌之下的同性之爱悠远绵长,偏偏身为卧底执行任务的女人败给情爱,偏偏接受铁血命令的军人反思战争的伤害,偏偏擅长用中西兼容的背景创作时去追问与探索技术。似乎他一直在不安分地想写出心目中的最优解,又偏偏在秩序重建中促成了李安的挣扎。文牧野说李安导演是他的本命,读完整本书想起他的这句话,又有些懂了。

  • 组织的逻辑
    李亚琴
    推荐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潮州镇,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纽约大学。 1990年,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推手》,该片获得了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1993年,拍摄了剧情片《喜宴》,该片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李安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94年,执导了剧情片《饮食男女》,该片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1995年12月13日,执导的剧情片《理智与情感》上映,该片获得了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2000年7月7日,执导的武侠剧情片《卧虎藏龙》上映,该片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2003年6月17日,执导的超级英雄电影《绿巨人浩克》上映。2005年12月9日,执导的剧情片《断背山》上映,李安凭借该片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人。2007年9月24日,执导的剧情片《色·戒》上映,该片获得了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8]。2009年2月,受邀担任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2012年11月21日,执导的3D冒险冒险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2013年9月2日,受邀担任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2016年11月11日,拍摄的战争剧情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2018年8月15日,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终身荣誉奖《十年一觉电影梦》是导演李安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书中真实回顾了他的成长岁月、每部电影创作的用意、遭遇的困难、对演员的看法及相处、参加影展的经验、得奖的幕后、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不仅展现了一位坚持“理想不死”的电影人的成长告白,更就“如何面对磨难和荣耀”进行了深度的自我对话。 作 者  张靓蓓 曾任《中国时报》主任记者,台北市立美术馆编辑,辅仁大学大传系、东海大学美术系讲师,纪录片《无米乐》及“全景映像季:《生命》《部落之音》《梅子的滋味》《天下第一家》”媒体总监。现任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馆长,并持续写作。 导演是如何炼成的 李安的为人处世之法和精神世界 李安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 精 彩 选 段 每一种拍摄形式并不都是导演自己坐在家里想出来的,而是跟他的工业体系、跟他的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结合,均非偶然产生的。 历史传统与剧场传统若互相抵触,人们心里所认同的往往是剧场传统,而非史实。……剧场传统经由戏文、电影的长久灌输,戏剧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自我文化形象,在观众心中早已经建立起既定的信任感,当你拍摄的内容与之相违背时,观众会不习惯。 现在我正在为新片奋斗,冒险尝试新东西,压力很大。至于未来会是个什么局面,我也不晓得。我只知道,自己的努力争取与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也不知道未来的命运会怎么样,可是命运的揭晓和我们的努力争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组织的逻辑
    云淡风轻
    推荐

    一直喜欢看李安的专访,在镜头前不管主持人问什么问题?他总是面对微笑,不急不躁、温文尔雅地回答主持人的提问。在跌入低谷时,他可以默默无闻做个家庭煮夫不怨天尤人。而他的妻子却始终把他当成潜力股,在他最无助时,给他莫大的关怀与鼓励。让他在闲散的时间可以用心去研究和打磨自己的电影,最终他用自己的实力实现了自己的电影梦。成名后他没有嫌弃自己的妻子更没有得意忘形,他对妻子只有亏欠和感激,他更是谦逊地说除了会拍电影,我真的不会做别的其他东西。在这本半自传半电影解析的书里,让我看到了一个低调务实的李安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也再一次验证了一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天时地利人和都聚集齐了,那我们离成功还会选吗?

  • 组织的逻辑
    Mr.Lawrence
    推荐

    从Ang Lee的《断背山》入坑,动情于片中套在一起的两个衬衫。影片看到当年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落泪。明白了什么是爱,和性别无关,和年纪无关等。此刻,我打开了音乐《i don't want to say goodbye》,没错,是《断背山》里的主题曲。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好多次。后来,全网看了导演的所有片子。每个真正的电影人都能给我直指人心的力量,自己也有个电影梦。我深知决定实现电影梦的因素太多太多了。现在唯有虚心学习,认真工作。待到花开。 感谢你,Ang Lee.☀️

  • 组织的逻辑
    伊珊
    推荐

    就是内容啰嗦了点,重复提及,近代社会,个人通过对独一无二性的追求,才能够得到自己的追求与尊严。不过我还是想借用用英国牛津人类学教授项飙的质朴原话:个人的意义和尊严出路不在于个人,一定是在于关系,没有一个天然的个人尊严的,没有那个东西在那里。项飙的人格魅力,也祝福Ang Lee。

  • 组织的逻辑
    安迪
    推荐

    李安唯一授权传记,讲述李安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 提到李安,很多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六年“家庭煮夫”加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励志鸡汤上,却忽视了这位祖籍大陆、生于台湾,定居于美国的东方导演身上更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更矛盾、丰富、立体的李安。你会知道,一个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乖乖男”是如何倔强叛逆地走上电影之路的?一个“毕业即失业”的优秀生是如何抓住机会走出低谷,成为一名真正的导演的?一个情感细腻的东方导演,是如何闯入西方市场,在国际上一步步立足的?最后你还会看到,电影对李安究竟意味着什么。  李安是如何走上电影之路的? 小时候的李安,是乖乖的升学小孩,父亲和学校对他的期望一样,都是把书读好、把考试考好。李安一直顺从于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不曾叛逆。但意外的是,他高考差六分落榜了。第二年复读,又以一分之差落榜。放榜两天后,李安摔了桌上的台灯和课本。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磨难,犹如世界末日。但戏剧性的是,正是这一分之差,把李安往电影的路上推了一把。高考失利后,李安参加了专科考试,进了艺专影剧科。在艺专,他被压抑的性格第一次得到爆发。 在艺专的第二年暑假,李安和同学们一起环岛巡回公演,累得又黑又瘦。回到家后,父亲就在饭桌上开训,说他:“什么鬼样子!”李安说,自己当时就把筷子往桌上一放,走回房里,把自己锁在门内。这是李安第一次当面和父亲发生冲突。在父亲眼中,这种公演无非就是给人逗个乐子,考个好大学光宗耀祖才是正途。无奈之下,父亲只好支持李安留学,希望他能拿到学位,成为戏剧学教授。可是李安拿到戏剧学士后,并没有去教书。而是有了“当导演就要当电影导演”的念头,申请了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 李安说,那时候一有人与父亲谈起自己在美国学电影,气氛就会立刻变僵。可以说,走电影这条路,是李安最大的冒险与叛逆。他第一次不再乖乖服从,而是抛开了以往的价值观,坚定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电影之旅。 什么样的契机,让李安真正成为一名导演? 在美国求学时的李安,是意气风发的优秀生,毕业作品获奖,受到经纪公司青睐。但他并没有很快成名,而是经历了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困境。整整六年,李安没有电影拍,平常除了写剧本,就是煮饭带小孩。在那段低潮期,妻子林惠嘉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不仅用一个人的收入支撑起整个家庭,还给了李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发挥和创作。 苦熬了六年,在他已经濒临谷底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他写的剧本,《推手》和《喜宴》在台湾获了奖,当时台湾的“中央电影公司”决定给新人拍片的机会。于是李安和“中影”签约,拿到资金,开始筹拍《推手》。可以说,这个机会让李安彻底转运。从《推手》开始,电影,正式成为李安生活的一部分。 后来李安接连拍了《喜宴》和《饮食男女》,加上《推手》,构成“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的核心都在探讨父亲。面对父亲和他所代表的“男性伦理”,李安一直是矛盾的。他一方面以自我实现为由,反抗父亲,另一方面又因为没有传承父亲的愿望,深感愧疚,这种文化传承和自我找寻之间的冲突,都体现在“父亲三部曲”中了。 作为一名东方导演,李安是如何在国际上立足的? “三部曲”之后,《理智与情感》的剧本找上门来,这是李安第一次拍西片,也是他第一部大制作。单枪匹马跑到英国团队当导演,跟以往拍华语片的经历很不相同。李安说拍华语片就像做皇帝,爱干什么干什么,不习惯跟别人商量沟通,大家都听命于自己。拍西片则像当民选总统,总统是要取悦每一个人的。这两种沟通方式的不同,其实也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面对这种差异,李安保有东方导演的细腻与自觉时,也在谦虚学习着西方电影的理念和技术。  《理智与情感》最终拿下了金熊、金像、金球和英国影艺学院奖,全球票房超过两亿美金,让李安从亚洲跳级到国际。之后,李安又拍了《冰风暴》《与魔鬼共骑》两部美国片。长久以来,都是西方文化强势输出一切,如今反过来,中国导演拍西方电影,文化回流有了可能。 到了《卧虎藏龙》,李安则开拓了一个更大的国际市场。这部东方武侠片闯入西方大众院线,拿下了两座金球奖和四座奥斯卡金像奖。这是金球奖第一次颁给华语导演,也是奥斯卡73年来,亚洲电影第一次拿下四座奖杯。而《卧虎藏龙》成功的关键,则要得益于李安对人性本质的探讨。他没用银幕上的民族刻板印象来和美国片竞争,而是以人类共有的普遍矛盾,撞破了好莱坞这座无形的墙。 最后,电影对李安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这本书中,李安多次说自己拍片就有劲,不拍片就没劲,妻子林嘉惠也说丈夫不拍片的时候像个死人。在好友眼中,李安是个很温和的人,话不多,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但在片场,他是可以横着走路的,大家都会自动让开。一讨论电影,李安就兴奋,对待拍片,他有着近乎苛刻的认真劲儿和疯狂劲儿。  这种拍片和不拍片时的截然不同,还是因为他身上最明显的那个特质:矛盾。 首先是外表的稳重与内心的不安全感。李安说,在现实的世界里,自己一辈子都是外人。在台湾是外省人,到美国是外国人,回大陆是做台胞。反而在电影的想像世界里,他找到了暂时的安身之所。 其次是外表的温和与内心的倔强。在现实生活中,李安是压抑的,这种压抑和李慕白一样,都是儒家正统培养出来的。表面上,他理性、安分和服从。但通过电影,李安压抑的欲望有了一个出口。那种释放的、自由的别样人生,只有电影可以给他。 总的来说,电影是一个梦,这个梦调和了李安身上强烈的矛盾。李安说,每当拍片儿的时候,心里的小魔鬼就释放出来,拍完片回家,又努力做回上帝的子民。李安对现实问题经常束手无策,但在电影这个梦境中,他可以无所不能,这大概就是李安如此痴迷电影的原因了吧。

  • 组织的逻辑
    小山
    推荐

    读完的第一想法是,真要去好好看一看李安拍的电影,尤其是《卧虎藏龙》前面几部。现在的李安已经开始走上技术流,探索新的电影方式。 回看这本书,发现他真是那种天生能拍电影的人,书里写了他的童年,看过许多导演的电影,写他青年,不得意时,除了拍电影做其他事会浑身没劲儿。到了快中年时,才有机会拍人生第一部电影。 王老师说,导演只有两种,一种天才,一种平庸,没有中间派。判断一位导演会不会拍电影,看他拍的第一部电影就知道了。纯女作就是导演的敲门砖,会拍就是会,不会怎么做都不行。 李案写他拍第一部电影,砸锅卖铁才拍出来,到后面拍《卧虎藏龙》,已经有了不小的野心。毕竟要讲东方的武侠世界介绍给外国人,让他们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是不小的挑战。这调整在于文化观念的碰撞,怎么让西方人明白东方世界。 这部电影的剧本来回不知道改了多少遍,东西方人都有参与。拍摄难度,尤其是竹林打斗那场戏,更是惊险之极。至于其他挑战,更是艰难重重。 李安是偏执的,是幸运的,是成功的,更是一个反叛者,他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事,而是始终知道自己做什么有劲儿。看他起初学电影的不被理解,到最后拿到奥斯卡回台湾。这种艰难险阻,能一路走下来,真不容易。只是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成功了的人才会叫别人慢一点,没成功的人都是在披星戴月地赶路。

  • 组织的逻辑
    斯塔克
    推荐

    好喜欢这个谦逊内敛又闷骚折腾的男人 李安代表了典型的东方式谦谦君子的我心中形象,也是典型的新时代受西方教育文化环境影响的华人力量,感觉有丁肇中李政道朱棣文那种科学华人的气质,就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欣赏 其实这样的人最难搞,看起来人畜无害软软的样子,但他会用自己的办法让你达到的要求,开始上班时候就遇到过一个人华裔总厨类似 看完了书还专门又去看了一遍《卧虎藏龙》不过李安坚持的杨周二人讲普通话确实是一个不了解大陆市场的败笔,画面再美,书中那些细节扣的再多也经不住那个口音出戏,配音的话票房肯定会更好,也发现好的东西之所以好,更多的来自本身之外的功夫,比如李安对中国武侠的理解,那些画面完全就是复刻香港武侠片,经典而不失进步,还有对中国武术侠盗社会形态人文的理解,都在电影中得到体现,更不要说宏村那些美景,竹林那场飘逸的打斗,是对中国武侠浪漫唯美的最好诠释 再就是李安网上出了名的被老婆养着的六年,李安这一切的成就最大就是他的妻子,难以想象没有这样一个家庭,怎么会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那就是一个脚踏实地科研人员的样子,找了一个文艺的丈夫,信任加爱成就了李安 里面李安也讲到中西的问题,正如他说讲不管是中还是西那是观众讨论的事情,他只知道每一个都是认真用力的在创作,其他就留给好事者讨论 本来期待以同样的细腻自然文笔来继续回忆后来少年pai,断背山,色戒,比利林恩什么的,评论里好像说作者已经仙逝,好可惜啊 期待李安更多新的电影,期待更多优秀的华语电影,期待更多的中西结合开放包容的作品

  • 组织的逻辑
    隐形小土豆
    推荐

    李安真是值得观众喜欢啊!有些作品也许我看了不会喜欢,但一想到他那张饱含着慈悲,温驯,亲切的脸,他有一种羊的眼神…我就会希望他被上帝善待。

  • 组织的逻辑
    徐老怪
    推荐

    刚翻看了一眼华语片海外票房榜,第一是《卧虎藏龙》(2000年),第二是张艺谋的《英雄》(2002年),真是感叹啊,这十几年,我们没拿奖,也没拿票房,国内票房倒是翻翻的涨,自己的电量节不亦乐乎的嗨。 狗屎上多了,也就真成了一道菜了

  • 组织的逻辑
    昀烁
    推荐

    文字朴实无华,又蕴含丰富,好看。许是“外省第二代”情结与西方文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李安的电影既讲究伦理,又追求奔放,既是主流片也是文艺片。最难忘的演员:郎雄饰演的老头(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纠结的倔强,含泪的笑,想到就心酸。最难忘的镜头:汤唯对梁朝伟只说出“快走”两个字之后的眼神(色.戒)~心心念念,未有回响,终成“我心里有过你”的未完成情结。

  • 组织的逻辑
    悟悟悟
    推荐

    一本具有启发性的书,我看到的世界,大多都是假象,比如,某个女明星,经纪公司给她包装成出身普通或者贫寒家庭里的青春纯真靓丽女孩,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出演机会,表现出奋发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不知多少无辜的男孩会相信这样的虚构故事。我从大概7年前就从没有关注过任何明星,有印象的还是香港的一些,比如陈百强,黄家驹,周星驰,很久远的事情,还是八九十年代的。我很喜欢另起炉灶这个词,因为战乱,李安的父亲逃亡到台湾,在大陆的爷爷托人寄信过来让李安父亲在台湾另起炉灶,李安又在美国另起炉灶,都是开拓拓荒精神。李安祖上是大户人家,家境殷实,出入有鸿儒,即使落魄到逃亡台湾,根基虽然不再,但装在脑子里的智慧学识是抢不走的,在台湾开枝散叶。我很喜欢研究家族,什么布什家族,肯尼迪家族,不过好多都忘记了,现在时间精力全部用来着手于解决自己遇到的困境。战乱年代,渴望和平,在和平年代又渴望动乱,资源重新分配。在这个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里,人人有相同的权利去实现梦想,为什么不去实现呢?加快“时间意识”,通俗地讲就是提高能力,用未来30岁拥有的能力处理20岁的工作学习生活,岂不是得心应手

  • 组织的逻辑
    缓缓🌈🧊
    推荐

    喜欢程度:五星 这是本书是7月的时候辉哥安利给我的,和思明说过后发现正好她有这本书,于是借来,但一直没看几页。九月底的某天突然心血来潮,拿起了这本放在手边两个月的书,看到停不下。 我看纸质书本来就很慢,再加上这本书里面每讲到一个电影,我都想去找来看看,于是这本书看了两周才看完,期间看了六部李安的电影,这种阅读体验我是从来没有过的,看书之外还看了以十几个小时的“参考资料”。还有些章节,我看电影前看一遍,看完电影再回头看一遍……陆陆续续的,这本书就看了很久。 我平时很少看电影,完全没想到我看这本书时会想把李安的电影全找来看一遍,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像刻盗版碟的似的,到处找人要资源。那一周两次拿着电脑,去见带着硬盘的辉友…大家也很是热情。 文化冲突下的李安 这本书是《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后所著,从李安的童年和求学经历讲起,讲到03年之前拍过的主要电影。 之前我一部完整的李安电影都没看过,想想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之前即使没看过,会隐隐觉得李安的电影是脱俗的,有深度有内涵的,像大众电影里的一股清流。 李安成长过程中所经验的文化冲突是他的电影的根基。他父亲那一辈从大陆移居台湾,他作为外省人在台湾长大,儿时在台湾期间读过日式打手板的学校,也读过西式的很包容的学校,20岁左右又去美国读书定居。这些跨文化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一些内心冲突,这些冲突也在他的电影里,以及拍电影的方式里有所表达。 下面的这段话很打动我: “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一辈子都是外人。何处是家我也难以归属,不像有些人那么的清楚。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到美国是外国人,回大陆做台胞,其中有身不由己,也有自我的选择,命中注定,我这辈子就是做外人。这里面有台湾情、有中国结、有美国梦,但都没有落实。久而久之,竟然心生“天涯住稳归心懒”之感,反而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面,我觅得暂时的安身之地。” 自我表达与留白 还有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是李安说到他在拍冰风暴之前的电影,会想表达什么东西,把自己的表达传递给观众。到了冰风暴之后,更像是给观众创造出一个空间,让他们可以看出自己的东西。这一点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想到李安刚拍电影时的父亲三部曲,他说是从孩子的视角拍的,也是因为他对于没能走父亲期待道路有些愧疚。拍冰风暴时,变为了从父亲视角入手。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种自我表达是具有疗愈作用的,也许把自己想表达的表达畅快了,才会有留白的空间吧。 记得有人说卧虎藏龙最后的跳崖,让他想起了盗梦空间后面的陀螺。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交给观众。我看完卧虎藏龙和少年派都觉得一头雾水不明觉厉,之后回头再看这本书和豆瓣影评后会有种“原来这样啊!”的拍大腿的惊叹感。感觉浪费了李导留白的一片苦心…… 箭与弦 书中提到,他也没想到卧虎藏龙电影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好像打出去的大炮,后挫劲儿很大,大家都觉得惊到了。这个时候只能边走边看,一边走一边在途中去适应它带来的一切。 看完《箭术与禅心》,我会觉得拍完的电影就像一支箭,从弦上射出去后的路径,就是箭自己的路了。只能起初在弦上的时候希望多送它一程,但一旦离弦,便控制不得。 脑洞又开到了育儿,感觉拍出来的电影像养育一个孩子似的,他们是有生命的,是会交流的,他们会有自己的经历,也会在途中相应带给导演或父母相应的体验。一旦他们置身于生命的洪流中,便和最初的“创造者”脱离了干系,只能目送他远去,或偶尔陪他走一程…… 遗憾的艺术 这次看了书才知道,原来他觉得自己只能拍介于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电影,一个很窄的领域,既能兼顾电影的初心,又有商业性和传播性,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 这种求全的心理,我也是很熟悉了,不过我经常批判自己的这种求全倾向,会觉得这样什么都要最后什么都要不到,会没有特点,埋没于人海…看到李安的“求全”以及现在取得的成就,破了我的一些剧本,有点承认其实我并不知道怎样是“好”的,也没有人是真的知道的,只有以为自己知道的人。 有一句有名的话叫“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得意忘形播客里也提到过,像电影这种需要多人协作,而且对于资金技术演员等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有要求的表达方式,是远远比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写书画画更困难的。诸多因素的不可控,叠加出来的结果可能与导演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 梦醒了吗? 在电影的想象里,世界像是一个美丽的梦: 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中年的我可与年少的我相遇,西方的我与东方的我共融。人与人的灵魂能在同样的知觉里交会,让豆古与现在合而为一,让岁月、种族、地域的差距在我们面前消失,让心灵挣脱现实的禁铜,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朝翔于古今天地…… 再放上一段打动我的话,感觉在下面语境里,更想是睡了一觉的那个十年一觉,不过之后听到好像是鲁豫有约里采访李安的片段,李安说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觉(jue),觉醒的觉。不过有觉(jiao)就有觉(jue)。 “十年一觉,梦中,我仿佛正在涂抹着一幅巨大的、无法一目了然的壁画。我在不同的地方画着。当我画这边时,看不到那边:画那边时,又看不到这边。但在我的心底,它们相互撞击,彼此呼应。虽然支离破碎,但冷暖自知。十年来,当我第一次抽身远观,朦胧地感觉到,好似有什么在其中酮酿、穿梭、联系、逐步累积,可又指不出一个名堂。” 另外附上和这本书以及他的电影刚结缘时的另一篇文章:和李安一起过周末。里面还有《饮食男女》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其实这本书想说的太多,但又觉得一些比较飘渺的东西好像“不可说”,说了也说不明白……还是絮叨了两千字,我也不知道我说了些什么,有点抽离的感觉… 喜欢程度:五星 这是本李安的自传,是7月的时候辉哥安利给我的,和思明说过后发现正好她有这本书,于是借来,但一直没看几页。九月底的某天突然心血来潮,拿起了这本放在手边两个月的书,看到停不下。 我看纸质书本来就很慢,再加上这本书里面每讲到一个电影,我都想去找来看看,于是这本书看了两周才看完,期间看了六部李安的电影,这种阅读体验我是从来没有过的,看书之外还看了以十几个小时的“参考资料”。还有些章节,我看电影前看一遍,看完电影再回头看一遍……陆陆续续的,这本书就看了很久。 我平时很少看电影,完全没想到我看这本书时会想把李安的电影全找来看一遍,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像刻盗版碟的似的,到处找人要资源。那一周两次拿着电脑,去见带着硬盘的辉友…大家也很是热情。 文化冲突下的李安 这本书是《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后所著,从李安的童年和求学经历讲起,讲到03年之前拍过的主要电影。 之前我一部完整的李安电影都没看过,想想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之前即使没看过,会隐隐觉得李安的电影是脱俗的,有深度有内涵的,像大众电影里的一股清流。 李安成长过程中所经验的文化冲突是他的电影的根基。他父亲那一辈从大陆移居台湾,他作为外省人在台湾长大,儿时在台湾期间读过日式打手板的学校,也读过西式的很包容的学校,20岁左右又去美国读书定居。这些跨文化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一些内心冲突,这些冲突也在他的电影里,以及拍电影的方式里有所表达。 下面的这段话很打动我: “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一辈子都是外人。何处是家我也难以归属,不像有些人那么的清楚。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到美国是外国人,回大陆做台胞,其中有身不由己,也有自我的选择,命中注定,我这辈子就是做外人。这里面有台湾情、有中国结、有美国梦,但都没有落实。久而久之,竟然心生“天涯住稳归心懒”之感,反而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面,我觅得暂时的安身之地。” 自我表达与留白 还有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是李安说到他在拍冰风暴之前的电影,会想表达什么东西,把自己的表达传递给观众。到了冰风暴之后,更像是给观众创造出一个空间,让他们可以看出自己的东西。这一点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想到李安刚拍电影时的父亲三部曲,他说是从孩子的视角拍的,也是因为他对于没能走父亲期待道路有些愧疚。拍冰风暴时,变为了从父亲视角入手。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种自我表达是具有疗愈作用的,也许把自己想表达的表达畅快了,才会有留白的空间吧。 记得有人说卧虎藏龙最后的跳崖,让他想起了盗梦空间后面的陀螺。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交给观众。我看完卧虎藏龙和少年派都觉得一头雾水不明觉厉,之后回头再看这本书和豆瓣影评后会有种“原来这样啊!”的拍大腿的惊叹感。感觉浪费了李导留白的一片苦心…… 箭与弦 书中提到,他也没想到卧虎藏龙电影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好像打出去的大炮,后挫劲儿很大,大家都觉得惊到了。这个时候只能边走边看,一边走一边在途中去适应它带来的一切。 看完《箭术与禅心》,我会觉得拍完的电影就像一支箭,从弦上射出去后的路径,就是箭自己的路了。只能起初在弦上的时候希望多送它一程,但一旦离弦,便控制不得。 脑洞又开到了育儿,感觉拍出来的电影像养育一个孩子似的,他们是有生命的,是会交流的,他们会有自己的经历,也会在途中相应带给导演或父母相应的体验。一旦他们置身于生命的洪流中,便和最初的“创造者”脱离了干系,只能目送他远去,或偶尔陪他走一程…… 遗憾的艺术 这次看了书才知道,原来他觉得自己只能拍介于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电影,一个很窄的领域,既能兼顾电影的初心,又有商业性和传播性,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 这种求全的心理,我也是很熟悉了,不过我经常批判自己的这种求全倾向,会觉得这样什么都要最后什么都要不到,会没有特点,埋没于人海…看到李安的“求全”以及现在取得的成就,破了我的一些剧本,有点承认其实我并不知道怎样是“好”的,也没有人是真的知道的,只有以为自己知道的人。 有一句有名的话叫“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得意忘形播客里也提到过,像电影这种需要多人协作,而且对于资金技术演员等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有要求的表达方式,是远远比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写书画画更困难的。诸多因素的不可控,叠加出来的结果可能与导演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 梦醒了吗? 在电影的想象里,世界像是一个美丽的梦: 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中年的我可与年少的我相遇,西方的我与东方的我共融。人与人的灵魂能在同样的知觉里交会,让豆古与现在合而为一,让岁月、种族、地域的差距在我们面前消失,让心灵挣脱现实的禁铜,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朝翔于古今天地…… 再放上一段打动我的话,感觉在下面语境里,更想是睡了一觉的那个十年一觉,不过之后听到好像是鲁豫有约里采访李安的片段,李安说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觉(jue),觉醒的觉。不过有觉(jiao)就有觉(jue)。 “十年一觉,梦中,我仿佛正在涂抹着一幅巨大的、无法一目了然的壁画。我在不同的地方画着。当我画这边时,看不到那边:画那边时,又看不到这边。但在我的心底,它们相互撞击,彼此呼应。虽然支离破碎,但冷暖自知。十年来,当我第一次抽身远观,朦胧地感觉到,好似有什么在其中酮酿、穿梭、联系、逐步累积,可又指不出一个名堂。” 另外附上和这本书以及他的电影刚结缘时的另一篇文章:和李安一起过周末。里面还有《饮食男女》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其实这本书想说的太多,但又觉得一些比较飘渺的东西好像“不可说”,说了也说不明白……还是絮叨了两千字,我也不知道我说了些什么,有点抽离的感觉…

  • 组织的逻辑
    小李飞刀
    推荐

    十年一觉电影梦,从《喜宴》,《饮食男女》等到《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付出艰辛,成就李安。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