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自由如风
    推荐

    王阳明的一生光彩夺目,年轻时纵容自己性格去做被人讥笑之事。精神上的艳遇令他早年内心世界放荡不羁;中年时,持重内敛,委曲求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剿灭贛匪,平定叛乱;晚年时,传播心学,惠及苍生,平定匪患。他创造了很多人不可能创造的人生成绩,散发了很多人不能散发的光辉,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诠释了完美的人生,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泽被世人的人生价值。 心不妄动而能安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从容不迫,闲暇安适。 良知就是造化的精灵,能生天和地,能造鬼和神,能度一切苦,能化一切哀。总之,只要拥有良知,就能生活在极乐世界。 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要操心你的良知。 人真正的风度是遇到变故遭遇屈辱时,能够如寻常般平静,不辱不怒不惊。 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练自己的心智,磨砺自己的心境,这样面临事情时才不会乱,处理事情才能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才能做到“动时心也定”。 好表现的人必是自以为是的人,人生在世,最大的弊病就是好名。 愤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愤怒时,身体会分泌毒素,无异于慢性自杀。 按良知的指引去真切的为人处世,并持之以恒,圣贤的境界就在眼前。 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我们要经常实践自己的善意来炼心,把自己的心炼成仁者的心,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成为伟大的人,孟子说了,仁者无敌。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世间任何事都不要强求。 圣学无妨举业。 荣辱不在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酒色荣辱都是身外之物,如果心外无物,何尝能为物所迷。 人有建功立业之心没错,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心当常态。我们应该时刻格自己的心,心如明镜,物来则照,勿刻意追求。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读王阳明,就是读明代历史;读王阳明,就是学心学大智;读王阳明,内心无限钦佩其文治武功;读王阳明,无限感怀我大中华人才辈出,文化灿烂。嗟乎,所谓读史生爱国心,该是如此。套用孙涛的口头禅:我骄傲!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秋洋
    推荐

    王阳明心学是经他多年学习,综合各家,悟出的一种比较实用理念,可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非常强指导意义,感谢作者!!!!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梦的彼岸
    推荐

    良知在心,真理在心,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人的心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的根,都在“念”,我们做任何事情,出发点是“善念”,还是“恶念”,自己的内心最清楚。现代人经常说的“起心动念”,也近乎此意。我们的行为如果是出于“善念”,则可发扬光大;如果是出于“恶念”,那就须立即停止。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小海风吹呀吹
    推荐

    王阳明和友人游南镇,一友指山中花树问曰:“你常说心外无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 王阳明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上学时书上学过这个故事,好像说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但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王阳明是在描述当人与事物发生关系时,事物在心中存在状态的变化过程,可以由寂到显也可以由显到寂,寂显之间还可以相互不停转换。 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说花开花落是否是心中派生出来的。所以他的话恐怕也并没有涉及到唯物唯心的问题。 那么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出(事物可以以不同的状态存在于人的心中)这个观点呢?因为他发现人们常常人为的把整体的事物分割破碎,就像知行合一,在他看来知和行原本就是一体的,一念即发处即是行了(在他看来动念头也是行动,因为脑细胞也运动了嘛,他强调知行合一的重点是有想法就要去做去落实,当然了不能想干啥就干啥,有的想法是膨胀的私欲,就要立刻克掉,不能去做,而有良知的事儿就要去落实,不能光想想嘴上说说),而我们常把知行分成两部分(这就有理由了,不去做是因为我还没准备好,没学明白呐)然后又合在一起,搞事情阿!所以在他看来,天人原本就是合一的,万事万物原本也是一体的,是有关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曾经的历史(固步自封,闭关锁国),要是阳明心学思想做指导的话这种事儿就干不出来。当然了,阳明心学注定要受到封建社会的打压,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天生都具备成为圣人的品质你让统治者怎么愚民?所以封建社会打压阳明心学也就成为了不可避免之事了。 其实通过这个故事,王阳明在告诉我们要注重生活的实践,去努力的与人事物建立关系,如何与人事物建立美好的关系呢?要多关心多用心,就像是做自己真心热爱的事情,能不幸福吗?就像他的友人向他请教问题,那正是因为友人关心了嘛!而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关心呢?要至良知,良知是不虑而知不虑而能的,就像孝顺父母,不需要考虑为什么孝顺,也不用考虑如何孝顺,也不需要考虑孝顺几分,良知自然会指引着我们去行动,它是与生俱来的,并且良知与宇宙天地万物是同心同德同理同道的,说白了是一个东西。那么良知为啥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良知是我们内心发出的最本源最真实的声音,它是不虑而知不虑而能的,就像我们的直觉和本能一样,与生俱来的。我觉的再问为啥就有点不理性了,像小朋友一样十万个为什么了。 据我了解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否定了心即理,整个阳明心学的逻辑系统就差不多玩完了,可能是因为没人承认自己跟动物一样没有良知,所以阳明心学一直否定不了。看见有孩子从楼上掉下来,良知指引我们去接(给你时间权衡,考虑自己的利益,你还会接吗);看到人掉到河里,良知指引我们去救(不救是因为我们通过权衡利弊蒙蔽了良知,是私欲在做祟);看见有人摔倒,良知指引我们去扶(不扶是因为怕被人讹,自己强行蒙蔽良知,导致良知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到最后已经听不见良知的声音了,甚至让我们误以为是“良知”指引我们不要去扶。其实我们想一下,那不是良知,那是自私,自私到良心都不会痛了)。 立德、立功、立言,王阳明做到了知行合一,他有资格喊出这伟大的声音,如今我们知了,能行吗?合的上吗? 感恩王阳明,也感恩作者度阴山,好书好看好心学,谢谢。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陈晨
    推荐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简单的四句真言,却是个不得了的东西,加在书单“骨头”里,一直不敢来啃,怕啃坏了我稚嫩的牙齿,果不其然,读过一遍后,有个问题我还是不太能理解。(最后再说) 无善无恶心之体 主要是说一个“无”字,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我们的内心原本都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心学说‘无善无恶’,是不要刻意为善,更不可刻意为恶。 并非是全无‘好恶’,如果全无好恶,没有是非之心,那就是麻木不仁之人,‘好恶’全凭天理,再无他意,就是不要刻意和事物对立。 有善有恶意之动 主要是说一个“有”字,人们在天地万物中,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心”主使的,动了“心”,就有了“意”,就有了善恶之分,恶就是自己的私欲,良知只是被私欲遮避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主要说一个“知”字,知是良知,良知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无需外求,面对一个事物,良知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就是依照我们的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就是“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发动便是行,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符合我心中良知所知道的准则,去掉“恶”,去了解什么是善,良知就是判断力 ,正其“心”。 这也是心学跟佛家和儒家的不同,佛只要求枯禅来正心而不去实践,儒家要求在圣人的言行规则下去行,而不思考它的“天理”,知行合一就是在良知引导下一件事的开始和终结,不断认知升级,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公时,良知是知道的。因为我们有可以分清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天理就在我们心中。 良知明明告诉我们不要忍受,我们很多时候却委屈地以求保全性命,王阳明说这就是丧失了天理的表现,他说我们应该杀身成仁。 这就是我现在还不太能明白的问题,面对死亡,我觉得想要活下去的心不也是一种生存本能,好像也是天理啊,只是觉得如果真死了,还如何抗争不公?我想我会在能选择时,选择暂时委屈“天理”,来得天理,没有选择时,才会杀身成仁。 这也是我觉得心学难的地方,“良知”有时候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时候则是在“行”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善恶”,这就是一种认知、一种选择。 我们是先有了认知,才有了行动,如果认知都是错的,行动就不用说了。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的道德观都不同,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次类似的“龙场悟道”,我就有过突然就觉得应该向内心看的经历。做一个圣人道阻且长,治国平天下就算了,我只望不给国家添乱就是了,即使学得他的修身养性也会在生活中大有作为。 愿你我不负良知!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启智启慧启善@照看心相
    推荐

    📚 “知识” 可以用各种考试 来考核。 🥚 而良知, 天知地知 神知主知 你知我知 , 却无从评审。 💡 我们只能依靠 公正的法律条例, 来hōu住人们 行为准则的公共底线。 🎯 离开公正律法的保护, “良知” 便只可远观 却仍可亵玩, 即: 人们只是 在被自己的 “个人局限的 道德观” 带领着 “逛 (自我‘画地为牢’的) 花园”。 ⛳ 🎯良知: 是受个体认知层级影响的 内化于智识的“动机”。 行为 : 是受外部环境因素感染 或刺激而产生的 “选择”。 💡 动机 与行为 没有直接因果联系: 动机 若不纯, 行为 仍可至真至纯。 (例如: 为了洗白过去/或逃税 而去捐款/做慈善) 动机 即使纯粹, 行为 仍可害人伤己。 (例如: 为了追求冠名的“正义” 而践行真正的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简单讲: 良知 不是单一的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 良知 是使自己有能力 时刻地去保持: 良性的认知循环。 从而 使“自我认知层级” 有动力进行 “新陈代谢”。 ♻️ 即: 良知 是 去认识/去认知 去‘望闻问切’ 去‘闻思修’: 何为“公善”? 何为“私善”? 何为“公恶”? 何为“私恶”? 而不是 去定义/去冠名 去审判/去评价 不是去给 “善”或“恶” 不吐不快式地 一泻千里式地 ‘盖棺定论’。 ⛳️ 你以为你以为的“良知”就是你以为的良知? 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良知” ?呢? 💡 生理便秘 易辨别。 思维便秘 难识别。 “智识思维功能”过期了的“扫一扫”软件,必须识别不了超出了“心识认知范围”外的“良知二维码”。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仰望星空
    推荐

    知行合一王阳明核心观点心即理,做事要知行合一,不要做的与想的不一致,良知人人都有,应该按良知行事做事,并在实践中致良知,不违背良知去做事,做一个知行合一有是非善恶的人,做到这样至今没有几个能做到很难,通常我们被私欲物欲所遮避,我们应按天理去做事行事!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九玖
    推荐

    知行合一!不是先知后行,也不是行而致知。简洁明了的哲学方法。期待二十一世纪,满大街都是圣人...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贪多
    推荐

    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王阳明的事迹和学说,感谢此书带给我的成长与收获。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逆熵增者
    推荐

    阅读中的知行合一 之前有位书友问我如何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他说他也能坚持阅读,并且读得挺多多也极快,一年读上百本书,但唯独不能让他满意的是读了那么多书,却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脑子更乱了。 这个问题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回答清楚的,所以今天特地写篇文章阐述一下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 上面这个情况就是大家常说的“知道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看了很多有道理的书,收藏了很多有道理的文章,觉得自己已经懂了,然后就一直停留在懂了的阶段,却始终没有俯下身子去行动。因为知道与做到之间还有一条很长很长的鸿沟。 在技能学习的路径中,仅仅“知道”是无法形成反馈闭环的,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让大脑相关的神经元形成强关联,反馈闭环才能经由“做到”这个节点得以形成。 很多人因为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总想跳过行动环节,寻求捷径,最后发现:这才是走了弯路,真正的捷径其实是那条看起来漫长且低效的持续行动之路。 当然,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知行不合一”的人,千万不要自责,因为“避难趋易”是人类的天性,这种选择取向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所以凡是能简单得到的,人就不会选难的;有短的反馈回路,人自然不会选择长的——这就是大脑做选择时的默认逻辑。在缺少觉知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察觉这一点。 我以前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埋头看了两三年的书,一段时间之后回想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还记得什么?却发现啥也想不起来,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没有做读书笔记,也没有写读后感和书评。 但今年发生了巨变,看到很多书里都提到了一点,看完书之后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面,不然很难有改变。 所以在后来阅读过程中始终提醒自己一点:阅读是为了改变。 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就像你读了一本关于冥想的书、懂得了冥想的一百个好处和一百种方法,但从来不练习,远不如你只懂得一种好处和方法但能每天持续冥想10分钟。 这也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读得多、读得快并不一定是好事,这很可能是自我陶醉的假象。如果读书只是完成了文字扫视,但并不真正理解,那又有什么效率可言呢?如果阅读只是知道了那些道理,而自己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改变,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读书慢不要紧,即使你一个月只能读完一本书,但能读通、读透,产生巨大的改变,那也比3天读1本书不知要强多少倍。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比如我们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读后记住多少内容,即使整本书都记不起来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所以,面对海量的知识,我们根本不需要焦虑,虽然我每年给自己定了要阅读多少多少本书的计划,但我不追求速读,不为了刷阅读量而阅读,也不会收集一大堆和自己实际需求并没有太大关联的书,因为现在市面上的书太多太多了,一辈子不吃不睡也看不完,所以我现在是有选择性的看书,明年也准备列待读书单,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阅读,而不是读书APP里面看到一本就点开看几眼这种情况。 目前我每看完一本书之后,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梳理文章重点、归纳总结、输出一篇书评,最重要的一点是至少列一条行动清单,并且马上就要去做,执行“72小时定律”,也就是三天之内必须要去执行,否则过了72小时后你就再也不会做这件事了。 之所以之前有篇文章,说阅读改变了我很多,其实是因为我看完书之后付诸行动了,不仅仅是停留在我懂了的层面。 比如我看完《小狗钱钱》后,开始每天写成功日记、列梦想清单,养成储蓄和记账的习惯,慢慢培养会下金蛋的“鹅”,一点点把她养肥,尽量不去杀她。 比如看完《了凡四训》这本书之后,就列了行动清单为“日行一善,极致利他”,记录自己做的每一件好事,渐渐明白了助人真的可以让自己也快乐这个道理; 比如看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里面提到了早起倒逼早睡,彻底解决失眠问题,第二天我就严格执行早起,以前7点起床,现在提前到6点起床; 比如看完《原则》这本书,我的行动清单是列出自己的生活原则、工作原则、决策原则、为人处世原则、交易原则等等原则; 比如看完《晨间日记的奇迹》和《好好学习》两本书后,就开始坚持每天写九宫格日记和反思日记,到现在已经写了300天; 比如看完《从零开始学写作》和《学会写作》等七八本关于写作的书籍后,开始坚持每天写作,从每天200字开始,到现在偶尔一口气3000字,练习写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写,每天写,持续不停地写。结硬寨,打呆仗,一天一天的慢慢进步,没有什么捷径。 比如看完《人生效率手册》和《奇特的一生》两本书后,我就立马买来时间日志本开始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和利用PDCA循环法指导平时的生活和工作; 比如看完《非暴力沟通》之后,跟别人相处时,会注意他们的内心需求,分清事实与观点的区别,注意有效沟通,这本书让我避免了很多与他人不必要的争吵; 比如看完《冥想5分钟》这本书之后,开始练习冥想,从刚开始很容易走神,脑中念头不断,到现在学会从念头中拉回来。 比如看完《复盘》这本书后,就开始坚持每周和每月底更新复盘文,从八个方面审视和总结自己的一周,召开自己的“股东大会”,慢慢的改变。 写在最后 当“改变”成了读书学习的最高标尺后,我们的学习量还有可能下降。比如当你真正明白“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这个道理时,网上所有关于“目标聚焦”的文章都不会再对你有吸引力了,但如果你并没有明白,那么你依然会在看到类似文章时觉得很有道理,然后一个劲儿地把它们往收藏夹里塞。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所以,尽管放心地抛弃“懂得很多道理”这样的执念吧,在抛弃时,还要真诚地为自己开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有所行动,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对成长来讲,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当你凡事都以改变为标准时,你的成长路径会更加清晰。 ☞我是逆熵增者| 一个爱读书,爱健身,爱旅行,爱投资的终身学习者。欢迎找我交流! ^_^您的每个关注、转发和点赞在看都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源泉!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欣乐妈妈
    推荐

    让时光穿越,重回488年前—— 1529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阳历1月9 日早上7~9点) 一位伟大的圣人从这一天起,将最终并永远的走向那神圣的殿堂,那世人瞩目的宝座啊, 便是他辉煌一生的写照。 他,就是王守仁(王阳明)老师。今天,是他离世的日子。 随着这一天的消逝,这位伟大的圣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超凡的军事家,将永远的离开人世,离开他用良知滋养着的百姓和弟子们 他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也是光辉的一生。 他的一生,虽然仕途不济,但他并未沮丧,相反却凭着那颗光明之心那颗良知之心为自己谱写了一曲光辉的生命乐章,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份保贵的精神财富。 那就是他的"心即理 "他的"致良知 "他的"四句教 "他的"知行合一 "。统称一句话,就是他的心学论理 。 以及他那颗永不磨灭的光明之心——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他的临终遗言。仅这一句话,就囊括了他的一生—— 是啊!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所以,当他被投入东厂大牢时 所以,当他被放逐贵阳龙场时 所以,当他剿匪被迫屈居功臣二线时 所以,当他被削夺新建爵位时 …… …… …… 他都不曾被外物所动,而是一心只求作圣贤 , "存天理去人欲 ""致良知 "。一心讲学,传播他的心学理论,用"四句教 "帮助每个致良知的人光明他们心中的良知,帮助他们走向他们自己的"圣人 "之路。王阳明老师的这"四句教 "就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实这四句教的本意,早在1508年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中就有体现,那就是王总结的八字真言"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简单三个字儿"心即理 "。意思是说:人人心中都有良知,都能明辨善恶是非,而一切问题又都从心中起(心即理),所以我们只要不间断地致良知(存天理)、自我反省自我克制(灭人欲)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依王阳明老师的说法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事。由于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所以它就是天理,致我心的良知于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就得到了天理,于是皆大欢喜。 简言之,就是教我们 致——良——知。 "致良知 "就是"格物致知 "里的"致知 ",其运行原理就是按良知的本能(能分是非善恶) 指引去为人处世。 致良知,是王阳明在1520年9月遭张忠团伙谗诈构陷而毫发未损后正式提出的。所以,王说,提出"致良知 "还要特别感谢张忠团伙如果没有他们对他进行的百般构陷使他每天都在生死一线徘徊,他就不可能在这极端恶劣的人为环境中提出"致良知 ",就不能让王阳明的心学来一次质的飞越。 的确,这是王阳明心学的一次飞跃,也是他心学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我觉着))时间就是1520年9月。这之前他始终把"存天理 灭人欲"作为他心学的终极目标;这之后,王阳明什么都不提,只提"致良知 "。 弦外音——如果王阳明连张忠等人都要感谢而不是将功劳归于自己的悟性和智慧和良知的话那他这一生该感谢的何只是张忠等人啊 我觉着,在他的一生中,除了感谢自己(自小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善于钻研、务实求是、即定目标、有良知——关于后几点,现在的孩子们应该好好学习学习)之外,,, 第一个应该感谢的是他的爷爷,王天叙。爷爷始终如一的支持王阳明的"为所欲为 ",允许年轻人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所以当王阳明"经略四方 "的想法遭到父亲王花质疑(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越来越野的心让当时的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时候,在爷爷王天叙和父亲王花之间还发生了这样一次争执: 王天叙——人才不是管出来的 王 华——但人才是教育出来的 王天叙——最好的教育是引导,不是你这种强制管束,你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我这个孙子将来必有大成,你是你所能体悟到的 通过这父子俩的简短对话,我们作家长的是不是也该从中悟出些育人的道理呢?我个人的体悟是:尊重孩子的性格,不打压不强制;做好引导工作,不一味的按自己的理论和思想去管束;发现他的优点,并在具体的事情上加以鼓励和表扬;相信他有能力。 第二个应该感谢的是理学泰斗娄凉。感谢他在1489年与王阳明的会面中,把朱熹理学走向圣人之路的法子传授给他。 王阳明——怎样才能成为内圣的人呢? 娄 凉——格物致知。 于是,有了王阳明的第一次人生体验——格竹子。也正是因为这次的没承功,让他开始对朱熹的"格物致知 "提出质疑,思考之后,做出了一个自己的判断:此路不通(对自己),并适时转向。经几番折腾,求"内圣 "寻"经略 "之路无望 而发出此感叹的时候 "圣贤大概是命中注定的。而我很不幸,未被注定。" 竟无意中读到了朱熹写给赵惇(宋光宗)的信中有这么几句 "君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意思是说,虔诚的坚持唯一志向,是读书之本;循序渐进,是读书的方法) 让他茅塞顿开,并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犯下的一个错误,就是:未能始终如一,也没做到循序渐进。所以 第三个应该感谢的人是朱熹,是他又让王阳明重新回到了他最初的人生轨迹上,那条寻求"圣贤 "的道路上。(先是在辞章上,而后又转到佛道上) 第四个应该感谢的九华山上的传奇人物"蔡蓬头 "和无名僧。当时王阳明仕途不顺,便想走佛道之路成为一代圣贤之人,或者说是想寻求一种"长生不老 "术以成仙成佛。对于他的这种想法"蔡蓬头 "只给出了两个字"尚未 "(意思是,王的脸上终究有官相,去不掉的。说白了就是,他俗世未了,还没有到达谈仙谈佛的境界)而无名僧给出的话更是意味深长,"北宋的周敦颐和程明道是儒家的两个好秀才。"意思就是,"圣贤之道在民间,在心学上,希望王阳明能从此入手。" 这之后便有了王阳明的几个举动—— 和辞章说再见!和佛道说再见! 并深刻意识到,"亲情与生俱来,如果真能抛弃,就是断灭种性!"这其实就是王阳明心学理念中的"心即理 "。因为理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所以当意念让我们放弃亲人的时候,心里的理(良知)便告诉我们那是错误的(格物的过程)。既然是错误的,就不能违背天理, 不能去做(致知的过程) 并在1504年,与好友湛若水在京招生、讲学, 以倡导身心之学。其实当时王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心学理论,只耐于自己的年轻及对朱熹理学的困惑,及权阉刘瑾的当道 竟无意中成全了王阳明,及他的心学的诞生。那就是1508年的贵阳"龙场悟道 "。所以 第五个应该感谢的人是刘瑾。王阳明创建心学,权阉刘瑾居功至伟。 1508年死里逃生的王阳明到达放逐地——贵州龙场驿站后,静下心来,开始思考两个问题: 1,圣人是如何改变外部世界有所作为的? 2,如何才能从外部找到好好活下去,并可以创造人生价值的真理? 并最终有一天,,,王阳明的心学横出世世。 即,"圣人之道,吾心自足。" 第六个应该感谢的人是江西南昌铁柱宫的道士。二十年后第二次相见,他对逆境中的王阳明说了这番话,"光明消退,黑暗降临,面对灾难,宜坚贞守持。"按作者的说法,是他拯救了王阳明入世的灵魂,所以,他是王人生里的一大贵人。 第七个应该感谢的人是王琼,也是王阳明的一大贵人(作者说的,是他给了王一个绝好的机会——重出江湖,驰骋沙场,释放了他的能量) 却也真正让王走上了那条"圣人 "之路。。。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说着容易,做着难啊,要做得如鱼得水估计就更难了。 所以,王阳明告诫我们,致良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人们时时致良知、事事致良知,也就是,事中炼。 事中炼。要炼的到底是什么?心,我们的那颗心,那颗被私欲蒙蔽了的心。 因为,心即理。所以,只有永保那颗"良知 "之心,我们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才能真正的"致良知。 如何炼?祛除欲念。 如何祛除?自我克制+自我反省。 也就是,光明我们的良知,而光明良知的主要途经就是去事上炼。通过做事来磨练自己的心志,磨砺自己的心境。这样面对事情的时候心才不会乱,处理事情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静时人心定,动时心也定。" 说说就算了么?不是,要从生活中去实践:真心真意地对待我们的父母、家人、朋友和每个从我们身边走过的路人,安分守己地做好我们的工作和该做的任何事情。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而不是"知行不一。"要时刻克制自己的私欲,经常反省自己的良知 ,永远致我们的良知。 从上午一直编辑,直到现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恶了(格物),必须得吃点儿东西(致知)[微笑][微笑][微笑] [偷笑][偷笑][偷笑][再见]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江燊(jiang shen)
    推荐

    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天理是什么,其实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对一个道理达成的共识。 格物就是正念头。如果念头不好,马上改掉,念头好,就要维持。阳明的“格物致知”通俗而言就是这样的:通过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MR.Yang
    推荐

    10小时读完这本书,但思考的时间却远远超过它,这并非度阴山写的太迷人,反而他的“过分”发挥与揣度,使王阳明的圣人形象不甚明朗。但人若以吹毛求疵的心态读书,而忽略了真正的精华内含,那获得的除了满腹牢骚以外,也只能是寥寥几个大字罢了。所以读书人的心应像海一般宽广,容纳不同的光景与声响,才能完善自我。 王阳明创造的心学影响了无数人,我毋需再强调他的伟大,而对我们来说,能领悟心学的精髓远比了解他的生平更加意味深长。长时间的思考并没有让我豁然开朗,反而疑问愈发加深,比如良知究竟是何物?王阳明说人的心中皆有良知,所以能辩是非善恶。以这个角度来看,良知是辨别善恶的标准,因此我们问内心即可,我的第一个矛盾正源于此。何为善?何又为恶呢?当历史的时针拨回到几万年前,我们的先祖屠灭异类时,是善还是恶?他们是人还是非人?以我个人愚见,所谓的“善”其实是大多人的善,是为了维护一个组织稳定的制度,所以王阳明在平定宁王之乱时即便有杀人,也无法称之为恶。而我的这个观点恰恰与心学“心即理”有出入,我始终认为长在凡世的心又怎能不为凡事所动,眼耳口鼻又怎能不时时与外界接触,我们的言行又怎能不被世俗约束?这种矛盾令我苦恼,我期待有一天能找到答案。 心中虽有懵懂的地方,但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我却视之如珍宝。知与行并非先后顺序,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理解的“知”不是名词,应作动词,是对自我的洞悉了解。只有知道自己的性格,禀赋,优缺点,才能做出合适的举动。那么怎样才算合适?这便需要在事上练,用行来检验知。于是对自己足够了解的人,从不追求虚妄的东西,而是一心一意把当下的事做好,成功与否也只取决于做得究竟有多合适。 暂放下良知究竟来源于内心还是外界的疑惑不论,世人确有是非善恶的标准,那为何有人成功了,有人却碌碌无为或者遗祸一方呢?我猜并不是他们善恶不分,而是作善的动力远不及作恶的便利。所以这是心学只能挽救良心未泯之人的原因,也是王阳明必须与宁王兵戎相见的原因。 心学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哲学需要悟,更需要阅历去支撑,任何空想只会消磨意志,从而逃避现实,所以才要知行合一。王阳明说世上皆圣人,王艮不解,我斗胆猜测“圣人”就是能把简单的事做得不平凡的人吧,若果真如此,圣人可不就在你我他之间吗?这也许才是王阳明真正超凡脱俗的地方。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jinwei
    推荐

    "存天理去人欲"、“心即理”、"光明良知",这三句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放到今天的社会来说,属务实派。不空谈,重实效。用在个人修养上就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种学说在明朝中后期绝对是前卫的、异端的思想,难免被保守的理学派围攻!

  • 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
    推荐

    “所谓知行合一,确定一个目标就要隔除一切障碍,然后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所谓知易行难,漂亮女孩知道美貌不是永恒,却还是习惯于用美貌获取便利;富家子弟知道财产无关自己,却还是忍不住以恩惠换取吹捧… 美貌和财富是可以与顶尖智商比肩的竞争力,但前者具有不稳定性,后者则伴随人的一生。 所有的不稳定资产都需要一定的智慧来守护。年轻男女继承了上一代的财富溢值,他们过早的享用了对终端价值的支配权,却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性为基础。于是他们失去了获取智慧的机会,这注定了他们中缺乏良好教育的那部分人凄惨的后半生。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