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荷塘月色
    推荐

    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 “天下谁人不识君 ”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名人传记我读的不多,但是仅读的一些已对我有很大积极的影响,我选读名人的出发点有两个,要么是我崇拜欣赏想学习的人,要么是我对其人生经历好奇的人,像读三毛、李叔同、逍遥刘强、李咏、林徽因与金岳霖,我都是好奇八卦心更多一些,而读伟人、曾国藩,白岩松、杨澜、杨绛、琼瑶、汪曾祺、余光中、林清玄、季羡林、利弗莫尔和巴菲特我更多的是本着欣赏学习的态度吸取营养,每读一人就感觉身上多一份力量多一份信心,这些心灵之书不是那些心灵碎片鸡汤能比的,看完一本好书就相当于神交了一位益友,我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先从模仿开始,学习伟人的好学、学以致用和博大的胸襟;曾国藩的独立思考、缜密的思维;白岩松的出口成章;杨澜的优雅,杨绛的坚强,琼瑶的浪漫,汪曾祺的生活滋味,余光中的细致深情,林清玄的用心感受,季羡林一生不缀的孜孜追求,真希望这么写下去,可惜没了,还是读的太少了,所以,以后我希望我的读书书单里一直有一本名人传记,现在就从苏轼开始............ 苏轼传有许多版本,我选读了林语堂版本,因为刚看了原序已被深深吸引,一个粉丝写自己发自内心热爱和崇拜的偶像虽然有时会有失客观,但我相信写的一定是最生动、最全面的.........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照耀古今的人物,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如果生活也可以评“家”,那他就是一个“生活家”,他在政治、慈善、哲学方面都很有作为,但还没称之为“家”,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兴趣广泛、轻松诙谐、热爱生活的“杂家”,他自由出入儒释道之间,汲取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使他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处变不惊,乐观通达。他受人尊重和喜爱的程度即使历经了千年也不曾消减,他的魅力不只是因为他的才情和成就,更让他熠熠生辉的是他那完美的人格、伟大的心灵,是他跌宕起伏人生命运的抗争史交织在他一路以来书写的豪放诗篇里给人以振奋或安慰的力量,它像一部命运交响曲至今回荡人间,在每一个喜爱他的人心间,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它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孟子》 “天下谁人不识君” 看过全书,让我深深感触的是:苏轼不管在何种处境中都活得生机勃勃,他身上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向往坚强,仿佛靠近坚强就像靠近太阳一样能获取热力和能量,但每一份坚强、每一份责任都是需要同等或更多的付出,而这是人们都不愿面对和容易逃避的,轻松的生活谁都想过,在别人眼中看似漂亮的转身又有承载多少的负重呢,我们在欣赏苏轼的旷达、乐天、潇脱时,更多的是看是什么塑造了这种无坚不摧的完美人格,是什么激发出他震撼古今的人生诗句,苏轼诗词的绝美之处就是他那融入人生思考的旷达诗句,给人一种开阔、不惧风雨阴晴的勇敢、不畏权贵的正直,不委屈压抑的豁达,不扭曲本性的豪迈,吃一百个豆都不嫌腥的执着可爱,老天也是帮他,他那种横冲直撞、天性使然的释放,竟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也不是谁都能模仿的,天赐英才,却没像王勃一样天妒英才,他非常人是至人,他乐善好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他的善行善举如果按《了凡四训》里的“功过格”积分,恐怕要积个无限大,因为他的善行都是惠及万方,不是小善小行所能比的,所以天佑东坡——老天都愿意出手相助....... “牵线木偶”般的生活却让他过出了难得丰富的人生体验 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同样,“一入宦海难自己”——-就像一个“牵线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还不如一介布衣平民可以来去自由,苏轼金榜题名时是北宋政治环境最好的时期,之后的君王一代不如一代,直至北宋灭亡,苏家父子已经上了这条成功与欲望、风险并存的大船,“学而优则仕”“成就功名大业”也是古代读书人的执念,可以看出,即便苏轼几起几落,多次被贬,他和弟弟苏辙也没辞官归隐,他还是想成就功名,有所作为,苏轼为官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特别是任杭州太守期间政绩突出,深得百姓爱戴,即便在惠州被贬期间没有职权,他还凭他对表兄的影响力竭心尽力出谋划策,他一直想用毕生所学为民请命,造福一方,他的诗句——“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可以看出他的豪情壮志,所以,即便他多次被贬,即使他险丢性命也是执着无悔,他等着被重新重用的一天,但他的这种等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等待,他每到一处就随遇而安,入乡随俗,把每一个他乡当故乡,重新积极建造家园,快速融入当地生活,结交吸引社会各阶层朋友,他们游历山川,吟诗作赋,把酒言欢,他先后辗转多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京都、杭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海南儋州,他愣是把一幅被贬路线路变成了游历路线图,他没有一次因政治失意就不举头观山望月,他的世界“花开有喜,花落不悲”,他珍惜光阴,对时光都“不寻常”对待,他尽自己最大的能量做有意义的事,光阴一寸寸流过都凝结成流光溢彩的琥珀光,连同他喷薄而出的人生诗句化为永恒,这是何等的境界和活法,怎么样的一幅坏牌在手里都能打好,什么样的困境都不改其潇脱、乐观、雅趣、豁达的名士风流......... 我觉得,人生的多次辗转未必是坏事,每一次环境的改变相当于重活一次,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一天重复同样的事面对同样的人,过一百天跟过一天一样也是无聊,每一个新环境让你体验不同的人生,尤其,现在网络时代,人们不必到处漂泊才可体验人生,我们现实生活是一个世界,来到微读又是一个世界,我之前经常在天涯论坛、淘股吧中会关注一些股市牛人,发现了许多值得我学习的高手,那也是个激情澎湃、精彩纷呈的世界,每一世界的缤纷是源于人的精彩.........看了苏轼的人生经历才真正理解他写诗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的感受,他身在官场,失意得意无常,每处居住不会超过三年,这种居无定所,到处漂泊对一般人来说可能都活在疲于奔命之中,可对于生命的强者却是一次次难得的人生体验,他相当于活了普通人几辈子的人生,我现在也能读懂《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了,他当军人是非常优秀出色的军人,正营职复员后放弃了国家安排工作,从摊煎饼开始,奋斗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后,又放下一切跑到青海可可西里加入反偷猎队,当一名保护藏羚羊志愿者。他把每一个角色做到极致就放下,换一个角色重新开始挑战。还有杨慧珊和张毅在演艺顶峰双双退出演艺圈,再全身心投入另一个全新的领域重新开始,我挺欣赏这种活法,人生在不断的尝试和挑战之中,未来永远充满期待,我们可以给自己赋予更多的社会角色,做好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体验,我好像尝试做过很多事情,当过很多角色,来微读我又多了个角色,微读书评人。 兄弟情深、家风纯正、朋友遍天下 苏轼一生,家庭和睦,儿子孝顺,妻子贤惠、兄友弟恭,情同手足,苏轼与苏辙的手足情深让人感动,他的许多上品的佳篇都是因子由而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们父母早逝,兄弟二人在风雨飘摇的人世间相互扶持,甘苦与共,共同进退,儿时相伴读书,少年一同进士及第,中年在凶险的宦海沉浮,位极人臣,晚年均遭受政治打击漂泊天涯,但,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对方最惦念的人,苏轼和苏辙有诗句道出了他们彼此在心中的分量,苏轼在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子由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看过这么多兄弟姐妹,古今第一兄弟情深的典范堪称“苏子瞻、苏子由”。 苏轼三任妻子都非常贤惠,终身追随,与他共甘共苦,传为佳话;苏轼的儿子们很孝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子苏过,父亲被贬海南岛儋州时,苏过一直时刻不离地陪伴父亲在这荒蛮之地,据苏东坡说,“像过那样的好儿子实在是至矣尽矣”,苏过遵守父命,受了父亲当年在祖父教导下的教育。在苏东坡的几个儿子之中,苏过成了一个有相当地位的文学家;苏轼的朋友遍天下,他走到哪地,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主动靠近,主动为他分忧,他说“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院乞儿”,他像一块磁石,吸引精英汇聚,最有名的是拜他门下的“苏门六学士”。 “赋到沧桑句便工” 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对他来说真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事,人们经历过生死都会对生命进行思考,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他虽险保性命被贬黄州,但却让他远离了政治争斗,小人暗算,进入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与大自然拥抱,与心地善良淳朴的邻里友人相伴,他建筑家园、耕地东坡,自酿美酒、烹饪佳肴、教农人唱歌,竹杖芒鞋、醉饮酣睡、游山揽胜,饮酒赋诗..........人生畅快恣意,笑看风雨,刚被贬黄州的中秋夜,他曾发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感叹,可不久,他就调整了心态,他脱下长袍穿上农衣,当起了农夫,学种地打井、修筑家园,无论走到哪里,他身边都吸引着众人的崇拜跟随,他身边的朋友仅因为“一个怕妻的癖好”就能载入典籍流传自今,他诗句中提到的友人都没有淹没于历史的尘埃里,他的诗写出一首,大江南北竞相抄写传诵,真叫口口相传至今,这种文学影响力真是古今无人能及,在这一阶段,他写出了许多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定风波》就写于这一时期..........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名垂千古的人物和平民百姓的人生都不容易,苦与乐就是人生常态,只有强大自己的内心应对世事的无常,才能在尘埃里开出花来,对于诗人、作家来说,苦难更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更能把对苦难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清楚.........没有爱过何来深情,没有经历何来感慨,没经生死何来顿悟,我们一切的现在都能找到“来时路”,一步一个脚印是走到你想去的地方还是被逆流退回原点,人生是一路拾捡丰富,还是像《围城》里的方鸿渐一路的“丢失”——丢失热情、丢失希望、丢失爱情、丢失勇气、丢失尊严,丢失自信、丢失自己,这种人生不进则退—-自由落体的感觉怎能不让人“触目惊心”,看苏轼的人生又怎能不让人振奋,人的快乐是自己寻找的,人的安宁是自己悟到的“内心状态”,当我们看清事物的缘由时,怎会纠结沮丧;当我们想明白要走的路时,怎么会有东张西望、举棋不定。到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的话,做什么时候的事,人的期望值也要随境遇的好坏适时的调整,这样就不会有心空、心焦的感觉,人的失落都源于太把自己当回事,太在意和刻意,顺其自然才会有惊喜,人最没意义和帮助的就是顾影自怜,长吁短叹会将勇气磨没,会给自己找无数个借口,慢慢地就会像祥林嫂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势,嘴上重复相同的话,我相信吸引力法则,人说一百句消极的话人就会“堆”,看一百本消极的书就可能厌世,接触一个消极的人有可能让你心情压抑低落一下午,就是这么可怕,人的思维一旦形成定势,很难改变,尤其自已是根本不想改变时,人最难战胜的永远是自己,超越自己就是成功,就能体会成功的满足,别以为超越的自已就像老鼠在大坑里的小土丘上眺望,以为自己居于至高地那么可笑,如果不断地超越,早晚会跳出土坑,站上真正的高地修筑老鼠最安稳不怕水淹的鼠洞.......... 自行车不打气,早晚会瘪,打的太足又会爆胎,半亩方塘不注入活水,就会成为死水一谭,注入的太頻又会无鱼🐟,这个度的拿捏,因人而异,我们在学习这些卓越的人身上的气度和品质时,拿任何人的办法照搬照抄都会东施效颦,只有把别人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好消化,就像写作一样,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但直接抄就只能加引号,如果把看过的书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再从自已的大脑中提取出来,那就是穿了一百层马甲任谁也不好看出,也像装假能装上一千回,假的也会成真,装真诚装上一千回,一定忘了啥叫虚伪,我读书就是从装“读书人”开始,到现在无处不离书,所以,想做什么先从“装”开始吧........ 2021.1.21 关于苏东坡,想写的地方太多,眉毛胡子都想顾到就又得写太长,别人也没耐心读下去,可每次发书评总感觉很有仪式感,很慎重,所以,最后我的书评写的都很长,长的——有时我自己都会催眠几次才能读完,但是我每次写想法却很随意,写的篇幅都不长,这就是重视轻重的差别,我很重视书评,毕竟它是读了许多个读书时长后,对全书的一个总结,我可以写多写少甚至不写,源于我对作品的喜爱程度,没办法,这篇《苏东坡传》书评只能又成为我的一篇“催眠之作”,好书值得如此重视,因为,作者和他书写的人都增加了这部书的分量..........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yanhui ✿
    推荐

    耗时十多个小时,一口气读完林语堂先生这部典藏版的《苏东坡传》,说起“苏轼”这位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代表,这个在中国大地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不仅仅是宋朝的一个名字,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象征,更是我华夏名族之骄傲。 从古至今,有不计其数的文人骚客为其传记, 而这诸多传记中,尤以林语堂先生这部《苏东坡传》最为典型,其集古今学问之熔炉,独到细腻之笔触,及文人惺惺相惜之爱屋及乌,他笔下塑造的苏轼,尤其对其正面评述,可以说是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书中写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他的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在我感叹“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同时,不能否认~林老对苏轼的极度偏爱。以致于在整部作品中,加注了诸多感情色彩。从开篇启始,凡过眼处,都能看到林语堂先生对苏大学士那不绝于耳的赞誉之词!也正因着作者个人的这份偏爱,我们才有幸一睹林老这波精彩绝伦的使书者释然,阅者陶然的神点评! 另一方面,同样因着作者的个人偏爱,直接造成了作者颇不吝笔墨,对他人的人生进行了过分否定(比如王荆公和王荆公的新法.新苗法)。个人感觉文中这一部分有失偏颇,王安石作为一个能够跻身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个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被赠太傅,牌位曾配享神宗庙,和帝王同受供奉,后又配享孔庙,和孔子同受供奉,成为继孔孟之后的第三位圣人,最后晋封舒王,位极人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第二个人的。这难道是偶然吗?这是一个无德无能之人能企及的高度吗?No!No!绝对不是 ! 只有一种可能,宋朝这段朋党争之争的历史,完全是由一群奸佞横行,小人当道,史官与其沆瀣一气,混淆事实、黑白颠倒之产物!!!以至于近千年来,王安石及其新法一直受到不公正的评价,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把他当作历史上最大的奸臣,把他的新法诬蔑为“祸国殃民”,甚至北宋灭亡的责任也要让他承担。所幸尚有梁启超先生思古之幽情,为王安石撰书📖《王荆公》,此书就是在为王荆公辩诬,就是要翻开中国历史上这第一大冤假错案。最后庆幸自己没有错过林先生这部美文,更要感谢先生的个人偏爱,好奇害死猫,因着《苏东坡传》,找来《王荆公》传,继续开启了本宝的另一段开卷有益之旅。。。躲进小楼成一统,唯有书香最醉人。。。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妹妹头🐷yuki
    推荐

    一个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一代大儒~他的不朽在於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而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复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蘇東坡的一生可謂用盡浩然之氣…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钟畅
    推荐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东坡 “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故而东坡先生离开了一千年;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故而东坡精神留存了一千年。” ——我 东坡先生用自己的诗句完美诠释了一个人生前生后的存活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千年后的今天东坡仍在。在那条漫长的贬谪之路上他竟活出了一个不朽的人生和一个不朽的灵魂,人们总在奇迹面前感到叹为观止并心悦诚服,东坡先生在无止境的逆境中书写了一份奇迹,这份奇迹还带着豁达与幽默,这可能是当人们提起这位东坡先生时脸上不禁泛起笑容的真正原因。 话说,东坡先生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古代诗人有一项本领非常厉害,当他们见到宏伟辽阔的空间画面时,会本能地切换到对时间的领悟上来。举几个例子: 1.《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2.《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5.《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只有体会到更大的空间,从更宽广的视野出发,才能看到人的生存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东坡先生的宇宙观决定了他的豁达和明媚。 其次,他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照顾得很妥帖。 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东坡有纵欲和禁欲的烦恼,永远都是一副物尽其用身心满足的状态,清风来了得其声,明月照耀成其色,叩击船舷能歌之,猪肉、苍耳能食之,有了鱼了一定要弄到酒,有了酒了一定要上船,连小舟摇晃和酒劲上头的眩晕也要用到极致,直到看湖面如万顷碧波、看小舟如冯虚御风...再将遗世独立的才情发挥到羽化而登仙的地步,如此这般才算完了。 最后,他是真正在驾驭生活,文人的才情永远是他用来讴歌生活的艺术手段,而非用来卖弄的资本。 驾驭高头大马算不得真正威武,驾驭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是真正的英雄主义。东坡先生的可爱之处就是他的反差萌,他可以居庙堂之高也可以化身农夫野叟,他可以挥毫泼墨也可以秘制生蚝,他能督造苏堤也能哀悼亡妻... 他将生活中的困厄和幸福平等对待,他没有写一篇举世震惊的讨伐檄文后怅然离世,而是选择了最简单也是最难的那条路,活下去,美美的活下去,让每一个看他朋友圈的对手都被他的幸福状态气到怀疑人生,此谓真正的强者。 如何将一碗中药喝出酸奶的幸福感呢?这就靠他的才情了,《记承天寺夜游》中与张怀民庭中散步,好友、竹柏、月影三份简单的食材通过他的才思勾芡,居然烹饪出了一篇惊世散文。可见,才情并不是无用的东西,它可以对平淡生活提鲜,可以将生活粗糙的一面进行艺术化处理。 就像我这篇书评,感悟其实很简单且普通,但是被我认真写出来并灌入我的“才情”之后,立马感觉就不一样了,变成了一种富丽堂皇般的普通。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Phoebe
    推荐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一个全能型的文化巨人。苏轼一生虽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但更多的是风雨相随,遍布荆棘,但他始终持有一颗对待生活热情乐观,自由潇洒的心,遇事泰然,幽默真挚。他虽是才行高士,但胸无城府,平易近人,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的诗词文成就,完美流露出他的本性及平生所感,亦庄亦谐,生动有力,是发乎内心的笃信纯真,情真意切,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在中国的文坛,苏轼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一个不朽的千古风流人物,让人高山仰止。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诗词,是书画,是菜肴,更是至美的灵魂及高尚的人格,是洒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对生命饱含深情的热爱,是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境界。东坡已去,其魂犹在,且将永存。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