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的交易室

走进我的交易室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走进我的交易室
    高山流水
    推荐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年1月—1986年4月),一个点燃了“数百万女性心中的光明与希望”的惊世骇俗的才女;现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发起人之一;现代妇女运动最早的权威理论家。波伏娃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本书作者凯特·柯克帕特里克为我们完整地呈现了波伏瓦的哲学思考;在遇到萨特之前,波伏瓦“Becoming(成为)”一个知识女性的过程;波伏瓦在生活与哲学的对话和冲撞中,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她如何进行哲学创作,如何为了激发读者的自由而去创作小说,写《第二性》如何改变了她的人生的过程。书中真实地展现了波伏瓦强烈而丰富的情感:她如何选择开放式的爱情,如何与萨特保持平等的哲学对话关系,她如何以个人生命践行自己的女性主义哲学观…… 这本传记引入波伏瓦此前从未被出版的日记和信件等全新材料,把她从萨特的阴影中拉出来,使波伏瓦站在属于自己的聚光灯下。 波伏瓦对哲学的研究兴趣和不断思考成就了她与众不同的人生。 波伏瓦提出的“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使女人从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思想,直到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 走进我的交易室
    乐氻🍃
    推荐

    我们能从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生活中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人孤独地成为她自己。

  • 走进我的交易室
    推荐

    2022.2.18 成长4 又一新月、静方栊、清空雪 ——前言 两天十三个小时的时间,算是把这本书看完了,在看书的期间,内心的历程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一下子变得震撼,一下子又觉得平常,一下子又变得激动,一下子又变得感慨 这本书值得一看的,我不知道你会有什么体会,但我觉得你多半会有一些体会的,尽管它写的关于一个女人的传奇一生,但我更看到的是: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的,我们因为什么成为了现在的我们的 以前没听过波伏瓦的大名,最初接触的时候还是听别人说她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不知道她是个哲学家,更不知道她还有那么多的有趣的思想 翻开书本看了几页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越发想了解她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想走进她的世界看看 走进这本书,你可以走进的世界,字是平面的,但世界却是三维的,可以是像观看一部电影一样观看她的一生,也可以是欣赏一栋建筑,由外而内的逐渐深入 ——书本叙述风格 作者用第三人称即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波伏瓦的一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了波伏瓦传奇的人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比较灵活自由的反映了现实 作者在波伏瓦的一生当中选择了较为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所以没有第一人称写法的限制 本书采用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使文章更有条理性,能读者能够清晰明白事情的脉络 ——书 她生于巴黎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信宗教 因为父亲的教育少年时代她从有神论者转变为无神论者 她的成绩优异,那时候她是个端庄淑女,中学后入大学哲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她在大学结识萨特定下契约,他们是独立自由的,他们既是爱情,超越友谊 她不仅爱多个男人,也和几个女性发展了亲密关系,她是个纠结的矛盾体,是爱和谎言 她是存在主义的女王,对萨特有不小的影响,他们相互影响 她是女性主义的提倡者,出版了很多作品,大受人们欢迎,也受人们评判,比如《第二性》和《名士风流》 她晚年参加活动,为民意发声,为公平和正义发声 她写下 对现在和过往的回忆 在某一刻 时间的年轮停转 落叶 归根 ——遐思 在看书的时候,产生了不少想法,零零碎碎的,也就零零碎碎的展示了 1.“作为一个女性,能够不顾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为了自己,不受成见和偏见约束”看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疑问,真的有人能按自己意愿过一生吗?为了自己,不受成见和偏见约束? 再后,看到“波伏瓦像患了强迫症一样,想方设法获得父母的认可。波伏瓦想要变成一个端方淑女,但是她的世界却从此开始摇摇欲坠。”这句话时我更对前面的话产生了怀疑,这不是受外界影响的表现之一吗?这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过活的,没有人是不在意外界的看法的 但我欣赏波伏瓦的优秀,欣赏她的思想,她有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哲学,在观察自己,在改进自己 比如她认为通过婚姻获得男性的帮助,并不如靠她自己的能力来得可靠。我欣赏她的独立,自强不息,她的思想是美丽的 “她拒绝不加思考地过活,不想在别人安排下做所谓正确的事情,读别人认为适合她读的书。1926年,波伏瓦终于得出结论,她尊敬那些思考自己人生的人,既不是那些只思考的人,也不是那些只生活不思考的人。”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活 再比如结婚,那时候的大多数女孩总认为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后便可以一劳永逸,但波伏瓦认为没有什么选择是一劳永逸的,相反,她觉得每一个选择“都处在变化之中,每次我意识到这个选择的时候,我实际上重复了自己的选择”。人生在选择之后还是选择,道路终点还是道路,目标之后还是目标,人是时刻在运动变化的人 “在她看来,竟然有那么多人不懂爱,不认为互相回馈是爱的必要条件。”我也同样认为,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不懂得爱呢?也或许正是因为大家不懂爱所以才选择去爱吧。你眼中的爱对你来说是什么? 波伏瓦的父亲认为“爱”意味着“奉献、爱慕和感激”。而波伏瓦认为爱绝不仅仅是感激,不是我们因为别人为自己做了些什么,而感到亏欠他们的东西。 在我看来,爱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博大的爱是爱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最重要的,是爱人,爱自己,也爱别人 爱情和亲情可以说是友情的延伸,上天给了我们双手,让我们能够互相拥抱,遇见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和鼓励,因为我们有同伴,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所以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一个人走的轻,一群人可以走更远 “他们俩对各种哲学观点和文学典故都信手拈来,而且默契十足,从来不需要对彼此解释什么概念或者讲述故事情节。”爱情更多时候是因为对方懂自己,这个“懂”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交流沟通成本低”,不用多解释什么就可以懂对方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门当户对的理由之一,不仅仅是因为物质条件,更是因为精神世界的交流,如果两个人处在同一个思想层次的话,一个人是难以理解另外一个人是怎么想的 “不能因为情人希望你呈现什么形象,你就放弃自我而变成那个样子,这样做对自己非常不诚实;一个人应该’只给予她所能给予的’” 这点我也相当赞同的,爱不是想方设法去改变对方,改成你喜欢的模样,这样对方是不会快乐和幸福的,如果你不是爱他,只是爱你希望他成为的那个模样,那这样有什么意思呢?这样是否意味着你稍微欣赏的,你就会去追求吗?然后把对方改成你喜欢的模样?你爱的不是那个人,是爱那个你喜欢的模样 不喜欢改造别人,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欣赏别人,爱自己,然后爱别人。碰到过几个人说自己的声音不好听,说自己不太好看,我心里并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每个人都是都是这世界上独一份的,独一无二,面貌和声音是上天给的,即便后天客观环境影响了,那也没事的,顺其自然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上面是写客观的,思想上的话,大部分时候也不喜欢改变别人,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认知,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尽管有时候会说一句:“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是真的不理解对方是怎么想,还有怎么做的 但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时候,我会觉得惊奇,原来还有这种思考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啊,学到了,现在似乎更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和不开心了,仔细观察过去,你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种思考世界的方式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 波伏瓦指出:“恋爱中的女人甚至失去了自我判断力,试图通过她爱人的眼睛去看待一切。她追随他的一切喜好,包括书籍、艺术和音乐。如果没有他陪自己一起看世界,她就对世界失去了兴趣,她只对他的想法、他的朋友、他的观点感兴趣。她觉得自己的价值是有条件的,她之所以有价值,完全是因为被他爱着。当她听到他说“我们”,她就感觉到无上的快乐,因为她觉得被所爱的男人当成了他的一部分,当他说“我们”的时候,她和他就连在了一起,享有他的威望,可以和他一起去征服世界了。” “女人则被教导她们的价值是有条件的——她们必须被男人爱才有价值。通往真爱的障碍之一是,女性被物化得如此严重,以至于她们物化自己,试图认同自己心爱的男人,不断地追求他眼中的魅力。恋爱中的女人试着透过她所爱的人的眼睛去看,围绕着他去塑造她的世界和她自己:她读他喜欢的书,对他的艺术趣味、音乐、思想、朋友、政治观念等感兴趣。波伏瓦也反对性方面的不平等,她指出许多女人被当作男性享乐的“工具”,女性的欲望和快感从来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波伏瓦写出了现在很多女生谈恋爱时的表现,把对方看得比自己还重要,什么都以对方的事为先,怕对方不喜欢自己,怕自己不好看,怕自己不够吸引对方,怕自己不够贤惠温柔体贴,小心翼翼的照顾着对方的感受,自己的感受却选择忽略 我有时候感到疑惑,为什么女生会这么想呢?是太在意、太爱对方了吗?变得患得患失?或许是吧,我会照顾对方的感受,但我也会照顾自己的感受,如果对方惹到我让我不开心了,我多半会恶作剧回去,谁叫你要惹我,活该,哼~ 2.梅洛•庞蒂儿支持哲学是因为他相信理性的力量,而波伏瓦支持哲学恰恰是因为理性的无力,波伏瓦说:谁能证明笛卡尔一定要优于康德?我到现在也仍然坚持我在索邦时候写的’如果你只有理性,你最终只会剩下非理性的元素。’” 人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矛盾体,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人总是很难去平衡好这两者的。当我们跟一个人接触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往往会根据这个人表现出来的特征给对方贴一个相对的标签,这个人偏理性,这个人偏感性,但我想没有人能够说自己是完全的感性或者理性主义者,我们都是感性和理性兼有的 在情绪化的时候每个人采取的应对方式都不同,有的人去跑步、冥想、做瑜伽锻炼运动,有的人吃东西、吸烟、喝酒、出去玩,有的人会选择练字、听歌、绘画、选择看书,还有的人选择睡觉、聊天、继续做事或者关闭自己,我几乎都做过,常做的就是看书和睡觉,自己一个人待着 有一点我或许和波伏瓦有点像,那就是承认自己的欲望和从内部去体会、去观察自己的感受,喜欢内观,由内观再到外观,仔细品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我并不排斥负面情绪,不过是平时不怎么想它们,它们也不怎么出来,即便是在节奏快的城市里,我的心依旧很慢 我对于外界的看法可能关注的过少了,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喜欢看书,喜欢独处,喜欢听歌,喜欢自然,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 看波伏瓦说女生的责任,说女生从小时候就被家庭和社会灌输这样的想法,女生做家务生娃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女生的角色 联想到这个寒假自己在家天天忙还有对自己的过去以及其它女性的生活观察,我发现女生真的是,一回家就是洗洗刷刷、洗洗刷刷,做饭洗衣服,带娃,洗这个洗那个的,我不知道是我懒,还是更因为我长大了,想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不太喜欢时不时的被打断 不知为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隐隐约约想出去独立,想要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子,也有一些客观因素,一个室友说我独处时间太多,我却觉得我独处时间过少,我还想要更多,闺蜜说我坐的住,可以做文学一类的工作,还有书友建议去写小说,很感谢书友的欣赏,但我实力和阅历都不够的,需要去经历更多,慢慢锻炼自己的能力,到时候或许会有想写的欲望 我对哲学、心理、文学、小说、医学这些都感兴趣,诗歌、历史、军事的话兴趣更少一些但也喜欢的,因为时间没那么多就是,而商业金融这块是因为自己还没出社会,没有自己的钱,出了社会应该会去大量接触和了解的 3.看波伏瓦喜欢旅游的时候,我总想到三毛也是走过很多地方的人,还想到了徐霞客,老舍等作家,几乎有见识、有深度的作家都走过很多地方,似乎像是“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的证明 我没想过出国,也没想过要走很远很远的路,都是顺其自然,遇见就是欢喜,大学之前基本上都在本县,很少出去过 印象中只有初三去过隔壁省,好像也没有很大的想法去看世界,因为觉得当下就很好,当下就是修行和体验,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体验,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红尘中炼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但行路,不问归期 很多人无法接受波伏瓦对爱情的做法,也觉得她的思想不具有原创性,而是模仿萨特的,至于一些事实的真相,我们无法判断,但主要的大事件还是有理由相信的,伏尔泰有句名言可以拿来借鉴:对于生者,我们应给予尊重;对于逝者,我们应还他们真相。最后,希望我们可以对这本书采取客观的看法,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评价波伏瓦,祝阅读愉快 ——笔记分享 1.波伏瓦为此写道:“我唯一能想象的就是一种爱情兼友谊的关系。在我的眼里,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只有彼此交换读书之后的思考,才能永远地连在一起。” 2.真正的问题是:大千世界里,到底什么是我们应该去在意和有所为的呢?波伏瓦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的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是唯一属于你,且仅属于你一个人的,这是你成为你自己的方式。只有你能创造和维持连接你和他人的关系,不管那是好的还是坏的。你和他人的关系并不是先天存在的,必须由你和他人一天一天地去创造以及再创造,有时候能够很好地发展下去,有的时候会被忽视,也有的时候会被滥用消亡。 3.爱情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断地去创造,使之永葆青春”。 4.自由是不平等的,因为每个人的处境都不一样,所以自由也会因人而异。 5.波伏瓦认为如下问题很容易解决:“忠诚和自由有可能达成和解吗?”如果是这样,代价是什么? 6.远距离让波伏瓦很焦虑,她也意识到虽然自己有时候渴望孤独,但是她其实也很怕孤独 7.语言不能完全概括现实,应该面对现实中的所有好与坏、所有模棱两可和不确定之处。 7.女人不是一个固定的现实,而是一种成为的过程。她必须在与男人的比较中,找到她能成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考虑超越时,这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变化的、自由的存在,就没法结束。

  • 走进我的交易室
    QQX
    推荐

    《一个梦,一个愿望》 我们已从人群中出走 当群体意志销骨的目光 冷冷扫向你我的时候 你是选择与我一起融化 还是带着爱仓皇逃走 亦或是重回群体的怀抱 挟恨的目光戳我骨头 …… 我们已从人群中出走 当群体意志的烁金之语 狠狠投向你我的时候 我看向你,你也看向我 彼此眼中充满了温柔 你看着我,我也看着你 还好一直紧牵彼此手 ——桃花。2022.1.13

  • 走进我的交易室
    逝夜
    推荐

    首先感谢作者,要完成这样一部人物传记,所要耗费的辛劳之不易、所需收集的资料之庞大以及种种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之艰巨,都绝非一般读者所能轻易想象的。对于这样一位启迪了全世界女性并改变了许多人思维方式却又复杂矛盾、饱受争议的非凡女性,既要尊重历史真相,又要尽量将她的人物形象刻画地丰满清晰着实不是件容易之事。因此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单纯了解波伏娃的生平和她作品中的思想就可以轻易写出的。其次感谢译者,能将此书以如此通达流畅的方式译成中文以飨我们这群读者,使我们得以酣畅淋漓的领略到波伏娃的超凡魅力,欣赏到她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复杂矛盾的情感。最后感谢中信出版社选用了波伏娃女士如此绝美的一张照片作为此书的封面。这张明暗交错的照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情感激荡是难以言说的,波伏娃经年累月由思想、磨砺和投身现实活动塑造出的欹嵚历落的伟大品质跃然于封面。她那回眸的面孔展现的是深邃的思想内涵所带来的迷人魅力;她那默然的神情蕴含的是高贵的现代女性所独具的优雅气质;她那凌厉的目光流露的是对世间误解和不公的不屑和轻蔑。对爱情的渴望,对思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造就了这位无论与比的伟大女性。在她面前,一切因妩媚娇柔而产生的美感都只会显得庸俗不堪、黯然失色。照片背景是陈列在书架之上的一排排整齐有序的书籍,它暗示着波伏娃深厚渊博的知识储量以及斐然卓绝的文学修养。 大学时因为了解到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心中暗自揣度世间怎会有如此潇洒不羁之人,在世人趋之若鹜的至高荣誉面前居然能不为所动,不免感到万分钦佩。而后有一段时间疯狂阅读有关萨特的各种作品和事迹,爱屋及乌,自然也对他的各种绯闻轶事颇感兴趣,也因此听闻了那段旷世奇缘和波伏娃的大名。那时候八卦属性拉满的我只是像当年的读者、记者和评论家那样将波伏娃看作是萨特背后的女人,却未曾在意她的伟大正如贝尔·胡克斯所说的那般“是唯一的女性知识分子、思想家兼作家,她用我梦想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过到了极致”。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萨特和波伏娃二人虽然没有被世俗婚姻所套牢,却是始终只深爱着彼此,半个世界未有变化。直到看完这本传记后我才发现自己错的竟是如此荒唐。在书中,两人“偶然的爱情”几乎占据了各自情感的全部,甚至一度使我忘却彼此“本质的爱”的存在。这对金童玉女、精神伉俪可能并不向我幻想的那么浪漫,但即便如此,他们长达51年的关系依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在此我只提其中三点:首先一点是坦诚,对比那些婚前山盟海誓,婚后虚与委蛇的空壳婚姻,萨特和波伏娃的关系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在这段关系的开始,双方就彼此袒露心扉,相互交流各自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萨特不想让传统的伴侣关系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而波伏瓦想要的是“一种能陪伴一生,而不是吞噬一生的爱。”两人都认为爱情应该是为生活锦上添花,而非是使生活里其他的一切都荡然无存。正是基于这点共识,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未最终发展成彼此痛苦的根源。在这段开放式关系之中,他们约定彼此的心是属于对方的,以此来维系他们之间“本质的爱”,但同时他们也准许对方拥有“偶然的爱,以此来体尝爱情的新鲜感;其次一点是信任,我想这是许多家庭和婚姻绕之不过的高山险阻,猜忌和怀疑甚至是危害婚姻幸福的众多因素中的元凶首恶。也许萨特和波伏娃正是因为没有婚姻条条框框的限制和家庭方方面面的约束才会始终相互欣赏,相互分享的。从结局来看,萨特和波伏娃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萨特会在想法真正成形之前讲给西蒙娜·德·波伏瓦听,毫无保留,而波伏娃则是在她的笔记本写下“我要把自己交给这个男人,我对他有绝对的信心。”当两个人对彼此毫无隐瞒,无话不说,并都认为“我的心灵、我的身体,但最重要的是,我的思想收获了一个无可比拟的朋友。身体和心灵的伙伴,别人也可以做,但思想的朋友只有他,不可替代”时,就难怪他们会认为遇到对方是上天的馈赠,人生的幸运了;最后一点是疏漏,我们时常会忽略爱情也是有保鲜期的,新鲜感毋庸置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几无特例。之所以大部分“爱情关系”并未出现明显的危机,是因为我们会利用家庭、子女、事业和兴趣转移自己在爱情中的注意力来刺激自己已然麻木的爱情味蕾。当爱情出现裂缝的时候,有的人拼命抓紧,却又患得患失,疑神疑鬼;有的人另寻欢愉,却又逐渐沉沦,越陷越深。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有时候对于陷入危机的爱情和婚姻而言,这恰恰正是灵丹妙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是一段感情关系中的双方都需具备的要素。若以年月作为衡量情侣的标准,那么萨特和波伏娃的这段“旷日持久”的开放式情侣关系的确取得了"匪夷所思"的成功。之所以如此,我想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们默许“偶然爱情”的存在,却又不会让偶然成为主旋律。(虽然他们也出现过感情危机)我想无论他们的关系遭到了多少人在道德方面的谴责,在伦理方面的质疑,我们都无法忽视和否认他们实践了很多人难以调和的伴侣关系:双方始终保持自由和平等,对彼此坦诚相告并真挚付出。 如果问我本书中哪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我会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本书在文前的话中引用了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写到的一段话“快速地回想一下,所谓的文学经典里那些虚构的女性角色。我觉得她们之间的关系都太过于简单了。省略的东西太多,根本没有人尝试过……我们所看到的无一例外,几乎都是在展示她们与男人的关系。”伍尔夫通过这部作品向读者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并向读者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成就自我。”而波伏娃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伍尔夫作品中的理想女人在现实中是可能存在的。身为女性的她同样可以不顾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一生,虽然波伏娃也未能从成见和偏见的约束中幸免,但她却在成见和偏见的泥沼里苦苦挣扎并勇敢反击,最终活出了最真实的自己。波伏娃的成功得益于她清楚地懂得“只有当女性知道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利用她们的自由,她们才会获得解放。”她并没有割裂与男性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禁欲主义者,相反地,解放女性在她看来也不应通过克制七情六欲来达到,而是应当抛弃“做女人就得为了男人而存在”的荒谬言论,努力避免自己被与男性的关系禁锢。波伏娃清晰地看到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表里不一的集体自欺当中:尊重母亲却又蔑视女性。整个社会都在宣扬母爱的伟大,强调女性在物种延续的过程中所起到核心作用,可却又避而不谈如此去做所要承受的痛苦、孤独、忧郁和哀伤。在很长一段时间,女性都不被允许参与公共活动,不被允许从事男性引以为傲的职业,甚至不被允许开设银行账户,独自上街。而男性在社会中却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话语权,可以行使更多的特权,更在于他们的人生不会是千篇一律的,他们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到极致,活出最好的可能。自孩童时起,男性往往就会比女性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他们可以自由自在的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而不怕犯错,成年后,可以无所顾忌地去追求和享受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冲突,他们的成功和幸福更无矛盾可言,无论是专注于家庭还是投身于事业仿佛都不会降低被爱的可能性。可女性却不然,她们自小就会被灌输“女性气质”的思想,被告知什么事物是不应该接触的,什么事情是绝不该尝试的,生活中充满了不被允许,自由和未来被约束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人生仿佛搭错了车,不得不使她们吞咽酸涩的泪水,挥别理想的生活,梦寐以求的事业协同着遥不可及的成功离她们渐行渐远。社会仿佛总是强迫女性要牺牲自己,奉献他人,做社会运转的消耗性零件,在道德和自由等方面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女性总是处于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做自己就意味着变得不值得被爱,而如果想要获得爱就得放弃自我。”婚姻和家庭命中注定般的成为了数不胜数的女性无可避免的宿命。波伏娃想要通过作品探讨的正是这种“作为爱人和母亲的自我和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想成为的自我之间的撕裂和挣扎。”阅读过程中我曾假想,倘若《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是个女人,抛家弃子、蔑视异性,情况又会是如何呢?恐怕不堪设想吧! 因为自小被灌输的思想,因为选择的余地有限,还因为社会的逼迫和强制,很多女性都感到自己缺乏安全感,却又有着极强的依赖感。因而在恋爱中的女人较男人而言更容易变得盲目,也更容易失去判断能力。她们往往依靠对方的决断,追随对方的喜好,以对方的思想和视角看待身边的一切。在此之前,她们仿佛拥有整片天空、整个世界;在此之后,天空和世界对她们而言都已暗淡无光。生活除对方之外再无其他,他就是全部,就是唯一。她们的喜怒哀乐不再受自己支配,她们爱对方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爱她们自己。当你的自由、梦想和人生都取决于另一个人时;当你存在的意义完全由另一个人来定义时,悲剧仿佛就在人生旅途的前方默然的等待着你,无法抗拒,无可逆转。没有人会爱一个失去灵魂的躯壳,即便你百般温存,唯他是从,他依然会对你越发不在意,越发对你不感兴趣。所以波伏娃才会说,“有伦理的爱情必须是对等而互惠的,爱人与被爱的人都必须有意识,是自由的,努力拥抱彼此生活中的价值所在。而且,当他们的爱涉及性时,他们都必须是性的主体,而不是客体。” 我想到之前曾看过的一则新闻。夫妻俩在育有一女之后,出于重男轻女思想的驱使,又生了一个男孩。自此之后,原本女儿独享的关爱和欢乐全部都被父母转移到了儿子的身上,非但如此,夫妻二人还限制了女儿的课余时间,让她负责照顾自己的弟弟。情势的巨大落差,使得女儿开始痛恨自己的弟弟,于是她用剪刀剪断了弟弟的下体。或许是出于长久的气恼,亦或许是她以为只要弟弟和自己一样,她便能重拾父母对自己的爱。可当夫妻俩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哀痛之下怒从胆边生,不小心失手打死了自己的女儿。悲剧本不应发生,现实也不应该追悔莫及。或许,平等和公平从来都不是一件普遍到理所应当的事情。我们庆幸见证到童养媳渐渐成为了历史,可“姐姐”在很多偏远地区却依旧是为弟弟服务的,照顾弟弟,为弟弟娶媳妇挣取彩礼。生活之于男孩仿佛始终都是精彩的未来,而之于女孩的却往往是既定的人生和无法挣脱的牢笼。当女孩学习成绩优异时,有人会说“学习好有什么用,长大后还不是要嫁人看孩子?”;当女人工作出色时,也会有人说“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她老公根本不爱她”。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其实是极尽冷嘲热讽的往往正是饱受水深火热的女人。因为她们就是被家庭和婚姻所束缚的,因为她们的理想就是被现实击垮的,所以她们不能接受与她们性别相同的人能拥有不同的人生。现实的打击没有让这些可怜的女人着眼于自己可悲的想法和地位,她们甚至还暗自庆幸别的女人生活的更不尽如人意。(扯得有点远了,就此打住)。即便就侮辱性的语言而言,男女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公,那些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总是带有女性的特征。所以我很高兴看到波伏娃这样的女性出现,她可以在公众场合坦诚的表达自己,也可以独立思考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性别等级秩序,她的《第二性》唤醒了不计其数沉睡中的女人,她的思想颠覆了千千万万男性和女性的生活,她的言行彰显了女性也应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过自己的人生。男女平等不代表男女相等,这在生理方面永远也不可能做到,而平等的意义,我认为应当是包含平视、尊重和享有同等的权利。自波伏娃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如果让我用五个字概括本书对我最大的启迪,我会说:“成为你自己”。这句篆刻在德尔菲神庙石碑之上的箴言揭示的正是困惑人类的终极问题,也是尼采想要通过著作向世人传达的有关生而为人的终极目标。波伏瓦在哲学上将“成为自我”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内而外对自我的审视,一个是从外向内对自我的观察。关于这一点,我觉得书友们最好还是阅读波伏瓦的著作自己去深入探索更好。从我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每个人都理应在不可逆且仅有一次的人生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三省吾身”“静坐常思己过”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当家庭、亲友甚至社会都以“异样”的眼光注视着我们,以“既定”的思想约束着我们,迫使我们要按照他们的观念来思考和行动时,驱使我们按照他们的理念来追求生活时,我们不要盲目迫使自己实现外界强加给自己的目标,更不要盲从他人对我们的角色定位,而是要清醒明晰地思索自己人生的意义,仔细思考并遵从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才会使我们活得更有价值,人生也会因此更加精彩。 书中还有两点使我颇有感触:一是对当下的反思;二是对非议的态度。 波伏娃在幼时就找到了值得毕生探索和追寻的目标,她从不屈从大人们无理的思想和命令。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 “独立宣言 ”,宣称 “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她下定决心不要做德·波伏瓦小姐,而是要坚持做自己。20岁时和她往来的都是各界的思想精英,他们是在谈论善恶、自由和道德等一系列具有哲思性的深邃论题中度过的。21岁时她就取得了令人艳羡的哲学教师资格证,就连日后大名鼎鼎的萨特甚至都要甘拜下风。细思之下,我们的20岁又做了些什么呢?是不是在通宵游戏、夜店酒吧和声色犬马的纵情生活中挥霍了“尚好的青春”。当抖音、快手、微博以及各类肥皂剧和明星秀充斥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时,那些就此耗费的时光是否有一天会钻入你的心里责怪你辜负了它们呢?波伏娃一直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可现实却是我们在社会中都很难容身。我们是不是该认真反省一下自己的现状?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探寻一下自己的理想?问一问自己我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难道真的要让日复一日单调庸碌的生活为我们的人生写下句号,让别人轻易望断我们的余生吗? 我觉得波伏娃的伟大之处除了她在解放女性的思想方面取得了不可替代的成就之外,还在于她面对指责和批评时豁然的态度。“波伏瓦当时是陷入了一场完全针对她个人的人身攻击。有的人批判她是个失败的女性,说她背离了女性该有的样子;有的人批判她是个失败的哲学家,说她没有自己的原创性,只是在套用萨特的东西;有的人甚至批判她是一个失败的人,说她丧失了基本的道德水准。”这些让人感到脊背发凉、充满恶毒的评论只是波伏娃遭受的众多批评中极为普通的一条。人们诋毁她是萨特的傀儡和影子,即便她的作品和萨特的思想并不相同;人们污蔑她的作品缺乏原创性,即便人们对她的故事一无所知。波伏娃不仅要面对男性的责难,甚至还会被女性所排斥。一方面,她会被在男性社会浸染太久而忘记思考生活其他可能性的女人视为破坏传统家庭观念,无视男女差异甚至敌视男性的另类;另一方面,她又会被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扣上 “女同性恋者 ” 、“淫妇 ”、“性贪婪 ”等等怨毒淫邪的帽子。说实话,如果我是波伏娃,我绝不能接受这些侮辱和谩骂,我想我会放弃写作,放弃解放她们的思想的念头,换用其他方式来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但她没有被这些谣言和无理的指责所击退,没有放弃和萨特的联系,没有放弃著书出版,没有放弃宣扬自己的思想,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因为一旦退缩,一旦逃避,一旦按照人们所言如此行事之后,她就再也不会是那个伟大的波伏娃了。从某种角度而言,妥协便是向舆论的签字画押,更是一种不能被原谅的自我出卖。 书评的最后还是照例写上一小段文字,以表感怀。 悠长的时光轻触着时代的风铃叮当作响, 远去的笛声掩盖不住青葱岁月渐成过往。 二十四岁的你和二十一岁的我, 就这样恍恍惚惚地度过了半个世纪, 走过了思想的沟壑,越过了精神的峻岭。 直到龙钟的身体再也望不清远去的帆影, 在黄昏燃尽,夜空浮醒,星落黎明之际, 我才明白对我不离不弃的只有唯一的你。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