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Sisyphus
    推荐

    与其称之为随想录,不如算是巴老的回忆、忏悔与真话录。读这本书就像在他身旁听他讲起往事以及那段禁忌的十一年历史,读完莫名伤感惆怅[撇嘴]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I Still
    推荐

    我有一肚子的话,也有一肚子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积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做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的最后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往事塑造
    推荐

    巴金先生以八十岁高龄,拿着事实的利刃,以讲真话的勇气,向自己解剖。真话可能是不准确的话,但是符合事实的话;真话绝不是政治正确的话,而应该是自己思考的话。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拍個月亮
    推荐

    因为研究生考试来读这本书,没想到真的以考题形式出现在了我考试的试卷上。后期由于时间紧迫,并没有把这本书读完,研究生考试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的今天,终于将这本书读完了。我记得书本上所说的深深的忏悔、深刻的反思和“讲真话”的原则。但是除此之外,巴金先生的痛苦与无奈,后悔与泪水也让我动容。历史是应该被铭记的,我们向来是一个勇于直面错误的民族,对于这段历史也应该抱有一样的态度,以古鉴今,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Мурманск
    推荐

    这本书记录了文革的面貌,以前只知道它是一个可怕的黑暗时期,但具体写下来之后,才发现其中有这么多不幸的人,才知道那个时期兽性战胜了人性,颠倒黑白、是非不分、明哲保身都是常态,最可怕的是连自我也丢了去,活像行尸走肉的傀儡。 作者称之为“真话之书”,并不断强调“讲真话”,阅读完这本书,可以发现作者真的在用心讲真话,敢于直面剖析自我,不会避重就轻,自己做错过的事,用作者的话来说,那就是就像还不清的债,欠了太多。 关于写作,这本书的创作其实也是一个一吐为快的过程,只有把这些憋在心里的话都写出来,内心才能稍得安宁。正如文中所写: “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 写作其实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从自我真实生活中汲取灵感,将想说的话写下来,把心交给读者,这便是了。 巴金先生在书中反反复复阐述了一些观点和事情,如“话讲得越漂亮的人做起事来越不漂亮。” “文革过后仍旧在梦中被困扰”……有些是故意为之,有些或许是在病中写作的缘故。哪怕一天只写二三十个字,巴金先生仍旧在努力,因为他有话要说,为了这个决心也得坚持下去。 还有,虽然巴金先生宣称他的朋友不多,但他的友谊却是令人羡慕的。书中很多篇目都讲了昔日友人的故事,致力于学校事业甚至不顾自身健康的叶非英,开明书社的一众友人叶圣陶、愈之等,日本友人井上靖先生,法国里昂友人…… 同时,巴金先生经常发出“我还在思考”的话语,比较经典的是谈到儿童缩影的孙女端端,揭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人人都希望子女/学生成为“顶尖人才”,但儿童本身真的希望或需要这些么? 综上,这不仅仅是一本描述文革时期的书,其中还有很多关于亲情、友情、社会的观点值得我们深究。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兰秋三〇
    推荐

    书中表现的:奉献、博爱、承认错误、说真话、世界和平、铭记历史。 对自己要求:为他人着想,多一些爱心、敢承认错误,能引以为戒。 读完这本书内心是不可能没有波动的,读书的好处就是能够带动读者的内心,让人引久久不能忘怀。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傅关福
    推荐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浩劫,至少,极端主义是今天应该防范的恶劣行径之一。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胡不归
    推荐

    总在读到“说真话”之类字眼时感怀作者的真诚和发自内心的担忧,句句肺腑,又让我想到无问西东里的一句: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从心里给出的”,这才是最关键的,巴金先生这五册《随想录》,就是从心里给出的,令人们为之动容感慨的。反思错误,提出问题,主动“还债”,我想时代发展至今,我们是越来越缺乏这些了。 而读完全书,我也想向先生学习,努力说真话,勤反思自己,不能赖别人的账。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惠風和畅
    推荐

    六七十年代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时代。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被关进了监狱,王实味被枪毙了…如此多多凡此种种,都是将愚忠的热情作为幌子。由高层发动起的一系列的思想运动继而使无数的各阶层成为牺牲品。绝对是一番人间炼狱鬼魅横行的世道,活着的人多数都成为行尸走肉还有一些成了思想家死去的人就成为了灰烬…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未知
    推荐

    这是关于反思、批判、怀念……的随想。     说真话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一件简单却难做的事。有多少人有说真话的勇气?即使是大作家,也在悲剧的历史现状面前显示出人的劣根性。巴金先生企图用这五本书来自我忏悔,让我想起了当代文学的老师提起的“原罪意识”这个词。所有人都在咒骂时代,却唯独把自己放在时代之外,仿佛自己完全无辜一样。可是巴金先生看到了这点,他用他的余生用来反思,用来说真话。这样的他,让我觉得像个孩子,孩子是很难说谎的,他知道说谎不对,他愿意真诚。    读这几本书,见证几段历史,看部分文化人。这本书里,主要是谈及写作,怀念含冤的故人,反思时代、反思自己……日记式的形式,与朋友交心的方式,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这些都呈现了时代特征,人物性格,以及巴金先生的为人。你会为那些遭遇悲剧的知识分子而愤愤不平,你会为那些不为恶势力而低头的知识分子而激动,你会为那些选择明哲保身的知识分子感到不满……可是,最终你所有的情感都会融合,然后转化为——同情!我们没有资格去恨,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也生活在同样的年代,我们可能也是其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会有活下去的渴求,对生的欲望,这并不可耻。但是我们要记住,我们是人,要讲究人性、人道。只有这样,我们活着才有价值。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叶随风落
    推荐

    建立“文革”博物馆,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巴金先生在文中说明,建立这样的博物馆,是为了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记得,曾经那十年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为了不让这样的历史重演。我们时常听起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讲起“文革”时期的一些事情,说真的,我们听他们说起的感觉和他们亲身经历的相差太远,时间会冲淡这一切,一代又一代人,离“文革”越来越远,谁能保证多少年后不会被遗忘呢?巴金先生是“文革”的经历者,他清楚地知道那十年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我也希望,我们所有人不会把十年“文革”的苦难当作故事听,我们应该铭记。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ℳℒℴѵℯ·陳ོꦿృ༊
    推荐

    本以为这书挺好看的,但只是我想多了,翻了一翻才发现并不怎样,所以都是粗略地浏览一下就过了。因为对此兴趣也不大,所以没必要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这书上。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Harden-13
    推荐

    看完巴老的生活随想,很同情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灾难,痛彻心扉。生活还是要继续,只能勇往直前。一篇篇随想都是因某人,某事而发出的感想,用朴实的文字反映出四人帮,左派,右派等的封建思想,巴老一直致力于写作的小说家,一直在和封建迷信作斗争!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帝天宇
    推荐

    真的对文革的反思,巴金老爷子思想很开明。文革受罪了十年,但是也让他觉悟了好多东西,可惜他爱人萧珊没能活过文革那十年。

  • 政治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三一居士
    推荐

    读巴金先生《随想录》。从去年的11月25日开始看这套随想录,但是读了一段时间就放下了。因为有点理解不了,书里面巴老的一些思想观点。我对巴金十分喜欢。上中学,才十三、四岁时读过一本他写的《家》,后来听人说,这是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和《春》、《秋》三部书构成“激流三部曲”,小时候很执着,千方百计找来读了。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后来到处找他的书看,又读了他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感觉到这老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后来上大学时,国家重新出版了他的这些书。新华书店到学校去卖书。尽管当时囊中羞涩,每天穿着有破洞的老头衫,但还是节衣缩食省下钱,买齐了这些书。这次看到这套《随想录》想起多年未再读巴老的书了,应该看看老人家晚年,又经历了几番劫难后又写出些什么来呢?本书是巴老回忆文革时期的自己,许多是对自己一生的反思,自己说过的错话,办过的错事,对自己深刻的解剖,站在人生的终点前,对自己一生进行深刻的批评。在说到文革中出现的那些问题,很多人都习惯于像个怨妇一样,指责别人,但是巴老没有简单处理,没有简单的推给所谓“四人帮”,而是深刻检讨自己,有没有坚持,有没有坚守。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书中还提及了对朋友们的深切怀念。在书中和读者说了许多自己的心里话。我们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习惯于随波逐流,在是非面前,根本提不到气节,人格的层面上去。做人的标准差得太多,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虽然他的身体是衰弱的,但是他的意志是剽悍的,这才是活出人样的人,我很羡慕这样的人。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但是读到巴老在日本广岛资料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他的信念:“全世界人民决不容许再发生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的悲剧。”的时候,对这句话十分的不理解。当时想战争,就是不择手段的,就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的。就是以杀止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两颗原子弹,对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是有帮助的,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我想巴老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如果没有这两颗原子弹,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中国人啊。应该告诉日本人,再干坏事就应该得到20颗200颗原子弹的打击。看到这儿就放下了。不再看了。但是春节期间,强制闭门读书,我从小有个习惯,读书按《三字经》办,“此未终,彼勿起”。从来都是上一本书不读完,不能读下一本。于是又开始继续读。这个特殊时期,看着瘟疫横行,每天夺去那么多人的生命,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威胁到我们自己。这个时候真正体会到了生命应该得到尊重,无论是谁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这样一想,体会到巴老的心情,我想他一定是这样看的,当不幸落到了曾让我们遭不幸的人的头上时,我们还应该记仇吗?在这个时候,复仇应该让位于慰藉。倘若还一味的责备他们,就是不仁慈宽容,这是一种良知。这样一想也就能理解和接受了。由此可见,人生的经历不同理解事物的层次就不同,没经历大的磨难,就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这样一想,感到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种九州闭户躲瘟疫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丰富。有了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生,从而生活的更好。 2020——4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