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庄于阳 #墨者小庄
    推荐

    个人感觉读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一本书,有种第一章教你1+1=2,第二章开始就让你解微积分方程的挫败感。从最朴素的“什么是理论?”和“什么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开始聊起,再说到文字,语言,形式,意义。然后就突飞猛进地聊到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等议题,而每个议题也讨论得颇为深入和专业。学识浅薄如我,实在是理解困难。也许日后对各领域都有相当了解了,再来重读吧。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bingfener
    推荐

    认识论层面解读文学理论,信息密度极大,大量引用各种学界理论,是非常晦涩的一本书,实在不适合用于入门。作者对何为理论、何为文学、何为文化研究等概念并不下确切的定义,而是借助实例引导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随后作者分别讨论了文学理论中的极大课题:语言、意义和解读,修辞、诗学和诗歌,情节、表述和聚焦,身份、认同和主体。作者以如此晦涩、含混、中立、辩论的方式对文学理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阐释和介绍,无非是传达一种观点,即“理论能够提供的不是一套结论,而是为新思想的出现开拓视野。它要求我们做的解读工作,是对预测提出挑战,对你赖以进行研究的假设提出质疑。”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来思-
    推荐

    说实话,作为文学理论的“槛外人”,这本“入门”级别的书对于我来说还是挺晦涩难懂。哪怕看完了整本书,我也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对文学理论下定义。有点尴尬。   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作者的旁征博引,结构紧凑合理,是我认为的优秀学术类书籍。所以,我给予好评。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季风
    推荐

    即使做不到深入浅出,也为初学者打开了研究的思路。最实用的还是最后的流派介绍和英文索引,正文的介绍不深不浅有些鸡肋。理论家们总是喜欢把玩各种生涩难懂的概念,加上翻译使得又隔了一层,不是很好的阅读体验,好在硬着头皮读下来,日后就有了顿悟和回溯的可能。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Gwynbleidd
    推荐

    很难认同译者自作主张在书名里加上“入门”二字,本书言浅意深,且并不以介绍各家学派的方式来组织理论材料,因而它的意义不在于为读者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而是启发我们以更现代、更开放的视野去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重构文学、文化、语言、身份等老生常谈的概念,甚至解构“理论”本身。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琳子子
    推荐

    文学理论是 分析的话语 对常识的批评 反思(射)性 思维的思维 跨学科的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Filbert
    推荐

    “人们批评文学以认同的方式腐蚀了世界。与此相反,文学教育的捍卫者却一直希望文学会通过他人的经验和认同的方式使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vergezellen
    推荐

    看了不少版本的文学理论,这本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首先是论述上较其它版本更为通俗易懂,另外则是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贯穿始终,向外辐射。叙述生动,配图也很有趣,值得一读。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Deity
    推荐

    入门书对我来说都很难[苦涩] 去B站看过课再来读一遍好了,虽然说不要沉迷定义…但是后面关于各个流派的解释对我来说是最能读懂的。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啸剑&tree
    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中文版) 乔纳森·卡勒 11个笔记 ◆ 作为文学体裁的理论 >> 著作,从哲学殿堂里学术性最强的问题到人们以不断变化的方法评说和思考的身体问题,无所不容。“理论”的种类包括人类学、艺术史、电影研究、性别研究、语言学、哲学、政治理论、心理分析、科学研究、社会和思想史,以及社会学等各方面的著作 ◆ 德里达论写作 >> 德里达写道:“通过这一系列补充,一个规律出现了:一个无止境的、相互联系的链条会不可避免地使盘旋于其间的补充物不断增加,这些补充物激起的正是它们所延宕的事物的存在感:事物本身给人的感觉,近在咫尺的感觉,或者叫原物的感觉。直接感便从中产生了。一切事物都是从这种中间状态开始的。”这些文本越是要向我们强调事物在场的重要性,就越会显示出中间物的不可或缺性。实际上,正是这些符号或者叫补充物,造成了那种确实有什么东西存在(比如妈妈),可以抓得住的感觉。我们从这些文本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理念,即原物是由复制品造成的,而原物总是迟迟不到——你永远也抓不住它。结论是,我们通常认为真实即存在的事物,以及原物即曾经存在的事物这些常识性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经验总是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而“原物”也总是因符号即补充物的作用而产生。 ◆ 文学的本质 >> 人们常说“文学性”首先存在于语言之中。这种语言结构使文学有别于用于其他目的的语言。文学是一种把语言本身置于“突出地位”的语言。它使语言变得与众不同,像是给你猛地一戳——“嘿,听着!我是语言!”这样你就不会忘记你面对的是以独特的风格组合起来的语言。尤其是诗,它把语言按声音的差别排列组织起来,创作出可供人品味的东西。下面是杰勒德·曼利·霍普金斯的一首叫作《一座苏格兰小城》的诗的开头: ◆ 情节 >> 一个故事的基本必备条件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说叙述最根本的特点是情节,他认为好的故事一定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局,而故事能够给人以愉悦正是因为这种有韵律的编排。但是人们认为某一具体的系列事件具有这种形式的印象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理论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不过,最基本的还是,一个情节需要变换。必须有一个初始情景、一种变化,包括反向发展的变化,以及一个结局,这个结局要能够使情节中的变化有意义。有些理论家强调能够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情节的各种并行关系。比如让角色之间从一种关系转向另一种相反的关系,或者从惧怕或预见发展到它的实现或转向它的反面;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或者从一个诬告或歪曲的事实到一切得到纠正。在每一个具体故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事件层次上的发展与在主题层次上的转变之间的结合。仅仅是一系列事件不能形成一个故事。必须要有一个与开头相关联的结局——根据某些理论家的观点,这个结局要能够说明引出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最初欲望的结果。 ◆ 聚焦 >> 聚焦谁在看?关于叙述的论述经常提到“一个故事是从什么视角讲述的”,不过,视角的这种用法把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混淆了:谁在讲话?所表述的是谁的看法?亨利·詹姆斯在他的小说《梅茜所知道的》里用了一个叙述者,他不是一个儿童,但他却是通过这个叫梅茜的孩子的感觉来讲述故事的。梅茜并不是叙述者,小说用第三人称“她”来描述梅茜,但是整部小说却是通过她的视角讲述许多事情的。比如说,梅茜并不完全懂得她身边那些成年人之间的性关系。这个故事通过她来聚焦,这是由两位叙述理论家米克·巴尔和热拉尔·热内特发明的术语。通过她的意识或者位置对事件进行聚焦。因此“谁说”的问题与“谁看”的问题是独立存在的两个问题。事件是通过谁的看法聚焦并得以表述的?聚焦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叙述者。这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变化因素。1. 时间的因素。叙述可以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聚焦这些事件,可以是事件发生后不久,也可以是事件过后很久。它可以集中在聚焦人在事件发生时知道些什么、想些什么,也可以集中在事过之后他们如何看待那些事件,事后总会看得更清楚些。梅茜是个孩子,在描述那些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时,叙述者可以根据她这个孩子的感觉去看事件,把叙述限制在她当时的想法和感觉上,或者由她根据在叙述当时她的知识和理解去看事件。当然,她还可以把这些感觉看法结合起来,在她当时的所知所感和现在的认识之间变换。当第三人称叙述是通过某个具体人物看事件时,它可以运用类似的变换手法,描述对这个人物来说,事情当时怎样,之后他又是如何理解这些事的。聚焦时间的选择可以创造出极为不同的叙述效果。比如侦探故事就是只描述聚焦人在每一个调查时期所了解的事情,而把所知的结果留到高潮时端出。 >> 2. 距离和速度。在某种程度上,故事可以用显微镜来看,也可以用望远镜来看,可以缓缓地详细道来,也可以很快地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感激万分的国王把女儿嫁给了王子,国王去世后,王子继承了王位,统治着这个国家,幸福地过了许多年”。与速度有关的是各种不同的频率:比如可以告诉我们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生了什么,或者每个星期二发生了什么。最独特的是热拉尔·热内特称之为“伪重复”的频率,某些事情非常特殊,以至于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而这种事却被描述成定期发生的。 >> 3. 知识的局限。在一个极端,一次叙述可能会通过一个非常有限的视角调节故事的视点——从“摄像机镜头”或者是从一只“墙头上的苍蝇”的角度,只描述行为,而不向我们提供任何可以接近人物思想的机会。即使这样,仍然可以根据“客观”或者“外部”描述暗示的理解程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变化。因此,“那个老人点燃了一支烟”这句话,看来是根据一个熟知人类活动的旁观者的视点,而“那个头上顶着花白头发的人把一支燃烧的小棍拿近他自己,然后一股烟雾便开始从一个和他的身体贴在一起的白色的管状物中飘散开来”这样的描述看来就是根据一个外星人或者是根据一个“相隔甚远”的人的视点。在另一个极端,是所谓的“无所不知的叙述”,聚焦人是像上帝一样的人物,他掌握着了解所有角色内心世界和隐秘欲望的方法,“国王看到这一切喜出望外,但他想要金子的贪婪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满足”。在无所不知的叙述中,从原则上说可以知道和可以讲述的东西似乎没有止境,这种叙述不仅在传统故事中很常见,在现代小说中也很普遍。在现代小说中,选择要切实讲述的内容是很关键的。 ◆ 心理分析 >> 欲望(怀有欲望的主体)不是最先出现的,能够使欲望得以实现的认同不是随其后的。首先出现的应该是一种认同的倾向,一种最基本最原始的倾向,是这种倾向使欲望得以产生……是认同使富有欲望的主体存在,而不是相反。在此前的模式中,欲望是基础;这里认同先于欲望,而且与另外一个主体的认同包括了模仿或者竞争,这两者才是欲望的源头。这一点与小说的情节是相符的,正如勒内·格里亚德和伊夫·塞奇威克所论证的:欲望由认同和竞争而起,异性恋中的男性欲望是从男主人公与一个竞争对手的认同和对他的欲望的模仿中流泄出来的。 ◆ 结构主义 >> 结构主义面向读者的理论与结构主义有某些相同之处,它也是强调意义是怎样产生的。但是结构主义是作为现象学的对立面而产生的:其目标不是描述经验的,而是确定使经验成为可能的基本结构。结构主义通过分析那些无意识中起作用的结构(语言结构、精神结构、社会结构)来取代现象学对意识进行的描述。正因为结构主义对意义是如何产生的感兴趣,所以它常常(如在罗兰·巴特的《S/Z》中)把读者视为产生意义的潜在代码的接收地,同时又视为意义的能动主体。 ◆ 解构 >> 义的色彩。不过后结构主义最主要的还是指解构,尤其是雅克·德里达的著作。德里达在他的论文集(《批评的语言和人类的科学》,1970)中,对结构主义的结构观点进行了批评,引起了美国对结构主义的关注,并且使他首先在美国扬名。解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它是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一系列对立的批评:内在与外在、思想与身体、字面与隐喻、言语与写作、存在与不存在、自然与文化、形式与意义。要解构一组对立就是要表明它原本不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而是一种建构,是由依赖于这种对立的话语制造出来的,并且还要表明它是一种存在于一部解构作品之中的结构,而这种解构作品正是要设法把结构拆开,并对它进行再描述—灭它,而是要赋予它一个不同的结构和作用。但是作为一种解读的方法,用巴巴拉·约翰逊的说法,解构是“文本之中关于意义的各种论战力量之间的一种嬉戏”,研究意义表述模式之间的张力,比如语言的述行特点和述愿特点之间的张力。 ◆ 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 >> 美国的新历史主义也是以文艺复兴为中心的,但它在追溯文本、话语、权力和主观性的构成之间的关系时,并不趋向于假设一个因果关系的等级体系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解夏
    推荐

    文学理论家能从好色好色的忏悔录里论出“原物由补充的作用产生”,真的有够绝…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玻璃鱼缸
    推荐

    非常优秀的文论入门书。系统介绍了文学、理论并且通过理论涉及的论题和辩论,引导读者逐渐走进文学理论。本英语文学系小辣鸡的救命稻草。但是十分建议读原文,后半本书的翻译可以说是逐渐拉胯了,怀疑翻译在摆烂。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兔子小姐🐰
    推荐

    虽然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部分不是很看得懂,但是看懂的部分还是提供给我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拆解自己。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吐槽帝柊鏡
    推荐

    作为入门类书籍,作者带给读者许多启发,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但并没有的出答案。在最后作者得出了理论它不是一个确定结论,而是作为一种思考来引发更多思考,推动文学发展。这也正是作者没有给出讨论答案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回答,并形成自我的独特理论,理论受理论影响,理论又影响理论产生,文学理论是基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 虽然本书有些语句比较晦涩难懂,翻译得不太通顺,但引出了多种理论和思考方式,等待着读者一一深入更加繁复的理论。看作一本提高深入文学兴趣的书籍还是不错的。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初立新
    推荐

    即使无法最终掌握理论,对自己阅读的作品内容还是有了新的理解。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