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逻辑

民主的逻辑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民主的逻辑
    ican
    推荐

    一、叙述角度:多视角 1、从小说创作本身而言,相比于平铺直叙的单一视角,多视角的叙述方式呈现出一个更全面、多样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不同视角下人物的内心独白反映出他们千差万别的人物个性: (1)班吉跳脱的思维和直白的语言突出了他智力水平低下的特点。①正是由于他的联想或者说是思维的混乱,这一章涉及到了最多的时间点,这也是作者要将班吉的视角置于第一章的原因;②班吉观察描述外部世界的方式是天然纯朴直接的,比如说他不说灯亮了,而是说房间出现了。 (2)昆丁对时间的敏感、和大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内心独白正体现出他对妹妹病态的爱与偏执,也反映出他所受到父权压迫之深。这一章是全书最具文学性的一章,也是我最爱的一章。昆丁是极度理性与极端疯狂的结合体,尤其是章末他在自杀前对个人外表的关注及对物品安放秩序的精密把控,实在非常人所能理解。 (3)杰生的市侩与无奈。这一章可以说是全书最通俗易懂的,我不想对杰生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批判,他是最接近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通人的一个,自然这一章也最无聊最平庸,没有什么精彩的段落。 (4)全能全知的上帝+迪尔西视角。平淡的收束,我认为即使是在迪尔西的专属篇章里,作者始终也并未将迪尔西当作主角来叙述。迪尔西服务了这个家族的三代甚至四代人,在这一章里她依旧是在为小说情节服务,至于她本人的面目、性情,依旧是十分模糊的,至少不如上面三章来得深入具体。 二、叙述结构 1928.4.7复活节前夜 1910.6.2濯足节 1928.4.6受难日 1928.4.8复活节 从表面来看,小说时间似乎是“3-1-2-4”的乱序排列,然而如果意识到小说真正的主角实际上是并未直接出场的凯迪和她的女儿,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章节排布实际上是严格符合故事情节发展逻辑的。 班吉的混乱思维交代出诸多前因。这一章通过班吉对凯迪的无比依赖,体现出隐形女主凯迪之善良;“衬裤事件”“爬树事件”等也体现了凯迪生性向往自由、不受约束的天性。 昆丁的章节交代了凯迪的失贞与结婚,这一章乃凯迪故事的高潮部分。 杰生的章节则是凯迪产女离婚后,着重描绘了凯迪之女小昆丁的反抗。 最后一章是凯迪之女小昆丁的出走。 三、女性角色的失语 在我关注女性主义之前,我大概也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有了女性主义的意识之后,我看到在这本小说中,女性角色是如此关键然而又如此沉默,我认为这是十分吊诡的一件事。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但单就文本呈现的客观样貌来讲,这恰是现实社会的镜像反映,小说的安排一如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态度——离不开、少不了但又要控制、掌握,捂住嘴不让女性发声。

  • 民主的逻辑
    惜羽、
    推荐

    一部作品与文化信仰有密切的联系 虽然有很多不熟悉不了解的内容 但还是能看到人物的性格鲜明的对比一个混乱的世界的杂糅没有思想却有故事 执着的病态 堕落中善良的犹存 邪恶面前的仁爱 呼唤着人性的复活 看,我也开始意识流了…… 哈哈哈哈哈

  • 民主的逻辑
    舒彤
    推荐

    读完了意识流小说三大杰作最短的一部:诺奖得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读的版本包括小说出版15年后补写的附录。 南北战争后,工业文明冲击下美国南方传统价值观崩溃,“迷惘”思潮蔓延,庄园梦与奴隶制,种族、性别、金钱、宗教,力量角逐、差异交织,原生家庭那永恒的话题。故事不复杂,美国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贪杯懒散愤世嫉俗的爸、自私冷酷无病呻吟的妈。骄傲敏感孱弱的长子昆丁、冷酷贪婪、充满喧哗与愤怒次子杰生, “道德镜子”弱智的幼子班吉,唯一仁慈虔诚的黑女仆迪尔西…隐形的中心人物是女儿凯蒂:旧世家里逆反浪荡女...一个关于“失落的天真”的故事。 这部名作从技法上有四大特征:一是多角度:让班吉、昆丁与杰生各自角度叙述一遍,之后用“全能角度”,以迪尔西为主线讲剩下的故事,四个乐章之后,读或不读附录,故事的呈现已经立体彩色丰富。二是意识流:思想、潜意识、下意识各种意识活动奔涌、跳跃、转移,由里及表,忽明忽暗,犹如印象派绘画。三是化用“神话模式”,借助基督受难“除了给他的作品增添一层反讽色彩外,使家庭日常琐事中突破为探讨人类命运问题的寓言。 ” 。四是荒诞:例如昆丁为妹妹的贞洁而自杀,特地等读完一学年才实施,以免浪费了预交的哈佛大学学费,又比如杰生私吞了凯蒂寄养的私生女昆丁的钱4000元加上省吃俭用的3000元被昆丁顺手偷走…萨特评价~“福克纳的人物就像面朝后坐在一辆奔驰的汽车上,未来看不见,现在十分模糊,而过去看得很清楚。” 摘录~ 我把表给你,不是要让你记住时间,而是让你可以偶尔忘掉时间,不把心力全部用在征服时间上面。因为时间反正是征服不了的,他说。甚至根本没有人跟时间较量过。这个战场不过向人显示了他自己的愚蠢与失望 而胜利,也仅仅是哲人与傻子的一种幻想而已 童贞这个观念是男人而不是女人设想出来的。 他们身上既有幼稚而随时可见的笨拙的成分也有与之矛盾的稳妥可靠的成分这两种成分照顾着他们保护着他们不可理喻地爱着他们却又不断地掠夺他们并规避了责任与义务用的手法太露骨简直不能称之为狡诡他们被掠夺被欺骗却对胜利者怀着坦率而自发的钦佩一个绅士对于任何一个在一场公正的竞赛中赢了他的人都会有这种感情 因为男人是不用长得太漂亮的,不漂亮反而更好,可是女孩子家要是不漂亮可就完了。 恰好处在比“渐强”[插图]略轻的那种音量,一直持续不变。小径沿着园墙伸延向前,我们头上树木如拱,脚下落英缤纷,小径远远望去融进一片绿荫。阳光斜斜地照进树林,稀稀朗朗的,却像急急地要挤进来。黄色的蝴蝶在树荫间翻飞,像是斑斑点点的阳光。 一片又一片的阳光滑过他那往前移动着的肩膀,又像是一只只黄蚂蚁,在他的钓竿上闪烁不定。 那儿也是空荡荡的:只有一道螺旋形的扶梯通向阴影中,阴影里回荡着一代代郁郁寡欢的人的脚步声,就像灰尘落在影子上一样,我的脚步像扬起尘土一样地搅醒了阴影,接着它们又轻轻地沉淀下来。 为第二下钟声驱走了那不慌不忙的寂静原来如此如果人也能始终这样相互交替那该多好就像一朵火焰扭曲着燃烧了一个短短的瞬间然后就彻底熄灭在冷冷的永恒的黑暗里而不是躺在那里尽量克制自己不去想那摇晃的钟摆直到所有的杉树都开始具有那种强烈的死亡的香味那是班吉最最讨厌的。我只要一想到那丛树便仿佛听见了耳语声秘密的波浪涌来闻到了袒裸的皮肉下热血在跳动的声音透过红彤彤的眼帘观看松了捆绑的一对对猪一面交配一面冲到大海里去于是他说[插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看着邪恶暂时得逞其实它并不能永远于是我说它也没有必要占上风如此之久对一个有勇气的人来说于是他说你认为那是勇气吗于是我说是的父亲你不认为是吗于是他说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的道德观念的仲裁者不管你是否认为那是勇气反正它比那行动本身比任何行动都重要否则的话你不可能是认真的于是我说你不相信吗我可是认真的于是他说我看你是过于认真了才这样要使我震惊否则你是不会感到万不得已非告诉我你犯了乱伦罪不可的于是我说我并没有说谎我并没有说谎于是他说你是想把一桩自然的出于人性所犯的愚蠢行为升华为一件骇人听闻的罪行然后再用真实情况来祓除它于是我说那是要将她从喧闹的世界里孤立出来这样就可以给我们摆脱掉一种负担而那种声音就像是从来没有响过一样于是他说你当初是存心要她干的吧于是我说我当初害怕这样做我怕她会同意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可是如果我能使你相信我们干了那样的事那么事情就会真的是那样了而别人的事就会不是那样而整个世界就会喧叫着离开我们于是他说唔关于那另外的一件事你现在倒也没有撒谎不过你对你自己内心的思想对普遍真理的那一个部分亦即自然事件的递迭次序以及它们的原因仍然蒙然无所知这些原因使每个人的头上笼上阴影包括班吉在内你没有考虑到有限性的问题你在考虑的是一种神化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一种暂时的思想状态会变成匀称超出在肉体之上它不但意识到自己也意识到肉体的存在它不会完全抛弃你甚至于也不会完全消灭于是我说暂时的于是他说你不禁要以为有一天它再也不会像现在那样地伤害你你似乎仅仅把它看成是一种经验使你一夜之间头发变白不妨这么说可是一点也不会改变你的外貌你在这些情况下是不会做这件事的这将是一场赌博奇怪的是这种被不幸事件所孕育的人每一下呼吸都是一次新的投掷所掷的骰子里早已灌了铅肯定对他不利这样的一个人还不愿面对最后的判决其实他事先早已知道他是迟早要面对的不必试用种种权宜之计包括用暴力也包括连三岁孩子也骗不过的小手法直到有一天在极度厌恶中他孤注一掷盲目地翻开一张牌不管是谁即使是在失望或悔恨或失去亲人时袭来的第一阵盛怒之中也不会这样做的只有等他认识到即使是失望或悔恨或失去亲人对于一个阴郁的赌徒来说也并不特别重要时才会这样做于是我说暂时的于是他说很难相信一种爱或一种哀愁会是一种事先没有计划便购买下来的债券它是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自己成长起来的而且是事先不给信号就涌进了自己的记忆并被当时正好当道的任何一种牌号的神所代替的不你 大家闺秀总是不谙世故的,她们越不懂事越显得自己高贵。 许多冷漠、虚弱的人一样,当她终于面临一场不可逆转的灾祸时,她倒总能从某个地方挖掘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股力量。 父亲当时并没有返老还童,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有离开过童年 他倒不是爱他妹妹的肉体,而是爱康普生家的荣誉观念,这种荣誉,如今却决定于他妹妹那脆弱的、朝不保夕的贞操,其岌岌可危的程度,不下于一只置放在受过训练的海豹鼻子顶端的地球仪。 他要等读完一学年才自尽以免浪费了预交的学费。 被抢走的不仅有他冒了蹲监狱的危险弄到手的四千元,而且还有他自我克制、自我牺牲、将近二十年来一角两角地省下来的三千元,更何况抢劫者不仅是他的受害者,而且还是一个毛丫头,她一下子抄去了他的老本,没有计划,也并非预谋,在她撬抽屉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钱;也不在乎里面有多少钱;现在,他甚至都没法到警察那里去请求帮助;他一直是对警察很尊重的,从来不去麻烦他们,多年来老老实实地交纳税款,使他们过着一种寄生的、虐待狂的懒散生活。

  • 民主的逻辑
    ygs
    推荐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作品。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通篇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力量、沉重的道德感、精湛的写作技巧以及丰富多样的主题。作品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写作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喧哗与骚动》不仅提供了一幅南方地主家庭(扩大来说又是种植园经济制度)解体的图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有对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批判。 对于意识流小说,第一次看还看不明白,作者跳跃性的写作,不明就里,慢慢看下去就明白了,作品写的很好,真不愧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当然,这样好的作品,还要感谢译者辛勤的付出,翻译的水平很高,值得称赞!

  • 民主的逻辑
    求诸于心
    推荐

    2021-40《喧哗与骚动》 以前没看过福克纳,看了《喧哗与骚动》被震撼到连着三天睡不着,一直回味。福克纳写人性真牛!读者会看到在极端情况下,人的品性变成什么样子。个人觉得《The Sound and the Fury》翻译成《絮语与狂怒》更带感:开始是絮语,后来是狂怒,然后是史诗般的群像展示,最后在此夏然而止。 这书使我觉得,用无罪的人的奉献和牺牲来洗涤有罪的人,其实也是一种公平。黑奴迪尔西为康普生家三代人操心了一辈子,正是她的奉献给康普生家性格扭曲的人带来一些温暖。放在个人层面来看,这对迪尔西不公平(不过迪尔西个人未必计较这个公平)。但要是放在更大的整体层面来看,迪尔西是整体的希望,预示着人类的生生不息:“我把羔羊鲜血的事迹铭记在心!” 在这个思路下,杰生是和迪尔西对立的有罪的坏人。但重新翻看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杰生那已经畸形了的自尊心。杰生,这个被作者论述为“纯粹是恶的代表。依我看,从我的想象产生出来的形象里,他是最最邪恶的一个”的人,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仅好人迪尔西活得苦,杰生这个“坏人”活得也苦。不仅迪尔西活得精彩,杰生活得也精彩、有生机。真有一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 “迪尔西背脊挺得笔直地坐着,一只手按在班的膝盖上。两颗泪珠顺着凹陷的脸颊往下流,在牺牲、克己和时光所造成的千百个反光的皱褶里进进出出。” 最后一章中群像的史诗感在我脑中始终挥之不去。凯蒂那张冷漠艳丽的脸在我脑中始终挥之不去。杰生对着这张脸大笑在我脑中始终挥之不去。我在凯蒂、班吉、昆丁、杰生、迪尔西的身上感受到了相同的东西。作者的诺贝尔奖致辞把这个东西表达得很好: “我拒绝接受世界末日论。我们很容易意识到人类是不朽的,因为他能忍受。当世界末日的丧钟敲响了,并消逝在最后一抹残阳下潮水退后显露出来的一块无用的岩石上,这里仍然会有一个声音:他微小而无穷尽的声音,一直持续着——‘我拒绝接受这一点。’我相信人类不仅仅是忍受——他一定会战胜。他是不朽的,不是因为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他有无穷尽的声音,而是因为他有灵魂,有能怜悯、牺牲、忍耐的精神。诗人、作者的职责就是要描绘这些东西。”

  • 民主的逻辑
    下次开船
    推荐

    还是带着标点符号来大概说一下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吧。这本书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就预感自己会喜欢,读完之后一段时间里也是时不时回想起书中的内容。昨晚闲得没事翻豆瓣,发现它被影视化的时候还是蛮震惊的,看到导演是詹姆斯·弗兰科瞬间就没了兴趣。当时第一反应最适合拍这部小说的导演应该是是维斯康蒂加雷乃,没落的贵族+意识流和交叠的时空,一个讲内容,一个讲形式,都多少带点原著的意思。现在想想,或许还要再加一个帕索里尼,帕索里尼的作品有种感觉是,它既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同时又带有很强烈的宗教意味和神性,对应到《喧哗与骚动》就是一个家族的经历如何紧密地贴合时代的变化,而不同章节的日期恰恰好与《圣经》的故事相对应。 全书四个章节+附录看下来,最喜欢的是昆丁的那一章。当然这有一个非常私人的原因是,我永远都不能拒绝文艺作品中那些脆弱的疯批。另一点大概就是从昆丁这个角色上,我得到了最多的内容。今春看石黑一雄,从他那儿我学到一招是:要从角色的自述中寻找破绽。即使是代入感极强的第一人称,作为读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所以从表面来看,昆丁的自杀是因为凯蒂的失贞,可是从那一章大段大段的自述中,“父亲”是一个反反复复被提及的话题,由此可见,父亲对昆丁的影响是深远的。当然,稍微拓展点说的话,与其说是父亲的影响,不如说是父权家长制的影响。作为家中长子,昆丁既是其的最大受害者,同时,也是代表者。长子被迫承担的家族的责任与荣耀无形中成了他始终背负的枷锁,种种的束缚与重压之下,造就了孱弱与神经的性格——这与他本人哈佛学子的”精英“身份形成一种反讽。然而,在此种情况之下,昆丁并未做出任何的反抗,相反,他把这种传统的观念强加在凯蒂的身上,为了捍卫这种规则,甚至不惜与凯蒂”共同堕入地狱“。在这一章的开头,就点明父亲送的手表(当然说到手表与时间,福克纳另一篇《野棕榈》的副篇《老人河》中关于时间的表述”永远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相同位置两次“是可以在此对应的)。随身携带父亲的手表,就像鲍威尔《偷窥狂》中随身携带父亲的摄影机的男主角一样,再次印证父亲总是如影随形,一刻也不能摆脱。 昆丁的大部分自述都是在失智的情况下,有时候正是因为失智,才能看到一个角色的本真想法。不难发现,”黑奴“是昆丁另一个反复提及的话题。当然说到这个,可能就要牵扯进更多的时代背景的内容。南北战争后对南方传统经济的颠覆,作为之前社会模式的受益者的昆丁,对这样的变化始终存在一种抗拒心理,所以在生命即将终结之刻,也本能地去和黑人开着过去的玩笑。这样一种消极的反应与杰生形成一种对比,当然并不是说杰生有么多积极,只是他的自私、贪婪和狡猾,处处投机倒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长子“。 说起来,福克纳的写作手法真的无需赘述太多,当然也不是我能说得来的。只是感慨,班吉的纯粹和最后一章的全知视角,呼应地太好。实在是太难得,以一个白痴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恍恍惚惚甚至产生一种站上《死亡诗社》那一张课桌的错觉。哎,”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 民主的逻辑
    Néant
    推荐

    17、8岁时因为福克纳的名气和动人的书名而对此书产生过一定的兴趣,但是看了前几页发现很难理解,就没有耐心继续阅读,进而放弃。第一部分是以心智不全的班吉明的视角叙事,几无逻辑,全凭感觉,对当时的我来说确实难啃,直到机缘巧合阅读了几篇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后突然想起他的名作《喧哗与骚动》,如今再拿起此书,不知不觉被福克纳独特的叙事风格吸引,随着故事一起沉浮在交错的时空里,意识流小说对我来说也终于不再是让我恐惧不已、避如蛇蝎的类型。本书魅力十足,如果单以看爽文的眼光去评判书中人物难免狭隘,我也在阅读中尽量克制自己的个人情绪,努力思考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人存在的意义和最终命运。

  • 民主的逻辑
    雨后春笋
    推荐

    《喧哗与骚动》真是如同一部邪典电影,一刷看不懂,好在这个版本既有字体区别,也有注释加持,让阅读过程稍微轻松一点,但仍需回看。章节的安排是有心安排,如同迷雾中前行,读者一路艰难摸索,迷雾慢慢散开,渐渐明朗。然后再回望过去,那些分散的片段和线索如同拼图一样,才得以一窥全貌,也越发悲凉,令人唏嘘。 本书出版于1929年,只有四个部分,前三部分的讲述者分别是康普生家的三个儿子,最后一部分采取全能视角。福克纳有一次在日本的研讨会上自己说是四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但并不完全如此。叙述有重合,重合的部分主要在于凯蒂的失贞,但各人的视角不一,命运也不一样。当事人凯蒂却没有成为书中的叙述者,想来也有道理,大厦将倾无可挽回,当事人如何已经不那么重要。 本书在1945年结集再版,福克纳本人给《喧哗与骚动》增加了附录,对康普生家族的人做了简略追溯与后续交待,但信息量显然超过了原书情节,如康普生太太死后杰森的一系列作为,如凯蒂的命运,编辑曾写信提醒福克纳这种差异,福克纳不仅不为所动,还要坚持把附录放在最前面,声称这是理解全书的关键。1946年最终收录附录,对于这部分是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很难定论。可能对习惯了《红楼梦》的读者来讲,这篇附录各有交待,虽然更为残酷,但大幕缓缓拉拢,此剧终。 本文标题取自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只是一个傻子讲述的故事,充满喧哗与骚动,却毫无意义。整本书其实就是四个人的四天,除了长子昆汀死在1910年,其余三人都在1928年4月678复活节三天。 第一部是以傻子benjy 的视角来叙述。他现年33,智商却停留在三岁,他无法明确的表达自己,只能通过哼哼,哭泣和肢体动作表示自己的想法。因为他的认知只有三岁,他的叙述也是混乱,跳跃,含糊,超越时空。也许正因为认知的缺陷,他的嗅觉格外灵敏,所以他能通过嗅觉来感受到姐姐凯蒂的成长过程,喷香水,和男生接吻,到最后失贞,前两次,凯蒂都能用肥皂和水去除这些气味,但凯蒂毕竟要成长,不会永远都是他喜欢的树的味道。凯蒂出嫁,他失去凯蒂,也失去了关爱。在benjy 的叙述中,他追逐别的女生(以为是凯蒂),遭到阉割,目睹小昆丁逃跑,但只是视觉和听觉的记录,只是一串差别和变化,只有喧嚣与骚动,无法产生连续的意义。 第二部以昆汀的角度来叙述,是在他选择自杀的那一天,思绪杂乱,所以叙述也是不断的在现实与过去之间不停转换。凯蒂的失贞是他的心结,18岁的他无法理解凯蒂的世界,也无法阻止她的沉沦。昆汀一直在对抗,但他对抗的是他无法掌控的。他试图砸了钟表,却无法阻止时间的流动,他想要永恒,而一切都只是当下。有分析认为,昆汀对凯蒂有着超越兄妹的感情,所以凯蒂的失贞让他失望,愤怒,羞愧,他试图向父亲承认他的乱伦(实际没有),但无济于事。这些纠结的情感折磨着他,死亡成了他最后的归宿,他的人生永远停留在18岁。 第三部以杰森的角度叙述,杰森作为次子,是得到关爱最少的一个。父亲可以卖了牧场供长子昆汀上哈佛,幼子因智障得到全家关注,只有次子,一无所获,姐夫许诺的银行职位因姐姐的被弃而无法实现,父亲的酗酒又使得家业所剩无几,这使得他一直难以释怀,也导致了他私吞了姐姐寄给小昆汀的抚养费。如同他投资失利时所说的,我从未想大富大贵,我只想要回我应得的。可惜他的自私和冷酷最终逼走了昆汀,也失去了他私吞的钱。他恨周围的人,恨凯蒂,once a bitch, always a bitch是他的口头禅。他视benjy 为累赘,常用语就是要送到杰弗逊精神病院去,但在第四部中,却唯有他了解自己的弟弟,按一定的顺序方位赶车,把benjy带到他的安全世界里。 第四部则是全能视角,围绕dilsey和luster来叙述故事,复活节当天,昆汀逃跑了,迪尔西带着一家人和benjy上教堂。听完牧师复活节布道,迪尔西泪流满面, 念叨着我看到了初,看到了终。耶稣死了,以自己的鲜血为世人赎罪,傻子是上帝的孩子,黑人是上帝的孩子,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都在这里得到救赎。这和前三章是个多大的反差,一家人整整齐齐,一个社区其乐融融,没有受折磨的灵魂,没有自我中心的世界。 关于作者要表达什么,说法众多,大部分都认为福克纳在描写南方的没落。喧哗与骚动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故事,康普生家族是美国南方的一段微历史,一点一点的走向没落,大家拼命要抓住的东西,却愈行愈远,无论如何阻止,也回不到自以为的黄金时代,甚至即将走向29年的大衰退。汽车取代马车,电报交易取代棉花买卖,奴隶制度行将就木,价值观念在改变,一个家族的衰亡也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我记个流水账吧!

  • 民主的逻辑
    Liz
    推荐

    上学期高英课文有学过意识流作品,就是在那个时候给我留下意识流作品难懂的初步印象以至于后面看到意识流作品都会觉得看不懂。但是这部作品由于译者给出了不少解释,还是很容易懂的。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果然书中正常人物没几个。 第一部分是以班吉视角展开,大量的意识流写作手法,也符合班吉的人设——智商永远停留在三岁,也许他才是写本书中最幸福的一个。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意识流的写作技巧在这一部分的大量运用,使其更具特殊性,还因为这是班吉,所有的信息都被如实呈现出来,没有经过人头脑的加工,让我看到班吉眼中单纯美好的一切。过去和现在交融在他心中, 他从不沉思, 从不计划, 他只会感受。正是通过他的这种本真让我们感受到凯蒂善良活泼,有爱心。 第二部分是昆丁,他深受康普生先生的影响, 全盘接受南方贵族的传统和法规, 把家族的荣誉看得至高无上。昆丁本是正常人,但由于是自杀前夕,时常精神也有问题,思绪飘忽不定,偶尔意识流偶尔句子无标点。他的意识流动总是与凯蒂失身、凯蒂结婚, 以及因凯蒂失身事件与父亲交谈、因凯蒂结婚与凯蒂交谈等内容相关。(这部分我最喜欢的是那个脏乎乎小女孩的形象,里面的一些细节描写画面感非常强。对这个小故事的描写让我想起《想见你》里面的片段…爱能穿越时间空间。)从昆丁的意识流片段中可以看出凯蒂的反传统,追求男女平等的意识,以及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第三部分是杰生,仇视与绝望使他成为一个没有理性、不切实际的复仇狂与虐待狂。昆丁对妹妹凯蒂的感情是爱, 而杰生对她的感情只有恨。他恨凯蒂, 也连带着恨她的私生女小昆丁, 恨关心凯蒂母女的黑女佣迪尔西。总之, 他恨周围的一切,所以“从他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仿佛都含有酸液, 使人听了感到发作并不值得, 强忍下去又半天不舒服。”即使这样我还是同情杰生,背负着名望家族继承者的重担,靠一个人养活一大家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他,即使是他的母亲,也是把他当做一种依靠而已,并没有让他感受到多少爱,最终他也成为了这个家族的殉葬者。 最后一部分是黑人迪尔西,这一部分让我觉得新奇的是没有用第一人称写,用的第三人称。对这一部分不是很感兴趣,主要就是她对杰生和小昆丁的态度问题。 同个世界,不同肤色两个家庭的三代人。康普生家族的三代,康普生、康普生太太;昆丁,凯蒂,杰生,班吉;小昆丁。 迪尔西黑人的三代,罗斯库斯、迪尔西;威尔许,T. P,弗洛尼;勒斯特。 这本书简直是绝作,不同一般小说。

  • 民主的逻辑
    🐳 Smilence。
    推荐

    如莎士比亚所言“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我看见了始,也看见了终。 他们在苦熬,也许,所有人都在苦熬。

  • 民主的逻辑
    绿荷写夏
    推荐

    《喧哗与骚动》。作者威廉.福克纳,他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风格在美国的代表作家,因“对当代美国小说强有力的、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比较高产,包括长篇和短篇全部小说的情节都发生在他虚构的一个地方“约克纳帕塔法县”的“杰弗逊镇”里,从1800年到二战后,主要故事内容和脉络是杰弗逊镇上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几代人的人生与往事,几百个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中交替出现。我想,这应该是“架空”的写作方式在现当代文学中较早且较成熟的应用。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描写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20年代,在杰弗逊镇上的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及各个家庭成员的遭遇、心理和人生抉择,通篇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力量、沉重的道德感、精湛的写作技巧以及丰富多样的主题。本书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由一个人物的意识与心理活动从一个角度叙述故事,每一部分都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和讲述方式,好像某种叠加色彩的方式,四层色彩叠涂出完整的画面,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本书大量使用意识流写作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哦的经典名著,与《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文学三大杰作。 “喧哗与骚动”语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著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本书围绕着落败的南方望族康普生一家的际遇展开故事,家住康普生先生于1912年病逝,生前他的职业是律师,他因酗酒而每日醉醺醺,虽然有思想,有期待但并不能力挽时代的狂澜,他的思想虽然有一定深度,但也有许多弊端和腐朽之处,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大儿子昆丁成为了一个较悲观的人,康普生先生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保守南方人形象,固守着所谓的家族荣光和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康普生太太身体病弱,日日无病呻吟,借牺牲之名行自私之举,念念不忘自己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却一直在拖累和折磨全家人,明明什么都没做,却经常有强烈的付出感,对儿女漠不关心,偶尔的关心也是指使佣人照顾他们,没人可以从她那里得到爱的滋养,以至于关于“母亲”的责任仅成了一种身份的化身,却完全不具有作为母亲和妻子应给予家人的柔软和温暖情感。女儿凯蒂其实是全书中心,虽然她从未成为倾诉的主体,其内心观点也无法得知,但书中一切人物所作所为都与其息息相关,她轻佻放荡,从“南方淑女”的桎梏中叛逆出来并过了头,是古板腐朽的保守旧世家中的异类,她与男子幽会珠胎暗结,不得已与另一男子成婚,婚后丈夫发现真相后与其离婚,凯蒂将私生女(也交昆丁)寄养在母亲家,自己到大城市闯荡。小昆丁并没有在外祖母家得到良好的教养,杰生的残酷使她做出了出走的决定,她偷走了杰生占有的原本就是她母亲给的抚养费,与一个剧团的演员私奔,并引起杰生的狂怒。 本书的四个意识流章节,视角是三个儿子的心理活动和女佣迪尔西的生活。大儿子昆丁与凯蒂的儿时感情最好,昆丁代表着没落庄园主阶级最后一代,因而一种衰败感和幻灭感始终追随着昆丁,他极骄傲、极敏感、极脆弱,父母为了他去哈佛的学费而卖掉了最后一块土地,他身上肩负了延续家庭荣耀的重任,他异常重视妹妹的贞操,将之视为门第的荣誉象征,凯蒂的经历使他绝望,他本想与妹妹一起赴死但办不到,所以只能了结自己的生命,以免不再看到那个让他更加绝望的未来。杰生是二子,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重视,父母没钱将他送到哈佛,只能自己做学徒攒出一点钱去普通大学学习棉花相关的知识,随着金钱意识和资产阶级观念在南方的兴起和发展,他顺应潮流成为了一个功利主义者,缺少关注而缺少爱的成长环境是他成为一个痛恨一切、仇视一切的反社会人格者。班吉是最小的儿子,是普通人嘴里的“白痴”,但在我看来,他应该是自闭症谱系障碍者,他头脑中只有感觉和印象,意识流动并非以时间作为线性而呈现,因此不分先后,回忆和当下一同涌动。黑人女佣迪尔西是书中另一重要人物,她“勇敢、大胆、豪爽、温存、诚实”,同情心永不枯竭,不畏世俗观念的歧视,勇敢保护弱者。 第一部分,班吉的独白,发生时间是1928年4月7日,这一部分,借由班吉混乱的意识,往事与现实的结合,渲染了康普生家衰败的气氛,也重现了康普生家孩子们的童年,时间的跨度从1898年班吉三岁外祖母逝世开始到1928年,时间的跨越逾30年。这部分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班吉的视角是混乱的,身边人经常说他哼哼唧唧、嘟嘟哝哝。此部分一个重要的暗示就是从班吉的回忆和思绪中看出凯蒂对班吉的耐心程度比其母好太多,也懂得如何与班吉温柔的沟通,言语中不见嫌弃、情绪里毫不勉强。班吉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与常人不同,他常常将环境、心绪与“气味”联系在一起,而他对凯蒂身上的气味最为敏感,凯蒂经常会有“树的香气”,而当她失贞那一晚,身上就没了树的香气。他只懂得风景和人物,内心并无关于因果或时间的先后相关联的事件,他的所思所想好像遗落的一个又一个线头,你需要自己寻找,再把它们串起来。这一部分当下中穿插着回忆的片段,眼前的即刻可以与过去并存,事情在往前发展,但也可以回溯过去——康普生家庭是清冷的、灰暗的,温暖不足、理性也不足。 因为班吉无法将感情与情绪加以概括,所以他描写动作和语言都是非常详细又客观的,没有多余的修饰或揣测。班吉像个局外人,看着他人对待他这一个需要照顾之人的行为与动作,而作为看官的我们,随时可以从行文中看出各人的性格和对他的态度。他从无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心理活动,代替以反复的提及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他的视角、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却不能理解事情,不能形容复杂的感受,除了班吉本身的生理特质让作者必须以此呈现,这些直觉更在艺术上具有强烈的张力,甚至是超自然的意味。在客观上,班吉知道一切,了解一切。 班吉的这部分文字,像电影中的平行蒙太奇,家族里各个人物所经历的大事件在他的心中以没有逻辑和打乱时间的闪回与陈述所串联,弱化了因果的关联性,却突出了情绪和片段本身。这种意识流方式,是开源的,空间、时间,都是散点的,开放的。福克纳将语言与时间碎片看似漫无目的的点染,实则以逻辑之绳将其编织。班吉的视角能最直接感受他人的情绪、颓丧和绝望,在作者附录中可知,他最终把“喧哗与骚动”都抹去,让大脑真正成为一片空白,诠释了真正如“痴人说梦”一般的人生和人生的荒唐。 第二部分,昆丁的心理活动,发生在1910年6月2日,呈现了昆丁在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和活动与轨迹,还有许多所思所想。通过这些回忆、情绪和情感,可以回溯凯蒂的沉沦与昆丁自己的绝望,以及他最后赴死的抉择。昆丁很像哈姆雷特,敏感、脆弱,自尊心极强却又懦弱无主见。 昆丁认为凯蒂的私情和后果把整个家族的声誉都玷污了,凯蒂的情人又是一个“粗俗”的人,他以为自己对凯蒂是爱,其实是爱康普生家的荣誉观念,虽然这可怜的荣誉如今竟然只凭妹妹那脆弱的贞操之上。凯蒂是昆丁理想中纯洁天使的化身,所以她的失贞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她是家庭自尊心的脆弱而必将碎裂的容器,又是使家门蒙羞的污秽工具。昆丁的思维比较复杂,而行动却过于简单。这一部分,他偏执于影子与时间,把自己深深的沉湎于自己的世界里。他对眼前的夏日美景无动于衷,孩子们欢乐的玩耍与他痛苦的回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呈现出强烈的抽离感,像一支曲子,欢乐的主旋律中隐约能听出哀伤的音符,剔透明亮的冰层下是沉郁的静水深流。这一天里,他的思绪零零碎碎,随着时光流逝,他看见了每一个美好的小细节,从自然到社交,他都有很多留恋,但他依然决定奔赴死亡。 昆丁作为长子,受到父亲虚无主义的影响,又要维护母亲的虚荣,他想将家族的耻辱一并承担下来,拒绝和掩盖不堪的现实,赴死之后,留下高雅逝去的名声。他只爱死亡,一面爱,一面期待死亡。他舍弃一切,1910年6月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投水自尽,纵身一跃,向无底的深渊沉沦。这一天直到这一刻,他的精神状态都处于极度亢奋之中,很像精神病人的呓语。 第三部分,杰生的部分,发生于1928年4月6日,该部分主要写杰生当家后康普生家的情况,同时描述小昆丁的成长和生活。杰生算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虽然也算偏执狂和虐待狂,还有头痛病。他性格里有讲逻辑和理性而自制的一面。他其实只敬畏黑女佣迪尔西,因为他知晓迪尔西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都做了什么丢良心的事儿。杰生是福克纳笔下最鲜明和突出的形象之一,鲜明饱满,堪可比拟莎翁笔下经典恶人形象,且对他的揭露,是通过其自我表白与自我辩解来完成的,在该部分的心理活动文字中,戾气扑面而来。 杰生在家里得到的爱最少,受到的对待最不公平,可最后身上的责任却最多,所以难免愤世嫉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总有可怜之处。在他看来,除了他自己之外,全世界都是无法信赖的人,他认为所有人都对不起他。杰生以刻薄为荣,也意味着所有理想的幻灭,他本身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都不再好奇,只机械的取笑一切,强行冷漠以避免希望最终的破灭。家里的钱为了哥哥上哈佛和姐姐结婚全都花光了,他只能自己攒钱上了一个普通的学校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买卖。父亲去世之后,他挑起了住宅这摇摇欲坠的家庭的全幅担子。他给弟弟班吉做了去势手术,母亲去世之后,卖了住宅也摆脱了迪尔西。他怨恨原生家庭,却还要承担养家的责任,因此更加偏执。总之,他仇恨一切,语言恶毒、态度傲慢、擅长折磨与伤害,除了钱,他什么都不爱,对自己的情妇也很差劲,仅仅看做是交易的对手。 他似乎是矛盾与偏见、阴暗与苦涩的结合体,观念里对黑人和女人充满了恶意的偏见,极其自以为是,但身上也能看出初代投机者实用主义者的影子,按今天的标准来讲,也许不能评价其道德败坏,只是他自己未免太不快乐了,又可悲又可恨。 第四部分,主角是迪尔西的一天,发生在1928年4月8日的复活节,以第三者角度写当前的事件:小昆丁的出走、杰生的暴怒与追寻,象征着涤罪与净化的黑人教堂宗教活动。 在这幢如坟墓一般的冰冷住宅里,迪尔西是唯一一个鲜活又温暖的亮点。她是太阳也是基石,她的忠心、忍耐、毅力和仁爱与前三个叙述者病态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个形象体现了福克纳“人性的复活”的理想,所以也被安排在复活节这一天。迪尔西明白一切,了解一切,看透一切,所有的人,康普生家的人和黑人,“他们在苦熬”。她坦然接受生命的有限性,相信并悦纳时间的不可逆。 这是正文的结尾部分,福克纳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飘忽的灵魂和模糊的躯壳之后,将灵魂与躯壳融合,使人物形象最后立体起来,凝固成有血有肉有质感的清晰模样;同样慢慢清晰起来的,还有故事的脉络和主题。班吉的哀嚎和哭喊贯穿全书行文时而出现,就像康普生家族日落西山的衰败,不可避免;昆丁和杰生的痛苦、凯蒂的割舍、黑奴的劳作、配角们的浑浑噩噩,都在班吉的哀嚎之下将情感抽离只剩事件本身。人生的喧哗与骚动亘古不变,只偶而发出绝望的哀嚎。“绝望地、拖声拖气地哀嚎着。它什么也不是,仅仅是一种声音。这哀伤的不平之鸣很可能亘古以来就存在于空间,仅仅由于行星的会合而在一刹那间形之于声。” 福克纳将主角的情感诉诸于周围物象和他人的细节动态,一遍遍强化、重复,一层层叠加“被动”,最后在某一刻,主角突然爆发。他把人物刻画得异常真实,好像与其生活了一辈子。他打破传统的时间叙事,以烟花般散开的方式来叙事,过去和现在、人物的情绪起伏、都可以在意识流动的过程中随时被调用,更符合真实体验。 福克纳的意识流,似乎比普鲁斯特更适合拍成电影,细节非常多,且基本全是心理活动的描写,看见一只鸟、感受一阵风、抚过水面的清凉、叶间跳跃的阳光等等,这些心理的微小活动每个人每天都会有,恰如我在书写这一刻,窗外远处路上熙熙攘攘的车流形成的城市噪音会因声音强弱的差别偶尔引起我的注意。但当以语言呈现全部细节时,难免会觉得繁复琐碎,在某些人看来可能也毫无意义。可这正是意识流的魅力之一,将心理学完美融入文学,真实、日常、细腻、客观,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而被直接记录,它们无需有逻辑或时序,就好像你自己心里经常原本在想什么,却突然冒出一个毫不相关的念头,还有潜意识、下意识时的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比如我拿起这杯茶,香气萦绕,心境有愉悦也有轻微跳脱。意识流的文字,无需情节的起伏就可自成画面,既易于想象,也易于理解和再观察,却又在复刻生活的平淡面貌时融入深刻的思考与哲理。 仿佛不同颜色的玻璃镜片,看似无意地交叠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幅绮丽的抽象画。全书都像是在作画,却不是以传统的学院派方式作画,并非先构图、草稿、画线条、着色、画出光影的明暗,刻画细节等,让你从最开始观摩作画过程就知道画家想表现的是什么;而是从班吉那部分开始,这里一片绿色,那里一笔蓝色,以大面积的色块渲染出某种美感和氛围,然后逐渐加上光线带来的变化,再加上线条的刻画,阴影的沉郁,以及风与水的灵动,还有画上看不见的,祈祷的虔诚、叹息的低回、忧伤的婉转……你要耐心的等待,等色彩一点点晕染、线条一点点增加、形象一点点鲜明,一幅画仿似从水中慢慢的浮起,慢慢的有了它的模样。也许符合你的预设,也许不,但因为有了等待,因为有了神秘,这画面就愈发美妙,愈发让人印象深刻了。你将自己对书中人物的好恶与爱憎的真实感受不自觉融入于期待与猜想故事情节的过程之中,延长了审美过程,你便更加投入和魂牵梦萦。 在我看来,意识流小说偶尔一定要读读,读无比真实的梦境,读无比荒诞的现实,可以引导我们更好的做一个观察者或记录者。只是所有的人生都如梦如幻,也许是经历与往事的起伏,或许是内心世界的波澜,也有空虚与幻灭,倾诉与沉默,更有喧哗与骚动如尘埃飘落在各处,所以何谈梦境,又何谈真实呢?

  • 民主的逻辑
    橡皮人
    推荐

    我是花了三年时间才读完这一本书, 这本书太难读了, 刚开始第一章完全就读不懂了, 三年前读了一个月就放弃了, 今年又拿起来,从第二章开始读, 第二章也比较压抑, 断断续续勉强读完了, 从第三章开始进入正常阅读, 读完之后再去重读第一章, 这样很多情节就联系起来了。这手法真的是太超前了。

  • 民主的逻辑
    一瓶QQ星
    推荐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满分是多少分我就会给多少分的作品,它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小说的看法,以一种天才式的描写将时间和故事肢解、打碎,然后重新拼凑,支离破碎的片段却又有迹可循,给人深度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因此,康普生一家三十年的兴衰荣辱仿佛就像电影一般慢慢展现在眼前,我会随着班吉的视角感受到他的纯真质朴、跟着昆丁体验消极和虚无、冷眼看杰生刻薄粗暴的所作所为、最后和迪尔西一起目睹见证这个家族的终结。 此前我一直对现代主义作品抱着踌躇不前的想法,《尤利西斯》那十几页没有标点符号的画面着实令我心惊,国内的先锋派的一些作品我也是硬着头皮读,读完后过不久脑袋又空空,加上听闻《喧哗与骚动》是很难读的,便一直没有翻开。有时候产生阅读冲动就那么几秒钟的事,我得承认我在读书方面是个极其三心二意的人,最近很多书都是刚打开看了两章就放下,完全没定力可言。但神奇的是,读这本书的过程竟然意外的顺畅,我觉得和好的译者有很大关系(我是李文俊和李继宏两个版本对比阅读的,感觉帮助很大)。一想到去年读的罗新璋译本《红与黑》,翻译腔没有,倒是快变成半文言半白话,我至今回想还觉得佶屈聱牙,不愿再读。 客观来说,这本书四个章节的阅读难度是从高到低的,第一章的班吉毕竟是个心智只有三岁的叙述者,因此风格独特:动词后缺少宾语,时间混乱,没有心理描写,语言有时莫名其妙。但这章我认为是最精彩的,福克纳将蒙太奇、意识流用得游刃有余,简直可以说是炫技了。许多人物的结局在第一章已经一锤定音,但隐晦不明,因为班吉是无法理解“死亡”和“离开”的,甚至连自己被阉割了都不知道,只有脱下衣服看到自己身体时才会大哭起来。 第二章昆丁部分讲述其自杀那天的活动和对凯蒂失贞的回忆、与父亲的谈话。这章的精彩之处在于“一切尽在不言中”,通篇看不到一点他要自杀的意愿,但一切都有迹可循:收拾打包东西穿上最好的衣服(一死就可以托运回家)、给室友留信(交代后事)、反复去河边(打算沉河自杀)、买熨斗(绑在身上浮不起来)……看不懂的人只会以为他闲逛了一天坐车转车看见三个钓鱼男孩帮一个意大利女孩找家被误捕跟人打架。这种暗流涌动的线索串联下来的结局也在第三章坐实,不过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学了外国文学,人物结局一清二楚,所以早知道他要自杀,反而少了那种恍然大悟的趣味。 第三章的杰生嘛,偏执到令人目瞪口呆的地步,他坚信自己丢了银行的工作是因为凯蒂和小昆丁,其实他只要想想那个姐夫并非什么具有美德的绅士,在哈佛就打牌出千考试作弊,当然也能说翻脸就翻脸。他是个愤世嫉俗的典型代表,把一切的不幸归结于他人身上,嫉妒昆丁,仇恨凯蒂,厌恶班吉,对父亲不资助自己上大学耿耿于怀,对黑人满是歧视,自己的外甥女更是迁怒的好对象。他很可恶,却不能不说也可怜,私吞了十多年凯蒂给小昆丁的抚养费,没想到最后连带着自己多年来省吃俭用存下的三千块毛票也被偷走,还得自费上大学。他是这个南方破落家族最后一根支柱,倾颓已是必然,他也只是顺势而为,一个旧时代的牺牲品罢了。 迪尔西,这个有着许多美德的人见证了康普生几代历史,尽管身份是黑人女仆,却比她的主人们(尤其是一天到晚哼哼唧唧的康普生太太)可靠的多。她是带着温柔和爱去看待这个家除了杰生外每一个孩子的,尤其是对班吉,她相信班吉能闻到灾难的味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敏锐的直觉。 李文俊版本的附录我觉得也是精华,阐述了康普生家族的历史和主人公们的性格和结局,可惜李继宏版本不知为什么删掉了,实在可惜,还好是两本一起读的,不然就错过了。[拳头][拳头]

  • 民主的逻辑
    乐山乐水
    推荐

    在书友的引领下,虽然知道自己的文学修养还远远不够,但突然有了读此书的冲动。第一章读的苦不堪言、第二章渐渐有了读下去的欲望、第三、四章已经能够深入进去了,不过至此,对于正本是的理解还是处于懵懂状态,待看完附录和诸多书友的点评才对这本意识流作品有了清晰的认识。个人认为,从文学艺术和文学作品创作、创新的专业来讲确实很值得学习与研究,并可称的上是上等佳品;但作为大众读者来讲可能不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作品,因为它既没有阅读享受的愉悦感,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感,所以特别不适合休闲解闷阅读 。另,这个版本译者翻译的语言流畅,特别是加的注释,为读者阅读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建议欲阅读此书的书友,阅读之前先看看附录,可能有所益处!一家之言!

  • 民主的逻辑
    江燊(jiang shen)
    推荐

    先为大家梳理一下人物关系: 康普生一家 父亲:杰森康普生 母亲:康普生太太 康普生太太的弟弟、孩子们的舅舅毛莱 长子昆丁、 长女凯蒂、 次子杰森、 小儿子班吉(白痴) 凯蒂的女儿小昆丁 黑人女仆迪尔西一家 父亲罗斯库司、 母亲迪尔西、 长子威尔许、 小儿子T.P、 女儿弗洛尼、 外孙勒斯特。 本书第一章以班吉的视角来写。傻子的视角是很混乱没有逻辑性的,跳跃性很大。比较难读。首先,作者用不同的字体变化切换成不同的时间线来给我们理清思路。其次,班吉由不同的人照顾也代表不同的时间线。班吉和勒斯特在一起就是当时时间线;班吉和威尔许在一起就是1900年圣诞节前两天的那条线;班吉和T.P在一起就是1912年父亲已经去世,凯蒂生下孩子的时间线。最后还有一条时间线,就是照顾班吉的三个黑人都没有出场的时候,这种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这时候区分要靠一些小细节,比如有这样一个非常明显的细节,凯蒂总是重复说一句话:“你们都要听我的指挥。”这句话出现了很多次,就代表回到了奶奶生病那晚的时间线。还有凯蒂带着班吉给毛莱舅舅的情妇送信。 第二章是昆丁自杀前的回忆,思维比较混乱,其中有很多大段文字没有标点符号。需要断句阅读,这样就比较清楚。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是以杰森、迪尔西的视角进行的,杰森是个冷酷无情相当自私的人,他的叙述很大程度上像是在给自己辩解。迪尔西的叙述比较客观。他俩是正常人,叙事有逻辑,前面两章没有看懂的地方,在这两章都能找到答案。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