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Demens
    推荐

    乏味而平庸。腐女的问题不在于性癖古怪,which并不超过自油的边界,而是自恋*品味low,导致粗制滥造的劣币横行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dejavu
    推荐

    原来早在1980年代,就有了对阅读浪漫小说这一群体的系统性研究。本书中的一些发现对于当下的语境(甜宠文、霸道总裁文、虐恋文等甚嚣尘上的消费文化语境)依然适用。乔德罗所称的“女性内在的情感三角状态”非常有趣,一部分是作为母亲的延伸,对他者给出同等的母爱性质的情感需求,一部分是作为单独的个体,以靠近异性来逃离与母亲的共生,一部分是成为单独个体后,仍旧持续拥有前俄狄浦斯期望(重新获得最初照护者所给予的原初之爱),她希望能得到热烈而重复不断的宠爱和关心,就像一个孩子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一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所怀有的这种情感三角状态却常常遇到挫折,因为在当下文化的非对称条件反射作用中,男性被教导着要抹杀他们所拥有的温柔呵护他人的能力,而呵护和照顾子女以及丈夫的良母贤妻职责让女性出现了情感枯竭。而直接化解了这一困境的恰恰就是阅读浪漫小说,浪漫小说提供了一种乌托邦的愿景:在那里,女性的个体性和与接受他人的呵护和照顾是可以共存的。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情感代偿。阅读浪漫小说的女性无意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情绪,更不会参与真正能改善现状的女权运动,她们只是在不断合理化自己对男性情感的想象,通过自我麻痹的重新阐释,温和地释放对父权制的愤怒。在早已界划好的休闲和虚构领域完成所有的抗议,很安全,但非常徒劳。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咯吱
    推荐

    在这本书之前,“女权主义者,文学批评家和大众文化理论家总是忽视浪漫主义阅读。他们声称,’浪漫情节’会促进女性读者对男人的依赖,以及对流行文化所传达的压制性意识形态的接受” 而珍妮丝拉得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这本书,通过对浪漫小说读者群体的调查研究,辩证地反驳了上述说法。 浪漫小说确实可能造成上述影响,但也能和读者们互相启发,形成哪怕是微小的的不彻底的女权意识觉醒。 浪漫小说是被压迫的人作出的不彻底的反抗,但是拉德威提出,若要推动社会变革,就不能忽视这些微小又合乎情理的反抗,并了解如何最好地推动它们发展,使其最终有所成果。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小灯
    推荐

    本书内容围绕书名展开的阐述逻辑非常完整,首先是浪漫小说的产生的几大要素,然后是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浪漫小说客群的定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引申到了父权制下女性的抗争。虽然本书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田野调查中不仅样本数比较小,地域局限性的问题都存在,但经典永不过时,读完启发很大。毕竟我也曾沉迷过晋江文学,自我认知有了新的进展。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思思
    推荐

    浪漫小说是一种补偿性文学( compensatory literature)。它为她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被禁止的情感释放渠道,因为她们自己所认同的社会角色让她们几乎无法毫无愧疚、只为一己之欲地去追求个人的快乐。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小青龙
    推荐

    虽然书中调查的取样范围并不大,但也足以在社会学意义上打破文学阅读中的双重鄙视链:题材和性别。一位读者阅读的动机、ta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联、ta对文本和作者的看法,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意义网络,无论是什么书,书籍自出版之后的这种意义/能量链条都是迷人的,而且可以通过反推,追溯出某个时期的历史特征,包括研究对象本身以及作者的观点。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2000进化菇
    推荐

    值得反复阅读,附录的调查问卷很贴心,对一些研究课题问卷设置有指导意义。破除幻想,唤醒意识,是自我抵抗的第一步。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陈水水の微信
    推荐

    浪漫小说的例子在当今社会依旧振聋发聩,其实从小到大还是很喜欢大女主文的,阅读本书后或是发现大女主文的深层也潜藏着对于父权社会的一种妥协、对自身权利的一种退避、甚至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对于男性女性的偏见与压迫,而年轻时候的我更多地则是在看似掌握权力的状态下失去一些独立思考与选择的勇气与可能,并且想到书中有书友评论“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不自由”,深以为意。而且,知难行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真正的独立思考,开始行动,即便读书万卷(不是悲观绝望),只是慨叹生活之复杂酸辛……同时,会觉得这本比《第二性》《父权与资本主义》好读许多,推荐入坑! 道路漫漫,满载希望 “我们无法知道有多少女性愿意放弃她们对父权制所进行的安全但效果有限且几乎不自觉的抗争,转而选择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女权主义战略,有意识地攻击父权制对世界的分类及其制度结构。” “量产文学文本一类的商品是被那些先前就已拥有需求、渴望、意图和阐释策略的现实消费者所甄选、购买、建构和使用。我们须将这些活跃的个体及其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活动置于阐释行为的核心,从而避免视而不见如下的事实:即便是在一个日渐受物质和消费支配的世界里,创造意义这一必不可少的人类实践活动仍在继续。” “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不同群体占有和利用我们文化中量产作品的方式,我想,我们很可能就会开始明白,虽然当代文化形式的意识形态力量巨大,有时甚至很骇人,但那种力量并非无孔不入、全面戒备或无懈可击。这个社会架构中仍存在着裂隙,而那些对自己的社会位置,或随之而来的有限物质和情感回报感到不满的人,就会在这样的裂隙中发出抗议。他们于是会试图想象出一个更加完美的社会状态,以此来对抗绝望。我认为,我们这些矢志要推动社会变革的人必须牢记:绝不能忽视这些微小但又合情合理的抗议形式。我们寻找到这类抗议形式不只是要理解它的缘由和它的乌托邦渴望,而且还要了解如何才能最好地推动它发展,让它最终有所成果。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已经未战先败了;而且至少在浪漫小说这个问题上,我们就得承认,我们无法创造出一个不必依靠阅读来获得替代性愉悦的世界。”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竹蜻蜓
    推荐

    ⭐⭐⭐⭐⭐⭐ 在《媒介与性别》里就有提到女性消费主导小说的灰姑娘式结构,里面注重对女性刻板印象的探讨。而《阅读浪漫小说》这本书则专门探讨了“浪漫小说”这个种类。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了浪漫小说的结构和基本要素、功用和影响。浪漫小说的主要功用:让那些在履行为人母亲和妻子之职时承受“制度性情感支持缺失”的读者从浪漫小说的男主人公那里体验到“感情得到濡养的感觉”。 1.女性为什么阅读浪漫小说 1.1男性和女性的非对称人格发展 男性和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接收到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导致了男性和女性完全不同的人格。 父权制家庭主要是女性负责养育儿女,由于女孩子与母亲性别相同,导致了女孩对母亲保持着强的认同感和一致感,长大后仍保持着对被全身心地呵护以及与他人紧密关联的关系的渴望,常常主动向他人提供照顾和情感滋养,即所谓的典型的女性人格。 而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母亲总不由自主地性别化他们的关系,于是男孩子会早早认知到自己跟母亲是独立的两个个体,并且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于是压抑自己的依赖感和与母亲保持一致的想法,从而体会自己完全迥异于母亲的个体之感。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子通过否定性定义来认识自我,即将男性气概定义为所有非女性的东西,比如抹杀温柔呵护他人的能力。因此男性人格往往更加自主和独立,并且常常伴以对女性的贬低。 1.2父权社会里女性不被满足的需求 在成人关系里,男性和女性都渴望得到类似孩童时期母亲全身心的呵护。不同的是,女性很容易复制了母亲的角色,给男性慈母般的照顾,并将自己和对方看作完全一体的,渴望对方全身心的呵护和紧密联结的关系。而男性却往往无力给予对方全身心的呵护,并将对方和自己看作独立的不同的个体,甚至有贬低对方的倾向。 即便婚姻幸福,由于男性人格不那么在意紧密关联,因而鲜少有男性能够恰当地满足女性的这种渴望被全身心地呵护和关爱的强烈心理需求。 养育孩子可以作为替代品,满足女性想要的紧密联结的需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也不得不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常常不得不延时、否定自己的需求,将自己限制在了女性性格、母亲的身份中,产生被榨干、掏空、自我空空如也的感觉。 照顾他人这种持续存在的冲动和职责,导致女性感到了身体上的疲顿和情感上的空虚,继而转向浪漫小说。 阅读浪漫小说是一种手段,让女性可以暂时逃避持续向他人提供情感支持和物质照料、自身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现实,并在浪漫小说的幻想中得到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感。 1.3浪漫小说的补偿作用 浪漫小说可被称为补偿性小说,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补偿了女性。 一种是通过与女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替代性地满足了自己想要被呵护的需求,并因为成功得到一个理想男性给予的爱慕和情欲关注而获得自我价值感。 第二种补偿是,让女性感受到即便是在自己当前的身份限制下,求知之门并未就此被关上,她在主流文化认可的层面上取得成功的能力也不会因此遭抹杀,浪漫小说创造了一种幻象,即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方式获取事实性的“知识”,达到了取得进步或改变的目的。 浪漫小说提供了一种乌托邦的愿景,在那里,女性的个体性和自我感知与接受他人的呵护和照顾是可以共存的。 1.4浪漫小说的消费属性 女性一方面承认浪漫小说是方便、健康的娱乐方式,是用来逃避现实的幻想,浪漫小说的价值就在于它们与现实世界并无多少相似性。另一方面,她们又坚称浪漫小说包含关于现实世界的准确信息,可以了解了遥远的地方和漫漫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事,并知悉了其他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这种矛盾反映了女性头脑中两套对立的价值观。 浪漫小说的流行的契机是出版技术的革新,本质是消费主义的诱导。在消费主义的广告中,幸福并非一个人通过行动为自己营造的情感状态,而是一件可以花钱买来的东西。消费主义合理化了这样的观念:尘世生活中无可避免的失望、缺憾以及小小的挫败会使人感到“痛苦”,但商品消费是化解此种痛苦的适当且有效的方式。 女性通过消费浪漫小说来取悦自己。另一方面,传统、崇尚勤勉的价值观又为获得纯粹愉悦而进行的消费打上了浪费和居安不思危的标签,因此未被消费社会的价值观完全同化的女性通过合理化浪漫小说的价值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因此,女性矛盾地表现为,在证明自己仍恪守传统价值观的同时,又在从事着一种其本身就在破坏这些价值观的行为。 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世界里,女性并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到阅读浪漫小说时所获得的那种良好感觉,这些感觉只存在于想象里。她给予自己的那些幸福不仅是间接的体验,而且也是暂时的。消费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导致更多的未来消费。 在一个让女性产生了需求却又无法予以满足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浪漫小说的疗愈价值不仅可能存在,而且也很有必要;而这种疗愈的短效性则是女性重复消费它的根本原因。 2.浪漫小说的特点 在读浪漫小说时,女性对故事的走向是早有预设的,并且强烈地渴望看到故事的结尾,从而实现或获得她们早已预期到的情感满足。她们对浪漫小说有着“乐观主义”和逃避现实的严苛要求。 一部浪漫小说要想比其他的作品更胜一筹,就得在故事的三个方面下功夫。这包括女主人公的个性、男主人公的品格以及男主人公追求和赢得女主人公感情的特殊方式。 2.1读者喜欢看的浪漫小说 理想浪漫小说最为突出的特征即是倾其全部笔墨描写男女主人公之间唯一且不断发展的恋情。 爱情叙事线逐渐发展,把爱情描述成一种渐次萌生的过程,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慢慢地克服了不信任和猜疑,自然而然地爱上彼此。 由于自身的内在特质而得到另一个人的欣赏,进而获得了深沉的爱慕、温柔的呵护和细心的保护,希望女性被人以一种温柔体贴、呵护备至且全心全意投入的方式所对待。 要描述成为一个人关注对象的那种感觉。 想要看到一名男性依赖女性。男主人公认识到自己对女主人公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意识到自己不能没有她。 通常说来,书中的两个人是因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走到了一起,慢慢地爱上了彼此,并在这个过程中一起努力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为了某一个理由而结为连理。它们都是一些轻松惬意的读物,总有一个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的幸福结局。 2.2女主人公的特点 才学、幽默和独立。 起初有着不成熟女性心理的符号表征。虽然这些女性常常睥睨一切地显示自己拥有可与男性平起平坐的能力,但她们的身上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孩子般的天真和青涩。迷人、美貌而不自知,不虚荣,不会为了吸引男人而挖空心思打扮。 只要她靠近男主人公,后者就会被她的美貌迷得无法克制自己对于她的渴望。当他炽烈地关注着她的一颦一笑时,她无可避免地会被他的“步步深入”所“唤醒”,并终将屈服于她自己也无法控制的身体反应。 不管作品如何强调她最初想要与男人平起平坐的渴望,她始终都被刻画为一个极富同情心、心地善良和善解人意的人。 2.3男主人公的特点 在理想的浪漫小说中,男主人公都被塑造为具有中性气质的人。她们既渴望由前俄狄浦斯期的母亲所代表和应许的悉心抚育,同时也向往与俄狄浦斯期的父亲有关的权力和独立。 “强健而温柔”,“阳刚但体贴”,“对她有保护欲且很温柔”,“既是硬汉又是情种”。 “男人中的男人”,“带头人”,能够“获得周围所有人的敬重”。 在男主人公的九种特质中,力量的重要性排在第三位。但是,不论是力量还是保护欲,都不如才学、温柔以及笑对人生的能力重要。 男性鲜少因为他们固有的特性获得重视,更多的是由于他们处于与女主人公相对的特殊位置而引人注目。因此,这样的浪漫幻想并不是一个寻觅独一无二且富有情趣的生活伴侣的幻想,而是一种希望能够得到特定形式的关怀、呵护以及认可的夙愿。 2.4情欲和暴力 浪漫小说强调女主由于自身的内在特质而得到另一个人的欣赏,进而获得了深沉的爱慕、温柔的呵护和细心的保护,强调找到一个能欣赏她本身的价值,而非只把她视为性存在的男人。 女性读者并不会因为视觉上的展现和露骨的身体接触描述——这些都是男性色情产品的典型特征——而感到兴奋。相比于巨细靡遗地描述身体接触,女性读者对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反应更感兴趣。情色小说被认为是男性的菜,“他们只关心性——那是他们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他们根本就不在意其他的任何东西。”,而女性则喜欢“深刻的爱情小说,“但她们不需要那个(情色小说)。她们想要的是幽默、爱情和呵护。” 女性大多都赞同不让滥交或淫乱、悲伤的结局、强奸、身体上的虐待以及软弱的男主人公这些描写在浪漫小说中有容身之地。如果一个文本描绘了女主人公能够与数名男性发生性关系,而且还不会因此受到伤害或感到困扰的话,那么这个文本多半就会被归到“糟糕”的浪漫小说之列。事实上,绝大多数女主人公的年龄都在17—20岁之间,而且在与男主人公交锋之前,其中只有一个人曾有与一位异性接触过的经历。 而女主人公的天真无邪常常与男主人公此前的滥交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女主人公和读者之所以愿意容忍这样的行为,只是因为他的滥交总被归因于他并不爱恋那些性伴侣。一旦真爱发生,男主的滥交冲动就会受到抑制。在典型的浪漫小说中,性忠诚被看作与“真爱”自然相伴相生的东西。 浪漫小说是不欢迎暴力、强奸和厌女态度的,出现这些元素,并不是因为读者希望或甚至需要看到女性受到虐待。通常是因为她知道,在她所处的这个文化里,针对女性的暴力极为普遍,同时也因为她对它怀有深深的恐惧。通过想象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她思忖着自己会做何反应,或者她是否能挨过来。厌女态度或许并不是因为女性读者认同它们,而是由于她们越来越想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事情。事实上,通过想象她掌控了一种在她所属的文化中随时都在发生而她既无力预测也无法防止的事故。 2.5浪漫小说的基本结构 理想女主人公的女性自我追寻之旅可以说是一部由最初抗拒到最后重新获得其母性的渐进发展史。 它解释了女主人公的蜕变过程:从一个孤僻、性冷淡、对自己的身份并无确定把握的迷茫少女变成了一个成熟、情欲饱满且很有贤妻良母气质的女性,她挖掘了自己为人妻以及势所必然的为人母的全部潜力,并履行了这类身份所应尽的职责 理想浪漫小说的叙事结构总结如下:1. 女主人公的社会身份被破坏了。2. 女主人公充满敌意地对待一位很有贵族风范的男性。3. 这位很有贵族风范的男性以模棱两可的态度回应女主人公。4. 女主人公将男主人公的行为解读成只对她怀有性兴趣的证据。5. 女主人公以愤怒或冷淡的态度回应男主人公。6. 男主人公惩罚女主人公以示报复。7. 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在身体和/或情感上出现了嫌隙。8. 男主人公温柔地对待女主人公。9. 女主人公热烈地回应男主人公的温柔行为。10. 女主人公将男主人公模棱两可的行为重新解读为此前受到伤害的后遗症。11. 男主人公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温柔方式向女主人公求婚/公开表达他的爱情/宣布他坚贞不渝的承诺。12. 女主人公在身体上和情感上都予以回应。13. 女主人公的身份得到重建。 这种需求便在如下的浪漫故事中得到了惺惺相惜的证实,并获得了替代性的满足:一个女人成功地从孤立无援及其毁灭的威胁中走了出来,实现了与他人的联结,如愿获得了一个成熟而完整的女性身份。 3.浪漫小说与父权制 浪漫小说并未反抗父权制的根本。 3.1女主并不真正独立,仍是传统的女性品格 女主貌似独立,但是男性家长庇护下的相对独立和果敢。在浪漫小说的乌托邦世界里,“独立”和稳固的个人“身份”并不会因为受到男性家长式作风的呵护和保护就受到损害。在一个真正认为男女具有同等能力的人眼里,浪漫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可能会显得愚蠢、依赖,甚至会让人觉得可悲。 不管作品如何强调她最初想要与男人平起平坐的渴望,她始终都被刻画为一个极富同情心、心地善良和善解人意的人。女主事实上就是一个“真正的”女性,她掌握着父权制文化中所有与女性品格相关的体恤呵护技能。 3.2女主将俘获真爱、回归母性作为成功 女主的最终成功,仍是让感情淡薄和生活不检点的男主人公蜕变为一个一往情深、时时表露满腔柔情并对婚姻忠贞不渝的好男人。读者从女主的才学、独立、自给自足以及积极主动中所获得的暂时的陶醉,与女主最终被一个承认他也需要她的男性所俘获这一事实具有同等程度的重要性。 浪漫小说起源于反抗母性,几乎所有的女主人公都明确地拒绝满足男性掌控女性的渴望,不愿任其剥夺她们的个人声音而被迫陷于沉默之中,但所有的浪漫小说在结尾处,女性的反抗最终变得毫无作用和孩子气,甚至是没有必要的。最终挖掘了自己为人妻以及势所必然的为人母的全部潜力,并履行了这类身份所应尽的职责。 3.3女主的情欲与父权制婚姻绑定 浪漫小说将女性的欲望与异性恋(被建构为唯一自然的性结合)捆绑在一起,并仍把父权制婚姻描述为实现成熟女性主体性的最终道路。一个女人必须保护自己不被那些只垂涎她的身体而不大关注她的需求的男人所沾染。女性的性回应是一种能够用来换取爱的东西,而且只应为爱而存在,仍继续将爱情视为发生性爱行为的动机,男性则不是这样。女性情欲最佳的实现方式仍是和如琴瑟、白头偕老的一夫一妻的亲密关系。 4.浪漫小说的积极影响 浪漫小说为无法从父权制环境中解脱出来的女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精神慰藉。在合上书本时,女性重获信心,确信男人和婚姻确实有益于女性,带着已然完复且重又饱满的情感,满怀对自身价值的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和力量去应对那些她必须要直面的问题,重新投身日常生活,履行她的职责。(唉,也不算好事吧) 阅读浪漫小说至少让一部分女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自信,让她们愿意在公共场合上有所作为、畅所欲言。 浪漫小说里是包含了对父权制的反抗和批判的,并且对读者有促其觉醒和改变的作用,只是这些功能都深埋其中并未被激活。 5.浪漫小说的消极影响 5.1浪漫小说让女性安于父权制 浪漫小说并未触及父权制的根本,反而让女性相信,异性恋和婚姻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自然而然的,因此理应安于这一现状。女性于是确信,自己的需求是有可能在异性恋、在父权制结构社会中得到满足的,自己仍未获得满足的欲望是不真实、不正确的。而事实上父权制下的异性恋在本质上是无法满足它在女性身上所触发的欲望的。 它拒绝询问女性的价值是否可以用来提高公共领域的“女性化”,或者女性是否可以和男性共享那个领域的掌控权。浪漫小说最终未对男性在工作、政治和权力这一公共空间内的权利发起挑战,它还粉饰婚姻制度,暗示要如何才能让它保鲜,使其一直处于追求期。此外,它先是在故事中描述女性的真实需求,随后笔锋一转,声称她们在传统的异性恋关系中获得了满足。通过上述种种方式,原本作为抗议阵地,控诉父权制所引发的情感后果的浪漫小说却避而不再质疑父权制控制女性的制度化基础。 这些读者有可能只会在生活中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发展出判断力,而不会使用她们新获得的自信和感知力去挑战婚姻中基本的控制等级制。 被动性即是浪漫小说阅读经历的核心:每一个叙事故事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创造出完美的结合,即既有男子气概又强大有力,同时还不失温柔体贴的理想型男主人公最终认识到了女主人公的内在价值;而女主人公自此之后除了作为那个模范人物的注意力焦点存在外,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了。 浪漫小说所提供的替代性愉悦可能有防微杜渐之效:心满意足的阅读者会就此消除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更实质性改变的想法。与此同时,这种愉悦的转瞬即逝又很有可能会让读者不断地产生重复这一体验的渴望。 5.2浪漫小说教化女性爱情至上 浪漫小说本质上是爱情至上的,将获得一个男性的真爱作为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幸福的方式。在浪漫小说里,男主对女性的爱慕、需要和忠臣是女主获得自由和纵情任性的先决条件。浪漫小说的结尾向读者允诺,只要她成功地掌握了解读男性行为的方法,成功的和男人建立起外部联系,她就能找到她所需要的东西:不论是父亲般的保护、母亲般的关爱,还是热烈的成年人之爱,全都将得到完美的满足。 5.3浪漫小说让女性错误认识男性及与其相处 浪漫小说并未将男人的冷酷无情和虐待女性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寡情薄义、争强好胜或野心勃勃,相反地,它认为那是因为男性洞察力的缺失或是女性本身不是一个完美的妻子或母亲。“如果男主人公知道女主人公是一个真正的好女人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虐待她的“。浪漫小说让女性相信“真爱”对人的改造作用,并只要自己具有足够的女性的感官吸引力和母性的照护能力,就能对一个无力抒发情感或不愿承认依赖需求的男人发挥神奇的改造作用。它也在无形之中让她对那些死不悔改的男子产生了自卑、负疚或难辞其咎之感。 当浪漫小说构建着它的乌托邦,幻想着一种新的男女关系——男女双方都彼此相亲相爱时,它却未能令人信服地阐明,每个女主人公到底为什么能够以及是如何把一个男人的沉默和残酷转化为温柔和忠诚的。 浪漫小说根本就无力解决“如何让男性变得温柔体贴”这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在男性成长的过程中,他所处的家庭关系模式已经在他年少时全面压制了其呵护能力的发展,之后,这种模式又通过一种多重决的行动,把男性身上的温柔特性打上了软弱的烙印,从而强化了上述的破坏力。 浪漫小说让女性获得自以为理解男性的幻觉,在配偶身上发现一引人不安的特质或倾向的证据,比如冷酷时,对它们进行最积极乐观的重新解释,eg直男的不解风情。她们想要被告知,即便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理想的爱情仍有可能存在,而女性也终会得到男性的呵护和关心,纵然他表面上看起来粗暴而冷淡。 读者并未从中学到如何寻找一个会呵护她的男人,也不知道要如何让其他人担负起责任,以改变他那缺少情感表露的个性。她也未从中获得信心,确信男性的漠不关心和独立自主真的能够被改变。浪漫小说劝导她的是,应紧紧抓住他可能流露出来的所有关切表示——不论它们有多么微小,并且将它们视为他真实性格的证据,而不要拘执于他更加显见且更常出现的漠不关心。浪漫小说告诉它的读者,在学会如何恰当地解读男性后,她将可强化他更好的本性,化解他的克制,并引导他以她想要的方式回应她。一旦她开始热烈地回应他鲜少流露出的情感,她就将看到,他先前的无动于衷是此前受到伤害的结果。假如她能认识到这一点,她就会明白(浪漫小说的女主人公总能做到这一点)她的男性伴侣是真的爱她,而且也依赖她,只是他们都不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 浪漫小说的叙述表明,女性必须学会信赖她所爱的男人,并且即便面对大量截然相反的证据,也要相信他同样深深爱着她。这类幻想的结尾暗示,当她能够怀有这样的信赖时,他就将予以回报,即宣布他对她的忠心。 这类故事最终指出,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得到温柔而体贴的对待,她必须得找到一个本身就具备这种表达能力而只是可能害怕自己会耽溺于其中的男性。这种两面俱到的写法让男主人公既拥有传统的男子气概,同时又具备善于表情达意的女性化特质。如此一来,浪漫小说便成功地避开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传统的男子气概社会建构是否并未排除男性会有呵护他人这一行为的可能性。 5.4浪漫小说对情欲的曲解 浪漫小说还导致了女性对自身情欲的否定和认识不清。一方面,大众媒体以象征性的手法告诉女性,她们作为个体的最高价值与她们的性诱惑和肉体美感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她们又受到家庭及教会教导的影响,相信她们的性欲只会被另一个个体所激活,而且只为那个个体而存在。这两方面的信息事实上就导致了女性会对性需求和性欲望做出矛盾的反应。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
    推荐

    书中谈到的女性读言情时的“恋母倾向”让人印象最深,更让我坚信母系血脉相连的紧密情谊,女性作为第一性,基因的共同性、进化的高级性,即使暂时走不出异性恋性缘, 也要坚持“政治女同”的立场,这是真正女权的团结所在——身而为女。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贝旋
    推荐

    时隔40年 俗套烂梗的浪漫小说依旧流行说明女性在社会里的地位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March
    推荐

    晋江言情小说解答指南,深度揭秘追妻火葬场/冰山霸道男/欢喜冤家/SC甜文/男女性幻想等诸多小说范式背后的文化背景、心理因素乃至读者期待。阅读过程中不断闪回我看过的数本言情小说,抽丝剥茧一样说出我的困惑、愤怒与爽点。尽管本书写于三十多年前,但仍不过时,或者很抱歉地说,三十多年过去了,女性渴求依旧一致,男人依旧没有一点进步——女性需要通过阅读浪漫小说来逃避自身被赋予母性职责和倍受压迫的事实,通过正当化男性沉默冷酷粗暴的不合理行为予以现实慰藉弥补情感缺失,通过重新阐释男性行为与爱情模式,探究作为男性附属物这一共同社会境况的结果,试图想象更为完美的状态。 阅读浪漫小说让女性逃避父权制,书写女性欲望,但对爱情的期冀与美好想象一定程度上又巩固了父权制,这种两面性正是人们研究的意义。尽管样本不足,但作者的分析还是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与共鸣,女性的恐惧隐忧与压抑依旧如影随形,女性的不满、渴望和反抗仍在继续。 P.S.读完还是忍不住翻开了一本言情… P.P.S.好多段落会让我想起p&p,真不愧是现代言情小说鼻祖(没有说p&p就是单纯言情小说的意思)。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HUSH
    推荐

    听播客被安利的,怕枯燥可从第二章开始阅读。是基于问卷的写作,满严谨的。最后几章划满了笔记。 在当时的美国,阅读这类浪漫小说的女性群体,大多是家庭主妇。她们选择的小说,往往都有一个乐于挑战世俗的女性,将一个有过创伤而举止不端的男性感化了,变得情绪细腻并能包容她。她们通过不断地阅读这类浪漫爱的故事,来化解在异性恋婚姻生活中的各种不适。比如丈夫的男子气概造成的沟通缺乏与冷漠、妻子与母亲的身份职责对自我的挤压等等。就像一剂短效止痛药。 她们还成立了阅读社群,通过评分筛选,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类看似不同,实际上人物个性、情感发展、结局都是相似设定的小说。然而在这样的行为中,也有着一些好处,且蕴含着反抗的意味:她们留出了自己的独享时间;开始对一些小说背景的历史与人文产生了兴趣;以第三人称视角观看亲密关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产生了反思;参与了一些社群,也与他人产生了联结。 然而这反抗也是有限的。这类浪漫小说错误地将男性的冷漠与虐待行为归咎于之前遇到的女性的不完美,加强了女性雌竞的意识。而且男性冷漠到温柔的性格转化地如此突然,略过了在现实中有建设性的沟通反馈部分。小说还强化了一点,就是女性的最终归宿是通过一段关系去被满足她的前俄狄浦斯期望(指重新获得最初照料者所给予的原初之爱),这点让我思考,这样的期待显然是存在的,但是一段关系真的能承载那么多期望吗?这样的做法实则把人困住了。而且她们挑选的小说往往比较传统,对女性主角有着天然的道德要求,忽视了女性的探索、成长与流动。随着剧情跌宕起伏后女性最终得以满足,她们也产生了相似的感受,也被深深安慰了,于是放下了手头的书,继续现实生活。 以上基于当时时代局限性,有一些已过时,但这类故事叙述及其逻辑在今天还是屡见不鲜的。韩剧、爱情电影、新浪漫小说,鼓吹着一定范式的浪漫爱,暗含着消费主义、异性恋正统等等。女孩子们盯着屏幕,也把背后的观念也一并写入脑海。希望有更好的故事写作者,能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摆脱那一套父权制的叙事。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ddying
    推荐

    是想通过这本书观察和解释自己看言情小说的行为。因此,本书评是基于本人读《阅读浪漫小说》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阅读言情小说的经历,进行比较的一个小观察,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第一章中本书作者重点阐述了浪漫小说的出版过程中的“权力结构”。除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在美国历史上女性阅读浪漫小说的经历与出版商以及他们迫切想要获取利润的目的是分不开的。 书里描述的情形和现在的中国女性在互联网上阅读言情小说的情形不一样了,但又有共同之处。现在的情况是,读者在网络书城以付费的形式阅读言情小说,筛选机制是网络书城的排行榜(月榜、季榜、各类别榜单)、以及社交媒体上的推书博主,直到小说连载完结,收藏和阅读量高的才会被出版。这个过程里出版商并非主宰者,可能现在它的角色变成网络书城平台。 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在于,以往编辑和出版社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因为小说出版之后才能知道销量,为了保证销量和利润,他们会选择固定类型的浪漫小说出版,并且吸引读者;而现在网络言情文学的主导者是书城,读者是通过书城推荐和排名机制选择性阅读的,网络连载结束后才会出版,能够有一定的销量保障。 为什么会阅读浪漫小说? 以往,阅读浪漫小说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是在【逃避心理上劳神费心和情感上精疲力竭的职责】,阅读浪漫小说对于她们来说是一种“补偿”机制,而失败的浪漫小说大多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无力向读者提供替代性情感,一旦情节发展太过于接近于日常生活的部分境况、问题和情绪,浪漫小说逃避作用就不复存在了;【教化】则是说她们可以根据不同书里的背景,学到不同的知识,以这个理由来对丈夫和对自己合理化自己阅读浪漫小说的行为。 而现在阅读浪漫小说的群体越发低龄化了。以我自己的经历,高中时开始看言情小说,周边的女同学也有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看这类小说的。低龄化群体的加入,一方面是这类小说通过网络渠道更容易接近低龄化的读者群体,另一方面是否也表明压力的低龄化,初高中的花季少女阅读此类小说满足自己对于爱情的期待和想象,并且逃避现实的学业压力。教化这个理由也被低龄化读者群体用以合理化自己的阅读行为。 作者在最后认为浪漫小说具有本质上的保守性和初期的对抗性。根据本人观察,发现的现在言情小说中的一些保守性和先进性: 现在言情小说读者群体要求的【双处】(顾名思义就是, 男女主角都必须没有性生活经历,且感情经历上也必须是一片空白,以保证双方的纯洁性) ,这样对于描述读者们渴望得到的深情、从一而终的感情,更具有说服力;同样也是父权制下保守观念、对纯洁性的要求。很“缝合怪”的就是古代言情小说中不符合历史和现实背景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小说文案中读者要求作者排雷,要标明是【he/be】(即happy ending或者bad ending),很多读者会因为最后结局是be而辱骂作者,印证了读者只想在这类小说中逃避现实,只想看到甜文里“甜甜的爱情故事”以获得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替代性情感。 男主必须具有的特质是帅气有钱,而女主必须具有的特质是美貌,在现在社会中女性的容貌是一种可以变现的资本,与之对应的是男性的财力;灰姑娘、凤凰男等男女不“门当户对势均力敌”类型的故事已经不受读者追捧,侧面印证社会的压力和共识。 非常受女性读者喜爱的【追妻火葬场】文,故事的叙述模式基本上是 女主非常爱男主,男主对女主不屑一顾;之后女主自我意识觉醒或者彻底失望,逃离男主,权力关系转换为女主对男主不屑一顾;男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再次打动女主的芳心,最后结局大团圆。从本书中印证了,女性把对于性爱愉悦、视如珍宝般温柔的渴望放在了这类必须悔过的男性身上,她们渴望获得自我价值和他人的细心呵护。作者用乔德罗的理论重点阐释的前俄狄浦斯期望,期望能重新赢得母亲的爱以及它所包含的一切东西——情欲上的欢愉、共生的完整以及身份的确认。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有心人
    推荐

    这是一部经典的文化研究专著,但本书并未充斥术语与理论,而是作者在与一个读者群的对话中展开。从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来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读者的阅读活动,同时读者的阅读活动是与作者、文本和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反映出文学研究的趋势,从针对特定群体的精英文学向可以反映普通大众的通俗文学转向,这使得对通俗文学作品的研究进入文化文学研究的范畴,同时文学研究的方法也相应地改变,文学民族志的调查方法与传统的诠释结合在一起,凸显了被研究对象的主体性。 随后作者先论述了浪漫小说得以流行的物质条件——出版,文学必然是由一定的物质载体所呈现的,对于传统的出版而言,一般将目光对准经典文学,而通俗小说,尤其是浪漫爱情小说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意味着某种反叛,但一旦流行,对文学性的追求必然让位于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同时市场的营销策略也保证了其出版的小说有稳定的读者群,也就保证了利益。借着作者论述了读者与她们的浪漫小说,出于读者和出版商之间追求的差异和缺乏信任的关系,桃乐茜才得以组织起史密斯顿读者群,这标志着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读者的诞生,并以她们的阅读标准为自己选书也影响其他读者的阅读行为,这也便是本文作者的研究对象。随即由读者进一步深入到她们具体的阅读行为,一是出于教化,而是为了逃避。读者很难用专业术语去描述具体的阅读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但总是不约而同地提到阅读所带来地愉悦感,愉悦感地有无也潜在地成了她们评价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而且必须要注意的是,读者更为关注的是阅读本身的意义,而非文本的意义,阅读行为本身便意味着对日常生活的逃避和疏离,单单拿起书这一简单的行为就使得她们足以应付日常生活的琐碎和无聊。而且阅读行为是内倾的,不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困扰和伤害,比如酒精、毒品都会伤害自身和家庭。她们也自觉地在孩子面前保持阅读,以影响孩子的行为,同时对丈夫而言,起初丈夫决定妻子阅读会与他保持距离或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尔后妻子读书的行为又成了男人用以炫耀的谈资,姑且不论此处有将女性物化的倾向。接着切入到对父权制的讨论,这里是对惯性思维的一个反叛,很容易将阅读行为本身视为对父权制的反叛,但实则是对父权制的巩固和维护,在文本中让符合父权制标准的女性获得美好的结局、而让具有情欲不合标准的妖女死亡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同时用美化爱情的方式,让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理想感情需求的家庭主妇在阅读中获得一种想象性满足,因此阅读本身成了父权制的一个补充,越是愉悦和沉浸,女性越缺少反叛意识,同时也将现实中的暴力合理化。进而,以对父权制的趋近和梳理区分了两种小说。最后落脚到文本语言和叙述对女性身份意识的建构问题,读者在阅读中不自觉地被潜在地男权逻辑所规训,又获得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替代性满足,而使得女性更加符合女性气质,女性成了失语、缺席的在场者,虽然在场,但是没有权利,更缺乏主体性,这是始终要警惕和保持距离的。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