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刘德生
    推荐

    焦虑来自欲望!心中的欲望达不到满足就会带来焦虑,虽然说的有些绝对,但我们对号入座思考一下,发现这一原则是存在的。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焦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病”,我们害怕停留在原地,也害怕前往不一样的地方。无欲则刚,把所有欲望都克制住,世界就是你的!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林江滨
    推荐

    本书从焦虑起因开始分析,总结出焦虑的原因和各种影响制约因素!然后通过通过从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西米亚五个方面的发展史实来告诉我们该理性看待身份需求,建立身份需求的价值判断基础,区分成功与失败,让我们真正看待自我,从心找到生活的成功!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推荐

    条理很清晰的一本书,总结些干货如下: 1 人强调个体“身份”是因为身份带来了关注,而这种关注源于天性里“被爱”的需求。被爱带来了个人价值感,而个人价值感的天生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焦虑”。 2 人总是会把“社会地位”与“人的价值”画等号,虽然个人真正的价值跟社会地位是毫不相关的。当社会导变得单调片面,人就会陷入对个人价值的不安与恐惧,从而强化了对社会地位的追逐,陷入恶性循环。 3 物质社会与消费主义的盛行,出现了过渡期望。本来平和的心境,被欲望打破,犹如出笼的老虎,无法遏制,加剧了人的焦虑。而这种期望是浮夸虚幻的,跟内心的平静是无法挂钩的,因为欲望永远无法满足。 4 社会的平权,革命带来了自由与人人平等。让每个个体突破了原有的阶级,而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积极意义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把成就与个人素质挂钩,于是成就成为衡量人高低的工具。精英崇拜导致对非精英人士的鄙视,每个个体都在这套价值观念中被评价。 穷人不再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而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口中的劣等人。富人成为社会栋梁 道德楷模。 5 但贫富的差异是极其偶然的形成,社会更替,运气,经济周期都是制约因素,这种身份的鄙视链是十分站不住脚的。 作者给出一些解决方法 1 哲学可以提醒我们理性对待自己的价值,理性分析外界的因素影响,形成自己的合理的价值体系,不少随波逐流。 2 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抚慰隐藏在内心的焦虑,他从高于现实的角度来对待人这个个体,比如用悲剧将我们拉回到悲悯的角度来审视个体。用漫画让我们用一种批判的眼光来解构矛盾 3 政治是群体文化对个体价值的定义,每个时期有不一样的定义,这样有助于人们打破意识形态的牢笼,找到扎实的价值判断。 4宗教(基督教)在人们共同的信仰中弱化社会身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使身份在上帝面前趋于一致,并树立有别于物质社会的更趋近于人性的标准 。 5 波西米亚,彻底的摒弃现金的社会判断,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定义,从人自身出发定义新的生活标准。 通篇读下来,有种耳聪目明的感觉,通过梳理,给出了很清晰的思路,犹如看棋的旁观者,一切了然于胸。 借书中的一段话:理解并不是总能防止问题的发生,但它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内,能够教会我们很多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知道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去面对问题,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受害的感觉、被动的感觉和困惑的感觉。或者我们可以更加野心勃勃地说,理解这一切将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Haru
    推荐

    一点开始,引发出现象和解决办法,对身份焦虑的现象比如不同的时代对价值的判断,解决办法也有不同的人对价值的不同看法,这一本书讲的是都是人的价值衡量标准,也就是说一般人对于身份的焦虑的来源…读完之后思维开阔了很多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韩泽林
    推荐

    微信读书:阅读《身份的焦虑》,作者:(英)阿兰·德波顿,译者:陈广兴,南治国。 各类人等:中国的、外国的、富有的、贫穷的、古代的、现代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严重了就是“焦虑症”。 “不管身份的焦虑如何令人不快,但我们还是很难想象一种完全摆脱身份焦虑的美好生活,因为一个人对失败和在他人面前丢脸的恐惧,实际上意味着他抱有一定的追求,期待某些结果的出现,以及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心怀尊敬。身份的焦虑是我们承认在成功生活和不成功生活之间存在公共差异的时候,必须付出的代价。”(摘录) 本书作者讲述如何从哲学、艺术、宗教的角度了解身份焦虑的根源,教人们如何利用心理学巧妙地去克服各种焦虑感,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Dr Shengnan Jia
    推荐

    2021 No 32 16-10《身份的焦虑/Status Anxiety》by 阿兰 德波顿/ Alain de Botton 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小惊喜!小疯子书单中的书竟然有超过三分之二在我的书架或很早就读过的书,开心! 本书作者瑞士出生的英国作家、哲学家。本书在2004年即成书,Wiki说,Alain大致是第一位关注status anxiety的人。17年后的中国人想必也是时候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了。其实,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在历史上就从不曾消失过。以中国为例,作为曾经的读书人,考取功名利禄是他们的焦虑;士大夫阶层仕途中节节高升被皇帝老儿认可是他们的焦虑;贩夫走卒为了挣口饭吃在各个行当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他们的焦虑。所以,在我看来,焦虑无处不在,历史上从未断过。且焦虑在各个年龄阶段、各个种族、各个环境背景下均存在,只是焦虑的成因及程度不同罢了。而且,很少有人提出身份焦虑这个概念罢了。 这本书的前一小部分我并没有很被吸引,因为,确实是自己思考过的问题,但后半部分却是真的很赞。主要脉络就是提出造成身份焦虑的原因,包括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而后,作者给出他认为的解决方案,包括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西米亚。在此就不赘述了,读者还是自己看的好。论述很清晰,且史上有关焦虑的现象、文献等也很充足,对我而言,补充了很多知识。 我只想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确切的说从身份识别(identification)角度阐述一下对身份焦虑的想法。当然,依然是以个人为例的感受。 在身份识别之前想说一下人设问题,或者说立flag。最近几年知道一个新词,在我看来,挺奇怪的一种表达方式或判定一个人的方式。什么叫人设?google了一下,“人设”是人物设定的简称,包括人物的基本设定:姓名、年龄、身高等,还有就是出生背景成长背景设定等,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一个完整的人物。大致这个词产生在娱乐圈,但我认为绝不限于娱乐圈。只是,与娱乐明星有关的人设发酵更快罢了。动不动就某人的人设塌了,好奇怪。这不是人为限定对某一个人的认知吗?! 想起有人讽刺小哲,说他立人设读书,然后,念错字;还说他读村上的书后,分享自己读懂了,随后,念错字表明其想把自己flag成为文化人的人设塌了。我就真的觉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狭隘思想的人呢?!我认为,现在的舆论和思维方式太可笑了。什么叫文化人,什么叫立人设?北大校长读错字、蒋勋先生对历史有错误认知,难道他们就必须被群嘲?(PS,读错字的那个被群嘲我个人还是认可的。因为,最起码发言前对于自己不太熟悉的单词应该查一查发言,不过,也许他一直那么读音。此外,也有可能是别人代稿。哈哈哈)可蒋勋先生还可以熟读唐诗三百首呢!北大校长不知道什么情况。其实,本身对何为文化人的标准就没有统一!周围的人都认为我是文化人,我从不觉得自己是,因为,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欠缺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又可以称之为文化人,因为,中国历史、欧洲历史文化多多少少我都可以讲一下,对于很多没出过国门不太读世界史的国人,我确实可以大言不惭称之为文化人。因此,到底我的人设是什么,如果有人设是谁硬塞给我的? 回到说我们哲瀚立人设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小哲是否说过自己读懂村上的话,说没说过这不重要,觉得读懂了是在他认知的范围内觉得读懂了,有什么不可以,怎么就成了立人设。比如,鲁迅先生那句著名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 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原来韩寒就认为这句没有任何营养。(ps,我不粉韩寒,他的书我看不下去。但只是他名气好像还是很大的)那么韩寒这个出了那么多书、还拍了电影的算不算文化人? 我小时候非常喜欢鲁迅先生,就是那种每学期刚刚发语文课本就会拿出来看有几篇鲁迅先生文章的那种喜欢,很莫名的一种喜欢,可是并不理解他说的很多话,包括这一句。但是,现在读起来特别有感,即便不去考证他当时写这句话时的背景也会有感的。那我到底是不是有了文化呢?还真不一定,只能说,有了一点儿阅历之后,心境不同了,理解不同了。 因此,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哲瀚的理解可能不深刻,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有文化呀!也一直再讲要好好学习多读书,他的妈妈也一直期许他要多读书,这多好呀!为什么就会被说成立人设,且人设踏了。 狭隘的立人设之风盛行,我看只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效果。第一,将一个正常人模式化,无论是否是当事人刻意为之,都将此人模式化,禁锢该人的行动;可笑!第二,没有人设就没有被认知度,就难以被识别,以标签来识别一个人;可悲! 我最近常想,到底是我有问题,还是这个社会有问题?我想,我不了解这个社会了,不过,我更加坚定地认为,『存在即合理』并非完全正确,甚至在一个畸形发展的社会中是完全不正确的。 当一个社会将善良的人当做傻人蠢人对待;将纯良当做天真幼稚;将有权有势有钱作为是否可以得到尊重的判断依据和标准。。。那么傻、愚蠢、天真、幼稚将成为褒义词;相反,尊重则必将成为彻头彻尾的贬义词!在这样的社会中,还有什么是不会发生的呢?!道德底线已经不是是否有没有底线的问题,而是底线为负的问题。这样的社会最终会被自己反噬。不过,我坚信,人活一世,虽然墓志铭永远是被胜利者所写,但一个人留下的精神无需被记住也永不消亡。 本来想写自己对身份识别的认识,现在不想写了。就这样吧。 一本值得推荐认真看,认真思考的书。 关于解决身份焦虑的个人看法和总结,让自身更加强大,物质很重要,精神更重要,精神的强大无人可以代替和给予,精神的富足是战胜一切的前提和保障。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JooYooooo
    推荐

    其实,我觉得,焦虑也没什么不好,岁月静好久了也挺没意思的。 不焦虑是不可能的,因为欲望它走了又来,永远在进行时。 可是快感这东西,不也正是存在于轨道变换的瞬间吗? 很多东西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之分,平静和焦虑,快乐和痛苦,都是不管走哪条路,过哪种人生,处在哪种身份,都会有的体验罢了。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微生俊潇
    推荐

    这一天,我昏昏沉沉从睡梦中醒来,狭小的房间因为窗帘的缘故昼夜不辨。起身拉开窗帘,从六楼俯视,这一切又仿佛回到了261天前的那个下午。 远在大半年前,一切和今天都不一样,那时候备考的底裤还没袒露,我还有一个满眼都是我的女朋友,而疫情还不曾露出苗头。只是半年时间,风云变幻,无论是身份还是现状都和以往不一样。我时常站在人潮中看不到去路,夜里的万家灯火寻不到归属,实实在在的社畜本畜。 心理学中的“自尊”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而我在现在这种处境之下,常陷入依赖型自尊和低自尊的局面,让我即使是面对简单重复的工作依然是常常手忙脚乱,无从着手。 渐渐的我开始明白“网抑云”,“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为什么那么流行起来,“你很有精神”又为啥突然成为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也许,当很多人开始用鸡汤,用假装励志性的语言来装裱自己时更应该接受自己的卑微。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但是道理大家都懂,依旧过不好一生,现今营销号和焦虑营销等大行其道,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很多人对自己的价值判断。我们逛着逼乎,说一些“人在内蒙,刚下航母”的屁话,遐想着985一条街,想着街薪,却又嘲笑着和这些反差极大的自己,好像自己真的是那么垃圾,也许是吧,又也许没那么糟糕呢? 这个浮躁的社会,助长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望,削弱了自尊,可能我们都应该去学“断舍离”,都应该明白“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然后平凡的日子里会多一些祥和。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花不思雨
    推荐

    如果打开知乎,你会发现存在这么一些问题: xx岁做xx工作/找对象/转专业还来得及吗? xx岁失业了/做xx事失败了是种怎样的体验? 你为什么不从事xx专业工作? 如何进入大厂/获得高薪? xx失利的我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 如果打开b站,你会发现存在这么一些视频: 我是如何x个月考研上岸/烤鸭成功/考公成功? 如何更高效地工作/学习,成为ceo/学霸? 才x岁的我是怎么做到年入xx万/成为成功人士的? 进入xx名校不难,来听学霸怎么说的吧 别人都在xx工作,就你还在躺平? …… 其实也不只是知乎、b站,其他平台也有类似贩卖焦虑的现象。网络给我们提供信息帮助的同时也模糊了我们与成功人士的距离,深入人心的人人平等观念更是让我们认为自己也有成功的可能,只要努力。且不论大部分年轻人熬夜工作成为常态,大家似乎存在着某种共识,过着某种令人焦虑又难以摆脱的生活方式,即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焦虑。这其实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焦虑? 一、我们在这个社会渴求一个身份 幼年时因为受父母的宠爱,我们很少担心别人不关注自己,自己有一个很明确的身份——全家的中心,受宠爱的对象;而成年后脱离父母的怀抱,一个人面对这个社会,便会向社会索取这样的“爱”,通过不断地努力攀升提升自己的地位以求获得关注。这表现在我们会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同自己,只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我们便能感受到获得这样的“爱”。但相反,一旦我们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感到痛苦,而这样的痛苦是伴随着精神上,即身份的低下会危及自尊感,会让人感到羞辱,尤其是看到同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内心的落差与羞耻油然而生,长期如此有可能陷入习得性无助,因而会感到焦虑,并拼命地向上爬。 二、一定程度上是势利倾向的心理在作祟 势利指以地位高低、财产多少等分别对待人的表现或作风。人都愿意结交和靠近较为优秀的人,并从他人身上学习,古曰见贤思齐焉即这个道理。但存在势力倾向的人会更容易把交友范围缩窄,即只愿意结交强者,并渴求自己是其中一员,这其中包含着利益关系,即有势力倾向的人会占在更符合他利益的群体里。人际交往之间少不了相互比较,而带有势力倾向的人更会频繁地做出这样的比较,从而选择出谁是强者,谁是我的交友对象。如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他们只看到了强者的成就,并强迫自己也达到如此高的高度,倘若达不到便会感到自己在自己划定的朋友圈里格格不入从而产生焦虑;同时他们也会选择性忽略弱者的某些优异品质,而这些品质也许正好是自己所缺乏的和该学习的,弱者未来也有变强的可能,这个可能也许藏在品质中,或者生活方式中,但势力倾向的人只会等弱者变强后,才会与之交友。 三、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过度期望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但不同的人却有共同的追求理想的焦虑。对成功的定义确实很难统一,不过网络平台也给我们呈现各种各样的成功人士,我们深信人生而平等,也深信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期望自己越来越好,也期望自己可以像成功人士一样完成某项成就,我们认为自己会怀揣无限机遇,却忽略了这会给我们带来了盲目的乐观。 如此带来的后果是,我们可能会嫉妒那些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成功人士,因为他们让我们认为自己也是有实现理想的可能,我们没有准确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够得着理想便开始努力,却忽略了只有极少数最优秀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成功人士。过度的期望是没有意识到能力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掉落至不停歇的焦虑和忙碌中,不满足于现状,也不会感到快乐。 四、也许陷入了精英崇拜的困境 与势力倾向不同,精英崇拜更多地是表达一种人生追求。一个典型的精英崇拜群体便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他们认为物质财富是由富人创造的,富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穷人活该被饿死,因为穷人是懒惰的,是被社会淘汰的群体。精英崇拜的现象其实很普遍,比如要求考第一,争取保研,凡事达最优,究竟何为优异?社会总会给你一个明确标准来划定,“大家”也这么告诉你,这就是优秀的人。所以为了成为这些少数人,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奋斗历程”中,这的确是积极上进的体现,但当自己并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而是为了完成一个又一个完美的指标时,内心便会更加迷茫和焦虑。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平凡的人,而平凡一词并不含贬义,马克思说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并非号召躺平,而是说,平民百姓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 五、众多制约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焦虑的另一个来源是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试想一下,是不是焦虑常发生在以下情况: 1⃣️变化无常的才能,学生时代无法保证每次考试成绩恒定收获高分; 2⃣️变化莫测的运气,晋级时摸不透接下来的一步究竟是平步青云还是一落千丈; 3⃣️优先考虑的雇主,甲方爸爸不停要求改作品,自己得打乱生活节奏去迎合它,焦虑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任务; 4⃣️迫于服从雇主盈利原则,新产品的出现及技术进步会导致公司裁员,这是雇主盈利的方式之一,而自己身为打工人会焦虑工作得不到满意而丢失工作; 5⃣️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即会有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四个时期,在全球经济化的时代下,各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因而都会有所波及。自己上一秒可能是个某行业的百万富翁,而下一秒泡沫经济挤掉自己可能就倾家荡产。 那么如何解决呢? 一、通过哲学了解自己内心 首先我们应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的内心。以上焦虑的来源,无论是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还是制约因素,都有一个共同点,关注点都在外部。而哲学更多是可以剖析一个人,或者提供一些处世之道,可以给我们一个视角从内部去看待生活。 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己究竟有什么才能? 自己的能力究竟和理想相差多远? 何为优秀,我现在是不是在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或者其实我已经够好了,满足不意味着安于现状,我不用太强迫自己了对吗? 他人评价真的是对我整个人的完整而正确的评价吗? 为什么我一定要得到他人的认同,倘若我不呢,会对我生活有什么影响? 我就算是一个平凡的人,所获成就劣于同类人,我为什么会羞愧,我怎么样才不羞愧? 即使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是否每个人都会轻蔑我,这是不是他们的事,我自己只要保证没做过任何遭人轻蔑的事就可以了? 我为什么需要大家喜欢,或许我有没有什么办法降低一下期待值,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点? …… 一些大哲学家的观点会给予我们启发,当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且将重心放在内部,则外部的焦虑就会减少很多。 二、通过欣赏艺术升华心灵 艺术作为一种超现实的存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焦虑的来源无非是担心自己遭受挫折失败后会一蹶不振,而许多艺术家会通过塑造人物表达对挫折、失败、悲剧等的态度,在我们接触这些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更坦然地面对失败、挫折或者说悲剧。艺术作品中的悲剧会促使我们摒弃日常生活中对失败与挫折的简单化的看法,使我们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我们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愚昧与过失。如果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从悲剧艺术中汲取了经验教训,那么我们的失败可能导致的后果就不会如此沉重地压在我们的头上。(强推约翰克里斯朵夫,这部小说的确在我意志消沉的时候给予我莫大的鼓励) 三、通过政治角度看待地位 何为理想状态的人?不同时期对理想状态的要求不一样,比如在斯巴达时期,体力强壮就是这个社会中最理想的人,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或者其他时期却不是如此。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关于人的理想标准并非像石头一样一成不变,这一定会处于不断变化中——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政治。通过政治斗争,不同的群体都试图改变他们社会的尊严系统,摆脱在既有体系中利益既得者的统治,从而为自己获得尊严。 这其实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不必要成为“上层人士”,也不必要因为追求这个目标而感到焦虑,因为对于上层人士的界定是会改变的。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上层人士/成功人士,必然与富有挂钩,富有和高收入的界限非常容易模糊,换句话说,财富的多寡不仅不能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也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必然不是富有之人。试想一下,你所想象的理想蓝图,是否是外界勾勒给你的,他们给你勾勒出成功人士的状态并激励你为之而奋斗,对于功名的欲望促使人不满足当下而一直前行。 “外界观点总是引导我们,让我们想象自己在攀登幸福崖上的最陡峭的一边,一旦爬上去,就可以到达一个广阔的高台,在其上我们就可以一直享受幸福生活;从来不会有人告知我们,一旦到达顶点,我们又会被唤回谷底,重新处于焦虑和欲望的洼地中。”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论你做得再好,登上多高的平台,你总能遇到更为优秀的人,而他们会让你产生新的焦虑和欲望。倘若现在身处贫困也不必过于焦虑,因为贫困最根本特征不过是羞耻感罢了。人的理想状态不一定需要一个地位来获取,在这个智能社会我们会更加看不清自己追寻的方向,卢梭认为科技的进步让人迷失自我,忘了追求幸福人生的重要东西是什么。 “外界有各种声音在不停地告诉我们,应该获取什么,然后我们才能得到满足,我们的思维极易受到这些声音的左右,我们灵魂深处发出的一点点微弱的声音将会淹没在这些外界声音之中,而我们也会很容易地受到误导,从而使我们偏离了对我们生命中何者真正重要的谨慎而艰苦的求索。” 因此我们最应回到本心,去问清自己的内心,什么东西对自己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四、通过宗教信仰获取安宁 宗教强调一种信仰,当一个人拥有了信仰,失败和挫折就算不上什么大事了,那些浮于表面的追求名利、精英崇拜、获取他人认同也变得不值一提。一个拥有信仰的人,他的为人处事其实都围绕着这一信仰展开,他会将一生都奉献于这个信仰,是怀着虔诚的态度去对待,因而也无所谓焦虑。 虽然文中所谈的是基督教,但就我而言,我最推崇的是国内主流马克思,我知道因为劳动的异化,很多人讨厌工作,讨厌资本家,讨厌社会压力,讨厌内卷带来的焦虑。但其实解决这个焦虑的最好办法,马克思已经告诉我们了——为人民服务。当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团体,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为了人民,那么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工作有意义,无论再辛苦的工作,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实现了个人价值,我们会把竞争看得很轻,那么焦虑感也会减轻。 “只要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其可贵的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只要我们对各种社会环境和社会行为模式做好心理准备,洞察其人为的特征,那么对普通人的观点将会去掉更加负面的含义,从而相应地,追求成功的欲望和想独自躲在坚实的墙壁后面的欲望将会减弱——当然,这对所有人的心理健康不无益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观景观和思考死亡的方式来减轻焦虑,大自然的伟岸能让我们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缩小,而对死亡的思考会让我们更加明白内心真正的需求。 “除了对我们自己必死的命运进行思考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思考他人的死亡来摆脱身份的焦虑,特别是那些取得很高的成就使我们自卑和嫉妒的人的死亡。不管我们生活在如何遭人遗弃和忽略的境况中,也不管他人多么势力强大,多么受人尊敬,一旦想到每一个人都将最终化为世界上最平等的物质——尘土,我们便会顿感释然。” 俗话说,尘归尘、土归土,在死亡面前,确实一切功名变得不重要了,再怎么焦虑都会有平静的那一天。 五、学习波西米亚的生活态度 波西米亚的人群更为注重自己的交友、心灵,而不是社会地位,他们脱离墨守成规,自由探索自己的生活方式。 “相似的战斗口号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论自助》(1840)中回响:“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是一个不墨守成规的人。”老是想要符合他人关于如何生活、如何穿衣、如何吃饭或如何写作的要求,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一种“像蠢驴似的神情”。任何一个高贵的人的生活都应该遵守这样一条原则:“我要做的事是我自己关注的事情,而不是他人认为我应该干的事情。”“我希望现在我们是最后一次听到服从与一致之类的字眼,”爱默生总结道。“让这些字眼出现在大报小报上时,人们发现它们非常滑稽可笑……让我们永远都无须卑躬屈膝、连声道歉……让我们直面并谴责当下的那种波澜不惊的平庸生活和那种令人厌恶的自鸣得意。”” 我认同一个人是不能丢失自我意识的,但我不太能认同波西米亚的生活态度,比起脱离墨守成规,我更愿意将其称为标新立异,他们过于极端及追求自我,反而显得他们并不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只不过与主流唱反调罢了。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服从关于上层身份的主流观念的人,那么不管身份的焦虑如何令人不快,都要学会接受这样的焦虑,并尽力缓解;倘若我们身边出现一些不愿意服从关于上层身份的主流观念时,也就是他们拒绝这些焦虑时,我们也应该明白,他们有资格拥有更好的称呼,而不是残酷地被人称为失败者或者小角色。 写书评发现了一些之前没仔细推敲的细节,不得不说书中所论述的原因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迹可循,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也值得参考。但个人对书中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描述及波西米亚的描述持保留态度,书虽架构清晰,但旁征博引过多,各部分之间思路串联并不清晰,读完之后并没有很大的回味之感,也并无过大的启发,因而感到一般。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小东
    推荐

    焦虑的根源就是“攀比”,人比人比死人。解除焦虑,需要端正价值观。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刻意追求,不要唯我独尊,不要贪得无厌,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道理简单,知易行难。一切焦虑,都是自己找的,焦不焦虑,也全在自己。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山东大汗
    推荐

    身份焦虑,青年常有。 伴随自卑,深感痛苦。 如何克服,怎样改变? 本书给予,具体指导。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Lily Zhou
    推荐

    No.79 车马很慢,我们淡然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再不努力,下一代都超过你了。80后人到中年,90后而立之年,00后都出来混社会了。我们都太有危机意识了。 在日复一日焦虑感的笼罩下,我们变得更富足了吗?我们的孩子各门功课优秀了吗?人到中年的我们赚够了后半生的养老钱了吗?如果上面所有的答案都是否定,我们大抵会非常焦虑吧。 焦虑既然在生活中不可避免,谁若能好好消化掉自身的焦虑,活得轻松自在一点,便能飞向更远的天空,领略更优美的风景。 仔细想想,我们两手空空而来,几十上百年后,也将赤手空拳而去,这中间的一切,不过是个过程。过得富足也罢,贫寒也罢,门丁兴旺也罢,孤家寡人也罢,在终点站,众生平等。 摆脱焦虑,淡然处之,慢悠悠打怪升级的人生五彩斑斓。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Haiyue
    推荐

    春节长假期间,同时读着两本书,许倬云《万古江河》,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忽然获得一个重要启示: 为什么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中国历史上密集了出现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出现了智慧光芒照耀千古的百家争鸣? 因为,他们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封建世袭制摇摇欲坠,各诸侯国纷纷做大做强,变成了君主国,阶层利益被重新划分,一帮知识分子的世袭蛋糕没有了,使他们出现强烈的危机感,以及严重的身份焦虑,迫使他们重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等等重大的问题。 另一个重要条件,则是这个社会转型期的时间周期较长,造成的社会痛苦较大,才会让社会思想出现大发展、大飞跃。 后来的魏晋时代、清末民初,由于具备相似的离乱状况,因此,也就出现了同样的思想大飞跃。现在,我们常常追问为什么民国大师那么多?正是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数十年的苦痛与磨难,才会让身份的焦虑成为当时的重要思考。 譬如,现在的太平盛世,学者们没有那种深入骨髓的身份焦虑,失去了追寻终极真理的强烈动机,当然也就很难取得重大成就。没有了百家争鸣,只好到百家讲坛刷刷存在感了吧。 大概如此! ——关于本书书评,其实上面已经说到了,身份的焦虑,是我们打开社会、历史、人类、情感,以及诸多隐秘角落的万能钥匙之一!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一蓑烟雨
    推荐

    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亳无关系。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 看世界=SEEING THE WORLD(英文版)
    Smiles 淡然
    推荐

    人,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 《身份的焦虑》作者阿兰·德波顿在本书中阐述了为何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 其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 于是乎,我们每个人都惧怕失去身份地位,若是觉察到他人并不怎么喜欢或者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惟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历史上证明,当社会保障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外,我们就会滋生一些身份的焦虑。新的时代与经济自由使人们逐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如今,身份的焦虑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强烈,因为每个人获取成功的可能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翻开报纸,点开网页,就会发现上面有似曾相识的人、熟人的光彩好消息,我们每时每刻都被所谓的成功人士的故事包围,被社会的名利所裹挟,你不由得就会产生一些想法,要想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我们必须期望获得更多的东西。比如: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其实,一个人的富有程度是与他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的多少成正比的。 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一、焦虑起因。我们开始在意的其实是显耀的身份为我们赢得的“爱”。金钱、名声和影响只能视为“爱”的表征——或者是获取爱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 每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可以说包含着两个关于爱的故事。第一个就是追求性爱的故事。第二个就是追求来自世界之爱的故事。 一旦我们成年了,就意味着我们得在这满是势利鬼和冰冷面孔的世间争取一个位置,这些人的影响是使我们产生身份焦虑的关键所在。 势利者最明显的特征其实并非是简单的社会歧视,而是在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之间完全画上等号。 傲慢的背后藏着的无非就是恐惧。由于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 二、过度期望。人们追求奢华,与其说是出于贪欲,倒不如说是源于一种情感上挥之不去的心结。往往是那些担心被人看不起的人,为了使自己不会显得太过寒碜,才会添置这样一件特别的家具,藉此传出一种信息:我也应该得到尊重! 这个时期的大批科技发明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旧的对世界的看法——以为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只是循环往复,以为来年只是和今年一样(也就是一样糟糕)——已经让位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们坚信生活会不断进步,直至完美。 在那些由玻璃和砖石砌成的新型城区里,人们的生活已然缺乏文化上的情趣。人们变得浮躁不定,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无非是食品、宣传海报、收音机和内燃机等等。 也许我们都明白或者是知道的一件事,我们妒嫉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三、精英崇拜。在很大程度上,贫困对自尊的影响取决于周围的人对贫穷的理解和看法。 尽管人们普遍接受社会应该有农民、牧师和贵族的等级之别,且对等级制度的正当性坚信不疑,但在中世纪也存在一种社会共识,那就是不同的社会阶层是相互依存的,都是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即便最贫困的底层人士也应受到社会的敬重。 资本主义经济学中最为著名的一段话:无论富人们怎么天性自私,怎么贪得无厌;尽管他们的惟一目的是为自己捞取便利,剥削成千上万为他们劳作的工人们的劳动所得以满足他们所谓的虚荣,充填他们无底的私欲,但实际结果是富人和穷人们共同分享了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好处。似乎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但在精英社会里,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才干,他不可能有一份高声望、高薪酬的职位。故而财富成为一个人良好秉性的象征:富人不仅富有,而且就是比别人优秀。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四、制约因素。人类非常虚伪和阴险,善于欺骗和诡计,他们热烈追求自己的利益,却完全漠视他人的需求,因此,只要你不轻信任何事,不信任任何人,你就不会犯错误。 如果你在做一些重要事情,你必须隐藏失败,而夸大成绩。这虽然有欺骗之嫌,但既然你的命运经常取决于他人的观点,而并不取决于事实,因此给别人留下一切进展顺利的印象很有必要。 如果失败的想法使我们痛苦,那是因为成功是惟一可以使这个世界给予我们其友好的可靠因素。家庭纽带、朋友之情或两性相悦可能有时候会使物质方面的动力变得无关紧要,但如果一个人依赖这些货币来寻求对自己需求的稳定满足,那么他不仅过于乐观,而且有欠审慎。人类除非具有强有力的理由,否则不会轻易喜笑颜开。 利己主义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 五、阿诺德说,艺术是“对生活的批判”。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旦我们拥有了某个东西,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停止喜欢它。 在字典里,财富并不仅仅指大量的金钱,在历史上,金钱甚至都算不上财富的首要组成部分。而财富内涵极为丰富,比如,约翰.罗斯金喜欢财富,他甚至为财富而心醉神迷。然而,他心目中的财富属于:友好、好奇、敏感、谦逊、虔诚和智慧等方面独特的类型,让这些内容变得很富有——这些素质,他简单地冠名为“生活”。 不管社会等级体系使我们多么地不快,或多么地困惑,我们总是以一种听天由命的心态接受它。 不管身份的焦虑如何令人不快,但我们还是很难想象一种完全摆脱身份焦虑的美好生活,因为一个人对失败和在他人面前丢脸的恐惧,实际上意味着他抱有一定的追求,期待某些结果的出现,以及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心怀尊敬。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承认在成功生活和不成功生活之间存在公共差异的时候,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本书中作者很有深度地揭示了身份的焦虑,同时也指出了对身份低下的焦虑进行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旅游——在现实中旅游或在艺术作品中旅游——去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 ——End—— (2020.01.23.#书评# .本文与个人的公众号:一盏豆灯er同步发送。)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