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居居的大年糕
    推荐

    只能说这种类似意识流的感觉太吸引人了,每看完一篇都要翻一翻大家的想法,总是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城市也认为自己是心思和机缘的产物,但是这两者都不足以支撑起那厚重的城墙。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七个或是七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的问题所给予的答复。”“或者在于她能提出迫使你回答的问题,就像底比斯通过斯芬克司之口提问一样。”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又都是那么的独特有趣。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一笑
    推荐

    每个人心中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你踏入了,旧的变成了虚幻。你走出了,它又消失。承载着的东西,因为有人所以不同。城市是欲望的产物吗?城市是人的产物。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小雨漫过撒哈拉
    推荐

    小波的精神导师作品当然要拜读一下,目前看不懂。读完了还是读不懂,估计我的境界太低了。很多话感觉很有道理,很新鲜,但是读不懂。我的天,真的觉得我智商有问题了。喜欢里面很多经典的富有哲理的句子 “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人只记着他希望听到的东西。” “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 这样的句子太多了,所以推荐大家读,二百多页一下子就可以读完了,慢慢品味。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kid
    推荐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伊甸园
    推荐

    珠玉在前,只谈一些主观感受。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本轻松的著作,哲学社会科学经典的大部头往往需要读者正襟危坐、紧张地记笔记、冥思苦想,才能窥伺其含义。而卡尔维诺用短小碎片化的笔触,会给你很多“轻松”的思考,这是一些短小分散的“思考”,就算忘记了前文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易入门的好书。 《看不见的城市》由两大交织的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忽必烈大汗和马可波罗的对谈与互动,另一部分是卡尔维诺自己对想象中城市的意识流描写。忽必烈大汗与马克波罗的交流过程虽然被分散在文章中,但也是可以单独成篇。 在阅读的开始,我以为那些短小的、对想象中城市的描绘,试图阐述的是人与城市的关系。慢慢我又觉得,城市不足以囊括象征隐喻的丰富含义,作者可能探讨的是人与他者、人与空间、人类的历史等等一系列非常庞杂的主题。读这本书对读者有一点小小的要求,你最好具备较丰富的“通识”,以及较强的联想、识别隐喻象征的能力,这样你才会对很多内容会心一笑。看看他人的批注你可能又会收获一些多意性的理解。 对于城市部分,我认为卡尔维诺使用的方法是将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要素摘出,再通过手法、夸张、强化等,把这部分要素做成好像整体的样子。举个例子:我身上有眼镜、鼻子、嘴巴等器官,而作者的方法就是把鼻子独立出来,鼻子能开口走路了、能说话了,好像具有一些人(也就是原来的整体)的属性,但又不是人。 书中讲到了城市有不同的要素:如记忆、符号、名字、欲望、贸易;有些内容更是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而是着眼于社会整体、人类与周遭的关系:如公平正义、思想史、文化交融、观察与认识世界的过程等等。由于个人对人文地理学较为感兴趣(我倾向不同知识结构与不同背景的人会读到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卡尔维诺运用象征的多意性),我还注意到了一些现代地理学的议题:如垃圾围城、全域城市化与空间爆炸、移民、全球化与本地化等。而这些天马行空的要素被作者压缩在了一个个“城市空间”中,体现了一种空间与意义的双重张力。我们都知道没有单一要素构成的城市,而极化的单一要素与复杂城市系统的不协调给了读者一种难得的反差感,我认为这是该书最吸引我的原因。 忽必烈大汗与马克波罗也在探讨城市,但他们讲述的更多是认识城市的过程,忽必烈大汗想要认识他的帝国,马可波罗奔走世界各方见多识广,这个部分展示了一个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周遭世界,怎么认识城市乃至地球的过程;远方的城市不仅仅是帝国的边疆、棋盘的棋子,更是无数人生活实践的空间。代入“人文主义”的思想,可能会较好地理解忽必烈大汗认识演化的过程,当然不仅限于此,只是一个切入的角度。 布罗科在《地理学的范畴与精神》讲到:“把地球作为人的世界去了解他。”奠定了地理学自然人文交融的学科基础。马可波罗是博物学家也是地理学家,而忽必烈大汗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渴望认识世界、把握空间的大众。空间是人的世界、城市也是人的世界,看不见的城市里有许许多多看得见的我们。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空中飞羊
    推荐

    第一次读到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的时候,瑟瑟发抖。如今读来,熟悉而亲切。用一句卡尔维诺式的语句评论一下这本书:只有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陈爱玲
    推荐

    一本寓意深刻的书。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偏见,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的一种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中的文字,而是来自作者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出来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部分。我们脚步追随的不是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内心在意的、已消失了的事物。我们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因为我们有深深的不完整感,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寻找自我完整的过程:从自我分裂、自我否定、自我调解,直到自我和平,这就是我们的整个人生。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Liu.浅
    推荐

    作品太有深度,挺多地方我得不出深刻的体会和理解。来自百科的鉴赏,分享学习。 主题思想 从不同的空间观来认识世界 卡尔维诺没有站在一定的空间立场给读者一种预设的空间知识型态,而是通过忽必烈和马可·波罗各自代表的两种城市观——金刚石帝国和意义之城——的对弈引导人们从知识框架中抽身而出,摆脱各自的身份限制,达到“去蔽”的瞬间,重新审视空间问题,去创造知识的无限可能性。 [8] 1、忽必烈的“金刚石帝国” 忽必烈的城市观,以精确完美和整伤有序为特征,他认为城市如同金刚石一般,具有完美的分子结构,只要掌握了分子结构,无论金刚石外形如何千变万化,都能对之了然于胸。基于此种认识,他把城市分成许多小得不能再分的元素,例如城墙、街道、房屋、河流、桥梁、港口、山崖、战争、忧伤、幸福等等,把它们当做构成城市的基本分子,它们是历经千载而不变的。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就能演变出大众眼中各不相同的具体城市。 尽管马可·波罗描绘的城市千变万化,但在忽必烈看来,它们只是基本元素的组合方式不同而已,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并不需要亲身去旅行,只需在脑海中把完整的城市拆开,再将碎块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组合,就能完成这个转换。为了证实他的观点,他派马可·波罗去寻找他想象出来的城市,“从现在开始,由‘我’来描述城市,而你则说明是否真的存在‘我’所想象的城市,她们是否跟‘我’想象的一样。”“忽必烈进一步指出,这些基本元素的组合还具有一定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所有城市的形式作出终极推算。这个过程类似于下棋,规则决定每一盘具体棋局。因此,在他的构想中存在着一个样板城市,它是规则的集中体现。样板城市应该包含一切符合常规的东西,然后再把种种可能出现的例外计算进去,例外和常规搭配起来,组合出的不同结果就是一个个不同的城市。 忽必烈对城市的以上理解,源自他的帝王身份,这个角色决定了他必须运筹帷幄。帝国疆域辽阔,充满各种问题,国王不可能踏遍每一寸土地,对每一个问题都亲自解决,因此他试图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对帝国发生的任何事情明察秋毫处置得当,于是寻找构成城市的恒定元素和发现其组合规律,便成为忽必烈长期凝神沉思的最终目标。虽然马可·波罗的讲述,给他的沉思造成很大障碍,但作为一个成功的征服者和最高权力的占有者,忽必烈的意愿是强大的,他自认为发现了世界的恒定结构,无法避免地要求所有人都按自己的意愿理解和安排周围的世界,并希望把这种发现固化,成为指导他人的知识,使之成为正统,内化在人们的意识中,巩固帝国的统治。 但忽必烈心中同时充满了矛盾,当他陶醉于自己无懈可击的构想时,又不断意识到这种精确完美的构想下隐藏着许多无法克服的漏洞残缺,“忽必烈的内心总是有两股巨人的情绪在对抗——征服的骄傲人的认识能力,可以无限发展和达不到终极之美的沮丧。”首先,当他按照自己发明的元素及其组合规律计算出相应的城市时,发现完全符合自己计算的城市根本不存在,现实的城市总是和设想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抵梧之处,总是比设想的要复杂得多,总有很多例外和不确定无法被囊括在精确的计算中。忽必烈在头脑中,辛苦建构起来的金刚石帝国,仿佛被不确定因素抽去了基石一般,瞬间坍塌,变成一堆既无止境又无形状的废墟其次,当他征服敌国,扩大疆域时确信能够把它们纳入自己的金刚石帝国中,彻底占有它们。但城市始终是城市,不会因他的占领而改变什么,他的荣耀也只是在打败敌国,把旗子插上对方城楼的那一刻得以显现,而当他离开后,这种对城市的征服和拥有也随风而散。 对城市来说,那一刻并不能成为永恒,而只会成为一个传说。对可汗来说,那一刻变成了地图上的一个点,虚无缥缈,在真实的生活中已没有意义。卡尔维诺借忽必烈表达了20世纪之前的空间观,在这种空间观中,主体对空间具有决定作用。空间没有自主性,它被主体掌握、改造,历史就是主体不断改造空间的过程,如同忽必烈一生所追求的事业一样,他不断扩张领土,改造它们,这些领土本身没有意义,只是充当了证明忽必烈个人能力的证据。若是在几百年之前,忽必烈应该不会有卡尔维诺小说中的烦恼,但卡尔维诺在这个历史人物身上,赋予了现代因素,使他陷入了无法控制空间的烦恼。可汗的烦恼,引导人们进一步去反思他所代表的空间观念。 [8] 2、马可·波罗的“意义之城” 作为商人、臣子和旅行者,马可·波罗的城市观正好与忽必烈汗相反。首先,他认为城市不是由一些恒定的基本元素构成,而是由许多例外、不确定、不合逻辑和自相矛盾组成。例如城墙、街道、房屋等这些看似恒定的元素,只要稍稍变换一下时代,或是改变描述者,就变得面目全非。其次,他认为城市的变化没有规律可循,而是想象、偶然、机缘的产物。因此,他描述的城市从不重复,没有共同规律,是一座座具体的、零碎的城市。他从不归纳、总结、抽象,而是陶醉于无止尽的叙述中。“记忆、愿望、标志、细小、贸易、眼睛、名字、死者、天空、连绵、隐蔽”这个城市标题是他叙述的起点,它们不断分出新的枝,虽然不能说它们囊括了城市的全部,但它们却为无限打开了窗户。 如果说金刚石帝国是忽必烈破解城市之谜后得出的答案,那么马可·波罗的城市则是一道没有谜底的谜之表面,它能提出迫使人回答的问题。人们对迷的破解,构成了一张笼罩在城市上空的意义之网,这张网不断地扩大,没有止境。因此,马可·波罗的城市,是意义之城,它是城市,却包含了整个世界,“这种包容一切的同时性,将无尽的世界展现在研究者面前,同时其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令人望而却步。任何想运用诸如语词和文本来把握这个无所不包的空间的尝试,都是不可能之举,只能以绝望而告终。” [8] 3、反思 忽必烈的城市清晰可见、具有统一规则,而马可·波罗的城市却包罗万象、矛盾断裂,“马可·波罗描述城市的态度是后现代的,忽必烈却是后现代之前的。忽必烈在政治享有权力,并想同时掌握知识的控制权,但却偏偏迷恋于马可·波罗叙述的城市而无法自拔,马可·波罗的叙述无声无息地瓦解着忽必烈的观念,形成一个看不见的帝国,可汗蜕化为一个倾听者。两种关于城市的解释,两个帝国,暗中对抗,可汗是否已经沦为一个被动的倾听者,而马可·波罗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帝国。马可·波罗的城市观,是否殖民了忽必烈的头脑,成为《看不见的城市》中真正的权力话语?答案是,卡尔维诺没有将知识的权力之柄置于任何一方,他们存在于彼此的差异中,若抹杀这种差异,树立最终权威,对弈也会失去魅力,这或许正是卡尔维诺在马可·波罗身边安排一个过时的帝王的原因所在吧,让两个有着完全不同观念的人,在一起谈论不同的城市,这本身就是一种包容。因为城市生活的主题是差异。 无论忽必烈还是马可·波罗,他们都同时拥有两个空间,一个是被身份规定了的,即帝王和商人。另一个则是宁静如烟的木兰花园,是他们回归的空间。平日里,马可·波罗在拥挤喧闹的远方集市上,为胡椒的价格讨价还价;在运输货物的船上,逆流而上,随时清点货物的数量。忽必烈则习惯于端坐朝堂发号施令,习惯于在战场上驰骋,战马嘶鸣,血光四溅。但出于对自由的渴望,他们又时刻想要逃逸出现有身份的制约,逃逸出现实的烦恼,回到生命的原初状态,回到概念的起点,凝神思索。对木兰花园,他们有着相同的情感。正如马可·波罗所说,“即便在拥挤喧闹之中,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抽身回到这里,穿上绸缎的袍子,思考见闻与生活,作出结论,观察远方。”忽必烈也有同感“‘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花园里散步,还是浑身染着血汗,骑在马上率领大军正夺取你所描述的那些国家,或者正挥刀砍向包围着城市并爬上城墙的敌人。” “无论作为帝王和商人的天生宿命,把他们带到多么遥远的异地,他们内心深处,始终存留着这片宁静的花园,持续着断断续续的对话,怀念着这些有趣的夜晚。只有在这座花园中,两个人才能真正得到自由,进入对空间的无限遐想中。在卡尔维诺心中,虽然现代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特点,城市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人们逐渐被城市这个怪兽吞没,但即使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一片堆满垃圾的荒地, 还有可汗的空中花园。 [8] 艺术特色 城市书写 《看不见的城市》是卡尔维诺用想象编制起来的迷宫,充满了令人目眩神迷的梦幻感。所有的城市宛若空中楼阁,轻盈地漂浮在天空与大地之间,似乎每座城市都在随风轻盈地摇摆着,发出若有若无的咯吱声,城市在阳光下流溢出绚丽的色彩。城市的理性与感性、静态与动态、单色与多色、模糊和清晰、无形与有形、矛盾与多面等等,都幻影般地投射在卡尔维诺所构造的轻曼之城中。 [2] 1、轻逸的文本构架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部质地轻盈、寓意深厚、魔幻色彩浓郁的后现代作品。该小说,写的是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讲述帝国中的各个城市的“故事”。《看不见的城市》小说共分九章,第一章和第九章各有十节,中间各章则各有五节,全书共五十五节。每一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忽必烈和马可·波罗之间关于城市的对话,而正文部分则每一节都由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描述一个城市,因此,《看不见的城市》小说,一共讲述了55个不同的城市。该作品,各节的标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城市的种类来命名,包括三类:轻逸的城市、连绵的城市、隐蔽的城市;第二类是以观察城市的角度来命名,包括八种角度:城市与记忆、城市与欲望、城市与符号、城市与贸易、城市与眼睛、城市与名字、城市与死者、城市与天空。这两种类型加起来就形成11个标题,也就涉及了11个主题,每一个主题包含5个城市。 卡尔维诺对每个城市的描写都很简练,长短相近,没有轻重之别,也没有主次之分,时间与人物都是零存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无任何牵连。18次对话和思考同样随意,既不是时间序列关系,也不是因果逻辑关系。《看不见的城市》小说就是由这5+18个相对独立的小文本、小片断组成的。但是,卡尔维诺并不是任由它们散乱地拼凑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浑然一体、清晰有序的完美整体。即55个章节组成完美的晶体结构,使题目成为一个巨大的菱形。每一章的首标题都不同,但遵循一定的图案设计在另外章节出现,看似散乱无章,其实文本内部是由作者别出心裁地排列出的精巧组合。 [2] 2、城市的灵性之美 《看不见的城市》描绘了形形色色、风格迥异的城市,而所有城市都是建立在想象之上的,卡尔维诺赋予了每座虚构的城市以灵性和生命,透过轻灵的文字构造向读者传达了隐蔽的人性。卡尔维诺笔下的城市都是女性,他为每一座城市都取了一个女人的名字,她们神秘、温柔、曼妙、轻盈、隐忍。然而,卡尔维诺却只描写了她们的某一个特性。如:“城市与记忆之四”的左拉——因拒绝变化而走向被遗忘的城市,“为了让人更容易记住,左拉被迫永远静止不变,于是就萧条了,崩溃了,消失了。大地已经把她忘记了”。“轻逸的城市之一”的伊萨乌拉——一个建在很深的地下湖之上的城市,“这是个一切都向上运动着的城市”。“轻逸的城市之二”的珍诺比亚——“有高脚桩柱和悬空梯子的城市。”“轻逸的城市之三”的阿尔米拉——只有管道的城市,“她没有墙壁,没有屋顶,也没有地板:总之,没有一点看上去像个城市的地方,只有管道除外”。“城市与眼睛之一”的瓦尔德拉达——镜像之城,“这座城市的结构特点,就是每一个细节都能反映在它的镜子中”。“轻逸的城市之四”的索伏洛尼亚——由两个半边构成的城市。“轻逸的城市之五”的奥塔维亚——悬在深渊之上的蛛网之城,“在两座陡峭的高山之间有一座悬崖,城市就悬在半空里,用绳索、铁链和吊桥与两边的山体相连”。“城市与死者之五”的劳多米亚——三胞胎城市,“两座城市的居民有着相同的名字:这是死者的劳多米亚,是墓地,不过,劳多米亚独特之处在于她不仅是双胞胎,而且是三胞胎,即还有第三个劳多米亚,那时尚未诞生的城市”。“隐蔽的城市之三”的马洛奇亚——结束老鼠时代即将开启燕子世纪的城市。如此等等,每座城市都被描写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些城市虽然不是真实的,但也绝对不是纯粹虚幻的,它们是从所有现实的物体城市中提炼出来的概念城市,以形而上的轻盈之态存在着,这些抽象奇诡的城市意象,极具轻盈、透明的效果。而每座城市都是象征,无论她们的名字、标志还是城市内部的构建,都是一个个概念化的符号。极具抽象意味的符号背后是轻与重的交织,隐藏着既轻又重的无形世界。 [2] 空间想象 “晶体”状叙事空间:“晶体”既是卡尔维诺小说的创作理念,也是该小说叙事的独特结构。《看不见的城市》淡化了情节、冲突、人物和环境,简化了一切冗余的语言,行文如散文又似寓言。卡尔维诺把各种考虑、各种经历和各种假设都集中到同一个形象上,而这个形象就是“晶体——象征表面结构稳定而规则”。城市的形象“像晶体那样有许多面,每段文章都能占有一个面,各个面相互连接又不发生因果关系或主从关系。它又像一张网,在网上你可以规划许多路线,得出许多结果完全不同的答案”。同时它还可以“表现几何图形的合理性和人类生活的混乱状态之间的矛盾”。它又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在其中我们必然发现“一个情节,一个旅程,一个结论”。 《看不见的城市》以对话的形式,记述了马可·波罗和忽必烈关于城市的讨论和思考,并以短小独立的篇幅描绘了马可·波罗记忆中的城市风貌。卡尔维诺匠心独运地把城市排列成对称状,首尾两章各9个城市,其余每章各5个城市。不同主题的城市依次出现,形成了5、4、3、2、1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带给读者奇幻的阅读享受:读者可以选择按照目录顺序进行阅读,感受新奇多变的城市风貌;也可以选择按照相同主题进行跳跃式阅读,从而探索同一个主题下5个不同城市共同的秘密。55个以女人命名的城市如同55个容貌各异、风姿绰约的女性一样充满魅力和吸引力。它们形成了一个立体多面的晶体结构,生动、鲜明,能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似真似幻,似实似虚。它们之间没有严谨的逻辑关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时间关系。因为读者既无法通过马可·波罗的叙事描绘出一幅行迹清晰的旅行路线,也无法断定它们彼此的地理坐标。55个城市甚至都是威尼斯城的一个侧面:天就要亮了,他说:“陛下,‘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城市都讲给你听了。”“还有一个你从未讲过。”马可·波罗低下头来。“威尼斯。”忽必烈说。 马可·波罗笑了。“你以为‘我’一直在讲的是其他什么东西吗?”皇帝不动声色。“可‘我’从未听你提及她的名字。”马可·波罗说:“每次描述一座城市时,‘我’其实都会讲一些关于威尼斯的事。”每个侧面搭建起一个庞大的立体空间,读者穿梭其中,探索路径,寻找出口。威尼斯像是这个晶体的内核,不断向外衍生,又不停向内扩张。于是55个城市生长成了一个有着生命力的完整的晶体,像是一个自行生成的宇宙,充满了奥秘。“‘我’的帝国是用水晶材料建筑的,它的分子排列形式完美无瑕。正是元素的激荡才产生出坚实无比、绝妙无伦的金刚石,产生整座有许多切面的透明的大山。”马可·波罗旅行(巡查元帝国遥远的边疆城市) 经过的城市,在忽必烈眼中构成了帝国“金刚石”般的形象,忽必烈看到、想到的“透明的大山”,也是卡尔维诺给读者建造的美轮美奂、独一无二的晶体空间。 [9] 叙事艺术 文学叙事的隐喻:《看不见的城市》不仅是关于现代城市的反思和隐喻,也是卡尔维诺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对叙事艺术的探索。卡尔维诺用虚构叙事创造了一个可然世界,这个可然世界,是卡尔维诺凭借语言的力量建构的文学世界:轻逸的语言填充了空间,幻想描绘了可视形象,旅行人马可·波罗在讲述中筑造了文学理想,忽必烈在倾听中成为了理想读者,城市是现在、未来文学可能存在的状态及特征,记忆是历史,贸易是交流,欲望是语言权利,天空是幻想,符号和名字是文学本身,死者是内容。卡尔维诺建造了一座文学城市,被吊死的篡位者,诉说什么是历史,遗弃在码头的襁褓里的婴儿传递着什么是未来。 每一次旅行即是一种叙事,作者扮演不同的旅行者,拆解旅行的记忆,再把它们调换、移动和倒置,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组合。旅行也是为了回归,马可·波罗“越是在远方城市陌生的小区里迷失方向,就越能了解为到达该城所经过的那些城镇,再回首追溯旅程各站,重新认识当初起航的海港和年轻时所熟悉的地方,孩提时终日奔跑过的威尼斯的小广场和自家周围的一切”。旅行是作者的冒险,越是陌生之地,越是能认识到属于自己的最本质的内在。精神和情怀都凝聚于此,每一个读者都在寻找该作品中的“威尼斯”。 “只有马可·波罗的报告,能让忽必烈穿越注定要坍塌的城墙和塔楼,依稀看到那幸免于白蚁蛀食的精雕细刻的窗格。”马可·波罗的叙事决定了忽必烈的目光所及,但读者也有更多的审美期待,“令忽必烈最感兴趣的,是它们周围的空间,一个未用语言充填过的空间”,人们期待作者的语言带来的惊喜和感动,却又害怕被自己语言禁锢,反而希望有空白出现,不需要任何语言填写,只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由的地带补充,把它丰富。“马可·波罗讲述那些地方每天每夜的生活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结果,还是回到用手势、表情和目光来表达。”于是忽必烈从那些未经马可·波罗的言语修饰过的物件上面,揣摩出了三座城市:“第一座城市是一条鱼逃离了鸬鹚的长嘴,却又落入了渔网;第二座城市是一个赤条条的男子跳过火堆,竟安然无恙;第三座城市是一个骷髅头,发绿霉的牙齿咬着一颗圆圆的白色珍珠。”从语言的留白处,忽必烈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认识,它们象征了“绝望、勇气和终极之美”。作者传递:这是伟大的艺术才拥有的瑰宝,伟大见于空白,见于自由。 马可·波罗靠讲述来记录它们的存在。讲述的开始,却是遗失的开始。“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作者既担心因描述而失去故事,又害怕因不描述而不能使其存在,语言充满困惑和痛苦。马可·波罗与忽必烈进行着蒙太奇般的对话,也是因为对语言的惧怕和期望。卡尔维诺却能出色地掌控所有的秘密,或许“根本不存在那些辛苦、呐喊、伤疤和恶臭,只有这株杜鹃花”,他还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也拥有一个秘密:它只知道离开,不知道返航。《看不见的城市》每一段对话都可看作一个结尾,最后一段对话也未必是真的结尾。但它已经起航, 就在马可·波罗对忽必烈的旅行汇报中。卡尔维诺操控了秘密,秘密中还有深沉的启示:马可·波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描述一座桥。“可是,支撑桥梁的石头是哪一块呢?”忽必烈问。“整座桥梁不是由这块或者那块石头,”马可·波罗答道,“而是由石块形成的桥拱支撑的。”忽必烈默默地沉思了一阵,然后又问:“你为什么总跟‘我’讲石头?对‘我’来说只有桥拱最重要。”马可·波罗回答:“没有石头,就不会有桥拱了。”这场讨论,如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理解分歧,作者渴望呈现的是A,但读者或许期待的是B,但A和B其实拥有同样的本质。横亘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作品,在不停地被质疑和被阐释之间变得完整和丰富。石头和桥梁实质上是卡尔维诺的文学思考:语言和形式(诗学)的关系。该小说真正的意义究竟是在于“石头”——语言,还是在于“桥梁”——形式, 或许卡尔维诺已经给出了答案:“没有石头,就不会有桥拱。” 没有马可·波罗的旅行,就没有忽必烈关于城市的认识。然而讲述并不能掌控故事,侧耳倾听才能拥有故事。作者的旅行只是创作的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读者来完成,读者最终成就一部作品。作者给该作品生命,而读者却让它成长。在忽必烈的地图册上,是不计其数的城市,有些城市可汗已完全了解,如元大都,无需马可·波罗的描绘;有些城市需要通过马可·波罗的旅行来确认,如君士坦丁堡;有些城市早已在历史中坍塌,只留下废墟,如特洛伊;有些城市却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如纽约。“只要每种形式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一座城市,新的城市就会不断产生。一旦各种形式穷尽了它们的变化,城市的末日就开始了。”每一种文学都有它的形式,传统的文学叙事已经被发挥到极致,卡尔维诺正是要寻找新的形式赋予文学以新的生命。作者倾向于“把语言变成一种没有重量的东西”,用轻逸取代以往小说的沉重,用轻逸来建造新的文学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不仅是卡尔维诺关于小说形式的探讨,也是关于小说艺术的思考。马可·波罗和忽必烈的对话,既是言语的交流也是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在不断地交流中,城市的面貌得以呈现,城市的形式得以构筑,城市的隐喻得以铺展,以“城市”为象征的文学(语言与诗学的思考)得以创造。 [9]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Pocketful   of   poetry
    推荐

    淹没在这成千上万的大城中,我觉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一种独来独往,无人理会的自由。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杜小莹
    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想象空间和启发性的书,翻开这本书,就进入了一个由卡尔维诺缔造的领地。书中的马可波罗向忽必烈讲述姿态各异的看不见的城市,卡尔维诺给它们每一个都取了女性的名字,它们是记忆、欲望、眼睛、符号、死者等的杂糅体,也许其中就有属于你我的一部分。 这本书弥漫着一种神秘莫测、亦真亦幻的气氛,像是一个长长的梦。作为读者,我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重塑每一座城市,每一个诗意、深刻、寓言般的段落,不停地赞叹,赞叹,赞叹,同时不由得感慨自己对何为城市一无所知。 整本书的句子都是具有启示性的,像是大海上影影绰绰的影子,随时都可能给人带来一种发现了了不得秘密的感觉,但下一秒又懊恼自己的理解如此肤浅;又或是同一个影子在某一刻让人联想到自我的变化,而某一刻又让人为垃圾和灰烬而悲哀。 比如: “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一堵墙,老人们倚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对今日扎伊拉的描述,还应该包含扎伊拉的整个过去。然而,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卡尔维诺在书中说:“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这本书发出的声音像是一面镜子,我的耳朵则充当眼睛,在不同时刻审视自我。 最后,不得不借用卡尔维诺在本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你想讲述这件事物,可是那些关于阿格劳拉的所有传说已经把你的词汇给封住了,你只能重复那些传说的话,却讲不出自己的话来。”书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揣摩,我反而因过分钦佩而词穷,只能对这本书说:期待下一次相遇。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路易大叔
    推荐

    作者假借马可·波罗与蒙古大汉忽必烈之间的对话,讲到了很多“看不见”也就是并不存在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下,有的在过去,有的在未来,然而它们正是“看得见”的城市的一部分。 这些作者虚构出来,或者说马可·波罗想象出来的城市,每个都有自己让人又爱又恨之处,每个也都有自己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人的冷漠、城市的无限扩展、垃圾成山……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可是真的融入其中变成城市的一部分吗?或者说,我们就像是旅途中的马可·波罗一样,仅仅是个过客。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明 宏
    推荐

    以幻想的旅行者马可波罗和忧郁的掌权人忽必烈之间假想的诘问和辨论为线索,对“看不见的城市”---虚幻的城市展开“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想象”,并记录下这些“心情和思考”。 “这些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 “…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巨大的技术体系的脆弱…”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你的脚步追随的不是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内心的、已被掩埋、被抹掉了的事物。” “你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而旅行吗?”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铭东
    推荐

    以旅者的目光触及这些文字,再用自己的思维勾勒别人看不见但却似乎在自己眼前的城市。好希望遇到同感的书友组个此书的读书圈……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卧云
    推荐

    词穷。值得反复读、反复琢磨、反复思索天地众生。 “所有的欲望都是记忆”。 所有的未来与过去也许并不存在。

  •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Juli 🌻
    推荐

    如果要评分的话,我会给这本书五星。虽然只有短短的200多页,却是一本好书: 其一,书中每一场场景都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富有戏剧性和哲理性,就像但丁的《神曲》,每一场景都可以用来作画例如:道路都满布着灰尘,房间里的泥土一直塞到屋顶,每座楼梯都另有一座反面楼梯,每个房顶都压着一层层岩石,好像多云的天空。居民是否能够在城里走动,是否得挤在虫蚁的地穴和树根伸展的间隙中,我们不得而知:潮气摧毁人体,使他们没有多少力气;最好还是躺在那里不动弹,反正是一片黑暗。; 其二,思辨性,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诸如: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作者表达了观点,看的人自行揣摩。 听的人只记着他希望听到的东西。 人们只愿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