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瑟瑟
    推荐

    补一个评论。其实我们这一代的人,当年读书的时候,老师对于阅读方面的讲解真的非常有限。除了有悟性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解读书中的一些问题,更多的人还是需要有名师带着一起去看,去读。我想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研究会也好,其他研究文学的大师也好,有他们,我们真的很幸运。而毕飞宇先生的这书,对不同作品的剖析立意深刻而精准,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郑同学
    推荐

    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发呆] 很多事情无需说得过于透彻。如果,你善于观察生活,寻找到典型的细节,就能够抓住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使拥有生活常识的读者觉察到冰山下隐藏的更多内容。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唐僧
    推荐

    以内行的眼光读小说,从内容的表层潜入结构的内里,让人眼花缭乱,让人惊叹曾经擦肩而过如此多的景致,也让人气馁写字这个手艺活如此讲究。 但是见识过了就和从未达到不一样,哪怕再遥远,也让人有了奔头,有了方向。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何泽莹
    推荐

    许多作品是需要有一定的阅历才能读懂的,就像看棋盘,虽然能看清每一粒黑白分明的棋子,却要等到真正懂得下棋才能看到其中的门道。 此书,毕飞宇就在展示小说和文字中的门道。 妙不可言。 文字讲究“妙”,毕飞宇就懂得这个“妙”。他的言漂亮得不得了,又很家常,却不能嚼,你越嚼它就越香,能馋死你。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bigpeng
    推荐

    看完这本书,有恍若隔世醍醐灌顶之感,里面的很多论述都特别独到而且很受启发,甚至有的地方十分震撼。这是本好书,也是一本十分值得推荐的书,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读小说的方式,也启发了我们写好小说的方式和逻辑。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蛤蛤蛤蛤蛤蛤
    推荐

    读一本书知道一句话也是不错的选择。“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果因为贫穷我们在心理上就剔除了美,它的后果无非就是两条:一、美的麻木;二、美的误判。美的误判相当可怕,具体的表现就是拿心机当智慧的美,拿野蛮当崇高的美,拿愚昧当坚韧的美,拿奴性当信仰的美,拿流氓当潇洒的美,拿权术当谋略的美,拿背叛当灵动的美,拿贪婪当理想的美”。[微笑]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赵扶风9
    推荐

    #风书评# 连续两遍读完了毕飞宇的这本《小说课》,4星(质量中规中矩,多1星是给题材) 这书更贴切的书名是“毕飞宇解读名家作品”,是毕飞宇为大学讲座准备的一系列文章,针对一些名家作品给出了自己的解读,质量中规中矩,部分观点偏颇,但整体来说,值得一读。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音韵
    推荐

    《小说课》里名家的作品很多都读过,但体会不深。现经毕老师从历史、现实及美学各个方面的分析,再经过自己的思索,的确受到了启迪,获得了收获。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Cici🤗
    推荐

    看到後面的幾節有些不太懂,可能要在閱讀幾次才行。書當中用了很多小說的例子進行了精講,非常有啟發性。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文匪
    推荐

    细致,过瘾,听他讲小说,用他的话说,竟然像听摇滚一样,有一种抑制不住想要舞动起来的感觉。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孙醒
    推荐

    五颗星,值得您拥有。 重温收获满满的,打开思维的匣子,也解开目前我的某些困惑和痛苦。 不管怎样,多读多思多写,坚持下去就好了。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shadow
    推荐

    好作品的“真” 这本书是作家毕飞宇的八堂讲座的讲稿合集,重点讨论了蒲松龄的《促织》、莫泊桑的《项链》、奈保尔的《布莱克·沃滋沃斯》、鲁迅的《故乡》、海明威的《杀手》、他自己的《玉秀》、汪曾祺的《受戒》以及《水浒传》和《红楼梦》的选段。 毕飞宇从专业作家的角度解读小说,像是拿了把剔骨刀,把小说掰开揉碎了讲。 对我来说,最有趣的地方是毕飞宇尽管对所有小说都细到“抠字眼”的地步,但是他对每一篇小说的解读方向又都是不同的。 我自己原本是十分不喜欢这种“抠字眼”的方式的,因为这让我想起中小学时代做阅读理解的痛苦回忆——任何一个字眼,都表明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旧社会的抨击和对解放新生活的向往。这多么无趣。 但毕飞宇从每个字眼中抠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促织》中孩子化为促织时,蒲松龄并未明写这促织是孩子,但读者能冥冥中有所感,正在于他用一连五个活泼顽皮的动作描写这只促织,还在最后安排它反常地落在父亲的襟袖间,并且颇有爱意地称其为“小虫”而非形容其他促织的“虫”。于是,几个字眼便完成了对读者情绪的引导和对结局的铺垫。 又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风”和“雪”除了老生常谈的渲染气氛,其实更重要的作用是使林冲被逼上梁山的事件变得逻辑通畅且具有一种命运的必然性。这“风”和“雪”是苦苦等来的,是林冲被调动和陆虞候放火的直接原因,是陷害的一部分。于是,几个字眼便将逻辑的圆环闭合,在背景处不动声色地圆满了故事。 又如,作者讲《项链》,提出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即把文中主角的名字替换为典型的中国人名。这样做不是因为外文名难记,而是为了把故事挪到中国。这一下,整个故事变得漏洞百出,因为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底层逻辑也已随之改变,东西方人情世故的差异、契约精神的差异等等使故事变得不再成立、不再可信。于是,几个名字就左右了整个故事的走向,人物活在时代背景之上,时代又因人物的点缀凸显而更显丰满。 毕飞宇从各个角度带我们领略了一个字、一个词以及隐含的故事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这归根结底是一个“真”字。 正如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所说:「真诚或者虚伪在文学领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美学问题。」 一本好小说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让读者在明知这是虚构的同时,却不得不感同身受、信以为真。 我最怕在科幻小说里看到科学谬误,在推理小说里看到逻辑漏洞,在纯文学里看到人物刻板空洞,因为这些失误会毁了作品最重要之处的“真”。 而好的作品,则在细致入微处、在背景幽暗处,都耐心地铺陈着“真”。 于是《促织》让读者相信那小虫儿是孩童所变,《水浒传》让读者相信毫无反叛之心的林教头必然要被逼上梁山,《项链》让读者相信在19世纪的法国生活着许许多多有些虚荣又真诚得令人心疼的马蒂尔德。 略萨还说:「任何小说都是伪装成真理的谎言。」 可见他很清楚虚构文本和现实的界限,他可以用真实感把读者戏耍于股掌之上,又可以跳脱出来用上帝的视角俯瞰小说中的众生。他的小说中残酷而令人鼻酸的桥段比比皆是,借用毕飞宇的话说,就是“心慈手狠”。 相较而言,毕飞宇在谈及他的小说《玉秀》时,则并未做到“心慈手狠”。他修改了过于残酷的玉秀之死,让玉秀活了下去,以与自己和解。 这有点儿像演员的“入戏和出戏”。略萨是那种懂得“出戏”的演员,而毕飞宇则深陷在一个角色中不能自拔。 我个人喜欢《玉秀》第一版结局远胜于第二版。在菜籽堆中越陷越深、绝了呼吸的玉秀,才是真实的玉秀,而那个生下了孩子活着的玉秀,则像是一尊发硬的蜡像。 所以当看到毕飞宇用“反哺”一词作为《玉秀》一课的标题时,我既庆幸又悲哀。庆幸,在于毕飞宇将这一次修改视为一种进步,于是可以自洽而满足地活着。悲哀,则在于玉秀在我心里真正地死了,留下一座蜡像,而毕飞宇也再不会写出下一个活的玉秀了。 作者是小说的上帝,构筑一个世界,养活一帮人物,人物自然地滑向他的命运深处,无论是欢喜,还是毁灭。而若作者使用金手指逆天改命,则无异于生生掐断了命运,提前杀死了角色。 作家把“心慈”给读者、给世界,而“手狠”则要留给角色和作品本身。 只有这样,作品和人物的“真”才得以保留,“美”才得以涌现。 最后我要说,我十分享受毕飞宇对小说纤毫毕现的解剖,但并不打算按照这种方式去读小说。 我不确定他是真的在读每篇小说时都这样逐字逐句去分析,还是为了开讲座,而刻意去做了许多分析,来当作课堂的范例。 我更偏向于是后者。 他在文中数次提到小说家的“直觉”,他说:「好小说要经得起分析,但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是不会这样分析的。在写作的时候,小说家主要靠直觉。」「在写作的过程中,思考极为重要,但思考往往不能带来快乐,是不断涌现的直觉给作家带来了欣喜,有时候,会欣喜若狂。这是写作最为迷人的地方。」 小说家依靠直觉写作,并享受直觉带来的快感。 而我想说,读者同样享受直觉。 我永远不会忘记看完科塔萨尔的《魔鬼涎》时的震惊和拍案叫绝。故事的最后,“我”躺在地上看云起云落、雨过天晴,就在这一刻,作为读者的我突然“悟了”,原来“我”是照相机的镜头,于是前文中的一切错位和诡异的感觉都得到了解释,世界突然变的清晰澄澈。 我也永远忘不了读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时的悲哀和无力感。挣扎于艺术和人性之间的画师良秀,看似宽和实则残酷的堀川大人以及不断否认着黑暗事实的怯懦的旁观者“我”,构成一幅华丽得诡异的浮世绘。芥川对于事实真相刻意地留了白,于是无比悲哀的基调从艳丽的画皮中透了出来。 《魔鬼涎》在我脑中轰然绽开的烟火与《地狱变》在我心里妖娆蔓延的水系,我想这就是直觉的馈赠。 倘若在遇到《魔鬼涎》中每一个诡异的视角、《地狱变》中每一句看似客观的评述时,都停下来细细品咂一番,那“烟火爆发的能量”和“水系蔓延的趋势”也势必被阻断。 这时作品里的字句就像是被盯得太久的汉字,显得陌生、离解,篇章于是不再是完整的篇章,而是割裂的一个个分析、内涵、重点。 对“真”和“美”抽离的肢解、分析,替代了沉浸阅读时感受到的“真”和“美”。 我能得到的,也就只有理智上对作者的敬佩和对作品的优秀评价,而非被直觉驱使的油然而生的激情和感动。 而后者,恰是阅读最令我着迷的地方。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想去放牛
    推荐

    B站一up主那扒的本书,被狠狠推荐了。 原来学习写作就是学习阅读,阅读小说就是阅读一具灵魂。读者的阅读也可以超越作家,是阅读本身的福。毕飞宇老师的这本书教会读者阅读时该采用何种态度,注意何种思路,如何把阅读利益最大化,带着弹性和挑剔去向文字索求。 小说于内部造势,面对现实需要作家无穷的想象,而仰仗的审美心理机制来自于现实生存,是符合生命目的。一定是合规的,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会一直强调“逻辑”二字的重要。 一眼观大局,一眼盯细节,小说的魅力在于“麻烦”的解决,有大有小,跟着毕老师的分析,一时会为象征和现实两种主义左思右查,一时也会为共同发现一个小小的铺垫之笔兴奋不已。 小说不宜“抒发”,只宜“传递”,意在言外,而这又和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息息相关,每个章节经过解读都让我领略了不同的出彩。《促织》《水浒》《红楼》《项链》《沃兹沃斯》《故乡》《杀手》《玉秀》《受戒》,这些小说文字的精妙经营,其印象以后会很难除去了。 一部小说,一本好书,是了不得的东西。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徐磊Alex
    推荐

    看苍山缠绵,听波涛汹涌— 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by 毕飞宇《小说课》 今天谷雨,春天就快过去了。谷雨多水,只是没料到却有这么暴烈的风雨,竟然已有了往年夏天台风来袭的气势。不过也好,窝在家里一天,读完这本不太长的《小说课》。 本书收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毕飞宇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海明威、奈保尔、哈代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 既然是“课”,就得预习一下。于是将书中提到的两则短篇小说也一并提前找来读了:一篇海明威的《杀手》,一篇汪曾祺的《受戒》。这两篇都是同名短篇小说集中的压轴,不长,都不过十五六页。 小说家鉴赏小说,是最有发言权的,就像齐达内去皇马当主教练,哪个球员不服气? 再加上毕飞宇的文字接地气、不矫情、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读书的过程,就像大学上文学选修课:三尺讲台、慷慨激昂的中年老师、顾不上唾沫星子横飞,粉笔沫子在窗外的阳光的光柱中欢快地跳跃着,领着你进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文学世界,也进入一个通达人性的世界。 这样特别的阅读体验,挺好。 第一讲《促织》的解读就吸引了我,“犹如看苍山绵延,犹如听波涛汹涌”,这是一篇我们在中学课本就学过的悲剧。理解如何欣赏悲剧,需要有悲剧美学的审美,悲剧美学的基础在于无法回避。儿子惹了祸,给爸爸带来麻烦,那就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吧,就变成了促织,这一段太感人,父子情深,令人动容。可是这样的动容蒲松龄又没有明说,他不明说读者又为什么感动呢? 徐皓峰在《刀与星辰》中说,好的电影最讲究分寸感,好的小说也是一样。在这里和毕飞宇讲述作品要讲究内容与形式的匹配,如出一辙。 小说家只是“懂得”,然后让读者“懂得”,这个“懂”是关键。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样的慈悲会让你心软,甚至一不小心能让你心碎。 蒲松龄对这一段的分寸感把握是极好的,这一出悲剧蒲松龄要抒情,又不直接抒发;要悲叹,又不直接哀怨,作者不说,读者根据逻辑性和生活的必然性,激发自己的认知后也能得到相同甚者超越的情感和共鸣,古人说“文已尽而意有余”,也许这就是文学之美所在吧。 我理解,这就是毕飞宇和徐皓峰说的“分寸感”,孔子说“过犹不及”,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就藏在这里。中学课堂上语文老师要是都这么讲课文,我想也许能多诞生几个好作家。 毕飞宇讲林冲火烧草料场,逼上梁山那一段,也很棒。情节发展展现了强大的逻辑性。逻辑性是什么?就是“生活的必然性”。能由彼及此,由林冲及自己,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生活中故事的映射,这个映射如果合乎逻辑,就有必然性了,就产生共鸣了。读者会想:“嗯,就是这样!”这个必然性在文章里不留修饰的痕迹,恰到好处。 读毕飞宇讲海明威《杀手》这章之前,专门去读了这只有15页的短篇小说。 按海明威自己的话讲,他的作品写出来的只是冰山以上这八分之一,冰山以下八分之七都没有明写出来。 什么叫学习写作?说到底,就是学习阅读。你读明白了,你自然就写出来了。阅读的能力越强,写作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我说,阅读是需要才华的,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 没有毕飞宇的解读,觉得自己就看懂了10%,不,可能10%都没有,惭愧。当然,毕老师说这也没关系: 丧失自信也不是大事,你可以选择倾听,你可以选择虚心,你甚至还可以选择谦卑。 嗯,说得好,我们还可以选择倾听、虚心和谦卑。 这本《小说课》里,我觉得这章讲《受戒》最好,一气呵成,恰到好处,言读者欲言而不能言。 我们看不到他的壮怀激烈、大义凛然,也看不到他“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他平和、冲淡、日常,在美学的趣味上,这是有传承的,也就是中国美学里头极为重要的一个标准,那就是“雅”。什么是“雅”?“雅”就是“正”。它不偏执,它不玩狂飙突进。“正”必须处在力学上的平衡点上,刚刚好。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冷不热、不深不浅。“雅”其实就是中庸。“中庸”是哲学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说法,“雅”则是“中庸”这个意识形态在美学上的具体体现。 这一段评价汪曾祺的话真是有味道!纯跑读书会最近搞换书活动,果断买了汪的散文集,活动时送给谁都合适。 毕飞宇关于阅读的赠言: 阅读是必须的,但我不想读太多的书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年头的书太多。读得快,忘得更快,这样的游戏还有什么意思?我调整了一下我的心态,决定回头,再一次做学生。——我的意思是,用“做学生”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想读的书。大概从前年开始,我每年只读有限的几本书,慢慢地读,尽我的可能把它读透。 也对,读书能破万卷固然很好,可是能把一本好书破多个几遍,更好。 三个石头 2019.4.21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贾胜斌
    推荐

    原来小说还能这么读! 小时候,主要是高中以前,读小说就只是看故事,代入感贼强,读金庸小说就幻想自己是武林高手,读那些世界名著也把自己放在了主角的位置。那时候想的不多,追求的无非就是阅读的快感,而我对读书的热爱也就是那时开始萌芽的。 后来上高中,语文有一本选修教材,好像是叫《现代小说鉴赏》之类的。老师带着我们读,去分析,也是那阵子我才知道了什么卡尔维诺、博尔赫斯这些著名的作家。而在对那些小说,主要是短篇小说的分析中,也能隐约感受到其中构思的精巧,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所谓“摇摆式”,即故事情节的走向起起伏伏,波浪式前进。这大概是第一次可以用一些“技术”去读小说了。 而这样带着分析式的眼光去读小说的一个后遗症,就是从此以后很难再把自己代入到小说中了。对于小说中的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痛苦与欢喜,我始终是个局外人。而我还为自己的“清醒”而洋洋得意。但结果很惨,那就是我似乎失去了阅读小说的快感,继而转向史哲,寻求思想上的刺激。这个阶段从大二一直持续到大四乃至研一。 但最近一年多,读了太多讲道理的,尤其是经济类的书,什么理性人假设等等,再加上平时写财经评论也要求客观理性,慢慢地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丰沛的感情了。而我曾经是多么迷恋小说啊,甚至读完了还会兴奋地给人讲述,到处推荐! 于是改变思路,在读小说时放弃“理性”,感受文学的纯粹,这样逐渐地又找回了读小说的快感。但是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又提醒了我,没有分析的快感,很可能是肤浅而无益的快感。分析也并不必然无趣,一旦分析到点子上了,你能体会到的快感只会更多。那种会心一笑,难道不比傻嗨更持久更让人心动?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