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再读《资本论》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糖糖
    推荐

    《文心》是叶圣陶、夏眄尊这两位成为儿女亲家的先生写给他们的儿女预备作结婚礼物的书籍,当然,也是给我们年轻人的极好的语文学科内容讲学和知识浸润、方法传授的佳品。            全书就文字、修辞、病句、语言推敲组织、文章格式种类、读书方法以及读书笔记、文章的整体谋篇布局、对文学史该有的态度等各个方面,含括进常见的几乎所有有关国文的学科知识,融入到乐华、大文等一群从高小毕业进入初中的几个孩子的成长生活故事中。书文以假设的场景中不断推进着的精挑细琢却又尽力不显痕迹的各个小故事作为传授国文学科知识的大讲堂。随着一一铺展开的故事,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读者随着他们的身体和思想知识方面的不断成长,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上的成长。           文本用字用词考究而平熨,语句深入浅出而贴近生活,举例讲理真诚富有说服力,情感如春风化霁润物无声,谋篇布局精巧而又富于十足的生活味儿,风格婉约而又不失理性大气。不禁让人深深地感叹“知识自生活中来”的说法似就是为本书所作的最佳笺注。普通人甚至一般的文字或者教育教学从业者,是没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写出这样的书本的。原因在于除去语言文字的驾驭欠缺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份对教育事业的常态化细节化思考不足;对国学文化的致力耕耘与自觉的热爱不够;对祖国该受教育青年的关爱与书中所言的的“文学遗产”式的文化滋养亦不足够。          书中的王先生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这样的好不仅是指他的工作敬业和教学专业,更是指他的各类知识之渊博,对待文化的心态之包容,对待晚辈学生的情感之真诚与谦卑以及师生融洽关系的构建能力。这是我们当代老师们应该去认真思考和学习的方面。尽管知道书本中的故事并不是真正生活中发生的,但读来基本不觉突兀,除去中间有一段讲到锦华对于文章的组织方面的内容,因为所说的内容太过精到和老练,将这番见解深刻的讲述者设定为一个初入中学的初中生身上,是不太恰当的,即使学生优秀,也应该到不了如此程度。          瑕不掩瑜,《文心》确是大师的匠心之作,值得我等“国文老师”细细阅读用心思考,将所得运用进自己的生活治学与教育教学之中去。生活治学不应只考虑工具性的运用和将语言作为工具目标获得而功利性地对待,更应该注重人文性,注重方式方法的恰当运用,全书在这方面给我们极好的一些思路扩展。而教育教学,教育在前做好了教学在后才能实现所设计的目标,不能舍本逐末。          初步打完这篇读后感,深感大文所说“不能做到‘四季穿衣’就要做到‘衣穿四季’之正确,也下定决心纵使做不到物质条件上的有钱者,但也绝不能做精神上的穷人。所以前前后后字里行间腾挪修改了十几次,我想这就是切实的读有所得。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苏浅沫
    推荐

    看完《文心》感觉上了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小时候的语文课回忆起来,除了读课本上的故事和各种对故事的总结延伸,似乎想不出来更多内容了,因此对语文这门课一直存有疑问,明明是很重要的主课,却从来没有明白真正重要的点是什么,也不知道提升语文水平该做什么。我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可能因此语感多少会好一些,语文成绩一直不差,但却从来都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为什么好,也不知道怎样可以继续好。看了这本书,真的特别羡慕文中老师和学生对语文的态度,老师对学生的教导更多的在深远的引导,而非眼下某段文字的解读,学生也都认真的钻研和总结,这么一对比,自己念书的阶段真的太荒废了,从来不得要领,只凭着自己的语感在啃老本,而且那个阶段的学习,为了保证专心在专业课成绩上,老师和家长几乎禁止所有的课外书,以至于现在回忆起来我总是很奇怪,我本身是很喜欢看书的,怎么就连四大名著居然都没看过,还是在长大以后自己有意识的去回头补看了很多名著。当然了,这也不能完全怪外部环境,自己不善于总结,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如果自己在学习期间能遇到这样的指导,在文学上的造诣肯定会比现在高很多。很感谢两位先生的总结和引导,有机会会推荐给身边正在学习的人看,真的很有帮助!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玲妹妹
    推荐

    又是一本让我欢喜的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已经多次提醒自己要去实践了,不思考一会儿,又忍不住一直看,一直看,直到把它看完。 文中讲了很多方法。过去的人呢,写文造字组词,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出错,如此讲究。 文心,文者之心,文人之心,也指写作文的人自己的心态和感受。把所见所感真实的表现出来。 这种写作形式我也很喜欢,就感觉自己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国文通识课。所谓印象深刻不无道理,孩子们的发言,他们的思考,以及面对一些问题时产生的疑惑和想法,都让我感觉身临其境,似乎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在参与这场讨论。我从他们的思想见解中汲取着精华,也在心里不断为他们鼓掌称妙赞绝。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云树🍅
    推荐

    “先民的博大高超的精神,我们要从文学里去领会;历代的精美的表现方法,我们要从文学里去学习:换一句说,文学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把它容纳下去,完全消化了,作为我们的营养料,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首先是阅读写作方面的指引 更重要的是 让我重新端正了对待文学的态度。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桃酱
    推荐

    本来是打算当消遣读物来看,却不想看着看着认真起来了。 我大学之前所上的语文课是纯粹的应试教育,为学而学。因此当时选择了理科,到了大学又读了工科,平时接触的只是通俗小说之类,仅仅为了娱乐消遣。 而《文心》是我想为爱发电时,觉得自己写得一塌糊涂,才找来看的。没想到补足了大学以前国语教学的不足和遗憾,很是受用。 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的文字质朴恳切,理解起来很容易,说理的方式非常中肯。《文心》笼络的内容有很多,也很全面,习作,小说,诗歌,戏剧等等都有涉及,自然每一点不可能洋洋洒洒讲尽讲精,是敲门砖一般抛砖引玉式的讲解,旨在纠正观念,对读者加以引导,指明方向。 最后一章,最后一课,读起来像是真的置身于那个课堂之上,非常不舍。不过也的确是这样,这本书起的是“引进门”的作用。进门之后,要想更进一步,还得靠自己。 此外,先生们点醒我了一点:不要有为学而学的想法,学这些东西本质是为了改进我的生活,学习本身就是生活的修养。 要使一切科目与生活打成一片,那才是真正的‘升学’。 希望在此后的道路上,我能够顺利升学,作文做人都能忠于自己,不负先生们的教诲。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本无名
    推荐

    在21世纪参加了一次民国时代的国文课程,课程已罢,深受启发。假想如果能更早一些遇见,我的初高中作文成绩会不会提高呢?当然也是庆幸的,庆幸再晚遇见总算识得,自小落下的功课不算少的了,只要能补上就莫要声声遗憾,多多拜读数次,不负相遇才是。 既然如此,课后笔记自然不能少。首先,需谨记并践行的一点是:作文并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本身。既然我们能每日吃饭喝水,闲聊玩游戏,那为何作文不能是生活?如果说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不恰当的,至少对于爱作文的人来说应当如此。 如何作文 1.  组织行文 一篇文章犹如一个团体,每一节就同团体中的每个人一样,都应该担任相当的职务。所以,写作文章必得讲究‘组织’。关于文章的组织说法就很多,其中比较紧密的,有分为‘起、承、铺、叙、过、结’六个段落的组织法。但在写作中,我们尽可以不管这些组织法,单从平日的生活经验讨究应该怎样组织我们的文章就是。这样讨究出来的结果不是公式而是原则;原则却是随时随地可以应用的。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项,便是‘秩序、联络、统一。譬如就记叙文而言,我们看见一幅很好的图画,想把它记述出来,其时我们回问自己道:记那画面上的景物呢,设色的技巧呢,还是都记?这样中心意旨就决定了。又问道:我们从什么地方看见那幅画呢?这样一问,不是开端便是结尾的部分就成立了。又问道:如果记景物,哪一景、哪一物最引起我们的注意呢?如果记技巧,哪一部、哪一色最受到我们的赞赏呢?这样一问之后,或者准备把最引起注意、最受到赞赏的部分作主,依次说开去,于是全篇的次第便确定了。 2.印象写法 (1)记叙与印象描写。文字可有两种写法,一是通常的记叙,一是印象的描写。把眼见耳听的事实平板板地记下来,这是记叙。依了自己的感觉,把接触到的景物给自己的感觉与印象作出,便叫作印象的描写。我们不要平平板板记述这世界,要把得到的感觉写出来。感觉山在那里迎过来,就写山在那里迎过来;感觉河里的柳树影宛如镜子里的女子,就写河里的柳树影宛如镜子里的女子。(2)部分印象描写的哲理。截取一段来着手,叫作‘部分的描写’。大概印象的描写同时须是部分的描写。如果要一无遗漏,从出门写到回家,就难免有若干部分是平平板板的记叙了。(3)怎样描写印象?不懂得印象的描写,总是‘美丽呀’‘悲痛呀’接二连三地写着,这些词语写上一百回也是不相干的,因为它们都是空洞的形容,没有什么感染力。必须把怎样美丽、怎样悲痛用真实的印象描写出来,人家才会感到美丽、悲痛。依这样,注重随时随地观察,将真实的印象用作描写的材料,文字就比较可观了。 3.综合性学科 有的自命为文学家,而对于理化等漠不关心的人很多。这是很不对的。文字只是发表思想感情的工具,思想感情须从各方面收得,只偏重了文字,结果文字也就空而无实。背景的作用。背景的功用,在乎借了周围的环境把事物衬托,使事物的情味表现得更明显。小说之中,凭空写境的文字很多,对于其中人物的行动,常发生着有力的效果。《红楼梦》中写黛玉死的时候,不是兼写着潇湘馆的竹声与空中的雨声等等吗?’远近法构图。月上柳梢头,是因了远近而变更物体大小高低的法则。照常识讲,月亮比柳树要高得多,可是柳树离人近的时候,可以比月亮高。这种文句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最多。 4.语调之美 字的奇偶。中国文字有一个特性,是宜于偶数结合的。一个辞与别的辞相结合时,如果不成偶数,就觉读来不易顺口。一篇文字之中,许多句子如果都是构造差不多的,读起来就嫌平板不调和了,要想文字的句调流利,句法须错综使用,切勿老用一种句式。 5.修辞一席话 从修辞学看来,‘怎样说’处处都是依据了‘说什么’来确定。假如说的东西是抽象的、知识的,那么只要说得明明白白,没有不可通之处就可以了。这时的注意几乎整个都在乎语言文字的意义,但求意义上没有毛病。假如说的东西是具体的、情绪的,例如写诗,那就不但要把意思说得很明白,还要把情景说得很活现,运用语言或文字的时候须把语言、文字的声音乃至形体也拿来运用。如‘风萧萧兮易水寒’, ‘风飘飘兮吹衣’。一句很悲壮,一句很闲适。同是从风说起,所以如此不同者,不得不说和‘萧萧’与‘飘飘’的声音有关系。 文章好坏:文章的好坏,可从三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辞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思想内容是靠多读书多体验的,普通人只有普通人的思想,无法可求速效,只好终身修养。一般人平常所犯的毛病是文法的不正与用辞的不当。 最后一课:须要从此养成习惯,无论去经商、去做工,总之把行动和看书打成一片,把图书馆认为精神的粮食库,这才能收到莫大的实益。我只是说对于写作既已学习到了相当的地步,就该让这写作的技能永远给你们服务;无论是应用之作,或者兴到时所写的一篇东西、一首诗,总之用创作的态度去对付,要忠于自己,绝不肯有半点的随便和丝毫的不认真。文学者固不必人人去做,然而文学者创作的态度却是人人可以采取的。惟能如此,才真受用不尽呢。”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yan小琴
    推荐

    阅读完本书,让我对之前的阅读有一定的反思,总觉得看完之后没多久就忘记了,好像没有什么作用,看了这本书,其中有一个部分印象比较深刻,关于鉴赏的座谈会,从见观到鉴赏,见是看过,观深入些,鉴赏是比较深的层次。我想之前的看书,基本上是只看过,没有去思考、总结和输出,所以很快就遗忘了,没有做到学以致用。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留.笑容
    推荐

    知识是枯燥的,故事是有趣的… … 把知识巧妙地融进有趣的故事,读故事时习得许多知识,无疑是最理想的学习方法。《文心》就是这一成功方法的典范。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凭多年教学经验,用《文心》里的32个故事,讲解了“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平易近人,寓教于乐,多年来受到无尽读者的赞誉。《文心》再版,加入吴浩然先生民国风插图,形象再现民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代读者不仅能借《文心》轻松愉快地学习读与写的知识,且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民国。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君临沐
    推荐

    在刚看这本书的第一章时,我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为什么不早点让我知晓这本书,若是早点知道有这本书,我现在的作文写作大概都有飞一般的提升吧。 如是想着,我下单购买了实体书,给我正在读初中的妹妹看。 说起文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两个点,一个就是第一章所提到的:明明我们只是小孩,为何就要学古人的文学。 这也是我上学时所疑惑的,理解不了也释怀不了,若是早点遇到这本书,跟我认可的答案邂逅,我对文言文也不至于有如此大的阴影吧。 二是乐华的退学,枚叔对他的开导。这也是令我感动的点,因着跟他共鸣了,所以对这句话感到十分感触: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学校内、学校外,只是场所不同罢了。我们自己要学习的话,在无论什么场所都行。假如我们自己不要学习,便是在最适宜的场所,也只能得到七折八扣的效果。所以,退学不就是‘失学’;惟有自己不要学习才是真正的‘失学’。 这本书还有很多细节待我去发掘,我打算再过不久就又要翻开去看了,好书是真的百看不厌。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熊童子
    推荐

    太赞了,这本书,要是在初高中时读过,一定会让我对语文的理解大为改观!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未来,尽在
    推荐

    知识是枯燥的,故事是有趣的。把知识巧妙地融进有趣的故事,读故事时习得许多知识,无疑是最理想的学习方法。《文心》就是这一成功方法的典范。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凭多年教学经验,用《文心》里的32个故事,讲解了“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平易近人,寓教于乐,多年来受到无尽读者的赞誉。本次《文心》再版,加入吴浩然先生民国风插图,形象再现民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代读者不仅能借《文心》轻松愉快地学习读与写的知识,且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民国。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邱兆快
    推荐

    一堂完美的语文课! 似乎来的迟了很多年!看完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苦苦寻找的书在这里。如何读书,如何习作,如何品读人生,大概就是这样吧!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书!!受益匪浅!!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我眼入星辰
    推荐

    作为一个想精进语文方面水平成年人,这本书值得重复多读。 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这本书可以自己预读,然后在有经验的阅读者的指点下吸取精要。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30²¹
    推荐

    上世纪三十年代,正值新旧交替,思潮涌动之时。乱世之中,青年们却更加珍惜学习机会,用心研究学问、治国良方。 小学就读过三国,学过论语,进入初中后系统的学习经典文学,诗词构造,篇章结构,作文原则,文章鉴赏等等。平时几个小孩聚在一起,就是讨论学习。各领域的大师也都是涌现在这个时代。 如今世界和平,上语文课只需抄抄生词,纪录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作文就是背模板,活生生的把有趣变成了折磨。 而在《文心》一书,两位资深的国文先生凭多年教学经验,用32个故事,来讲解“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平易近人,寓教于乐。 关于本书的作者,大家一定还没忘记《小小的船》和《爬山虎的脚》两篇课文吧?没错,这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是不是突然有一种找到童年的感觉? 叶圣陶,1894年生于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和长篇小说《倪焕之》等。叶老除了文学上颇有造诣,在事业上也位及高位。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等。 夏丏尊(xià miǎn zūn),1886年出生,浙江绍兴人,文学家,语文学家。 15岁考中秀才,曾到日本留学。回国后与鲁迅同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是语文教学的革新者,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他同叶圣陶一样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之中,但他未等到新中国成立,于1946年病逝。比起90多岁高龄的叶老,他的一生只有60载,但是创下的作品却很多。他和叶老合著的《文心》就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部。 这本书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白话文运动才过了十几年,他们深感语文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于是策划写了一本介绍阅读、写作的书,希望青少年在语言学习上尽可能少走弯路。 《文心》以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和他的学生们课内外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为主线,串连起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修辞、语法、语调、语感、诗词、小说、日记、书信、文学史等诸多问题。小到遣词造句、咬文嚼字,大到读书写作、谋篇布局,给读者们上了32堂精彩的语文课。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这本书不只关于写作,更着眼于语文修养,被誉为“中文世界里最好的语文修养指导”;同时它也不止关乎于“术”,更关乎于“心”。 文心是什么?两位先生似乎并没有给出直接解释。笔者自己有三点理解。 第一,文字是心的表现形式。阅读要用心去解读,写作要写心里的东西。 第二,文心即文道。 万物有道,万事有法,写作也要讲究道法。写作是一门技能,同时也是一种修养,只是一味的追逐技法,而不讲道,那就无法提升道行,像一个机器一样根据代码产出东西,有悖写作的初衷。 我所理解的道,就是文字的基本功,文学的修养,它跟写作的技巧没有关系,仅仅是文字本身的东西,他应该是一个写作者最基本的语文修养。 作为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应该从道和法两个方面下功夫,而不能单独的从一个方面着手,这样才能持续的输出优质的内容。 最后,文心的“心”,是初心、匠心、信心。 我们写作的“初心”是什么?一个作者的“匠心”体现在哪些地方?我们动笔的“信心”来自于哪里? 惟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 《文心》的最后,也是同学们即将毕业时,王先生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 “几篇著名的文篇读过了,几个有名的文学家约略认识了,历代文学的源流和演变也大概有数了,这自然是很好的事。但是,如果单把这些认为一种知识,预备在大庭广众之间夸耀于人,以表示自己的广见多闻,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先民的博大高超的精神,我们要从文学里去领会;历代的精美的表现方法,我们要从文学里去学习:换一句说,文学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把它容纳下去,完全消化了,作为我们的营养料,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 将“文”化于“心”,作为我们的营养料,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我想,这便是关于文字的终极心法吧。

  •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小夏同学
    推荐

    这本书真的很对我胃口,我在此处读了一半,然后我觉得很好看去买了纸质书看完来次写书评。作为业余读书的话,我不太喜欢太过于理论化的书,这本书虽然也有一些理论,但其引出、表达方式是包括我以及大多少数人都很好接受的。其中有很多的观点我真的是很认同。 一是我作为跨专业的学科语文研一,我得补修本科生的课,上到文学史就不明就里感觉很沮丧,然后在《文心》中有句话让我很受鼓舞。"单就文学来说,便是先要接触了文学作品,然后阅读文学史才有用处。........便完全是隔靴搔痒的事情”,学习真的应当切实修习,仅仅接受外界得来的结论、概述(学习文学史)真的对于预备知识、相关作品不扎实的学习者来说就是做空泛功夫。 果然我还是得从相关作品实打实的入手,不然仅仅学习历史概述真的会让人很失望。 二是对于做读书笔记的心得。它应当以做议论文的态度去写。得有依有据,不需词藻修饰,以简短朴实为主。而且它主要是给后期自己回顾本书的时候能再次有所得而写,不求多华丽,但求自己能将当下的心得写出就是最好。 三是作为新手教师可以学习的一些教学方式。我粗略将其归纳为阅读方法的直授、寓教于生活、教学广博喻等。 其中还有很多细节,现在一时想不出,这本书对于学生或者教师都是很受用的,强推。[可爱][可爱]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