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加加林
    推荐

    宋江啊宋江,一直都是想被招安啊。做大梁山也是为了政治资本吗?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霸王东渡
    推荐

    读水浒传的心路历程是一直在变化着的,对于宋江这个人的认识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从初识的不喜欢,到接近尾声时的理解,再到现在的敬重,都是需要深思之后才能最终领悟到的。 以前我们总喜欢用官逼民反来定义水浒传,现在倒觉得这个词不太合适,因为有很大比重的好汉不是被官逼上梁山的,很多都是被“自己人”拉下水的,还有一部分是慕名而来,自愿入伙。所以用“逼上梁山”更为恰当一些,无论是生活所迫,还是慕名而来,还是宋江吴用通过手段赚上来的,总是都逃不过一个“逼”字。宋江被招安以后,上官依然狠逼,不把梁山众人当真正的官,还以贼戒防,宋江、卢俊义以下,都有复反之心,只有宋江守住忠,力挽狂澜,才不至于重蹈覆辙。宋江力挽狂澜是忠,众好汉不违宋江,是义,这也许才是忠义水浒传之所以被这样命名的缘由吧。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苗枫
    推荐

    前边细节丰富,天罡地煞陨落的时候有点对付,最后两回才是精华。结尾千古英雄两坯土处,意难平,意难平。与我而言,宋公明以死铭志,只为名来不为利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推荐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在河朔起事,起义军转战十郡,官军不敢触其锋芒。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军转战至海州,张叔夜预设埋伏,宋江军大败,副帅被擒,宋江被迫投降。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刘德志
    推荐

    中学读《水浒》时,只记得那些快意恩仇,最喜欢鲁智深和武松,招安后的情节就不怎么看了。 上大学时,对“好汉”以及他们的行为又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集中在对李逵盲目砍人的厌恶上,想道以前怎么会把这些杀人放火的强盗当作“好汉”呢?不变的是,对宋江的招安仍然不喜。 如今再读《水浒》,心境和体会又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也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常读常新。 我们不能简单地拿现代的价值观去衡量古人的行为。江湖上的那些打打杀杀,相对于吃人的朝廷和官场,毕竟还有快意恩仇的存在。而宋江一伙人的悲剧就在于对这样烂透了的朝廷仍旧忠心不二。 和《三国》不同,《水浒》中的“忠”和“义”是矛盾的。宋江一生都在成全这两个字,而当他发现二者不能同时成全时,他选择了忠、失了义,即使他知道他忠于的那个朝廷是不义的。反观李逵,他的忠心只对宋江(东京城里姓赵的哥们他是不认的),但是当他得知宋江强抢民女(后被证实是冤枉的 )违反了义时,他毫不犹豫要杀掉宋江,还砍倒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这面旗帜是梁山聚义的宗旨,那么这个“天”究竟指的是什么,答案是很明显的,就是天子、是朝廷。李逵把它砍倒了,宋江又把它立了起来。结果呢,朝廷杀死了宋江,宋江也杀死了李逵。宋江杀死的岂止是李逵,是把人心中残存的最后一点忠义都杀死了!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四喜
    推荐

    2022-13 虎头豹尾,中间为了凑108将,情节有不少雷同的地方。 武松、鲁智深、宋江等人落草前的故事写得极为精彩,从诏安到结尾也扣人心弦。元朝人写宋朝事,就好像今天的人编抗日神剧,情节自然经不起推敲,但这种语言文字、构思排文不可谓不伟大!四大名著,水浒能占其一,自然是有道理的。 不过四大名著风格迥异、各有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排名,目前来看,水浒在我心目中只能位居最末。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邵彦祖
    推荐

    宋江是不是“投降派”呢?我认为不是,这是四大名著里唯一一个关于普通人的奋斗故事。《三国演义》刘备,皇叔,贵族血脉,走哪都是刘皇叔,充分利用“光复汉室”民族情绪实现个人抱负。《红楼梦》贾宝玉,富二代,一出生就是别人的奋斗的终点,这辈子最大的烦恼就是家里钱多,需要照顾的女人多,干啥都没劲。《西游记》孙悟空,天地精华灵猴,万年造化,出生就开挂,别的妖从烧火一点点等着喝口唐僧汤,它出场就是带头“老大”。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赵磊
    推荐

    因为罗卫东老师的推荐,偶然起兴开看,竟然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整本看完了。内容情节多多少少总通过各种渠道看过一些,人物也大多知晓,但整本书连续看下来仍然收获不少新知。通篇看下来,似乎就是“忠、孝、义”三个字,用小朋友笑笑的话则是“都是打打杀杀”,连评书都不愿意听。忠孝义三字在各位好汉心中的排序并不一致,宋江是忠在前,李逵等人是义在前。在义面前,在兄弟利益面前,人命如草芥,杀人如麻,常有不忍卒读之感,“只是忒毒些个”。落草是为了招安,招安是为了封妻荫子,“讨个出身,求半世快乐”。但108人中可以善终的却少之又少,其中又多是归隐田园远离官场当老百姓的为多。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若能大闹一场,潇洒离去,归隐于市,倘若还能有所积累,衣食无忧,自是更好。哥们义气,待人用人之道,创业精神,还是多有可取之处,颇有启发。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小罗(Bing)
    推荐

    好汉不是好人,只劫富不济贫,没钱的做成了人肉包子[惊恐]。除林冲被逼上梁山外,多数本来就是绿林好汉(血冷心黑),剩下的要么犯法的,要么是被赚上梁山的。说少不看水浒,是有一点道理的,怕青少年太冲动。 招安是必然的,十万之众,又不搞生产,吃啥?靠借粮和拦路劫货并不能长久,起义又没有群众基础(很多好汉本来是政府官兵),也没有实力。 我最喜欢的3个人物:打抱不平的花和尚鲁智深,细心机敏的鼓上骚时迁,忠心且多才多艺的浪子燕青。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小刺猬
    推荐

    人文版的就是人文版的,先读金圣叹贯华堂本70回,后补杭州容与堂为底本的人文版水浒传,前七十回聚义梁山,北破大辽气象正盛,南征方腊则是梁山聚义的衰败之处,宋江,金圣叹很不喜欢他,我不知道对他什么态度,复杂。聚义,替天行道,啸聚山林,快意恩仇,这才是梁山泊的吸引力。两败童贯,三破高俅,已经知道当朝奸佞当道,还要挤破头去保一个忠义的名声。真是应了曹操述志令中讲到的“慕虚名而处实祸”,借真兄弟义气,完假君臣忠诚。文面小吏,有何资格大谈忠义?还不是你为了博个封妻荫子,衣锦还乡。燕青劝卢俊义的话,卢俊义回复燕青的话,何尝不是宋江心里的想法和一贯的做法。求职于蔡京童贯高俅之徒,荒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宋江思路有问题,梁山泊从聚义堂改为忠义堂起,从替天行道开始,就走向了向朝廷靠拢,曲线救国的道路。倘若晁大哥不丧命于曾头市,水泊兄弟应该是另一番景象。最差也能多快活些日子。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比方说我先挣一个亿⚡
    推荐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但是乱世出英雄,造就了一群英雄好汉,108个人个个身怀绝技,豪气干云,他们有除暴安良的志向,可是无信了国家的招安之计,一时间落得个分崩离析,很多人丢了性命,但是他们的侠肝义胆为世人所称道,青史留名!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 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李欣阳
    推荐

    我真的觉得这本书“三观不正”,也可能是作者“反讽”当时的社会,客观讲这本书里就没有一个“好人”。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鱼儿
    推荐

    看完之后的感受有点“眼见他(梁山好汉)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大部分人的执念都太深,宋江对庙堂的忠,梁山好汉执着于对宋江的兄弟义气,活得通透的没有几个。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란 ོ
    推荐

    一周多时间终于读完《水浒传》,只觉李逵滥杀无辜可恼但胜在真诚直爽、为人仗义,而觉宋江为人愚忠愚孝,主角光环太强,终究不是我心中重情重义之辈之首选,但时势造就此等人物,权且敬之! 梁山108好汉,落得好下场的知之甚少,真是可恨佞臣当道、帝君昏庸!更可叹太平盛世来之不易!

  •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叶枫
    推荐

    我不喜欢这本书的价值观。武松,鲁智深:“我们是奴隶,你们都是奴才。”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