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核思维

理解中国核思维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理解中国核思维
    杨柳清风
    推荐

    作者杨潇新闻记者出身,为寻找他心中的答案,深入了解西南联大师生跨越险阻追求真理,保留华夏文化精髓并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存活的历史遗迹,阅读着文字记载,体验历史,解答未来,重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下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临大师生分三路再迁云南,其中,由近300名男生和11位教授及助教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徒步1600公里,最终抵达昆明,与另两路师生会合,组成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在当时战火纷争的时代,选择参与战斗在道义上义不容辞,但考虑到战争是暂时的,国家的长久发展需要依靠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如何保全和培养这些宝贵的种子,西南联大的徒步是必然的,是用徒步之苦来劝慰学生学者,这也是一种救国之路。通过杨潇的重走,我也踏进了那些历史现场,认识了那些可爱的、热血的学生和教授,窥视到了一部分他们的精神世界,感知到了一种家国情怀与壮阔人生。非常推荐想了解这样一段历史故事的人阅读。

  • 理解中国核思维
    旺旺仙贝空
    推荐

    “我目睹了记忆的变形,也体察到了它的坚韧。”当先辈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经历的磨难向我们涌来时,在时空的交汇点上,我握住他们伸出的手,闭上眼睛,心里默念,“嗯…我们了解了我们知道了,这条路我们会继续走下去,为了你们,更为了我们。” 如果非要给这本书再取一个名字,我想叫它《路》,是一条寻找与被寻找的路,记住与被记住的路。徐霞客、林则徐、西南联大师生、抗日英烈和众多劳苦大众纷纷走过这条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在人心惶惶的日子里,他们和沿路的景致互相欣赏互相慰藉,山顶清晨的浓雾照常升起,学子们的步伐照常向前。路会有尽头,但寻找或许没有。

  • 理解中国核思维
    凌诗豪
    推荐

    山歌 山水 生活 贫穷 艰苦 为五斗米折腰 民族 命运 学识 志气 斗志 不甘当亡国奴 2021岁末读完,竟不能以完整句子表达。琐琐碎碎的片段反复呈现,难以平静 幸事、苦事、喜事、衰事、大事、小事,一年复一年 性情、哀情、欢庆、悲情、浩情、渺情,一岁叠一岁 横批:不过如此

  • 理解中国核思维
    思勤.
    推荐

    想去旅行,想去看见,想用身体丈量。 想来读书,想来思考,想用思想考量。 看看祖国的河山大地,普罗大众。 考量历史的沧海桑田,先民古人。

  • 理解中国核思维
    千山万水
    推荐

    历史现场感很好,左顾右看,上下求索,求得很多答案,但也有不少物是人非的失落,更有很多话无法言说的苦闷。。。。

  • 理解中国核思维
    NinaYY
    推荐

    西南联大是一个谜一样的故事,不同人的笔下有不同的风貌,这本书选取了西南联大兴起之前学子们从长沙徒步走到昆明的那段历史,作者亲身走了一程,沿途现实与历史交汇,常有时空交错的错觉,而看书的人也跟着走进了历史。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书结尾时提出的问题。抗战伊始,莘莘学子尚热血澎湃,即使炮火遍地,依然对人生和未来充满希望,而八十几年过去了,回首看那批人,大部分人成了材,也有人抑郁不得志;大部分留在国内,也有人出了国;长寿的很多,短命的也不少;就像一个社会的缩影,不到最后那天你不知道自己属于分子还是分母。所以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也许就只是活着而已,经历过,创造过,好好的活着,没有浪费的活着,这大概就是那一代学子的人生意义,也是我们的。

  • 理解中国核思维
    杨小姐换了个id
    推荐

    历时三个礼拜,随同作者杨潇走完了一个月的公路之旅,又在他的指引下走完了68天的湘黔滇文征之旅,幸哉。 恰好这一天也是我的蓉漂生活的最后一天,也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巧合。我们读书,我们旅行,我们追问人生的意义。那…人生的意义就是什么呢? 或许,因人而异,似异实同:生下来,到死去,期间的差异。 一个个小旅行的结束,一段段新旅程的开端。

  • 理解中国核思维
    林小一(●––●)
    推荐

    如果只是一本普通的书,我可能还是会打『推荐』的,但作为霸榜2021各大图书评选榜单的作品,那我觉得这本书是不合格的。野心很大,什么都想写,什么材料都往书里塞,结果就是结构不清晰,内容不明确。文本里今天的『重走』明显弱于湘黔滇旅行团的徒步,结构失衡。而且通篇看下来(真的是又臭又长),也不太get得到作者想表达啥……比较同类行走作品,本书远逊色于罗新的《从大都到上都》、刘拓的《阿富汗访古行记》

  • 理解中国核思维
    何页页
    推荐

    一场关于历史的徒步,感受最深的两点:1.联大那么多声名显赫的师生也是会装病偷懒,嫌弃饭菜,沉迷麻将的普通人,是时代和经历赋予了他们的伟大。2.对作者收集历史帮助最大的是一路上的老人,“随便透露一点好奇心,老人都会滔滔不绝地讲他们的故事”,仿佛能看到老人日复一日的孤独,在功利的“效率社会”里,“低效”的老人处于尤为残忍的位置。而我们看似慈悲的廉价同情又真的有力量吗?

  • 理解中国核思维
    嘟嘟Irene-延峰
    推荐

    齐邦媛的《巨流河》才是西南联大该有的模样,充满年轻人的朝气,元气,乐观,不世俗。这本重走,看出了计较,怨气和一地鸡毛。不明白为什么风评那么高。

  • 理解中国核思维
    流觞
    推荐

    “人生就是,活着就是活着……人生问题就是这样子,你就好好过生活,你在生活里头过好生活,就没有问题”。 那些可爱的人儿们。 那段不应忘却的历史。 最好的纪念,应该就是继续踏实正直勇敢地向前走,发光发热吧。

  • 理解中国核思维
    朱同学
    推荐

    80年后沿着往日足迹,寻觅湮没在历史缝隙中的理想主义微光。《但是还有书籍》中说,这本书在“以写作致敬不同年代的同路人。”

  • 理解中国核思维
    咖啡[咖啡]
    推荐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出生于1978—1985年这一代人漫长的、好像永远也不会终结的青春期。有好几年的时间里我的身边满是悬置着、漂浮着的朋友们,相信一切还早,相信生活仍有各种可能性,其实自己已经老大不小。现在看来只是我们恰巧赶上一个国家的上升曲线,势比人强,却让我们误以为一切可以持续,迟迟不肯降落,以致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不要误会,我仍然认为无休止的旅行、观影、清谈和漫无目的的阅读是珍贵的,可倘若我们真的想要“创造”出什么,想有属于自己的“一生志业”,那需要强烈的信念感、长久的忍耐和真正凝聚起来的心力——在官庄时因为观看穆旦纪录片而惦记着的问题也许已经有了答案"

  • 理解中国核思维
    Tummy
    推荐

    非常非常好读!这本书是被读友们安利的,但还是有被惊喜到,将近40万字的厚厚一本,非常顺畅的读完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下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临大师生分三路再迁云南,其中,由近300名男生和11位教授及助教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徒步1600公里,最终抵达昆明,与另两路师生会合,组成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2018年,作者杨潇从长沙出发,重走了湘黔滇旅行团的西迁之路。这是杨潇一个人的徒步之旅。但他并不是孤单一人走在这条路上。80年前的联大学子、教授始终在日记和史料中陪伴左右,路上偶遇的当地人让杨潇进入他们的那段家族史,还有那些草木山川,默默无闻的历史见证者,一路陪伴着杨潇从长沙到贵州再到昆明。 通过阅读汪曾祺、许渊冲、郑天铎etc.可以说是对西南联大在昆明的八年并不陌生,但惭愧的是,对于联大西迁的这段历史,我是知之甚少。对于杨潇而言,他的重走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那段历史交叠前行;与我而言,我的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那段历史,与杨潇的重走交叠前行。 通过杨潇的重走,我也踏进了那些历史现场,认识了那些可爱、热血的学生和教授,窥视到了一部分他们的精神世界,感知到了一种家国情怀与壮阔人生。

  • 理解中国核思维
    '。 🦄白本羽
    推荐

    因为我的偷懒,使得最后一章要在2022第一天的凌晨读完!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书,很好,起码我很喜欢,他能把那么多的资料文献穿插的写在书里并且一点都不突兀,也让我了解了那段路上那些人的历史!真好,让我觉得如果可以我也想重走一下这段路,不用拿着诸多文献,抱着这本书即可!如果不重走,我也身临其境的和他并肩走了一次!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