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

新民说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新民说
    shuxiaotai
    推荐

    读完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记得上一次用这个形容词还是小学写作文的时候,但那时是真的只是用而已,而这一次是真的久久不能平静。 先说评分,只谈本书的立意就可以打到四颗星,但是有些地方确实样例不够,结论有些牵强,但是这位老师写这本书的心意之深却是我用评分无法点评的。 曾经以为我是人间最苦的人,其实这世间人人皆苦,而我算是幸运的一个。看着这一个个人的故事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敏感、自卑、没有安全感,以及现在开朗的收放自如。我现在一直在找致使我变成现在这样性格的成因。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家庭里一个清华一个大专其实没什么惊讶的,因为一个人的成因不仅来自原生家庭,还有遇到的各种老师和各种朋友,他们都会改变你的轨迹。所以我姐高考失误了考上浙江理工,而我没失误然后考上了哈哈,就用一句哈哈掩饰一下尴尬吧哈哈。有些东西啊,不是你努力就可以的,还和身边很多的因素有关,一份耕耘不一定有一份收获。当时本来想出省读大学,就像书中广东省的那些爸妈不想孩子出省一样,我爸妈也不舍得我出浙江省,然后阴差阳错来了现在的学校,有人问我这个分可以到更好的学校为什么来这里,为什么呢,因为直升,这个东西懂的人自然懂。想想大一的时候真的是没什么烦恼,目标很明确,以至于我现在很怀念这种目标明确的日子。自习室遇到那个现在已经直升并保研浙大的学长跟我说的那句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当时没有放在心上,也不知道为什么说,现在想来真是一语成谶。现在离直升过去四年多了,可以理性地看待这件事了,或许我们这一年加上体测标准,对我很好的辅导员离职了,换校区,和领路人的学姐学长分离了,自己的不清醒和自我感动都是成因,要不然当时总会有一个人骂醒我。对于原生家庭不够好的人,总会缺乏安全感,但是永远不要为了谁去放弃什么东西,这么说来可能会觉得很自私,但是要求别人放弃什么本身也是一件自私的事。不管别人再优秀再能带你看以前没看过的世界,你要知道你自己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我很遗憾,是的,我在否定以前的自己,我在否定我自己的过去,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做不一样的选择。所以我疯狂看书就想弥补一些缺憾,但我知道有些缺憾已经永远弥补不上了。 好的大学和不太好的大学有区别吗,肯定有区别。别人作业随便做,老师课随便上,你永远是最先做出来的人,别人总是来问你要程序交作业。以至于我姐说我已经比大多数人都优秀了我还是不相信,是不敢相信,为什么呢,因为我身边的对比出现太多偏差了。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呢,就比如你跑800米,如果你前面有人你再怎么累你也会努力超过他,但是如果你前面没有人,但是你很累了你不知道要再跑快点还是可以适当放慢一下。当时的我真的太渴望有一个并肩的人了。哦这也是我缺憾的成因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书中老师用房子去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这个我不赞同。大学我见过杭州5套房的人是怎么样的,和书中不同,这是我毕业后到公司才感受到的现实,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概念。才知道人们天天追求的是什么,既然世界要用这种东西评判一个人了,为什么书中还要用这种东西去评判一个人呢。如果用一个房子去困住你的青春你的思想你愿意吗,我想我不愿意。这种话可能就像我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一样让人也不相信,但不妨碍我真的是这么想。看着很多人,我想可能生活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初心吧。你拥有不属于你学识的财富,财富反而会反噬于你。或许是因为我刚好幸运地踩在了互联网这个行业的顺风车上,如果我没有来杭州,如果我读完大学就得回家为生活挣扎,如果我没有这么多时间读书,这种想象想来就让人窒息。但我只是希望能把现在真实的想法写在这里,等我往后回头来看,能不忘初心。至少现在我已经有了不忘初心的底气。

  • 新民说
    小鲤鱼
    推荐

    从广东一所二本财经学校,窥探一群二本大学学生的成长、求学、就业经历。一个个人物的经历是那么真实又熟悉,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深远,个体的命运又与时代紧密相连。二本学校关注的重心不是学术思维的启迪,而是就业,一切为了就业。每个二本毕业的学生都能从这本书找到自己的影子吧。

  • 新民说
    不一样的天空
    推荐

    看完这本书有如下的思考和感受: 一个是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够拥有学习的机会,甚至现在能够独立的思考,有自己喜爱的工作,以及看书带给我精神上的充实,对于这些,我心存感激,也很珍惜有这样的机会,读书学习将我带入了另一个精神世界。 我的本科也是一个二本,而且和作者是一个学校,在这本书里的很多学生的遭遇也是我曾经的遭遇,比如高考前掉链子,生病,头疼,崩溃,甚至有不想读书的想法,本科期间也还伴随着高中学习给我带来的后遗症,睡眠障碍,心理问题,甚至想要休学的想法。很幸运的是我通过考研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这也让我比我的那些本科同学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尽管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受到第一学历的影响,但是我考研的学校还是让我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而喜欢的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生活也得以喘息的机会。而这一部分来源于幸运,一部分是自己的积极乐观,努力上进的结果。我感谢过去的自己,过去那么难,我挺过来啦。工作之后,我感觉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积极和努力啦,各个方面处在一个停滞的状态,而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看完了这本书,让我再次认清现实,理性思考自己的处境,对于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我心里有了答案。我不能停下来,短暂的休憩之后,我必须往前走。 在书本上提到一些农村的孩子或者家境不好的孩子,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或者人际关系方面没有那么得心应手,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和自卑,不愿意表现自己,不愿意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不愿意把自己放在中央让别人注视着,我反思了自己目前的状态,我在工作中总是想当一个小透明,不想领导关注我,只想自己默默努力,心里面总是美其名曰是沉下心来努力提升自己,而这里又有多少是为自己找的借口,我认识到我的心还不够开放,不应该让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生长环境成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我需要克服这些,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打开自己,勇敢一点,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不断的完善自己吗?

  • 新民说
    Cookie
    推荐

    二本农村学子能突破城乡藩篱吗? 黄灯老师笔中的二本学生,描绘的更多是考上二本院校的农村学生。如今这类群体身上往往充斥着较多标签,例如留守儿童、多子女家庭、敏感、迷茫、默默无闻、难以立足于大城市等等,但恰恰是这类群体,却代表了中国的绝大多数,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的未来。 黄灯老师也通过对身边学生的观察与不定期交流,无意之中完成了社会学田野调查,运用自己的文笔构建了中国广东省二本农村学生的图景,涉及到学校层次、城乡隔离、南北差异等主题。其身份也不仅仅是普通的高校老师,更多的则体现出一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的素养和担当。 而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因为自身的亲身经历,也倍感熟悉、认同和深思,想自己记录点自身的一些体会。 我自小在一线城市长大,不知贫困为何物,我在广州读初中和高中,每当有班主任询问班里是否有贫困生时,课堂基本会发出一阵阵哄笑声。 后来我在广州一所一本院校读大学之后,当上了班委,在核查班级同学提交的贫困生入库材料时,却惊讶地发现39人的班级里,居然有15人申请贫困生补助,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基本来自广东省的农村,但大多数人并不是很贫困,严格来讲班里没有人是支付不起上学费用的。 他们只是符合相关资质,能提供“贫困户”的证明材料,想节省家庭在他们教育上的支出,尽管这个生活补助每个月也只有600元。 这样的一个省钱思维让我意识到,我从小到大所接触的圈子,跟我本科所面对的圈子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因为我的初、高中同学,很多人一年换一部手机,高中就戴卡西欧电子手表,穿AJ球鞋的大有人在,这些同学也喜欢寒暑假出国旅行,如今出国读研究生的能占到班级的一半,但他们的家境基本也只是普通的城市中产家庭。 我们也能从这样的一个消费习惯看出,城里的孩子相比于农村的孩子,视野更广,接触面更宽,世界观更为宏大。同时,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就形成了很多兴趣爱好,例如户外运动、跑步、网球、游泳、摄影等等,而农村学生相比而言,在兴趣爱好方面较为单一,这就容易造成农村学生来到大城市读书后,会明显发现自身在多个方面由于不存在共同语言而无法完全融入本地圈子。而如今大城市的学校中,又开始逐渐普及少儿编程、烘焙、游泳、出国访学等课外班,以后城乡藩篱的差距,是否又会越拉越大? 不过,有的二本农村学生,适应能力非常强,同时非常地上进(但这种上进更多是金钱方面的上进,有家国情怀的非常少,至少我没见到),最终能顺利在一线城市里立足。 正如本书所提及的曾迎欢,从一位朴实的广东女孩,蜕变为十年后在广东拥有六套住房、一辆车、有存货、有理财产品、有股票和房租的二胎母亲。 我身边也有一位本科女同学,本科期间经常翘课外出做模特和主持,大三就能自给自足,毕业后已有十几万储蓄,现在则创业从事在线教育。 这样的女孩非常不简单,但可惜的是随着国家对一线城市的房价限制,以及短期内房价无法断崖式下跌,这样的机会不多了,市面上留给二本农村学生在一线城市实现阶层跨越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使有,也需要当事人拿出敢于赌博的高执行力。 而大多数人,正如黄灯老师所描绘的那样,默默无闻,从开学到毕业,甚至记不清名字。 但这类群体往往又是敏感的,有的会把别人不经意间的只言片语当成秀优越感,例如简单跟某南部省份的女生调侃句“广东以北都是北方”,对方就会生气地说:“是是是,瞧不起北方啊?看不起我们农村人?”。 我曾经也交往过二本院校的农村女生,但在交往过程中也让我倍感疲惫。有的真相不能说,即使是出于好意,因为怕伤害对方敏感的自尊心,有的不经意说了也会无缘无故让对方歇斯底里。外加消费习惯、生活观念、婚姻习俗的不同,让我们之间的不合适直接体现了深度的城乡差异,注定难有结果。 如果这样的群体敏感且又“上进”,注定会想当然地以为世界是围着他们转,以自己有限的三观和契合内在取向的观点去认识这个世界。 这样的群体需要引导,否则路会越走越窄,可遗憾的是,高校的老师之间,像黄灯老师这样愿意积极引导并给出适当建议的人,不多了。更多时候,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争取,将有限的学历效用最大化,或者努力抓住机会实现个人成长。 城乡藩篱仍然有机会被打破,但是我估计,当这类群体成了城里人,也可能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后代继续扎根于城市,甚至在后代择偶方面也讲究门当户对,最终与自己曾经在农村的亲友,渐行渐远了。 中国的二本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哪怕二本院校的孩子,还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二本院校的学生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 新民说
    羽蒙
    推荐

    就像作者说的,对农村孩子而言,经历过大一的兴奋期后,一旦认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后,往往会陷入长久的情绪低落期。应试教育下,高考就像是一道分界线,高考之前,我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分数,离开农村选择城区寄宿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进入奥赛班,从小的人生目标就是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考大学,高考之后,高度紧张的神经顷刻瓦解,也深深体会到残酷的现实是,对于农村的学生,不把高考当出路又能怎么办呢,作为山东的考生,校外租房,高三每晚凌晨1点才敢躺下睡觉,六点准时起床的生活,那股拼劲正源于内心的不甘心。 不久的将来,我也将会面对同样现实的问题,是选择安安稳稳的就业?考研?还是创业?可是真的选择去就业,去为别人打工工作,如果这样,念大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见识,眼界不同?可精神的慰藉终究无法弥补现实的差距,无论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时代在推着所有人不得不前行,去追逐名和利,不争,看淡,古老的儒佛道思想无法适应这个浮躁快节奏的时代。如何去权衡,从作者的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他们的故事里也感受到了现实的无奈和不得已,心里有恐慌也有对未来的胆怯,在多年后自己能否还能持有那份固执和不甘心?又是否会消磨完年少的意志,最后“泯然众人矣”,每天消磨在无意义的工作中,忍受领导的刁难,只为满足日常的经济来源,浑浑噩噩过完这一生呢?对年轻人的挤压,飙升的房价,日益贬值的文凭,工作机会的减少,城市的选择,一系列的问题都会接踵而至,无论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这些问题都会到来。如何应对未知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个时代,今后的道路和方向,是大学四年必须要找寻出来的答案!不能选择随波逐,要时刻保持清醒,自律! 加油!

  • 新民说
    金濳之與艸木同腐
    推荐

    一定有不少大学生会读到这本书,不知他们读完会作何感想? 就像书中所言,从高考中杀出重围的大学生一入校园就被告知就业压力云云,大学梦尙未来得及体验便被早早击破……这已经够残酷了,可作者不仅未能对他的学生的大学生活多做描摹,进而告诉学生,如何尽量排除外界干扰,追求真正的大学生活,利用好这四年,并想办法暂时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反而通过对自己学生的大学前及毕业后经历的详尽述说,为学生的焦虑提供了具体例证! 而更令人绝望的是,本书若隐若现呼之欲出的观点:如果家境不好,广州、深圳买不了自己的房子,回老家考公务员等才是最佳选择,不,唯一出路,留在大城市是没什么出路的,你的理想、坚持、辛劳,不会得到一丝的肯定和认同……可以说,这本书对房子和稳定的铁饭碗的慕恋,跃然纸上! 虽然这些都是社会实情,但作为一位高校教师,如果只是对这些社会现实进行确认,而不能超越现实,对一些残酷生活中的美好进行肯定,未免有些太市侩了……而这来自师长的肯定,虽对改变那些毕业学生穷愁潦倒的人生没有任何助益,但至少,或许会对读这本时迷茫、绝望、焦虑的大学生带来稍许安慰,而这点安慰,或足以支撑他们静下心来寻觅想象的大学生活! 以此,这本书简直是在帮这个社会强化大学生的焦虑,并进而摧毁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对梦想残存的朦胧的美好向往……虽然作者对应试教育、对大学教育、时代的功利性时有浮于表面矫揉造作的批判,但作者在不经意间所流露出的,更多的还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欲拒还迎地成了社会的帮凶,将大学那四面透风的象牙塔的急需修补的屋顶给揭了! 教育如保赤子,重要的是呵护那份珍贵的赤子之心,如果这点谈不上的话,便不足以为人师……虽然作者在工作中做了很大努力,看得出来要比很多大学老师更尽职尽责,但她的油腻,她的略显苟安,她的明显缺乏勇气,她的赤子之心放逸已久,让她想授业却做不到,只能停留在解惑的层面,而从这本书平庸的行文推想,解惑她也未必能做多好吧,虽然学历为中文博士!

  • 新民说
    星尘
    推荐

    第一本看不下去的书,本来未曾经历不予置评,但是勉强读到一半,始终觉得这本书充满了消极和压抑的气息,好像那里的学生,看似走向了不同的命运,都是一样消极的情绪,所有关于背景的描写都是相似,可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归根到底还是贫穷,我不否认存在着很多这样的现象,但还是发现这本书看不下去。因为内容都是相似的,连同他们的命运一样,我不知道这种重复和堆积有何意义,我所感受到的不是他们积极向上,努力追求理想,渴望改变生活,跨越阶层和角色,仅仅是以一个上帝视角在评判他们的家庭背景对他们人生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很抱歉,我没法再继续往下读了。我也只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上着普通的大学,我所感受到的生活,却全然并非如此,虽然我本身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对于这本书,我真的可能看不到太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如果真的关心和想研究这个群体,应该表达的是真实的他们,而不是作者眼中的他们,别人口中的他们,无论怎样上帝视角都不适合来讲述这些故事,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

  • 新民说
    李骥
    推荐

    尽管本书的内容是以广东财经学院为样本进行的分析,但其实作者观察的背后是我国经济近十几年的变迁,整体读下来非常好,也进一步印证了我之前的思考。 第一、这一切现象背后所隐含的都是经济发展的背景,书中的这种情况美国也同样存在,如《我们的孩子》《乡下人的悲歌》中也详尽的进行了陈述。可以明显看出的是,作者在05、06年教的学生毕业后的出路还是相对来说不错的,或者说大概率还是有机会的,但15年、16年再教的学生,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背后的核心逻辑就是经济增速放缓,机会也越来越少。未来也会如此,00后、10后面临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内卷也会越来越严重。80后这一代能够逆袭的概率还有,但到了00后就基本上没有任何可能了。 第二、家庭背景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学识、财富、素质,如果父母自己都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那么孩子成功与否只能凭运气,如果在十几年前还能赶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也许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但未来再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概率也越来越低,所以,对于我们80后的借鉴意义就是,尽可能多的给孩子留一些资产,80后这一代往前跃升一个阶层的概率远远大于20年后孩子向上跃升一个阶层的概率,何况美国日本的数据已经表明,80后这一代的孩子的平均收入大概率不会高过80后这一代。 所有以上的结论,背后都是经济因素,再往深层次讲就是人口结构问题。二本学生如果在10几年前毕业,还会有一些出路,还有能够“逆袭”的可能,但如果放到现在2020年后,就越来越难。 当然了,无论如何,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不应该仅仅是“具象”的知识,而应该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那么走入社会后依然是能够发展的很好,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所以,对于教育来说,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会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这两种能力,人的一生不会太差。

  • 新民说
    万物可解
    推荐

    这是一本在发展的大潮下描绘“最广大、平凡的青年”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书。 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创新成为口号。但持续时间太长的发展和创新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当代年轻人似乎很不幸福。究其根本是经济和科技带来的变革力量太大,物质世界发展太快,而社会观念、制度、文化、理论不能随之变化适应。 精神成果远落后于物质产品,人们精神空虚、危机,只能继续诉诸于物质,消费主义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速度远落后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根源的矛盾引发更广泛的社会矛盾。 结果就是,普通个体处于日益撕裂的状态——精神得不到享受,诉诸于物质消费,然而因为发展成果分配不均而经济单薄,进而求之于努力工作和学习,却得不到公平的发展机遇,前途渺茫。社会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问题,经济发展还在快马加鞭,齿轮太快,发热还来不及冷却还火上浇油,发展带来的问题来不及消化解决。从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不平衡即可见一斑。其实真正的发展应该是物质和精神、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协同发展。 变化就是搬迁,发展就是搬迁腾到更好地方,腾之后住得比腾之前好,但腾的过程可是累人的,刚腾完的适应阶段也不见得舒服。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便是自打一出生就在腾的一代,其幸福感可想而知。这样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子孙和长远利益,但应该说不利于当代人的幸福。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人们并不觉得多难过,反而现在的人觉得苦。 对于历史而言,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是短暂的特例,是极端的国运。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搬迁并不那么重要,安全感才是刚需,稳定感和闲适感才是心灵幸福之源。 从国家意志来说,发展是国际竞争中的不得不做出的应激反应,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尽管如此,真正的发展变革注定是由极少部分人、行业、地区来推动(注意不是推广)。在不加干涉的情况下,发展从来都是加剧社会分化,发展的红利从来都只属于少数人。 一线城市从来就不是给普通人安居乐业的,而是承当着更大的功能:一个国家革新、变化、创新、转型的重任和极点,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场,是社会改革进步的先发地,是能力、资源超群的人推动国家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人梦想的地方。 而普通个人需要的安全感、稳定感当然只能在三线城市以下寻找。实际上,三线以下的城市是国家的稳定底盘、社会成熟的沉淀区、人民生活的主体支撑,而安全感才是人生的刚需,而非成就感、梦想。 在三线城市找一个普通的职业,安稳度日,在没有拖累的原生家庭情况下,买房买车并不是难事,但很少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主动离开北上广深,因为意难平。 普通人不幸福是因为被发展(搬迁)的浪潮所席卷。原因如下:一是,发展的动静被发达的传媒传播过盛,变成热火朝天的全民狂欢,但发展终究不是谁都能伸一双筷子的大火锅,结果变成了全民焦虑;二是,这轮发展的时间长、强度大,变革对个体的观感影响极为明显,加上社会问题持续加剧,个体的老房子要么地基不牢要么噪音太大已经不宜居了,被迫参与搬迁;三是风口的猪真实存在,太多平庸的人纯因运气被裹挟进发展的潮流而分享红利,引起投机者们的蠢蠢欲动。

  • 新民说
    甜甜
    推荐

    中国每年3000万在校大学生中,90%在二本,三本及专科院校,10%在"985","211‘’及重点院校。‘’无前途和无钱途"的二本生,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前途未卜,甚至都不配拥有明媚的青春,每天拼命为增加就业砝码劳累奔波。现实残酷且戏谑,只留一条微小的细缝,透进一丝微光,"窄缝‘’终成‘’炼狱",那是破茧化蝶的唯一通道。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重生。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那么多童话,也没有那么多的逆袭。逆天改命,绝地逢生,只不过是普通人困境中的希冀,成功的珠峰并不会眷顾每一个人。

  • 新民说
    许青山
    推荐

    我的大学时代,教育目标指向的是为集体(祖国或社会)培养“人才”,而到我的学生,却变成了培养成为找到工作的就业主体,以温铁军老师的话,就是“把人变成资本化的一个要素”。 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以及手头拥有的那份根基不稳的合约,最大的意义,除了成为学校统计就业率的数据支撑,根本无法成为他们人生锚定牢固的桩基。漂泊不定,是一个群体的真实生存。 伴随培养目标变化的,是身份指认的区别:我的大学时代,哪怕只是一个中专生、专科生,也被视为“天之骄子”,对农村的孩子而言,考上大学常常被视为“跳龙门”,并被国家从人事关系上认定为“干部”;而对062111班的学生而言,进入广东F学院这样的二本院校,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精神上的荣耀感。 从进入校门开始,还没来得及感受高中老师曾描绘的美妙大学时光,就被辅导员告知就业的压力,他们毕业时,更多人拿到的只是一份“劳务派遣”。 可以说,刚刚卸下高考的重负,就崩上了找工作的弦,整个大学过程,不过教育产业化后被学校锻造为专业“流水线”上的一个规整产品,并被冠以“人力资源”的工具化表述。

  • 新民说
    william
    推荐

    2020·139《我的二本学生》黄灯 对这书的感觉有点复杂,感性的一面觉得写的好,甚至有点同频共振的感动; 再理性的回顾所讲的故事,起码在思考的点上,黄老师可以更客观或者拔高一些。 字里行间,看得出来黄老师是一个尽责,友爱的导师:这种幸运不是人人能有。 能作她门下弟子,受到出校门后的叮嘱关注,也算是书里点名和不点名的学生的人生暖色,值得铭记在心。 特别是对于房价重压下,在一线城市广州深圳打拼的学生,各自拼搏而又难以突破的故事,读来让人唏嘘,感同身受。黄老师若能化身,必然愿意做大榕树,或者母鸡妈妈一样的天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 也正因为她的心地善良却无能为力,才在书中对于学生们的离散,挫败,更是超越师生情谊,近似母爱。 二本院校,乡下生源,书里记录的真实案例,可以作标本而涵盖整一代人吗? 他们的故事,虽然个个不同,却都有一个面对变化潮流中,个人努力方向选择的老话题。以及何为成功?读书投资回报率与终身教育的话题。 黄老师始终纠结于几个点: 学生读完书而无法留在省城因为工作岗位稀缺; 工资跟不上房价的涨幅而无法在省城安家; 从经济利益获得来看,读完文秘本科谋职也就三五千的工资,初中毕业进厂普工却已五六千,明显文凭贬值。 时间拉长一点来看,每个世代都有各自的悲欢得失。 例如文革一代,上山下乡,返城知青,有任炮强,也有XXX; 能说他们没入常的就是失败者?有官职的就是铁帽子王吗? 或者说,不混成个XX总,XX长,就是这一代人的Loser了? 按我这个“流氓逻辑”推演:孙中山要是突然爬起来,别人不叫他总统,只认他是海龟,他不得再气背过去? 我的意思是说:不能拿买不买得起房,工资比蓝领高低来衡量新世代的年轻人的现在,更无法于此测定将来。 任某人做得到的,恰好是他那个时代的契机;黄老师博士毕业后龙洞教书,也是赶得正巧。 这也不是成功或不成功的范例,更无法/无需复制,每个时代有各自的悲欢得失。 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毕业生,怕也是除了中国之外,没有谁着急(或者能够)毕业三五年内就要买房结婚生娃的。 这就是我们对于年轻人成功的标准定义,出了偏差。 想不到,也没看到,常春藤大学里走出的学生,有几个是马上在纽约,东京买了房。 都在租房,都在奋斗,都是在熬。 如果要是有,建议J委查一查,年底赶业绩好使。 何为年轻人的成功呢?首先大学就已经是一个通才教育了,二本也好,985也好,文凭不和能力挂钩已经是全社会通识,又怎么能简单标一个价格:二本多少钱,重本多少钱?(恰恰现在筛选的条件,也只是这些,才貌似彰显公平) 为什么读完本科就不能进工厂?会写几行字就比拿扳手高贵? 这本书陷入了一个思维的悖论:明明只能通过透支精力,流下汗水,踏实付出,才能有所获得,从而改变命运;从中走来的父母一代(也包括母慈善良的黄老师),却不愿意子女重复过程,这么做虽然出乎关爱,却是最不合逻辑的选择。 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奔着考公务员去吧,语文数学也略了,直接上申论行测。

  • 新民说
    林中夕阳
    推荐

    压抑却又真实,对于大一的我却是提了醒,进入大学,环境确实和我想的不一样,我也迷茫过。但学校还是有着不一样的身影。学校的操场不管我多早去总能看到人,寒冷的早晨也有人趁着路灯背书。自习室的桌子上摆满了学长学姐们备考的书,初次去自习室,有一种回到高考前的感觉。图书馆的楼梯处总能听到读书声。好几次想颓废,去图书馆之后,又给拉了回来。 很幸运自己没有废掉,2021,一起加油啊。

  • 新民说
    Zhang xy
    推荐

    天赋一般,但不甘平凡。       人生应该怎么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量与选择。       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多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简单,但总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人总是要往高处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而不是浑浑噩噩,日渐堕落与沉沦。          想要什么就努力争取,有些事情交给时间。

  • 新民说
    Yoyo
    推荐

    作者是老师,换言之这辈子就是出校门又进校门,她能做到的,就是对话与记录。看到很多书友说作者没提出解决方案。这就太强人所难了。 生活里没那么多逆袭,逆袭的本质是耍流氓,一家三代贫穷指望读书就能逆转人生,这种妄念在85后之前还有可能。从85后开始到00后,时代发展速度放缓,时代的逆袭窗口在不断缩小,社会趋于稳定态,逆袭的胜算能有5%,就已经高的不得了了。大部分人是剩下失意的95%,摆正心态,放低预期。才是我们这代人能做的。 奋斗,吃苦,自律,上进,勤奋。这些品质在这个14亿人口大国,算不上什么稀有的品质,所以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了。80后90后很多独生子女,都是被寄予厚望,全家的小太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长大是机长和船长,而不是风里来雨里去的水手,或者点头哈腰的空乘。但是人才是等比例存在的,剩下的就只是人力。大清后宫那么多想要攀龙附凤的少女,但是大多数都埋在井里,甄嬛只有一个。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作者已经提到了,70后和90后,学历的难度系数和变现力,不可同日而语。那一代人是风干牛肉,这一代是注水猪肉。心有不甘也没办法,萝卜多而坑少。清北硕博去街道办和高中教书,何况二本的孩子。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世界。一定要放低预期,才能自洽。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