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琦琦
    推荐

    四大名著中最爱的就是三国。 魏蜀吴三国鼎立,最终被曹魏的司马炎统一了。 曹魏从220年曹丕称帝到265年曹奂下台一共45年。 西蜀刘备在221年称帝到263年刘禅投降42年。 江东孙权在222年称帝到280年孙浩投降共58年。 可谓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引用易中天老师的评论: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英武潇洒的周瑜,坚忍不拔的刘备,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也都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因为他们都想把分裂变成统一,把乱世变成治世,求得社会的和谐、天下的太平。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青山牧雪
    推荐

    小时候看了3遍,超喜欢的书,宏大而细腻,回味无穷,曹操、司马懿~深入人心,太棒了~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笨笨熊
    推荐

    每一遍读都有新的感悟。天道精微,命运无常,在人为,也在天时。一山更比一山高,长江后浪推前浪。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切忌自以为是。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ღึ᭄࿐七 九
    推荐

    分分事事无穷尽, 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 后人凭吊空牢骚。 天子仁德民心顺, 天子昏庸民必反, 将士仁德势气高, 将士残暴身必死, 功高盖主主必杀, 功成身退命可留, 心胸狭隘气必断, 输若不馁事可成, 胜若骄傲兵必败, 进不思退事难料, 杀人太多气必衰, 积德行善高人助, 不忠不义难成事, 忠孝两全美名扬, 宦官奸臣不可亲, 忍字头上一把刀, 运筹帷幄可升高。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耿超律师 | 盈科(银川)
    推荐

    三十八小时又三十八分,重读三国原著完毕。期间情绪起起伏伏,有叫好,有咒骂,有痴迷,有哀伤,但一步步读到最后,竟能归于平静。非情愫不在,而是在历史的幻灯片中渐渐沉淀,洗去了善恶的标签,只剩单纯的敬畏。评三国的人太多,以三国志评演义的也不在少,这里只说说自己重读时对许多人产生的种种新认识,绝非定性,只为分享。 【刘备】初读三国时,大约在高中,那时对刘备的印象就是史书里吕布的那句“大耳儿,最叵信!”。面对走哪里都哭哭啼啼,给什么都半推半就,打不过就匹马狂奔的刘备,热血青年只怕都是觉得满心厌恶。 此番重读三国时,已是迈入工作岗位后了。不知是读什么书产生的影响,自己脑子里蹦出过一句“历史绝非蠢人所造”后,就深信不疑。在此基础上,回看刘备,发觉过去那种认为他“哭出个天下”的理解太过简单了。刘备能引得关张赵等人死心塌地卖命,能使得天下人都喜欢他的仁义,这绝不是靠哭靠作秀能做到的。另一方面,当我自己在生活中负能量爆棚的时候,突然安静下来代入一下刘备的生活,就会发现,如果三国的开局对孙权是简单模式(有地有人),对曹操是中等模式(有钱有人),对刘备就是地狱难度(一无所有)了。更甚的是,就这么点有生力量,还数次团灭,只剩自己一人。这样的境遇,换成你我,扪心自问,真的还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吗?期间有书友评述说“年龄越大越服刘备”,对此我深有感受。至于晚年伐吴,深感心痛,但细想一下,不伐吴也就不是刘备了。如果前面所有的仁义道德都是作秀,如果孤立关羽拒绝施救都是阴谋,那这时又何苦强力而为呢?臣下们给的各种理由足够应付天下舆论了。可见,他所宣扬的东西,他是打心底里相信的,而也只有这样的东西,才是具有感召力的。只不过现代人理解不了这种不以利来解释的事情,所以一切都是阴谋,一切都是手腕。 【刘表】过去一直将景升看作待宰的肥羊,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印象。但此次重读,发现此人首先是一能臣(荆襄九郡在刘表的建设下无论从农业上还是文化上都是当时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中心),其次又是一聪明人(在刘备驿馆墙上发现反诗,能在盛怒时自省发现刘备并无作诗习惯)。虽然最后在外戚的影响下没有处理好身后事,但并不能否认此人的行政能力。唯一不足的,可能只是乱世中必须具备的野心吧。 【关羽】说到二爷,脑中不由自主的有很多词往外蹦:面若重枣、美髯公、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等等。初读时的印象是,二爷性格不好,后期太过激进断送了蜀国的好局面。但重读之后,觉得二爷的“缺点”,其实也正是他的魅力和个人特点所在。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这种战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若非吴国背盟,曹魏结局或许真的未可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二爷有缺陷,但更是传奇。 【吴国】初读时,对吴国没什么印象,只记得孙坚在联合军中表现抢眼,孙策和太史慈在神亭岭酣畅单挑。此番重读,更是如此。孙坚孙策勇烈过人,打下了东吴的江山,然而从孙权开始,主上无主见,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认识,只是在被时势推着走,周围有贤臣时“如之奈何”还能管用(前提是要问对人),更多时候总是被馊主意带跑偏。孙策都说了外事不决问周瑜,可每次都是问张昭,结果张子布每次出得都是绑人家小(让孙尚香带着阿斗回来)或者自绑家小(让诸葛瑾假装被绑),曹魏来了赶紧抱大腿,根本没有战略眼光,只看重一城一池一朝一夕。整个吴国,只有鲁肃看得清楚,可惜鲁肃周瑜吕蒙这样的超级大都督死一个少一个。后期多次配合蜀国伐魏,结果每次连家门都没出去就回来了,诸葛亮和姜维也是心里苦啊。 【关兴、张苞】以前读三国,感觉有种很强的“名将崇拜”情节,眼里只有关张赵马这样的万人敌,似乎除此之外都是渣渣。但此番重读,将自己带入到国家发展中去看,深觉能人牛人忠勇之人层出不穷。关兴张苞一出场,就互相不顺眼,结果被玄德“指命为兄”;再后来的用兵中,二人互相救应,多次立功,成为丞相的得力助手,蜀国将领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赵云不服老而身陷重围时,恍惚间看到丈八蛇矛与青龙偃月刀大杀四方时,不禁为时过境迁而悲,却也为后继有人而喜。只可惜,两位将军都是短寿,不能为蜀汉多出一些力了。 【廖化、傅佥】和上面两位一样,在第一遍看可能都是直接略过的人,但重读时发现都是人物。廖化在后期的北伐中多次立功,其追砍仲达那段简直就是马超当年吓得曹操割须弃袍的翻版。至于傅佥,是姜维发掘的人才,初次亮相,生夹一将,面打一将,一合之内立毙二将,简直是小霸王孙策的翻版!只可惜,队友不给力,最后皆独木难支,战死沙场! 【姜维、夏侯霸】 这两个魏国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统领蜀国大军的搭档,确实挺奇妙。先说夏侯霸,自从父辈们去世后,夏侯氏就没出过什么新人。而妙才之子夏侯霸在被司马氏所逼投蜀后,其每次与姜维分析战情,都是思路清晰;每次作战,也都奋力当先。这种人,在降将中可真的不多见。在蜀汉后继无人时,看着这一对搭档的表现,在一段时间里有让人重燃了希望。只可惜,最后竟简简单单的被射死了。 再说姜维,刚遇邓艾时,五色兵马充人数的计策立刻就被邓艾识破了,还被嘲笑是无能之辈;再后来的战斗中,能和邓艾打个互有胜负了;再到后来斗阵法时,已经能完全碾压对手了,甚至杀的邓艾弃马混入士兵而逃。姜维之于邓艾,颇似孔明之于仲达:初逢惨败,复战相持,再遇有胜--一开始甚至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但却在一次次战斗中快速成长。更为难得的是,姜维不仅有智,武亦不虚。匹马单弓,闪身躲开郭淮箭矢,同时一把抓住,反射一箭爆头!这种武艺,真看的人热血沸腾!更难得的是,姜维的身上除了忠勇,还有担当--在剑阁上,那一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真乃荡气回肠之声!然而,都记着诸葛亮北伐不易,鞠躬尽瘁,却往往忘记了伯约也是人,也会老。不经意间,竟已达五十九岁高龄。结合年龄再来看,不禁鼻头一酸,深感其艰难。看到最后,姜维心疾发作连手刃敌兵都不行时,真的很心塞。蜀汉有这样的顶梁柱,真的是刘氏的福分啊! 至于朝代更迭,再读之时能更加平和的去看待了,如司马氏这样的篡权,也能更多的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其境遇与想法了。 再读三国,最大的感触就是能理解更多的人了,也能更大程度的理解自己了。其实三国有时就如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读出什么样的形象。 所谓分分合合,似乎无非人的权名利之心在作祟。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而,总有那么一少部分人,是不能用名利所吸引的,而历史往往又是少数人创造的。所以,我看的三国,没有什么阴谋论,有的只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怀着不同志向的人,不断变化发展的人。正是这些人,交织出了一段精彩的故事,让我们心潮澎拜又扼腕叹息。抛弃上帝视角,放下阴谋论,将自己代入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或许,您也能收获更多的感悟。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说读完三国的感受,那就是:生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国度,真的是一件幸事。 闲暇之余,有感而发。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寒泉子
    推荐

    经典就是经典,值得反复的读,读三国不仅读的是故事情节,更要思考三国里面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哲理,历史教训,融汇贯通,为我所用。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 Faye
    推荐

    《替曹操翻案》中,郭沫若认为:“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应该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称为民族英雄。”毛泽东也曾为曹操做过较为客观的评价,他经常劝人不要相信小说演义里上对曹操形象的描写。 曹操无疑是被罗贯中丑化了,杀了吕伯奢一家后,居然还能说:宁可我辜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有机会辜负我。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杀人如麻,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反面形象。罗贯中更是不断的描写曹操这个人有多么的多疑,比如故意杀掉叫自己起床的小妾和士兵,杀掉了真心想为自己治病的华佗。 可是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曹操可不是这样一个不讲理的人,他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文学家。古往今来,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曹操是一个枭雄,而非是一个坏人。而且有许多事,也并不是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比如在最初的时候,小说中描写曹操是挟持皇帝,号令诸侯,俨然一副篡权的奸臣模样。然而实际上,曹操最初的做官的时候,不惧权贵,敢于直言,是难得一见的好官。 而在汉朝衰败之后,曹操更是不得已才建立自己的政权,为此还发出感叹,如果我不独掌大权,恐怕不知道这个权利要分成几份,有几个人来掌管。而一旦权利分散,诸侯割据,那么就势必会为了争权夺利而不断的发生战争,导致战火连连,人民百姓受到迫害。曹操的这一做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威慑了其他诸侯,让人民获得了安定。 翦伯赞在《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里说:”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中少有的杰出人物。 曹操真应该称得上是一位英雄人物。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博学而笃志🌻🌞
    推荐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小时候看过电视剧,现在对于许多情节已经变得很模糊了。单从故事情节来看,三国的绝妙之处在斗智,天斗地斗人斗,简直精彩绝伦。而从历史来看,读来感触良多,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三国是一部战争史,朝代更替,弱肉强食,适者生存;魏国始终是实力更强大,再加上蜀国无明主,孙吴无强将,他们被晋国兼并实乃天下大势。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自然有人弃主求荣,也有人宁死不屈。另外,实在觉得这里面各个人物的心理很值得细细研究,作者的用词及描写细节非常到位。这么热血的一部名著,值得再读。 l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不二心的肉多多
    推荐

    诸葛亮对风说:风啊,你向西刮~ 风说:你才像西瓜!ᕙ(`▿´)ᕗ 诸葛亮又说:风啊,你向南刮~ 风说:你才像南瓜!o(´^`)o 诸葛亮又²说:风啊,你向东刮~ 风说:你才像冬瓜!(╬◣д◢) —— 风不瓜,三国完! 嘻~ 也就听了100多个小时叭,预计会更多,无穷多,多多的多!不习惯听书,所有书都是读的,这是唯一一本在听的书,因为随便拿出一段,我都知道讲的是啥,加之李庆丰老师又讲的很有意思,一不小心就听完啦~ 我是酷爱三国的,从动漫到电视剧再到漫画到白话小说到听说书,我全都追了不止一个遍,还会继续追下去的! 最最爱我的赵将军,其次便是诸葛吧!贼帅!最讨厌刘备੭ ᐕ)੭*⁾⁾  emmm还有,我最爱看『诸葛亮舌战群儒到关羽死』之间的三国,关羽死之后的三国我都很少看,太乏味了~ 没话说了…overrrrrr[爱心]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何泽莹
    推荐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就着刘禹锡的诗,三国终究归晋。 三国自黄巾起义起,到司马家族建立晋朝终,近百余年的历史,在罗贯中的笔下洋洋洒洒铺陈开来。也就是这短短百余年,在人们心中,始终难以落下帷幕,它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光芒闪烁的瞬间。那珍珠般闪着光的,正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写下这句话时,便想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英雄一生的曹孟德,想起了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想起了桃园三结义薄云天的刘关张,想起了心系汉室殚精竭虑的荀彧,单骑救主忠贞不二的赵子龙,九出汉中一生坚守的姜伯约,还有徐庶陈宫台的坚持,周瑜许褚马超张辽的忠义… 人说老不读三国,或许就是怕英雄迟暮,空余恨,多遗憾吧! 遗憾虽多,好书却值得一读再读,时时读。 正如开篇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抱璞
    推荐

    算来是第四遍全本读三国,这次重新“遨游”了三国世界,在这里,可以看到义薄云天,也可以看到刻薄寡恩;可以看到仁德仁心,也可以看到屠戮无情;可以看到真诚忠直,也可以看到虚伪狡诈;可以看到德才兼备,也可以看到无勇无谋;可以看到礼贤下士,也可以看到策士无用;可以看到一心为主,也可以看到瞬间反叛;可以看到志在必得,也可以看到无力回天;可以看到铁骨铮铮力战到死,也可以看到膝盖软弱瞬间滑跪;可以看到希望渺茫匡护汉室,也可以看到篡权狂笑灭族不情;可以看到三顾茅庐六出祁山,也可以看到孤注一掷九伐中原;可以看到桃园结义古城相会,也可以看到兵伐东吴誓不回头;可以看到谋略无双肝胆相照,也可以看到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小海
    推荐

    都说男不读红楼,女不看三国。忘记是小学还是初中,老爸买来一本三国,那时正值有字必看对字如饥似渴的年纪,也曾翻过这本书,谁知竟宁愿躲在瓜棚翻字典也再不愿读下去。年少不懂英雄梦,嘿嘿。今天突然想试着读三国了……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清单
    推荐

    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不是三国的知识,却是看后话让我对诗词有了极大的兴趣,所谓诗词兴趣它不似初高中的应试,大学诗词鉴赏选修的加学分,而是自发主动的渴望提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昨天央视十套的中国诗词大会看的是津津有味(之前对这种节目不太感冒)。前天看综艺节目《非常传奇》,付笛声一家拜师学变戏法那一期,台下老师点评变戏法文化就用到三国演义里“左慈幻术戏曹操”的典故,昨天看中国诗词大会也有题是让从诗中描述猜出三国人物,就算现在玩个网游手游都有三国的原型角色,所以不懂点三国是不行滴。三国演义这本书离我们的生活真的很近,我看完后好多想不明白的事情想通了,远的不说,现在风靡大小中学生腾讯手游王者农药,里边有个战士英雄(独眼)夏侯惇对吧!!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是三国哪位英雄射瞎他的一只眼吗??射完后英雄为何又将黑手伸向惇弟夏侯渊呢??[勾引][勾引]――――――还有为什么不射屁股不射脸非射眼呢呢?是英雄有什么特殊癖好吗吗?是仇射、情射还是对射呢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呢?欢迎大家接着看关东野客的‘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夏侯渊后面→→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不可能!![微笑]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一刀
    推荐

    一、赤壁之战关羽为何私放曹操?诸葛亮导演好戏一箭三雕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孙刘联军扭转败局的一个关键点。曹操自从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以来,兵精将广,势如破竹,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三国英雄,曹操的功绩首屈一指,讨伐董卓,剿灭黄巾军,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天下诸侯,莫敢争锋。只剩下孙刘两家,余者在曹军的征讨下都如秋风扫落叶。 如曹操所言,如果国家没有我,正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汉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却没有酿成春秋战国时期长时间军阀混战,诸侯割据的局面,帝国基本上维持统一,曹操功不可没。 对于曹操的评价,乱世之奸雄不一定,治世之能臣却很中肯。汉朝末年,三国初期,要维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统一,曹操不可或缺,绝对不能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多次命悬一线,却又总是能够化险为夷的原因。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之前,刘备被曹操追赶得如丧家之犬,无处容身。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好不容易在江夏站住脚,还是刘琦的势力范围,此时如果不尽快找到一个强大的外援,不出三个月刘备就会被曹操消灭。江夏紧挨着孙权的江东势力范围,曹操追着刘备打一直打到孙权的家门口,孙权感到压力很大。如果对于刘备挨打坐视不理,今天刘备挨打的局面,就是明天孙权挨打的局面,唇亡齿寒,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三方势力中处于较弱的两方必然会联合起来对付较强的另一方。 诸葛亮与鲁肃一拍即合,刘备和孙权也觉得必须联手对付曹操。孙刘两家联兵抗曹的统一战线就此形成,而且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无论对于刘备还是对于孙权,赤壁之战只能胜利不可失败,存亡在此一搏。在东吴大将周瑜的统领下,孙刘联兵周密部署,万无一失。周瑜还利用蒋干和曹操玩起了早期间谍战,曹操作为腹黑派的开山鼻祖,精通权谋之术,居然在双方虚虚实实的间谍战中输给了周瑜,斩杀了自己方面的水军统帅人才不说,还被庞统坑了个铁索连环,最终被假投降的黄盖一把大火,断送了曹操南征东吴的全部希望。 曹操从未输得像赤壁之战一样彻底,孙刘联军的胜利,也基本奠定了后期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 深挖陷阱待虎豹,准备香饵钓鳌鱼,且看孙刘两家如何调兵遣将。周瑜召集诸将听令,首先教甘宁直取乌林地面,截断曹操粮草,第二吩咐太史慈直奔黄州地界,截断曹操接应兵马,第三让吕蒙去乌林接应甘宁,第四唤凌统率兵前往彝陵牵制曹兵,第五又让董袭领兵三千直取汉阳,第六则让潘璋接应董袭。六路兵马分兵自去,周瑜坐镇中军,黄盖则率火船正面突破曹军战线,韩当、周泰、蒋钦、陈武四个人率战船接应。 刘备这边,因为兵微将寡,就寒碜得多。诸葛亮与刘备、刘琦升帐,军师诸葛亮调遣兵马,派遣赵云领兵三千前往乌林小路截杀曹军,又让张飞领兵三千截断彝陵小路,在葫芦口埋伏,糜竺、糜芳、刘封三人领战船前往三江口为吴兵助阵。刘备屯兵樊口,刘琦则退守武昌,单单把力敌万人的上将关羽晾在那里。 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气氛显得很尴尬,当然这是诸葛亮一贯的套路。关羽终于忍不住了:大家都有了安排,为什么今日上阵杀敌,就没有我的份?诸葛亮卖个关子:本来有个关隘要你去把守,又有些违碍,总觉得派你去不合适。 这个关隘就是华容道。诸葛亮料定曹操战败之后,必然要从华容道退回许昌。于是派遣关羽埋伏在此,截杀曹操。关羽立下军令状,领命欣然前往。刘备表示很担心:吾弟义气深重,如果曹操走华容道,恐怕会被他放了。果不其然,关羽放走了曹操。这,正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 当初曹操攻打刘备,占领徐州,刘备走投无路投了袁绍。关羽无可依托,在张辽的劝说下情非得已投降曹操。为了笼络关羽,曹操费了不少心思,金钱美女送了不少,亲赐锦袍不说,连吕布的坐骑赤兔马也送给了关羽,加官进爵,封为汉寿亭侯,可惜还是留不住关羽的心,关羽听闻刘备在河北,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而去。 虽然关羽斩颜良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了曹操的知遇之恩,但是曹操默许关羽活着离开,各为其主,一定程度上来讲,关羽还是欠了曹操一个天大的人情。关羽虽然骄傲自恃,但为人忠义仁厚,曹操率领不到百人的败军退走华容道,关羽终于还是于心不忍,挥手放行,曹操得以逃过一劫。 诸葛亮安排关羽截杀曹操又放了曹操,是成全关羽的仁义美名。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不是关羽据守华容道,最后结果会怎样? 换做赵云据守华容道,曹操一定会被生擒。刘备不能单方面放了曹操,也不能单方面杀了曹操,因为旁边还站着一个孙权,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孙刘两家以曹操作为筹码与曹魏政权讨价还价,激起更大的矛盾。曹魏和东吴都有长期稳定的根据地,相对而言不会产生太大的动荡,刘备则不同,他将失去进取西川作为根据地的机会,很可能在新的博弈中被曹魏或孙吴一方彻底消灭。 擒曹操所导致的局面将对刘备最不利,杀曹操所导致的结果也一样。 换做张飞或者其他部将据守华容道,曹操很可能会被杀死。曹操一死,天下必然大乱,但是作为势力最强的曹魏和孙吴,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刘备杀曹操,曹魏政权的后继者必然兴兵报仇,如果孙权坐视不理,刘备再次面临被消灭的危险,最大的赢家,将是坐收渔利的孙权。没有根据地,杀了曹操就是失去了博弈的主动权。 对刘备而言,杀曹操一人是引火烧身,有百害而无一利。相反,不杀曹操,则可以借曹魏牵制孙吴,在曹魏和孙吴相持的过程中逮住机会,进取西川作为根据地,如此则三分天下可成,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制定的三分天下的谋略就是如此。局势的发展,刘备的确在赤壁之战后摆脱了曹操的威胁,在曹操和孙权相持不下的情况下迅速西进,拿下巴蜀和汉中之地,成长为与曹魏政权、东吴政权相抗衡的巴蜀政权。 诸葛亮和刘备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还要派他据守华容道,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在作战策略上不得不放走曹操,而且还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不引起东吴的怀疑还能放走曹操,关羽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关羽放走曹操情有可原,其次关羽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东吴不敢贸然兴师问罪。 关羽私放曹操,看似简单,其实隐藏着魏蜀吴三家在战略博弈上的微妙关系。诸葛亮和刘备不说破这个战略意图,其中还还隐藏了诸葛亮的借机收伏关羽的一点私心。要知道关羽素来心高气傲,不太服从军师调遣,关羽立下军令状而不能成功截杀关羽,自然就被诸葛亮捏住了把柄。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赢得很漂亮。论功行赏,张飞赵云等人各有功劳,只有关羽一无所获。诸葛亮假意要治关羽有违军令之罪,最后在刘备和众将士的劝告下不了了之。但是关羽心里,其实已经对比自己年轻的军师诸葛亮心服口服。关羽华容道私放曹操,自始至终,都是诸葛亮导演给东吴孙权周瑜等人看的一出戏而已。而且,是一出一箭三雕的好戏。 声明:原创作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奇怪的他
    推荐

    第三遍读《三国演义》了,这一次与三年前读完的体验打大不相同。三年前最期待的还是那些经典场景,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赵子龙陷阵救阿斗还有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等等,享受的是武将之勇和文将之智。三年后看到更多的是许褚怒杀狂妄自大的许攸,曹植说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时曹丕的痛哭流涕,唯唯诺诺了大半辈子而晚年得势后的刘备不听忠言导致夷陵之败,杨修自以为是揣度领导意思导致杀身之祸。这次读享受的是能俯瞰人性的变化过程及人与人关系的变化过程。     作为看客,可能会在刘备夷陵之败时扼腕叹息:为什么听了一辈子诸葛亮的,到最后却不听了呢?如果没有这次大败,元气未伤,趁司马懿没有出山,兵出祁山先平长安再平洛阳,中原可定而后东吴自然俯首称臣,刘备就会是第二个刘邦。要不是这次大败好不容易存下来的厉害武将死伤大半,之后诸葛亮不会如此拮据,在魏吴猛将如云时任命廖化为大将。可惜没有如果,光是扼腕叹息没有用,探究其中真正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诸葛亮当军师以来,死心塌地听命于他的肯定不少,子龙就是其中一位。当一个人权力到达顶峰时,就会害怕旁人的威胁,古往今来的创世帝王都是如此:坏一点的,狡兔死,走狗烹;好一点的,杯酒释兵权。所以刘备成了帝王,不是不听诸葛亮的,而是觉得自己贵为一国之君,却凡事都要听你的,我的地位何在?你诸葛亮是君王还是我是君王?当年如鱼似水的君臣之情已不复存在。当然,关张兄弟的枉死也是导火索,我相信刘备心中这点良知还是有的,不想意最坏的恶意来揣度他的心理。     诸如此类的感悟太多太多,以上只举一例,真的是阅历越丰富,看三国的感悟就会越多。老不读三国是有道理的,当你到了那个年纪,再看这些尔虞我诈,阴谋阳谋,未免不会感叹人性的扭曲,无法再感受世间的美好。     魏吞汉,晋吞魏,而后八王之乱。历史就像是那滚滚长江水,周而复始,朝代更替不过是换了个壳子继续这个轮回。可怜的是这轮回中的人儿,为了各自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可惜青山依然在,浪花最终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不以成败论英雄。刘备算失败了吗?曹操算成功了吗?都没有。可他们都是可爱的人儿,不是脸谱化的人物,希望所有读者能看到的不光是征战杀伐,而是这些性格丰满的人儿内心的挣扎。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