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赵祥亦
    推荐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 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 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 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 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貌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 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 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 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推荐

    三国乱世,刘备仁德近乎伪,诸葛多智近乎妖,后世人看前朝史,难免有小人揣度之心,到底忠勇仁信之人世上稀有,世人也难免会觉得三国乱世只能付诸笑谈,我倒觉得,古人之仁德智勇并非虚妄,只是古今相隔甚远,人心亦已不古耳!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科比永远的神
    推荐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终是李白醉了酒,你是孤独也是愁 终是荆轲刺了秦,一代帝王一代臣 终是帝王忘了伤,也是难过也是痛 终是孟姿流下泪,才知悲伤也是情 终是人海太拥挤,梦醒时分再无你 终是项羽斩了缘,你是依偎也是缘 终是妲已迷了王,你是爱情也是劫 终是关羽失荆州,你是仁义也是忠 终是后羿断了箭,此生注定难相恋 终是韩信放下枪,你是宿命也是光 终是宫本断了刀,不问曾经忆沧桑 终是大乔沉了海,你是梦境也是水 终是白浅忘了情,你是墨轩也不行 终是红颜白了发,你是长恨也是欢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 星星
    推荐

    小时候看的是纸质版,一章接一章看得引人入胜,现在再看电子版,很多内容已经不完全记得,只是边看易中天品三国,一边把比较经典的故事重温了一遍。三国最好看的就是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涌现出许多人物,他们有血性,有智谋,小时候很喜欢看这种斗智斗勇的过程,也喜欢罗贯中每回合留有悬念,下回合用计谋峰回路转的表达方式。并且每个人物都性格迥异,各领风骚。记得那个时候书里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他所以希望让天下一统的是刘备,虽然我并不喜欢刘备,但看到他既得卧龙,又得凤雏的时候,还是希望他有大作为的。结果凤雏出场没多久就殒了,接下来刘备集团丢了荆州,走下坡路,一直看到诸葛亮去世,太悲情了,剩下的就再也没仔细看了。现在看书没有那么多"是非总关情",只是用比较理性的心态看完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了解了曹操,袁绍,荀彧,郭嘉,孙权,刘备等更多人物之后,对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走向不同的结局有了新的看法。"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除了马克思的科学历史观看待三国这段最终必将由司马家族代表的士人阶级实现一统的历史之外,用人物性格也能与人物的结局统一起来。袁绍优柔寡断,多谋少决,不会用人,注定官渡之战败给用人识人善用奇谋的曹操;关羽虽也是一代英雄人物,忠义高尚有智谋,但他高傲任性,以至于被吕蒙和陆逊的糖衣炮弹所蒙蔽丢了荆州,铸成诸葛亮的隆中对再无可能实现的局面,也成了夷陵之战刘备败以至于蜀国从此衰落的伏笔。 三国演义的故事描写很精彩,但添加了罗贯中作为小说家的个人感情色彩,很多事不符合史实。看得进兵书的话,当作小说来读一读还是很不错的。学习里面人物的长处,规避他们的短处。同时想想,诸葛亮二十六岁才出山,之前都在隆中韬光养晦,郭嘉二十一岁离开袁绍后闲赋六年二十七岁也才辅佐曹操,而刘备一直颠簸流离寄人篱下一事无成,四十六岁才遇到诸葛亮才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所以我们也还风华正茂,虽然碌碌无为。也应该发奋图强,又何必感叹韶华易逝,自怨自艾呢?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淡然的风
    推荐

    大浪淘尽多少英雄 岁月淹没多少智谋 得失成败随风穿越 化为故事万古传扬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多次拒绝王冰冰
    推荐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三国…真的很赞啊👍👍 一时不知道该说啥,总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多多读史书 吧!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感悟
    推荐

    中国四大刺客——专诸、要离、聂政、荆柯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 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轲 荆轲(?~公元前227年),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随之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与田光密谋,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于期之头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于期,荆轲只好私见樊于期,告以实情,樊于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于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现,刺秦王不中,被杀。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泽山
    推荐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曹操的理想不过是冬夏读书,春秋骑射,在大汉当个征西将军就知足了。然而朝政黑暗,奸佞弄权,继而天下大乱,群雄纷争,为安天下,或是不甘寂寞,曹操在乡里招募部曲,割据一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渐次削平北方群雄。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固一世之雄也,然而在赤壁一战,折戟沉沙,终未一统天下,难免遗恨。他文韬武略,求贤若渴,豪迈恢宏,毕竟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贩履织席小儿,半辈子流离于诸侯之间,寄人篱下,惶惶乎如丧家之犬。然而他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雄心壮志始终未改,满腔热忱从未冷却,礼贤下士,重情重义,与关张情同手足,三顾诸葛于茅庐,大敌压境也要携民渡江,善于识人用人,率庞统、法正、赵云、黄忠、魏延诸谋士武将打荆州、攻益州、收汉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紫髯碧眼,天生异象,继父兄余烈,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孙权真正做到了。不管曹操几次三番举大军南下,还是刘备几乎倾全国之力东征,他都能很好地审时度势,集思广益,调兵遣将,屡屡使江东化险为夷。亲射虎,看孙郎。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躬耕隆中的诸葛亮不过想做一隐士,怎奈刘豫州用情至深,几度相邀,这才出山投身匡扶汉室的大业中。倘若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能够一直执行,关二爷不大意失荆州,蜀先主不意气用事征吴,或许隆中之策便可实现。然而历史不容假设,遗憾才是常态,直到白帝托孤,大汉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汉末三国历史大舞台上,贤君明主、智士名将悉数登场,斗智斗勇,纵横捭阖,至情至性,或仁或义,以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光芒,真可谓热闹非凡,精彩纷呈。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九月菊
    推荐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看了两遍《三国演义》了,还是没看出门道^O^  书友红楼客的书评写得真好!借用在此,以便加深理解^O^ 三国演义讲什么,各有各的看法,大同小异。吾之拙见:三国演义就是在讲“势”,势分大小。汉代末年,刘家势尽,朝政无纲,礼崩乐坏,民不聊生,这是大势,一个王朝走到了自己的尽头,需要有人重振她或者取代她。黄巾起义,张氏兄弟揭竿而起,董卓袁绍曹操孙权刘备随后而起,各有各有算盘,割据地盘,就中而治,各个大佬和他手下的谋臣,运筹帷幄,这是小势。大势是汉末几个皇帝昏庸无道百年导致的,小势也是群雄及其手下的谋士酝酿的。每一种势都代表一个环境,曹操的势属诡,刘备的势属仁,孙权的势属亲。 后人多笑刘禅乐不思蜀,大家都忘了当初刘备娶到美娇娘孙尚香的时候也是乐不思蜀,如果不是诸葛亮的锦囊,赵云的忠义,刘备会被一直困在东吴的温柔乡里。不是刘禅不中用,是刘禅失了势,身边缺少像诸葛亮关羽张飞这样的豪杰,虽有一个姜维,但跟诸葛亮比起来还是差远了,刘禅虽然是个皇二代,但是跟刘备的人缘比起来差远了,创业难守业更难! 最近在手机上看《三国演义》的同时,还在看英国文豪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面有些观点和三国演义相互印证,劳伦斯借男主之口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贫民窟的孩子把他从出生就送到爵士之家,他长大后就会成为爵士,把爵士之子送到贫民窟养大,他长大后就会变成酒鬼。虽然底层会有一些人才,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势跨越阶层,但他不能让他身边的人都和他一样,他只会和他原来的阶层越来越远。 东汉末年,礼制崩坏,君不君臣不臣,按说应该是一个个人非常自由的年代。但是故事里的豪杰,在造势的同时,也都被势所逼迫着。诸葛亮本一布衣,奈何刘备三顾茅庐问天下计,刘备重礼诸葛亮的同时,也不是用礼逼诸葛亮出山吗?如果说曹操善用人性中的恶,那刘备就是善用人性中的善,用的好都能成事,成的事大不大、久不久,就看天意了。 后来的三国归晋,也是司马家被势所逼,如果司马家不牢牢把握住政权,他们家一定被满门抄斩,曹爽早就想这么干了,奈何心有余智不足罢了,给曹爽一个诸葛亮,司马懿得死几回! 中华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影响,总的来说,我觉得三国演义首推的是道家隐士思想,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者得天下,逆之者势天下,且看刘备不听诸葛亮之言,倾一国之兵伐吴,大伤蜀国元气,如果先顺应天势伐魏,三国尽归蜀矣。 个人拙见,见笑于大家,最后再读一遍《临江仙》,以示感慨。 《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感谢书友红楼客!^O^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昨日宝物🍒
    推荐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大概就是人在少年的时候血气方刚,冲动易怒,看完《水浒传》以后可能会受到它的影响做出很多错事;到了老年时期,人的心胸应该豁达恬淡,生活无忧无虑,《三国演义》中谋略比较多,老年人读完以后可能会变得心胸狭窄,抑郁不堪。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俊杰
    推荐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 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 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 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 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貌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 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 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 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CGH
    推荐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哪啊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在路上
    推荐

    《三国演义》这部书故事太精彩,其中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老少喜欢。小时候,读小人书,成年后,看电视剧、听评书,现在再次捧读它,仍然感慨万千。在微读上,这本书是我读得最慢,耗时最多的一本,许多想法还没来得及整理,总觉得时光太匆匆。自知才疏学浅,这样的巨著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有些想法和感悟还是想一吐为快。不过,需要有时间静下心来作一下梳理,怎奈闹铃响起:该上班了……匆忙关闭微读,走在上班的路上,哼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廖薇瑶
    推荐

    “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前半句我不清楚,因为没看过水浒传,后半句确实是有一些道理的,前三分之二写的是刘备从白手起家到三国鼎立,这一段是如何的风光,如何的热血,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乃至攻占益州,智取汉中,直到关羽水淹七军达到了顶峰,让魏国人闻风丧胆,可是物极必反,随后关羽就败走麦城,火烧连营七百里以及白帝城托孤,蜀国逐渐从衰落走向灭亡。感觉就像是大厦的轰然倒塌,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之后任凭诸葛亮如何的才智过人也无力回天了,六出祁山感觉也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时蜀国的兵力已经完全无法和魏国抗衡,大将可能也就剩魏延和姜维稍微拿的出手,五虎上将早已不复存在,后主昏庸无能,宠信宦官,况且又遇到了司马懿这个劲敌,最后也只能遗恨五丈原,姜维九次北伐,挑拨钟会造反也只是垂死挣扎下罢了。魏国也是,曹操的能力是如此之强,又任用贤能,谋士武将极多,最后却也落得孙子被逼让位的境地。之前无数的英雄,最后都尘归尘,土归土,看到最后都感觉好像已经很遥远的样子,让人唏嘘不已。 就像杨慎的那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最后一切归于平静。 结尾还有个略微讽刺的事情: “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后来后汉皇帝刘禅亡于晋泰始七年,魏主曹奂亡于太安元年,吴主孙皓亡于太康四年,皆善终。” 嗯,皆善终。 很多人都没看完三国演义,相比于现在的很多小说它的情节算不上多么吸引人,而且好看的地方从30多章诸葛亮出山才开始,到关羽败走麦城为止,很多人大概熬到10多章,20章就看不下去了,可能也有部分人是看到后小部分感觉很伤感,忍受不了蜀国的衰败,没有之前打怪升级的快感,也放弃了继续下去,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第一次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还是初中,那时看的还是漫画,有点爱不释手,连续看了两遍,转眼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 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
    Jorlen
    推荐

    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 2021/6/1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曹操奸雄,孙权贤能,刘备“打野”太坑🕳️了,坐拥天下贤士,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诸葛亮,庞统,卧龙凤雏,徐庶等,各个忠勇骁战,却落得先亡的下场,实是可惜可恨。惜其西蜀诸葛未续刘炎,恨刘备“假仁义”尽败蜀中义士,刘备虽能任贤却不能左右兵家胜败,性格使然,但凡其有曹孟德半分雄略,也不乃及至于落得“昭烈”“仁义”之名。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小说而已,却流芳千古,演义出了惊涛谋略,人情世故,壮丽山河,实为名著。 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