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丹尼尔·克莱恩

    苏格拉底说,人要过一种美好、公正的生活,而不是毫无约束地嬉闹作乐。他的学生、享乐主义者亚里斯提卜却认为,“纯粹的快乐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眼里,“不想太过悲惨的话,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不过,罗素却认为叔本华本人其实是一个生活放荡享乐的伪君子。——在最烧脑的哲学生涯中,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头脑是如何思考人生意义的呢?从伊壁鸠鲁到尼采,从叔本华到萨特,关于“如何尽可能活出最棒的人生”,藏在39个哲学金句里的生活智慧。

  • 2

    ="透过性别看世界"

    透过性别看世界

    沈奕斐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预先设定为男女二元对立的世界中,针对何为男人、何为女人的教条常常束缚着我们,使得我们原本应该轻盈的步伐变得没有必要的沉重。那些针对性别出现的歧视总是带着天生的、自然的面具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好像是不可动摇的。其实,只要我们多想一层,多向前迈进一步,也许男女的界限本来就不明显,或许根本就不存在。“透过性别看世界”,只有突破框架,才可能拓宽生活的领域,才能更为自由、自我地拥有人生,感受人生,享受人生。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你是不是女性主义者,你都应该知道并且清楚社会横加在你身上的性别文化。每个人都可以换个视角看世界,每个人也都可以换个方式来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更接近你的内心。

  • 3

    ="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张世英

    本书主要收录了两种在世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表现、对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精神发展的阶段、划分精神发展阶段的原则等内容。

  • 4

    ="斐多"

    斐多

    杨绛

    《斐多》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却有着很重的分量。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缄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义前从容不惧,他与他的门生侃侃而谈的情景,令人崇敬。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对照多种版本和注释,并一句句死盯着英译本,而力求通达流畅,名作由名家翻译,所以,这本书的分量非同一般。

  • 5

    ="瞧,这个人"

    瞧,这个人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在临近精神崩溃时,用纸和笔回顾了自己“超人般”的一生:如何与大音乐家瓦格纳相会、相知又决裂;如何摆脱叔本华悲观哲学的影响,成为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信徒;如何用一本又一本惊世骇俗的著作,炮轰死气沉沉的欧洲思想,重估一切价值……本书展现了尼采充满思想激情的一生,同时也向世人宣告:美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热爱命运”,就在于努力“成为你自己”!可以说,关于如何过好一生,尼采在一百多年前,用超凌时代的睿智,同时付出了超凌时代的代价,以这本极具震撼力的自传——《瞧,这个人》,公布了他的思考。

  • 6

    ="艺术哲学"

    艺术哲学

    王德峰

    《艺术哲学》作为对艺术的哲学思考,讨论了艺术的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它们是: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创造、艺术作品的接受、五大类艺术的感知特性。这六个方面的讨论,大体构成了艺术哲学探讨的基本领域。艺术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美育的思想基础,也是展开有价值的艺术批评的重要前提。

  • 7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

    雪漠

    本书是雪漠的又一部文化力作。在本书中,他没有延续一贯的对《道德经》作为学问进行注解的方式,立足于东方哲学却跳出东方哲学的研究框架,告诉人们如何“修道”。现代人远离“道”,而专注于“术”,这正是现代社会充满精神困惑和热恼的原因,《道德经》是老子的境界呈现,是证量,不是学问,也不是知识。本书旨在告诉人们如何将《道德经》“学以致用”,如何运用传统智慧,如何解决心灵问题,如何改善生命质量,如何改造命运,将哲学化为生活的方法论,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 8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9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袁堂欣 谢志强主编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10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

    袁了凡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此白话绘图本的出版当有助于阅读了解,于个人品德修养与世道人心改善或许不无小补。

  • 11

    ="世界哲学史"

    世界哲学史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本书讲述了公元前两千多年至今的哲学思想史,既有婆罗门教、佛教、儒家、道家等东方思想,也涵括了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一直到当下的存在主义等西方流派。当然,它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思想,更没法解答一切疑问,但通过把其中那些杰出的成果,那些关于人生根本问题的回答,以简洁有力的方式传达出来,让我们得以穿透漫长的时空,从这些伟大心灵中汲取养分和勇气,去追寻自己的答案。我们将会发现,四千年来,从古印度的无名作者到哲学巨擘康德,从中国到欧洲,对何以为人、何为良好生活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

  • 12

    ="沉思录"

    沉思录

    奥勒留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终其一生的灵性思考,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也是对自我甚至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全书十二卷,剖析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阐释了人的德行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等,表达了奥勒留身居宫廷与面对乱世的独特感悟。《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该派里程碑式的作品。古代斯多葛派的哲学精神能流传至今,并植根于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神之中,可谓都仰赖于奥勒留的《沉思录》。本书为梁实秋译本的最新修订版,同时加入了英文,是中英对照的全新典藏读本。

  • 13

    ="事件"

    事件

    斯拉沃热·齐泽克

    本书是这一系列简短便携、又充满原创思想的丛书的第二本。在书中,身为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的斯拉沃热·齐泽克,和我们一起探讨他那充满新意而又不乏争论的事件概念。事件可以是那打碎了日常生活的重大变故,也可以是激进的政治决裂;它可能预示着宗教信仰的萌蘖,也可能意味着新艺术形式的兴起,当然,它还可以是像坠入爱河那样的强烈体验。但无论如何,事件发生之后,一切都不再相同——即便这变化未必显著。齐泽克的列车,带着我们在象征着事件各种定义的站点间穿行。他在旅途中也向我们提出了根本问题: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身命运的主宰者?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觉察到那些真正存在的东西?在迁流不息的世界中,有任何真正的新事物发生吗?从柏拉图到小众电影,从大爆炸理论到佛教思想,齐泽克在《事件》中旁征博引,使之成为一段通往激动人心的哲学腹地的概念之旅。

  • 14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马泰·卡林内斯库

    本书堪称当代国外学术界少见的博学之作。它把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这些重要主题置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总体框架中加以考察,可以说确立了现代性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作者还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

  • 15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帕斯卡

    人既高贵又渺小,人因思想而高贵,高贵到知道自己渺小和高贵。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所以他是一根芦苇,但他因为会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无穷,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神造天地,而天地不知,唯有人有知。人因会思考而高于万物,统率万物,高贵得如同世间的王。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