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艺术哲学"

    艺术哲学

    丹纳

    《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作者丹纳“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规律”,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一原则出发,丹纳以绵密的描述、旁征博引的例证,带领读者领略西方三大艺术创作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尼德兰绘画及古希腊之雕塑,将西方艺术史上的辉煌与落寞尽览无疑。《艺术哲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任教时讲稿的辑录,也是他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其行文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傅雷先生的译文优美流畅,情感充溢,与原作相得益彰。

  • 2

    ="悦心语"

    悦心语

    南怀瑾著述

    《悦心语(南怀瑾先生著述佳句选摘)(精)》是南怀瑾先生语录集,以笔记形式呈现。取材自南先生《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禅宗与道家》等著作。编者“断章取义”,稍加整理。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简短,通俗易懂,便于现代读者阅读。在保存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声浪中,有许多重要的学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儒释道大师——南怀瑾先生。近半个世纪来,南师教化涵盖了儒释道,融汇了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南师著述等身,不落窠臼,以个人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配合历史经验,站在时代高点,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人生哲学,使现代人得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的精深奥秘,并帮助现代中国人整理出传统人文文化的基础性读本,同时也有助于现代中国人找回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感。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南师在苏州太湖大学堂辞世,享年九十五岁。南师已逝,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他的著述。每在阅读时,总会有一些词句,温暖、和煦,或一针见血——触动着我们的内心,难以忘怀。在南师离世届四周年之际,本社特将这些打动人心的词句选摘成册,让我们能随时翻阅,感念南师;也提供我们行走人世间为人处世的准则,更是一帖帖调适胸中纠结、矛盾情怀的良药。南老师,我们想念您,怀念您!

  • 3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

    主要是从语言角度入手处理哲学问题的,这些杂驳的哲学问题包括:词语和命题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理解和意谓?逻辑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数学到底有没有基础?人的意识状态该如何得到表达?是否存在一种私人语言?意向性的本质是什么?……维特根斯坦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为这些古老的哲学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其紧张的思想分析和逼问开创了一种名为“日常语言分析”的哲学派别。

  • 4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哲学史”的开山之作,治哲学者必读之书。黑格尔一方面将哲学史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框架中,把哲学史归结为理念回归自身的绝对精神阶段;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贯彻于哲学史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哲学史的发展规律。

  • 5

    ="马克思哲学要义"

    马克思哲学要义

    赵敦华

    本书以文本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马克思的启蒙哲学、批判哲学、政治哲学、实践哲学和唯物史观、辩证哲学和《资本论》的逻辑结构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课题,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和分析。

  • 6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柏拉图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由美学家朱光潜辑选、翻译,收录古希腊先哲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名篇,追溯西方美学思想源头,以深入浅出的经典对话体和精准、晓畅的译文,呈现出文艺灵感说、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文艺的社会功用等柏拉图思想精要。柏拉图以真、诚、美入手文艺理论,代表古希腊文艺思想的高峰。本书既展现哲学家鲜活的思想进程,又层层深入引出结论,启发古往今来的读者思考,是一部门槛不高却意味深长的美学经典。

  • 7

    ="爱与生的苦恼"

    爱与生的苦恼

    叔本华

    全书围绕“爱”与“生”两方面,阐述人生中的真理与矛盾。叔本华在书中对人生存在的很多现象提出异议,对两性关系也持悲观看法,但他所说的也都存在于现实之中。在当今社会,对于越来越缺少幸福感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成为一个指南针,指引读者审视自身,帮助读者从欲望之中解脱出来。《爱与生的苦恼》是叔本华论文集中最具分量的作品,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当代欧美的哲学思想。在叔本华对爱情、意志、性格、遗传、生死、厌世等观念的阐述中,人们能清晰地了解到生命问题核心的内容以及对宇宙现象根本的解答。虽然叔本华的观点有些悲观,但我们不能因为悲观,就选择逃避。我们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积极地解决它们。《爱与生的苦恼》让广大读者朋友在阅读中了解到人的思想、爱的意义及生命的奥秘,引领读者对自身问题进行审视,从而改正。

  • 8

    ="理想国"

    理想国

    柏拉图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9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修订本)"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修订本)

    张一兵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影像》(修订本)从哲学文本学的视角出发,系统解读法国精神分析学与思想大师拉康哲学思想。作者张一兵以拉康著名的《文选》(Écrits)中最重要的文本为基本解读对象,深入解析了拉康哲学复杂的学术背景,并以他独有的颠覆式的历时性关联,分别说明了拉康与超现实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语言学结构主义等学术思潮之间潜在的承袭关系,尤其是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深刻背叛与激情高扬。在张一兵笔下,拉康哲学中的伪个人主体理论被曝光于西方现代思想史广阔的逻辑平台上:在镜像映射中,人类个人自我的本质不过是小他者影像构成的想象性操作而已;在象征性逻辑中,传统哲学的主体被指证为大写他者的无意识自居,个人主体因而沦为一具腹内空空的语言稻草人;所以,个人存在之真永远都只能是一种现实中的不可能性。

  • 10

    ="社会契约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社会契约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卢梭

    本书是卢梭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之一。它的理论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思想。作者针对封建制度的等级特权,提出了争取自由的战斗口号;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人是生来平等自由的,国家只能是自由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自由一旦被强力剥夺,人民就有权进行革命,以暴力夺回自由;国家主权在民,最好的政体为民主共和国。

  • 11

    ="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全二册)"

    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全二册)

    彼得·沃森

    这是一部煌煌百万言、面向普通读者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纵览自人类直立行走与取火直至20世纪初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发展历程。远古智人本是非洲一种毫不起眼的灵长类动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令他们扩散至整个地球,甚至踏上探索外太空的征程?又是什么样的发展使他们反思人类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进而采取一种有良知的生活方式?沃森以发人深省的笔法讲述人类何以成为今日的人类,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理解自身。这是一部依思想撰写的通史,历史不再是王朝更迭和成王败寇,而是那些为了推进人类理解世界、理解自己而做出贡献的重要思想和思潮。

  • 12

    ="人的境况"

    人的境况

    汉娜·阿伦特

    在《人的境况》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上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而是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那些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建造一个人造物的世界,行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在交往中彰显自己,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离开了这些条件,生活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了。在此意义上,人是被条件规定了的存在(conditionedbeings)。但他们的活动又创造着自己下一步生存的条件,比如劳动超出家庭和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发展,和人从宇宙的角度对地球采取行动,都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处境。本书在结构上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是“积极生活”(vitaactiva)与“沉思生活”(vitacontemplativa)的二元对照。第一章给出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为全书确立了一个隐含的背景框架。实际上,只有在此二元对照下,劳动、工作和行动才可能有效地保持自身,因为与两种生活方式相应的,是古代西方对两个世界的想象:柏拉图的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或基督教的尘世之城和天上之城,前者是变化的、有死灭的,后者是永恒不变的。在那里,制作或工作被当成一切活动的原型,人在制作中模仿神圣世界的创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荣耀都来自后者,后者才是他终极渴望回归之所。阿伦特认为这种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在传统政治思想中导致了对政治的伤害,因为政治哲学家倾向于以制作模式把行动理解为按照某种真理来统治。但对立之消隐的灾难后果,要在世俗化的现代才清晰地浮现出来。在神圣世界不再被信仰,沉思“被逐出有意义的人类能力行列”之后,制作活动也失去了衡量他的产品真实性的标准,作为人造物的世界越来越相对化,丧失了它得以立足的持久性和稳固性。二元世界观的消失,一方面让现代人丧失了作为生存条件的“世界”,另一方面人被抛回到自身,返回到孤独内心来寻求真实性和确定性的基础。“世界异化”和“向自身的回返”最终以牺牲世界和牺牲行动为代价。虽然在现代早期,人作为制造者获得过短暂的胜利,那时人曾被高举为目的,但“由于现代的世界异化和内省被提升为一种征服自然的无所不能的策略,也就没有哪种能力像制作——主要是建造世界和生产世界之物的能力——一样,丧失得如此之多”(本书第242页)。在最后一章,阿伦特哀悼了技艺人(homofaber)的失落:匠人精神始终预设了一个物的世界,在那里,物质闪耀、语词可听,但在世界塌陷,甚至被还原为生物循环意义上的自然的情况下,最终是劳动动物(animallaborans)取得了全面胜利,而这就是我们已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 13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尼采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14

    ="谈谈方法(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谈谈方法(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笛卡尔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由笛卡尔编著的《谈谈方法》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 15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张居正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