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水米
    推荐

    2019书单第一套收藏本,隆庆初刻本是我觉得目前最容易读的一个版本。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Stephen
    推荐

    粗阅全集,虽前后多有重复,反对于记忆力下降的我而加强反复,更有不断深层理解。 明官而清颂,奇人矣。正孔孟轻朱程,超人矣。 正心格物,与天道本一也。异之于感与未感,知与未知耳! 至于唯心唯物无需多辩,现代科学也无解。只不过世界观也须迭代。 看到篇末诸多大家之赞,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张世凡20190626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予欲無言
    推荐

    在1951年的《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一书扉页,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引用了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的一句话: “既不沉于过去,也不倾心未来。最重要的是全身心于现在。” (Give yourself up neither to the past nor to the future.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remain wholly in the present.)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神经蛙
    推荐

    阳明先生固天纵英才矣。然惜其离世过早,毕竟于人间世事未能通达,言语间总有些许傲气,不平之气,尚未达于孔子六十耳顺之境,一也。孔子以下,圣哲之辈如阳明先生亦不得脱于孔子所画之规模,不能不敢有所突破,所谓戴着镣铐跳舞之人者,二也。如朱熹者,了无生气,一味死板,诚可厌也。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郭先阅
    推荐

    横跨两年,一共用了140小时读完了这套书。也巧,读完正好赶在了自己的新婚之际。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想到自己什么时候会结婚。 婚姻始料未及,但我想这本书带给我的是自己第一次征服了人生精神上的第一座高山和横渡了精神上的第一片海。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我想这两件事都一样会为我的人生开启新的篇章。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太阳风
    推荐

    去年看过《传习录》,近期又集中听了一遍《王阳明全集》,感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主要感觉是太凌乱,不过对他所生活的历史环境和其成长历程倒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悟道经历和心学核心有了点滴感悟,书以记之。   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据说他5岁才会说话,但已能记住爷爷所读的全部书籍,可见他家学渊博、早教一流、记忆力超群。上学时曾言:“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足见其求学阶段就有独立见解,异于常人。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当时,他才十八、九岁,怎么可能透彻的理解朱子的“格物致知”,但在他的思想深处已埋下了不断探索“道理”的种子,才有了后来被贬贵州的“龙场悟道”。王守仁在贵阳西北的驿站当驿丞,逐步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以说顿悟,开始系统的构建自己的心学。   王阳明曾经开院授课,后来让弟子们继续讲解弘扬其思想,强调心学教法核心有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好好理解这四局就可悟出其要旨,再进一步悟出“良知良能”、“知行合一”之真谛,大概就了解了王阳明心学。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鲤鱼不打挺
    推荐

    心外无物,在传习录中解释到。 身,心,意,知,物,五者一体也。 其充塞之处,谓之身, 其主宰之处,谓之心, 心之所发处,谓之意, 心之觉明处,谓之知, 意之所附着处,谓之物。 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并不是说心外没有事,物,理。 而是把几者看成一件,只是状态不同。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胡新欣
    推荐

    读此书,宜从后向前:先读年谱,知其经历与学术概要;次及诗赋,见其性情;次及传习录,则不致陷于琐杂抵牾;次及公文,见其应用。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JerryMin
    推荐

    全书总四册,其中第一册主要是传习录,为阳明心学精华;第二册主要是奏疏,可以研究阳明先生做人做事细节;第三册主要是诗书文章,可以研究阳明先生心态变化历程;第四册主要是年谱,系统的记录了阳明先生一生的大事件。本书基本上是阳明先生本人第一手资料,适合慢慢研习!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After winter 小春
    推荐

    王阳明堪称大师,对后世影响甚大,知行合一让我们有了做事思考的方法,唯有一生俯首拜阳明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L
    推荐

    为免入歪道,坠入空妄,以圣人修学立德之循序渐进、虚心涵咏、切己体察为法,读阳明先生之前,从诸子原典入手,颇用了些功夫。奈何自身基础薄弱,天性顽愚,又无名师指路,上下求索而不得,只有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不改其心,一往无前!         阳明先生之心学为修己明德之法门,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去人欲之蔽,致良知之明。其功夫在知行合一,反身而求于道,充乎其自得也,久之发于言行也,便日见宏廓深潜,浩博渊邃,中和信直,无少偏戾,推而广之,即可保四海,达天下!诚非世所谓“成功学”也!阳明心学讲究“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而世之“阳明学”,以先生学问之名,吸引蠹于功名富贵之人,而遂一己之欲,可悲可叹可笑!         梁启超先生曾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准绳,评得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半”圣人,两个为孔子、王阳明,半个为曾国藩。阳明先生拯千年之绝学,挽人心于根本,立言垂训,发明良知,功归格致,修齐治平,一言以蔽,非圣人而谁?         读古圣贤哲之书,发思古之幽情,长歌当哭,以悼先生!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推荐

    心外无物与知行合一、致良知之间的关系。 "心外无物"要结合"物外无心","心无内外"来看。 在《遗言录》里有这么一段对语。 董萝石以反求诸己为问。   先生曰:反求诸己者,先须扫去自己旧时许多缪妄劳攘圭角,守以谦虚,复其天之所以与我者,持此正念,久之,自然定静,遇事物之来,件件与他理会,无非是飬心之功,盖事外无心也。所以古人有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此正是合内外之学。 这里点明而事外无心,而阳明又说"心无体,以天地感之是非为体""遗物理,吾心又有何物?"这其实表达是物外无心思想。 说心外无物,是因为当时人把"物与理"当成外在的,和本心无真切关系的东西了。 为了应对这种弊病,故说心外无物。其实实际上应该是"心无内外","万物一体"。 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微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 万物发窍最精微处是人之灵明,是说万物在人心之中呈现出来,意义得以发用。 无此人心灵明,那万物只是一片混沌,是人心打开了混沌,敞亮了天地,并不是说人心创造了万物,此时的心与物是共生共构关系,无心,物在何处?无物,心在何方? 心物未相遇,那只能是同归于寂,一相遇那便一时明白起来,物也明白,心也明白。 心外无物和"心无体,以天地感之是非为体。"是相资为用的关系。 心物的这种相互构成关系就是阳明所说的"一气流通",一气流通是一种境域,心与物俱在此境域中流通着,故而阳明说"充塞天地的只此灵明"。"心无内外"。 又说"心即理""良知即理"。因为"天地间流行着的无非此理(良知)“ 这种一气流通的关系也可以"身心意知物"五者关系证明 阳明认为"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 身”是“心”的发用外显处,而“心”则是“身”之视听言动的依据处, 因而他认为,“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灬只是一件。" 这时"身心意知物"五者同样得到一种统一,这"只是一件"也是在说一气流通的意思,它们五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关系,谁也无法分割,要是哪一天"意与物"的关系断了只能说明这人死了。 现在知道阳明建立的是一个境域式、流行式世界。 那知行合一就好理解了,意如果代表知,那身就是行,身意一气流通无法分割,知行自然也是无法分割的一气流通,它们天然的便是一体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本末一贯,不易分别先后。不是阳明非让他们合一。 而阳明为什么单拈出良知? 因为良知做为判断是非善恶的德性之知,认识天地的理性本源,要是失去这"明觉",那也不算个人了,这是人最宝贵的东西。 而且阳明对它的定义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良知即是这口说,这身行", 良知是对"身,心,意,物。"四者的统率调停,它本就是包含四者,统摄内外两界的,所以良知必须要"行",它自身也天然的要求"行",无行的话要"身"何用? 故而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的另一种表述,知行合一又是"心外无物""心即理"的自然延伸,四者都是在说一件事。 理解四者的关键就是,千万别把"身,心,意,知,物。"执定,觉得它们身是身,意是意,物是物,这是和一些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中国哲学中也有)的思维一样,把这世界分成一块一块来研究,彼此的关系是堆积式的。 而阳明崇尚"大化流行""一气贯通"(周易,庄子中也有此思想),不喜欢进行分割,彼此的关系是互构互透式的。 这两种思维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时间,用分割式看法就是一块一块的,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而贯通思维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如河流,总是贯通着的,无法进行分割。 王阳明就是这样,他根本就没打算把世界分成心与物两部分,他只认为世界就是世界,精神,物质,俱是一气贯通的,无法进行分割。 阳明的目的就贯通内外,动静,有无,寂感,知行,理气,下学上达,未发已发,达到一个活生生的纯构成境域(生活世界),这境域一应由良知来统筹协调,故良知即道,即中,即诚,即理,即气,即易,即太虚,即天渊。 最终他就用这两个字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周易》之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全都统一了起来。 如此他才敢说"致知"二字是孔门正眼法藏。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L
    推荐

    王阳明与传统儒学区别在哪?孔圣人教导我们吃饭应该用筷子,上厕所起码用三格纸。王大圣告诉我们用一根筷子如何吃上饭,用破了的三格纸如何解手。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陈先森
    推荐

    何谓心学? 古人认为我们身体中主思考的不是大脑,而是心。所以,心学之心者,具象的大脑也,意象的思想也。大脑是物理结构,思想是思维意识。所以心学换言之,也就是一种思维意识学,一种思想学。所以把心学称之为哲学思想,也是名副其实的。 心学的核心是什么? 当然是心,什么心?道心,人心。天心即道心,道心即人心。人心的核心是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人的大脑的思考核心,就是思维的中心,就是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心学的最高宗旨是三个字:致良知。 什么是致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达到良知。良知分两个部分,道的层次的良知,叫做天良。这个天良,是不悟而知的。比如有人落水,无论你认识不认识,你一看到有救他的心发起,就是天良。这是很高级的感性的本能心理,近无灵魂本能意识。人的层次的良知,叫做善。这个善,是人类道德层次的善。比如你看到乞丐,有想施舍的心思,是道德的同情心善心在发挥作用。这是理性的人类群体心理。 致良知的重点,就是要求你遵循两个法则去行动:第一是服从高级感性的天良,服从心灵的声音去行动。第二是服从理性的德性,服从道德的要求去行动。 当然,最好是服从天良。天良混沌时,才会服从道德的善心。王阳明有个比喻,他说人的天良比如镜子,越是干净,越是清晰。圣人心如明镜,凡人心如昏镜。心如明镜时,天良自然通透,无须道德观照。我心即天心,即道心,即自照心。心如昏镜时,我心远离天心,道心,实际上等于一部分的失去了我心,所以只能依靠别人的心,他心。这个别人的心,他心,即社会道德人心,即他照心。 所以天良在,人有镜心,以道为心,以天良为行动的依据和指导。天良被遮蔽时,则只能靠照心,以他心为己心,以社会的道德人心为镜子,为行动的依据和指导。 一个镜心一个照心,这个区别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两者都有,自己有镜子自己能观照,这是接近圣人的状态,可以称之为上人。自己有镜子,虽然不是特别清晰,但是不用借助别人勉强可以观照,可以称之为中人。自己镜子一片昏暗,只能借助他人借助社会的镜子进行观照,是为下人。 镜心即天良,照心即善心。两者都有,就是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杰形象。反之,则是无尊无立无强的庸人形象。镜心人人都有,照心也人人不缺。心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你清理干净镜子,帮助学会观照自心,观照道心,而不是依靠他心,众心。 插句题外话,这种强调自尊自立自强,树立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追求真我的意识,是非常对自强不息的日本人胃口的,所以心学所以在日本发扬光大,几乎可以说是成就这个民族的国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什么是心即理? 什么是理?真理是理,天良是理,社会道德是理,善恶是理。进一步言之,你的心就是真理,就是天良,就是道德,就是善恶。你只要服从你内心中坚信不疑的精神意识即可。 我们把这个理进一步分析,就有了两种区别,即真理和假理。万一你不小心把假理当做了真理怎么办?这就要依靠你的镜心了,如果没有镜心而只有照心,是的确会陷入这个困境的。 比如说有人跌倒,你内心中的天理心告诉你应该要扶他。但是你没扶,因为你怕被牵连,怕被讹诈。这样你的天理心就没有统一,它不是真理心,它是假理心。你的心和理分开了,就像镜子跟观照心分开了。这就是假理,不是真理。假理非理,你实际上没有认识这个理。 心即理的重点,是要心理统一。如果不能统一的心理,不是真理,是假理。假理会蒙骗你,欺骗你,误导你,使你逐渐远离自心,远离道心。失去镜子,失去观照。结果就是不能自己依靠自己去行动,而是听听这个怎么讲,那个怎么说。以别人的心为心,别人的理为理。 一个被假理左右远离真理的人,一个失去了心即理的人,很容易成为墙头草,成为为非作歹,搬弄是非的小人。因为他的心非理,心理不统一。他被别人的意识左右,被社会意识左右,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他活在别人的观念里。而没有自己的行为主导观念。 所以心即理的重点,心是要你依靠自己的天良去思考去选择去判断,思考选择判断的对象就是理,这个理,主要就是各种主导我们行为选择的观念。 不断精确能够和你的内心统一的真理,真观念,排除不一致的假理,假观念,就是心即理的重点。所以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知,心外无物。凡是你不能真切认识,和你内心的最高良知保持一致,并且能够具体实践的观念,也就等于不存在的幻相,假相,非真相。心学所以被批评为唯心主义,主要原因也就在于这里,否认客观事实,只承认主观可以观照的对象。 心即理,心理合一,是知行合一的前提。内在不解决,外在不一致。 什么是知行合一? 所谓的知,其实就是心即理,就是主导我们行为的知识观念。知识被分为两个部分,真知和假知。在行为层面,具体落实到了行动的知识,是真知,反之则为假知。知行合一的重点,就是提倡真知,反对假知。换言之,就是提倡积极行动,反对夸夸其谈。 比如说一个人讲不能闯红灯,但是他常常闯红灯。这个不能闯红灯的知识对于这个人而言就实际上是一种假知,不是真知。不服从真知去行动,夸夸其谈,就是一个虚伪愚蠢的人。这样一个人,他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幻象,不真实。不要以为这只是形容,比方这个人某次闯红灯被撞,断送了卿卿性命,他不是幻象是什么?不真实的存在,也就有可能不真实的幻灭。这就是我们讲真实的重要性,讲心理合一,讲知行合一的意义所在。 一个被无数不能具体实践具体行动的假知包围的人,其必然也就活在虚假的存在困境中。他的生活不真实,存在心理不真实,是病态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强调真实真知的意义所在。任何知识观念,不能真,势必就假,并没有第三选择。 所以知行合一的观念,也是完全符合现代哲学的真理实证理论的,那就是一个人不能同时是A又不是A,一个知识不能同时是B又不是B。 识真理,行真知,做真人,就是心学提倡的人生态度,哲学精神。他是很高级的高级的一种存在状态,是的确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实践的人生方式。 什么是心外无物? 所谓心外,心即思想,也就是思想之外。在你思想可以认识之外的事物,等于不存在的事物。所以叫做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提倡儒家的格物,认识事物,正事物,给事物一个真切的认识,一个真切的位置。不在不能认识的,不能观照的,不能确知的事物上下功夫,否认神秘论思想,否认玄学思维,否认封建迷信。这是心外无物的思想价值,是值得肯定的科学精神。 比如说一个人讲有鬼,不是真的有鬼,是这个人迷在鬼这个虚假观念里面。心中无鬼,天下无鬼。这个鬼是心外的东西,不在心内,如果一个人心内有鬼了,不是真的有鬼,是这个自己就是这个鬼。所以这个人就是个鬼迷,自己迷在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上,自己就是鬼。 心外无物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提供给我们一种清明的人生精神。你心境平和,心中对于人对于世界没有敌视精神,就能达到心中无敌,天下无敌的境界。你心中有敌对思维,就全天下都有可能是你的敌人。你的镜心明晰,照心明了,就没有疑惑。充斥内心的都是真理,真知,真行。心中无惑,天下无惑。所谓圣人,无非这个状态。 所以王阳明临终所述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个光明,就是充斥满了真理,真知,真行的无惑状态。无惑,就达到了与真合一。这个真,是天道的真理,人道的真知,我道的真行。 这个光明境界,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道境界,就是“冲漠无朕,万象森然”的天道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生命境界。 2019-4-21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